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树LAH 秋天的树LAH
斯人独憔悴
关注数: 29 粉丝数: 296 发帖数: 4,002 关注贴吧数: 37
剧本:五月三日 (画面拉开,推出字幕):五月三日。 第一幕 (画面淡入,镜头高空俯拍) 一个晴朗的上午,小城辽化 ,楼房幢幢,路如蛛网,龙鼎山的高高的钟楼。 满山春色碧绿,有的梨花吐出了新蕊。 镜头慢慢拉出,空中俯拍,从龙鼎山越过医院,越过马路和加油站,镜头停顿到龙源小区楼群上空,一栋楼的楼号特写---13号。 几个男人正厮打成一团,边上一个女人哭叫着 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倒下,嘴里冒着白沫, (脸部特写)倒下男人失神的双眼 男人意识尚在,一幕幕画面在男人的眼前闪现: ----男人躺在大医院的病床上,焦急的亲友和大夫探讨着病情,向大夫递上厚厚的红包。 ----心脏手术后,医生说“手术非常成功”,亲人喂着饭,脸上开心快乐的神情。----购买新车的喜悦 ----车在工大小区被划时候的心疼 ----在楼下散步,男人说:要不在楼下搭个车库吧? 能行吗?妻子问。 行,你看那么多违章的建筑,那个查了? (画面闪回,急促的警车声和救护车声音响起) (男人满脸鲜血的特写)男人呼吸急促起来,感觉像有巨石压在身上,意识越来越模糊,刚发生的一切又回放在眼前: ----和城管激动的理论 ----冲动时挥起的铁锹,身上挨到的无数拳脚, 终于,男人感觉视线模糊,好像驾车驶入一条无尽的隧道,陷入了无尽的黑暗。 第二幕 (镜头从男人身上拉出,越过生活区,来到医院,摇到8楼,TCU病房。 一张病床上,躺着一个满身插满管子的中年妇女,几个面带悲戚的男女,正安慰一个神情木然的中年男子,中年男子面无表情,显然巨大的悲痛已经让他无法承受, 男子只是像祥林嫂那样在心底一遍遍的重复“都怪我,不该让她们用那个热水器啊!” (镜头拉出,摇到学校的教室) 英语老师在讲着课,他刚提问一个难度比较大的语法,同学们的回答都不让他满意,他本能的把眼光投向一个座位,那个座位是空的,老师一瞬间有些恍惚,好像一个漂亮文静的女学生,像往常一样,正站在那里,声音清脆的正回答着问题。 老师顿住了向着黑板扭过头去,眼睛变得湿润,教室里面静了下来,大家都想起这个刚刚离大家而去的女生。 女生的后座,一个男生欲哭无泪,他和女生小学时候就是同学,在不久前还暗暗打算,最好报考女生想要去的大学,等发榜的那一天,就勇敢的向她表白, (镜头摇向男孩的眼睛,在男孩的眼睛里,闪现一幕幕镜头) -----背着书包,走进小学校园,回头向妈妈快乐的挥手的小女孩。 -----乘着公交车,穿行在各种补课班中。 -----晚上,灯下刻苦读书的身影 -----取得了好成绩时候,回家向父母汇报时快乐激动的表情。 -----没有时间看心爱的综艺节目,没有时间穿上美丽的衣服和父母去旅行。 第三幕, 同一时间,镜头摇向另一个地点:汇华宫门口。 一对男女,刚办完离婚手续走出民政局的办公室, 两个人都没有说话,向相反的方向走去。 无数过去的画面叠加在两个人落寞的背影上: ----两个年轻人热烈的相恋 ----共同孕育新的生命的喜悦 ----共同经历的患难,共同享受的幸福 ----日渐的疏远,嫌弃,背叛 ----争吵,误解,到后来的恶语相向 十几年共同走过的日子,记录下每天或者喜悦或者悲伤,每天攫取一个生活中的特写镜头,十几年几千个画面。 