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拿肾 强拿肾
关注数: 0 粉丝数: 29 发帖数: 10,565 关注贴吧数: 1
LG三季度发布Optimus G2对抗三星Galaxy S4 腾讯数码讯(编译:肖夏雯)近日,LG公司已经确认其下一款旗舰设备为Optimus G2,其实早在MWC展会上LG就有透露一些新款设备的风声,不过那时候未提及它的型号名称。 LG欧洲区域移动通信部门总裁Won Kim在与Trusted Reviews对话时透露LG Optimus G2将于今年第三季度发布,这意味着LG可能在8月底或者9月初发布这款设备,可能会在9月6号到11好的柏林消费电子展上亮相,然后赶在10月的假期购物季节上市。不过似乎LG并不想透露其他的相关信息,Kim是这么说的:“我们不是想隐瞒一切的信息,但是同样,我们也不想提前把G2的一切信息都宣扬出来。进展到某种程度时我们还是不得不通过某些渠道去透露其功能和参数,但是现在对我来说,现在就谈及G2的参数或多或少有一些太早了。” Kim还说到:“LG Optimus G2将会是一款特别的手机,我们必须富有创造力地去创造它。”之前有媒体介绍过,LG Optimus G2将采用全新设计,创意地将Home键和音量键改在了机身的背面。LG过去一直没有在全球范围内发布其高端手机设备,像之前的Optimus G也只是在过去的近几个月时才开始进军更多的市场,而Optimus G Pro目前也只是在有限的区域范围内可售。 Kim可以确认的是LG Optimus G2将会在英国以及全球一些其他的市场上市,不过可能会以一个不同的名称出现,因为公司发言人说:“我们目前还没有最终确定它的命名。” 众所周知,LG和其竞争对手三星同为来自韩国的公司,一直以来,LG公司和三星公司之间都存在激烈的斗争。Optimus G2明显是LG拿来与三星Galaxy S4竞争的高级别手机,当然,这场竞争里还有iPhone 5、HTC One和索尼Xperia Z。 我们将持续更新LG和Optimus G2的最新动态,给对其外观和参数同样非常好奇的人们带来最新资讯,也可以看看这款手机的出现是不是真的能够将这个韩国公司推进到高端智能手机的竞争队伍里来。 来源:techradar
诺基亚现在不做安卓不是因为谷歌 而是因为微软 话说2011年 诺基亚要选择新系统的时候 谷歌跟微软都挥着大笔钞票 承诺数亿美元的资金支持 吸引诺基亚加入各自阵营 因为安卓阵营已经发展成熟 众多安卓厂商销量不错 加上埃洛普是微软系出身 还有诺基亚花了大价钱买的地图与谷歌地图重复 还有 所谓的 WP系统发展前景更好 诺基亚后来选择了微软 引用新闻如下: 诺基亚首席执行官斯蒂芬·埃洛普(Stephen Elop)近日表示,在诺基亚与微软合作的最初几年里,将获得微软提供的“数十亿美元”财务支持,开发和销售诺基亚Windows Phone手机。   埃洛普称,尽管诺基亚将因使用Windows Phone软件而需向微软支付许可费,但诺基亚将看到包括裁员等运营费用的“大幅度减少”,因为其将不再需要花费大量资金自己开发移动软件。  根据协议,诺基亚将从微软获得资金和其他支持。协议要求诺基亚将Windows Phone作为其智能手机的主操作系统使用。 埃洛普解释了诺基亚怎样利用自己巨大的市场份额促进市场向微软WP7手机平台的迁移。他说,公司决定不用谷歌的Android,是因为那会使谷 歌掌握太大的市场力量。对于与微软合作,他说,诺基亚努力让移动操作系统市场产生“第三匹马”。他指出手机市场的竞争与硬件相关不大,重要的是在操作系统 上。 两年过去了 诺基亚因为销量下滑 业绩下滑 已经被绑到微软的船上了 当初可以二选一 现在只能铁了心跟微软走
科技企业向震区捐款超1.2亿   新浪科技讯 4月21日午间消息,四川雅安7级地震发生24小时后,国内向震区捐助救灾资金及物品的科技公司已接近40家。新浪科技统计后发现,这些企业向灾区承诺的善款金额已超1.2亿元。   昨天8点零2分,四川省雅安巿芦山县发生里氏7级特大地震。此后,包括百度基金会、腾讯公益、新浪、新浪微公益、网易慈善基金、京东商城等在内的诸多科技公司通过捐款捐物、搭建捐款平台的方式向灾区提供支援。   截至今日上午1 1:00,国内向震区捐助救灾资金及物品的科技公司已接近40家,承诺的善款金额已超1.2亿元。除此之外,包括1号店、当当、国美、西门子等公司在内的科技企业,通过捐赠灾区所需物品的方式贡献力量。阿里巴巴旗下支付宝、腾讯旗下财付通则紧急开通了捐款平台。支付宝捐款平台为love.alipay.com,财付通为gongyi.qq.com/succor/detail.htm?id=436。   截至目前,四川雅安地震共计造成119人死亡,超万人受伤。    