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拿肾 强拿肾
关注数: 0 粉丝数: 29 发帖数: 10,565 关注贴吧数: 1
杨元庆:如果不彻底转型 就会像诺基亚一样没落 据腾讯科技的一篇报道,在4月26日联想集团内部的一场培训会议中,两个有关“没落”的故事不断被杨元庆等联想执委会成员提及,一是诺基亚,二是传统PC商,“不彻底转型,就只能像他们一样。” 杨元庆点名赞扬了两款联想产品,一是Yoga,二是Hozion。杨认为这两款产品为今后的研发方向带了个好头,是在开拓没有竞争对手的蓝海领域。 据说,Yoga从概念提出到成品出炉耗时八年,是联想首款使用了Windows 8操作系统的超极本;Horizon则是一款围绕家庭娱乐推出的智能桌面高端产品。这两款产品从设计到使用体验,都超越了传统PC。但是联想方面并没有透露迄今的销售数据,据虎嗅外部观察有可能叫好不叫座。但在杨看来,它代表了联想在后PC时代引领趋势——即全新的交互体验、在Win8+Android架构下进行跨界开发的能力。 “手机向智能手机转变,就是如PC向PC+转型是一个道理。”杨元庆在这个会议上说。PC+是联想一年前发布的战略,意即超越传统PC概念,产品覆盖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电脑和智能电视等更广泛的终端产品。 据腾讯报道,杨元庆向200多位中层明确提出新目标:2020年超越三星,成为“PC+”领域的领导者。 对联想这个七年愿景,想必大家有见仁见智的观点。何谓“超越”?是仅就终端销量而言,还是收入利润?还是商业模式还是综合开发设计能力?一个问题是:如果三星这几年不经受大的变故,到时的玩法肯定是跟今天不一样了。 联想加油吧。
企业捐赠经济学分析:央企钱是国家的 非想捐就捐   捐钱还是捐物?捐多少?出手快还是慢?雅安地震后的“黄金72小时”救援时间,一场对于企业的“慈善考评”也在社会舆情中发酵。 影响企业捐赠行为的因素是什么?我们试着从经济视角来观察此次雅安地震后企业捐赠行为。企业捐赠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表现,但更多是受企业规模、赢利能力、国际化程度和企业所处行业的影响。    诺基亚:从5000万到100万    企业捐多少最终靠实力说话   诺基亚、三星、苹果分别在震后72小时内宣布捐款,其捐款额度分别是100万元和4000部手机、6000万元、5000万元。而2008年汶川地震,苹果捐款40万元,诺基亚捐款5000万元。   5年前,诺基亚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占到四成左右。而今年4月,其在上海的旗舰店已悄然关闭。前后捐款数额的落差,折射出的是诺基亚在通讯行业地位的兴衰变迁。   今年“3·15”,苹果因“歧视中国消费者”备受抨击,市场调查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到2012年底,三星在国内市场份额排名第一,而苹果跌到第六名。此次三星捐款6000万元,一举超过苹果,这种现象折射出的是企业在捐赠行为中存在“攀比效应”。   事实上,跨国公司拥有完备的慈善制度和文化,使得在灾害发生后短期内企业无法做出更大的动作。在美国,如果一家公司公开捐赠额度,会被认为是通过灾难谋利。按照惯例,企业捐赠只会在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说明。2008年汶川地震,在华的跨国企业因此被指为“铁公鸡”,这也迫使他们改变“企业文化”和行为方式,依从“中国特色”,在各类排行榜上张扬捐款情况。   央企:赚钱容易掏钱难?    钱是国家的并不是想捐就能捐   新浪微公益平台以及壹基金、中国扶贫基金会等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在72小时捐助中,民营企业成了慈善主力军。相比之下,中石化、中石油等央企及大国企的反应要慢半拍。   