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ift7 swift7
关注数: 57 粉丝数: 186 发帖数: 9,841 关注贴吧数: 345
第九届茅盾文学奖参评作品目录 第九届茅盾文学奖参评作品目录 来源:中国作家网 序号 作品名称 作 者 出版单位 出版日期 推荐单位 1 《遗忘与宽容》 阿慈兰若 鹭江出版社 2013年12月 鹭江出版社 2 《时间悄悄的嘴脸》 阿拉提·阿斯木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3年9月 新疆作协 3 《纪年绣》 阿蛮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4年7月 重庆作协 4 《艾多斯 · 舒立凡》 艾多斯·阿曼泰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2013年4月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5 《南方》 艾伟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4年11月 浙江作协 6 《东望》 安力达 作家出版社 2012年10月 中国电力作协 7 《忽必烈大汗》 巴根 作家出版社 2012年11月 总政宣传部艺术局 8 《云横秦岭》 巴陇锋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4年3月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9 《大凉山往事》 北来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4年5月 中国铁路作协 10 《大地》 布仁特古斯 作家出版社 2014年11月 内蒙古作协 11 《大英雄本色》 采风楼主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014年10月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12 《家园万岁》 蔡测海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年3月 湖南作协 13 《遍地杏黄》 曹华鹏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4年3月 山东人民出版社 14 《魔气》 曹军庆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4年5月 长江文艺出版社 15 《嗜血的皇冠》 曹升 时代文艺出版社 2011年7月 浙江作协 16 《第五战区》 常芳 山东文艺出版社 2014年9月 山东文艺出版社 17 《一个女人的五故事》 陈家桥 安徽文艺出版社 2011年8月 安徽文艺出版社 18 《江州义门》 陈启文 花城出版社 2012年1月 花城出版社 19 《羊哭了,猪笑了,蚂蚁病了》 陈亚珍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11年11月 山西作协、北京燕山出版社 20 《花儿是心上的油》 陈元魁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4年10月 青海作协 21 《九曲回肠》 陈占敏 山东文艺出版社 2014年6月 山东文艺出版社 22 《甑子场》 成都凸凹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14年12月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3 《大三线》 成都凸凹 现代出版社 2014年10月 现代出版社 24 《黑白·白之篇》 储福金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4年8月 江南杂志社 25 《祖宗在上》 丛培申 辽宁人民出版社 2014年1月 辽宁人民出版社 26 《命定》 达真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11年11月 四川文艺出版社 27 《浪漫时代》 戴谙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14年1月 百花文艺出版社 28 《辛亥舰队》 邓晨曦 海风出版社 2011年8月 福建作协 29 《南方有令秧》 笛安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4年11月 长江文艺出版社 30 《依偎》 丁捷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2年8月 钟山杂志社 31 《悬崖边》 董新建 中国检察出版社 2014年4月 中国检察出版社 32 《有啥别有病》 杜禅 华夏出版社 2013年1月 华夏出版社 33 《大车帮》 杜光辉 作家出版社 2012年3月 海南作协 34 《江河水》 杜卫东、周新京 东方出版社 2014年9月 东方出版社 35 《仓央嘉措》 多杰才旦 青海人民出版社 2012年9月 青海作协 36 《土地》 范力国 远方出版社 2013年10月 中国国土资源作协 37 