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步之内 九步之内
关注数: 52 粉丝数: 149 发帖数: 8,237 关注贴吧数: 13
第十一届“挑战杯”安徽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决赛在芜湖举行 6月18日至20日,为期3天的第十一届“挑战杯”安徽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决赛在芜湖举行。来自全省123所学校的380个项目同台展示。经过激烈角逐,共评选出金奖项目123个。团省委书记陈明生参观创业项目成果展,团省委副书记窦贤琨,安徽工程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卢平,副市长朱的娥出席闭幕式。   窦贤琨在闭幕式讲话中指出,“挑战杯”作为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顶级竞赛,是引领青年学生勇于创新、积极创业的重要载体。希望广大江淮学子以此次竞赛为引领,勇于“挑战”未来,敢于“挑战”自我,志存高远,挺膺担当;各级团学组织深耕“挑战”之田,服务中心大局,培育英才;社会各界人士营造“挑战”环境,推动成果转化,携手同行,为全面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朱的娥从产业之城、创新之城、宜居宜业之城的角度对芜湖作全面生动的推介,诚挚邀请青年学子们走进芜湖、认识芜湖、了解芜湖、扎根芜湖,在这片创新创业热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开启无限可能的奋斗青春。   赛后,团市委牵头承办了“全省千名学子看芜湖”城市参访研学主题实践活动,并同步举办项目资本对接会,促进赛事成果转化。(记者 汪潜)
2024年铜陵市11681人参加高考 2024-05-31 08:18:00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 编辑:严静   5月30日,记者从铜陵市教体局了解到,今年全市高考报名人数14895人,其中,市区8394人、枞阳县6501人,全市高考报名人数比去年减少1286人。今年高职分类考试录取3214人,实际参加高考人数为11681人。   2024年高考将于6月7—9日举行,全市设市区和枞阳县两个考区,10个考点,共417个考场。今年铜陵市小语种共522人,其中日语521人,俄语1人。小语种听力考试将由便携式CD播放机单独播放;科大少年班15人,市区12人在市一中单独设立1个考场,枞阳县3人在枞阳二中单独设立1个考场。申请残疾考生的合理便利7人,空军招飞工作在经过初选、复选等层层筛选后,最终3人定选。   2024年中考时间为6月14—17日。九年级铜陵市共有12056人报名参加考试,相比去年减少683人。全市中考共设立4个考区,15个考点405个考场。八年级全市共有10851人报名参加生物、地理考试,比去年减少1375人,全市共设置了15个考点367个考场。   铜陵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中考工作,该市成立铜陵市高、中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办法和处置预案,明确公安、交通、卫健、市场监管等19家高中考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做到统一指挥、快速反应、有效控制;该市采取购买服务方式,坚持“一校一案”,在考点设置“智能安检门”,强化综合保障;对所有考务人员进行再培训,细化考务分工安排,落实《考务工作规定》,进一步强调组考工作要求,坚决做到“定人定岗、不培训不上岗”;高考期间,该市公安、医疗、气象等各部门将全面配合,做好各项保障工作。   今年是安徽省新高考首考之年,任务繁重,责任重大,铜陵市将坚决做到细之又细、慎之又慎,确保2024年高考、中考平稳有序。(记者 毛振楠)
奇瑞四大品牌25款车型亮相北京车展 4月25日,第十八届北京国际汽车博览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正式拉开帷幕。奇瑞集团携旗下奇瑞、星途、捷途、iCAR四大品牌25款车型、十余款先进技术展品亮相,充分展示奇瑞集团在电动化、智能化下的最新技术成果与全面发展路径。   奇瑞汽车始终坚守油电协同的均衡发展之道。在世界级混动技术——鲲鹏超能混动C-DM的加持下,奇瑞风云序列持续进阶,计划2年推出11款车,建立覆盖混动、增程、纯电的完整新能源产品布局。本次车展上,奇瑞风云序列新能源量产概念车E06惊艳亮相;风云A9首次将产品共创搬上车展舞台;全球节能SUV新标杆探索06 C-DM,刚刚完成“一箱油挑战2000公里”实测;奇瑞品牌首款官改车型——探索06秘境骑士版于车展正式上市。   本次车展,星途以全系新能源阵容强势出击,参展车型涵盖纯电、混动、增程多种技术路线,车型覆盖轿车、SUV、MPV,充分展现出星途全赛道布局的决心。   捷途品牌继山海T2在京上市引发关注后,再度秀出强劲实力。捷途山海T5、山海T2、山海T1作为捷途越野“五虎上将”首发车型悉数登场,家庭旅行系列的全新车型山海L6、山海L7也隆重亮相。此外,捷途JMK、捷途JMK和平精英联名款、旅行露营拖挂车“旅行BOX”、旅行者加长七座版等车型也吸睛无数。   iCAR首次公开全新车型03T,并携三大序列家族全阵容亮相北京国际车展。(记者 赵丹丹)
