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步之内 九步之内
关注数: 52 粉丝数: 149 发帖数: 8,237 关注贴吧数: 13
马鞍山市备足“文旅大餐”陪您一起过元旦   2024年元旦将至,假期,马鞍山市各大景区、文博场馆等整装待发,音乐会、游园会、书画展览、惠民演出等系列活动将轮番登场,陪伴市民游客欢乐过新年。   三天假期里,长江不夜城灯光璀璨,56个民族篝火舞会、热气球高空之旅、跨年倒计时气球雨等缤纷活动开启“跨年盛典”;12月31日晚,点亮城市夜市,“摊”玩人间烟火,创客+文创园将举行“星空夜市——跨年狂欢”。   乡村里的集市,格外红火热闹。12月30日,含山县铜闸镇长岗集广场,香肠腊味、手工酱菜、塔岗卤鹅、玫瑰鲜花等当地农特产品琳琅满目。2024年的第一天,李白文化园里“喜迎新春·遇见李白”,诗歌朗诵、歌曲演唱、舞蹈表演等活动带领大家感受李白文化的魅力。   和县半月湖新庄度假村、香泉桃居牧园,当涂桃花缘生态休闲农场等推出套餐折扣价……马鞍山市各大景区、民宿、农庄也纷纷给出优惠,吸引游客。   元旦当天,市文化馆广场,一场“迎新春”元旦广场演出将为市民带来一场视听盛宴。   市博物馆1号临展厅,“青花墨韵——米公书画院书画瓷艺作品迎新展”;市美术馆,“视界与边界——第二届安徽省小幅油画作品展”;市文化馆展厅,“我家住在长江边”摄影作品展将在2024年与你开年相见;“绘画看三国 执笔画文物”,朱然博物馆将在2024年1月1日带领孩子们共同制作新年贺卡。   此外,马鞍山市各县区也将奉上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
芜湖、浙江标准化研究院“牵手” 2023-12-22 09:40:28 来源:大江晚报 作者:记者 芮娟 实习生 宋佳音 编辑:贾良月   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12月21日,2023年长三角标准化工作会议在芜湖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芜湖市标准化研究院和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标志着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展开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合作,共同推动长三角地区的标准化工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是浙江省综合性标准化研究与服务机构,承担建设金砖国家标准化研究中心、国家市场监管数字化研究与应用技术创新中心、长三角一体化区域标准化研究中心、之江标准化智库等平台。在标准资源服务、标准数字化建设、标准化载体建设、标准化试点示范建设、重点产业标准化研究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突出的成果。芜湖市标准化研究院,是安徽省首个地市级标准化研究机构,承担了国家首批强制性标准实施情况统计分析点(新能源汽车),先后获评首届安徽省标准创新贡献奖组织奖、安徽省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先进集体、安徽省科普教育基地等荣誉,建成了全省首个中小企业标准化技术服务“五个一体系”。去年芜湖市投资7000万元正在加快推进建设“芜湖市标准化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是芜湖市建设省域副中心的重要标准化技术支撑力量。   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于标准化综合服务展开全方位合作。比如,共同开发芜湖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重点打造标准孵化基地共享系统、决策分析系统、地方标准制修订管理系统等标准化信息化服务软件。合作开展国家级、省级技术创新中心、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等标准化重要载体建设,持续提升芜湖标准化工作影响力。合作支撑芜湖市企事业单位开展农村综改、基层治理、美丽乡村、政务公开与服务、消费品质量提升等领域的标准制修订、示范试点项目的建设。围绕芜湖重点产业,合作开发标准动态专题数据库,为产业提供模块化、个性化、专业化的标准信息服务。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芜湖市标准化研究院聚焦产业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全方位、多维度、全领域开展标准化工作。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社会事业等领域标准全覆盖,新兴产业标准地位凸显,健康、安全、环境标准支撑有力,农业标准化生产普及率稳步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基本建成。目前已制定国际标准2项(1项待发布)、国家标准541项、行业标准341项、省地方
芜湖市:创新驱动壮大增材制造产业 2023-12-22 07:19来源: 经济日报作者: 梁 睿   走进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春谷3D打印智能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展厅,倒立的法国埃菲尔铁塔模型悬挂在天花板上,引来不少观众驻足围观。展柜内,尼龙、树脂、陶泥、金属等各种类型和材料的3D打印产品琳琅满目。   “这就是3D打印所采用的材料。”工作人员介绍,玻璃样品瓶内,盛放着五颜六色的粉末。其中,超音速3D打印材料——碳化钨、碳化铬镍复合粉末,适用于碳化物类耐磨涂层的打印,其最高使用温度可达700℃。目前,这种超音速火焰喷涂技术已广泛应用在碳化物类耐磨涂层的制备中,成为制造大国重器的关键所在。   芜湖市繁昌区,曾遍布水泥建材、冶金铸造等传统企业。近年来,随着新兴产业崭露头角,繁昌区逐步告别挖石头、吃资源饭的老路。3D打印正是其中的代表产业。   3D打印技术又称增材制造技术,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黏合材料,逐点逐层累积叠加形成三维实体的新技术,对传统的工业流程、生产线、生产模式、产业链组合正在产生深刻影响,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2013年4月份,繁昌区通过招商引资引入第一家3D打印企业芜湖瀚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落户。