bett乐园
bett乐园
关注数: 2
粉丝数: 149
发帖数: 7,030
关注贴吧数: 3
#城市GDP#印度农村相当于我们什么年代 印度农村工人月薪1200多块,零工月薪五六百块,可是10月印度cpi有6%,远高于中国的0.3,印度发展红利到了吗
2024年1-10月北京国际游客来源地,美国依然第一,印度不行 国家 人数 同比增长% 美国 310790 159.9 俄罗斯 237381 308 德国 149259 192.7 日本 149185 105 马来西亚 148551 534.3 新加坡 143169 276.1 韩国 114342 197.6 英国 109338 196 法国 90405 260.9 蒙古 90101 156.2 泰国 87062 308.1 澳大利亚 79177 220.9 意大利 75645 435.8 越南 71119 497.2 加拿大 62679 148 印度尼西亚 59615 349.7 西班牙 53489 575.4 印度 48357 237.2 菲律宾 17219 237.9 新西兰 16426 151.6 瑞士 16238 191 瑞典 14117 169.4 巴基斯坦 10899 171.8 朝鲜 6593 205.9 缅甸 3807 123.8
2024年1-10月赴美旅游来源地排名 不含墨西哥和加拿大
经合组织公布放弃国籍榜,看看哪个国家放弃自己国家国籍最多 India 190299 Syria 133551 Morocco 120621 Mexico 112668 Philippines 111424 Pakistan 69767 China 59266 United Kingdom 57999 Albania 56333 Brazil 50129 Romania 49664 Viet Nam 47578 Nigeria 44035 Iran 43642 Cuba 43633 Türkiye 41652 Iraq 40349 Dominican Republic 38344 Ukraine 37735 Afghanistan 36880 Colombia 34717 Bangladesh 33933 Russia 33812
2024年1-9月美国加拿大永久来源地前10 首先是美国: 1.墨西哥 148210 2.古巴 142610 3.中国内地 46760 4.印度 45220 5.阿富汗 37910 6.菲律宾 33990 7.越南 25870 8.厄瓜多尔 21920 9.巴西 19690 10.牙买加 18690 接下来是加拿大: 1.印度 104755 2.菲律宾 25920 3.中国内地 23975 4.尼日利亚 15690 5.喀麦隆 14960 6.厄立特里亚 11180 7.阿富汗 10295 8.伊朗 9300 9.巴基斯坦 8670 10.法国 7775
移民大增 墨尔本地产兴起印度风 根据Oliver Hume公司最新土地销售研究报告,从今年年初到5月31日,在墨尔本售出的地块中,有38.1%被印度移民纳入名下。在一些人口增长较快的地区,这一比率甚至更高。 据《太阳先驱报》报导,澳洲统计局(ABS)数据显示,2023年,印度是继英国后澳洲第二大海外移民来源国,澳洲的印度人口为846,000人。目前,印度人占维州总人口的4.2%。 近几年来,随着印度人口的增多,墨尔本建筑中的印度元素变得越来越常见。澳洲最大的建筑商Metricon公司也发现越来越多的客户希望按照古印度的Vastu shastra理念来建造自己的住房。 该理念强调土、水、火、空气和空间这五种基本元素在建筑物中的平衡。柬埔寨的吴哥窟、印度德里的莲花寺都是按照这种理念修建而成。 根据Vastu shastra建筑理念,房间应为正方形或长方形,并且要光线充足、通风、明亮、整洁、无杂物;餐厅应靠近厨房,而不是前门;房屋中央应为开放空间;镜子不能对着床;重型家具应摆在西南位置;卧室里不应摆放植物、鱼缸、喷泉和有关水的画等。 Metricon公司销售及营销总经理格拉斯科特(Drew Glascott)说,在墨尔本,Vastu shastra建筑理念非常受Wyndham、Tarneit和Truganina等城区房产买家的青睐。 Sherridon Homes建筑公司乡村地区总经理金(Natalie King)表示,干净明亮的外观、整洁的室内空间、隐蔽式的储物间,这些都是非常棒的房屋布局,不是只适合于印度社区。 金说:“对我们来说,这是一段非常有趣的过程,当你回顾我们的建筑和设计史时,就会发现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做调整。我们在住房设计上吸纳了各种元素,其中包括半室外空间、户外厨房、烧烤设施和风水等,现在又有了Vastu shastra建筑理念,这是一个自然过程。”
要你们选的话,你们选哪国国民 立陶宛:国防非常差,要人驻军保护,没啥主权可言,可是小富即安,没啥存在感,透明的在世界上活着,邻里街坊都认识,毕竟人口少,其乐融融过着一生 印度:没有驻军,有一定的国际话语权,有主权,可以左右逢源,人口多,存在感很强,可是被人歧视,认为第三世界国家穷国,走到哪都有这标签,哪都有移民,可以在美国英国当总统或首相,在当地有话语权
印度公布2023年印度各派别家庭年收入
足球篮球网球自行车游泳哪个技术含量最高?
这个印度人疯了,在中国大骂当地人 说什么病毒和假货,被新德里电视台报道
日本不断恢复原状
加拿大公布1-5月中国印度移民情况对比 印度永久居民:64730 中国永久居民:13100 ============ 印度难民:13455 中国难民:1475 ============ 印度学生:68124 中国学生:12127 ============ 印度临时居民:791772 中国临时居民:203677 ============ 印度游客:287855 中国游客:105777 ============ 印度入籍:39731 中国入籍:6277
中国是发达国家,为啥要花大价钱偷渡到美国去 坐飞机到南美也要几万吧,给蛇头带路几万,一家子就要几十万了,为啥?