2023年马鞍山市新增专利授权8566件 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当天,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市场监管局、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公安局、市文旅局、马鞍山海关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就马鞍山市知识产权工作情况进行联合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   市市场监管局:   知识产权保护、运用水平提升   2023年,马鞍山市知识产权创造水平持续提升。新增专利授权8566件。截至2023年底,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2453件,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57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6.29件(全省第3位),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562件(全省第3位)。2023年,全市申请商标注册6604件。截至2023年底,有效注册商标拥有量34735件。2023年,全市新增“含山芝麻油”地理标志商标1件。截至2023年底,全市共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9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4件。2023年,全市作品著作权登记1.8万余件,同比增长25%。   2023年,马鞍山市知识产权运用领域高效拓展。马鞍山市发布专利开放许可和转化信息1445条,实现专利转化和许可535件。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324笔,融资金额23.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0.4%和160.4%,其中专利质押项目、普惠项目数均居全省第2位,专利质押金额、普惠金额均居全省第3位。全市30家地理标志商标使用企业和2305户使用农户,创造经济效益3.97亿元。   同时,马鞍山市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持续加大。2023年,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开展专利、商标、版权、地理标志等各类专项行动,办理专利纠纷案件276件,行政执法案件132件,罚款42.68万元。   市中级人民法院:   降低知识产权维权时间成本   全市法院紧紧围绕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推出深化繁简分流改革、加大惩罚性赔偿力度、加强与行政职能部门的协同配合、完善多元化解机制等一系列有效举措,提高案件审理效率,降低知识产权维权时间成本,汇聚知识产权保护合力,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作用。   2023年,全市法院共受理知识产权刑事案件31件,审结30件,判处有期徒刑56人,判处财产刑及附带民事赔偿588.8万元,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有效地震慑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行为。共受理知识产权民事案件534件,审结533件,结案率为99.8%,以调解或撤诉方式结案4
2024首届长三角·湾沚八都苏山地自行车越野赛开赛 聚首长三角,竞骑八都苏。4月13日上午,2024首届长三角·湾沚八都苏山地自行车越野赛正式开赛,来自全国各地的500名选手齐聚湾沚八都苏,“骑”享春光,开启激情越野之旅。   本次赛事由省自行车运动协会指导,市体育局、湾沚区政府主办,湾沚区委宣传部、湾沚区文旅体局、湾沚镇政府承办,芜湖市和湾沚区自行车运动协会协办,波动体育运营。   9时45分,随着发令枪响,各组选手分批出发,在赛道上疾驰。赛事设男子山地精英组、男子山地大师组、女子山地精英组、大众骑游组4个组别。赛道分竞赛和骑游路线,其中,竞赛路线男子山地精英赛骑行3圈约24公里、男子山地大师赛骑行2圈约16公里、女子山地精英赛骑行1圈约8公里,大众骑游组沿骑游路线骑行。   本次赛道巧妙串联当地自然地标与人文景观,竞赛线路途经马鞍山杨梅园、蓝莓园、脚脉山白茶园、过龙山黄金芽茶园等地。骑游线路起于过龙山,经花冲、悬月寺等地,终点八都苏,让选手们在赛道上尽览生态人文魅力。   