摄影机转动起来每秒25幅,几分钟,两个人就演完了这场戏-----从相爱到陌路。 第四幕,同一时刻。 (镜头慢慢摇起,越摇越高,辽化在镜头下越来越小,摇过原野,摇过乡村和城市,摇过中国的大地,镜头定格在雪域高原) (画外音响起,一个声音高亢的女歌手歌声在天际回响: 来吧 来吧 现在就出发 骑车到拉萨 踏朵吉祥的白云 追赶落日与晚霞) 镜头里:蓝的像海一样的蓝天, 经幡在随风飘荡, 六辆自行车在阳光下疾行。 六名辽化的勇士呼吸已经沉重,车轮已经沾满了泥巴,眼前的路似乎没有尽头。 (镜头俯视,越拉越高,最后:一个蓝色的星球在缓缓的转动。 后记:几天没有上辽化吧了,才知道辽化这两天发生了这么多的事, 不禁心生感慨:辽化虽然这么小,但是每天都有不同的故事在演绎。 心中忽然一句话浮现脑海“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一,生命如花,可绽放也可瞬间凋零,最后都将归于尘土,实在令人感叹。 生死离别爱恨情仇,这样的故事每天在辽化演绎,也是大千世界的缩影。 二,细节决定成败,如果有安全意识,年轻的生命就不会离去。 如果有平静祥和的心态,一起普通的违建纠纷就不会导致一人死亡多人入狱。 如果有理智和感怀,多年牵手就不会变成陌路。 如果没有梦想和决心,就永远不能向着心中的圣地出发。 三,不懂得感慨其他人的命运,就永远不懂得生活。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要留心,只有学会品味,学会感悟,才会吸收经验教训,生命才能如同莲花一样晶莹绽放。
病中时候两则联想 昨天发烧,今天好了。 一则联想:王小波,文理兼修,好服你! 退烧后肚子凉,今天有同事给了个热帖,贴在肚子上舒服了不少,忽然想起王小波好像在《黄金时代》里面就提到,他自己年轻的时候就有许多小发明,其中之一是利用铁粉的氧化发热。 王小波,当过知青,工人,文学硕士再教授计算机,真是能人所不能。 热帖贴肚子也就是这几年才出来的吧,《黄金时代》可就早在1997年就出版了,要是我把他老人家的书当成圣经来读,每句话都认真看进去,我也就把他老人家的发明开始个小工厂,不是也发家致富了吗! 二则联想:雍正爷,中国的按摩神术被你摧毁了,你太狠! 躺在床上浑身难受,自然想到要是有人给我按摩就好了,想到了按摩,就联想起前些天看的雍正传,雍正八年他得了一场大病身体不好,下令给心腹的各省督抚,让他们举荐好医生,李卫(就是电视剧李卫当官中的李卫,他在雍正一朝,和田文静鄂尔泰都是雍正的心腹,甚得信任)访得河南道士贾士芳,送至京城,他“口诵经咒,并用以手按摩之术”。起初很见效,雍正很高兴,可是不久,雍正宣布他是妖人,要用妖术掌握他的健康,雍正亲笔写到“其调制朕躬也,安于不安,伊竟欲手操其柄,若不能出其范围者” 我把雍正的话翻译过来就是:这家伙太神了,我舒服不舒服,好像全是他的掌握中。 雍正居然把贾士芳给处死了! 看来贾士芳不是因为医术不灵而死,而是因为医术太神而死。 分析雍正的性格就可知道,他是个刚愎自用控制欲极强的人,而贾士芳口念经咒,手中按摩,一定具有非同寻常的功效,正因为疗效的惊人,让雍正感觉通身舒泰的同时意乱昏迷,雍正因此觉得超出了一般的治疗的范围,所以让他觉得贾士芳意图控制他的神智,是个妖人。 中国有很多奇技秘术,有很多没有流传下来,我想贾士芳掌握的就是吧,要是流传下来,可能会比气功或者瑜伽更有价值啊!
