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神孙悟空
我本来无敌
关注数: 32
粉丝数: 161
发帖数: 9,987
关注贴吧数: 18
a17pro 成了小丑🤡,iphone16 用 a18。 ios18 代码曝光 iphone16 基础班也会用 a18 芯片,大概率类似于iphone13 的 a15 和 a15 阉割版。 厨子是知道 a17pro 性能没啥提升,发热又大呢?还是说认为落后隔壁高通和发哥太多,基础版没脸再用老芯片了?
就为了倒逼安卓厂商,高通都应该砍小核,加超大核心。 一些安卓厂商为了省电(比如小米),日常应用优先小核心主负载,导致虽然都是澎湃系统运行64位软件,但有些应用8gen3比8+卡顿明显。 总有人说一个超大核心就够了,能不能别搞笑了。安卓的多任务机制摆在那,有重负载应用调用超大核心的情况下,这时候再切出来开关压力大一点的应用,明显会有吊针卡顿。pc端这么多年,你们见过只有一个大核心的cpu么 。
现在小米和ov换家了?性价比和外观对调? 小米14、14pro都主打一个外观,四窄边、全等深 ,设计简单不夸张;但价格比同配置的vivo x100和一加12贵了300到700。。 ov呢,高端全是大下巴的曲面屏,突出一个落伍。刚公布的iqoo neo9同样是1.5k直屏,这下巴比小米14宽不少 ; 不过价格倒是挺实在的,别说比小米正代了,同配置比红米还便宜 。 都突出一个,我走你的路,让你无路可走。
之前发帖说联发科9400是2+6架构,有人质疑说还是4+4? 现在坐实了大概率不是4+4,大概率就是我说的2+6,和高通达成某种默契,统一架构,这样下游厂商做调度也方便一点。 现在就看果子是不是增加2个小核心,也做2+6了。 2024年手机cpu四国争霸,看他们谁主沉浮。
8gen3刷贴吧比8+还卡? 虽说贴吧app比较垃圾,但都是小米手机,这8gen3刷贴吧比8+的手机还卡,我是没想到的。 cpu理论性能提升这么多,但日常限制频率,还不能根据实际需求智能调度,导致堂堂8gen3都征服不了贴吧。
好好好,我端游卖的皮肤,手游免费送是吧。 改了个颜色,皮肤变白了,手部皱纹没那么明显了,我的钱白花了。
这就是小米吹半天澎湃OS??性价比工程师就是有实力。 把手机向右向右向右横过来,进入横屏多任务,你会发现:小白条向右偏,清楚按键向左偏。。 真不如大学生做ppt,人家起码知道关键元素对齐。 而且这问题miui就有了,老子反馈了一年,tm的就是没人理。
就是小米吹半天的澎湃OS??什么东西啊。 把手机向右横过来,进入多任务界面:小白条向右偏,清除按键向左偏。。真的小米工程师的脑洞。
分享一个可以稳定复现的一个 bug。我可以帮大家反馈其他 bug,你也帮我反馈这个 bug,互帮互助,人多解决的快。
有没有吧友相互帮助一起反馈 bug,人多解决快。 我帮你反馈你希望解决的 bug,你也帮我反馈我希望解决的bug。 反馈人多了,解决的快。有兴趣的留言,或者私信。
有没有相互帮助一起反馈 bug 的,人多解决的快。 我帮你反馈你希望解决的 bug,你也帮我反馈我希望解决的bug。 反馈人多了,解决的快。有兴趣的留言,或者私信。
8gen4要提前了,要慢慢赶上9月的苹果? 米聊站连发两条小米15的屏幕信息,结合今年8gen3手机提前到11月份的情况,8gen4新机有望到10月份,慢慢和9月的iphone同步。