近年来,湾沚镇以赛促发展,积极探索“体育+旅游+文化”的创新发展模式,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体育运动业态,普及健康运动理念,增添乡村振兴新活力,促进文旅体融合发展,提升城市品牌影响力。(见习记者 齐雯雯)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池黄高铁九华山站站房通过竣工初验 池黄高铁九华山站站房通过竣工初验 时间: 2024-04-15 09:33   4月11日,由中铁十局承建的池黄高铁九华山站站房工程顺利通过竣工初验,站房的顺利验收标志着池黄高铁距离正式开通运营又近一步。   池黄高铁九华山站站房建筑面积14999平方米,设基本站台1座、中间站台2座,按三台七线布置。此次竣工初验,专家组通过实地检查,对站房安全使用功能、施工资料及项目建设程序履行情况等进行综合验收,对九华山站的设计理念、工程实体质量、观感质量、功能性实用性都给予了充分肯定。目前,九华山站站前广场的地下车库及旅游车站、客运车站结构主体工程、送客车道等已基本施工完成,正在进行装饰装修、道路硬化及绿化工程的施工。   据悉,九华山站是池黄高铁两座新建车站之一,距离九华山风景区约6千米,处于安徽省“两山一湖”旅游开发线路的黄金地带,站房背靠莲花峰、面向青通河,自然景观绝佳,精美的造型设计和山水风光交相辉映。自开工建设以来,中铁十局池黄铁路站房一标项目部精心组织、科学施工,成功克服了建设时间紧、施工工序复杂、施工场地狭小、交叉作业多、钢结构吊装难度大、外立面造型异形铝板多且加工难度大等困难,安全高效地推动各项建设任务有序进行。池黄高铁九华山站建成后将极大提升该地区的交通便捷性,助力当地旅游和经济发展。(通讯员 鲍乐轩)
市税务局举办第33个全国税收宣传月启动仪式  4月1日上午,市税务局举办第33个全国税收宣传月启动仪式,正式拉开税收宣传月活动序幕。   启动仪式邀请市重点企事业单位纳税人代表20余人参加。纳税人代表依次参观体验了智慧识别区、智慧导税区、智慧展示区、智慧办税区、智慧查询区、智慧学习区等展示区域,现场体验智能化、数字化的智慧办税服务。随后,在市税务局组织召开的纳税人代表税企交流座谈会上,纳税人代表就如何进一步提升纳税服务质效、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提出了意见与建议。   当天,市税务局同步启动第一届税费知识竞赛,来自全市的384名企业纳税人参加了本次竞赛。“通过竞赛,我发现了自己在税务知识上的盲区,作为一名企业财务人员,今后我还要继续学习,提升专业技能,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安徽亚威机床制造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周华说。   近年来,市税务局坚持以纳税人缴费人的需求为导向,依托线上线下平台宣税法、讲政策、送辅导,政策推送的覆盖面和精准度不断提升,纳税人缴费人满意度持续提高。“市税务部门不仅宣传优惠政策到位,更是持续跟踪、解决政策落实过程中的疑难问题,让我们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非常感谢他们。”山鹰国际控股股份公司财务总监兰世平对市税务局的服务连连称赞。
2024中国农民诗会在安徽池州启动共襄诗歌盛会 共襄诗歌盛会,共话文化传承。3月31日,“大地流彩——全国乡村文化振兴在行动”重点活动之“爱中华 爱家乡”2024中国农民诗会启动仪式暨(中国·池州)杏花村清明诗会在安徽省池州市杏花村文化旅游区举办。   活动以“春和景明 诗出池州”为主题,从屈原、李白、杜牧、岳飞、文天祥等千古名人诗词出发,汇聚全国诗人、学者和三农专家,通过《春》《和》《景》《明》4个篇章,以诗言志、以诗寄情、以诗兴业、以诗为媒。   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司长唐珂在致辞时表示,文化振兴是乡村“五大振兴”之一,具有标志性意义。一个月前,农业农村部会同中国文联推出“大地流彩——全国乡村文化振兴在行动”,希望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乡村文化建设,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提升农民文明素质素养。以“爱中华 爱家乡”为主题举办中国农民诗会,目的在于引导广大农民朋友用诗歌礼赞祖国、讴歌时代、赞美家乡,并以诗歌赋能乡村文化产业,培育乡村文化特色品牌。本次农民诗会立足池州面向全国,讲述安徽乡村文化振兴的生动实践,传播池州历史人文的精彩故事,以此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兴盛,让山水池州的形象更加鲜亮。   本次活动由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主办,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安徽省文联、池州市人民政府承办。   据了解,2024中国农民诗会将结合二十四节气、重要节庆和地方特色活动,走进大江南北,举办2024中国农民诗会四季诗会、清明诗会、端午诗会、丰收节诗会、农民诗歌春节晚会、作品征集发布盛典等系列大型主题活动,并邀请全国优秀诗人代表深入田间、乡村、产业车间等实地调研、体验当地农业生产、文旅发展、产业建设、乡村和美成就及农民群众新时代新生活的精神面貌。
