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需要智慧 快乐需要智慧
关注数: 11 粉丝数: 20 发帖数: 2,581 关注贴吧数: 4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什么 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林利民:美国强调中途岛战役是太平洋战场转折点、英国强调阿拉曼战役是北非-地中海战场转折点、美英强调1943年5月德国海军从北大西洋撤回潜艇是大西洋海战转折点,苏联则强调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场转折点。美欧等有关二战各战场转折点的叙事各有其依据,但都不能解释为二战战争全局的转折点。第一,这些局部战场转折点明显不同步。中途岛战役结束于1942年6月,阿拉曼战役结束于1942年11月,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于1943年2月,而大西洋战场的转折点则出现在1943年5月,前后时间差近一年。第二,这些战役的结局虽然足以改变各自战场的态势,但不足以撬动二战全局。中途岛战役结束之际,德意军队在非洲的攻势正在向高潮发展;阿拉曼战役结束之际,德国海军在大西洋运输线上依然活跃,日本在东南亚战场也保持攻势。第三,夸大这几个局部战役的转折点作用,反映了盛行于美欧战争史观中的“唯武器论”,忽视了中国战场、东南亚战场人民游击战争及欧洲各国抵抗运动为打败德日意法西斯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根据十四年的二战史框架以及二战的全球性、联盟性、人民性等特点分析,二战相持阶段即转折时期的标志性事件是1942年1月中美英苏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正式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在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以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掀开了新的一页,战争的天平从此发生逆转。这也正是美英苏等在太平洋战场、北非-地中海战场、苏德战场、大西洋战场接连取得战略性胜利的背景。不仅如此,这一时期中国军民英勇作战,遏止日军攻势,转入局部反攻。东南亚人民游击战争和欧洲抵抗运动的发展,有力配合各战场盟军作战,构成了二战进入战略转折时期的波澜壮阔画卷。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