发科9300不错,但originos4有点劝退。 想买9300的手机,去体验店体验了下x100,一眼发现originos4几点劝退的地方: 1、通知图标,真的逼死强迫症,五花八门、奇形怪状。而且通过换桌面图标,这些通知图标也不会变化。 2、手势条,我开安卓手势条最大的作用就是抬高app底部按钮,因为安卓手机、曲面屏屏幕比例很长,抬高后方便操作。。vivo这小横条开了和没开有有啥区别,放在那还不好看。 3、控制中心,控制中心的音量调节横向,左右切换时容易误触,像亮度调节一样都竖着多好。 第1点有安卓生态的原因,也有vivo不作为的原因,毕竟小米、华为系统图标统一性上做的非常好。 第2、3点完全就是vivo自己不会设计,瞎设计的典型了,做出来的不好用,也不好看,像澎湃os那样照着ios抄就完事了。
腾讯这cf到底都是谁在玩啊。 这画质、建模、美工、人物动作真的是low的一塌糊涂。 先不和国外的什么战区手游比,就算和腾讯自家的使命召唤手游、和平精英比,也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还居然这么火
明年确实是手机大年,各方面提升都很大,等等党不吃亏。 一、处理器,全平台3纳米。 高通8gen4:自研全大核心架构,不再是几个a78类似物在跑应用,大核心跑分专用; 发科9400:2+6架构,功耗进一步优化,可以更加放开频率跑,公版gpu逆天的进步可能还有惊喜。 a18:cpu和gpu都应该会堆一堆料吧 ,看爆料也会堆散热,pro屏幕变大,值得期待。 二、屏幕,窄边框+四等边。 直屏:中高端直屏手机会越来越多; 曲面屏:大概率都会是全等深四曲面形态(mate60pro、小米14pro); 三、材质。 钛合金、超硬哥铝合(gt5pro马上要用)这些创新材料越来越多。
杀手 4 才是 3a游戏移植到移动端的正确做法。 触屏操作起来非常好,还有各种震动,配置要求非常低,5 年前4g 内存的 xs 实测不发热,非常流畅。 pc 游戏移植到移动端画质不一定要有多好,但一定要针对移动端进行操作优化,优化性能。 相比之下,卡普空的生化危机移植了个寂寞,触屏操作起来非常僵硬。
曲面屏已死,ov要烧纸了。 说实话,今年小米14对比同价位的x100、一加12,k70对比后面要发的gt50pro、ace一加,价位几乎相同,小米家的配置还不如ov家的,但销量却比他们高。。 他们最大的区别是直屏和曲面屏,标题虽然说的有些极端,但你们说好的更多人喜欢曲面屏呢??绝对是喜欢直屏的更多,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 最看不懂就是oppo,他们高管是不是都是弯的,高端中端全是曲面屏,硬是把直屏用户送给小米了,雷总冲高他们绝对有一份功劳。
刚刚红米k70发布会,卢伟冰一个狂暴调教能吹这么久? 实在没东西了,一个调教策略一直讲、一直吹。要是让他来主持红魔发布会,红魔的调教他能吹一整天。 说别人大vc散热没技术,自己吹半天的冰封散热,小白恰饭实测温度也不行呀
手持骁龙8+,换8g3的手机还是8g2的奥丁掌机,哪个提升大 主力机苹果,备用8+的安卓有点落伍了,主要用途是玩战区手游。 现在犹豫换个8g2的奥丁2掌机三持,还是换个8g3手机继续双持,不知道哪个提升大。。 但是我也只玩战区手游,不玩模拟器之类的,所以感觉买奥丁2有点浪费,手柄操作目前也没戳玻璃习惯,大概率吃灰。
魅族21的环闪是RGB,有点意思,能放呼吸灯? 这个设计有点小心思,但不过分,不夸张,还是不错的。 安卓独一份的四遍等宽,短板是6.5寸的屏幕,分辨率缺还是1080p。