创新“三联三强”普法模式 提升青少年法治素养 八五”普法以来,我市紧扣青少年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形成关键期,创新“三联三强”普法模式,不断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   阵地联建资源共享 增强青少年普法产品供给   “大家看,图片里有哪些违法行为?”“没戴安全头盔……”“我想邀请一位小朋友上台,示范佩戴头盔,谁愿意?”“我愿意!”……日前,在市建安小学,全省十佳交通安全宣讲员、普法工作室志愿者鲍雪警官以游戏互动、现场问答等形式,围绕识别交通信号、标志标线、指挥手势、一盔一带等方面知识,向学生们进行了趣味讲解,引导孩子们认真学习交通法规、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去年3月27日,在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当天,“鲍雪青少年普法工作室”在铜官区建安小学正式揭牌成立。成立以来,通过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如赠送青少年法律书籍,开展趣味交通安全普法课、交警铁骑表演、警务装备体验等,将文明守法的种子根植于孩子心中。   “八五”普法以来,市委政法委、市司法局、市教体局在各中小学创新设立“青少年普法工作室”,引入法官、检察官、警察和律师等专业力量,研发《“铜法少年”青少年普法产品菜单1.0版》,涵盖民法典、道路交通安全、反电信诈骗、防溺水安全教育等多个领域法治课程,通过“学校点单+巡回宣讲”,将法律知识、法治元素、法治思维融入青少年学习成长的各个阶段。   活动联办创新形式 增强青少年普法效果   青少年法治教育无法一蹴而就,更不能一成不变。如何创新青少年普法形式,提升青少年学法参与度和获得感?我市通过把法治教育向校外延伸,利用校外法治实践基地,积极探索场景化、可视化的青少年普法模式。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去年民法典宣传月期间,31名小学生齐声高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从和悦渡口启程,拉开了一场以“美好童年·法典相伴”为主题的青少年民法典研学活动序幕。   学生们手持国旗,走进“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郊区大通镇和悦村,游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法治文化广场、民主议事亭等处,聆听村民协商故事,细读村规民约,亲身感受法治乡村的美丽蝶变。   近年来,市中级人民法院、团市委等部门组织开展了“铜娃学法”青少年法治夏令营、反电诈情景剧、“DIY法治手工扇”等法治实践活动,不少基层社区、农村还举办少儿公益培训班、“青苗”课堂、“花样童年·红马甲故事会”等活动,将崇德尚法的价值理念深深植入童心。   
芜湖市首设6家医保为企服务点 3月正是企业生产忙碌的时候,而奇瑞整车三厂里负责为新入职职工办理医保关系的唐琴却觉得工作格外轻松。市医保部门在厂里设立了医保为企服务点,本来要去市医保服务大厅交的材料,现在足不出厂就能办理,极大节省了时间和人力成本。   “医保为企服务点可以办理职工参保登记、生育保险报销等22项业务,为企业职工零距离服务。”该医保服务点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业务基本涵盖涉企医保全部业务。此外,该服务点依托厂内医务室设立,企业员工既可以随时办理医保业务,也可以用医保卡就医买药。   将医保服务延伸并“常驻”到厂区里,正是芜湖市医保部门为企服务再升级的一个生动实践。据介绍,为进一步优化芜湖市营商环境,解决奇瑞、海螺等重点企业远离主城区、医保办理不便的问题,芜湖市医保部门创新服务举措,在今年年初依托企业卫生室和周边定点医疗机构,设立医保为企服务点,提供一站式医保服务。   目前,全市已设立6个医保为企服务点,分别位于奇瑞生产基地一期和整车三厂、海螺医院、保定街道和湾沚区城东医院,辐射奇瑞、海螺水泥、新兴铸管、格力电器、芜湖造船厂、芜湖华电、玉柴动力、中电科芜湖钻石飞机等大型骨干企业职工及家属超20万人。   把好事干好,更要把好事干实。记者从市医保部门获悉,下一步,芜湖市将加快设立第二批医保为企服务点,稳步扩大服务范围,辐射江北比亚迪生产基地等重点企业,进一步为企业职工和家属看病就医做好保障,为企业发展解决后顾之忧。(记者 陈旻 张子豪 见习记者 齐雯雯)
