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的怀念 淡淡的怀念
关注数: 8 粉丝数: 30 发帖数: 8,937 关注贴吧数: 2
男人的眼泪!在离别的季节! 作者: AC笑傲虎 有时候,人笑,并不是因为快乐;人哭,并不是因为痛苦。不知道从什么年代开始,眼泪已经成为一种社交工具。所以我觉得,在公众场合的眼泪,并不一定都可信。只有承载着自己真情的泪,才是最动人心魄也是最有重量的泪。   我们渐渐地长大,眼泪似乎也已成为遥远的回忆。依稀记得童年的时光,迷路找不到家人了,会哇哇大哭;被小伙伴欺负了,会哭哭啼啼地流着泪向老师诉说自己的委屈。女孩子长到很大也会哭,看一部感人肺腑的电影或者电视剧,读一本震撼人心的书,常常会触动自己心底最柔软的那个角落,这个时候,女孩就会拿一条小手绢,低声地饮泣;甚至有时候没有理由,哪怕是朋友间无意的一句话,或者莫名地触景生情,女孩也会躲在无人的角落,傻傻地流泪。这是感性,感性的女孩通常都是可爱的。更不用说女孩到心痛欲绝的时候,眼泪会哗哗落下,有如黄河泛滥一般。女孩的泪水,世人总是能够理解和宽容的,在人们眼中,女孩是天生柔弱需要保护的,谁也没有理由让女孩伤心落泪啊。女孩的泪,人们会抱以同情,对于身边的女孩,甚至会有心疼的感觉。   男人呢?自古有言道:男儿有泪不轻弹。人们对于男人的泪水恐怕就不太能够理解了。常听人说:“长这么大还会哭啊?羞不羞啊?”如果你得知哪个男人会哭的话,肯定颇为惊讶不解,仿佛世界上的男人如果会哭的话就跟天方夜潭一样。而流泪似乎也成为一个男人懦弱无用的代名词。男人自身对自己是否会哭这样的问题也是讳莫如深:“不会哭,从来没有哭过”,试图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坚强和伟大,同时很多男人自己也承认:“没有眼泪并不代表我有多么坚强”。其实两者并不矛盾,作为一种宣泄感情的手段,男人同样对流泪有着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需要,只是男人普遍不愿意承认自己会流泪罢啦。 男人的眼泪,同样是来自生命深处让人感动和震撼的泪。但我们同样也要知道,生活无法不继续,心里再多的苦,再多的伤,人生之路还要走下去。所以不能一味悲观、一味流泪,世界不会因为我们而改变,该努力的时候,还是得拼搏争取一把。
七十年后,我的房子属于谁? 北京李敏新先生最近有了新问题,五一前他拿到新房的房产证,房产证上一句“房子的土地使用权到2073年就到期”,让他非常困惑:70年后房子该怎么办?对此他专门咨询了相关国土管理部门,得到答复是:目前还没有法律规定如何解决。   这则新闻使我想起了一件十分有趣的事。前些日子,在社会上流传一种很新奇的说法:买房不如租房划算,有心者还专门算了一笔帐,很有说服力。实际上他们的理论就是建立在“房子只能使用70年”这个基础上的,所以才有了“买房子等于一下子签订一个期限为70年高价租房合同”的结论。   房子70年后的归属问题,的确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70年后,房子真的不再属于你,租房的确要比买房子划算。这样说,并非故弄玄虚,是有一定道理的。房屋产权是物权之一种,按理说,这是一种永恒的权利,并不存在过期之说。问题是房子不像你的手表一样,放在哪儿都行,它必须建在土地上。与土地比较起来,房子只是土地上的附着物。因此,70年后,房子下的土地使用权没了,必然危及房子,不能排除失去房子的可能。   这实在很有意思。一方面,法律宣布对公民私人合法财产进行绝对保护。比如说房子,它是公民最重要的个人财产之一。按理说,只要这个房子不倒,我对这个房子就有绝对的权利:占有、使用、支配、处置。但是,另一方面,法律又规定,土地是国有的,土地的最长使用期限是70年。70年后,哪怕这个房子非常结实,还是要面临何去何从的问题。这里面显然存在着矛盾。