战区手游的第三人称瞄准的时候是第一人称,舒服。 比端游的好,端游第三人称模式瞄准还是第三人称,有时候我都不知道瞄没瞄,太混乱了。
一加12这种马桶盖设计会劝退你么? 看爆料一加12这次硬件拉满,刚好miui用久了想换换口味,但这和中框连在一体的马桶盖,就欲望大消。 这种和中框一体的设计最早是三星s21的门锁造型,单纯的为了设计而设计,特立独行。 现在中高端机都是简单大方的风格,比如iphone、三星、华为、销量不错的小米13、14也是如此。
8g3满血高频x4打不过9300的低频残血x4? 看到有人根据大米测评的数据就说发科的a720m翻车,那我是不是也可以得出标题的结论? 这些自媒体的功耗测评真的参考,功耗测量误差太难控制,而且数据又太单一,根本没啥代表性。 数码闲聊站发的游戏low帧数据,这个比较直观,也可以准确记录的,这种是可以直接说明9300掉帧控制比8g3好的。 原神和崩铁和王者的low帧: 天玑 9300: 49、36、116 骁龙 8gen3: 38、17、83
dota2地图最失败的改动,没有之一。 现在回家真的很不方便,每次鼠标点小地图角落回家,都会点到地图边缘
红魔9pro这小风扇有没有用,是噱头么? 有人实测过红魔8pro开不开风扇性能释放一样,所以营销的成分比较大。。国内手机市场太大,没特色还不好卖。 风扇+风道的缺点:会占据大量的内部空间。如果换成更大的均热板或者更大的电池,你们愿意么。
天玑9300这1+1的架构,游戏调度相当好调。 天玑9300玩原神:4个x4统一调度,频率1.3左右;4个a720一个调度,频率0.8左右,简称1+1架构,nnd,这也太好调了吧。 反观小米14的8g3,玩游戏,分好几个,不同的频率,厂商估计头都调大了 。全大核心就是牛逼啊,发科牛逼🐮。
天玑 9300 的游戏最低帧数碾压骁龙 8gen3 。 原神和崩铁和王者的最低游戏帧数: 天玑 9300: 49、36、116 骁龙 8gen3: 38、17、83 这个数据来源数码闲聊站,数码闲聊站号称米系 kol 头子,这个时间点能认可 9300 ,应该有可信度。(他这个微博措辞很给小米和骁龙面子了) 游戏最低帧数代表性游戏的稳定性和流程度,pc 端英特尔在一块儿就是一直领先 amd。
红魔 9 pro摄像头不突出了,好像也去掉了凑数。 可喜可贺,万恶的凑数镜头哪个**厂商发明的?
小米 13、14 压宝直屏太对了,曲面党雷声大而已。 小米这四季度销量,只能说他的高端之路全靠这 13、14这两台直屏硬撑起来的。 也总有人说小米 13、14成功是因为小屏。但是小米 12、12s 也是小屏,横向对比都是卖不过自家大屏的 12pro 和 12spro 的。13 改直屏后立马反转,原因就在于直而不是小。 不可否认有人喜欢曲面屏,但说到底占比小,但叫的挺欢。。。同样配置、做工、价格的同品牌两台直、曲手机,绝对还是直屏销量高。。 华为 mate60 、小米 14 系列越来越直,苹果一直在用直屏,后面发布的三星 s24 连超大杯 s24ultra 都变成了直屏。
比如都是王者荣耀掉帧,苹果用户下意识会甩锅开发者腾讯。 高通用户会下意识甩锅手机制造商没调好 (小米垃圾);联发科的手机用户会下意识甩锅联发科垃圾 。。 世界就是这么残酷,弱小就要挨打,口碑没有起来之前没有呼吸权 。
可以确定,全大核心的9300 玩游戏应该会比 8g3 更稳定。 9300 不管你怎么调,都是大核心在跑游戏。好的 cpu性能可以保证游戏帧数下限, 所以游戏的稳定性应该不错。 只能说高通还是太抠,还在用小核凑数,只能期待 8g4 有好的表现。