动力澎湃“项”前冲   城市发展到一定体量后,如何创造新的增量,激发源源不断的发展后劲,是城市不断求索的问题。新质生产力的出现,让城市找到抢占发展先机的赛道。   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项目是基石。   今年,马鞍山市115个项目列入省重点项目清单,年度计划投资465.9亿元。其中,省级调度项目26个,年度计划投资227.2亿元;市级调度项目89个,年度计划投资238.7亿元。    图为宁马城际铁路(马鞍山段)建设场景。(资料图片) 记者 储灿林 摄   马鞍山市的项目建设如何立足于长远,着眼于未来?   去年,马鞍山市以实际行动证明了项目的关键作用,通过“握紧”项目这个重要抓手,城市经济运行保持了“持续向好、量质齐升”的良好势头。   全市聚力“七未”项目攻坚,有效投资持续扩大。库迪咖啡等463个亿元以上项目签约,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47个;美利信新能源汽车结构件等388个重点项目开工、开工率113.8%,泉峰智能制造产业基地一期等270个重点项目竣工、竣工率134.3%。一系列大项目好项目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推动力。   今年,马鞍山市重点项目覆盖产业、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等多个领域,总投资超50亿元的项目10个。续建项目69个,包括巢马城际铁路、花山区秀山片区城市更新改造与开发建设、宁马城际铁路(马鞍山段)、雨山区向山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马鞍山经开区正奇高效N型电池(一、二期)、马鞍山天能年产2000万kVAh高性能蓄电池项目等。   今年,马鞍山市计划开工项目46个,包括马鞍山市湖北路过江通道、扬马铁路、郑蒲港新区中联重科智能装备制造二期、晓麦(马鞍山)预制菜生产基地项目等。计划竣工项目17个,包括马鞍山天能年产2000万kVAh高性能蓄电池、韵达博望物流园、博望区恒精新能源智能装备研发制造服务基地项目等。   可以预料的是,随着这些大项目、好项目落地建设,众多上下游配套企业也将纷至沓来。一个个项目将“串起”一条条动能澎湃的产业链。   去年,马鞍山市通过对“七未”项目实行全过程闭环管理,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七未”项目攻坚做法入选全省首提首创、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典型案例。   今年,马鞍山市项目建设又将打出哪些“组合拳”?   首先,马鞍山市将实施闭环式项目管理。聚焦项目洽谈、签约、开工、竣工、
芜湖市启动“乡村著名行动 记者从芜湖市民政局获悉,今年芜湖将启动“乡村著名行动”,以乡村地名互联网地图上图标注为牵引,推进乡村地名规范科学命名、标志设置维护、文化保护传承、信息深化应用和赋能产业发展,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此次“乡村著名行动”,将系统梳理排查有地无名、多地重名、地名不规范等问题,加大对山水林田湖、街路巷、具有重要地理方位意义的农业产业和公共服务设施等地名命名力度。同时,依托采集端微信小程序和国家地名信息库,加大乡村地名信息采集汇集力度,对乡村地区自然地理实体、居民点、街路巷、文化旅游、公共服务等地名信息应收尽收,实现“一次采集、多方共享”。“乡村著名行动”还将组织人员采编乡村地名故事,把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具有重要传承价值的乡村地名纳入地名文化遗产名录。   目前,“乡村著名行动”确定南陵县、无为市福渡镇、鸠江区白茆镇、弋江区白马街道、湾沚区陶辛镇、三山经济开发区峨桥镇为市级试点单位。今年9月底前,各试点单位所在县(市)区建设乡村地名储备词库,命名一批乡村街路巷、山水林田湖、具有重要地理方位意义的农业产业和公共服务设施等,设置一批村牌、街路巷牌、门(楼)牌等地名标志;到今年年底,编制一批乡村地名“一张图”,使用“乡村著名行动”采集端微信小程序自主上传一批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村邮站、农家乐、采摘园、养殖园等惠农助农兴趣点;到明年3月,乡村地名规范命名、标志设置维护、地图上图标注实现全覆盖;地名信息深化应用、文化保护传承、赋能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在试点基础上,2025年‘乡村著名行动’将全面推进,力争到2030年,全市80%以上镇(街道)完成预期目标。”市民政局负责人表示。(记者 王世宁)
