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心灵专注
寻找心灵专注
关注数: 223
粉丝数: 138
发帖数: 2,871
关注贴吧数: 31
什么东西在空间中是没有形状的 什么东西在空间中是没有形状的
关于光晷 要推出这种时空定位仪器。它的作用是在惯性系中可以定位以不同运动速度运动的各个目标物体的时空坐标。
这是个什么空间 x^2+y^2+z^2+w^2=r^2这样一个表达式,在坐标变换的时候,只有w^2不随坐标变换而改变。如果保持这个表达式形式不变,那它代表什么样的空间,度规能写出来吗? 还有,如何表达才能让人清晰的明白这是个数学问题。
看看这是什么空间 x^2+y^2+z^2+w^2=r^2这样一个表达式,在坐标变换的时候,只有w^2不随坐标变换而改变。如果保持这个表达式形式不变,那它代表什么样的空间,度规能写出来吗? 还有,如何表达才能让人清晰的明白这是个数学问题。
这是什么样的空间呀 x^2+y^2+z^2+w^2=r^2这样一个表达式,在坐标变换的时候,只有w^2不随坐标变换而改变。如果保持这个表达式形式不变,那它代表什么样的空间,度规能写出来吗
静止对于观者具有特殊的意义 在狭相空间,观者存在特殊优越的状态:静止。这不仅符合观者的感官,也符合计算结果。
时间,历史,位移,路程 时间是矢量,但历史是标量。就如同位移是矢量而路程是标量一样。
这是什么情况下的坐标系变换 x,y,z是坐标轴,其中有一个物体,在坐标变换时,y,z的数值可变,但x的值保持恒定。能解释解释在什么情况下能出这种情况吗,举例最好
时间超距的理论是自洽的 9月27日凌晨,辗转反侧难以入睡,胡思乱想了很久,突发灵感,想到那个几乎将我设想的理论杀死的推论原来是错的。 时间超距会不会直接导致空间超距?之前我一直以为这是显而易见而又不可避免的。这样就直接导致相对性原理的失效。game over了 但这并不是正确的结果。 还记得我们假设的关键吗?在任何观者的观测中任何被观者的历史都是唯一的。所以被观者的历史恒定,与坐标系无关。这才是时空中的守恒量,真正物理意义上的守恒量。需要强调的是历史并不是时空的合成,而仅仅是经历的时间。 在时间超距的前提下,并不会发生空间超距。原因就是在时空图中发生时间超距的空间重合的两点,时空线是两条平行线,而不是同一直线上的前后两点。
在时空图中能用一个坐标系描述多个高速运动的物体和他们之间的吗
相对论中的假设 两条基本假设。 1相对性原理 2光在真空中速度恒定 相对论中并不被重点提及的假设,我却认为是最为重要的,即时空是可以用几何来描述的。甚至这一点也不是爱因斯坦提出的,是他的老师闵可夫斯基率先提出并画出闵氏时空图。而爱因斯坦也采用了这种观点,并建立起以之为基础的广义相对论。
关于同时性 SR中的一个重要结论就是同时性的相对性。 同时性的相对性导致同时性的不可传递性。简单的例子,ABC三个点,A点相对BC运动,BC相对静止,则用标准钟校对时间,BC两点可时间同步。当A点运行到与B点重合时,对AB校对时间,则AB点的时间变为同步 (只在重合点) 。现在,BC点时间同步,AB点时间同步(只在重合点),那么此时AC两点时间同步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A点所处的参照系和BC两点所处的参照系的同时面不相同。由闵氏时空图可知,AC两点并不同时。所以同时性是不可传递的。
洛仑兹收缩是不是真实的尺寸变化? 如题
同时性的相对性 我们知道,由于同时性的相对性,两个相对运动的参照系中的三个点(A,B,C)(A,B两个点在静系,另外一个点C在动系),无法达成同时这样的共识。如果动点C和其中一个静点A在空间位置上重合,则这三个点不仅处于两个同时面上而且重合的两个点正好属于两个同时面相交处。也就是说,也就是说A点和B点同时,而A点和C点同时,但是C点和B点不同时。
同一被观者的历史被不同观者观察 如题
低速下的动能采用的是近似表达式 狭义相对论动能Ek=E总-E静=mc^2-m0c^2=m0[1/sqrt(1-(v/c)^2)-1]c^2,当v<<c时这个量约等于经典动能1/2mv^2,做泰勒展开即可看出,如果不会做泰勒展开,将这个式子移项,平方 (Ek+m0c^2)^2(1-(v/c)^2)=m0^2c^4 化简 Ek^2(1-(c/v)^2)+2m0c^2Ek=m0^2v^2 在低速下时Ek<<m0c^2,忽略第一项 Ek=1/2m0v^2 (此贴转自百度知道)
