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偌汐 柒偌汐
关注数: 22 粉丝数: 60 发帖数: 5,851 关注贴吧数: 2
咱们的微电影,真正的考验即将来临 《考上大学去北京》首映式之后这几天,大家反映总体上来说,还是好的。但是,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头,过一段时间大家都冷静下来以后,会有一种“细看亦不见佳”的反应。还有,播映范围扩大以后会有更多的眼睛,“风吹草低现牛羊”是必然的。遗憾的是,也只有硬着头皮往前去了。 目前,之所以有一种“大获成功”的幻象,是因为:其一,洛宁人自己的喜悦。无论如何,它是这块热土上土生土长的自己的第一棵苗苗,这块热土第一次做微电影的母亲。那种喜悦,那种自豪、那种偏爱、那种娇溺,在所难免。这使得母亲的欢欣心情极度地阳光化,有一片灿烂的感觉。其二,剧情制胜不等于艺术制胜。故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适合大家胃口,这是好事。但是,剧情制胜的东西容易使人们忽略对其他方面的评判。目前就是看中剧情的多,看其他方面的少,眼光被剧情挡住了,看不清其他方面的不足。其三,播映范围小。无论是试映、首映,观众里边有相当一部分都是热心人,他们对自己身边的第一个那种喜悦,或多或少地影响了评判的客观。在没有看到那十五分钟的时候,就有一个心理上的定势:希望它是好的,但愿它是好的,甚至于相信它就是好的。加上剧情感染的因素,朋友们对其他方面宁可视而不见,不愿意、也不忍心说它的不足了。其四,从众心理。在一边倒的一片欣喜之中,普遍性以绝对优势压到了个别性。什么不足和毛病不可原谅呢?在偌大的同一方向的人群中,逆向的人是迈不开脚步的呀。 粗剪之后,我考了样片,在保证暂时不往外传的前提下,给不同的人播看。每一次试映中,我都十分用心地观察人们在那十五分钟,乃至十五分钟之后的几分钟内的面部表情的变化。随着剧情的推进,人们脸上的表情变化十分微妙,也很丰富。这是绝好的学习机会,书上没有的。在首映式上,电影的序幕部分,出现了笑声,当时我判断:这是因为在屏幕上听到了方言,或者是看到了熟悉的演员。之后,恢复了安静。我判断:人们开始进入了故事,关切是谁的故事,是什么故事,剧情开始往心里蚀入,并开始引起作用。再后,始料不及的是掌声在高潮部分响起。这掌声与上边说的几点不无关联。当然,叫我感到振奋、感动。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真正的考验就要来了,仍然需要大家的关心、支持、帮助,先谢啦。 深深的感谢关心《考上大学去北京》的领导和朋友们!谢谢,谢谢,鞠躬啦!!
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头 《考上大学去北京》首映式之后这几天,大家反映总体上来说,还是好的。但是,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头,过一段时间大家都冷静下来以后,会有一种“细看亦不见佳”的反应。还有,播映范围扩大以后会有更多的眼睛,“风吹草低现牛羊”是必然的。遗憾的是,也只有硬着头皮往前去了。 目前,之所以有一种“大获成功”的幻象,是因为:其一,洛宁人自己的喜悦。无论如何,它是这块热土上土生土长的自己的第一棵苗苗,这块热土第一次做微电影的母亲。那种喜悦,那种自豪、那种偏爱、那种娇溺,在所难免。这使得母亲的欢欣心情极度地阳光化,有一片灿烂的感觉。其二,剧情制胜不等于艺术制胜。故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适合大家胃口,这是好事。但是,剧情制胜的东东容易使人们忽略对其他方面的评判。目前就是看中剧情的多,看其他方面的少,眼光被剧情挡住了,看不清其他方面的不足。其三,播映范围小。无论是试映、首映,观众里边有相当一部分都是热心人,他们对自己身边的第一个那种喜悦,或多或少地影响了评判的客观。在没有看到那十五分钟的时候,就有一个心理上的定势:希望它是好的,但愿它是好的,甚至于相信它就是好的。加上剧情感染的因素,朋友们对其他方面宁可视而不见,不愿意、也不忍心说它的不足了。其四,从众心理。在一边倒的一片欣喜之中,普遍性以绝对优势压到了个别性。什么不足和毛病不可原谅呢?在偌大的同一方向的人群中,逆向的人是迈不开脚步的呀。 粗剪之后,我考了样片,在保证暂时不往外传的前提下,给不同的人播看。每一次试映中,我都十分用心地观察人们在那十五分钟,乃至十五分钟之后的几分钟内的面部表情的变化。随着剧情的推进,人们脸上的表情变化十分微妙,也很丰富。这是绝好的学习机会,书上没有的。在首映式上,电影的序幕部分,出现了笑声,当时我判断:这是因为在屏幕上听到了方言,或者是看到了熟悉的演员。之后,恢复了安静。我判断:人们开始进入了故事,关切是谁的故事,是什么故事,剧情开始往心里蚀入,并开始引起作用。再后,始料不及的是掌声在高潮部分响起。这掌声与上边说的几点不无关联。当然,叫我感到振奋、感动。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真正的考验就要来了,仍然需要大家的关心、支持、帮助,先谢啦。 深深的感谢关心《考上大学去北京》的领导和朋友们!谢谢,谢谢,鞠躬啦!!