铜陵市城市生活污水排放管理条例 为规范城市生活污水排放,我市将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纳入地方性法规,出台《铜陵市城市生活污水排放管理条例》。3月1日起,条例正式施行。   条例共二十九条,针对住建部门在城市水环境治理以及居民小区雨污分流改造中所反映的问题,从适用范围、定义、职责分工、规划与建设、排水许可和监管、设施维护与管理、法律责任等方面对我市生活污水排放管理中的突出问题进行规范。   条例确定了“生活污水”定义范围,将“生活污水”界定为机关、企事业单位、餐饮、居民等日常生活排出的污水,以及符合标准可以排入城市生活污水排放设施进行集中处理的其他污水;除明确生活污水主管部门外,进一步细化了与生活污水排放紧密相关且易产生争议的生态环境部门、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在生活污水排放管理中的职责;设立了排放设施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发前征求城市生活污水主管部门意见制度,明确了住宅阳台露台雨污分流要求,规定了在食品摊贩相对集中区域配建生活污水集中倾倒设施的要求;强化了排放行为管理,除了明确排水许可、分级分类管理、污水预处理等制度外,还对食品摊贩倾倒生活污水和利用城市自然水体清洗车辆、污物等行为,以及主管部门对排水户监督检查活动予以规范和明确;规定了生活污水排放设施维护责任主体确定原则,细化了排放设施维护运营规范和要求,明确了危害排放设施安全的禁止性行为;细化了相关法律责任,根据权责一致的原则,对相关违法行为及处罚作出了规定。   条例的颁布将全面规范城市排水及其设施的规划、建设、管理、运行和维护,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提供法律保障。(记者 姜蕊)
池州市开展黄精制品质量安全提升行动   为充分发挥九华黄精资源优势、规范黄精制品生产加工、常态化开展“一市一品”质量提升行动,近日,市市场监管局印发《池州市“一市一品(黄精制品)”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聚焦黄精制品生产风险隐患问题,开展黄精制品质量安全提升行动。   《方案》从全面调研摸排、推行监检联动、加强指导帮扶、推动品牌建设、推动产业标准化等方面开展提升行动。通过调研摸排,找准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和影响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问题,督促企业和小作坊持续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严格按照生产规范要求组织生产,制定实施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措施。通过开展监检行动,强化黄精制品质量安全管控,加大违法违规行为处置,督促企业和小作坊严格落实原料进货查验和产品出厂重点项目“批批检”要求,健全完善可追溯的查验、检验记录台账。通过开展帮扶指导,以点带面复制推广“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有效经验和做法,落实“两书一单两报告”制度,强化主责意识,鼓励食品小作坊积极争创“食安名坊”称号。通过加强“九华黄精”产品认证,加强黄精制品商标品牌建设,推进黄精领域技术标准研制,健全九华黄精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推进安徽黄精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记者 徐婷) 来源: 池州日报 作者:编辑:严
鸠兹古镇“徽商有戏·明潮上元灯会”亮灯 龙腾霄汉开新运,灯彩辉煌迎新春。2月6日18时,鸠兹古镇“徽商有戏·明潮上元灯会”新春亮灯仪式在南门徽商大道举行。当晚,随着10000盏灯笼同时点亮(如图),身处现场的人们仿佛“穿越”回600多年前的明代盛世,同游灯彩奇幻之境,共鉴中华文化之美。   据介绍,徽商崛起于明代,历经数百年的辉煌,芜湖是徽商繁荣时期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古代徽商的春节是怎么过的?徽商、春节、明朝、灯会,这些元素碰撞在一起,就有了“徽商有戏·明潮上元灯会”。来欢乐芜湖赏灯会、过大年,这个春节假期,鸠兹古镇将给广大市民及外地游客,献上一场盛大的、极致美学的中华传统灯会。   据悉,鸠兹古镇“徽商有戏·明潮上元灯会”将于2月10日(大年初一)启幕,至2月24日(元宵节,古称“上元节”),为期15天。10000盏灯笼万灯辉耀,与徽派建筑交相辉映。期间还可以看到千年非遗打铁花、竞技舞龙、马帮归来、徽商大巡游、篝火晚会、龙年烟花大秀等精彩节目。再现明代过年盛景的繁华市井区、千年徽帮区、宫廷秘闻区三大演出区域,每天47场沉浸式演艺轮番上演,让游客们人在戏中游,看街头卖艺、民间杂耍、百花争魁,与“徽商马帮”归来相遇欢庆,与“大内密探”切磋武艺,赏“宫庭永乐夜宴”的大明风华,好戏连台,乐在其中。更有极具古风的鸠兹南市与鸠兹北市的明代庙会,超100家民俗商户,集合了各色民俗小吃、非遗文化与游艺古玩,让游客们身临其境感受明代庙会的丰富多彩,体验古人逛庙会的潮玩趣味
