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宇 李成宇
关注数: 796 粉丝数: 896 发帖数: 7,817 关注贴吧数: 60
资料:戴笠披露国军令人发指的贪腐 戴笠披露国军令人发指的贪腐2014年05月23日 11:39:03 来源:腾讯网 近年来,媒体对滇缅战场中国军队浴血奋战之抗日事迹,报道颇多,且延伸至图书、影视剧领域,可算历史领域一个不大不小的热点。台湾国史馆所编纂之《戴笠先生与抗战史料汇编》中,亦收录有一则戴笠致蒋介石的电报密档,可于浴血奋战之外,对滇缅战场国军贪腐堕落的另一面,有所补充。   戴氏于抗战期间执掌军统,调查各战区部队切实情形,乃是其职责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报中,戴笠向蒋氏汇报了军统工作人员,对云南怒江前线部队的调查情况。电报称:   “今年二月间何总长由印度过昆明召集在滇中央各军师长会议时,各师长提出报告,皆称各该师现有战斗士兵八九千人,八十七师师长张绍勋为人爽直,席间照实报告该师仅有战斗士兵五千人,并以战线过长,请求补充。何总长以各师皆有八九千人,该师独仅有五千人,缺额过大,加以责备。实则各师士兵缺额均甚巨大,如三十六师现在腾北一带游击,实数仅约四千人,八十八师现任怒江西面防务,实数仅约四千五百人,八十七师现任怒江正面防务,其战斗士兵有五千人,尚较其他各师为多。但其他各师师长所报之人数,均非实在之数目也。   “又查怒江前线各驻军官兵,现多勾结商人,走私运货。目前敌人缺乏食盐,商人将食盐由下关、保山等地运至前线后,则勾结当地驻军官兵,送过怒江,换得棉纱布疋而回,交易地点有五、六处之多,但敌人狡猾异常,月前曾有我方军官五、六人因贩卖食盐,私渡怒江,被敌发觉虏去。今年五月间,怒江西面马面关之失,亦因敌人利用走私道路,化装商人,乘隙侵入。查各师缺额过大,影响作战实力,官兵走私运货,每予敌人以可乘之机。当此怒江西岸敌人常思蠢动之际,上述情形,深可忧虑,似应一面严格查验各师缺额,加以补充,并从严取缔官兵走私,以免贻误大局。” 电报所言怒江前线部队两大劣迹——军官普遍吃空额;勾结商人向敌战区走私——实是抗战期间国军之普遍性顽疾。但戴笠电报中所言情形之严重,确实令人瞠目。怒江前线关乎抗战大后方之安危,各师官长为吃空饷,竟坐视部队半数战力缺损而拒绝补充,其腐化堕落,殊堪发指。   类似情报,在戴笠档案中并非个案。如1938年,戴笠致电蒋介石,曾谈及地方征兵之残酷,犹如抓捕罪犯:“生今午道经上饶,见警察由各乡征来壮丁,均用绳索捆绑,连贯两行。经调查结果,江西各县征集壮丁均如此办理也。似此征募,不仅不能为抗敌之用,影响政治实大。”②   再如,1942年浙赣会战,以顾祝同所主持之第三战区溃败告终。战役期间,戴笠即曾致电蒋介石,汇报三战区作战部队之军纪涣散情形:   “查此次参加浙东作战之部队,……各级官长大都有家眷随身。日来,各部队眷属均向江山浦城一带迁移,行李甚多,大都派兵护送,沿途拉夫,到处占住民房,查军队原有军盐发给,今则所过地方,则强要地方供给食盐,而以所领军盐高价出售。因是各县乡镇保长,均有无法供应之痛苦。”③   战事结束后,戴笠又致电胡宗南(蒋时在胡处),披露三战区之军事官长,甚至有派人往上海接取女子前来前线娱玩之劣迹。电报称:   “此次三战区战事之失败,完全因生活优裕,官兵均无斗志也。三分校学生……到处拉夫、鸣枪示威;前线退下之士兵,则到处搜劫;高级官平日,甚(至)有派副官赴上海接女子来玩者。” 不独如此,即便是当日举国盛誉之薛岳“三次长沙大捷”,在洞悉内幕之高层人士眼里,亦是谎话连篇,猫腻重重。时任国民政府军令部部长的徐永昌,在其日记中言及第二次长沙会战,如此写道:   “一、湘北战之序幕,敌人扫荡大雪山时,战区所报我军如何转出反包围敌人等等,完全子虚,斯役我第四军吃亏极大。二、敌人打过汨罗江以后,我军已无有战斗力之军师。三、所报俘获敌人不到十个,枪许有几支,余可想矣。”⑤   故徐永昌大发感慨:“由谎报一点看我国军人无耻,可谓达于极点。”另据时任国民政府中宣部部长的王世杰披露,“当时薛岳等之军报,谓我军始终未退出长沙,实属谎报。闻委员长对此甚愤怒。”