已经披露的信息显示,中石化捐赠6万升柴油,中石油则供油500吨。房地产行业恒大、万达集团分别捐款2000万元、1000万元,远洋地产、万科仅捐款200万元。其中,具有央企背景的地产公司仅远洋地产一家。   中国社科院慈善专家葛道顺认为,国有企业捐赠与私企完全不同——国企没有这个权力,因为国企的钱是国家的,要么上交用于社会再分配,要么留在企业内部进行调配。   有社会学者认为,公众对这些国企的捐助行为确有误读之处,因为央企不再直接捐款,而是通过企业内的基金会。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副主任刘佑平曾透露,大型国企和国有控股企业纷纷成立慈善基金会,规模小的出资2000万元,多则一个亿。
专访HTC简志霖 谈行货可开盖及双卡初衷   【IT168 资讯】昨天HTC ONE发布会之后,我们IT168有幸访问到HTC产品设计副总经理简志霖(Tomas),其实这是我们一个月内第二次采访Tomas关于HTC ONE及设计方面的一些故事。作为智能手机行业的领导品牌,HTC在产品设计方面一直享有极高的盛誉,其强调“美学”与“使用者经验”相结合的设计理念。简志霖正是HTC产品设计的总领人,他自2001年10月即加入了HTC,成为HTC第一位工业设计师。此后,HTC多款代表产品都是来自他与其带领的设计团队。   距离上次专访已经一个月时间,当时中国版HTC ONE并未公布太多细节,所以这次见到三家运营商订制的HTC ONE之后,笔者最感兴趣的地方就是可开后盖双卡设计的缘由,以及工艺方面是否会增加难度以及更加耗时。   所以第一个问题自然而然问到可开盖及双卡设计的初衷:中国版跟海外版不太一样,在外形上,起初是否有考虑过运营商会加入双卡需求?   简志霖(Tomas):我们有考虑。但是因为有三张卡片要抽出来,这确实是个问题。之前我们做过一个版本,在手机旁边开槽,后来想现在已经有一个按键、一个槽,再开槽的话,让人家不要以为是按键,这个挑战很大。而且运营商也有这方面需求,所以就有了可以打开后盖的产品。   因为采用可开盖设计,中国运营商订制的HTC ONE需要将后盖进行0.8毫米的掀开,工艺和工时方面会不会更产能带来更大的压力,中国版会不会更加耗费工时。  简志霖(Tomas):中国版本要稍微厚一点,因为打开还要再有一层东西盖住它。整个工时控制有一套计算的方式我们一定把最合理的,包括整合方式考虑进去,这是最大的挑战。但运营商要求双卡双待,测试条件也很苛刻。现实的问题我们也要考虑,原则上我不想开后盖,HTC还有很多需要完善。
大涨41.6% 三星第一季度净利润64亿美元 作者:|出处:太平洋电脑网| 2013-04-26 13:56 |阅读:32次 责编:DoNews 【 PConline 资讯】4月26日最新消息,韩国三星电子今日公布了2013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财报显示,2013Q1(1、2、3三个月)共实现营收52.87万亿韩元(约合476亿美元),同比增长16.7%。实现净利润7.15万亿韩元(约合64亿美元),同比大涨41.6%。 之前根据彭博调查的36名分析师平均预测,三星电子2013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应为6.73万亿韩元,此次财报再一次超出了分析师的预测,三星电子已经连续六个季度实现利润增长。 此外,据市场分析师预计,三星电子在第一季度可能售出了6800万到7000万部智能手机,去年第四季度公司智能手机销量为6300万部。但三星并未公布具体的销量数字。 在三星电子所有部门中,三星移动业务部第一季度的利润同比大涨56%,达到创纪录的6.51亿韩元,几乎占公司该季度全部利润的四分之三,其次是半导体芯片部门,此外数据显示三星还占有全球27%左右的电视机市场份额。 三星3月底已经开始在全球范围内部署GALAXY S4智能手机的发布和预售,预计会带来新一轮的销售膨胀。此次财报显然不含S4的销售成绩,接下来的一个季度,三星电子可能还会保持迅猛增长的态势。 而在4月24日发布的苹果2013Q2(1、2、3三个月)财务报告显示,苹果公司第二季度全球总营收436亿美元,营收额不如三星的476亿美元,净利润95亿美元,环比2013Q1的131亿美元大降37.9%,而且还是十年来的首次下滑。