《吾血吾土》 范稳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4年10月 十月杂志社 38 《我的名字叫王村》 范小青 作家出版社 2014年6月 作家出版社 39 《战起1938》 疯丢子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4年1月 晋江文学城 40 《最后的蚁王》 冯光辉 凤凰出版社 2012年6月 凤凰出版社 41 《粉碎》 冯积岐 文汇出版社 2012年1月 陕西作协 42 《变声期》 凤鸣 时代文艺出版社 2012年11月 吉林作协 43 《红树》 符兴全 天地出版社 2014年8月 海南作协、天地出版社 44 《风雨伊洛河》 傅金保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4年12月 河南大学出版社 45 《雪落高原》 傅泽刚 作家出版社 2014年2月 云南作协 46 《农民父亲》 高鸿 文汇出版社 2012年12月 文汇出版社 47 《统万城》 高建群 太白文艺出版社 2012年12月 太白文艺出版社 48 《江南三部曲》 格非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2年4月 上海文艺出版社、作家杂志社 49 《裸地》 葛水平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14年12月 北岳文艺出版社 50 《田韩堡》 耿翔 西安出版社 2012年12月 西安出版社 51 《日头》 关仁山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4年8月 河北作协、人民文学出版社 52 《工人》 管新生、管燕草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年1月 上海人民出版社 53 《英雄水雷》 光盘 漓江出版社 2014年12月 广西作协 54 《东门破》 郭明辉 安徽文艺出版社 2014年9月 安徽作协 55 《蒙古里亚》 郭雪波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4年10月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56 《青旗·嘎达梅林》 郭雪波 新星出版社 2011年6月 新星出版社 57 《野沙》 郭严隶 作家出版社 2014年12月 中国作家杂志社 58 《想爱》 果园 花城出版社 2012年5月 中国电力作协 59 《向延安》 海飞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1年6月 浙江作协 60 《热带时间》 海男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3年1月 云南作协 61 《粮票》 韩乃寅 东方出版社 2013年11月 东方出版社 62 《七七级》 韩乃寅 北方文艺出版社 2012年9月 黑龙江作协 63 《日夜书》 韩少功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3年3月 海南作协、上海文艺出版社、收获杂志社 64 《胜算》 何常在 中国言实出版社 2014年5月 中国言实出版社 65 《来生再见》 何顿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3年11月 湖南作协 66 《葵花》 何玉茹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3年6月 河北作协 67 《百鸟朝凤》 红柯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3年5月 作家杂志社 68 《喀拉布风暴》 红柯 重庆出版社 2013年9月 陕西作协、重庆出版集团 69 《少女萨吾尔登》 红柯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4年12月 十月杂志社 70 《家人们》 黄蓓佳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1年6月 江苏作协 71 《碑》 黄国荣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2012年1月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72 《深圳梦》 黄国晟 九州出版社 2014年10月 九州出版社 73 《大帅府》 黄世明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3年4月 辽宁作协 74 《京西胭脂铺》 黄晓阳、冷海 中国言实出版社 2014年1月 中国言实出版社 75 《上庄记》 季栋梁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4年5月 宁夏作协 76 《古炉》 贾平凹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1年1月 当代杂志社 77 《老生》 贾平凹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4年9月 陕西作协 78 