不要让雷梦佳的悲剧再在辽化上演 雷梦佳事件在网上都可以看到----班级同学们在班主任老师“善意”的引导下,投票决定把一个女孩子清除学校,这个学生随后自杀。 新闻的网址: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news.163.com%2F10%2F0505%2F04%2F65T5NJ8000014AED.html&urlrefer=c0ac5cbc2614033be7fafa1315bdbd05 我的孩子在五中上初中,孩子经常提起学校里的情况,在孩子的讲述中,我知道现在有很多雷梦佳这样的孩子,他(她)们就生活在我们身边。 我觉得像雷梦佳这样的孩子,都有着天生异于常人的优秀基因,他(她)们不同于那些性格和行为都逆来顺受的乖孩子,那样的乖孩子可能在学习和生活上让父母省心好多,但是我固执的觉得:一个没有个性的孩子就像花没有颜色。 悲剧性的是:这样一个孩子,各方面势力联合起来,将她逼上了死路。 对她的死要付责任的有许多:家庭,社会,学校,同学,等等-- 是社会划定了价值观的界限,以这为基础,从而造就了麻木的家长,昏庸的老师,不辩是非的学生。 雷梦佳,一个喜欢打架的女生,在她打架的时候,家长老师同学都只认为她的野蛮和不可理喻,可是有谁看到她内心的呼喊??!! 一个孩子,尤其是那些天生敏感和有个性的孩子,他(她)有着与其他孩子相比更强烈的精神诉求,他们比其他孩子更多些激烈的情感,比如愤怒,感伤,忧郁,多思。天赋敏感和有个性本身是上帝赐予的财富,如果善加引导,使得他们能够安然度过成长时期,他们会焕发出比一般孩子更光辉的生命光彩,可是也正因为如此的天性,使得成长期中会出现暗礁和险滩,这些孩子在思想得不到疏导和指引的情况下,往往打架成了他们表达感情的唯一方式,其实他(她)们在挥舞拳头的时候,内心是虚弱可怜的,引导她们安然度过这些暗礁和险滩,应该是社会和家长老师的共同责任。 可是,各方尽到责任了吗?各方不但没有尽到责任,反而把绞索收紧,要了孩子的命! 在雷梦佳事件中,我最痛恨的是她的班主任老师周占强,雷梦佳在和他谈心的时候曾经向他哭诉过自己的痛苦,这样他都居然读不懂这个外表强悍的女生那脆弱的内心!最后他发起了投票,直接把这个孩子逼上了死路。 雷梦佳死了,她生前想讨好所有人,她给同学们送礼物,她自告奋勇的担任班干部,她在日记里写到“不能被别人看不起!”。最后这些人一起逼死了这个喜欢唱歌的女孩子。 悲剧的是,雷梦佳死后,她的老师和同学并不悲痛,还有人说,“没想到脸皮这么厚的人也会自杀”。 雷梦佳死了,在她的人生旅程中,,她的家长她的老师中居然没有一个人能读懂这个孩子,这其中只要有一个明白人就能拯救她。 鲁迅说过,教育孩子一要理解,二要指导,三要解放。现在有几个家长和老师能做到? 希望雷梦佳的悲剧在辽化不要再重演了!
我要是区长就这样回答新北方的记者 首先介绍下往年用于公车的花费,然后说改革后每年节省的费用,实行车改确实节约了办公经费。 当记者问道:为何定如此高的补助?就这样回答:因为宏伟区的地理位置,区里的领导要经常到辽阳市开会,假如以打车为例,来回一趟就需要最少三十元,如果到其他区,这个费用还远远不止,一天三趟就要上百元,照这个标准来看,一年三万的费用不算超标,这是领导未买车的情况。如果领导买车就自己再需要掏一笔钱,所以这个标准在某种程度上来看是不算很离谱的。 在被问道为什么按级别差距这么大?科长和科员差很多?就这样回答:因为区里各科的人员都不多,有工作的时候一个科有一台车就基本够了,所以一般都是科长买车,科员临时有工作需要外出打出租就基本够了。所以把科长的补贴定的高些。 另外,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态度一定要谦虚,当记者咄咄逼人的时候一定要显得谦卑,多说些我们考虑不周,未顾及大家的意见,我的做法欠妥当什么的。另外一定要反复重申:这个文件和标准是大家集体通过的,不是领导的个人行为。 在回答记者问题的时候,说些辩解的话实属多余,再说些“我们这个在辽阳不算高了,领导做奥迪A6,桑塔纳有损形象什么的,那不就是脑残吗? 上官婉儿说的不错:”就这种对事物和媒体的认知态度,咋当的官啊?“
