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zlzlzbaby 江南本自出山原
关注数: 6 粉丝数: 170 发帖数: 2,642 关注贴吧数: 39
08-16【江苏咨讯】宜兴市赴无锡城区学习考察城市建设管理工作 1.在惠山,胡小坚一行沿着登山步道拾级而上,认真察看沿途森林驿站、直饮水、公厕等便民基础设施设置情况。惠山不仅将标识标牌、果壳箱、休憩长椅等设施与周围自然环境一体设计打造,而且从群众需求出发,布局了餐饮小吃、彩票自助销售终端等更为丰富多元的休闲场景。胡小坚要求,相关部门板块要认真学习借鉴,从细节处入手,精心研究设计,推动宜兴各景区、公园的整体形象、功能服务、游客体验大幅提升。 2.优越的生态禀赋是宜兴宝贵的资源和福祉,同时也是不可辜负的民意。 要学习借鉴、转变理念。切实摈弃坐井观天的思想观念,多去上海、苏州、无锡兄弟板块等先进地区学习借鉴好的经验做法,持续拓宽眼界、打开思路,努力将先进理念与设计美学更好融入城市建设管理的方方面面。 要取长补短、加快提升。要对标示范样板,注重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入手,持续提升龙背山森林公园、宜园等城市公园的品质品味,加快推进善卷洞、张公洞等传统景区改造,不断完善黄塔顶、廿三湾等绿色休闲旅游线路功能设施,全面提升市民游客的直观感受和现实体验。 要以人为本、惠民利民。坚持以满足群众多元需求为导向,让好山好水入城,将良好的生态资源禀赋融于城市肌理,精心打造更多更好满足群众需求、提升城市功能品位的好去处,切实增强广大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01-18【江苏咨讯】2023年是转折之年,无锡市会越来越强! 1.经济增速会回归到制造业强市,无锡市的基本盘很好,制造业发达,未来10年的发展优势很大。 2.江苏制造业规模,科技含量排名,苏州>无锡市>常州>南京>南通。 苏锡常会重新回到江苏最强增长极的地位。 3.有人说省会城市南京,过去10年高速增长,可惜太过依赖地产经济,没有及时做大做强制造业。目前,南京市纳税第一,规工第一的还是南京钢铁集团。纳税20强企业里面没有明显的高科技制造业。南京的高科技,停留在口海,看看纳税100强企业,就知道基本还是传统产业在给南京纳税。 4.从2022年开始,南京市经济增速不断萎靡,看出房地产垮掉之后对南京的经济伤害有多大。 5.放眼全世界,能高度依赖服务业,三产保持高速发展的城市屈指可数,伦敦,纽约,巴黎,香港? 其它洛杉矶,新加坡,上海,深圳,首尔。。。90%的大城市会把制造业当成最重要的一条大腿,用强大的制造业支撑起服务业。南京不过是通过省会功能,加强了服务业。 6.对无锡来说,完成产业转型,10年前定下目标深耕制造业,提高科技制造能力,不痴迷沉醉于地产经济,目前看成果丰硕,芯片产业高速发展,本土ipo数量领先南京,2024一季度a股上市公司数量有望超越南京,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则遥遥领先南京市。 7.未来10年,依旧是科技引领发展,传统产业面临过剩挑战。不管是苏州,无锡,常州,在各自领域,都发展出一批国内优质企业,制造水平走在世界前沿。而南京能否挽回颓势,全看房地产能否复苏。我看好江苏未来10年经济增速,增量回归苏锡常。