我爱你,也象老鼠爱大米! [午间随笔] 哈哈!自己对“网络论坛”似乎也有这种感觉。知道“60年代人吧”是因为知道“百度搜索”,知道“百度搜索”是因为一次搜索的需要,相信“百度论坛”是一个让人喜欢也让人厌恶的地方。何为“百度论坛”?作为“百度”的网站到底吸引点在哪里?开始的我似懂非懂,《百度论坛指南》给了我启示:“你给我一只苹果”、“我也给你一只苹果”。因此,我对“百度”、对“60年代人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百度论坛”给了我一个倾诉,发泄,沟通的空间,这里便成了我的精神家园。虽然写作不是我的特长,我想真情的流露不需要华丽的修饰。我可以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展现给大家,让更多的朋友从中得到启示;我可以把内心的不痛快通通释放出来,拣一个轻松给自己;我可以把所有的兴趣和事情表达出来,让大家一起共享人间的喜怒哀乐;这个“家园”给了我无穷的乐趣,让我有了新的追求,这种快感无法简单形容。总处在不快乐之中,我把笔名取之为“淡淡的怀念”也是因为不快乐而想要追求快乐的原因。通过“百度帖吧”让我认识了很多优秀的朋友,从他们那里领略了不凡的思想见解,了解和感悟了太多的不为知,它改变了我。我从消极走向积极,从悲观走向乐观,从沉重走向轻松。“军事吧”、“历史吧”和“电脑吧”是学习、交流的好地方,作为对电脑和军事、历史的爱好者,我真心希望它能够办成一个完美的有探讨价值的好贴吧。也喜欢去“博客中国”和“西祠胡同”,毕竟那里的内容比“百度”丰富多了,科技、新知、生活三大频道,各类“论坛相关版面”频频出现,因此每天浏览“博客中国”“西祠胡同”,自然成了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关心它们就象关心自己的亲人,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因为它是我精神“家园”的支柱。我对“网络论坛”的赞美发自内心,因为可以在那里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但我也为它感到忧虑,就“百度论坛”而言,频繁的删贴,越来越让人伤心。。。我爱你——“网络论坛”,也像老鼠爱大米。
做个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女人 作者: 上海傻狐狸 在这个飞速发展,变化无处不在的时代,还有什么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呢.金钱会贬值,感情会变味,幸福会消失。沧海桑田,弹指一挥间。可是,身为女人,为什么不呢,尝试去做个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女人。而所谓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就是相信能证明自己,相信时间能带来自己所要的一切。谁最害怕时间,当然是美女啦,岁月的流逝最能摧毁原先娇艳的容颜。所幸这种巨大的落差不会发生在大多数女人身上,竟也因此获得了一份安逸和从容。你不“以色事人”,当然不会因为“色衰而爱弛”。你努力地工作,平淡地生活,安静地固守着自己的小小快乐。慢慢的,自信和个性的魅力在时间冲刷下浮出水面。你豁达乐观,勇敢执着,爱憎分明,温柔体贴,又善解人意。领导知道你能量不可小瞧,同事乐于和你合作,朋友们更是喜欢和你在一起,甚至先前无视你存在的人也渐渐地发觉,对你的狭隘和偏见是多么可笑,不知什么时候他们对你刮目相看。呵呵,无视,真的没什么大不了,终有一天,你会看见我。人们常说理解万岁,由此可知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重要性,因为误解无处不在。可是有的时候,沟通并不总是能疏通彼此根深蒂固的隔阂,因为从本质上说,人的思想感情是很难与别人交流的。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每个人都是不同的生命个体,也正因此世界才五彩斑斓。误解无处不在,解释有时只会使自己显得更可笑。何不潇洒些,挥一挥衣袖,向误解我们的人送个飞吻好了。我们还要继续赶路,相信时间之神的安排吧,在下一个交汇的路口,总有一天他们要和我们握手言欢。即使他们的误解和偏见依旧存在,我们也不会为此而耽误了自己欣赏沿途风景的时间。误解,就误解吧。大方地给误解我们的人一个微笑吧,终有一天,你会明白我。人在江湖漂,怎能不捱刀。这话说得惨了点,但是每个女人对自己受过的伤害却有深刻的感悟和体会。来自男人的伤害是多方面的,精神的,物质的,身体的,心灵的。甚至可以说,女人是在受男人的伤害的过程中成长的。可是这又怎么样呢,每个人都要学着自己长大,我们会舔着自己的伤口,让时间来抚慰抹平直至荡然无存。一切终究是场云烟,既然是生命的过客,那就潇洒走一回!如果感到自己受到男人伤害,那是因为我们还不够坚强。让我们做那勇敢的海燕,对那些根本无力战胜我们的伤痛说一声,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时间早已教会我们无所畏惧。