关于牛顿水桶实验(转帖) http://tieba.baidu.com/p/2903389862
高速运动的物体的动能 我们在中学就学过,对于宏观低速运动的物体来说,用Ek=mv²/2来表示其动能 当物体的运动速度非常高,甚至到了可与光速相比较的时候,动能在宏观低速的表达式就不成立了。要根据质能方程来求解。因为,根据相对论,高速运动的物体质量会改变。 具体如下: 首先,物体的静能量为:E=m0.c² 物体静质量为m0,与动质量m及速度关系为: m=m0/{√[1-(v/c)²] 该物体的总能量为: E'=m.c² 得出物体的动能为: Ek=E'-E=(m-m0)c²=m0/{√[1-(v/c)²]-1}c²
希格斯粒子 有两大物理特点。一种你可以操纵,另一种是绝对的、你只能观察。两种都有亚原子粒子进行调节。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从一开始就告诉你,你可以改变任何物体的质量。这是因为未知的原理允许你操纵支持这原理的多维物理。它将最终使你从重力中解放出来,设计出任何物体的质量。现在,这代表了你可以操纵的一类物理特性。 你不能改变的那种物理我会称为“核心物理”。你只能观察它。对你来说最大和最令人困惑的是时间。有一种亚原子粒子你命名为“希格斯单线粒子(Higgs singlet)”。这个特殊的粒子正被追捧,因为有物理学家相信它改变维度和时间。它是一种不能被改变的核心粒子。 你听说过时间旅行吗?那粒子,当被理解时,将以一种特定的方式允许时间旅行,因为你将能够翻转到另一个维度场景,并以特殊方式回溯时间观察过去。但你不能改变观察期内发生的事[不能改变过去]。它是物理的核心元素,永远不变。还有其它的物理核心要素。事实上,我的伙伴今天谈到的(在Kryon研讨会上)“场”也是。这些核心元素,有利于它们接触到的事物或给出和谐能量并试图将事物联系到一起。如果你知道它的运作原理和原因,就会会心一笑,因为那正是你现在所在的物理。 对现在来说重要的事情 如果你开始分析希格斯单线粒子,会开始看到基频时间工作方式的原因。我要停下科学表达,让这个信息更实际。有些人说时间是一个环。是的。事实上,时间在自身上印记了能量,然后经常重复。你可能听说过“时间重复”。是的。“历史重演”。是的。因而,所以,这个“时间在一个圆环或在圆环上印有能量”的整个观点是准确的。那么,当你沿着时间圈环行时,对你来说是在走直线,你会来到我们叫作的“过去的能量标记”的位置。那些能量标记很有可能创造与上一次相同的东西,在环内重复。于是重演了,于是重来了,于是又来了。 社会学家们、历史学家们,尤其是基频时间的理论家们,认为世界大战延期了,亲爱的。但是,你不会再有世界大战!16年前你就越过了这个可能。所有经文都预言你会有世界大战。你看到基频时间是如何影响所有预言了吗?他们期望这种可能性发生。然而,你有没有注意到它没有发生?出乎意料的,它没有发生。 要多少时间,人类才会回顾说:“你知道的,大战没有发生”。所有这些预言,所有那些年,让你害怕和准备。许多人类还在等待战争。“它来了”,人们还是说。如果你看电视,一些科学节目会说:“嗯,它正到来”。他们仍在观看基频能量。这是非常可怕的。你的许多科幻电影都基于世界大战已经发生的场景!所有这一切都因为你具有“期望”某些在时间环上的东西的能量。 听好了:时间的基频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特性,这正是我想告诉你的,因为它对那么多人来说是如此令人困惑。如果你深刻地改变了时间环上的某些东西,你就重写了未来。换句话说,已有的倾向于重复的基频无效化了,你在圆环上创建了新的可能性。你可能会说,你进入了一个稍微不同的维度,旧预言不再发生。这样说绝对准确,物理学会显示它,终有一天这点会被发现。那么,我为什么要告诉你?改变那个环需要某件大事或非常不一样的思维。虽然希格斯单线粒子只能观察过去,但人类意识可以改变它!无需太多技术描述,但甚至有些物理学家也认为,你改变将来的时候也改变了过去[逆因果关系]!
