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__蓦然回首 哥__蓦然回首
_____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关注数: 44 粉丝数: 158 发帖数: 7,780 关注贴吧数: 16
我怀念的 我生在北京城,长在北京城,我对北京的感情是从小开始的。 我怀念的,是那中等的四合院,小小的西厢房。院内的香椿树,是不知何时的前人种下的,多年后已然参天,也成为了院内邻居们的食材。 院内的邻居,相处的是那么和蔼,在夏日,饭后的时间,人们总会在院中相遇,乘凉、看孩子、谈天说地,相处的融洽,却绝对比楼房的感觉要温馨。 我怀念的,是那时北京的大街小巷,那时的北京,家用汽车保有量还没有到100万辆,那时的北京,四环还没有修好,已通车路段还是让开100km的。 那时的四环,离家好远好远,要做好长时间那种红黄相间的大公共才能到,我记得,它与那种小公共构成了我小时的主要的出行方式,偶尔,红色的夏利与富康也会客串一下(1.2/1.5一公里哦亲!),不过也不会太过频繁的出现,而那种黑色的私家并入公家的车则是……从没有坐过,倒不是浪费,而是没那个必要,太铺张。 我怀念的,是耳边随时听见鸽哨的下午,抬头,一群白鸽扑闪着翅膀飞过。那是邻居赵大爷所养的。还有刘奶奶养的的鸭子,当然,还有在自家的小院子里,养的那两只兔子,以及架子上的那两藤丝瓜。 我们四合院的小院里,蕴含着太多太多对孩子来讲都是极具诱惑力的事物。就算是那不小的院落,也足以作为我童年的活动场地。我所玩的玩艺,多半是一些简单小巧的东西,可就是这些小东西,才真正的诠释了我的童年。 我怀念的,是那时并不拥挤的城,那时的北京,不过是个四环外基本是农田的城。虽然当时已经有人开始开发城外的大片土地,但基本是星星点点,谁又能想到,十几年后,顺义的房子都能炒到三四万一平。 那时的北京,还没有本地人与外地人的纷争,平时碎嘴的家庭妇女们,评论人也不过是“傻实诚”或者“脏心眼子”而已。那时,哪有现在这么热闹…… 我怀念的,是那时北京的规矩与秩序,尽管如今很多人在说北京如何如何——至少我看不见。他们所说的北京,不是我看到的北京。 我在这里所感受到的,不光是这里千百年来所沉淀的文化底蕴,更有步入近代以来,这里所接受的现代传承。这两股色彩交织到了一块,便框出了这个城市的准则,可惜,这个准则一边又一遍的被打破,我不禁想,这个城市的文化,还能流传多久? 我怀念的,是那秋日的午后,和煦的暖风卷过的大风车。 我怀念的,是那师傅手中的搪瓷缸子,装着高碎,结着师傅工间的劳累。 我怀念的,是那北海的团城,陶然亭的雪山边,留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我怀念的,是那白塔寺的天空上,翩翩飞过的信鸽。 一阵风刮过,卷起了旁边工地上的尘土,飘散在天空中……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