果断地给伤害过我们的男人一个背影吧,终有一天,你会爱上我,而那时,我早已把你忘记。时间,在单调的滴答声中,悄悄地消耗着女人的生命。可是女人要向它讨回更多,更多自信,更多健康,更多快乐。是的,女人应该不怕被无视,不怕被误解,不怕被伤害。女人是大地的母亲,无所畏惧。女人了解这个世界,正如她们了解自己。女人要做自己的主人,相信自己。虽然生命娇嫩如花朵,可是女人要让流逝的岁月使自己熠熠生辉,如钻石般闪亮,而不是日渐萧索黯然凋零。女人要让自己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女人,才是真正可爱而美丽的女人。
取消师范,“毙掉”教育之母?! 作者: 唐键 末代状元张謇提倡实业救国,“尤以垦荒植棉、兴修水利、发展教育最著成效”。他曾发自肺腑地说过这样一句话:“师范为教育之母。”而如今,教育之母危矣,有人正酝酿着把教育之母给“毙掉”! 媒体4月26日报道,我国正酝酿师范院校的招生改革,拟取消师范和非师范专业的分别招生规定,这意味着在我国有百年历史的师范生将会消失。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司长管培俊的论文中指出:2015年-2020年我国基本实现中小学教师本科化,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实现教师教育从定向培养向非定向培养转变,取消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的招生规定等6大转变。 这样的招生改革一旦付诸实施,被张謇喻为教育之母的师范便宣告死亡。我看不出实现教师教育从定向培养向非定向培养转变之“必须”在何处,恰恰相反,笔者以为教师教育的定向培养还亟待加强。近年,老师体罚、强奸、猥亵学生之事屡有发生,上课念错别字、普通话说得不标准的老师也不少。定向培养尚且如此,非定向培养还能让基础教育的质量和师德师风的建设更上一个台阶?恐怕也真的只有鬼才相信。 要实现中小学教师本科化,延长师范生的学年即可,全无必要取消师范生的定向招生。师范在,提高中小学的教学质量、抓好师德师风建设的希望就会在,因为师范施教的目标很明确:从这里走出去的学生,是要走上讲台的。施教内容始终可以围绕着这一终极目的进行。如果任由没有接受过专业教育的人走上讲台,师德沦丧的事还会更多地发生,我国的基础教育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也必将产生大幅度的滑坡。   师范的学费收得相对便宜。取消师范和非师范专业的分别招生,也就意味着以后收费要实行并轨,这对家庭贫困的学子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将导致更多的人无法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收费相对较低的师范教育无疑是很多贫困学子唯一的选择。我们在不断呼吁,提倡实现教育公平,当贫困学子的这一条路也被彻底堵死之时,教育公平的实现在我们的视线中也将渐行渐远。   “毙掉”教育之母,兹事体大,后患无穷,不能由教育主管部门单方面说了算,必须征求全社会广大民众的意见。
初雪 作者 月光清苍 又回到了从前,一个人坐在电脑前,陪伴我的是烟和孤独。前些天看着你的照片,还有你和你新男朋友快乐的笑脸,心中的刺痛久久不能散去。总喜欢把坚硬的一面露出来给你,总是硬装着冷漠与憎恨,可惜,最猛烈的爱诞生于恨,如不断涌起的海潮,最后将我推到泪水的边缘。你走后我不再听齐秦的歌,也就不再拥有狼的狂傲与贪婪。生活中平添了一份平静与不安,时刻在挂念着你是否依旧安好,陪在身边的他是否是真的爱你,而自己却是裹着大衣在夜色中一人发呆,看着月光,等待着嘴角的烟静静燃灭,再点上下一根……再下一根,直到身体僵硬失去温度。以为可以像书中说的那样用忘我的工作来忘记一切,但是床头那曾经映照激情的灯火却是那般刺眼。甜蜜的吻,爱的燃烧,还有你熟睡中美丽的脸庞……闭上眼睛,思念一直无法止息,奔腾在脑里,身体里,心里。我知道这是一块永恒的伤疤,仿佛隔世,前生已经死去,今生只有残留在荒园里的一堆白骨!骨头上是你的名字和曾经的柔情。记得,我曾无数次的说要让你快乐,但是我却不直觉的让你的心从高空坠入深渊,因为我不知道该怎样去爱你。你像一只受伤的鬼魅,只能模糊着身影闪躲,最终畏缩成一个小团,孤寂的抱着幻想入睡。