静能能量是咋回事儿 观者对一动体进行观测。动体具有动能。动能是没有方向的,但动量是有方向的。若该动体在某一方向上与其他物体发生弹性碰撞且在该方向上的动量变为零,则动体将失去一部分动能,而且将改变运动方向。推广来看,在动体改变动量后的运动方向上做一个横切面,因动体在法向上的动量为零,所以由在法线构成的该平面上的任意方向,动体的动量皆为零。
二维空间感知三维空间 三维空间的振动可以引起二维平面的振动,就如同在屋子内炸个鞭炮何以引起窗户的振动一样。三维空间内空间振动波(已通过探测到引力波而证明时空是可以振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外传递)呈层层球状,映射到二维面上就会呈现环套环形。如果二维的人们探测到了二维空间波,却又找不到引起振动的原因,那就意味着必定存在第三维。 反过来,二维内的振源也可以在三位内引起空间波。这样,二维的人就可以通过二维内的振源不断向三位空间发送空间波,并通过接收反射波来探知三位空间。这就如同雷达探测三维空间一样。其实雷达面式天线不就是二维的吗?
双生子佯谬是穿越了吗 如题
元间隔呀元间隔 在闵氏空间中的表达式和距离或位移相同(平方)。在相对论中,不变的是元间隔。但是元间隔在不同的空间里有不同的物理意义。这就是相对论的一个看似非常小的瑕疵。如果在某一个空间中(光速空间),元间隔得到了非常明确的物理意义。我想闵氏空间立马就要被质疑甚至被推翻。
元间隔是什么 这个量是代表什么含义?还是只是一个从欧式空间中推广而来的几何量?
虚空是什么? 如果什么都没有那就是里面有什么物质就会赋予它该物质的性质。这很好理解呀。我们用任何方法观测到的都是物质。物质之外呢?没有,真的没有
葛娅是为了守护大地而生 所以她在最后时刻粉碎了最高轴心要撕裂大地,把大洋洲炸出地球的狂妄计划。为此她付出了生命。
e=mc²说的是啥 e=mc²是质能方程。这个公式是爱因斯坦在狭义相对论中推导出来的。e代表能量,m代表的是质量。c代表光速。
大统一定律应该以 杨米尔斯理论 为基础拓展(转载自相对论吧) http://tieba.baidu.com/p/4992678204
怎么理解波动性 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粒子性我们好理解,因为他来源于我们宏观低速世界的经验。可是波动性是怎么回事呢?也许是这样,我们在我们的三维空间中表现为粒子性。可是我们在我们的四维空间中表现出来的就是波动性。那为什么微观粒子包括光子都是波粒二象性同时表现出来呢?因为观者是局外人,在观察光的时候,只能从光子的时空的外部观察;而对于其他微观粒子,其在四维空间的波动性会因他质量的微小而表现出来。λ=h/(mv)。
吧友对狭义相对论和光量子假说的联系的探讨和疑问 http://tieba.baidu.com/p/4987893196
闵氏空间的四维原间隔有什么物理意义吗 如题
中国科大观察到光子“非波非粒,亦波亦粒”的量子特性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zsb.ustc.edu.cn%2Fzjkd%2Fkdxw%2F201209%2Ft20120907_139087.html&urlrefer=9e9dee23432c71613c8694f7adc31626
关于时间的认识,我做过一个音乐相册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h5.eqxiu.com%2Fs%2Fu1yP7OR2%3Feqrcode%3D1&urlrefer=8a0a0d24944f54d17dd68b759039f218 由于是用手机做的,所以在网页上看有点不舒服。不过内容是我想要表达的。