巴基斯坦六年间人口年增长率达2.55% 新华社伊斯兰堡8月6日电(记者蒋超)巴基斯坦总理办公室5日发表公告说,巴政府当天批准了2023年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巴人口达到2.41亿,较2017年普查时增加了约3381万,六年间年增长率达2.55%。 巴总理夏巴兹表示,这是该国首次开展数字化人口普查。当前巴人口增长率十分惊人、令人担忧。由于巴国家资源有限,各利益攸关方须采取紧急措施遏制人口过快增长,以免造成贫困率和失业率升高。 本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巴全国城镇人口占比为38.82%,高于2017年人口普查结果的36.44%。 在巴基斯坦各省、市行政区中,东部旁遮普省人口数最多,达1.27亿;南部信德省人口城镇化率最高,达53.73%;西北部开伯尔-普什图省农村人口比例最高,达84.99%。 结果还显示,目前的统计数据不包括巴北部吉尔吉特-伯尔蒂斯坦地区和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人口。
截止2022年韩国非法移民来源国排名
印度月薪2350元已屬全國收入前10% 香港文匯報報道,印度經濟多年來增長迅速,赤貧人口佔比也已急降。然而以全球標準來看,印度大多數人口仍然貧窮,只要每月賺約300美元(約2,350港元),就足以躋身全國收入前10%行列。人口專家認為,經濟機會不足加劇競爭,即使低階工作也競爭激烈,呼籲政府需加大投資。 缺高端製造業所需技能培訓 印度人口基金會執行總監穆特加說,「年輕人有極大潛力為經濟作出貢獻,但在他們能作出貢獻前,印度必須先投資,不僅要投資教育,也要投資健康、營養,以及僱主需要的技能。」。 印度幅員遼闊,但各地經濟發展不均,尤其北部若以基本設施和平均收入衡量,落後南部10至15年,資源分配成為日益棘手議題。 智庫「印度國際經濟關係研究委員會」客座教授卡普爾表示,儘管龐大的適齡勞動人口使印度具吸引力,可令印度成為巨大的商品和服務市場,但許多投資者也關注勞工的技能問題,「印度在服務業擁有非常熟練的勞動力,但其勞動力缺乏高端製造業所需的技能培訓,這一直是我們的問題,因我們傳統上對人力資本投資不足。」 僅兩成女性工作 守舊觀念礙發展 印度經濟發展速度居世界前列,但印度女性勞動人口多年來一直減少,據統計只有約五分之一印度女性擁有正式工作,是全球女性就業率最低的20個國家之一。 阿齊姆·普雷姆吉大學經濟學家亞伯拉罕表示,印度女性就業率在2004年達到35%的峰值,2022年下降至不足25%,全國性的就業危機是造成這種性別差距的一個原因,但根深蒂固的文化觀念──把女性視為照顧家庭的主要人手,並對外出工作的女性污名化,也是另一個原因,即使女性獲得工作崗位,社會壓力也會讓她們遠離職場。 印度經濟監測中心(CMIE)發現,在愈來愈多女性開始從學校畢業時,女性失業問題卻在擴大。CMIE主管維亞斯說,在過去10年中,高質量工作崗位的增長嚴重放緩,這阻礙女性進入職場,因她們本人或家人認為,照顧家庭或孩子的收益,大於從事低薪工作的收益。
日本国民生活基础调查,本币可支配收入较前两年下降 日本统计局7月5日公布最新人均现金可支配收入为:189.1万日元,约合人民币85527元,2021年是189.9万日元,2020年是192.4万日元,最新调查较之前稍有下降
世行官网2023年各国地区人均GNI 1 Bermuda 134,640 2 Norway 102,460 3 Switzerland 95,160 4 Luxembourg 88,370 5 Ireland 80,390 6 United States 80,300 7 Iceland 79,840 8 Isle of Man 76,300 9 Faroe Islands 74,420 10 Denmark 73,360 11 Singapore 70,590 12 Qatar 70,070 13 Cayman Islands 68,790 14 Australia 63,140 15 Sweden 61,650 16 Netherlands 60,670 17 Hong Kong SAR, China 55,200 18 Austria 55,070 19 Israel 55,020 20 Belgium 54,530 21 Germany 53,970 22 Canada 53,930 23 Finland 53,390 24 United Arab Emirates 53,290 25 Andorra 50,080 26 New Zealand 48,610 27 United Kingdom 47,800 28 San Marino 47,120 29 Kuwait 46,140 30 France 45,070 31 Macao SAR, China 43,940 32 Japan 39,030 33 Italy 38,200 34 New Caledonia 37,370 35 Sint Maarten (Dutch part) 36,960 36 Korea, Rep. 35,490 37 Brunei Darussalam 34,970 38 Malta 34,240 39 Aruba 33,410 40 Spain 32,180 41 Bahamas, The 31,990 42 Cyprus 30,990 43 Slovenia 30,620 44 Saudi Arabia 28,690 45 Bahrain 28,280 46 Estonia 27,240 47 Czech Republic 27,110 48 Turks and Caicos Islands 26,570 49 Portugal 26,270 50 Puerto Rico 25,240 51 Lithuania 24,820 52 Slovak Republic 22,790 53 Greece 22,580 54 Nauru 22,090 55 Latvia 21,970 56 Oman 21,540 57 St. Kitts and Nevis 21,380 58 Barbados 21,280 59 Croatia 20,670 60 Curaçao 20,590 61 Guyana 20,360 62 Antigua and Barbuda 19,990 63 Hungary 19,820 64 Poland 19,730 65 Uruguay 19,530 66 Panama 18,010 67 Trinidad and Tobago 17,940 68 Seychelles 16,940 69 Romania 16,670 70 Chile 15,820 71 Bulgaria 14,460 72 Palau 14,250 72 Russian Federation 14,250 74 Costa Rica 13,850 75 China 13,400 76 Argentina 12,520 77 St. Lucia 12,400 78 Mexico 12,100 79 Malaysia 11,970 80 Türkiye 11,650 81 Mauritius 11,530 82 Montenegro 11,500 83 Maldives 11,030 84 Kazakhstan 10,940 85 St. Vincent and the Grenadines 10,070 86 Serbia 10,030 87 Grenada 9,800 88 Dominican Republic 9,700 89 Brazil 9,070 90 Dominica 8,920 91 Bosnia and Herzegovina 8,160 92 Gabon 7,960 93 Belarus 7,780 94 North Macedonia 7,660 95 Botswana 