arm 的玛丽就用了 3年就第一了?gpu 团队哪来的? 从天玑 9000、9200 到现在的 天玑 9300,这 gpu 真的是一代一代肉眼可见的进步,从垫底到现在移动端第一,最牛逼的架构上的革新占了不少的比重,不是单纯的堆规模。 反观苹果和高通,一个搬空一家 gpu 设计公司,一个是收购的 amd移动公司,某种程度上来说都在吃老本。 这也不奇怪 arm 看着苹果和高通赚大钱,眼红心急了,我 tm 实力这么强,你们用我的东西,赚的钱还比我多那么多,气不气人。
现在哪家厂商kol和粉丝最喜欢蹭,喜欢带节奏? 因为我自己用的安卓是小米,所以关注了一些米系kol,有时候感觉他们营销真的各种蹭。作为米系kol,设置这种投票、这种选项,加上自己粉丝群体,这么默契的选择,想蹭谁想带谁节奏很明显了,但他们就是这么low。这种帖子除了他们自己自嗨,还能干啥呢?都是反作用。 我之前因为性价比买小米,小米之前也会讲讲科技普惠大众的理念,挺有路人缘的,现在买小米更多是出于习惯。 但有的东西真的不能深入了解,也不能过多关注,要不然只能让自己犯恶心。 其他牌子的我没怎么长时间用过,所以也不太了解他们的kol和粉丝怎么营销的,有什么特点,了解的有兴趣的可以讨论讨论。
想整这个安卓掌机玩玩战区手游。 战区手游原生支持手柄+陀螺仪,这掌机开着陀螺仪比单纯的手柄操作更舒服。骁龙 8g2带散热器,也用不着散热背夹了。 比较遗憾就是没有什么其他好玩原生游戏了。比如 ios的生化危机村庄,如果上安卓,这种掌机玩起来真的不要太舒服。 也有点想等等任天堂的 ns2,有小道消息战区手游也会上 ns2,和手游玩家一起联机。也还有其他各式各样的游戏。
有人知道小米14主板上白色这根线作用是什么吗?单纯在主板上。 今年楼斌不知道为啥只拆了小米14pro,没有拆小米14。找了别家视频看了下。 感觉14的内部看着比14pro的丑不少,特别是这白色的线异常碍眼,这根线是单纯主板上的线,看了那么多拆机视频第一次见这种线。图2的14pro只有连接上下主板的线。
看这新闻感觉明天ipadmini7有戏?会用a17pro么? 最近iphone15pro随便买了,而且各大平台也在降价促销,最起码说明a17pro产量应该不成问题。 话说a17pro的发热真不适合用在手机上,我的体验是这样,充电和下载发热都很严重,而且听说pro系列的退货率蛮高的。
苹果还是好糊弄,生化危机这种移植真的大可不必。 操作方式完全没有对触摸屏操作进行优化,就是把手柄的按键映射到屏幕上面,要多难用有多用。游戏好不好玩,画面怎么样,都是次要的了。 3a大作真要移植手机,可以看看动视的战区手游,操作方式按照触摸屏来开发,你只要习惯触摸屏操作方式,配合陀螺仪,可以打出很高阶的操作。 有人说接手柄,我都接手柄了,我为什么要用手机玩?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不喜欢安卓模拟器玩游戏的原因。
小米14这下巴有没有涉及虚假宣传? 发布会开完,酷安有人发iphone15pro和小米14的对比图(图2),当时就觉得小米14下巴比iphone15pro厚一点,但毕竟雷总微博发了下巴对比数据(图1),所以当时觉得是光线或者角度导致的错觉。 今天看钟文泽测评,他的测试是iphone15pro的下巴是比小米14窄的,只能说挺佩服自己的感官能力,小米这已经不单单是猴式对比了吧。