以下为捐助公司名单(排名不分先后,不断更新中):   戴尔中国捐款200万   腾讯旗下财付通开通捐款平台   高德软件捐赠100万 开放免费下载   同程网捐赠100万   国美集团捐赠200万元抗震救灾物品   苏宁捐赠700万   富士康捐助5000万   步步高vivo首批捐款100万   易居中国通过新浪微公益捐款100万   亚马逊中国捐赠100万   唯品会捐赠1万双鞋   宇龙酷派提供首批10000个移动电源   分众传媒将通过新浪微公益向灾区捐100万   人民网捐款100万   西门子中国捐助CT医疗设备   凡客诚品捐200万现金及2万件冲锋服   微软中国捐100万及1000个救灾包   UC优视公司首批捐款100万   当当捐献物资   1号店调拨百万捐赠物资   史玉柱捐款700万   360捐款360万   神州数码捐款200万   小米首批捐款100万   搜狐将捐款300万元   金山软件捐款100万   OPPO首批捐款100万   37wan公司捐款370万   迅雷捐赠100万   完美世界捐款300万   网易捐赠500万   京东第二批捐助帐篷等物资   盛大网络集团捐款500万   阿里巴巴集团捐款500万   腾讯将捐款500万   京东捐助200万   新浪捐款300万   乐视网捐款100万   百度基金会首批捐款500万
IBM业绩疲软 股价单日跌幅创下近三年来新高 腾讯科技讯(晁晖)北京时间4月2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由于令人失望的第一季度财报引发市场对其今年增长前景的担忧,当地时间周五IBM股价遭遇近3年来最大单日跌幅。 第一季度IBM利润增长8%,低于投资者预期的两位数。IBM将利润增幅低于预期的原因归结为合同由第一季度延迟至第二季度、中国企业支出放缓和日元疲软。 摩根士丹利称IBM第一季度业绩“令人吃惊地疲软”。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卡蒂·休伯蒂(Katy Huberty)向客户发表报告称,“业绩疲软原因有许多——复活节、中国和日元。我们认为,投资者怀疑今年推动IBM业绩增长的所有引擎会全力运转。” IBM首席财务官马克·罗格里奇(Mark Loughridge)当地时间周四重申了公司2013年每股收益预期,并表示他预计第四季度利润将恢复两位数的增长。 周五常规交易中,IBM股价一度下跌17.39美元——创下自2000年10月份以来的最大单日下跌,跌幅为8.4%——创下自2010年5月份以来单日跌幅新高。股价最低时IBM对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的贡献约为134个基点,也是其他市场指数增长,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的原因。 IBM的软件和服务器业务尤其疲软。IBM称部分原因是交易没有及时完成,罗格里奇说,“1月份我们的利润相当不错,但在第一季度末,数以亿美元计的高利润率的软件和大型主机交易没有按时完成。复活节由4月份‘提前’至3月份对我们的影响很大。” 罗格里奇指出,中国企业减少开支令IBM管理层猝不及防,他认为主要原因是销售部门没有能在第一季度结束前完成交易。IBM称,发布第二季度财报时中国业务将有所改善。 尽管预计部分第一季度没有完成的交易将顺延到第二季度,IBM预计将增加第二季度的裁员数量。罗格里奇没有披露裁员数量,称管理层尚未正式批准裁员计划,由于计划未来数月在美国之外市场上大幅裁员,他预计今年裁员费用将接近10亿美元——高于去年。 《华尔街日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IBM在与联想洽谈出售低端x86服务器业务事宜。尽管目前还不清楚交易规模,但一名消息人士称,交易金额可能高达数十亿美元。 分析师指出,过去x86服务器曾是一项高增长、高利润的业务,但目前已经是利润率最低的服务器产品。出售x86服务器业务符合IBM一贯的向高增长、高利润率业务转型的传统。 IBM没有单列各种服务器产品的营收,但摩根士丹利估计,在IBM去年154亿美元的服务器业务营收中,x86服务器占约49亿美元。 休伯蒂指出,IBM最近两次利润没有达到市场预期的时间是2002和2005年的第一季度,随后股价都出现大跌,IBM也进行了裁员。2002年和2005年IBM股价分别下跌36%和17%,即使算上周五的暴跌,今年IBM股价跌幅尚不足1%。 罗格里奇还将“日元大幅贬值”看作是IBM第一季度业绩疲软的一个重要原因。 尽管第一季度业绩疲软和周五股价大跌,许多分析师仍然看好IBM。投资公司Sterne Agee分析师肖·吴(Shaw Wu)表示,“由于问题只是暂时性的,相比甲骨文等其他严重依赖企业业务的公司IBM业绩相当好,我们并不担忧IBM的前景。”