7,620 96 Albania 7,570 96 Libya 7,570 96 Marshall Islands 7,570 99 Tuvalu 7,550 100 Armenia 7,330 101 Belize 7,190 102 Thailand 7,180 103 Peru 6,990 104 Colombia 6,870 105 South Africa 6,750 106 Azerbaijan 6,680 106 Georgia 6,680 108 Ecuador 6,510 109 Paraguay 6,200 110 Jamaica 6,150 111 Moldova 6,110 112 Kosovo 5,980 113 Iraq 5,600 114 Fiji 5,580 114 Guatemala 5,580 116 Suriname 5,360 117 Equatorial Guinea 5,240 118 Ukraine 5,070 119 Tonga 5,000 120 Algeria 4,960 121 Mongolia 4,950 122 El Salvador 4,920 123 Indonesia 4,870 123 Namibia 4,870 125 Iran, Islamic Rep. 4,680 126 Jordan 4,460 127 Cabo Verde 4,280 128 Philippines 4,230 129 West Bank and Gaza 4,220 130 Viet Nam 4,180 131 Micronesia, Fed. Sts. 4,150 132 Samoa 4,020 133 Egypt, Arab Rep. 3,900 134 Eswatini 3,860 135 Tunisia 3,770 136 Lebanon 3,740 137 Kiribati 3,730 138 Morocco 3,700 139 Vanuatu 3,660 140 Bolivia 3,600 141 Bhutan 3,590 142 Sri Lanka 3,540 143 Djibouti 3,450 144 Honduras 2,900 145 Bangladesh 2,860 146 Papua New Guinea 2,840 147 Côte d'Ivoire 2,670 148 India 2,540 149 São Tomé and Principe 2,480 150 Congo, Rep. 2,470 151 Uzbekistan 2,360 152 Ghana 2,340 153 Nicaragua 2,270 153 Solomon Islands 2,270 155 Mauritania 2,150 156 Timor-Leste 2,140 157 Angola 2,130 158 Lao PDR 2,120 159 Kenya 2,110 160 Nigeria 1,930 161 Cambodia 1,810 162 Haiti 1,740 162 Zimbabwe 1,740 164 Kyrgyz Republic 1,700 165 Senegal 1,660 166 Cameroon 1,650 167 Comoros 1,600 168 Pakistan 1,500 169 Benin 1,440 169 Tajikistan 1,440 171 Nepal 1,370 172 Guinea 1,360 173 Zambia 1,320 174 Myanmar 1,210 174 Tanzania 1,210 176 Lesotho 1,160 177 Ethiopia 1,130 178 Togo 1,030 179 Sudan 990 180 Rwanda 980 180 Uganda 980 182 Guinea-Bissau 900 183 Mali 860 184 Burkina Faso 850 185 Gambia, The 830 186 Liberia 730 187 Chad 710 188 Congo, Dem. Rep. 660 189 Malawi 640 190 Somalia 610 191 Niger 600 192 Sierra Leone 560 192 Syrian Arab Republic 560 194 Madagascar 530 194 Mozambique 530 196 Central African Republic 470 197 Afghanistan 360 198 Burundi 230
外籍港澳永居下周三起可申回鄉證 印度裔商人:北上流程更便捷 有利吸引各地人才 惠港澳政策接踵而來,在昨日香港回歸祖國27周年紀念日,國家出入境管理局公告,為進一步服務便利內地與香港、澳門間人員交流交往,支持港澳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下周三(10日)起將為港澳永久性居民中的非中國籍人員簽發俗稱回鄉證的來往內地通行證。持證者在5年有效期內可多次來往內地,每次停留不超過90天。有在港出生的印度裔商人表示,因為未放棄印度護照,未符資格申請回鄉證,每次過關返內地耗時45分鐘,新措施下可持回鄉證返內地,流程便捷度與港人無異,有助香港吸引世界各地的人才及企業匯聚。 ◆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禮願、趙一存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在回應有關公告時表示,在香港市民一同慶祝回歸祖國的重要時刻,感謝中央再推出惠港措施,體現國家對香港特區一直以來的關心和支持。在新措施下,持證人一卡在手,將可於內地口岸自助通關,大大提升通關效率。 他指出,不少非中國籍香港永久性居民在香港扎根多年,一直默默耕耘,為香港發展作出莫大貢獻,「當中在港工作的外籍人才特別殷切期望更好地把握我國高速發展的歷史機遇,尤其憧憬着更大程度參與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為世界一流灣區。」 助港保持國際化多元化 李家超深信,香港公司國際人才憑該款回鄉證,可以享受期待已久的北上通關便利,而新措施不限國籍和行業,充分彰顯了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獨特地位,有助香港繼續保持國際化和多元化,提供世界各地公司和人才落戶香港的巨大誘因。 目前,非中國籍人士即使是香港永久性居民也不符資格申請回鄉證,在港土生土長的印度裔商人阿Nick是其中一個例子。他雖然在港出生,但未放棄印度籍,未能申請回鄉證。目前,他經常要到深圳,持有印度護照的他唯有領取5年期的商務簽證往返內地,惟出入境時只能走人工通道並以其外國護照過關,輪候時間往往長達30分鐘至45分鐘。 為便利這類人士往返內地和港澳,中國出入境管理局昨日發布公告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有關規定,港澳永久性居民包括中國籍和非中國籍。當前,港澳永久性居民中的非中國籍人員和中國籍人員一樣,赴內地投資考察、商貿洽談、學術研討、科技交流和旅遊休閒的需求不斷增多,兩地人員往來更加頻繁密切。 5年內可多次往返 每次停留不超過90天 為進一步便利港澳永久性居民來往內地,國家出入境管理局決定依法為其簽發來往內地通行證件。持證人在證件5年有效期內可多次來往內地,每次停留不超過90天。根據2017年公安部關於對入境外國人留存指紋等生物信息公告的有關規定,持證人在口岸履行指紋採集等手續後,可經快捷通道通關。 換言之,阿Nick只要憑一張回鄉證,便可經內地口岸的自助通道出入境,大大縮減輪候時間,「以後出入內地可以快來快去,非常方便。」 他指出,內地商機無限,吸引不少印度人往來香港內地經商,預計新措施推出後將吸引更多人才及企業落戶香港,方便往返內地經商。 區議員:吸引少數族裔學童內地交流 除便利商家外,對在港的少數族裔學童也有裨益。經常為區內少數族裔居民搞兩地交流活動的油尖旺區議員陳少棠表示,每次香港少數族裔學童入境內地前,都要繳付一定的費用去辦理簽證,部分學校擔心學童無法負擔,校方不得不自掏腰包。在新措施安排下,少數族裔學童將可免除每次申請簽證的煩惱,吸引他們多到內地交流,「香港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新措施將便利持外國護照的人才落戶香港。」