诗词欣赏:《长相思》 长相思 纳兰容若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本词写于康熙二十一(1682)年,时作者随康熙帝出山海关,祭祀长白山。 “山一程,水一程”仿佛是亲人送了我一程又一程,山上水边都有亲人送别的身影。“身向榆关(这里借指山海关)那畔行”是使命在身行色匆匆。“夜深千丈灯”则是康熙帝一行人马夜晚宿营,众多帐篷的灯光在漆黑夜幕的反衬下在所独有的壮观场景。“山一程,水一程”寄托的是亲人送行的依依惜别情;“身向榆关那畔行”激荡的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萧萧豪迈情;“夜深千丈灯”催生的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烈烈壮怀情。这情感的三级跳,既反映出词人对故乡的深深依恋,也反映出他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风华正茂,出身于书香豪门世家,又有皇帝贴身侍卫的优越地位,自然是眼界开阔、见解非凡,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定会比别人更强烈。可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身份反而形成了他拘谨内向的性格,有话不能正说,只好借助于儿女情长的手法曲折隐晦地反映自己复杂的内心世界。这也是他英年早逝的重要原因。 “夜深千丈灯”既是上阙感情酝酿的高潮,也是上、下阙之间的自然转换。夜深人静的时候,是想家的时候,更何况“风一更,雪一更”。风雪交加夜,一家人在一起什么都不怕。可远在塞外宿营,夜深人静,风雪弥漫,心情就大不相同。路途遥远,衷肠难诉,辗转反侧,卧不成眠。“聒碎乡心梦不成”的慧心妙语可谓是水到渠成 “山一程,水一程”与“风一更,雪一更”的两相映照,又暗示出词人对风雨兼程人生路的深深体验。愈是路途遥远、风雪交加,就愈需要亲人关爱之情的鼓舞。因为她是搏击人生风浪的力量源泉,有了她,为了她,就不怕千难万险,就一定会迎来团聚的那一天。从“夜深千丈灯”壮美意境到“故园无此声”的委婉心地,既是词人亲身生活经历的生动再现,也是他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并以此创造美、抒发美的敏锐高超艺术智慧的自然流露。 本词既有韵律优美、民歌风味浓郁的一面,如出水芙蓉纯真清丽;又有含蓄深沉、感情丰富的一面,如夜来风潮回荡激烈。词人以其独特的思维视角和超凡的艺术表现力,将草原游牧文化的审美观与中原传统文化的审美观相融合,集豪放婉约与一体,凝炼出中华词坛上一颗风骨神韵俱佳的灿烂明珠,深受后人喜爱。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将作者推为宋后第一真词人,是非常有道理的。 显赫的身世,惊人的才华,美艳的妻子,成群的朋友……纳兰性德具有凡夫俗子一生追求的一切,这样的人本不应悲伤;十八岁中举,二十一岁中进士,康熙皇帝身边的一等侍卫,伴随康熙数次下江南,文人尊重的大才子……纳兰性德拥有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奋斗一生的所有,这样的人本也不应该悲哀。 然而纳兰性德却是一个悲伤的人物,他留下的《饮水词》是一部悲情泪水侵染的词集,词作里的哀伤和悲鸣可以令读懂他的人落泪,可以令穿越时空后想要与之际会的人感动……纳兰性德的爱太过于痴情,以至于对他的未来产生了羁绊,而结果则是羁绊住他未来十多年的生命。 纳兰性德是真性情的文人,他的恋情,他的爱情,他的家庭,最主要的是他的词作,主要围绕着三个女性。而当这三个女性在他的生命中相继消逝后,纳兰性德伴随着为三位写下的词,告别了这个本不属于他的世界。 是的,他本不应该是凡间的人物,不然,就不会对初恋的谢娘情有独钟,然后用数年的时光去怀念,而少年时候做的梦,都是和谢娘的相遇相知相伴。“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像梦一般美好的谢家姑娘在自家的院落中弄着洞箫,多才的女子还带有浅浅的微笑。 清寒的夜色,摇曳的烛影,残破的月挂在天际,银色的月色洒上阁楼间作诗的女子,荷花盛开的池塘在微风中掀起一层层波浪……风过之后,作诗的女子已去,独留纳兰性德在风中伫立,风后景已散,只是蓦然回首后,并不是每一位才子都可以见到灯火阑珊处的她…… “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里何曾到谢桥!”无限的梦境在无聊的醒与醉中闪现,往昔到过无数次的谢家小桥早已经在岁月的洗刷中败落,无有红颜知己的存在了。纳兰性德最终和谢娘如何分离的,我们已经找不出痕迹,只是穿过三百年的时光后,这段悲剧依然在我们的心中回忆。 