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浯街 临浯街
关注数: 19 粉丝数: 145 发帖数: 20,351 关注贴吧数: 3
有人建议:延长春节假期 编号:建议16437号 建议主题:建议延长春节假期,弘扬春节文化 建议类别:时政类 建议人: 悠扬.blog 政治面貌:群众 提交时间:2012-01-03 18:00:56 内容:春节是集中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盛大节日,是充满欢乐、祥和、温馨、幸福的盛大节日,是传递爱心、增进友谊、加深亲情的盛大节日! 春节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春节的魅力是中国的魅力、东方的魅力,也是世界文明的魅力。春节在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保持民族特色、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促进社会和谐及文明进步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佳节中最宏大、最隆重的节日,每逢春节,人们无不归心似箭,盼望着与亲人欢聚一堂,共享美好生活,人们的精神也在亲情的浸润交融之中得以升华。“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已成为中国人的风俗习惯,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外打工、经商的人越来越多,人口流动日益频繁,一些人常年在外打工,与家人分居两地,天各一方,难得过年回家与亲人团聚,但由于路途遥远,仅来回在路上奔波就得几天时间,好不容易回家,大部分时却都忙于东奔西走、走亲访友,很少有时间好好休息休息,多陪陪亲人,多为父母尽点孝心。七天春节假期显然有点短。 春节假期过短,导致一些明显弊端:交通拥挤,火车、汽车“一票难求”,春运压力过大,旅游度假举步维艰;交通运输业负载过重,效率反而下降;在外打工从业人员与亲人团聚的时间过少,影响家庭和谐。 众所周知,我国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从除夕至正月十五,春节里的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涵盖文化传承、合家团聚、探亲访友和旅游度假等多个方面。适当延长春节假期,大力弘扬春节文化,既有助于亲情交流,身体修养,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也能促进消费,缓解春运压力,带动旅游业、商业等诸多行业的发展。 据有关网站对“春节假期够不够用”进行的网上问卷调查,其中81.1%的网友觉得7天假期不够用,61.3%的网友希望春节长假能放到元宵节。 因此,建议将春节假期由7天延长至10天,如能一直延长至元宵节则更好。 建议:建议将春节假期由7天延长至10天,如能一直延长至元宵节则更好。
老家人面对环境污染问题的真实思想 回复:请诸位关注一下临浯的环保 在外闯外的人都牛b了、现在觉得家乡落后了、想在觉得脏了。。。生活在农村、每天累死累活的、除了种地就是种棚、累还不累死了、好有空管卫生、呵呵好好笑、 作者:119.191.83.* 2011-09-27 17:20 回复此发言 ------------------------------------------------------------------------------------ 以上是在吧友“浯水之约”“关注临浯环保”一帖中的跟帖。我所以挑出来单独再成专题,主要是考虑到这个匿名帖的价值。本人以为,此帖的价值就在于,它代表了老家绝大多数人的思想观点。、 对于这种思想观念,我不陌生。以前回老家时,说起老家人在对待环境污染问题上,总是抱怨有加,说大家不仅太懒,还太无知。可家人却反驳说:你当是这在城市?都和你们似的闲着没事?农村人整天待累煞了,哪有闲心捣鼓些捏个! 在部分老家人眼里,认为在外工作人员平时很清闲,“闲着没事”。这显然是误解,对此不作过多解释。主要问题是在对环境污染方面的认识上,存在着严重的偏颇。祖辈与脏乱差为伴,习惯了不讲卫生的生活,对“不干不净,吃了不长病”的悖论深信不疑。因此,根本就认识不到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可以说是见怪不怪了。如果把环境弄得漂亮点,大家反而不习惯,脏点乱点差点,却很能接受。 正是在这种传统观念的指配下,人人养成了不讲究的习惯,平时垃圾随处乱丢是常事,自己家里还能打扫一下,大门以外爱咋着咋着,即使没方下脚也不待清扫的,陈旧的思想观念与环境污染形成恶性循环。近些年来,老家人的大病重病明显增多,也有不少人认识到与环境污染有关,可到了实际生活中,该咋地还咋地。对此,本人把这种现象归结为“老家人的可悲”。 对于老家的环境污染问题,有经济落后的原因,有政府不作为的原因。但更重要的,还是一个传统观念问题。尽管银行存款可能不多,但各家吃饭早已不是问题了。除了种庄稼就是种大棚,一天到晚的确累得够呛。可是,忙和累都是为了什么?难道挣了钱后,是为了住院治病的嘛?!