好有钱的印度人,付800万卢比为了进入美国移民
五年间已有11.8万印度人获得葡萄牙身份,葡萄牙才多少人 据官方报告,过去五年非欧洲移民的数量增加了一倍。 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南亚国家,主要从事农业、渔业和酒店餐饮业等领域。 2022 年,印度人在获得合法化方面位居南亚国家之首,共有 34,232 名印度移民在葡萄牙实现了身份合法化。 近十年来,大量尼泊尔、印度、孟加拉、斯里兰卡等国人士选择定居葡萄牙,截至去年底,移民已占葡萄牙总人口的10%。 总理路易斯·蒙特内格罗强调,政府的目标是遏制他所认为的过度滥用移民政策,并称这些调整是一个新的开始。 他向媒体坚称,尽管需要移民来解决葡萄牙人口减少的问题,但由于巨大的压力,这些改变势在必行。 政府数据显示,去年约有 180,000 名移民在该国获得合法身份。 对于来自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和孟加拉国等南亚国家的移民来说,葡萄牙是获得欧盟国家永久居留权的最后机会。 据葡萄牙当局称,2018年至2022年期间,超过86,000名南亚公民通过之前的途径获得合法身份。 2022 年,印度人在获得合法化方面位居南亚国家之首,共有 34,232 名印度移民在葡萄牙实现了身份合法化。 与 2021 年相比,这一数字增长了 12%,当时有 30,251 名印度人获得合法身份。2018 年至 2022 年期间,共有 118,000 名印度移民在葡萄牙获得合法身份。
旅游竞争力出炉,中国位列前10 前10唯一发展中国家,外国人喜欢来中国旅游
越南移民成为非法穿越英吉利海峡进入英国的最大群体
日本印度比一比
2022年波兰发放36万工签,以下是国家排名 前面是波兰语,后面是英语,应该都看得懂
日本全口径一般劳动者工资(非短时间劳动者) 单位:千円
英国和日本比一比
新西兰年度净移民来源国前8 印度:49,800(± 600 人) 菲律宾:31,900(± 300) 中国:26,800(±600) 新西兰:25,800(±600) 斐济:10,700(±300) 南非:7,800(±100) 斯里兰卡:6,900(±100) 英国:6,600(± 300)
2023年美国永居来源国前10 Total 1,173,640 Mexico 179,830 India 76,020 Cuba 74,040 Dominican Republic 66,450 China, People's Republic 58,820 Philippines 48,200 Vietnam 34,320 Afghanistan 30,220 Unknown 28,710 Brazil 28,050
加拿大1-3月永居来源国前10 India 37,880 China, People's Republic of 8,135 Philippines 7,990 Afghanistan 5,025 Nigeria 4,690 Cameroon, Federal Republic of 3,725 Iran 3,570 Pakistan 2,630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480 Eritrea 2,360
印度德里出生人口出炉,全年出生30万人,比韩国多 B. BIRTH REGISTRATION: The brief profile of birth registration is as under:i) The total number of births registered during 2022 was 3,00,350 as against2,71,786 during 2021.ii) Average number of births per day in Delhi worked out to 823 in 2022 asagainst 745 in 2021.iii) Out of the total births registered, 1,55,670 (51.83%) were males, 1,44,581(48.14%) females and 99 (0.03%) others (“others” includes transgender/ambiguous/ not stated).iv) Out of the total births, 2,82,389 (94.02%) were institutional and 17,961(5.98%) domiciliary in nature. ================ 出生率14.24%
阿联酋对中国人免签,对印度人要求口袋有6000块人民币 而且印度等风险国家还需要签证,防止打黑工
2023年英国净移民前五来源国
德国的印度移民有130多万,这咋统计的?
外国人喜欢去广州旅游多于北京吗?唯一省会超北京 2023年广州外国观光客过夜人次:131.58万 2023年北京外国观光客过夜人次:94.99万
购买力平价没什么用,印度人还停留在吃的阶段 2022-23年度印度消费者支出调查,印度农村地区每月每人消费支出3860卢比,其中1832卢比用于食物,占比47%, 城市地区每月每人消费支出6521卢比,其中2589卢比用于食物,没错,印度食物是比美国便宜很多,问题你收入也超低啊,结果恩格尔系数也超高,美国恩格尔系数只有7%,换言之美国人可以享受比印度人多得多的高阶产品,例如智能手机,汽车,教育和医疗,甚至海外旅行都有更高预算,结论,购买力平价没什么用
2012-2022年有26万韩国人放弃韩国国籍
日本最新农民所得为98.2万円,较上年下跌21.7% 2021年是125.4万円,2022年是98.2万円,约合人民币45172元
2023年6800多万外国人赴美旅游 Total68,227,240 Mexico19,727,370 Canada13,584,590 United Kingdom84,260,040 India2,599,630 Germany1,990,460 France41,964,840 Korea, South1,699,890 Brazil1,649,580 Japan1,433,620 Italy1,261,780 China, People's Republic21,237,490 Australia11,060,570 Spain1,009,740 Colombia1,001,150 Netherlands6690,850 Argentina629,940 Ireland548,530 Dominican Republic505,590 Chile499,070 Ecuador452,680
2023年日本难民申请来源国TOP10 1.斯里兰卡 3778 2.土耳其 2406 3.巴基斯坦 1062 4.印度 934 5.柬埔寨 888 6.尼泊尔 697 7.孟加拉国 538 8.乌兹别克斯坦 473 9.缅甸 324 10.阿富汗 259
看了哥斯拉-1.0,日本还是亚洲最发达的国家,这文化输出没谁了 技术也很先进,比美国拍的好
韩国街景真的很像中国,原来两国人都喜欢这种风格的
