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用户_07Nta1W 1054657282
关注数: 581 粉丝数: 832 发帖数: 40,652 关注贴吧数: 353
关于宇宙英雄记 因为事先做了很坏的心理准备,所以看完的感觉是也没那么差,虽然突出的不足很严重,但总的感觉是中规中矩。 主观上的感觉就是至少超过人鱼了。 额,希望喜欢人鱼的人不要生气啊,我承认这里面主观成分很严重,比如说当年人鱼出来的时候声势很浩大,毕竟是30th剧场版啊,结果大失所望。然后今年是做好各种吃翔准备,但其实也并不太臭,所以给的评价自然就高了。 先批判。 最大槽点是水田一贯的……烂尾…… 最后的翻盘方式是因果律道具,这是《哆啦A梦》剧场版常见的翻盘方式,然而这肯定不是一个优秀的翻盘方式!原因很简单,有因果律道具打毛…… 那么过往的因果律道具都在什么时机使用呢…… 开拓史用时光包巾 之前还要给一个大雄和吉拉民单挑的情节。新开拓史更是修改了最后拆除爆弹的过程。 大魔境让未来的自己干了些杂兵,但重要工作是石头狗做的。 铁人的关键还是感化丽露露的问题,最后的决战也已经足够精彩。 总之总之,如果动用因果律道具的话,你要你的其他剧情有足够自信——比如说这部剧场版,如果我对我对五人组打BOSS的情节有足够的信心,那么我可以安心地在最后用因果律逆转局势。 但是显然五人组打BOSS就像闹着玩一样啊……! 因此关于最后的BOSS问题,假如说真的要那么轻松解决的话,希望最后五人组解决发射问题不要用因果律,如果一定要用因果律解决最后的问题,前面的BOSS不要那么轻松…… 打干部时我的心也是碎的,之前胖虎和小夫面对那个豹子精还是被秒的状态,结果到了结尾 胖虎因为想起了老妈的真传就反秒对面 这实在太诡异了。但无论如何,这里还有搞笑的成分,而大雄和BOSS的单挑就不能不批评了。 我觉得制作人员一直是想要把大雄的技能弄得一无是处,结果最后来个爆发什么的。 但是我看到的结果只能证明制作组脑洞的乏力……之前翻花绳就真的在翻花绳,结果爆发出来就是用绳索石化,一下秒BOSS。 说真的,再次的想象力,也能弄出一个更有趣的对战过程啊,比如说翻花绳的花样实体化。再或者修改一下剧情,让队友的技能搭配翻花绳弄成本作的石化网罩过去,都比本作的处理强啊…… 最后的战斗吐槽完了,来讲讲本作优点吧。 我为什么认为这部至少比人鱼好,最主要原因在于我觉得这部的情感表达比人鱼真实。 人鱼中的部分桥段……真的给我一种剪辑很不自然,打乱节奏,甚至用力过猛让我感到恶心。 但本作给我的感觉舒服得多。主角间的交互桥段承自新魔境那个不怎么成功的插入……但这次的时间提前了,不是大战在即而是大雄刚刚知道这不是电影而是真实的时候。这时候节奏相对舒缓,插进这个桥段并不突兀,却给我很多感触。 电影中,多次出现纯真的民众傻傻等待开幕式来临的表现。那时候,我看到它们,就有点心疼,心里想的是和阿龙一样的念头:我不希望它们的微笑失去。 因此我觉得这部的情感表达很真实,至少我得到了共鸣。当然这点比较主观吧,毕竟其他观影者未必会有我的感受。 再说说这部的背景,之前看到哪部影评说这是殖民地开发的影射。 说实话,我印象中的殖民开发是明面里的资源掠夺,不像这部这样成了大阴谋。但事实上殖民地开发充满了各种诱骗,那部影评并不错。 只是我猜测在日本右翼还有西方国家眼里他们想黑的是中国和非洲… 我还是不口胡了。 讲讲人物,这部我尤其想讲大雄。 为什么讲大雄,因为这部里的大雄,尤其符合我在各种短篇、长篇里所认识的大雄的形象。 譬如说,《异说俱乐部徽章》里,大雄拼命保护只在道具的世界中存在而现实中没有的地底人。在《蒲公英飞向天空》中,大雄沉溺在道具效果人格化(实际上没有生命)的蒲公英世界里。在《魔界大冒险》中,好不容易可以有办法回到现实世界,但是仍不能坐视被创造出来的魔法世界不管。在《梦幻三剑士》中,大雄不能抛下游戏里的剧情不管…… 大雄就是这样的人,我们今天可以用中二来形容他,但我相信从小四到成人,这是出自大雄心底的特质。 在五人组中,大雄最快接受阿龙请求救援是真事,而不是电影。在与阿龙对话时,他隐瞒了五人组原本只是想拍一部电影的事实。 我觉得这很好理解,因为从一开始,大雄以为一切都只是电影的剧情时,他就已经把帮助阿龙,当成一件真正的使命,用真心来演戏了。 简称太入戏了。 这部剧场版其实有好多可以挖一挖的地方,剧组好像都没有深挖。譬如说,汉堡的负罪感,这部没有体现,但我想最后的因果律如果不是顺理成章地使用,而是什么汉堡耗尽自身所有能量来倒退时间然后自己挂掉赚眼泪的话,我想我也能买账了……再比如当大家最初知道这不是拍电影的时候内心矛盾之类的,这个后面当然还是通过小夫体现了一下内部分歧,不过我觉得之前还应该多做一些工作。 其实这部剧场版有可能变成优秀的作品,然而它现在就这样了,中规中矩。我想,不至于让我对原创绝望,这部剧场版发挥的作用足矣。 关于字幕组,我不想提。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