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语者 鼠语者
关注数: 2 粉丝数: 1,524 发帖数: 13,673 关注贴吧数: 24
丁俊晖为何输掉比赛 先来看一段话:“要不是关键蓝球出现简单失误,本有机会取胜。比赛充满偶然性,我觉得如果换成奥沙利文,反而会好打一些,因为奥沙利文打法多样。而塞尔比就是想摧毁对手,而不是考虑如何精彩的赢下比赛。塞尔比的局面控制很好,他正处在巅峰期。” 这话明眼人能看出来不少问题。 首先是废话,梁不失误,你有机会打火箭?火箭不失误,你能进半决赛?塞尔比不失误,你能赢下15局? 其次,火箭殿堂级的人物,昨天才输给你,你今天输球了,马上就拿火箭的失利来说事,恰当吗?更何况,你就确定火箭真的好打吗?当年被火箭打成啥样?说这话摸着良心没有? 还有,这是竞技比赛,别人想摧毁你赢下比赛,有问题吗? 输了比赛还在夸自己,哪有这样说话的。输了别要不服气,多找找自己的原因。斯诺克毕竟绅士运动,输了拿出点风度来,别说塞尔比也没风度,他没风度赢了,你没风度输了,高下立判。 说了一堆废话,简单说说丁俊晖为何输球。 首先战略上,开赛前一定有针对塞尔比特点的对策,比赛中也看的出来,但我想说的是,制订了战略,但比赛中执行的不够坚决,不够彻底,打着打着,就任性了,忘记了“八年艰苦抗战”的战略方针了。 单局战术上,更是出现了很多莫名其妙的选择,也不多说了,看过比赛的都知道。有时,我都怀疑丁俊晖是不是赌球了,有这么打的吗? 不能光说塞尔比运气好,别人打球考虑的很周到,就像下围棋,纵观全局,一个棋下去不是一个棋,还考虑到后三步后五步,丁缺乏一种成熟的睿智,对斯诺克理解的深度不足。 “这次世锦赛打得不错,自己才30岁未来有机会拿世锦赛冠军。” 对这话不认同,你的准度你的技术已不复年轻时,你的心理是成熟了一些,但不是废话么,都长了十几年了,难道还要哭鼻子。 给人看到的就是,丁对比赛缺乏必胜的信念,缺乏坚定的信心,你没有资格鄙视塞尔比,除非,你也拿到2个世锦赛的那天。 就像有的人说的,丁应该拿出赌钱打野球的心态,输一局都像割心头肉一样痛,寸土不让,寸土必争,可惜丁没有,已经被宠坏了,看不清比赛形式。 今年盼明年,明年何其多,难了。
安徽无为,这算抢劫吗? 大家遇到过这个事的吗!严重PS这个拦婚车行为! [复制链接] 电梯直达楼主 风华依旧 发表于 2009-2-27 11: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风华依旧 于 2009/2/27 11:58 编辑 好久么上论坛了,今天说说正月12日的事情: 正月十二是我大舅子大喜的日子,我这个姐夫当然要承担去迎亲的重任;我大舅子老婆家在赫店,去的时候一切正常,但是在返回途中,从赫店回鹤毛走的是从开城到襄安这段路; 本来迎亲车在路上被拦很正常,热闹,大家沾点喜气,彼此都高兴; 但是在从开城到襄安遇到的事真是无语了! 第一次拦车,几个活闹鬼没有拦到前面新娘车,站在马路中间把我后面卡车了,佩服我60多码的速度,他都不让,妈的不要命了! 车子一停,立刻上来7-8小痞子,我立刻配笑脸对他们说明情况,准备路上用的烟不在我们车上,但是我还是把我们的2包烟拿出来了, 对方一看立刻就上车要拔我汽车钥匙,么有抢到,又要卸嫁妆, 这中间陆陆续续又来了10几个人,有几个干脆就拿板凳就坐在车头前; 逼得我们么有办法,我们车上2个人一共凑了230元(已经是我们的全部了), 他们居然要2天玉溪,我说230元给2条黄晥吧,确实我们玉溪也买不了, 前面车也不能回头啊;就这样他们一直拦了我们一个多小时么有让我们走, 后来我急的要把手机压在小店,他们才答应买2条黄晥; PS小店的230元2条黄晥都不行,非要250元;才让我们过去,我们开了不到5分钟,新娘车在前面停的,就这样他们一定要2条玉溪, 我们车上带的黄晥都么有用,我们又花了440元,才让过去;、 现在有人说这些人春节在家就是专业的,只要车拦下就是2条玉溪,上次来了110都么有用! @而且他们都在小店前拦车,我想小店有中华,他们的要求就是2条中华了! 开城到襄安这条路上的小痞子穷疯了! 有这样的吗!
实业都没人搞了,创新呢? 《2015全球创新企业百强》全球各国入围数量: 日本40家;美国35家;法国10家入围;德国4家;瑞士3家;韩国3家;瑞典、加拿大、比利时、台湾、荷兰各1家。人们普遍认为,国内生产总值(GDP)可以很好地说明日本在1991年以后的10年中失去的经济优势,这也是形成日本“十年低迷”“失去的十年”认识的统计基础。 然而,若论GNP(国民生产总值,1994年改称为“国民总收入”),日本经济却没有那么糟糕。这点需要正视。 日本著名的制造业研究专家藤本隆宏曾经做过这样一个比喻,日本在全球的商业布局是一种“雁行形态”: 本土企业为雁头,掌握最上游的产品和技术;其次是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主要为日本技术做配套;最后才是中国大陆地区所扮演的“雁尾”角色,为日本制造业做组装,处于产业链的最下游。 在中国媒体上,我们见到的日本是“失去的20年”,经济衰退、创新能力丧失。但在我们唱衰日本的时候,他们正在“为未来投资”。经济实力的比拼,从来不靠GDP。而是技术话语权和产业链掌控力。从这一点上,中国的骄傲来得越早,未来会摔得越重。 不仅仅是在中国舆论下有着日本“失去的二十年”之说,日本人也喜欢“唱衰”自己。过去日本人同样在大肆渲染日本经济衰退论。在日本国内从政府到学者也将“失去的十年”“失去的二十年”演绎得“淋漓尽致”。同时国际上也附和着这种说法。 面对唱衰论,日本国内不但没有反击和恐慌,反而应声附和,略显蹊跷。然而分析其背后的政治经济妄想,不难看出,这是日本国家战略选择的“高明之处”。 日本有社会结构上和文化上的致命问题,但技术就是技术,它不会轻易产生,不会轻易消失。全社会的持续研发,会造就未来的有效资产;全社会的持续投机,则会挥霍过去积累的家底。另外,日本布局在全球的经济总量(GNP),不可估量。一带一路上处处可见日企身影。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