小米耍猴啊,hyperos老机型发布会开完尝鲜的机会都没有。 整天对标iphone,ios人家6月开完发布会,当晚就有beta版本可以试用了。小米这要等最少半个月?还是极少数机型。 华为的鸿蒙4.0开发布前就有不少机型可以参加内测,而且很容易申请。发布会开完,大部分机型很快就推送了。 最搞笑的就是酷安不少用户特地从稳定版转开发版,希望今晚在第一时间体验新系统。
高通的nuvia芯片ppt看看就好,还是得等成品实测。 高通这个x芯片纸面数据确实好看,但都是理论数据,成品还得将近一年。 就像这次arm的x4和a720,ppt刚出来的时候,大家都在看好x4的能效提升,觉得发科堆了4个x4要翻身,但小米 14实测a720反而提升不错,x4一般般,发科不会又错付了? 而且一年的时间还有各种变数,苹果的a系列芯片从遥遥领先到现在被各种超越,也就一两年的时间。
x4提升不达预期,不知道发科的x4m能不能翻身。 小白和极客湾的小米14实测都说明x4不如arm的ppt数据,不过a720能效进步确实可以,高通加中核心也能赢? 不过发科用的x4,有三个是x4m,说不定有惊喜,还是要等实测。
关注的几个kol都在说8g3能效有惊喜,不会是真的吧? 希望不是888历史重演。。。不过8g3普通版快上市了,突然提频率和领先版一样,应该能说明功耗没有翻车吧。
10月份没有发新的mini7和ipadpro,上n3e了? n3b的提升不符合预期,苹果明年上新款ipadpro的话,m3是不是能赶上n3e实际量产了。 然后是mini7,今年也没发,明年99%不会上a16了,最大的变数就是用上n3e的a17?或者一步到位也上m3芯片,因为基础版的m3芯片爆料的cpu、gpu核心数都没有提升,有可能是cook有意为之。
小米hyperos部分组件包泄露了,还是性价比设计师的作品。 图1是新版横屏控制中心,确实好用了点,但老问题还在:注意看横屏小白条,还是不居中 (图2是图1加了网格,更容易看)。 应届毕业生做ppt都知道要注意对齐,这些细节不搞好,小米永远还是成不了高端。 最后一张图是我调整过的小白条,完美居中。。我是root了,我root唯一的目的就是把这个小白条弄居中 。 小米不是用心想着怎么把系统做好,而且想方设法的搞用户,据说后面会限制用户解锁、root,挺有意思的
quest3的cpu是6核a78么?还以为是8gen2改的? 酷安看到一个的帖子,貌似xr2gen2的cpu不是8gen的架构,高通还是扣,这种更换周期又长,还不给你堆个料。 有钱爱折腾的买来玩玩战区手游,原神这种感觉还不错,b站也有up主发了玩战区手游视频。不过这种设备大概率吃灰为主。 原贴的up名字都在,有兴趣的也可以去看看。
手持8+,不知道月底换8g3有没有大的提升。 不知道日常使用和游戏体验有没有提升,游戏是战区手游为主,压力很大。 反正月初14promax换的15promax这两块都毫无提升
这手游细节是真的多,难优化也不奇怪。 图1,雪地走过去,留下脚印;图2和图3,枪上的电子表和手上的手表都是实时显示现实时间;图4,瞄准镜有凸透镜的效果,不少端游都没有。 手机上的3a射击手游,还得靠考迪克这个奸商
突然发现,ysl和ysl的缩写都是ysl,不亏之前是一家人。 而且现在行事作风都这么极端
这种nc粉多了,这家公司想不招黑都难。 我帖子正文和回复他的文字都说了小米控制中心这两按钮关闭去掉后,这块区域就没法利用了,只能空着 这个b居然说我不会设置关闭 ,然后抛出一句橘子多难用,气急败坏的拉黑 ,这种人是真恶心啊。 要洗地要反驳,做到有理有据,大家相互讨论挺好的。