全球最大移民來源 印度連續第二年超越中國大陸 日經新聞報導,在新冠肺炎疫情終於過去後,全球大量移民回到創紀錄水準,去年在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會員國尋求永久居留的人數,達到史上最高的610萬人,印度在2020年和2021年都超越中國大陸,成為最大移民來源。 2022年OECD 38個已開發國家的新永久居民比2021年增加26%,也比新冠疫情前的2019年增長14%。美國是最大的目的地,迎接104萬名移民。德國以64萬人居次,第三到五名分別是英國(52萬人)、西班牙(47萬)及加拿大(43萬人)。 這群移民中,40%是已取得永久居留權人士的家族成員、或和其他抵達但也尋求永久居留者。雖然為了找工作而移民的人數只占約20%,但年增36%。 根據最新可取得的2021年資料,印度超過40萬公民前往OECD國家,是移民最大來源國,中國大陸以28萬人居次,之後分別是羅馬尼亞的21萬人、烏克蘭的18萬人。印度2020年就取代中國成為最大移民來源國,但2021年領先幅度更為擴大。 OECD國際移民部門資深政策分析師查洛夫(Jonathan Chaloff)指出,永久移民成長主要有三大驅力,首先是移民的受理程序更平順,未再因為各國在疫情期間關閉領事事務而卡住;第二是多數OECD國家疫後都遭遇勞工短缺,使工作移民急速增加;第三是政策改變,加拿大、澳洲和英國等好幾個OECD關鍵會員國都大幅調整政策,接受更多的海外工作者。 OECD預期,今年及之後的永久移民將繼續成長。查洛夫提到這項預測背後的人口變遷,「多數OECD國家的年輕群群減少,創造了對特定類型勞工的需求」,只要OECD國家持續歡迎更多移民,「你鷹會看到這些高數量的永久移民」。 去年的短期居留移民也增加77%至240多萬人,包括季節性的農業勞工、假期購物季臨時工等,美國、澳洲和加拿大都接納許多這類移民,日本也因實習訓練機會充足而名列前茅。
北京1-3月外国游客主要来源国 美国 52141 日本 30301 俄罗斯 29194 新加坡 22104 德国 21929 欧洲其他 21036 英国 17861 马来西亚 17432 韩国 16611 泰国 12383 蒙古 11926 法国 10776 加拿大 9055 印度尼西亚 7484 意大利 6953 印度 6547 西班牙 4773 越南 3058 菲律宾 2791 瑞典 2012 瑞士 1897 朝鲜 1241 巴基斯坦 1134 缅甸 317
2023国家品牌指数出炉,日本排名第一,首次超越德国 2023国家品牌指数(Anholt-Ipsos Nation Brands Index)排名新鲜出炉!!日本超越德国首次夺得榜首,中国排在第31位,比2022年上升两位。 Anholt-Ipsos国家品牌指数(NBI)是一项自2008年以来全球国家及地区品牌进行的一项年度调查, 由英国政治学家Simon Anholt和Pollster Ipsos主导编纂。 在最新发布的2023 年国家品牌指数(NBI)榜单上,日本首次被评为第一名,成为超越美国和德国第一个占据榜首的国家,作为亚太地区国家,这也是首次获得第一名。 评价分为6个维度,包括出口、治理、文化、人民、旅游、移民投资。通过上述6个纬度打分,对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的声誉作出综合评价,以此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品牌实力。 出口:公众对产品和服务的印象来自每个国家和消费者的程度主动寻找或避免来自每个原产国的产品。 治理:有关国家政府的舆论能力和公平,以及对和平与安全等全球问题的公认承诺,正义,贫困与环境。 文化:每个人的全球看法国家的遗产和对当代的欣赏文化,包括电影,音乐,艺术,体育和文学。 人民:人民的能力声誉,开放,友善和其他素质,例如公差。 旅游业:访问某个国家和地区的兴趣水平自然和人造旅游景点的吸引。 投资移民:吸引力量在每个国家生活,工作或学习的人们以及如何人们认为一个国家的生活和业务质量环境。 自国家品牌指数发布以来,日本首次高居榜首 日本超越德国,在国家品牌指数60个国家中排名第一,成为亚太地区第一个位居榜首的国家。德国连续六年位居第一,而日本则在2019年排名第五,2020年排名第四,2021年排名第三,2022年排名第二,最终在2023年排名第一,排名稳步上升。 日本是除德国和美国之外第一个荣登榜首的国家,也是自2008年开始调查以来首次有亚太地区国家入选榜首。 2023年日本在出口、治理、文化、人民、旅游、移民投资这六项指数中的排名普遍提升,均进入前10名,特别是在出口指数方面,日本继续保持优势,声誉很高。 在科技贡献度、创意场所和产品吸引力这三项指标中均名列第一。日本在人口和旅游指数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并在就业能力和活力城市中排名靠前。
中国将超印度成为今年美国最主要的亚洲非法移民来源地 截至2024年2月 印度:36960 中国:36912 两者差距非常小,中国有望超印度成为亚洲最大的非法移民来源地
世卫公布2023年各国地区空气质量排名 越紫越严重,越蓝越健康
截至2022年出生在外国的法国移民主要来源地 阿尔及利亚 87.8万 摩洛哥和突尼斯 116.5万 几内亚和中非 53.4万 葡萄牙 57.3万 西班牙和意大利 52.2万 英国 14.5万 东南亚 15.7万 中国 10.7万 南亚 15.9万
调查显示:印度出租车司机和快递员工时和工资非常卷 《印度快报》3月18日文章,原题:调查显示,不良工作文化正在影响印度99%的出租车司机、快递员的心理健康 最近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印度8个主要城市的零工工人经历着工作上的严峻挑战,这种挑战正在对其健康造成损害,99.3%的出租车司机和98.5%的快递员因不科学的工作文化而感到焦虑、压力。 题为《车轮上的囚犯?印度应用平台从业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调查报告》称,长时间的工作,加上交通压力和紧迫的时间要求,对工人身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 数据显示,31%的出租车司机和78%的快递员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0小时,其中很大一部分人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4小时。尽管工作时间长,很大一部分零工难以维持生计,34%的快递员月收入低于1万卢比(1万卢比约合870元人民币),43%的出租车司机月收入低于1.5万卢比。 调查组织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这份报告是迄今为止世界上针对印度应用平台出租车司机和快递员进行的最大规模调查,样本规模超过1万人。 ”受访群体中,超过80%的人表示受到了不良工作文化的影响,其中近一半的出租车司机认为自己受影响极重。近一半的受访者(41%的出租车司机,48%的快递员)表示根本没有假期,每周连一天的休息时间都没有。工作与生活不平衡导致这些工人与家人的相处时间有限,67%的出租车司机和65%的快递员都有此类现象。 该报告还显示,零工工人对当前薪资结构普遍不满。80%的出租车司机和73%的快递员对自己的收入不满意。平台高抽成和不明原因的扣除让这个问题更加严重。超过1/3的出租车司机称每次载客都会被扣除31%至40%的费用。令人震惊的是,68%的快递员的收入会被“随意扣除”。 报告指出,行业利益相关者迫切需要解决零工工人工作条件、收入等问题,努力确保工资的按劳发放、福利的保障以及心理健康方面的支持,这对于在印度建立可持续的零工经济生态系统至关重要。(作者阿纳尼亚·舒克拉,刘长煌译)
还有多少年追上日本,印度和中国差多少年?