住在宜兴市这样的小城市,就应该住处自己的优势来 作为80后,我觉得我住在宜兴市很幸福。 居住相比于苏州,上海,南京,宜兴市房价相对便宜,那就要体现出便宜的价值来。就是不要和南京,上海人一样住小房子,要买大点的房子,也不要和上海一样,五六口人,甚至七八口人挤在一个100平不到的房子里,上个厕所,刷个牙都排队。 在宜兴,除了自己住要买一套,还要给父母买一套,给丈人丈母娘买一套,让大家各有居所,如果住在同一小区,或相邻楼栋,就更好。大家能保持舒适距离,也能互相照顾。 人生一辈子,短短几十年,在大城市的人,大多数一辈子也就在蜗居中渡过,而在小城市,就住宽敞点,吃好点,穿好点,可能房产价值没有大城市的高,自己体验到的东西可能还更好,更舒服点。 很多人羡慕大城市的生活,其实没有几千万,在上海活不出品质来。 当然,全国的县级市,只有为数不多的,城建,基础设施,商业配套比较完善的,值得居住一辈子。宜兴市就是正好这样一个宜居的城市,一个处在长三角,全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县级市。宜兴市拥有完善的工商业环境,又距离大城市很近,大城市能买到的东西,宜兴市几乎都有。 如果在中西部远离大城市的县级市,配套落后,也没啥意思。我们应该庆幸,我们出生在宜兴,生活在宜兴市。
10-25【江苏咨讯】宜兴市是个藏富于民的县级市。 图上的楼,都是宜兴市本地老板建设的。可以看出宜兴老板的实力。 宜兴市120多万人,gdp虽然不如苏州昆山,张家港,无锡江阴等地,但宜兴的千万富豪,亿万富豪真的是不少。也正是因为宜兴富豪多,宜兴的房价在江苏县级市里面也属于比较高的梯队。最高峰宜兴土拍价格19500元,房价3万左右,250平小别墅基本都在1200万以上。 宜兴别墅小区和开发量还是挺大的。 宜兴的富裕,不是体现在gdp,财政收入这些经济数字上。要比gdp,张家港一个沙钢搬到宜兴,宜兴gdp就能达到3000亿以上了。再把张家港的外资企业搬到宜兴,宜兴gdp也能接近4000亿了。宜兴的确没有沿江优势,发展钢铁,大化工产业。也没有上海的辐射,外资建厂几乎为0. 但宜兴的富裕是肉眼可见,来了宜兴可以感受到的。 1.一个紫砂文化,宜兴拥有几千中级以上职称的紫砂工艺师,家庭资产在千万到几个亿不等。 2.宜兴有大量环保业务员,环保小老板,电缆业务员,创造几千个,乃至上万个,千万,亿万富豪。 3.宜兴和南通一样,过去也受益于房地产建设,宜兴负责地基和打桩,桩基工程老板,在宜兴也是庞大群体。拥有3台,乃至10台以上的打桩机老板还是有很多的。 。。。 和江阴比起来,宜兴少了些资产过50亿以上的巨富,江阴的巨型企业,500强企业确实又多又厉害! 宜兴1000万~5亿的富豪会比较多些。当然,整个苏南 地区乡镇企业发达,中小企业都比较多。江阴和苏州下辖县级市的中小企业老板也是非常多的。 但宜兴gdp总量比张家港,常熟低,不影响宜兴人发家致富。
容积率放开,宜兴市未来小区建设应该以别墅为主 容积率放开,宜兴市未来小区建设应该以别墅为主! 就今年的经济形势和人口发展,宜兴经济底蕴看。宜兴合理房价应该是: 1.高层住宅:单价8000~20000,总价300万以内 2.洋房住宅:单价11000~22000,总价350万以内 3.叠墅住宅:单价15000~25000,总价500万以内 4.别墅住宅:单价17000~30000,总价1000万以内 宜兴当前最缺的房源是别墅住宅,因为禁墅,导致宜兴别墅价格奇高,堪比一线城市,改善无法企及。消费升级断档。对宜兴大多数中产来说,从三四百万的房子直接跳到1000万,压力太大。宜兴别墅价格必须降下来。 下面我说下建别墅小区的好处: 1.开发投资成本低,建设速度快,不容易烂尾。 2.宜兴不缺土地,特别是山地,像紫云台,九龙依云的山地开发模式,是可持续的,也不占用耕地。 3.别墅对物业来说运营维护成本低。 4.香港鸽子笼地产模式不适合中小城市,我国地大物博,更应该学习美国地产模式。 5.宜兴高层建筑,高层住宅是否已经过剩?人口老龄化,带院落别墅需求持续攀升。 6.宜兴多建总价300~1000万的别墅,同比大城市这个价格只能住高层,要体现小城市居住性价比和舒适度。 宜兴的高层住宅是否未来应该限制在一定的市中心范围内开发?在范围之外禁止建设高层住宅。 大家觉得宜兴未来地方以何种发展模式更适合?