一个葬礼,一场比赛,一个节日和一段历史 一个葬礼,一场比赛,一个节日和一段历史,一个葬礼 朋友的母亲去世了,这是位慈眉善目的老人,平日总是微笑着,但是一夜之间,离开了人世。 朋友在辽阳县,葬礼是按传统风俗来办的-------披麻戴孝的亲友,长长的送葬队伍抬着纸扎,围观的人群,在寒风中呜咽的唢呐,在一处空地,纸马,纸房,纸人,纸电视等,这些在明灭的火光中付之一炬。 食堂里摆着流水席,邻座的老人叹到:“有德的老人啊!一下就去了,不拖累儿孙”,是啊,现在得了病耗尽家财,最后还是一病不起的例子太多了。 生命的逝去有何意义?在现代中国社会,缺乏保障的老人把死亡的突然也当成了德性的表现,这是社会的悲哀,也是社会的耻辱。 两天两夜,花费不少,家属也身心俱疲,望着同学憔悴的脸,同情极了,但是没有办法,葬礼永远好像乱哄哄的仪式,一切都要照程序来,很喜欢西方的葬礼-----在墓地大家目送棺木下葬,在神父的悼词声中,大家回想着死者生前,感悟着命运的意义,然后散去。和此相比,我们现在的葬礼就像闹剧:一排排送殡的车辆,是显示着死者或者子女的身份和层次,人员的多少是显示着死者和子女的社会能力,在农村,葬礼前更要搭上大棚成夜的打麻将和大吃大喝。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要面对越来越多这样的送殡,面对越来越多的生离死别,我很恐惧,我怕这一幕有一天降临到我的身上,因为无法面对自己至亲的离去,也不敢想像,不敢想像和自己的亲人阴阳相隔是种何等的痛苦。我很希望我到时候有勇气来面对,也希望那一天永远不要来,但是该来的终要来,所以现在最重要的是对自己的亲人好,要把每一天当成最后一天来度过。
谣言止于智者---关于地震云的后续报道 因为偶然拍到疑是地震云的云层,就一直比较关注天空,今天早晨又拍到了较特殊的云层,和前一天类似,也是呈东西走向,横贯天际。 事情的发展不外两种后果,其一:一段时间以后,天下太平,人们安居乐业,大家偶尔会提起,都是那个秋天的树,神经质兮兮的,吓了他自己一跳,也吓了我们一跳!我本人是万分希望事情是这个结果的。其二:真的或者辽本鞍地区或者其他地区发生了地震,我那时候可就有名了!但是我是百分之一万不希望事情是那个结果的! 其实地震与否,是个人难以控制的,生死之事在乎于天意,人类和自然相比总是异常渺小,担忧,猜测,个人的智慧都于事无补,徐志摩死于天空,聂耳死于大海,上天没有因为黑格尔是黑格尔而加以优待,他死于肆虐欧洲的黑死病。只是希望在面对一些问题的时候,在事情发生的情况下,大家如何面对的问题,比如一位桦子南山的朋友提到我拍摄的可能是海边常见的拉网云,我看了很高兴,希望他可以仔细向大家说明一下,消解我和其他人的担忧,而百度把照片删掉的态度就不可取,这会使得大家担忧:“莫非拍到的真是地震云?” 就算事情真的往最坏的情况发展---地震真的发生了,因为我的文章使得专家在反思的时候能做些资料,可以为地震研究做些贡献,那也就达到了我发帖的初衷。 其实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最怕的就是不作为,汶川地震就证明了,如果我们能像日本那样未雨绸缪,加强抗震意识,加强建筑的防震等级,许多鲜活的生命就不会消失!!
对开幕式不感冒的几点理由 开幕式并不好看,重复张艺谋的黄金甲思路,奢华,颜色,不知所云。开幕式的创作人员很多,构思一定很多,但是主体基调是张艺谋来把握的,其实想到中国特色的开幕式,利用先进的光电技术,中国人特有的服从和纪律性,还有把国粹如水墨山水,京剧,民族团结等结合到一起是大家都能想到的。第一幕的鼓声和高声吟诵让人不太舒服,鼓声显得混乱而让人紧张,吟诵的声音显得古怪,因为古代人在各种仪式上的发声方法是无从考证的,第一幕的声音让我想到第五代导演的创造:在张艺谋的黄金甲,周晓文的刺秦中都可见这些创造的影子。其实这些在现场的观众反应中都可看出:第一幕到了和字的变换观众席才想起掌声。第二幕的许多东西像蛇足,画卷的设想是不错的,但开始只需要一个人用巨大毛笔在画幅上画水墨画,再用光电突出下就好了,因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结果张艺谋弄上许多舞者或滚或爬的,结果画出个歪歪扭扭的不圆的太阳,那些条条也不像山水。主题曲也太软,没有慷慨的意境,女的还弄个外国人,田震就很好了,为什么不用?看看汉城奥运会,那四个歌手的气势,那歌声和感觉就在告诉世界:看看我们这个民族,看看我们在做的伟大的事情!鸡蛋里挑骨头,欢迎拍砖。其实我觉得自己的要求不过分,我们花费了多少精力?我们花费了多少时间和金钱?为什么不能做得更好?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