腾讯诉360不正当竞争案宣判:360被判赔500万   新浪科技讯 4月25日下午消息,腾讯起诉奇虎360不正当竞争一案今天下午在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法院一审判定奇虎360构成不正当竞争向腾讯赔偿500万元,以及在网站首页和媒体进行道歉。   对此判决结果,360向新浪科技发来声明称,广东省高院在分别审理360反垄断案和扣扣保镖案时,都有认定事实不清、适用法律错误,存在明显的地方保护主义倾向。360已决定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360声明全文如下:   第一、扣扣保镖案是腾讯滥用市场垄断地位,通过抄袭、强制捆绑等方式对互联网创业公司进行遏制和打压的结果。我们认为,广东省高院在分别审理360反垄断案和扣扣保镖案时,都有认定事实不清、适用法律错误,存在明显的地方保护主义倾向。360已决定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第二、3Q大战期间,腾讯悍然逼迫用户“二选一”删除360软件,此举导致用户和行业强烈反对,并给360造成巨大损失。为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360从大局出发,服从工信部要求双方和解的决定。两年多时间过去,作为中国第一大互联网企业,腾讯公司并未按照工信部要求及时平息争议,反而数次挑起诉讼,延续争端。“二选一”行为给360带来的巨大伤害,但腾讯从未承担应负的责任。鉴于此,360将放弃搁置争议的承诺,对腾讯二选一行为对360公司造成的巨大损失进行追诉。   第三、扣扣保镖作为一个创新型工具软件,不涉及QQ核心功能,扣扣保镖所有的行为都是用户主动点击触发的,旨在提升用户体验,工具软件无罪,立法本意是为鼓励互联网创新,而商业模式本身并不构成任何法律所保护的对象。中国如此,各国的法律亦如此,腾讯以商业模式受损为由提起诉讼,本身并没有法律基础。事实上,市场经济的发展就是不断用高效率的商业模式替代低效率的商业模式的过程。打破他人商业模式既是市场主体竞争的方式,也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   我们向社会各界呼吁,充分考虑互联网的开放本质,允许自由竞争的存在,制止巨头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只有如此,才能维护互联网产业持续、健康的发展与网民的长期权益。
9小时捐2000万,恒大为啥出手快   雅安地震发生后短短9个小时,恒大集团通过中国扶贫基金会捐款2000万元。恒大是地震发生后第一个做出快速反应的大型企业集团。  记者了解到,灾情发生后,恒大召开了紧急会议,商定了捐款数额,“捐款是一种正常反应,捐款的数额根据企业实力量力而行”。  恒大方面称,从2009年起恒大便建立了企业公民报告制度,每年捐款数额随企业发展不断增加。这一点,在最新发布的2013年福布斯中国慈善榜和胡润百富榜上有所体现,恒大许家印在上述两个榜单上分别位列第一和第三。  作为一家上市公司,恒大在日常商业运营方面,从项目可行性论证到立项有严格流程。按说,一笔高达2000万元的资金投放,是无法在短短9个小时内确定的。但雅安地震在20日上午8时02分发生,到下午5点左右,恒大便拍板捐款2000万。恒大工作人员口中的“紧急会议”,被外界普遍认为是重大突发自然灾害发生后,确定慈善捐助的一种专有绿色通道。  点评 在国外,企业捐赠一般不会一下子一大笔,但持续性会比较强。跨国公司一般都有一笔应急资金,灾难发生后第一时间他们可以动用这笔钱。但一般预算在几百万元。像2008年汶川大地震诺基亚、百胜餐饮集团、IBM等公司第一笔捐款均来自应急预算。一些跨国公司通过总部所在国家的慈善协会捐赠,那些款项并没有被单独列出来是哪个公司的。