谢娘的远离为即将成年的纳兰性德带来了一段悲伤的时光,之后卢氏走进了他的生活。婉丽柔美的卢氏用自己的青春陪祭着纳兰性德的的怀念,明明心中有哀怨,却不愿说穿,因为清醒所以明白,明白自己永远也取代不了纳兰性德对心中女子的思念,只是自己心中也有爱,卢氏明白有一天,他会为自己的痴情感动。 最终,纳兰性德接纳了卢氏。从此琴瑟相谐,伉俪情深的岁月被开启了。花前月下相知的眷恋,红袖书香之中的沉醉,微风拂柳之时的缠绵,还有明月高悬之下的吟唱……只是这段美好的时光也太过于短暂,十九岁,十九岁的卢氏告别了相爱的夫君,告别了留恋的尘世。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记绣榻闲时,并吹戏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重寻碧落茫茫。料短发,朝来定有霜。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叶,触绪还伤。欲结绸缪,翻惊摇落,减尽荀衣昨日香。真无奈,倩声声邻笛,谱出回肠。 这是纳兰性德在梦中与卢氏相遇后写下的词章,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斜阳之中的倩影随梦而散,残破的诗篇也在难留的美景中不知何续!就算是两界相隔,但是尘缘还在,春花秋叶后,想念的情丝依然伤痛的令人难以触摸。昨日的荀衣香味依旧,只是找不到曾经的故人了。 纳兰性德就在之后的十一年中用一滴滴泪填词,用一滴滴血缅怀,十一年的时光,纳兰性德就在亡妻卢氏的阴影里挣扎,直至死亡。“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这是卢氏的心愿,只是很难实现。 卢氏的亡魂还在纳兰性德的身旁依恋,纳兰性德的父亲纳兰明珠又把另外的一个女人塞给了性德,虽然纳兰性德心中没有存留这样的一个女子的地方,谢娘和卢氏的感情在性德的心中占据了大量的空间,而余下的空间,纳兰性德留给了他最后的爱人,—位江南才女(冒辟疆与董小宛的女儿)。 但是明珠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大公子违背祖宗定下的法则——满汉不能通婚。这一段感情就在父亲的插手下被迫放弃,而纳兰性德在哀痛之余,狂草疾书《花仙子》: 风絮飘残以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人到情多情转薄,而近真个悔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曲径深宫帝子家,剧怜玉骨委尘沙。愁向风前无处说,数归鸦。半世浮萍随近水,一宵冷雨丧名花,魂是柳绵吹欲碎,绕天涯。 纳兰性德的灵魂,在清朝门第观念下伤痕累累。性德用一生纪念这些生命中的绝恋,让她们成为他心中悲哀的叹息,词作性灵的灵魂。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忧伤的灵魂伴随着寂寞在吟唱;多少柔情多少泪,不恨情薄恨轮回……多情的公子哥带着浓如酒的香醇,任深情在岁月的积淀中弥香,时间越久越有韵味……
资料:未来可能濒临消失的10大职业 《未来可能濒临消失的10大职业》 千万不要觉得这很遥远!上个世纪,已经有打字员、铁匠、电话接线员等很多职业消失了。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未来职业变迁的速度将越来越快! 以下为本文盘点的这些未来可能濒临消失的职业,将要入行的人千万要当心! 1.记者 也许有一天,90%的记者都会失业!这不是危言耸听,美国的Narrative Science公司,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利用软件开发的模板、框架和算法,瞬间撰写出上百万篇报道,《福布斯》杂志都已经成为他们的客户。 除此之外,互联网的出现让纸媒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继《万象》、《环球财经》,《他生活hislife》,《好运MONEY+》宣布即将停刊。媒体大佬何力、刘洲伟最近也离开传统媒体。 2.银行柜员 商业周刊中文网称,未来10年,中国大陆80%的现金使用会消失,人们逐渐开始选择网银或移动支付。未来20年,绝大多数中小银行如果不把前台业务外包,将难以生存——无论这个预言如何,传统金融业和科技行业正在进行一场生死时速。