池州市图书馆60余场活动邀请读者品书香过大年 为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全民阅读主阵地作用,营造欢乐祥和、喜庆热烈的新春氛围,池州市、县两级公共图书馆精心准备了60余场群众文化活动,邀请广大读者品书香、过大年。   据悉,以“图书馆里过大年”为主题,春节前后,除开展迎新春送春联进基层、元宵灯谜有奖竞猜等12场传统活动外,市县两级公共图书馆还将创新开展“新春许愿墙”“寻龙记—图书馆里过大年”“龙行龘龘”新年诗会等活动5场次;开展“我爱图书馆 小小管理员”志愿服务体验、国画与书法公益培训班、“品读那些年——文学经典里的中国年”展览、“童心向党 乐享书香”亲子阅读分享等春节特别活动20余场次。   聚焦传统文化新玩法,市图书馆还精心策划了2024年“阅读星推官”好书分享短视频创作大赛、“贺新春·品民俗”超星移动图书馆第二届知识竞答挑战赛、“经典续文脉·翰墨凝芸香——楹联对对碰”“龙行龘龘 前程朤朤”汉字叠韵争锋赛等线上活动15场次,并将在微信公众号平台陆续推出。   为烘托节日氛围,市图书馆已提前定制好“小神龙”玩偶、帆布袋、水杯、卡套等5种新春文创产品,将于春节期间通过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赠送给广大读者,为读者送去新年惊喜。(记者 陈淑芬)
奇瑞集团2024年战略全面开启   1月29日,“一奇跃龙门”2024奇瑞家宴·合肥站活动举办,奇瑞集团携奇瑞、星途、捷途、iCAR四大品牌与媒体和用户代表齐聚一堂,携手同心向未来,共话奇瑞新征程。   2023年,面对行业激烈竞争的挑战,奇瑞集团全面布局国际国内两大市场,燃油、混动、纯电、氢能四大赛道,坚持“品牌向上,市场向外,技术向未来,产业向全价值链”的四向发展道路,经营业绩创造“四项历史新高”。2024年,奇瑞以“销量增长率力超行业10—20个百分点”为目标,继续保持高质量发展,实现“建设世界一流绿色智能出行科技公司”的企业愿景。   面对不同市场,奇瑞、星途、捷途、iCAR有着各自的目标和规划。其中,奇瑞品牌已形成瑞虎序列、艾瑞泽序列、探索序列、风云序列四大产品序列,打造出燃油+新能源双线产品矩阵,2024年,奇瑞品牌将推出8款升级迭代燃油车型,5款全新混动车型,覆盖各细分市场;星途品牌2024年将全面转型新能源,依托两大世界级平台——M3X超混平台、E0X超舒适高性能电动平台,计划推出3款燃油迭代、3款C-DM混动、2款纯电、2款增程的全域产品矩阵。捷途作为最快达成百万销量的中国新锐SUV品牌,将力争在百万之上再战百万,实现从“‘旅行+’出行生态领导品牌”到“全球第一混动越野品牌”的跃迁,未来将推出7款燃油车型、8款混动车型共15款新品;作为奇瑞集团首个新能源电动品牌,iCAR将坚持以打造爆款产品为主线,以每年2款全新产品的节奏,开拓10—30万元差异化新市场,快速成长为一家兼具互联网思维和传统底蕴的造车“新势力”。(记者 赵丹丹)
铜陵市强化保护实现耕地总量“三连增” 近年来,我市创新推出一系列举措,着力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开创耕地保护工作新局面,截至2023年,全市耕地实现总量“三连增”。   明责任。我市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制定印发《铜陵市关于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实施意见》《铜陵市关于推行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田长制实施方案》等文件,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共同责任机制,对耕地保护实行严格考核、党政同责、一票否决、终身追责。不断落实“长牙齿”的硬措施,形成强有力的耕地保护工作合力。   强举措。扎实开展永久基本农田核实处置、耕地保护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超标准建设廊道绿化问题排查整改等专项工作,积极推进“耕地智保”平台建设,按照“高空看、智能判、现场查、网上管”运行流程,实时监测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变化情况,对违法违规占用耕地做到“早发现、早拆除、早查处”。超额完成“十三五”省下达我市139.24万亩耕地保有量任务,在全省“十三五”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中,排在第一方阵,获通报表扬。   抓落实。不断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面推进国土调查不合理流失耕地整改、补充耕地项目“大起底”核查整改、违法地块整治“清零”行动等专项工作,坚持实事求是,坚决防止“简单化”“一刀切”,做到“应改尽改”,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坚决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