三星投资240亿美元扩大移动内存产能 腾讯科技讯(思睿)北京时间4月2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在过去两年里,三星投资高达240亿美元用于扩大该公司的移动内存芯片产能。但事实表明,三星的内存芯片仍无法满足该公司需求。 三星是全球最大的移动DRAM芯片生产商,产量占比超过一半。但是,随着三星智能手机销量的不断上涨,其中就包括旗舰型Galaxy系列,该公司不得不从业内最大的竞争对手那里购买DRAM芯片以满足自身需求。三星移动业务总裁申宗钧(Shin Jong Kyun)指出,该公司可能会首次采购竞争对手海力士(SK Hynix Inc.)生产的移动内存芯片。 三星将于明天推出新款旗舰型智能手机Galaxy S4,而面临内存芯片供应紧张问题的也绝不止三星一家。苹果、诺基亚和HTC等厂商生产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产品都需要DRAM和NAND存储芯片提供视频播放、多任务处理以及电子书和图片存储功能。 韩国证券公司Kiwoom Securities Co.驻首尔的分析师Kim Sung In指出:“不仅是DRAM芯片,移动设备使用的所有存储芯片都出现了供应短缺迹象。三星最大的芯片客户其实就是该公司自己。随着全年最为忙碌的第三季度的临近,存储芯片供应短缺现象将会变得越来越难以控制。” Kim Sung In建议投资者买入三星和海力士的股票。 今年下半年,三星预计将会推出使用自有Tizen操作系统的新款智能手机以及Galaxy Note机型的升级版本。而苹果也总是会在下半年发布新产品细节。
雷军携小米手机进军台湾受热捧(图)   中新网台北4月24日电 (记者 董会峰)在中国大陆市场创造传奇的小米手机24日正式进军台湾,受到台媒与“米粉”们的热捧。   在当日台北举行的小米手机台湾媒体首见会上,小米科技董事长兼CEO雷军表示,台湾、香港是小米进军境外的第一步。“我们到台湾,不是卖手机,而是来考试,向HTC等世界级同行学习。只要有一个台湾人买小米就是成功,我们想用几年时间证明,台湾用户能认可大陆产品。”   雷军介绍了三年创业历程及小米手机特点,包括坚持“为发烧而生”的设计理念、世界级技术团队、单一机型长期化、低价性能强大、只在互联网上销售、主打“粉丝文化”、改进速度超快等。自言曾用过70多部手机的雷军,还风趣地说,以前来过台湾多次,这次之所以首度与台湾远传合作,是因为他知道,台湾岛内也有“米粉”存在。他对于手机在台销售是“零预期”,内部也不在乎市占率,只在乎用户看到产品后会不会尖叫,会不会推荐给其他亲友。   记者会现场涌入大批记者和小米机的粉丝,一座难求。雷军在回应记者提问时透露,作为新锐本土品牌,小米机第一年在大陆就卖出719万支,进军境外市场后,今年的目标是至少供货1500万台。   号称“平价机王”的小米机2S采用4.3吋屏幕,使用Android4.1系统、高通4核心处理器,16G版本背部主相机镜头800万像素,32G更配备1300万像素背照式二代镜头。两款在台湾的定价,分别为9499元、11199元新台币,目前预购数字超过一万台。   远传电信表示,台湾智能手机市场,有50%以下是1万5千元新台币以下的市场,小米机可望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   不过,岛内也有评论认为,台湾智能手机竞争激烈,旗舰机为苹果、三星、HTC三强占据,“米粉”势力是否会在台湾延续,值得观察。   据悉,大陆华为的6.1吋智能手机Ascendmate,本周也将在台湾市场推出。