银行柜员要小心了。 金融领域将发生一场彻底的互联网革命,这是谁也阻挡不了的趋势。 3.司机 如今看到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在硅谷101高速公路上穿梭,或是自己停靠到旧金山大街上,都已经不足为奇。而奥迪、丰田和奔驰等汽车厂商都计划开发自己的无人驾驶汽车。 因为汽车已经不需要人来驾驶,司机这一职业会消失。包括驾校老师、停车执法者等等职业也都随之消失。 4.装配车间工人 全球最大代工企业富士康百万“机器人大军”计划公布后引起外界瞩目。专家称一线工人短期内被挤占不可避免,一批生产工人将下岗成为共识。 目前富士康的机器人手臂还只是进行简单的操作,但是未来,随着机器人成本的下降和普及,装配车间的工作将不需要真人插手了。未来富士康不用再发愁劳工问题了。 5.有线电视安装人员 借助一个电视盒子,就可以让每一台普通电视升级为智能云电视机,同时实现与家庭其他无线终端(手机、Pad、电脑)的交互。只要身处带宽足够的WIFI环境,就可以在电视上免费观看在线视频内容。 有线电视这回事最终会消失。甚至电视台的构建都会被打乱。相关产业链上的人都要当心,有线电视安装人员只是一个小小的代表。 6.加油站管理和工作人员 加油这回事可能会消失。因为石油在枯竭。未来,新能源充电站也许会遍布。不过,充电站也会实现自动化。不需要人来服务。 而且,连驾驶都已经实现无人化了,当然也不需要人来负责加油充电等动作了。 7.经纪人、中介商 实际上中介商这一职业的悄然隐退已是正在发生的事情,信息高速公路的无限发达必将“夺去”别一群人的饭碗———经纪人。原因很简单,他们将不会比别的普通人知道得更多。 已经有苗头出现了。譬如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网上自选保险。未来人们可能会需要更多专业的规划师,而不是经纪人。 8.职业模特儿 未来,没有谁再会为自己的个子矮而愁眉不展,高技术含量的增高手术能给一个人延长原身高。这个医学项目目前已经在进行了。还有便是新兴美容业的发展。“超微科技”的运用使整容业更趋完美,已经有人在研发用电脑“勘测丈量”脸部细节,度身制作完美五官“零件”,以求“一劳永逸、完整美丽”效果的新技术。 从这个意义上讲,漂亮的脸蛋与高挑的身材人人都可以拥有,职业模特儿失去存在的意义,时装秀真正地从T形台走向每个人身边的大街。 9.各种工业样品、小商品制造者 3D打印将颠覆制造业。商品将不再通过制造和物流的环节来到达用户的手中,用户将购买从杯子到房子等所有产品的设计,然后就地3D打印出来,这种方式最大的革新之处在于成本将比供应链产品便宜,而且有些东西不需要专门的人来制造了,你只需要有一个程序就行! 10.所有可能被互联网、物联网及其他新的工具、技术、渠道、平台所替代的
资料:我国飞机工业的进步和创新 阎良飞机设计过程未见一张图纸,人机工程做到极致   提到飞机设计,也许你会以为有一群飞机设计师,拿着铅笔和规尺扑在桌上画着图纸。但笔者在中国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时却看到,这种传统的飞机设计模式已经完全被数字化代替。飞机整体设计到结构设计,从强度设计到测试,整个设计院看不到一张图纸,完全在电脑上完成。小到一个螺丝,大到一架飞机的整体,你随时可以从设计师的电脑中看到立体图像。   据了解,这套飞机设计软件是对国际先进软件进行优化的基础上,自主开发而成。每一个零部件都能同步到整机的数据库,上下游的设计师可以随时调用每一个零件的详细参数。更为先进的是,任何一个零部件的参数发生变化时,与之相关的所有零件参数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仅此一项功能就可以为飞机设计节省至少8个月的时间。正是因为有着如此强大的设计手段与技术,我国的飞机设计师摒弃了画图纸、人工运算这样费时费力的方式,也就有了更多发挥创新能力和施展才华的空间。新技术、新创意、新工艺汇聚在一起,令新型飞机呈井喷式增长。曾几何时,那些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问世的新型飞机,现在已经几年即可完成。 从飞机的设计、制造、维护都无时无刻考虑到人的可操作型。演示中,模拟一款4发大型飞机机身中部拆卸过程中,设计软件中的仿真人进入飞机底部维护,从进入飞机,到拆下部件,再到离开飞机,整个仿真人所有举手抬足动作,均由真人携带传感器模拟完成,完全避免了维护飞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无法操作的情况。此外,设计软件还将飞机部件的加工装配的人机工程也考虑进去,两个仿真人站在飞机夹具前给机翼打铆钉,机翼位置、夹具高度、工人站位完全按真实情况模拟,如此精细化的仿真模拟充分反映了重视人机工程的细节。
