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绽放的新区 即将绽放的新区
关注数: 35 粉丝数: 65 发帖数: 2,335 关注贴吧数: 51
我们就静静的等待2021年的到来! 在新城区5年的建设周期内,2017年为起步阶段,主要任务是打基础。这一阶段将完成总规编制,迎宾大道、李高路、光武东路等控制性工程将开工建设,商务中心区长江路以西区域年底前实现路通、景成,并完成后续项目的立项审批、资金筹措、征地拆迁、土地整理收储等工作。   2018~2019年,新城区建设将进入攻坚阶段,全力推进“五片五湖八带”建设。“五片”,即商务中心片区、服务中心片区、高铁站片区、华耀城片区、南阳月季园片区;“五湖”,即月季园湖、高铁站湖、李高路湖和商务中心区福海、泮池;“八带”则是包括道路、水系、绿化在内的8条宽度300米左右的景观带。届时,新城区将构建起“八带”串联“五片”、“五湖”点缀其间的基本格局,初步形成河湖相连、绿带贯穿、基础设施高标准配套的生态水城新景观。   随后,新城区将用两年时间进一步建设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基本完善,学校、医院、文化、体育、交通等公共服务设施基本建成,现代服务业发展初见成效。   到2021年,一座生态水城、智慧之城、现代化新城将基本形成规模,成为引领全市发展的龙头和示范,成为南阳的城市会客厅和形象新窗口。   时不我待   创新有为提效能   蓝图绘就,时不我待。   新城区规划建设工作启动以来,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和相关职能部门大胆创新、积极作为、提高效能,努力破解“有人干事、有钱干事、干什么事”三大课题,全力以赴加快工作步伐。   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组建了以示范区管委会为主的新城区建设指挥协调机构,与市发改、财政、规划、国土、住建、水利等市直部门主动衔接,在规划、融资、土地房屋征收等工作上取得了有效突破。成立了融资工作组、征收拆迁工作组、项目建设工作组等5个专项工作组,把工作项目化,建立台账,控制节点,确保了各项工作有序高效推进。   按照“满城绿色半城水”的理念,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快速启动新城区规划编制工作。一方面对既有规划进行评估,对已成型的主干道路路网、景观绿化水系规划进一步优化;另一方面围绕水系建设,到桂林、成都等城市调研学习,吸收好的做法,深入讨论研究,完成了概念性规划成果。   截至9月初,新城区规划建设工作已融资100亿元,完成了月季园1543亩土地征收和月季园、迎宾大道500余户近20万平方米的房屋征收,拆除违法建筑6万多平方米,筛选项目90个,总投资额超过300亿元。
万亿大礼:发改委密集批复城市轨道交通建设2020投资将超万亿 今天(10月21日),很多媒体都报道了一个重要财经新闻: 9月以来,发改委先后批复了包头、乌鲁木齐、厦门等地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总投资规模超千亿元。截至目前,共有43个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获批,已批复规划线路总投资超过2.5万亿元。 没错,这就是我多次在专栏里分析过的“大基建”,如果再加入“引入民间资本参与”,就构成了“大基建+PPP”。这将是“后房地产时代”中国稳增长的基本手段。 当然,我们可以把它归结为“罗斯福新政+凯恩斯主义”,因为当年罗斯福新政就是这样操作的,并被凯恩斯升华为经济理论。那么,目前的“大基建+PPP”跟2009年的刺激有什么区别呢?主要区别是两点,一是强调了“PPP模式”,二是强调了投资的有效性(比如在很多领域去产能、降杠杆)。 轨道交通的潜力到底有多大,这轮轨道交通热又将带来什么呢? 1、在相当长的时期,国家是严控轨道交通建设的,主要是为了控制基本建设规模,抑制通胀。所以,中国的大城市基本上都错失了发展轨道交通的最佳时期,造成了后来严重的城市病,也提高了如今的建设成本。目前为了稳增长,大力推进轨道交通,或许有一些三线城市过早建设会带来浪费,但整体上是符合实际需求的。 2、据媒体报道,国家最近下调了城市申报轨道交通的门槛。以前要求城区人口达300万人以上,现在下调至150万人以上。目前有43个城市获准建设轨道交通,包括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4个直辖市;深圳、厦门、宁波、青岛、大连5个计划单列市;大部分的省会城市;苏州、东莞、佛山、无锡等经济、人口规模较大的城市,就连徐州、南通、芜湖、包头、绍兴、洛阳这些三线城市也已经入选。 3、日前国家发改委透露,他们最近批复了43个城市约8600公里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目前在建的里程超过3000公里。按照每公里7亿元计算,可以算出这些工程全部完工至少需要投资6万亿元。 有研究表明,轨道交通项目每投资1亿元,将带动GDP增长2.63亿元,创造8000个就业岗位。 到2015年年底,中国内地共有26个城市开通了116条线路,通车里程达到3618公里,其中地下线占58%。其中北京、上海两个城市的通车里程,就占了存量的三分之一。 4、毫无疑问,轨道交通的“大干快上”,是“轨道交通概念股”的重大利好。与此同时,还将带动钢铁、水泥、玻璃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5、轨道交通是城市新兴中产阶层的福音,它把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让大城市的“迟到者”可以在“通勤极限”内找到自己的居所。但轨道交通也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抑制了中心城区房价的狂涨,另一方面也抬高了郊区的房价。
轻轨和地铁的区别不在于“地上”“地下” 按照国际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可分为A、B、C三种型号,分别对应3米、2.8米、2.6米的列车宽度。凡是选用A型或B型列车的轨道交通线路称为地铁,采用5~8节编组列车;选用C型列车的轨道交通线路称为轻轨,采用2~4节编组列车,列车的车型和编组决定了车轴重量和站台长度。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采用6节编组A型列车,有90%的线路都是在高架上,但是按照车型分类标准仍然属于地铁线路;上海轨道交通6号线采用4节编组C型列车,有70%的线路都是在隧道内,但是按照车型分类标准仍然属于轻轨线路。A型车是目前最高端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其特点是车体宽和编组大,A型车宽度为3米,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采用的阿尔斯通Metroplis地铁列车宽度达到3.2米; 6节编组A型地铁列车最大载客量为2460人,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的阿尔斯通和西门子8节编组A型地铁列车最大载客量达到3280人。B型车和C型车的造价和技术含量要小于A型车。中国城市的发展,一些大中型城市已开通或正在建设地铁和轻轨,普通民众由于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接触较少,认识时间较晚,概念上有些误区。对于两者的区别,有人认为城市轨道交通中,在地面以下行驶的叫地铁,在地面或高架上行驶的就是轻轨;还有人认为轻轨的钢轨重量比地铁轻,这两种认识都是错误的。城市轨道交通分为地铁和轻轨两种制式,地铁和轻轨都可以建在地下、地面或高架上。为了增强轨道的稳定性,减少养护和维修的工作量,增大回流断面和减少杂散电流,地铁和轻轨都选用轨距为1435毫米的国际标准双轨作为列车轨道,与国铁列车选用的轨道规格相同,并没有所谓的钢轨重量轻重之分。 地铁已经不局限于运行线在地下隧道中的这种形式,而是泛指采用高规格电客列车同时高峰小时单向运输能力在3万至7万人的大容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行线路多样化,地下、地面、高架三者有机结合。国内外众多城市已用“轨道交通”代替“地铁”这一传统称呼,例如上海就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统一命名为“轨道交通XX号线”。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