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uzzb scuzzb
关注数: 131 粉丝数: 138 发帖数: 14,316 关注贴吧数: 7
哪里盐涨价,我们就举报他!!举报电话是0371-65907207 今天,省盐业局还公布了举报监督电话,消费者如果遇到哄抬食盐价格行为,可拨打0371-65907207进行举报。如果有相关疑问,可拨打0371-65907597进行咨询。 =================== 盐荒”存在两个伪命题 河南消费者大可不必惊慌           所谓“盐荒”存在两个伪命题       针对海盐受核泄漏引发的核污染会造成“盐荒”的相关说法,省盐务局负责人明确表示,这里面明显存在两个伪命题。首先,我省生产供应的食用盐都是井矿盐,根本不存在受核污染的问题;另一个是“碘化钾能防止核辐射”一说,但现在生产中添加的是易溶解的碘酸钾,对防止核辐射作用不大,为此而抢购食盐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河南井盐地质储量3200亿吨       河南食盐产量如何呢?省盐业局负责人表示,目前我省探明井盐地质储量为3200亿吨,而盐产量年生产能力已经达到450万吨,国家定点食盐生产企业的日产能也已经达5000吨。从我省的销量来看,全省每年的一般销售量都在55万吨左右,去年销售量达到59万吨,创有史以来最高。总的来说,河南不可能出现盐荒。       消费者大可不必惊慌       针对出现“盐荒”的说法,省盐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食盐易于携带、便于储存且货值较低,在特定情况下消费者可能会不理智地进行恐慌性抢购,所以局部地区可能会出现食盐供应紧张现象。但消费者大可不必惊慌。       目前,根据省盐业局的安排,全省3家食用盐定点生产企业已经停止工业盐生产,全部生产食用盐,食盐包装企业满负荷24小时生产,充实库存,确保实验货源充裕。       与此同时,全省各级盐政执法部门已经赶赴各地市,配合物价、工商部门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盐价行为,确保盐业市场稳定。
看看王市长今年的工作报告,本人摘要评点! 一、2010年及“十一五”工作回顾 经济形势持续向好。全市生产总值774.8亿元,增长11.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0.2亿元、支出90.4亿元,分别增长19.1%和10.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26亿元,增长 15.2%。 ———发展后劲持续增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32.2亿元,增长22.5%,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432.4亿元,增长2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0.7亿元,增长18.4%。———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3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77元,分别增长10.2%、15.1%。 ======================================= 生产总值774亿,不知道省内又超越谁,或被谁超越。从增速看,11.4应该是比较慢的。 预算收入30.2亿,支出90.3亿,是否说财政上赤字是60亿?我不太懂,但是这起码说明咱们的敢花钱,能花钱,能弄到钱花。至于欠账的事,以后再说。农民的收入太少了,在省内也是如此。一年的人均纯收入才5000多,一家按五口人算,才25000多,够干啥?农村盖个房子现在都要7,8万。更何况,这数字真实性,还无法100%可信。 投资8.6亿元的中原油田文96地下储气库项目正在加快推进,投资80.2亿元、库容101亿立方米、日调峰能力3800万立方米的文23国家战略储气库项目落户我市。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70.1%。消费需求持续扩大。落实国家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汽车以旧换新等政策,带动消费6.2亿元。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成农家店592家。商品房销售面积148.8万平方米,增长36.2%。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外经外贸运行稳定。全市进出口总额4.9亿美元,增长22.9%。其中出口4.2亿美元,增长28.3%。外经指标继续保持全省领先水平。 ========================== 看到有投资80多亿的项目落户濮阳,内心由衷感到高兴。但是看到“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70.1%”,又高兴不起来--虽然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是经济落后地区发展的主要方式之一,是一种无奈,但却不是一种长期、健康的经济发展方式,百姓从中能得到的实惠少之又少,也更容易造成贫富分化和国富民贫。希望以后咱濮阳经济发展起来了,这句话能变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70.1%”。外行话啊! 还有,“全市进出口总额4.9亿美元”,这在全省是什么水平?领先水平吗?
实事求是说:现在的环境整治,有喜有忧 实事求是说:现在的环境整治,有喜有忧 段书记来了以后,濮阳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家大家有目共睹,但是是变好,还是变坏,或者表面上变好,实质上没变,抑或表面和实质上都发生了变化,需要时间来检验。 但就个人感觉来说,现在的环境整治,让人有喜有忧: 喜的是严厉打击那些阻挠工业项目施工的地痞,打击那些胡乱收费的强制看车人,整治公众场所乱贴乱画行为,以及拆除路边随意树立的广告牌,让城市软环境和硬环境都有了很大改善,城市品位显著提升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忧的是有些环境整治行为不顾实际,不计手段和代价,搞一刀切,搞强制改造。比如,现在推行的城市亮化工程,一是与国家节能减排的大要求不符,会增加用电负荷,二会给企业带来沉重负担(联通公司那个亮化工程,报纸上说花了200万,现在打一个电话0.2元,要打多少个电话才能挣200万的利润?)这不是变相给企业增加负担是什么?(市里奖励了10万,但花费的是200万!!!)一方面高喊口号要为企业发展创造好的环境,但同时干的事情却是在加大企业负担,与其如此,还不如不搞这样的面子工程。 再如,出动城管把沿街门市不是吸塑等高级材料的门头全部划烂,如同土匪破坏,这样的行为在全国全世界任何一个文明的城市里都不会,也不应该有。可能出发点是好的,要统一店铺门头,要改善城市乱的形象,但是要采取正确的方法(窃以为,以目前濮阳的发展水平而言,没有必要统一店铺门头类型);再者,更换门头的钱谁出?正fu给补贴吗?补贴多少?如果没有任何补贴,又要强制他们更换,这不是人为加大他们的负担,恶化商业环境,是什么?要知道,现在买卖不好做,尤其是大多数没有什么关系后台的一般沿街小商铺,做一个漂亮的门头动辄需要好几千,他们要卖多少东西才能把这些钱挣出来?他们如果集体抵制,拒不制作门头,你们怎么收场??? 如果人家外地好企业知道濮阳是这样整治环境的,人家还敢来吗?? 可悲的是,现在官面上的人齐声为这样的行为唱赞歌,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指正其不当之处。长此以往,濮阳的经济发展不仅不会有什么起色,甚至可能继续落后于周边地区。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