资料:2013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三位得主获奖原因 三位美国经济学家因资产价格实证分析获诺奖 国际财经第一财经日报[微博] 2013-10-15 01:05 三位美国经济学家因资产价格实证分析获奖;耶鲁大学教授陈志武向本报披露三人轶事,称汉斯性格像爱因斯坦,自己的良师益友席勒由于冷静理性,没赶上楼市泡沫却也错过大把股市机会 缪琦 汪时锋 盛媛 10月14日清晨,正当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席勒(Robert J. Shiller)忙着穿戴准备出远门时,他接到了自己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电话通知。尽管第一反应是“不相信”,这位《非理性繁荣》的作者还是叫醒了妻子和他分享这一消息。 当天早些时候,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三位美国经济学家,除了席勒还包括尤金·法马(Eugene F. Fama)和拉尔斯·彼得·汉森(Lars Peter Hansen),以表彰他们对资产价格所做的实证分析。 简而言之,三人在资本、资产市场的长期价格走势预测和金融行为学的理论与实证领域建树颇多。更多财经界人士发现,可以从今年的诺奖获得者中找到对股市、期货市场和楼市价格预期的理论支撑。 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教授陈志武昨晚在接受《第一财经(微博)日报》记者采访时披露了与上述获奖者的一些交往轶事。他称,汉斯不多言,跟爱因斯坦的性格差不多。而作为与席勒长期共事的耶鲁同事,陈志武称,席勒也有过创业经历,“他告诉我说他这辈子真正赚的钱是《非理性繁荣》一书。” 当然,诺奖得主也有尴尬时,比如作为一个紧密监测美国房价标准的参与制定者,席勒早在2009年到访中国时就表示,中国楼市存在泡沫。目前看来,他眼中的泡沫还没有被戳破。 资产价格实证分析 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出现了有趣的“三剑客”组合,其中,74岁的法马年龄最大,现任美国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教授,因提出“有效市场假说”而闻名;61岁的汉森同样任教芝加哥大学;67岁的席勒则被视为新兴凯恩斯学派成员之一。 “这三位教授都是杰出的天才学者,对于这三位学者来说,可能除了自己的研究之外没有什么其他事情能打动他们,出色的研究就是这样做出来的。”陈志武在接受本报记者的邮件采访中如此评价。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昨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法马勾勒提供了金融市场 分析的基准,贡献了类似阿罗·德鲁布的完全竞争市场定理以及科斯定理一样的理性框架,席勒则系统记录了人在动物精神驱动下金融市场“非理性繁荣”的乱象;“夹在中间”的汉斯,则显示了理性人克服“动物精神”的努力。 诺贝尔经济学奖评选委员会称,人们无法预测股票和债券在三五天内的价格,却可以预测更长期例如在未来三年至五年内的走势,这些看似矛盾却又令人惊讶的发现,正是基于三位教授的研究贡献。 诺奖评选委员会信息显示,三位获奖者发明了研究资产价格的新方法,并且将这些方法运用在了他们对股市、债券和其他资产详细数据的调查研究上。 资产价格的确定是诸多重要决策的关键,并不只针对专业投资者,对于广大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也有重要意义。比如如何储蓄,是存银行、投资股票还是投资房地产?这类的选择都取决于人们对于不同储蓄方式的风险和回报预期。而资产价格对于宏观经济学也同样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因为它们为在物质资本中的消费和投资,如建造和工业等领域提供了重要信息。 