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netkurt planetkurt
关注数: 183 粉丝数: 686 发帖数: 10,256 关注贴吧数: 69
关于马的故事 每天早上我都会到公司 带着部门的人开晨会。无非是把昨天和今天的事过一下。然后我会安排半个小时左右的分享会,大家轮流分享,各自谈谈看法。(团队就5-6个人,又是会有其他部门的人参加) 这是今天早上的分享“ 两马各拉一货车。一马走得快,一马慢吞吞。于是主人把后面的货全搬到前面。后面的马笑了:“切!越努力越遭折磨!”谁知主人后来想:既然一匹马就能拉车,干嘛养两匹?最后懒马被宰掉吃了。这就是经济学中的懒马效应。” 大家普遍都聊危机意识啊、主动性啊什么的,一顿歌舞升平。 到我的时候,我给这个故事加了结局“剩下的一匹马最后累死了” 如果你有好的工作态度,为什么不能把正向的思维传递给别人。当你闷声的感觉自己很聪明的时候我试问你真的聪明吗? 以上不愿意看就略过吧。 最近吧里大家对于器材似乎热情高于以往,我也不自觉的参与进来。但是连续发生的几件事情让我反思,为什么很多有便宜渠道的“买家”非要等到别人把价格发出来,然后以一种鄙夷的角度来显示自己的高度。我忽然理解了,为什么混贴吧这么久,没有一个弓商把自己的价格主动发出来。 这里面发生了一些事,参与的人也一样不希望这些事发生。对于新人我还是一如既往的批评和帮助,但是对于我们这些所谓的“老人”,在此号召大家还是要尽量克制,理智,做正确的事。
小议箭馆省钱之道(原贴找不到了,重发) 听过很多弓友抱怨,射箭很费钱。器材烧钱这件事我就先不说了,花钱换来自己身心愉悦,取决于自己的经济实力。 这里主要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能在训练的环节多省钱。 1.首先,要找一家省钱的箭馆。 箭馆都有自己的收费标准,一般是按组和按小时两种。 按组的话,以我常去的箭馆为例,会员是9元/组,甲级8折,特级再8折,自己带器材8折,射15组送5组箭票以后可以用。折合下来的话,大概2元左右/组。18米箭道不到3元。 每次去,控制好体能和时间,基本在15~20组左右。这样每次花费在50元以内。 而且要和教练什么的处好关系,有些小事情就好沟通。比如另外一个我常去的箭馆,折合10元每组,但是我基本去打10多组,给个6~7张箭票就可以了。 2.学会合理利用训练时间。 对于上班族,时间本身就是成本,而且很奢侈。所以不要到了箭馆就叨逼叨叨逼叨瞎聊。 到了箭馆抓紧收拾东西,安装设备,然后开始做准备运动,同时可以和弓友交流寒暄一下,然后抓紧进入练习状态。 我一般是先去镜子前面拉一会皮筋,然后去10米道打几组撒放,然后去18米打2~4个半组热身,接下来打60箭模拟排位赛。打60的时候一定要换新靶纸,然后不要让别人影响你,你可以拽着弓友一起打排名。 虽然每天还是花那么多钱,只有合理利用训练时间才能达到好的训练效果。 3.寻找箭馆之外的训练途径。 射箭毕竟不是随便找个地方就能练的。所以,能找到一个平常可以去的室外免费练习场地非常难得,但细心的人总可以找到的。一旦自己找到一个这样的场地,一定要多和弓友交流一下,让他们帮你确认这个场地的安全性。场地不需要很大,哪怕只有5~10米,你也可以很好的练习动作。 平常的冥想训练也是必不可少,哪怕走到大街上,如果身边没有认识你的人,做一个举弓动作拉伸一下背部,就相当于抻懒腰了。撒放过程的背加力和沉肩都是可以通过冥想来训练的。 一个优秀的运动爱好者,运动场上的训练时间一定不会超过他总训练时间的70%。 4.交流。 交流不是无脑提问,论坛、贴吧、沙龙先把历史的帖子翻一番,尤其是讲技术的。看过了之后,不见得你就掌握了,重要的是,你知道该如何提出自己的问题。这个很重要,对于贴吧的新手们尤其重要。 给自己的动作照相和录视频是不错的行为,应该鼓励。