分析师建议苹果别再沉默:9月要有所动作   又到分析师出场的时间了。   自从 2010 年 1 月过后,苹果首次没有在 3 月结束之前发布新品。对于热爱苹果的粉丝以及关注苹果的媒体来说,今年春季似乎太过于平淡——至少到目前为止来说是正确的。我们不必再绕进下一款苹果新产品将于何时发布的循环,因为这些艰巨的任务要有专业的人士才能完成,比如说分析师。   实际上,我们近段时间以来已经听过太多分析师的报导。风头比较盛的就是来自投资银行 Topeka 的 Brian White,以及 KGI Secrities 的郭明池(音译)。前者为最近一直在苹果的亚洲供应链处进行游荡,因此不断地放出关于他对苹果新品的预测,比如说 iRing、iTV、廉价 iPhone、多尺寸 iPhone 等等。至于后者,则是以预测准确率高而著称。   分析师何其多,风头又怎能只让两个人夺走。所以, 我们今天又看到了一个新名字:Ben Reitzes,一名来自巴克莱投资银行的分析师。Reitzes 并没有像他的同行那样对苹果新品进行一番预测,而是对苹果发出了一番”善意提醒“。在今天的一份投资者报告上,Reitzes 指出”苹果不能再沉默,9月份(或之前)必须要有所动作”。   既然是分析师,报告中自然离不开苹果的股价。Reitzes 表示,由于苹果在今年 3 月季度的毫无做为,AAPL 才表现出持续下跌的颓势,他们需要在 9 月份之前发布重大产品,以此来刺激 3 月季度的业务瓶颈。
苹果市值半年蒸发逾2800亿美元   由于外界预测今年苹果公司(AAPL)的iPhone和iPad等产品恐怕无法达到预期销量,近期苹果股价持续走低。该股17日重挫5.5%收于402.8美元,盘中自2011年12月以来首次跌破400美元大关。   自去年9月21日创下702美元的历史高点至今半年多的时间里,苹果市值已蒸发了2800多亿美元。   新品前途叵测   据外媒报道,苹果音频芯片供应商凌云逻辑(Cirrus Logic)17日公布的2013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当季营业收入仅为1.7亿美元,低于分析师平均预期的1.973亿美元;且该公司出现库存积压情况。分析人士认为,凌云逻辑的营收主要来自下游的苹果,前者最新财报可能预示苹果无法达到今年的销量预期。   苹果将在23日公布一季报。自去年10月至今,苹果尚未推出新产品,分析师普遍预计,苹果在今年第二季度很可能自2003年以来首次出现业绩下滑。   美国研究机构BTIG分析师沃尔特·皮塞克预计,为提高市场份额,苹果将在今年底推出售价300美元的低价版iPhone,“若想提升利润水平和市场份额,苹果必须推出这种产品”。   但美国投行派杰(Piper Jaffray)分析师吉恩·蒙斯特则认为,低价版iPhone的“自相蚕食率”可能将达30%,即每卖出三部低价iPhone,就会导致苹果少卖出一部全价iPhone。蒙斯特17日预计,苹果将在9月推出售价300美元的iPhone,明年这款产品的销量将达7500万部。明年苹果在全球高端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将由2012年的43%降至37%,在售价400美元以下的低端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则由此前的零升至11%。蒙斯特对今年苹果业绩前景悲观。他预计,在截至6月的财季,iPhone销量将环比持平,而非此前预计的增长15%。受此影响,苹果当季营收将为351亿美元,低于此前预计的376亿美元。   另据科技网站DigiTimes18日报道,消息人士透露,由于需求疲软,当季苹果iPad mini销量将同比下滑20%到30%。   股价低迷不振   受利润和销售增速放缓以及市场竞争加剧等负面因素影响,近期苹果股价走势不振。17日收盘下跌5.5%至402.80美元,盘中一度触及398.11美元。据彭博数据,截至17日收盘,苹果股价距离去年9月所创历史高点702美元已累计下跌43%。   派杰分析师吉恩·蒙斯特在最新发布的研报中将苹果目标价由788美元调降至688美元,较去年同期的910美元大幅下调24.4%。评级仍为“持有”。他预计,受发布新产品的提振,在度过未来3至6个月的艰难时期后,苹果股价将再次攀升。   不过,美国科技资讯网站SAI 17日的报道认为,虽然多数华尔街分析师对苹果未来增势持悲观态度,但综合该公司各方面情况而言,苹果并不会走上诺基亚的衰败之路。若投资者目前买入该公司股票,仍可能获得较好的投资回报。苹果拥有约1500亿美元的现金且无债务。苹果当前派息率为2.5%,预计今后仍将增长,这意味着即使苹果利润率下降50%,甚至营收无法保持增长,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该公司仍能拥有足够现金,回报目前购买其股票的投资者。此外,从行业整体来看,全球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无疑将持续攀升,苹果作为行业巨头之一,没有理由无法实现营收增长。