微软谷歌掌门人本周亲赴韩国 寻求加强与三星合作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亲赴韩国,与三星高管会谈   本周微软及谷歌掌门人将亲赴韩国,寻求加强与三星合作。   据新浪科技4月24日上午消息,印度科技博客bada Indonesia周二报道,微软和谷歌本周均派出重量级人物,飞赴韩国与三星高管举行会谈,试图加强双方关系。   微软联合创始人、前任CEO比尔盖茨(Bill Gates)本周代表公司,拜访了三星总部。报道称,他会见了多位三星高管,包括副董事长李在镕 (Jay Y. Lee)、公司战略主管Gee Choi以及IT与移动业务部门主管申宗均(JK Shin)。盖茨在接受bada Indonesia采访时说:“我们正在讨论与Windows 8以及其他IT设备有关的合作机会。”   另外,谷歌CEO拉里.佩奇(Larry Page)也将在本周晚些时候飞赴韩国,与三星高层会面,试图加强两家公司之间的关系。目前,三星正逐步降低对谷歌Android移动操作系统的依赖,日益重视自家移动平台Tizen的作用。   美国科技博客BGR认为,三星近年来在消费电子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但这家韩国公司的崛起绝非偶然。例如,当谷歌推出Android平台时,三星也同其他一批硬件厂商一道投入了它的怀抱。那个时候,台湾手机厂商HTC在这场争夺中处于领先地位,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大Android硬件厂商。   然而,三星不断发力,借助Android平台打败了一个又一个竞争对手,最终成为全球第一大智能手机厂商。如今,三星还加冕了全球第一大Android硬件厂商的宝座,但该公司似乎正开始采取措施,降低对合作伙伴的依赖。   例如,三星在生产中越来越多地使用自家零部件,同时不断疏远各个渠道的供应商。与此同时,三星似乎对打造自家移动平台越来越认真。在这种背景下,谷歌和微软纷纷派出重量级人物造访三星,也就不难理解了。
华为宣布放弃美国市场:已经失去兴趣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4月24日早间消息,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在对美国政府展开了长达数月的大力游说后,华为最终于周二宣布放弃美国市场。   华为执行副总裁徐直军周二在年度分析师峰会上说:“我们对美国市场已经没有兴趣了。”过去一年间,这家全球收入第二高的网络设备供应商已经将精力转向美国之外的市场。该公司最近加大了对欧洲市场的开发力度,并将欧洲员工总数增加了一倍。   但华为CTO李三琦随后说:“别搞错了,我们其实很希望进军美国市场。但我们得面对现实,所以需要集中精力发展其他地区,这些市场已经足够大,而且增长十分迅猛。”   华为的这一决定结束了该公司对全球最大经济体的扩张计划。之所以造成这一结局,主要是因为美国政府官员和政客反复怀疑华为将威胁美国国家安全——华为已经多次否认这一指控。   尽管华为与45家全球顶级运营商建立了合作关系,但一直未能从美国一线运营商手中拿到合同。就在上月,美国移动运营商Sprint和日本移动运营商软银还表示,将限制使用中国企业的设备。   去年10月,美国国会发布了一份报告,认定华为和中兴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麦克·罗杰斯(Mike Rogers)当时还呼吁美国政府和民营领域不要使用华为和中兴的设备。   尽管已经在英国等其他海外市场取得了成功,但由于安全问题的担忧,华为多年来一直在美国举步维艰。   2008年,由于未能获得而美国政府批准,华为撤消了对美国科技公司3Com的收购要约。两年后,华为又试图参与Sprint价值数十亿美元的采购计划,但同样因为美国政府的介入而被迫放弃。该公司还多次竞购美国电信资产未果,2011年甚至被迫放弃了与一家美国公司达成的200万美元专利购买协议。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华为在美国展开了声势浩大的游说活动。该公司从北电和摩托罗拉等竞争对手挖来了多名高管,希望加强研发实力。   华为副董事长胡厚昆还曾经写过一篇公开信,呼吁美国政府对华为展开正式调查,希望以此为该公司的发展扫清障碍。但华为高管表示,去年10月的报告进一步加大了华为在美国的发展难度。   正是源于上述种种原因,华为才放弃了美国的扩张计划。虽然该公司仍在美国拥有1400名员工,但研发人员总数已经从800降至500,销售团队也已经压缩。   华为消费者和企业部门的高管都表示,他们已经不再将美国视为一个战略性市场。   华为周二还下调了最年轻但增速最快的企业业务的长期预期,将2017年的营收预期从150亿美元降至100亿美元,但仍然预计该部门的营收今年将增长45%,高于去年的25%。(书聿)