日企2023年亚洲投资版图 日本企业正在增加投资的亚洲国家和地区是哪里?从投资额的增长率来看,日本对新加坡的投资额4年里增至约3倍。另一方面,从对基地数量众多的中国大陆的投资来看,由于经济活动受限的风险加大,很多日本企业正变得谨慎。 借助由日本银行(央行)统计、日本财务省汇总的国际收支相关数据,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比较了各国和地区的统计。对于日本企业在海外新建工厂、增强设备、收购企业等直接投资的金额,按新冠疫情前的2019年和2023年(速报值)进行比较,排出了增减率排行榜。关于从当地市场撤退所需的成本和负债的支付等负收支此次并没计入。从亚洲整体来看,日本2023年的投资额为17.3万亿日元,创出过去10年来的最大规模。与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增至1.7倍。在受疫情影响严重的2020年,曾降至9万亿日元。从2019年到2023年,日本企业对全球的投资额增长了1.2倍,对亚洲投资的增长尤为突出。 位于日本投资排行榜首位的新加坡的增长率达到3.3倍,与第2位以下相比明显领先。熟悉日本企业海外投资实际情况的日本国际贸易投资研究所的客座研究员增田耕太郎分析:“(新加坡)政府推进的开放式创新政策奏效,研发(R&D)基地在向该国聚集,这里也成为拓展亚洲业务的枢纽地区”。人工智能(AI)、半导体和医疗保健等企业正逐渐从世界各地汇聚而来。日本企业对新加坡的投资额4年里增至约3倍(资料图) 例如,日本食品企业雪印MEGMILK于2022年在新加坡设立了作为亚洲和大洋洲地区总部的当地法人。该公司将其定位为推进消费扩大的亚洲市场的调查和M&A(并购)的基地。 在新加坡,初创企业涉及的领域广泛。日本铁路运营商JR东日本将投资50亿日元在该国设立企业风险投资(CVC)机构。打造为在东南亚寻找在广告和物流数字化方面具有新想法的初创企业、进而进行投资的基地。 日本企业投资增长率排在第二的是越南,增至2.1倍。对于越南来说,丰富的劳动力推动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期被认为已过顶峰,但国民的平均年龄仍在35岁以下,比日本年轻10岁以上,并且人口也在持续增长。看好消费市场扩大的零售业和寻求劳动力的制造业企业的进驻引人关注。 日本迅销旗下的优衣库于2019年底在越南首次开店,截至目前已经开设了22家店铺。经营“无印良品”的良品计划也于2020年11月开设店铺,目前已增加到8家。永旺梦乐城(AEON MALL)不仅在市中心,还在向越南郊外拓展。村田制作所也于2023年8月投资43亿日元在越南新建了电子零部件工厂。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2023年实施的问卷调查显示,从日本企业希望扩大业务的国家和地区来看,越南占25%,仅次于美国的28%。在该机构负责越南事务的庄浩充针对越南的优势表示:“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购买力也将增加。与美中双方的关系均良好,地缘政治风险较小”。 第3位是印度,增长了91%。随着莫迪政权出台的制造业振兴政策,半导体、汽车和电池领域的全球大型企业相继在该国建立了制造基地。金融业在吸引投资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三菱UFJ银行于2022年在经济特区成立了作为日本的银行的第一家分行。 另一方面,日本企业对韩国的投资出现47%的大幅减少。在尹锡悦政府上台后,日韩关系有所改善,但文在寅前政府提出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去日本化”政策等的影响依然存在。另外,由于经济冷却,韩国企业的设备投资缺乏强劲势头,这有可能导致日本企业将投资转向了韩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 对中国大陆的投资也减少了20%,但投资额本身在2023年仍超过1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77.7亿元)。在海外的日本法人基地数量中,中国占压倒性优势。日本外务省发布的2022年日资企业基地数量显示,中国大陆有31324家,不仅在亚洲,在全球也最多。 1990年代以来,由于劳动力和原材料等成本较低,日本的制造业增加了在中国的基地,但这些优势正在消失。由于对于企业活动的缩小感到不安等原因,对越南和菲律宾增加投资的“去中国化”动向也在加强。
中国人在海外也不少啊,为什么中国侨汇那么少,才500亿美元 中国人都去海外花钱,不赚钱,还是直接在当地国消费不汇回国内呢?印度侨汇1200亿美元,占GDP3.5%
韩国才多少人,居然15万泰国人在韩打黑工 据泰媒消息,3月14日,泰国劳工部长皮帕在前往韩国首尔同该国雇佣劳动部长见面会谈之后接受记者采访,称鉴于目前有大量泰国劳工在韩务工,其中非法务工者数量达150,000人,在韩占比最高。
新西兰网民对新西兰移民感受(机翻)
韓國大幅提高生育援助 0到7歲累計可領逾17萬港元 據韓國低生育老齡社會委員會22日發佈的資料,育兒援助包括兒童津貼、父母津貼與新生兒津貼等補助,部分金額大幅提高。新生兒津貼為針對養育新生嬰兒提供的現金支援,第一胎可一次申領200萬韓元(約1.17萬港元),第二胎以上補助今年起從原本的200萬韓元增至300萬韓元(約1.76萬港元),可用於育兒用品、月子中心、餐飲及醫療費用。 新生嬰兒出生首年,政府將為其發放父母補貼1200萬韓元(約7.03萬港元)、兒童補貼120萬韓元(約7000港元),共計1520萬韓元(約8.91萬港元);出生第二年,政府發放父母補貼600萬韓元(約3.52萬港元)、兒童補貼120萬韓元,共計720萬韓元(約4.22萬港元);出生第三年起至7周歲的時間裡,政府每年發放兒童補貼120萬韓元,共計720萬韓元。 按照規定,上述津貼必須由當事人申請後才會發放,父母津貼必須在孩子出生後60天內申請,才能拿回出生後首兩月的全額津貼,超過60天後僅能從申請當月開始請領。 當地專家看好這類實質的經濟補助措施,認為可為生育率帶來正面影響,但仍指有必要簡化申請程序。
