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引刀
夜引刀
关注数: 27
粉丝数: 171
发帖数: 3,955
关注贴吧数: 24
许昕今天连更两博
关于乒乓的八大谎言--转自博乒网 1、快搓比慢搓旋转要弱。 出自教科书。理由似乎是慢搓磨擦的充分。但在胶皮海绵越来越好的今天,仅靠小动作的台内球,并不遵循这一规则。情况似乎还是相反的。 2、拉弧圈时,擦球越薄,球越转。 最早见于某部教科书。受其害的爱好者之多,之广,之深,让人无语。 3、高调比前冲旋转要强。 也是教科书中的理论。其实二者都是在转上下功夫。前冲弧圈的速度也是靠摩擦得到的。二者的区别就是力在向前和向上的分配上不一样。但力都是用在了加转上。这绝对是一条没有经过检测的想当然的结论。 4、拉弧圈时甩手腕会不稳定。 见于某些书籍和一些专业人士。甩手腕是一个加转的动作。我认为球的上旋越强,球越稳定。尤其是反手位,甩手腕会弥补因为反手位身体的限制而造成的摩擦球不充分。至于稳不稳定,看你力向上和向前的分配合不合理。 5、反手弧圈力量小于正手,但稳定性比正手好。 经常出自某些人士的口中。错误的是后半句。如果能专门对此作一个统计,会发现完全不是这样。真实情况是相反的。理由很简单:转则稳。最近有个帖子问打削球是为什么不用反手拉,其中兵器库的回答很说明问题。 6、如遇强烈下旋,牌形可稍后仰,触球中下部。 各处都能见到这个理论的影子.如果他指正胶,没问题.但可惜好多都是见于弧圈球的动作描述中.如果有人能照着这个动作高质量的拉起强烈下旋,我佩服。 7、拉直线比啦斜线难度大。因为斜线长,容易上台。 见于某些解说员的语录.不知他从哪个权威那里得到"拉直线比拉斜线难度大"这个论断,然后又靠自己的推理得出理由"斜线长,容易上台"。真是太不负责任的想当然的东西。 8、侧拉是王浩首先使用的。 这句话频繁的被解说员说出,让不少国人自豪.但这项技术从理论上来说并不难想到,技术难度也不大。横板出现这么长时间,做梦也梦出来了.老天爷干嘛非要中国的王浩来首先发明使用!
被一横板虐成渣了,求安慰! 太惨了。对方全台弧圈快攻,我就一直挡,然后,被拉开角度就挡不住了。完全没法打的感觉,就像马龙虐许昕,中国打非洲。
一输球就看拍子的举手 唉!拍子啊,你咋这么不给力啊。你再不争气就把你给扔了!
我是来给许昕加油的 我大直板雄起!
练弧圈可从挂球开始 前提:会正手攻球,了解弧圈球的基本技术结构。关键词:放松。 挂球,就是把球挂在拍子上,然后再甩过去,“挂”的过程很短暂,但是你能感觉到球在拍子上的停留。把球轻轻送过去,基本不带摩擦,这时只用一二分力。当你能轻松挂起球,就可以慢慢加力了,动作不变,速度变快。当你动作快了,自然带上摩擦。挂球就是弧圈球的慢动作,没有慢,哪来快?然后逐渐加力,发大力时,身体仍然放松,紧张的只是收小臂的一刹那。如此练之,弧圈或有小成。小弟不才,胡诌数言,请大神指点。 附:弧圈球的基本技术动作: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docin.com%2Fp-373707764.html&urlrefer=170ea50228013e375ffb4b861510bdd1
打乒乓球太费鞋了!!! 如题。
说说你们最怕的发球。 楼主先来:反手位急下旋。侧身强攻质量不高,容易被挡回来,搓就容易被拉,反手呢,就只有靠运气了。
第三次一万米。待会儿来报成绩。 好久没跑步了,原因是打乒乓球太累。外面在飘很小的雨,我还是出发了。
喜欢蜗牛般的速度 慢跑很爽啊,快了就不舒服,不是这痛就是那痛。慢跑,追求一种节奏,慢,是一种态度。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