4月19日早7点科技新闻  1、传IBM与联想谈判欲出售部分服务器业务   据知情人士透露,IBM正与联想集团深入协商,准备出售一部分电脑服务器业务给联想。双方讨论的是IBM出售X86服务器,它包括企业低端工作站、云数据中心业务。具体出售价格未知,不过一名知情人士透露,交易可能值数十亿美元。   2、IBM一季度净利30亿美元 同比下降1.1%   IBM今天公布第一季度业绩,期内营收234亿美元,净利30亿美元,净利同比下降1.1%。   3、微软三财季净利60亿美元 CFO将离职   微软今天公布三财季业绩,期内净利60亿美元,合每股收益72美分,上年同期为51亿美元,每股60美分。微软还表示,公司CFO彼得・克莱因(Peter Klein)将离职。微软三财季营收204.9亿美元,运营利润为76.1亿美元,净利60.6亿美元,每股收益为0.76美元。上年同期营收174.07亿美元,运营利润63.74亿美元,每股收益0.60美元。   4、AMD一季度净亏1.46亿美元 营收10.9亿美元   AMD今天公布2013年一季度业绩,期内营收10.9亿美元,环比下降6%,同比下降31%。一季度AMD运营亏损9800万美元,净亏损1.46亿美元,每股亏损0.19美元。   5、诺基亚Q1净亏损3.55亿美元 同比收窄78.4%   诺基亚今天公布的财报显示,第一季度营收为58.5亿欧元(约合76亿美元)。第一季度净亏损从一年前同期的9.28亿欧元收窄至2.72亿欧元(约合3.55亿美元)。第一季度诺基亚旗舰产品Lumia智能手机销量从去年第四季度的440万部增长至560万部。   6、Google一季度净利润33.5亿美元 同比增16%   Google今天公布一季度业绩,期内营收139.7亿美元。不计流量采购成本29.6亿美元,营收110.1亿美元。公司一季度净利33.5亿美元(约合207亿元人民币),上年同期28.9亿美元,同比增长16%。
诺基亚股价重挫11%:复苏前景压力增大 诺基亚周四发布其2013财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诺基亚第一季度营收为76.5亿美元,同比下降20.4%;净亏约3.55亿美元,同比收窄70.7%。虽然Lumia智能机销量,从上一季度的440万台,增长到560万台,但由于功能型手机销量低迷,导致诺基亚周四股价大跌11.45%,为其复苏之路蒙上了一层阴影。 作为昔日全球手机厂商霸主,诺基亚功能型手机一季度销量骤降,其中Asha手机系列销量下滑21%,这也导致了该公司营收同比下降20%。不过运行微软Windows Phone平台的Lumia智能机销量同比增长27%。 受此消息影响,诺基亚在纽交所股价周四下跌0.41美元,报收于3.17美元,跌幅为11.45%。过去52周来,诺基亚股价最高收于4.9美元,最低为1.63美元。该公司在赫尔辛基股票交易市场的股价下跌0.22欧元(约合0.29美元),报收于2.42欧元(约合3.16美元),跌幅为8.3%;同时交易量创下自去年11月以来新低,这也显示投资者对于功能型手机销量低迷的担忧,而没有为Lumia增长势头欢呼雀跃。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来自亚洲厂商推出Android智能机的竞争加大,伤害了诺基亚功能型手机的需求量。因诺基亚Lumia智能机初期销量不能抵消功能型手机下滑带来的损失,后者销量下滑,也令该公司CEO史蒂芬・埃洛普(Stephen Elop)复苏大计生疑。 芬兰投资银行Evli分析师米考・厄瓦斯蒂(Mikko Ervasti)表示:“诺基亚低端手机业务表现不佳,他们需要调低Lumia智能机售价,以此增加对新兴市场用户的吸引力。” 埃洛普在电话会议上表示:“我们手机业务销量下滑,根本原因是行业竞争力度加大。不过诺基亚正准备拿出激进措施应对。” 自2010年转投微软阵营以来,埃洛普一直希望推动诺基亚重回美国市场。为此,诺基亚计划在美推出多款新机。“第一季度末,诺基亚将在一家美国主流运营商推出拥有‘英雄般地位’新Lumia产品,这也标志着诺基亚新机推出季的序曲。” 瑞典银行分析师哈坎・沃伦(Hakan Wranne)表示:“诺基亚必须在其还没失去移动市场地位之前,提升其智能机销量速度。当前,诺基亚失势速度极快,导致其复兴时间时日无多。”(编译/半夏)