《负案在逃》 贾文成 群众出版社 2013年7月 中国铁路作协 79 《汉口之春》 姜燕鸣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3年1月 湖北作协 80 《火鲤鱼》 姜贻斌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2年5月 湖南作协 81 《囚界无边》 蒋子丹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2年1月 作家杂志社 82 《繁花》 金宇澄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3年3月 上海作协、上海文艺出版社、收获杂志社 83 《关东乱世》 景文玺 群众出版社 2014年1月 群众出版社 84 《援疆兄弟》 鞠利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3年9月 新疆作协 85 《天天都有大太阳》 康志刚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13年1月 百花文艺出版社 86 《离婚记》 老梅 漓江出版社 2013年8月 漓江出版社 87 《西施乳》 老藤 群众出版社 2014年7月 辽宁作协 88 《抵达昨日之河》 李伯勇 作家出版社 2014年8月 江西作协 89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李成虎 青海人民出版社 2013年8月 青海作协 90 《大江边》 李凤群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1年1月 江苏文艺出版社 91 《农历》 李国仁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4年4月 四川人民出版社 92 《镜子里的父亲》 李浩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3年11月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93 《木垒河》 李健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2年10月 新疆作协 94 《城事》 李劲松 太白文艺出版社 2014年3月 重庆作协 95 《中国战场之共赴国难》 李骏虎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14年12月 山西作协、北岳文艺出版社 96 《生命册》 李佩甫 作家出版社 2012年3月 作家出版社 97 《季节深处》 李芮 新华出版社 2011年11月 中国煤矿作协 98 《张马丁的第八天》 李锐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1年12月 江苏文艺出版社 99 《血地》 李西岳 花山文艺出版社 2013年1月 花山文艺出版社 100 《黑瞎子沟传奇》 李尊秀 北方文艺出版社 2013年5月 黑龙江作协
周作人本名 櫆寿(后改为奎绶) 笔名 遐寿、仲密、岂明(共有90多个笔名) 出生 1885年1月16日 大清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 逝世 1967年5月6日(82岁) 中国北京市 职业 作家 配偶 羽太信子 子女 周丰一、周静子、周若子 亲属 周伯宜(父亲)鲁瑞(母亲)周树人(兄)周建人(弟) 周作人(1885年1月16日-1967年5月6日),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诗人、翻译家、思想家,中国民俗学开拓人,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之一。原名櫆寿(后改为奎绶),字星杓,又名启明、启孟、起孟,笔名遐寿、仲密、岂明,号知堂、药堂等。鲁迅(周树人)之弟,周建人之兄。历任国立北京大学教授、东方文学系主任,燕京大学新文学系主任、客座教授。新文化运动中是《新青年》的重要同人作者,并曾任“新潮社”主任编辑。“五四运动”之后,与郑振铎、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并与鲁迅、林语堂、孙伏园等创办《语丝》周刊,任主编和主要撰稿人。 主要译著如下: 古希腊语 《路吉阿诺斯对话集》 《希腊拟曲》 《财神》(古希腊喜剧) 《希腊神话》 《伊索寓言》(全译本) 《欧里庇得斯悲剧集》(与罗念生合作,古希腊悲剧) 日本语 《古事记》 《狂言选》 《枕草子》 《浮世澡堂》(日本语《浮世风吕》) 《浮世理发馆》(日本语《浮世床》) 《现代日本小说集》(与鲁迅合作) 《如梦记》 《石川啄木诗歌集》 《两条血痕》 《平家物语》 (未译完) 英语 《域外小说集》(与鲁迅合作) 《红星佚史》 《现代小说译丛》(与鲁迅合作) 《希腊的神与英雄》