中日本科,高职起薪真的挺接近的 首先中国本科,高职起薪: 6月9日,麦可思研究院2023年版就业蓝皮书(包括《2023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和《2023年中国高职生就业报告》)正式发布。蓝皮书显示,2022届本科、高职毕业生月收入分别为5990元、4595元,较2021届分别增长了3%、2%。 再来日本本科,高职起薪:大学毕业21.8万日元(人民币1万) 高中毕业17.9万日元(人民币8900)
2023年在韩购房外国人占比创新高,七成以上是中国买家 据观察者报道:据韩联社报道,据韩国法院登记信息公开网站当地时间3月10日公布的资料,2023年外国人在韩购房并申请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超过1.5万件,占整体购房登记人员的0.9%。取得租赁收入的外籍人员也在增加。 在2010年开始相关统计时,在韩购房的外国人为4307人,仅占购房总人数的0.2%,2014年起逐年增加,去年创新高。在韩购房外国人中,中国大陆人数最多,为1.1384万人,占72.9%。其后依次是美国(7892人)、加拿大(1627人)、中国台湾地区(521人)、澳大利亚(510人)等。 按房产类型看,购买集合住宅(多户住宅)的外国人共1.2027万人,占全体购房者的1.21%。其中,仁川以2.09%占比最多,忠清南道(1.74%)、京畿道(1.68%)、济州道(1.53%)、忠清北道(1.21%)分列其后。 另外,由于外国人在韩持有房产增加,获得租赁收入的外籍人员随之增加。去年已确定合同签订日期的租赁合同中,外籍房东签署的租房合同为1.7786万份,创下自2010年开始相关统计以来之最。 2023年11月韩政府第二次公开外籍人员在韩持有房产相关统计数据。 据韩联社当时报道,截至2023年6月底,8.5358万名外籍人员在韩持有房产,较6个月前增加4.6%。外籍人员在韩持有房产数量增加4.4%至8.7223万套,占总房产的0.46%。 按国籍来看,中国大陆以4.7327万套居首,占比54.3%。中国大陆人持有的房产较6个月前增加2438套,占今年上半年新增外国人持有房产的65.7%。其后是美国(2.0469万套,23.5%)、加拿大(5959套,6.8%)、中国台湾地区(3286套,3.8%)等。 按房产所在地区看,有73.3%在首都圈,京畿道以3.3168万套(38%)居首,首尔(2.2286万套,25.6%)、仁川(8477套,9.7%)分列其后。 有93.4%的外籍人员持有一套房产,持两套房产者占5.2%,持三套、四套房产者分别为556人和190人,持五套以上房产者有451人。
赴日工作还有吸引力吗 近年来,随着日本少子化、老龄化趋势加剧,劳动力人口短缺的问题也变得更加严重。 日本厚生劳动省2月2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日本新生儿数量约为75.8万,较2022年减少5.1%,新生儿数量已连续8年减少。与此同时,日本65岁及以上人口已占总人口的29%以上。 去年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的另一项报告则预测,2070年日本15至64岁劳动人口将从2020年的7509万人降至4535万人,骤降40%。 对此,有分析称,“移民”长期以来在日本属于禁忌话题,但近年来为了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进一步吸引外籍劳动者,日本政府正在放宽移民规定。 此外,日本政府还在不断提升外籍劳动者的工作环境。 在“特定技能”制度推出前,日本过去曾以“技能实习”制度引入一批非熟练工的外籍劳动者。该制度设立之初意在向发展中国家传授技能,后来却成为日本劳动力的重要补充来源,还因待遇过低、工作环境恶劣等问题饱受诟病。 对此,日本2019年面向企业发布条例,规定雇主必须向外籍雇员提供与日籍雇员同等或更高水平的薪酬。 2023年11月,日本政府决定废除这项实行超过30年的“技能实习”制度,并用“育成就劳”新制度加以取代,意图为外国人长期在日务工开辟一条新道路。 赴日工作还有吸引力吗? 据日本厚生劳动省今年1月发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10月,在日本的外籍劳动者已突破200万人,其中越南人最多,其次是中国人和菲律宾人。有人推算,预计到2100年,日本人口中将有约10%的人口是外国人。 不过,也有分析认为,赴日工作的吸引力正在减弱。近年来,不少国家都已提出加快引入外籍劳动者的计划。在这场“人才争夺战”中,日本是否仍有优势? 先来看日本外籍劳动者的薪资水平如何。 数据显示,2022年在日外国技能实习生的每月基本工资约为17.8万日元(约合8652元人民币)。这一薪资水平与持“特定技能1号”资格者较为接近。拥有专业技术和知识的外国人才工资水平更高,2022年平均月薪大约为29.96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4564元)。 对此,有观点认为,随着日元贬值、日本工资增长乏力以及新兴市场国家的工资上涨,赴日工作的吸引力已大不如前。 不过,也有分析认为,由于部分劳务输出国和日本的工资差距依然很大,这部分国家赴日工作的热潮可能会增加。 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此前推算了各国2040年的赴日外国劳动者人数。结果显示,与2019年数据相比,中国等国家的赴日人数或将减少,但越南、缅甸、柬埔寨流入日本的人数将增加。 还有分析认为,在日本这个高度同质化、移民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要向更多外籍劳动者敞开大门也并非易事。 日本东北大学教授吉田浩(Hiroshi Yoshida)就认为,移民并不是解决少子化危机的办法,“日本没有欢迎外籍员工的文化,语言也是个大问题。此外,随着其他亚洲国家的生育率也在下降,未来从这些国家吸引人才也变得不再容易。”
韩国vs印度,谁的国际影响力更大 韩国有现代,三星,LG,SK等国际知名企业,流行文化有kpop,武器出口额170亿美元,韩国人均厉害,人少 印度有信实,塔塔集团,但国际知名度不如韩国头部企业,文化有宝莱坞,武器出口额约合人民币133.7亿元,印度总量厉害,人多