经过10年发展,该区春谷3D打印智能装备产业园已聚集60多家3D打印企业,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增材制造产业集聚区,正向全国产业链最齐全的增材制造产业园区迈进。   为了推动3D打印产业发展,繁昌区成立增材制造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委托工信部赛迪研究院编制繁昌增材制造产业发展规划,坚持高位谋划、顶格推进。出台《关于3D打印产业集聚基地发展若干政策规定》等一揽子扶持政策,围绕厂房和人才公寓租赁、设备购置、上市奖励、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建立全方位政策扶持体系。每年设立5000万元3D打印产业专项资金,对携带科技成果落户的企业,给予人才、场地、研发等方面支持。同时,成立股权投资平台,对发展中的增材制造企业给予资本支持,区建投公司及下属企业累计向20家增材制造企业投资达3.89亿元。   繁昌区还聚焦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成立增材制造与激光产业招商链,引进强链、补链企业,推进产业链不断向高端延伸。积极开展“双招双引”暨项目建设攻坚活动,聚焦产业链重点项目,健全完善常态化项目推进机制,着力破解项目建设中的“堵点”“痛点”问题,全力以赴
南京都市圈的党政联席会,马鞍山为何当东道主? 江苏省会南京的都市圈最高规格会议竟然是在一座安徽城市召开”“宁马同城化实至名归”……   日前,一场都市圈会议火热出“圈”,引起了网友热烈讨论,大家都不约而同将目光聚焦到这次会议的“东道主”——马鞍山。   这是一场什么样的会议?为什么南京都市圈的会议在安徽召开?为什么选择马鞍山?马鞍山这座城市何以破“界”入“圈”?   一   12月16日,2023南京都市圈党政联席会议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召开,南京市、镇江市、扬州市、淮安市,马鞍山市、滁州市、芜湖市、宣城市,常州市金坛区、溧阳市的党政主要负责同志齐聚一堂,在这里共商合作事宜,共话都市圈未来。    2023南京都市圈党政联席会议胡乾亮/图   这究竟是一场什么样的会议?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回顾一下南京都市圈的发展历程。   早在2000年召开的江苏城市工作会议上,“打造以南京为中心的经济联合体‘南京都市圈’”就被提上日程。   次年,南京、镇江、扬州和安徽的马鞍山、芜湖、滁州六城就共建南京都市圈达成共识。   随后《南京都市圈规划(2002-2020)》出台,南京都市圈成为国内最早提出的跨省都市圈,也是最早完成规划的都市圈。   从2007年至2012年,每年一届的南京都市圈市长峰会按时召开,“区域经济联合体”成为都市圈的发展目标。都市圈成员城市从交通、物流、金融、市场、产业、公共服务等九个方面开展了全方位合作。   从2013年开始,南京都市圈市长峰会升格为党政联席会议,为都市圈各城市的交流提供了更高的平台。   2020年南京都市圈党政联席会议宣布吸纳常州溧阳市、金坛区加入南京都市圈。至此,南京都市圈形成了目前的“8+2”格局。   次年,《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得到国家发改委批复,成为国内首个得到国家批复的都市圈规划。   毫无疑问,随着都市圈发展规划的“羽翼渐丰”,都市圈成员城市的合作不断“提档升级”,都市圈会议的规格也在“与日俱增”。   这次会议是南京都市圈兄弟城市一年一度的“家庭聚会”,更是为都市圈发展标注航线的“定星盘”。   正值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五周年之际,本次会议作为《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印发实施后召开的第二次党政联席会议,可谓正当其时、恰逢其势。   苏皖两省发改委、九市十城的领导在马鞍山聚首,多家国家级、省级、市级新闻媒体纷纷报道,
马鞍山“科技驿站”服务内容“上新”   11月13日,记者从市科技局获悉,运行三年的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马鞍山创新服务驿站(以下简称“科技驿站”)“上新”,增添了“上海-马鞍山”双向科技服务、科技资源宣传推广两大内容。   为深度融入长三角,马鞍山市于2020年11月建立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马鞍山创新服务驿站。该驿站依托长三角、长江经济带等地区的科技创新资源,承担高校院所资源集聚、科技咨询服务、企业技术需求挖掘、科技合作交流等工作,通过市场化、专业化运作,有效整合政府、高校院所和企业等资源,增加马鞍山市科技资源数量,丰富科创资源品类,提升科创资源配置的精准化及效率。   该驿站成立以来,在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共用服务平台上开辟马鞍山专窗,发布导入长三角地区9132台(套)大型仪器资源、1394名专家、1234家服务机构等信息;收集企业研发、检验检测需求177条,开展线上线下服务百余次;帮助山鹰、金菜地、恒泰重工等100余家企业与长三角地区高校、科研院所和服务机构进行对接,积极促成校企合作。   为进一步丰富和提升“科技驿站”服务内容,马鞍山市搭建“上海-马鞍山”双向科技服务平台,组建由技术经纪人为主要成员的专业服务团队,形成“上海-马鞍山”互动交流机制,常态化开展企业走访、需求调研、成果征集、技术对接、活动举办、资源引进、创新服务等,将马鞍山市“科技驿站”打造成创新资源广泛集聚、技术信息展示丰富、供需对接活动活跃、科创服务成效显著的重要平台和一流窗口,打造马鞍山科技创新服务新生态。   同时,该驿站还将大力开展科技资源宣传推广活动。围绕马鞍山市重点产业和其他特色产业,发挥“科技驿站”的窗口作用,编制技术需求、技术成果、技术合作和专家人才“四张清单”,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强供给、促对接、重合作、辅招商”,形成具有马鞍山特色的科技资源共享服务新模式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