每每到深夜的时候,总是睡不着,思念是蛛丝,温柔却顽固的缠绕着人的每一寸肌肤,叫人动弹不了。曾经静谧的夜晚,我为能在美丽的星空下轻轻呼唤你的名字而觉得幸福不已。终于的,习惯了沉默。独自一人时,会打开音响, 来听《初雪》。曲子淡忧而沉湎,水如天降,纷杂与混乱会隐没起来。然后,开始回忆一些零星的往事。那些带着遗憾的冲动,让人失去了哭的能力。伤心时心会有一阵阵带着酸楚的抽搐。但眼眶里干燥的随时可以燃烧。如今,在这个孤寂的夜里,和大学时一样,就着啤酒吸着烟,看着烟和自己的心舞在空中。其实,每一次飞行我都是坠落到地面的,而我之所以坠落是因为我渴望飞行。即使是短暂的摆脱地心引力。即使能再次拥有回忆里的温情。即使能抓狂到把拳头打出血!月亮被人赋予了太多美丽的谎言。他是寂寞的。我看着漫天星斗的双眼失去了华彩。在合上双眼前,我静静地给你我永恒的思念。在忘记呼吸的一瞬间,眼中滴落了生命中最后一滴水。带着弧线幽幽的划落。月亮本是寂寞的。月光如雪,我低下头,心的初雪竟是这样的清苍。
婚姻是什么! 作者 mellen 每一个年轻人,尤其是女孩子,长大以后的梦想,就是能穿上一件非常美丽的结婚礼服;以此为人生最大的希望。 过去,女孩子要嫁人的时候,必须穿上结婚礼服,可是穿这套礼服,有一项忌讳,就是只能穿一次,不能试穿。所以,女孩子一旦穿上了结婚礼服,就要上轿子,直到典礼结束以后,进入洞房,才能够把礼服给脱下来。 为什么当时的人说,礼服只能穿一次,不可以试穿呢?因为他们认为:如果穿了两次礼服,就表示未来的婚姻,不会有好结果,一定会有两次。如果穿了三次,就会有三次的婚姻,可能会离婚又再婚,再婚又离婚。 当然,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会觉得这真是无稽之谈。可是,反观现代的青年男女,为了结婚须事先去拍结婚照。在婚纱店里,这样穿,那样穿,好像不是很满意,甚至在拍结婚照时,两人当场争执吵起架来,还玩笑的说:“搞不好以后会离婚,不如不要结婚算了。”以这样的态度穿结婚礼服,如果让过去的人看到了,大概会说:“对呀!你们就是这样穿了又脱,脱了又穿,怪不得老是在离婚。” 从这里,我们可以再思考:一个美满的家庭,是由谁组合?家庭的成员要负什么责任?该怎么负责任?在结婚那一刻,就是家庭组合的开始,这是件很隆重的事情,不可以轻忽随便。所以,结婚时要有典礼,要有证婚人、主婚人、介绍人,这么繁琐的礼仪,即是在告诉我们,婚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经过这个隆重的仪礼之后,双方应觉得:我要负起责任,来维持家庭。夫妻如果都有这样的观念,不随便把这个家破坏掉,那么家庭就会很幸福。 所以,无论是仪式的进行,或者为了仪式所作的种种,譬如服装、规矩等,都是在告诫我们,要永远记住这件事情的庄严性。婚姻是严肃责任的事情.
错觉! 前不久看到一篇报道:一位广西的女士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称其弟在上海患急病需立即汇钱去上海某医院接受治疗。和大多数人一样,该女士也感觉和平时的经济诈骗一样,没有去理会该电话。可是在对方一而再、再而三的催促下,该女士犹豫了,还是通过上海的114电信查寻台联系到哪个医院,结果证实其弟果然还在该医院抢救中。好在那个好心人三番五次的打电话,不然他的弟弟的生命可想而知了。年前上街办事,出门的时候正好碰见一对乞讨的老人,我当时也是按捺不住尚存的善良之心,立刻朝兜里摸索另钱,可摸来摸去只有早餐剩下的几角钱,其他的百元大钞说心理话是舍不得赠送的。然而没想到的事情竟然发生了,接钱的乞讨老人竟当着我的面将零钱狠狠的摔在了我的脚底下,嘴里还发出不服气的怪叫声......更令人无法想象的是此时他的老伴竟为他买来了近五元钱的香烟!今天上午接到一个同事的电话,让我们去参加他儿子十岁的宴席,我立即和其他朋友电话联系了一下,结果朋友们都拒绝了他的邀请。原因很简单,十多年前,他的女儿得了败血病很危险,为了一个小生命的延续,于是各单位、工会、团支部都组织了捐款活动,捐款数额达近十万。同时我们还知道他爱人又怀孕了[组织同意的],而且那女孩也知道......可惜没过多久,女孩子还是离开了人间......次年他的爱人生了一个小男孩,而且还购置了商品房[那时候没几个人买得起商品房]......商品经济时代,抛弃了思想和道德,追求金钱和物质,真不知道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了?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