建强芜湖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 在今年的省政协全会上,陆峰等住芜省政协委员提交联名提案,建议打造长三角硬核枢纽港,建强芜湖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   芜湖港是全国内河主要港口和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安徽省唯一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2023年,芜湖港集装箱吞吐量达141.77万标箱,占全省近6成,连续8年超过全省一半。   陆峰等委员在调研时发现,和江苏相比,芜湖港集装箱车辆运输没有优势,江淮运河集装箱船过闸成本和时间成本较高;省级铁路货运信息与港口运输信息不能互通共享,影响多式联运运行效率;省内有限航运资源较为分散,不利于安徽港口品牌建设。   对此,陆峰等委员建议,在省级层面明确芜湖港省内核心枢纽港定位,以避免分散布局和内耗式无序补贴,集中有限资源打造“叫得响”的港口品牌;研究出台内河航运支持政策,打出货源引流的政策组合拳;省级统筹协调相关部门,统一信息化接口与标准,推动铁水转运货物“一单制”。   针对长江干线芜湖段水道维护水深标准待提高、芜申运河仍有堵点、南京长江大桥水运通行能力受限等问题,陆峰等委员建议,省级层面支持长江芜湖段维护水深10.5米(从长江大桥至长江二桥);省级协调加快推进芜申运河江苏段航道整治,尽快按照Ⅲ级标准通航,协调提升船舶通航南京长江大桥能力。   对于芜湖港开放泊位过少、管理公司层级偏低、多式联运服务货物贸易能力不够等问题,陆峰等委员建议,支持芜湖港新增开放泊位,批准朱家桥集装箱码头一期工程等9个泊位对出入境船舶开放;建议将省港航集团迁至芜湖,并将省港航集团所属的芜湖区域内所涉集装箱、件散货、滚装、多式联运等各板块业务统一由港口芜湖公司控股管理。此外,支持多式联运能力建设,对朱家桥等重点港区集疏运道路、进港铁路专用线建设等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
马鞍山市首个生态保护和修复领域综合性规划发布 时间: 2024-01-11 09:21   1月10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局)党组成员、政治处主任孙君,就马鞍山市《马鞍山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2—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的主要内容进行发布。这是马鞍山市首个生态保护和修复领域综合性规划。   形成安全、健康、美丽的国土空间格局   《规划》不仅是市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任务的总纲和空间指引,也是开展生态修复工作、审批各类生态修复项目的重要依据。《规划》范围覆盖马鞍山市全部国土空间,规划期为2022—2035年,目标年为2035年,近期目标年为2025年,基准年为2021年。   《规划》明确,马鞍山市将锚固国土空间规划中“一带四屏,多源多廊”生态安全格局,加强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化治理,系统修复受损生态空间,全面提升生态系统整体质量和功能,促进形成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优质高产的农业空间和健康安全的城镇空间,形成安全、健康、美丽的国土空间格局。   到2025年,长三角“白菜心”建设取得突破性、标志性成果,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取得成效。市域生态安全格局更加牢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长江(马鞍山段)生态保护修复取得显著成效,向山地区综合整治成为践行“两山”理念生动样本。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机制基本建立,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取得显著进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不断完善。   到2035年,基本建成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生态福地、智造名城”成为最靓丽的城市名片。“一带四屏,多源多廊”市域生态安全格局更加稳固,长江大保护战略全面落实,山水林田湖草得到全面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更大提升, 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指标居长三角城市前列,“一江碧水向东流”的美丽愿景得以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形成,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满足人民群众需求。   据介绍,《规划》共分为8章26节,主要内容包含面临形势、生态现状及主要问题、总体目标、总体布局与分区指引、主要任务与工程部署、投资估算、效益评价以及规划实施与保障机制八大部分。   划分8个生态修复分区,谋划9项重点工程   《规划》涵盖了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自然生态系统,兼顾农业、城镇、矿山等人工生态系统,通过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