出大事了 福布斯2000强 工商银行第一了 苹果第15. 福布斯今日发布全球企业2000强,工行首次登上榜首,苹果居第15名。 据福布斯中文网消息,福布斯今日发布了2013年全球企业2000强榜单。榜单显示,中国工商银行超越埃克森美孚,成为全球最大企业,首次登上了全球老大哥的宝座。建设银行位居第二。 据介绍,这是我们第十年发布全球企业2000强榜单。今年,中国工商银行超越埃克森美孚,成为全球最大企业,首次登上了全球老大哥的宝座。另一家来自中国的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排名上升了11位,一跃升至榜眼位置。 分析指出,这两家企业在我们榜单上排名的迅速蹿升得益于它们2012年的销售额和利润均出现了两位数增长。尽管两家银行的利润仍在增长,2012年却是它们自上市以来年增长率最慢的一年。大多数分析师都不认为中国会爆发银行业危机,但逐渐增多的违约事件和缩水的贷款创收能力对中国银行系统来说是一个严重的威胁。 摩根大通在2011年曾摘得全球最大企业称号,今年因其销售额出现小幅下滑,排名下降至第三位。通用电气的排名也下降了一位,去年该公司排在第三位,今年位列第四。今年排名第五的公司是去年的榜首埃克森美孚。尽管其连续第二年成为全球最能挣钱的企业,但该石油及天然气巨头在第一名的宝座上仅仅呆了一年就被被迫让位。 苹果公司(排名并列第15)依然是世界上市值最高的公司,即便其市值自去年3月份以来已缩水24%。沃尔玛(排名并列第15)则凭借5%的销售额增幅,从荷兰皇家壳牌石油手中夺回了全球销售额最高企业的头衔。德国的安联(Allianz)、韩国的三星电子以及美国的AT&T今年闯入前25,其中安联排名蹿升最快,从去年的第50名升至今年的第25名。 今年的2000强榜单再次折射出全球商业的动态变化。榜单覆盖63个国家,较去年减少了3个。美国(543家企业上榜)新增加了19家上榜企业,挽回了其自2004年以来上榜企业一路减少的势头,也是其自2009年以来上榜企业数量最多的一年。日本(251家企业上榜)再次居于次席,不过其上榜企业数量较去年减少了7家。 中国大陆(136家企业上榜)位列第三,上榜企业数量与去年持平。这也是自2004年首届全球企业2000强榜单以来,中国上榜企业数量首次未有出现增长。有11个国家仅有一家企业上榜,其中包括新西兰、捷克共和国和越南。
微软正进一步收紧针对安卓的专利口袋 今日国外科技媒体Ars Technica报道,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已经同意就Android和Chrome OS设备向微软交付授权费,授权范围涵盖微软专利组合中可供用于执行Android和Chrome OS操作系统的广泛属性,包含智慧型手机、平板电脑和电视等。尽管两家公司都没有公布细节,微软将会得到来自这家生产全球40%消费电子产品的巨头的专利使用费。这样一来,富士康也就成为了被微软特许使用其专利的最大厂家。 事实上,在Windows Phone上还没得到预期效果的微软,早已经看好了安卓这块大肥肉。每年收来的“微软安卓税”,就足以抵偿推广Windows Phone支出的数十亿营销费用。目前,他们正逐步收紧针对安卓的专利口袋,试图从这一市场多分一杯羹。 微软连战连捷 早在2011年微软和摩托罗拉陷入讼争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大开眼界,微软从MS-DOS时代就积累的专利(比如“长文件名支持”)完全扼住了安卓的咽喉。更要命的是微软之前就从安卓的母体Linux上收取授权费用,包括Amazon、Novell、Linspire、TurboLinux在内的多家大公司都已经和微软签有专利授权协议,以保护公司和用户的利益。 自2011年起,微软和谷歌曾就专利问题进行过多起诉讼,最终达成了部分专利的交叉互换协议。同时,微软也把眼光瞄准了安卓厂商,HTC、三星、宏碁、Velocity Micro等相继与微软达成协议缴纳专利使用费。最扎眼的还算今年尼康也开始缴费。这家相机厂商一个不小心推出了一台安卓相机,之后便成了微软的俘虏。谷歌说这是勒索 早在2011年9月,微软和三星达成专利许可协议之时,谷歌一位发言人就在一份声明中表示: “微软同三星签署的协议,与微软此前采取的战略并无差异。由于无法在智能手机市场取得成功,微软就只能凭借法律手段,以从他人的最新技术成果和发明创造中敲诈出一些利润。