司各特及其作品简介 作者介绍转自百科 沃尔特·司各特爵士,第一代从男爵(Sir Walter Scott, 1st Baronet,1771年8月15日-1832年9月21日),苏格兰历史小说家、诗人。生平: 司各特18个月时患小儿麻痹症而有腿萎缩。12岁时进爱丁堡大学。他十分欣赏德国的“狂飙文学”,翻译过德国著名民谣《莱诺尔》。1802年司各特出版《苏格兰边区歌两集》。1805年他第一部有分量的作品《最后一个吟游诗人之歌》问世。此后他投资印刷行业。1808年出版诗歌《玛米恩》,以后他创作了《湖边夫人》、《特里亚明的婚礼》、《岛屿的领主》等一系列诗歌。他最后一部长诗是《无畏的哈罗尔德》。司各特的诗充满浪漫的冒险故事,深受读者欢迎。但当时拜伦的诗才遮蔽了司各特的才华,司各特转向小说创作,从而首创英国历史小说,为英国文学提供了30多部历史小说巨著。最早的一部历史小说《威佛利》1813年出版,其取材于苏格兰。司各特关于英格兰历史小说有脍炙人口的《艾凡赫》(《撒克逊劫后英雄传》)等,关于欧洲史的小说有《昆丁·达威尔特》及《十字军英雄记》等。司各特的小说情节浪漫复杂,语言流畅生动。后世许多优秀作家都曾深受他的影响。 1826年,他投资的印刷厂倒闭,司各特以英雄气概承担了114,000英镑的全部债务。他拼命地写作,还清了债务。过分紧张的工作使他的身体垮了下来。司各特之死使英国举国悲伤。 参考文献: 戴炜栋《英语国家背景知识词典》大象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第140-141页
《莎士比亚全集(10卷本)》荣获第八届上海印刷大奖金奖 2014年7月3日在2014中国上海国际印刷周上,上海译文出版社今年出版的方平先生主译、国内唯一诗体译本的《莎士比亚全集(10卷本)》,荣获第八届上海印刷大奖金奖。 国内莎学泰斗方平先生主译 迄今为止华语界唯一诗体译本莎翁全集《莎士比亚全集》(十卷) 作者:(英)威廉·莎士比亚 译者:方平 ISBN:978-7-5327-6236-1/I·3703 出版时间:2014年3月 字数:4700千 开本:A5 装帧:精装 定价:880 元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他是一位空前也可说绝后的伟大戏剧诗人,是有史以来全世界最伟大的文豪。 经过几代翻译工作者近百年的艰辛劳作和不懈努力,在诗体版《莎士比亚全集》出版之前,华语世界已经有了四套莎士比亚全集的译本:第一套是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出版的、以朱生豪译本为主体(经过吴兴华、方平等校订)、由章益、黄雨石等补齐的十一卷本;第二套是1967年梁实秋翻译在台湾出版的四十册本;第三套是1957年台湾世界书局出版的以朱生豪原译为主体、由已故学者虞尔昌补齐的五卷本;第四套是译林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以朱生豪翻译(裘克安、何其莘、沈林、辜正坤等校订)、索天章、孙法理、刘炳善、辜正坤补译的八卷本。 近年来欧美现当代莎学研究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有一部分来自从一个新的角度去研究莎士比亚的戏剧,既强调莎剧和舞台演出之间的密切联系。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形象取代了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评论家们心目中的诗人兼哲人的莎士比亚的形象。 国内莎学研究的泰斗级人物、著名翻译家方平先生在生前曾指出:“一套全新的诗体全集译文《莎士比亚全集》不仅新在这是按照原来的文学样式(诗体)的新译,而是想着重表明在一种新的概念启发下,试图体现对于莎剧的一种新的认识。” 上海译文出版社本次推出的十卷本《莎士比亚全集》,正是由方平主编、主译的,屠岸、阮珅、汪义群、张冲、吴兴华、覃学岚、屠笛等参译,是华语世界头一个用诗体翻译的莎士比亚全集译本。莎士比亚戏剧的原貌是诗剧,是以素诗体(blank verse)为基本形式的诗剧,以诗体译诗体,尽量使译文在语气、语言节奏感上更接近莎剧原貌,是这个版本的最终诉求。方平先生等译者是用“诗体”还原了莎士比亚戏剧大师的形象,为此,在翻译工作中,方平先生要求自己和同伴们“进入角色,进入戏境”,“心中有戏,有助于把人物的口吻译得更传神些,或者更确切些。” 新版十卷本《莎士比亚全集》收录世界莎学界公认的39个剧本。在传统上的37部之外又收入英国“河滨版”中的《两贵亲》和《爱德华三世》两部戏剧),诗歌部分则收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才确认为莎翁作品的长诗《悼亡》,充分吸收了国际莎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同时,这个译本溶入了最新的莎学研究成果,每部剧作和诗歌作品之前均有“前言”——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人物形象和思想主题等,对这部作品做出恰如其分的综合评价;之后又附有简明扼要的“考证”——对此部作品的版本情况、写作年份和取材来源等做出交代。 以下是与读者朋友们分享的新版诗体译本《莎士比亚全集》的细节照片。以及选自新版《莎士比亚全集》第四卷《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前言》和《第二幕第二景》的试读样张,读者朋友们可以看下本次译文版诗体译本莎翁全集的在装帧、版式、译本上的特色。试读样张