印度面临护士荒,全被发达国家吸走 二年前,来自喀拉拉邦的 26 岁训练有素的护士 Harsha Elizabeth Michael 搬到了英国。她现在在大伦敦地区的特丁顿纪念医院工作。 来自浦那的阿布舍克·奥加德 (Abhishek Awghade) 今年 6 月在英国找到了一份护理工作。Harsha 和 Abhishek 现在的年薪约为 26,700 英镑(270 万卢比),这比他们过去在印度的收入要高得多。有趣的是,尽管工作经验有限,两人都收到了工作机会。 随着许多欧洲国家和美国放宽了印度护士的资格标准——至少三年工作经验,印度护士的移民人数急剧增加。现在,即使是拥有一年护理经验的新生也能获得出国的机会。 但在这美好前景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严峻的现实——国内私立医院护士严重短缺。喀拉拉邦面临 25% 的缺口,而马哈拉施特拉邦的这一数字约为 40%。 据联合护士协会 (UNA) 喀拉拉邦分会称,仅去年一年,喀拉拉邦就有 27,000 名护士前往更好的工作岗位。UNA 自称是印度最大的注册护士团体。 鉴于70% 的护士和助产士在私立医院和疗养院工作,人员外流可能会严重影响印度的医疗保健部门。 Harsha 于 2019 年完成护理课程后不久加入喀拉拉邦的一家私立医院。三个月内,她辞职并搬到了孟买,并在 Breach Candy 医院找到了一份工作。她的月薪为 25,000 卢比,她说这比孟买其他医院提供的工资要高。 但她一直想在国外工作,因为她认为那里有更好的工作条件和薪资待遇。 在 Breach Candy 工作期间,Harsha 开始准备“职业英语测试”或 OET。在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申请工作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员是根据他们的 OET 分数进行评估的。Harsha 通过了测试,成为有机会在外科重症监护病房 (ICU) 工作的幸运者之一。 根据记录,当时英国各地的医院正在寻找数百名护士,Harsha 和 24 名同事在英国找到了工作。 “我的年薪为 26,558 英镑,约合 270 万卢比。我想在英国工作,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当然,薪水也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英国提供了更好的工作时间,”她说。 “与在印度不同,我们过去每周工作 5 天,轮班 12 小时,而在英国,工作时间为 37.5 小时,这意味着每周工作 3 天。此外,如果选择高级课程,费用由医院承担。”哈莎说,并补充说,她可以通过“双班倒”获得额外收入。 在英国桑德兰皇家医院工作的阿布舍克也表示,微薄的工资和长时间的工作是他选择在英国工作的两个主要原因。 另一个优点是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在英国赢得了尊重,Harsha 和 Abhishek 都表示“印度没有这种尊重”。“想象一下,五年后,我将成为该国的永久公民,我将有资格享受所有其他福利,例如儿童免费教育、免费医疗等。我还可以节省很多钱,可以寄给我的家人。”父母,”哈沙说。 她感叹印度工资低,“如果我工作五年,我的工资最多可达 4 万卢比。然而,在英国,经过五年的工作经验,我每月可以赚到 40 万卢比左右。” 据国家监管机构印度护理委员会称,该国登记的护理人员超过330万,但考虑到印度13亿人口,这个数字令人惨淡。 印度每 1,000 人拥有 1.96 名护士,低于世界卫生组织 (WHO) 建议的每 1,000 人拥有 3 名护士的比率。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每年培养约二十万名护士,其中约 40% 至 50% 在获得实践经验后不久就移居国外。 著名心脏病专家兼 Narayana Health 董事长 Devi Shetty 博士去年 11 月曾警告称,由于印度护士短缺,医疗保健危机迫在眉睫。 “这些国家(美国和欧盟)有 10% 到 20% 的护士因为在疫情期间面临的压力而退休。这些国家正在考虑……印度提供护士,”谢蒂博士说。 他还指出,西方护士的工资增长了三到四倍,这是印度卫生工作者移民到这些国家的一大拉动因素。 即使是政府医院也面临着护士短缺的问题。“在马哈拉施特拉邦,我们有 23 家公立医院,我们需要至少 4,500 名额外护士(以弥补短缺),”马哈拉施特拉邦护士协会秘书苏米特拉·托特 (Sumitra Tote) 说。 “根据印度护理委员会的规范,普通病房应有一名护士照顾 6 名患者,一名护士应照顾两名 ICU 患者,如果患者使用呼吸机,则比例为 1:1。但在政府医院,一名护士要照顾 60 名患者,而在 ICU,一名护士要照顾 6 至 7 名危重患者(由于人手短缺),”她补充道。 非政府组织临床护理研究协会副主席 Swati Rane 博士表示,在印度,80% 的护士在私立医院工作,20% 在政府运营的医院工作。 “我们的研究表明,公立医院的人员短缺达 40%,但招聘过程却非常缓慢。在公立医院,护士的起薪为 6 万卢比,最高可达 15 万卢比。但一名实习护士已经在教育上花费了约 100 万卢比,她不会做临时工作并等待几年才能在政府医院获得永久就业机会,”Rane 认为。 “如果与大流行前相比,对喀拉拉邦护士的需求增加了一倍。喀拉拉邦护士享誉全球,对她们的需求巨大。然而,该邦正面临护士严重短缺的问题,”喀拉拉邦私立医院协会 (KPHA) 联合秘书 Prem Kiran 博士说道。 印度医学协会 (IMA) 马哈拉施特拉邦分会主席 Ravindra Kute 博士表示,在马哈拉施特拉邦,私立医院面临 40% 的护士短缺。 库特说:“新冠疫情过后,全球对护士的需求有所增加,训练有素的印度护士的需求量很大,因为他们同意以较低的工资工作,无论如何,这可能比他们在印度得到的工资高得多。” “马哈拉施特拉邦有 5,000 家私立医院。我想说私立医院至少面临40%的短缺。在我们最近与州卫生部门的会议中,我们讨论了这场危机。我们已经写信给政府,要求增加护理学院,以便招募更多护士,”他补充道。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