关于解决光弓指幅大拉距下的响声问题。 这个事一直是困扰大部分光弓选手的一块心病。 虽说很多人说过这种如Q I Q I A N G一样的响声是弓能够承受的,但是每次放箭都是让我揪心(尤其在室内,搞得别人都没心情玩了) 先分析一下这个特别大响声发生的原因,我做过很多思考,其中比较靠谱的一种: 因为指幅打法,拉弓点在搭箭点的下方,当弓拉满之后,放箭的瞬间,这是弓弦脱手,弓片回弹,但是箭并没有第一时间吸收弓片回弹的力量,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小段的空放。正是这一小段的空房,导致了弓片虽然在之后拥有了箭的能量吸收,却远比地中海式在放箭过程中产生了更大冲击力,在归为后产生了非常大的震动和响声。 亲身体验几点可以进行佐证: 1.当用更重的箭的时候,放箭的声音会略小,且响声的频率会略低。 2.当使用较粗的弓弦的时候,也会有轻微的减小。 这里我尝试用一种很土的办法,降低弓片回弹的能量,吸收弓片归位瞬间的震动。 用2根40CM长的**皮筋缠在弓片减震去往弓梢的方向。这种方法的直接结果是损失了大量弓片回弹的能量,导致箭速急速下降(18米箭着点低了10CM左右),放箭后震动的声音的频率低了非常多。 我管这个改造叫消音器减震。因为其实消音器并不是真的消灭了声音,而是改变了声音的频率。 理论上,这个频率月底,对弓片的损伤越小,而且通过弓把共振来吸收震动能量的效果越明显(明显感觉加装了之后,弓把的余震很大) 在30米测试的时候,箭着点低的并不是很明显,约在20CM以内(金属背甲、旋羽),箭着点的密度并没有收到明显影响。 以上,欢迎大家拍砖。
关于盲射训练 最近大家很热烈的讨论盲人射箭的问题。对于这个事情我一点也不意外,原因有2,一个是之前看过一个“正射必中”一段介绍日本和弓思想的视频,里面一位老者在完全关灯看不见靶子的情况下一箭中靶。另外一个就是我和朋友经常进行“盲射”的训练,关于这个训练方法给大家介绍一下,可能对于有些人有启发。 具体“盲射”很简单,在10米区打撒放练习的时候,在站姿调整好之后,转头之前,把眼睛闭上 然后做完整个放箭动作之后再把眼睛睁开。然后重复练习。 注意!!刚开始练习的时候有人在身边确认闭眼后的举弓方向不会产生危险。 这个训练在初期的时候基本可以做到不脱80半环靶,后期可以做到不出黄。 接下来是关键!这个训练是可以在前期发现动作上的一些问题的! 首先是站姿,如果落点有明显的左右偏,首先要调整自己的站姿,因为动作和用力在闭眼前提下是基本自然的,出现的问题需要用站姿先进行调整。 调整完站姿后,检查一下举弓之前两肩的延长线是否朝向靶心,如果不是,那就证明你举弓以后得动作有较大变化,或者有明显的内合,这两点都是不好的。 然后是头位,胯位,重心,这些问题会影响落点上下,可以通过站姿和配重调整。 当这些问题都解决后,你的箭着点基本不会脱靶。 接下来是大量的撒放练习,终有一天,你会发现你可以打成一堆,这是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如果站姿不正确,举弓后根据视觉去主动调整动作,这是不科学的动作,虽然很多人这样可以打准,但相对来说,需要的训练量和强度要求就会更高。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