联想笔记本的售后真的好啊。 我用了快2年的r9000k,可能用久了里面有灰(没清理过),风扇可能有一点点异响,其实我也不知道算不算 ,因为只有高转速偶尔有,而且一点都不明显。 没事去售后问了一下,售后就简单听了一下,都不检测,直接给定了新的散热模组,过两天到了直接就换了。
iPhone16pro有很大概率会解决散热问题。 有爆料说iphone16全系都会用a18芯片。用同代芯片,为了凸显pro优势,pro版本屏幕会变大,同时提升散热当做卖点。 更大的内部空间可以放下单层主板+小型均热板,让其性能释放更足,更加符合pro系列游戏和摄影定位。 看一下iphone这几年的迭代,虽然有人说挤牙膏,但苹果确实在一步步解决iphone的核心痛点问题:iphone13pro解决续航、iphone15pro解决重量、iphone16pro屏幕变大,大概率是散热问题。 毕竟今年苹果虽然宣称iphone15pro是最佳的移动游戏设备,但持续散热真的不pro,虽然芯片更pro,但实际游戏释放和基础版拉不开差距,这个要亟待解决。
据爆料,小米的mios或者miui15的将全面复刻ios界面。 图1是爆料的新控制中心布局,基本上就是ios的思路,而且据说横屏控制中心也是复刻ios。另外很多其他地方也会有ios的设计思路。 图2、3是miui13、14控制中心,真的是一坨大便,去掉没用的妙控中心和音乐控件,下面直接空出来一大片,没法加其他东西,而且这一块挺适合大拇指操作的。 兜兜转转,自己也觉自己瞎设计不好用,又回头抄ios,折磨自己也折磨用户,还不如一开始就脸皮厚一点。
这手机虽然大,但是手感是真的好,鹅卵石一样。 既不会像直角边那样硌手,也不像一般的曲面屏手机那样拿着不踏实。手感总结起来很像苹果xsmax那几代,鹅卵石般的手感。
来围观一个说cod6画面暴打战区手游的小丑。 本人发了一个战区手游的帖子,想感叹一下手机游戏画面进步巨大,未来可期。。 帖子有人反驳也正常,但没想到来了个小丑说cod6画质暴打战区手游,言论太逆天我不想和他理论就拉黑了,居然他自信发帖挂我。结果也显而易见,他那帖子十有八九都在反驳他。 游戏画质就分辨率那一项么?战区手游的人物、建筑建模、动作手感,实时处理的光影、粒子特效不完爆你那古老的cod6,说你是井底之蛙,老古板真的说轻了。
这瞄具,你确定是现代战争? 这瞄具真的重回二战,又土又丑。
新款ipadpro明年3月出的话,会是n3e的m3么? a17pro的n3b工艺不及预期,不知道n3e能不能达到台漏电的ppt效果。
v社这么不差钱么? 别的游戏疯狂出饰品、皮肤,dota2呢,玩家求着v社更新宝箱、更新至宝,抢着送钱,v社就是不出,就是玩
移动端确实是未来。 战区手游第六赛季,这是 4g 内存的 iphonese3 跑出来的画质。 有人看不起搓玻璃,其实射击手游配合陀螺仪的操控感和代入感不比鼠标差。
手游党赢麻了 码头和射击场通通上了手游,优化还不错😌
被微软收购后,使命召唤会不会是下一个星空、红霞岛? 我是 pc/手游玩家,没有主机,我是不看好收购的,主要原因是微软收购后的再管理能力真的有问题,星空、红霞岛就是活生生摸例子。 微软在游戏界混这么久,钱也投了不少,但这两年有什么微软第一方的 ip 大作么? 虽然现在很多人对动视不满,说考迪克只想着赚钱啥的,但最起码游戏还是能玩的,而且玩的也挺爽,大部分都是边那边玩。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