作者介绍转自百科 沃尔特·司各特爵士,第一代从男爵(Sir Walter Scott, 1st Baronet,1771年8月15日-1832年9月21日),苏格兰历史小说家、诗人。生平: 司各特18个月时患小儿麻痹症而有腿萎缩。12岁时进爱丁堡大学。他十分欣赏德国的“狂飙文学”,翻译过德国著名民谣《莱诺尔》。1802年司各特出版《苏格兰边区歌两集》。1805年他第一部有分量的作品《最后一个吟游诗人之歌》问世。此后他投资印刷行业。1808年出版诗歌《玛米恩》,以后他创作了《湖边夫人》、《特里亚明的婚礼》、《岛屿的领主》等一系列诗歌。他最后一部长诗是《无畏的哈罗尔德》。司各特的诗充满浪漫的冒险故事,深受读者欢迎。但当时拜伦的诗才遮蔽了司各特的才华,司各特转向小说创作,从而首创英国历史小说,为英国文学提供了30多部历史小说巨著。最早的一部历史小说《威佛利》1813年出版,其取材于苏格兰。司各特关于英格兰历史小说有脍炙人口的《艾凡赫》(《撒克逊劫后英雄传》)等,关于欧洲史的小说有《昆丁·达威尔特》及《十字军英雄记》等。司各特的小说情节浪漫复杂,语言流畅生动。后世许多优秀作家都曾深受他的影响。 1826年,他投资的印刷厂倒闭,司各特以英雄气概承担了114,000英镑的全部债务。他拼命地写作,还清了债务。过分紧张的工作使他的身体垮了下来。司各特之死使英国举国悲伤。 参考文献: 戴炜栋《英语国家背景知识词典》大象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第140-141页
沃尔特·司各特作品搜集【上译版】 上海译文出版社的 沃尔特·司各特的中译作有8本,如下! 【欢迎补充】 1 英雄艾文荷 2 红酋罗伯 3 一个医生的女儿 4 皇家猎宫 5 昆丁•达沃德 6 海盗 7 珀思丽人 8 古董家 沃尔特·司各特 爵士 Sir Walter Scott, 1st Baronet司各特肖像,Henry Raeburn1822年所绘 出生 1771年8月15日(1771-08-15)苏格兰爱丁堡 逝世 1832年9月21日 (61岁)苏格兰梅尔罗斯 职业 历史小说家、诗人 受影响于 威廉·莎士比亚、钦定版圣经 施影响于 维克多·雨果、詹姆斯·芬尼莫·库珀、奥诺雷·德·巴尔扎克 沃尔特·司各特爵士,第一代从男爵(Sir Walter Scott, 1st Baronet,1771年8月15日-1832年9月21日),苏格兰历史小说家、诗人。 生平 : 司各特18个月时患小儿麻痹症而有腿萎缩。12岁时进爱丁堡大学。他十分欣赏德国的“狂飙文学”,翻译过德国著名民谣《莱诺尔》。1802年司各特出版《苏格兰边区歌两集》。1805年他第一部有分量的作品《最后一个吟游诗人之歌》问世。此后他投资印刷行业。1808年出版诗歌《玛米恩》,以后他创作了《湖边夫人》、《特里亚明的婚礼》、《岛屿的领主》等一系列诗歌。他最后一部长诗是《无畏的哈罗尔德》。司各特的诗充满浪漫的冒险故事,深受读者欢迎。但当时拜伦的诗才遮蔽了司各特的才华,司各特转向小说创作,从而首创英国历史小说,为英国文学提供了30多部历史小说巨著。最早的一部历史小说《威佛利》1813年出版,其取材于苏格兰。司各特关于英格兰历史小说有脍炙人口的《艾凡赫》(《撒克逊劫后英雄传》)等,关于欧洲史的小说有《昆丁·达威尔特》及《十字军英雄记》等。司各特的小说情节浪漫复杂,语言流畅生动。后世许多优秀作家都曾深受他的影响。 1826年,他投资的印刷厂倒闭,司各特以英雄气概承担了114,000英镑的全部债务。他拼命地写作,还清了债务。过分紧张的工作使他的身体垮了下来。司各特之死使英国举国悲伤。 参考文献 戴炜栋《英语国家背景知识词典》大象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第140-141页
【简介】《待嫁的新娘》[英国]司各特 待嫁的新娘作者: 司各特 译者: 徐式谷/ 周兴宝/ 蒋琦/ 刘秀英/ 姚乃强 出版社: 译林 出版年: 1997-4 页数: 340 定价: 13.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805676517 内容简介 : 《待嫁的新娘》的故事发生在十二世纪后期,也是十字军第三次出征的前后。当时,在英格兰与威尔士边境地区,诺曼贵族和威尔士王公之间互相对峙,战争连绵不断。诺曼封建主派镇边使前去镇压反抗,扩大疆土。他们修城筑堡,步步为营,采用蚕食的方法,不断侵占威尔士的土地。书中的"哀堡"堡主雷蒙德o贝伦格就是英王亨利二世派去的一个镇边使,而"红堡"堡主格万温则是威尔士一个侯国的王子,双方积下了极深的世仇。罗马教廷为了动员这些王公贵族率兵参加十字军东侵,力促双方和好。经过坎特伯雷大主教鲍德温的一番游说,双方言和了。但时隔不久,格万温因向雷蒙德之女伊芙琳求婚遭到拒绝,恼羞成怒,乃兴兵围攻"哀堡",雷蒙德初战便身亡。正当"哀堡"危在旦夕之际,另一阵边使雨果带兵前来援救,打败了威尔士人,杀死了格万温。伊芙琳出于感激之情,不顾两人年龄的悬殊,决定以身相许嫁给这位救命恩人。但这位雨果已立誓参加了十字军,马上要出征,因此只能与伊芙琳先定婚,委托他侄子达米安来保护他的未婚妻。伊芙琳与达米安互生爱慕之心,结果他们不仅受到了多人的非议,也遭到了雨果的堂弟兰德尔的暗算。达米安被诬为同情农民暴动,犯了叛国罪,下了冤狱。兰德尔又诡称雨果已在归途中丧命,骗取了国王的信任,受封为大统领。就在举行庆典的那一天,雨果及时赶回"哀堡"。在庆典上,兰德尔被误杀,在审讯凶手时,国王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与此同时,雨果乔装成行脚僧,察防监狱。他为达米安的忠诚所感动,请求国王赦免他,并解除了自己和伊芙琳的婚约,成全了这对年轻人的爱情。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