按Google 搜索给20世纪的物理学家排名 对于谁是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这个问题,答案是没有异议的——当然是爱因斯坦。但给爱氏之外的物理学家排名却是一大难题。评判标准有许多,如发表的论文数量,或论文被引用的次数,但这些都有缺陷。加州大学的Mikhail Simkin和Vwani Roychowdhury提出了一个新的排名方法——Googles搜索到的网页数量,他们的设想是物理学家的成就越大,名气也便越大,那么提到其名字的网页也就越多。使用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名单,研究结果显示爱因斯坦最多有2300万个,而因发明自动气体阀门而荣获1912年诺贝尔奖的瑞典物理学家达伦(Nils Dalen)最少仅为4490。以下为TOP10名单: 1. 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2. 普朗克(Max Planck) 3. 居里夫人(Marie Curie) 4. 玻尔(Niels Bohr) 5. 费米(Enrico Fermi) 6. 马可尼(Guglielmo Marconi) 7. 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 8. 薛定谔(Erwin Schrodinger) 9. 皮埃尔居里(Pierre Curie) 10. 伦琴(Wilhelm Rontgen) 源引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hardware.solidot.org%2Farticle.pl%3Fsid%3D11%2F08%2F19%2F0635232&urlrefer=870790d00b28ec41ec535bf519fd0f35 引自相对论吧
为什么相对论给我们的是胶片人生? 首先,什么是胶片人生? 我们都看过胶片播放的电影。在开始放映之前,会看到一块白色的银幕。电影开映后,一束强光打在银幕上,画面出现在银幕上,于是电影就开始了。这束强光是电影放映机的大灯泡发出来的,那灯泡通常有1万瓦,极亮。然后强光把电影胶片上的图像打到银幕上。跟幻灯片是一回事。但是跟幻灯不同的是,电影必须是连续画面,才能产生出运动的图像。 电影胶片是专门给放映机放映用的。最常见的35mm电影,每秒走24帧画面,每帧画面被投影2次或者3次。在银幕上每秒就有48帧或者72帧画面。看起来更流畅。 好了以上是改编自百度得来的内容。
对昨天的帖子的一个补充。很重要的 这是原帖。http://tieba.baidu.com/p/4982359725
回顾历史会发现一些本质性的东西 我们知道,在牛顿的时空中,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各自独立存在,不因其中的物质发生变化而改变。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在对世界进行观察时,用观者的时间建立一个同时面,用来表示同时发生的事件。即只要是同时发生的事件都可以被放在观者的时间的同时面上。因为时间是绝对的,而且全世界只有一个时间。我们只需要校对手表或座钟就可以同步时间。而且时间的流逝一定是在任何地方都是均匀的,因为只有一个时间,且不和物质相互作用。
保持平稳的心态是人生中一项重要的本领 如题。
物理的问题要用物理学的思维来解决 如题
关于时间旅行并不现实的一个很好的解释 时间旅行貌似只是猜想而已,没有任何理论可以证明时间旅行的可行性。爱因斯坦―罗森桥,或者说虫洞是空间旅行;量子力学里由于德布罗意物质波啊海森堡测不准原理啊等等产生的量子效应也不过是瞬时的变化;平行时空跟时空旅行更没有直接关系,这个理论原本是为了给薛定谔的猫提出解释而提出的,论证事物在被观测前所有可能性都平行存在,当观测时以波函数坍缩或分裂的形式引入其中一种可能性罢了,也没人能证明平行宇宙真的存在,只能从逻辑上推理可能性的平行存在,而这和时空旅行没有任何联系;还有高纬度空间,这个貌似存在着一些误解和分歧,貌似并没有将时间视作第四纬度的正式理论,广义相对论指出的第四纬度也仅仅是长宽高之外的又一空间度量,跟四维时空中的时间轴没什么必然联系,将时间视为第四维空间从某种角度来说跟上面提到的平行时空大同小异了。将时间作为第四维狭义相对论都指出了时空变化随物质变化而变化,而物质变化都是有方向的,摔碎的杯子不可能从地上回到桌面自动复原,这就是因为事物连续性,也就是说,因果律的存在。)---以上摘录自相对论吧的吧友
回到过去是不可能的 以后不要提时间旅行了 吧友理解的时间旅行 http://tieba.baidu.com/p/4969162243#103705869268l
