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__蓦然回首 哥__蓦然回首
_____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关注数: 44 粉丝数: 158 发帖数: 7,780 关注贴吧数: 16
老北京单弦儿(琴腔)唱词:《大爷劝大奶奶》 [琴腔头]时逢艳阳天儿,青春美少年儿。这位大爷新近成家,没有几天儿,套上了夹板就不得闲儿。(过板)这一天闲暇无事,吃完早饭儿。(上板)这位大爷坐在一边儿,拿出他的大旗派儿。嘱咐她新娶这位大奶奶,说:“你本是初来乍到,才进我们家的门槛儿,我们家的事儿你是摸不着边,要守规矩莫偷懒儿,这可不比你在娘家之时做女孩儿。 清晨要早起,别等大亮天儿,归置屋子要手轻点儿,光梳头,净洗脸儿。在老太跟前去问一个安儿。斟上碗茶,装上袋烟儿,再陪着老太太说上会子话儿。到了钟点去做饭儿,做菜搁盐要斟酌成淡儿。焖饭要知道硬和烂儿,不许你用嘴尝或用手捻儿。做熟了饭你先把那八仙桌子放在当闻儿,咱们家有几口人,撂上几双筷儿,得先把老太太请到上边儿。盛饭要盛八分满儿。要留着二儿分或是添汤或是添菜儿。菜要是少了你得留个心眼儿,老太太不让你别下筷儿,让得要紧你就吃上点儿,别学那趟子马大搂一搂就是一大片。馋懒的名儿传将出去不好看儿。吃完了饭碗落碗,盘落盘,打哪拿的还搁哪儿。 泼水时不准隔着门槛儿,泼在人家的身上活是个乱儿。烤火时不准骑着炉台儿。铺床叠被不准叨着烟袋儿,一烧就是一大片儿。做媳妇得靠牌儿,针有针扎儿线有线板,活计笸箩放在一边儿。咱们老太太是个老八板儿,不准女孩儿们胡打扮儿,也不许拢篷儿,也不许卷边儿,也不许花比脑门大一半儿。要穿鞋无非是绸缎面儿,也不许镶心挖垫明齐脸儿。娶媳妇要打咱们家的门前过,也不许你站在门前去卖单儿。闷了来在抽屉里有九连环儿,你拿出来摘着玩儿,摘着摘着你要高了兴,你可别唱《婆媳顶嘴》、《逛花园》。天长夜短人困倦儿。也许你躺在炕上歇歇乏儿,可不许你合上眼就是大半天儿,老太太要是知道了可活是个乱儿。 小姑子她纵性子还好拔尖儿,小人爱充大旗派儿,骡子的性情爱出岔儿,你要是惹着她,撅着嘴儿搭拉着脸儿至轻也得闹三天儿。交给她的活计要有点耐心法儿。她不久就得出嫁有了人家儿。到了那时兔爷打架散了摊儿。到了年节朝上一个面儿。 小叔子好贪玩儿,老太太疼他赛个心尖儿。恨不能给他打个佛龛儿。下了学他吃完了饭,你哄着他玩儿。也无非踢球、踢毽,绕花线儿。 一家五口人,称得起五个心眼儿。谁像我不挑吃不挑穿儿,不喝酒不耍钱儿,都管我叫钱串子脑袋净跟钱眼膘在一块儿。这两天我歇班儿,家的活计我做一半儿。扫地笼火代打杂儿。不用你填煤与燎炭儿,不用你刷锅洗碗儿,洗洗涮涮儿。腾出工夫你好玩儿。腰中带上几吊钱儿,一到街前去遛弯儿。我要饿了煞一煞儿我的裤腰带儿,渴了来不下茶馆,奔井台儿,不奔井台,奔河沿。都管我叫撅尾巴管儿,省吃俭用打算盘儿。为讨奶奶你喜欢儿。回到家里我把衣服脱到一边儿,等屋里没人我掏出兜来留神点儿,给你带了来花生仁、苹果干儿、糖炒栗子剥了皮、芝麻烧饼加肘花儿。你要吃找旮旯儿,吃完了擦擦油嘴圈儿。千万别给我满了旋儿,咱们二人是一条线儿。一头拴着蚂蚱,一头拴着挂大扁儿,也跑不了你,我也蹦不出来。我低头认识你,抬头认识天儿。不走亲戚不走当家儿。我就认识我的妻子老婆孩儿。他们大家都管我叫闷葫芦罐儿,房顶上开门六亲不认都管我叫死疙瘩儿。
我在菜市口果子巷住的那几年 我生在东城,长在东城。我是胡同孩子和大院儿孩子的结合体,基本都在东城大院儿这边,小时候因为家庭原因,在菜市口果子巷住过几年,至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比于大院儿生活的方便和现代化,南城胡同生活还是靠近与贴近老北京的生活感觉的。 在东城我一般早点都是姥姥姥爷头天遛弯给买好的三宝乐面包和牛奶。一成不变,天天这样。但在南城,一般都是奶奶爷爷给5块钱,让我吃个豆腐脑油条鸡蛋。要不就给2块钱,从家里拿2个鸡蛋,去胡同口找那我至今印象深刻的老爷爷摊煎饼,自拿鸡蛋,要薄脆,总共1块2。要不就是胡同口小卖部买几袋华龙两块面饼的方便面,卧几个鸡蛋,我和几个表姐表妹一起吃。总体来说还是很多样化和快乐的。 我不知道吧里的亲人们小时候是怎么过的,我自己是这样的,在大院儿里属于圈养,在南城胡同属于放养。在大院儿姥姥姥爷明确说明只能在院儿里玩,绝对不允许出院,所以一般也就和小伙伴踢踢球,玩玩捉迷藏,再翻翻人家花盆弄俩虫儿玩。但在南城胡同爷爷奶奶基本不管我,我串这家走那家的,这会3号院儿大妈给块点心,那会5号院儿奶奶给瓶汽水儿的。没事和认识的不认识的小伙伴走街闯巷到处捡乱七八糟的东西玩。小时候胡同口有一个类似现在活动站的地方,一间挺破的房子,里边放些图书啊,摆上点儿象棋,跳棋之类的,我印象最深的东西不知道大家听说过没有,好像叫克朗棋,类似于现在的台球,也是在一个桌子上,只不过是打棋子。挺有意思。 总体来说东西城能代表老北京的富人高官的生活状态(只是大概啊,也不绝对)。南城代表老北京寻常百姓慢节奏且安逸的生活状态。骑自行车下班,新闻联播的音乐证明着饭点儿的到来,路灯下,3,5个老爷们支个小桌,弄俩小菜,2瓶红星。悠然自得。 我是个幸运的人,两种生活状态都接触过,也都适应,所以造就了我现在对于老北京文化的热爱和理解。最后感谢大家支持,老北京吧有家的感觉,这是抛开现实社会我的第三种生活方式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