从台儿庄的成功转型说起 南来北往灯影桨声河蕴人间千古景 神荡神驰水乡渔火世称天下第一庄 天云浩荡水韵悠扬桨摇齐鲁千年月 漕运繁忙渔歌起伏帆织京杭万里霞 ----------------------------------------------------------------- 以上是镌刻在台儿庄复古一条街碑坊正反两面的楹联。 这两幅楹联,都表现了水乡漕运的繁荣昌盛,盛世太平,也体现出一种磅礴的恢弘气势,读来让人不由地对该地肃然起敬。 台儿庄是隶属于枣庄的一个县级区。可以说,如果没有台儿庄战役这段历史,这个台儿庄的名气并不比临浯大多少。这里地处鲁西南最南端的中原地带,北离省城济南300多公里,南与中原重镇徐州也相隔很远,算不上什么通都大邑,基本上就是一块兔子不拉屎的不毛之地。 然而,就是这么个偏僻之地,近两年却发生了一个天大的奇迹:他们在废弃的3公里京航大运河故道上,按照“存古、复古、创古”的原则,建设“江北水乡,运河古城”,大力开发旅游业。仅一两年工夫,就修建了古城一条街(面积约两平方公里,相当于临浯的一个中小村)。2010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20万人次,旅游收入增长34.2%,第三产业增长21.2%,整个旅游收入占全区GDP增长的43.1%。现在,台儿庄被誉为“中国旅游界突然杀出的一匹黑马”,景观不输江南水乡周庄和同里。 江南著名水乡旅游景点周庄和同里镇,以古朴典雅闻名于世,都是保存完好的历史名镇。台儿庄虽然是最近人工修建的复古建筑,但因拥有著名的“台儿庄大战”这张名片,却有着江南水乡不具备的优势。他们显然十分清楚这个优势,在打造古镇的同时,还建起“民族爱国基地”,引来了海那边国们当大佬“联占”、“吴波雄”等前来观光。这些重量级人物的到来,带来的效益是难以用经济数据衡量的,必然会引起两边的高度重视。 (先写到这里,有空待续)
应尽快恢复、重建农田村舍排水系统 从刘家庄发的帖子中,可以看出当地大雨过后,农田、村舍跟着发生内涝。 同样内容的帖子,小刘今年已经发过两次了。这就是说,凡下大雨,必成内涝。 眼看着丰收在望的果实泡了汤,打了水漂,任谁也会心急火燎,当然心痛。 可是,面对这种现象,大家认真想一想,为什么会是这样呢,这种结果是如何造成的? 其实,大家在发言中已经提到,根本原因就在于原来的防水排涝沟渠被侵占填平,种了地。 以前每到夏季,也遇到过不少雨水大的年景,有时甚至还很严重。 但因当时沟渠纵横,防水排涝设施齐全,基本上形不成内涝,雨水会随着排走。 我记得以前在北洼里,除南北沿路备有水渠外,东西还有贯通相连的大沟,涝可排水,旱可浇地。 其中的“二道沟”,深两米,宽约4米,长约3华里。夏秋季节,沟里水流不断,水草伏地,一扎多长的鲋鮹鱼一群群的。 那时虽然雨水也不小,虽然都是洼地,可从来没发生过内涝,可见沟渠的作用之大。 据各村反映,当初分地时,这些沟渠作为公用设施,并不在计划内,是留下的。 只是后来,那些分到挨着沟渠边地的农户,贪图小便宜,把沟渠填了种了地,这才造成了今天的局面。这叫“损人不利己”。 村庄内的情况也大同小异,基本建设缺少统一规划,老百姓想怎样建就怎么建,根本不考虑夏季排水问题。以前的大湾都盖上房子,各家大门口外几乎没有排水沟。一到下雨,急水当然没处流淌。 如此看来,无论是村庄内还是农田里,内涝之责并不在天,而是人为造成的,确切地说,是村干部的责任。教训面前,当思悔改。等雨季过后,各村应着手这方面的工作,把村内、地里的排水系统当作大事来办好。
首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