谷歌今后将一如既往地致力于新技术开发,并对Android硬件合作伙伴提供支持。” 而Google高级副总裁、首席法律顾问大卫·德拉蒙德(David Drummond)当时在官方博客中的撰文表达更为直接: “(微软)他们结成联合体,收购Novell和北电网络的专利,以防Google获得这些资产。他们试图向每台Android设备收取15美元的专利授权费,使手机厂商为Android设备支付比Windows Mobile设备更多的费用(而我们免费提供Android系统)。他们甚至起诉Barnes&Noble、HTC、摩托罗拉和三星。专利的本意是鼓励创新;如今他们却将专利用作扼杀创新的武器。” 为了保护安卓这一谷歌广告业务的生命线,谷歌最终斥资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希望在专利上可以跟微软抗衡,但是这并不能改变其他安卓厂商的命运。 用”微软安卓税”补贴Windows Phone 在微软诺基亚同盟成立不久的2011年四季度,微软向诺基亚支付了2.5亿美元推广费用,而诺基亚每部手机向微软支付操作系统版权费。要知道当时Lumia 800发布不久,季度销量也只有一百万台多点。即使像中兴高管披露的那样,每台Windows Phone收取27美元的版权费,诺基亚回馈给微软的还不到三千万美元。 事实上,在Windows Phone推出后的数年间,微软每年投入的营销费用以达十数亿美元。但是依靠“微软安卓税”足以抵偿这一点。早在去年8月,分析公司Trefis就向投资者们提供了关于Android专利的报告。该报告显示,HTC每台Android设备向微软支付10美元专利费,三星每台支付10-12美元。而光是上一个季度三星就卖出了6300万台智能手机,其中超过6000万台应是Android手机(Windows Phone在三星智能手机出货量中的份额很小),仅三星一家就可以向微软提供超过6亿美元的专利费收入。 无论Windows Phone在当下如何不争气,微软都能够以从安卓厂商中抽税的方式给予补贴。这此消彼长的态势,对于仍在上升的安卓市场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被收割之前国内厂商还有多少机会 在跟鸿海达成协议之前,微软已经从HTC和其他欧美日电子厂商们身上收割过一茬了。面对中国国内日益繁荣的智能手机制造行业,以及在其中游刃有余的小米、魅族和其他国内二线品牌,微软又怎能不动心。 事实上,早在微软开始收“微软安卓税”的2011年,华为就曾经跟微软有过接触,但是双方似乎从来没有公布谈判的具体结果。而同样推出安卓手机的中兴和联想,微软也没有找过它的茬,为什么呢?我们仔细看一下,国内的大厂商中,中兴和华为都是推出了Windows Phone 8手机的。微软与其收他们专利费再给他们更多推广费,还不如拉拢他们,让他们好好做Windows Phone。而联想更是微软在PC上的亲密伙伴,微软在推广Windows 8上尚且借助于联想,就算收了安卓专利费,还会用加倍的Win8推广费返还。 精明的雷军似乎早就看透了其中的利害关系,早去年这个时候就公开表示小米愿与微软合作,发展Windows Phone,其实也是想避过微软的专利大棒。但对于其他的品牌则不然。一来他们利润微薄,微软的“专利税”将使他们的盈利遭受极大打击。另一方面,由于微软希望找到知名的品牌促进Windows Phone(跟诺基亚的合作就是一例),国内二线厂商还没有跟微软直接合作的条件。这些厂商的机会已经不多了,如果不在微软的专利费洪水降下来之前找到大公司庇护,或者转投别的平台,根本逃不了被微软狠宰一刀的命运。
Android仍是移动恶意软件的头号攻击对象   4月1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移动设备的恶意软件处于初发时期,特别是与电脑操作系统所面临的威胁规模相比,移动操作系统受到的威胁还是相对较小的。但是,在所有移动操作系统的安全威胁中,谷歌的Android平台是受害最深的,尽管有安全软件公司Symantect曾报告称,技术上来说,苹果的iOS系统是最脆弱的。出现这样的结果的原因来自于这两个移动操作系统生态圈所采用的不同的运营方式,苹果的系统是封闭的,而Android的系统是开源的。   Symantec认定,2012年移动平台受到的安全威胁只有108例,其中103例是针对Android系统的, Symbian系统紧随Android之后,受到3例有针对性的攻击, iOS系统和微软移动系统各有一例。但是,从平台的漏洞来看,iOS系统有387个文件缺陷,而Android只有13个。此外,黑莓有13个,而微软操作系统有2个。   