苹果2013 Q1财报出来了 4月24日消息 苹果公司今天发布了2013财年第二财季财报。财报中公布了iPhone和iPad等产品最近几个月内的销量,苹果公司第二财季共售出3740万部iPhone,去年同期共售出3510万部;共售出1950万台iPad,去年同期共售出1180万台;Mac销售量为略低于400万台,去年同期Mac销售量为400万台。分析师此前预期,第二财季iPhone销售量约为3600万部,iPad销售量约为1830万台。 苹果公司今天发布了2013财年第二财季财报。报告显示,苹果公司第二财季营收为436.0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391.86亿美元增长11%;苹果公司第二财季净利润为95.4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16.22亿美元下滑18%。苹果公司第二财季业绩超出华尔街分析师预期,推动其盘后股价上涨近5%。 在截至2013年3月30日的这一财季,苹果公司的净利润为95.47亿美元,每股摊薄收益10.09美元,这一业绩不及去年同期。2012财年第二财季,苹果公司的净利润为116.22亿美元,每股摊薄收益12.30美元。苹果公司第二财季运营利润为125.58亿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153.84亿美元。苹果公司第二财季营收为436.0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391.86亿美元增长11%,其中国际销售额所占比例为66%。苹果公司第二财季毛利率为37.5%,远低于去年同期的47.4%%。  苹果第二财季利润下降了18%,但这一结果略好于华尔街的预期。该公司还宣布将每股分红上调15%,将追回500亿美元用于回购股票。
旧款iOS设备仍有市场 新款设备销量受影响   根据调研机构 Consumer Intelligence Research Partners 的估计,2013 财年第二季度,iPhone5 在全球市场的销量将占 iPhone 销量的 53%,而剩下的 47% 则属于 iPhone 4 和 iPhone 4S。在市场上只要用户签约,那么即可免费获得 iPhone 4 或者再加 99 美元即可获得 iPhone 4S。   与假期季相比,这个数据稍有变化。假期季 iPhone 5 占据了 iPhone 销量的 50%。不过在 2012 年 4 月,iPhone 4S 在当时占据了 iPhone 销量的 73%,远高于 iPhone 5 在 3 月份的销量比例。今年 3 月 iPhone 4S 销量占据 33% 的比例,iPhone 4 的为 14%。   根据 CIRP 统计的数据,33% 的比例对于一款稍有年头的设备来说是一个最好的销售记录了。苹果当然想要卖出更多 iPhone,而且是最新最贵的 iPhone 机型,而不是那些已经打折了的 iPhone,这样他们的整体销售价格才会更高。   另外 iPad 也是同样的情况。从 1 月至 3 月,iPad 2 的销量占据的份额从 27% 增加至 32%,而最新的 iPad 机型则从 43% 下滑至 36%,iPad mini 的则稍稍上升,从 30% 增加至 32%。   苹果那些较旧但是售价较低的机型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最新机型的销量,这已不足为奇。我们关注的是这个现象会对苹果的季度表现产生怎样的影响。美国时间星期二苹果将会举行 2013 财年第二季度财报,届时我们便可了解。