个人吧龄15年,天涯论坛起步,目前也发发头条 深居宜兴30多年,除了上大学离开7年。 基本一直住在宜兴,工作在宜兴。 因为每天有些闲余时间,说说对宜兴发展的个人简单看法。 1.农村人口转移大潮基本结束,省会城市过去10年的发展优势越来越少。大多数省会依赖人口转移,地产繁荣,越来越臃肿的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来的三产服务业繁荣,有了过去10年的高速发展。但房地产繁荣是春药,有的时候很猛,很爽,一旦遇到危机,对当地经济的伤害又非常致命。南京2022,2023年的经济增速全面降低是事实。 2.随着经济回归制造业,无锡带领宜兴,江阴经济总量重新回到江苏第2指日可待。 实业兴邦,制造业决定城市未来格局,放眼全球,除了各国首都,世界金融中心,大多数城市最终需要依赖强大的制造业,特别是一代又一代新技术制造业来支撑城市发展,无锡,宜兴,江阴,过去10年一直在强调制造业升级,发展出了生物医药,新能源,芯片,锂电池设备等领先产业。为无锡经济未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3.房地产繁荣不可持续,特别是在失去制造业支撑之后,但制造业繁荣是可以通过技术创新继续繁荣。无锡,江阴,宜兴的过去,现在,将来,制造业发展水平都领先于南京,这点不会改变。唯一的变数就是南京继续强拉房地产。
09-27【江苏咨讯】现在江苏有没有城市能不靠土拍维持运行? 我记得无锡在2012~2014年左右,房地产不景气,就停了几年土拍,去库存,后来才把房价拉起来。 1.但现在没有个江苏城市能扛得住停止土拍带来的财政困难吧。 刚刚,9.27日,南京一轮土拍,城投又付出了70亿以上,无非就是南京总城投债务再加个七八十亿,反正都几千亿了。不土拍,很多工程,基建没法进行下去,发工资都是问题。 2.但土拍不停止,房价永远不可能雄起了,不停的土拍,即是现在不开发,意味着已经有大量堆积的未开发土地,南京城投累计拿的土地没有100块也有50块了,无锡城投,苏州城投拿的地也早就超过50块了。。 3.这些土地早晚会开发上市,推向市场,像南京江北新区,待开发,在开发,在售的新房据说超过了1万套,再说土拍不会结束,未来还有更多新房等待上市,你永远不用愁买不到好房子,只要耐心筹钱等待。未来市场,新房总是一茬又一茶的上市。 4.我国的情况和其它国家还不同,日本地产泡沫破裂,企业破产,就被动停滞开发,少开发地产。而我们很多城市不能停下发展脚步,新上的地产项目不会减少太多,土拍收入不能大幅度减少。 5.要结束土拍,提升房价,只有提升制造业水平,提高税收收入,来弥补卖地收入减少的压力。而很多城市选择一味地继续给城投加杠杆,以后会何去何从?谁又能知道? ---------------头条江南本自出山原
09-15【江苏咨讯】苏南模式,早期发展靠的不是政策,是突破限制 苏南模式,早期发展靠的不是政策,是突破限制的勇气 1.农村集资办厂的风险很大,而苏南很多县级市,做到了村村办企业,甚至有的村里,每个大队都在办企业,搞工厂,这是没有资金,没有经验,摸索探索的过程,也没有所谓的第一桶金,甚至客户都没有。 2.当然,乡镇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苏南的地理位置优势,有大量老师,专家的技术指导。但和耕地红线根本没关系,那时候也没任何红线,规定那里属于工业用地。 很多乡镇企业会在上海等大城市设立办事处,跑业务。后来,90年代末期,有些业务员赚到钱了,就回来自己单独办厂,那时候也不需要任何开厂审批手续。 3.你到苏南江阴,武进,宜兴,无锡乡镇上看下,几乎马路两边都是各类中小企业,工厂,村道里,乡道理,有的发展壮大了,有的还是小企业。 4.除了村办企业,苏南还有大量校办企业,就是老师出来开厂的。。。后来外资来了,苏南各县级市也互相拉开了差距,比如张家港,昆山,本来和宜兴差不多,甚至半斤八两,但宜兴,溧阳位置差,至今没有什么外资工厂。苏州下面的县级市,特别是昆山,常熟,张家港靠外资腾飞了。 5.也不是整个苏北都不行,苏北大多数县级市发展比较差,但有些县级市里的乡镇还是学起了苏南模式,及时开办乡镇集体企业。如果你是苏北的,来自苏北农村的,你只要想想小时候村里有没有企业? 父母是不是在村办企业里上班? 还是一直种田的? 就知道自己乡镇到底行不行。。。一个村集体企业,发展好了,能带出一个产业,能培养一批人出来创业做老板。 在苏南,70年代,80年代的年轻人,都在村企里面上班。你的父母在上班,还是在种田? 你看看苏南的地图,很多很多企业,现在还是在村里。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