Android系统遭受安全威胁的根本原因来自于除谷歌应用商店外的其他第三方应用商店的下载软件中,还有些来自于用户通过激活设置而直接装载的应用,而对于iOS用户来说,他们如果想装载第三方应用商店的应用就必需要破解自己的设备。Symantec表示,就是这样的开源与封闭的系统运营方式导致了不同的威胁水平。   Symantec还在其报告中举出一个实例,去年,有人将一款流氓软件伪装成流行游戏上传到谷歌应用商店市场,绕过了谷歌商店自动的筛选程序。但是,很显然大部分Android平台的恶意软件来自于非官方的应用下载。   该报告显示,从位置上来看,Android的威胁主要来自于东欧和亚洲,中国不用谷歌商店下载应用,而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较多,在该地区的Android系统设备受到的威胁也较大。   Symantec表示,另一个对Android安全有影响的问题是系统分裂,旧版本的系统有可能产生风险,还有一些Android的皮肤也可能导致潜在的威胁,因为这些会导致系统更新的进程。所以,自谷歌对其Android 4.0以上的版本进行安全性能提升后,大多数用户还在用旧的版本。   Symantec称,Android 4.0以上的版本里安全方面的调整主要包括:添加了一个新功能,该功能允许用户阻挡某些应用的推送通知;在Android 4.2中添加的新功能可在用户发送产生费用的文本时进行提醒和确认。   Symantec预计,今年移动平台的恶意软件将有增加的趋势,平板电脑和智能机数量的不断增加将吸引更多的恶意软件发布者。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在这些平台上很可能看到一些“勒索软件和由网站主导的系统病毒。”
欧盟欲调查华为中兴 称其威胁本土企业    【PConline 品科技】据国外媒体报道,欧盟外交官16日表示,欧盟贸易长官将对中国通信设备制造商华为和中兴展开调查,并希望获得欧盟成员国的支持。报道指出,事实上欧洲制造商并没有对华为和中兴发起投诉。   欧盟委员会认为,中兴、华为获得国家补贴损害了欧洲厂商的利益。一直在收集有关华为和中兴“利用国家补贴”来削弱欧洲公司的证据,以期保护欧洲公司的利益。一份去年的欧盟内部报告建议,欧盟应为反对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主导地位的上升对本土企业带来的“威胁”而采取行动。   欧盟国家对华为的态度存在分歧,英国和荷兰认为华为提供了就业机会,其他国家则更担心中国厂商进入敏感领域。此外,由于担心会被挡在不断扩大的中国市场大门之外,欧洲的电信设备厂商——爱立信、阿尔卡特-朗讯、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拒绝与欧盟委员会合作。   盟贸易专员德古特2月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移动网络存在“严重的安全担忧”。他指出,美国和澳大利亚实质上已禁止华为进入它们的市场。  对于欧盟委员会做法,华为多次否认接受不公平补贴,并坚持认为公司优势在于低成本制造和创新。华为称,其行为符合国际法规定,产品是绝对安全的。
华为计划五年内成为全球智能手机领导厂商   《华尔街日报》网络版今天刊文称,华为欲在移动设备市场复制电信设备领域的成功,成为全球智能手机的领导厂商之一,与三星和苹果鼎足而立。   目前来看,华为对苹果和三星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构不成威胁。但是,这家来自中国的电信设备公司,在过去数年间却打败了几大西方竞争对手,登顶全球电信设备市场。现在华为认为,该公司可以在移动设备市场复制这一成功。   为了建立高端智能手机品牌,华为在市场营销上不遗余力。该公司最近正筹划推出一款前所未有的智能手机。在美国,华为的支柱业务无线网络设备因被指存在后门程序而饱受争议,但这不妨碍该公司进军美国移动设备市场的步伐。   华为终端负责人万飚称:“现在三星和苹果的确处于强势地位,但世界瞬息万变。”他表示,华为的目标是,在未来五年内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手机和智能设备厂商。    品牌形象是关键   要实现这一目标,摆在华为面前的还有很多障碍。华为移动设备在中国消费者中的知名度并不高,而且该公司现在的移动设备主要覆盖的是低端市场。根据市场研究公司Canalys的数据,华为去年约有一半的智能手机销往了国外,每部价格在100美元至150美元之间。   另一个不利因素就是上面谈及的美国针对华为发布的“安全隐患”报告,尽管该报告针对的不是华为手持设备,而且该公司也竭力否认这一指控,但这对华为进军西方智能手机市场增添了阴影。   