陈志武详解“三剑客”其人 “可以说,如果没有他的贡献和榜样作用,我们对资本市场的认识不会像今天这么深和远。从事金融学术研究的人,没有一人不受益于法马的贡献,他是一代宗师。”陈志武称,法马是现代金融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1970年前后的“有效市场假设”以及之后一系列学术论文奠定了金融学术研究尤其是实证研究的基本框架。 在实施稀缺资源分配时,金融配置通过市场来实现,而市场是否有效是一个基本前提。法马的“有效市场假说”的贡献就在于此。该假说认为,相关的信息如果不受扭曲且在证券价格中得到充分反映,市场就是有效的。 这样的理论至今看来依然具有实操意义。比如,在高频交易的股票市场中,这一理论意味着,如果存在有效市场,就意味着所有公开的公共信息和未公开的私人信息,在股票价格对信息的迅速反应下,不可能存在任何高出正常收益的机会;另一个例子是,股市中如果某个投资者的收益在一段时间内频繁而显著高出平均水平,就有理由怀疑有可能存在内部交易或信息的泄露。 席勒的研究则是与法马并肩的又一块拼图。或许正是因为经济学中理性人假设过于理性,得到的分析框架过于完美却不合现实,才促使了席勒另辟蹊径从源头搭建自己的经济学。他在上世纪80年代发现,股票价格的波动比公司分红的波动更大,而价格和分红的比例在高点时往往会趋向于下行,反之,在该比例位于低点时则会趋向于上升。这个模式不仅仅适用于股市,还适用于债券和其他资产市场。 席勒真正为中国投资者熟知的是他那本于2000年出版的《非理性繁荣》。更多的心理学证明,人的经济行为往往是非理性的,而非理性行为在人群中还有传染作用。 鲁政委对本报记者表示,现代金融交易中波动的增加,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做是人们在对金融有更多认识后趋于“理性”却放大波动结果,这也反证了非理性是普遍存在的。 席勒可以说是陈志武的良师益友,“在上世纪80年代末我在耶鲁大学读书时,就上过席勒教授的课,他也辅导过我的研究。”陈志武说,“1999年我回到耶鲁任教,就一直和他是同事。” 在陈志武看来,这么多年来,席勒的兴趣和关注一如既往,就是要强化对人的行为的理解,认清人的行为偏差、短视偏见、自满自大、蛮横盲从、非理性情绪对市场和世界可能带来的影响。 本报记者从诺贝尔奖官网获取了席勒第一时间接受采访的获奖感言,他在概括自己的理论研究时称,预测资产价格走向从某种意义上说和预测人的行为相仿,正是由于人性的因素夹杂其中,金融领域永远无法完全预测资产价格走势。 “很少看到他过分激动。也正是由于他的冷静理性,他错过了几乎所有的股市机会,也没赶上任何房地产泡沫。”陈志武说。 另一个令席勒为普通中国民众所熟知的渠道是近年来流行网络的耶鲁大学公开课视频。本报记者在其中一堂课程中看到,席勒依然活跃在教学一线,在金融期货的一节课程中,他从零开始向学生讲解期货的定义。 昨晚,本报记者联系到了席勒的助理林赛,她谨慎地表示很高兴接到中国记者的来电祝贺,但目前不方便接受任何采访。 陈志武和另一位获奖者汉森同样颇有渊源。“在上世纪90年代,我跟汉森教授有过多次交流,所做研究和学术兴趣有许多重叠。”陈志武告诉本报记者,汉森曾是自己一篇论文的匿名审稿人之一。 席勒如何看待“中国楼市” “这些年席勒一直在鼓励我多写一些关于中国的书,他说中国在二十一世纪这么重要,大家都想对中国了解更多,可是真正好的著作有限。”陈志武告诉本报记者。 在这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中,其中与中国关系最紧密的当属席勒。他曾数次访问中国,去年11月,席勒曾做客清华大学,与师生分享了其新书《金融与良性社会: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他还提出了一些金融创新想法。其中之一和房价有关,即持续发展抵押贷款,一种在房价下跌时可以自动降低还贷金额的抵押贷款。 更早之前的2009年,席勒便已来访过中国,席勒看到当时国内许多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坦言,中国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但目前来看,中国一些大城市的房价继续一路走高。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