新瓶老酒,酒还是酒。 政治老师来了,他要把我们雕刻成一代天骄; 数学老师来了,他信誓旦旦要把我们雕刻成陈景润; 语文老师来了,他恶狠狠地要把我们雕刻成曹雪芹; 英语老师来了,他直恨我们是中国人,要把我们的舌头变成大不列颠的; 物理老师来了,他提醒我们时刻留心落胎儿苹果,他有志把我们雕刻成牛顿; 化学老师来了,他希望我们像化学反应能生成新物质,他要把我们雕刻成诺贝尔; 体育老师来了,他要把我们雕刻成刘翔,至少是奥运的亚军; 生物老师来了,我们的DNA即刻变异,他要把我们雕刻成达尔文; 美术老师来了,红黄蓝三原色调来又调去,他要把我们雕刻成徐悲鸿或梵高; 历史老师来了,拉来了两条一万年的长长的索,我们必须记清楚每一个索环,他要把我们雕刻成司马迁; 地理老师来了,带来一个地球,要求记住上边的每一个角落,他要把我们雕刻成哥伦布; 音乐老师来了,领我们进入维也纳金色大厅,他要把我们雕刻成贝多芬; ......雕刻,雕刻,来来,都来...... 十几个春秋,十几个寒暑,老师们辛辛苦苦地雕刻着,我们辛辛苦苦地被雕刻着......考试了10000.00099回,大浪淘沙,火中炼金。小数点后边的成了才,但还不是十全十美的雕刻初衷;小数点前边的,则被家庭和社会认为是沙子,做梦就是考试,还是题不会做,急得一身冷汗只想尿,一辈子都有点孔乙己。 ——我们大家做了个大大的集体梦,梦见我们的N辈子孙儿指着我们说:你们这些可怜可悲又可笑的愚蠢的家伙啊,啊,啊啊......我不知道,富豪榜上的富豪们,是怎样用几何代数XYZ致富的,他们是不是在生意中常常开个根号什么的。我知道满脑子XYZ的屌丝们,在农田、工地的那种悲哀。 孩子在比分数中长大,大多数人的自卑心,一点一点被培养起来。除了尖子以外,将来大多数国人心底的潜意识里就会有一种自卑。雕刻失败的结果是——国人缺乏自信。应试教育、分数教育要不得啊! 现在不上学的人少,没攀比过分数的少,尖子是少数,沙子是多数,面对尖子沙子多少都有些自卑,这自卑是刻画在白纸一样的心灵上的。自卑的人越多。整个国家就会多数缺乏自信,这就是从雕刻开始的!
囧人囧事——被一个疯子猛追,你怕不怕? 老早,大概是初一时吧。那天,我回老家在一个麦场走过,正好村里一个憨子就在场边。那家伙好逗小孩,并且啃伤过村里的几个孩子,所以,孩子们见他都怕,我也一样。这时他正在看着我。我斜着眼看着他,脚步不觉快了许多,心里一阵阵地发毛。 谁知那憨子似乎早就盯上了我。他突然撂着蹶子向我追来,手里还拿着一截子短棍:撵哈,哈 ——。那气势,那面目,非同常人可比。 “妈呀!”我本能地拔腿就跑。脑子里啥也没了,就一个字:跑!不管方向,不顾左右,只是本能地一个跑。他是疯追,我是疯跑。 不幸的是,我脚下一滑竟然摔倒了,还摔了一个滚儿,直滚到一头牛的肚子下边。赶紧兜起,一起,又碰在牛肚子上,又倒了。脑子里还是那个字,跑! 头发都是炸啦。 迎面来了我的本家叔叔:小蛋,你咋回事,跑啥啦? “憨子撵我啦!”我蹦一个高高,一下子把住叔叔的脖子。 叔叔就势抱起我来:“憨子在那儿好好地呀,没有追你嘛。” 我这才回头一看,那憨子早就停下来了,这会儿正在啃那短棍嘞。 叔叔把我放下来,我一软瘫在了地上。这才发现,妈呀,膝盖都摔破出血了。 叔叔被我逗笑了。 妈呀,你别笑,我可疼可疼,泪都出来了。 囧人论语:虚惊,往往使人更惊。 完了。来,说一件你的囧事吧?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