富士康否认500万部iPhone退货:新主管面临挑战   日前,有消息称,富士康与苹果对接的关键人物正在流失。随即,市场上又传出富士康约有500万部iPhone产品遭到退货,而内部瑕疵品库存甚至已经累计达800万的规模。   对此,鸿海科技集团对外发言人邢治平昨日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富士康对于流传的数字是坚决否定的,虽然制造业的产品不良率本身有一个爬坡的过程,但作为代工厂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对客户负责。“了解制造服务业流程的人都知道,一个工厂不会不做任何措施,让退货率达到这么高的水平。”邢治平说。   而对于数月来苹果产品线主管人员的调动问题,邢治平表示管理人员调动属于公司正常现象,和生产并无直接关系。   生产良率偏低   作为富士康的领军人物,郭台铭曾经对外称:“乔布斯为什么要把iPod、iPhone全部交给我?因为只有我能做。”   但即便有这样的底气,iPhone 5的制造还是成为了去年富士康内部最让人头疼的问题。“iPhone 5的要求是,铝合金边框及后盖的划伤、凹陷标准是0.02mm。”深圳富士康的一名生产线工人曾经对记者表示,按照这样的要求,很难生产出合乎规格的产品,加上赶工,作为工人,每天承受的心理压力都很大。   据了解,人的头发直径大概在0.07mm,相当于头发三分之一的凹陷标准事实上很难用肉眼进行识别。   而如何提高生产良率几乎也是富士康内部讨论的重要项目之一。“郑州这几周都在开会,主题就是提高生产良率,有点年后动员的意味。”富士康内部人士对记者说,此前生产良率确实影响了苹果手机的出货量。   有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分析人士对记者表示,虽然苹果尚未公布相关数字,不过如果以2013年第一季全球iPhone 5出货仅剩下2500万部的最悲观看法来推算,鸿海生产iPhone 5的产品良率约在80%到85%之间。不过鉴于1月和2月本来就是生产淡季,500万的库存量似乎有些夸张。   “先前iPhone 5上市之初,良率确实不高,不过后期良率已经拉高,但前期被产线或市场退回的瑕疵品应该如何处理确实是一个问题。但这是否会对鸿海的盈利造成巨大影响,目前还不确定。”上述分析人士说。   继任者仍需面对“完美挑战”   有消息称,巴克莱资本分析师本·莱兹(Ben Reitzes)表示苹果在富士康的关键人物正在流失。在此之前,巴克莱亚洲IT硬件分析师杨应超曾表示,鸿海负责组装和生产所有iPhone手机的部门主管钟依华在2012年年底已另谋高就,而该部门的二号人物、接替者钟成裕也已于今年3月底离职。数位产品事业群现任主管程辉龙(Cheng Hui-long,音译)则来自其他部门,没有与苹果打过交道,在产品、人事、工程方面缺乏经验。   “钟依华目前仍在休假中,并未离职,钟成裕则应该已经离开集团。”一接近鸿海集团的人士对记者表示,虽然对接苹果的管理人员的确有所调整,但应该不会影响订单和产品出货。   邢治平则对记者表示,生产环节主要由质量生产部门负责,产品是“合力完成”,不应该与部门调动扯上关系。   但对于继任者如何完成新的任务,接近鸿海人士表现了一定程度的担忧,“继任者还是必须要做到严守成本控管,维持产品出货品质,这些都是代工业者最基本的条件,另外还要处理好和苹果的关系,与其说要迎合苹果的要求,倒不如想办法降低对苹果的依赖。只要成本跟质量控制住,订单自然不会掉得太严重。”   “富士康的地位在短期内仍很难受到挑战。”IC元器件电商负责人朱继志认为,iPhone对整机组装的质量要求很高,比如对外层玻璃安装的精度和一致性,整机组装流程、工艺和检测,从小批量样机、批量试产到大批量出货,也是一个良率逐渐提升的过程。这个过程,会持续超过一年的时间才能稳定,所以富士康在代工上仍具有较大话语权。
首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