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猩猩 康猩猩
关注数: 432 粉丝数: 1,561 发帖数: 75,095 关注贴吧数: 126
[YYer]设想一下7.31新的天赋设计 天赋自诞生至今,经过多个版本的修改,从最初的一大票减少复活时间、增加每分钟金钱、百分比减冷却这种通用(所谓通用即毫无英雄特色)又对平衡性影响很大的天赋,逐渐削弱替换至今天的近半天赋都跟英雄的技能捆绑,可以看出来这是个版本修改趋势。 事实上 ,天赋的设计从一开始就不应该有减复活时间加工资加属性等等通用的效果,而是应该跟英雄的技能直接挂钩。参考星际2剧情里的实验室研究,每场任务之前,你都可以选择每个兵种的研发方向,使其发挥出不同的能力,例如人族地堡可选自带机枪,也可以选择+150血让地堡更肉。 现在的天赋其实更像科技树,或者叫觉醒技,随着等级的提升而解锁或觉醒, 而没有天赋的天生就有的含义。个人认为,天赋应该彻底重构,打乱现在的科技树一样的结构,采用绑定每个技能或属性面板的设计。 大致思路为, 每个技能都应当设计出两种发展方向,例如一种侧重伤害,一种侧重控制,或者一种侧重技能效果,一种侧重施法条件等等,不一而足, 但每个技能的天都赋只能选择1个,必须做出取舍并发展出不同的方向,满级也不会自动学会所有天赋。 在UI设计上,目前我个人的思路是在技能图标的上方显示左右两个方块或圆点,以显示选择的天赋,同时移除掉现有的天赋树UI,原来天赋树增加的属性、攻击力、护甲等,则通过属性点的改动来补偿。 属性点的改动个人认为应当由每级的+2全属性改为可选+4主属性或+3非主属性。 魔晶和A杖的效果也应当有所侧重,比如魔晶侧重小技能的提升,A杖侧重大招的提升,或者魔晶侧重提升技能的数值,A杖赋予新的效果,或者反过来,思路也有很多。 下面我发几个我自己设想的按照这个思路设计的天赋,可能会顺带重新设计魔晶A杖。
关于图灵核心的一些推测 第一张图对比是是GP102和最新的图灵核心,面积是471mm2 vs 754mm2,晶体管118亿 vs 186亿,图灵比帕斯卡多了283mm2的面积和68亿晶体管,从晶体管密度上来看,图灵核心反而不如帕斯卡,虽然差距不大。第二张图则是图灵和帕斯卡各自单元的占比,看起来图灵核心的tensor单元和RT单元各占据了1/4的面积,传统的SP单元则占据了1/2。但实际上无论是tensor RT还是SP,都是运算和渲染单元,稍微对gpu构架有点了解的都知道gpu不可能只有运算和渲染单元,还得有前端和后端,包括显存控制器、ROPS、指令读取解析和分派单元等等,因此这里的三类运算单元占据面积实际上被夸大了,tensor单元实际占据面积很可能只有1/5。 为什么我要算这个tensor单元的面积呢,因为这个tensor单元是深度学习用的,与游戏没什么关系,在真正的游戏核心上,这玩意儿几乎可以肯定会被割掉,也就是说,实际的游戏核心面积应该只有754*4/5=601mm2,看到这个数字有些人应该能想到某个核心,那就是GM200,第一代TTX和980ti的核心面积就是这个数值。换句话说,这个超大的图灵核心,去掉对游戏无用的单元后,剩下的面积依旧巨大,因此基本可以断定这个超大核心去掉tensor后,剩下的就是GT102核心。 换句话说,16T的单精度性能,是2080ti的性能,而非2080的性能,这与很多人第一眼看到这几张图时的想象是不一样的,有不少人认为这就是2080的性能。我想,除非图灵核心这一代不出80ti,否则这一代的80不应该会有这么巨大的核心面积。
关于图灵核心的一些推测 第一张图对比是是GP102和最新的图灵核心,面积是471mm2 vs 754mm2,晶体管118亿 vs 186亿,图灵比帕斯卡多了283mm2的面积和68亿晶体管,从晶体管密度上来看,图灵核心反而不如帕斯卡,虽然差距不大。第二张图则是图灵和帕斯卡各自单元的占比,看起来图灵核心的tensor单元和RT单元各占据了1/4的面积,传统的SP单元则占据了1/2。但实际上无论是tensor RT还是SP,都是运算和渲染单元,稍微对gpu构架有点了解的都知道gpu不可能只有运算和渲染单元,还得有前端和后端,包括显存控制器、ROPS、指令读取解析和分派单元等等,因此这里的三类运算单元占据面积实际上被夸大了,tensor单元实际占据面积很可能只有1/5。 为什么我要算这个tensor单元的面积呢,因为这个tensor单元是深度学习用的,与游戏没什么关系,在真正的游戏核心上,这玩意儿几乎可以肯定会被割掉,也就是说,实际的游戏核心面积应该只有754*4/5=601mm2,看到这个数字有些人应该能想到某个核心,那就是GM200,第一代TTX和980ti的核心面积就是这个数值。换句话说,这个超大的图灵核心,去掉对游戏无用的单元后,剩下的面积依旧巨大,因此基本可以断定这个超大核心去掉tensor后,剩下的就是GT102核心。 换句话说,16T的单精度性能,是2080ti的性能,而非2080的性能,这与很多人第一眼看到这几张图时的想象是不一样的,有不少人认为这就是2080的性能。我想,除非图灵核心这一代不出80ti,否则这一代的80不应该会有这么巨大的核心面积。
【转】Intel第六、七代酷睿有大缺陷:用户遭殃 现如今,大家对于隐私、个人信息都异常看重,PC、手机这些设备也都被列入个人隐私物件中。   现在HotHardware给出的报道称,Positive Technologies安全人员发现,Intel的Skylake、Kaby Lake的U系列处理器存在一个重大缺陷,这涉及到用户的隐私等一系列安全信息。    报告中指出,黑客能通过USB 3.0接口访问的调试界面,绕过阻止恶意代码安装的任何安全措施,控制系统,监视用户,窃取信息,甚至通过重写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使得系统不能运行。   HotHardware表示,问题出在JTAG调试界面上,它位于软件层之下,使维修人员在操作系统内核、管理程序和驱动程序上进行硬件调试,最重要的是,黑客不需要太强的技术和专业的设备就能利用这一缺陷发动攻击,因为这只需要DCI界面开启。   研究人员强调,这是一个影响比Stuxnet更大的缺陷,Stuxnet只影响Windows PC,而新缺陷会影响配置英特尔U系列处理器的任何系统,其中包括笔记本和迷你机。    需要注意的是,Skylake处理器之前的调试工作需要借助连接到主板调试接口(ITP-XDP)的专用设备。专用设备不容易获得,因此无需太过担心黑客通过调试界面攻击系统。Skylake的发布改变了调试方法,引入的DCI通过标准USB 3.0接口提供对JTAG调试界面的访问。■ 出处:泡泡网原创 牙膏厂搞了个大新闻? 不过看起来似乎这个缺陷6代以前的U也有,只不过不容易利用,这是不是意味着这个缺陷并不是什么问题,甚至AU也有?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