基本上很难 外行絮叨一些浅见,根本就是蚍蜉撼大树。我是蚍蜉吗
世界 每个人的眼中都有一个世界。
关于 双生子佯谬的解释 这是相吧的吧友的解释 http://tieba.baidu.com/p/3451913695
时间的本质 看到有人在谈时间的本质,其实这是个非常难解的问题。
关于速度改变时间 这是在别的吧上有人提出的问题 http://tieba.baidu.com/p/4946347668
看到有人评价牛顿 http://tieba.baidu.com/p/4923351746
各种猜想引领我们走进物理的世界 我们在初中高中甚至在小学时就会先验的对世界产生一些奇妙的幻想,世界是这样的,是那样的,为什么是这样的,为什么是那样的,总之,都有着自己的看法和想象。大部分人最终都放弃了追求世界的本质的想法。剩下的人因为热爱而通过努力走进了物理学的殿堂。很多学家一生的追求都来源于儿时的梦想。
刚刚在其他吧看到的 “用相对论加量子物理可确定一件事吗?我们如和确定明天不是昨天,昨天不是明天!时间是流向未来还是流向过去的?” 爱因斯坦认为:“现在、过去和将来之间的差别只是一种错觉。”时间倒流或回到过去,其实是建立在一个不存在的逻辑基础上的。这位吧友恰恰和爱因斯坦的观点相似。
量子纠缠可以是某种超距作用 如题。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宇宙呀 自然哲学加数学加实验验证就是物理学。
好有沧桑感 看着2014年的帖子,寥寥几句,转瞬2017,真是恍如隔世。
关于超距作用吧 超距作用是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实现的。关键是我们怎么理解。如果采用适当的理解方式,那么可以说在现实世界中,处处存在着超距作用。
关于狭义相对论的几个有启发的观点 快过年了,祝大家心想事成。 1同时面的问题。牛顿时空中只有一个同时面,即所谓的绝对时空。狭相的时空中有无数个同时面。一个恰当的比喻是牛顿时空中只有一副扑克牌,狭相中有无数副扑克牌。闵氏时空表明,四维时空就是由无数多个三维超曲面累积而成。想问一下,一定要有同时面存在吗? 2有这样的现象:如果在三维空间中重合了,那么在四维空间中必重合。这在道理上通吗?有没有三维空间重合了,在四维空间并不重合?宇宙中,存在超距作用吗?你能感知到吗? 3时间其实是有方向的,但并不是矢量,这就是时间和空间最大的不同。有没有可能在物理上时间其实也是矢量? 4历史是不是应该对所有观者都呈现出同样的面貌?说得清楚点应该说是具体形状可能不同,但因果关系不变。如果是,那它不是绝对的吗?
双生子效应让我迷惑:求解惑 现在看的书上对双生子效应的解释都是用闵氏时空图来解释的:做旅行的兄弟的世界线比留守的兄弟的要短,所以,他经历的时间短。突然记起看到一本不用时空图来解释的书,他是分段解释的。找不到原书了,相对论吧也没找到。就百度一下,发现百度百科和他说的基本一致。我把啰嗦的部分去除掉,上图:看着划蓝线那部分,突然就凌乱了,求高人给个本吧用闵氏时空图···分段解释···双子效应的链接,或者就在这里解释解释,百度百科说的到底对不对?
突然想起20年前的事儿 我是不是神经了,20年前的事儿突然就跳出来了。 那时我还很小,在学校发生一件事,秒杀了我的脑子,我的命运因此而改变。千言万语也无法表达我对这件事的遗憾。 这几天他又来折磨我。头痛,真实的头痛。欲裂,还他妈的有点恶心。迷迷糊糊的。 在此时此刻,我不知道究竟是记忆的伤痛不肯离我而去,还是我仍然在苦苦的追忆他,不能放手。如果有个坐标能够标定那一点:20年前的那时那刻,地点是中国北方的我的家乡学校,那么这个历史事件是动还是不动呢?毫无疑问,在时间上我们都在动,那么记忆中的事件呢?他又是怎样的运动状态呢? 找到拥有共同记忆的同学,让他帮我看看,他心中这些个过去的事情是动还是不动呢? 逝者如斯夫,对吗?那既成事实又如何呢? 如果允许你说:我一定是运动的,那我知道你一定在时间上发生着改变。不要怨我,因为我把你放在了坐标里。但是记忆呢?他在动吗? 如果他是静止的。那好,他在相对什么静止呢?这又是谁能回答的呢? 别删呗,就当水贴,让他沉底吧。
有没有权威的文献介绍相对论下矢量合成的 在狭义相对论下矢量合成到底是依然成立还是不成立。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