万飚表示:“华为在美国的形象是我们需要克服的一个挑战,这对我们打造积极的华为消费电子品牌形象非常重要。”    今年计划售出6000万部智能手机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IDC的数据,华为去年第四季度共售出1080万部智能手机,成为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设备商,仅落后于三星和苹果。尽管如此,华为去年全年仅售出3200万部智能手机,未能达到年初预定的销售5000万至6000万部的目标。万飚表示,华为今年的智能手机出货目标是6000万部。   华为正在准备一款被该公司称为将“震惊世界”的手机,计划于今年下半年推出,更多细节尚未披露。华为终端首席营销官邵阳称:“我认为今年将是华为给业界带来更多惊喜的一年。”   多年来,华为与电信运营商在销售终端设备方面建立了良好的关系,通过运营商的品牌卖出了大量低端手机。从去年开始,华为开始强化自主品牌,通过智能手机进军高端市场。迄今,华为已建立了20多家自有品牌零售店,其中大部分位于中国。该公司表示,将在中东和拉丁美洲地区开建更多的品牌零售店。   除了三星和苹果外,华为智能手机全球化还将面临来自HTC、诺基亚、以及同样来自中国的联想和中兴等厂商的竞争。    加大品牌宣传投入   Canalys分析师雷切尔·拉什福德(Rachel Lashford)认为,在印度和南亚等市场,手机通常通过开放市场销售,而不是通过电信运营商代售。在这些地区,品牌建设尤其重要。他指出:“华为仍缺少能够打动消费者的高端产品。”   他还表示,在西方世界,“很多消费者连准确读出“Huawei”的发音都还有困难”。邵阳表示,华为考虑过是否应该为消费类产品创建一个新品牌,以替代发音拗口的Huawei。但最后为了保持品牌一致性,决定不另行取名。   实际上,华为已经加大在品牌宣传上的投入。去年11月,该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发起了耗资3000万美元的品牌宣传活动,用于推广其高端智能手机品牌Ascend。据华为介绍,该系列活动还包括了一个在线游戏,该游戏吸引了300多万用户参与。   在欧洲,华为的品牌身影更多出现在运动场。8月,在欧足联超级杯比赛中,华为作为参赛球队马德里竞技的赞助商,其Logo在被印在了该队球员的球衣上,得到了很好的展示。   根据广告研究顾问公司Kantar Media的数据,去年三星在美国用于推广手机的广告投入为4.01亿美元,高于苹果的3.33亿美元。邵阳没有透露华为会投入多少资金用于美国市场的手机推广,但表示肯定不会向三星和苹果那样大投入。   他表示:“大量砸钱用于广告是一种方式,但并非唯一。”   来源:华尔街日报
传苹果人才流失加剧:员工向创业公司投递简历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4月16日凌晨消息,据美国科技博客BusinessInsider报道,两名风险投资家透露,苹果员工正在向创业公司投递应聘简历,这是从未发生过的事情。   一名风险投资家称:“从整体上来说,苹果高管和员工的不满越来越大,跳槽的意愿也越来越强。”   另一名风险投资家也表示,最近来自于苹果员工的应聘简历数量显著增加。这名风险投资家指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二:一是创业公司支付的薪酬较高,二是“在新领导层的领导下,苹果文化已开始改变”。   美国知名科技博客Daring Fireball作者约翰·格鲁伯(John Gruber)一个月前称,留住人才已变成“苹果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但却几乎没人谈论此事”。   他表示:“我认为,如果说苹果面临什么重大问题的话,那就是工程师和普通设计人才正在流失。”   业界人士指出,在人才流失问题上,格鲁伯极具发言权,原因是他跟苹果员工之间联系密切,而且很少会发表有关苹果的危言耸听的言论。   格鲁伯表示,自从他发出上述警告的一个月中,苹果员工离职的速度并未“加快”。他说道:“人们的一致看法是,苹果员工离职并非由于这家公司即将‘沉没’,而是由于人们希望利用苹果的成功谋得更好职位,这种趋势是无可避免的。”   格鲁伯称:“(创业公司)对苹果员工的需求量很高,这就是问题原因所在。”   苹果发言人拒绝就此消息置评。(唐风)
首页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