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居士💯 朔风阵阵透骨寒
不求万贯家产,但愿精神富有!呵呵,喜欢京剧!
关注数: 90 粉丝数: 743 发帖数: 37,973 关注贴吧数: 45
【转】程派唱腔的十大特点 《京剧晚安》 (1)程派的嗽音 程派唱腔,有较为独特的发声方法,尤其在“嗽音”、“脑后音”的运用上,形成了程腔沉郁、凝重的艺术特色。“嗽音”是老生演员经常使用的发声方法。也是音乐上的装饰音。特别提醒注意的是:程派唱导板原板慢板的“嗽音”一般只用2个,(也就是装饰音)。是一种气顶喉头振动声带的发音,原本在旦角唱腔中很少使用。程先生在老生运用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吸收“嗽音”到旦角唱腔中,使腔在嗓子眼里转悠,含而不放,耐人寻味。“嗽音”运用是否得当,全在于气的控制。气小,“嗽音”出不来,过了,就会形成“砸夯”。 (2)程派的“鬼音” 在于发声方法与演唱方法上。所谓“鬼音”,属于共鸣范畴,多使用于闭口音,共鸣位置往后移,也就是所说的“脑后音”。程先生吸收了老生“脑后音”的特点,共鸣位置移后,用气提起来唱,增强了唱腔的力度、厚度和凝重感。 (3)程派的共鸣腔 程派的发声方法、发声位置、吐字行腔独具匠心、程先生并不是一味地闷着唱,而是运用气的力量与发音部位的控制相结合的演唱方法,使声腔凝重、深沉,具有一定的立音和厚度,找出共鸣位置,再适当地加以抑扬顿挫、吞吐收放,形成独特的程腔艺术。 (4)程腔的亮音 学习程派唱腔,不能误会声音条件差的习程。其实程派并不拒绝排斥声音条件好的的朋友学习程派。程派完全可以使用亮音、沈阳京剧院的吕东明老师就是难得的亮音程派。但程派亮音使用时必须注意,亮音要有厚度和力度,不能虚飘贼亮,这样的亮音才能与程腔沉郁、凝重的风格和谐统一。 (5)程派的发声 程派非常讲究用气,即用丹田气托着唱,不宜用胸腔呼吸的方法,着力点不在喉头,声带必须保持松弛状态,着重点在于用气上面。一出戏唱下来,要感到后颈发麻(脑后共鸣),小腹空荡(丹田用气),嗓子并不觉得如何疲劳。
【转】徐兰沅口述当年“剧坛四怪”  唐吉/整理 刘赶三  刘赶三先生,当年名小丑之一,是继杨鸣玉先生以后的一位超群拔类的名丑。其人一生最讲究穿衣,冬季他能一天换几件皮袄,别人着装是以一年四季冷暖为定,他是以一天的早、中、晚的气候而定,在过去的梨园界他是有名的爱穿者。说来也怪,他对“吃”这方面与“穿”是绝对相反,每餐皆食粗粮窝窝头,鸡肉鱼虾从不沾唇,据说他的肠胃有病,不能食油腻,故此当时人皆称为一怪。  刘赶三先生刚直好义,对清室王朝的统治是嫉恶如仇的,众人皆知他曾因讽刺了卖国贼李鸿章而下狱,除此而外,还受过不少迫害,然而残酷的监狱生活和种种的迫害,都没有能屈服他。  我来谈他一件事,有一次唱《贪欢报》,戏里有梁山上的神医安道全嫖妓的一场,其时观众中有清室的五王爷、六王爷也在看戏,刘赶三就即兴地把舞台上演的妓女称为五儿、六儿。五王爷一听之下怒气冲天,找了根大铁棍,准备痛打刘赶三一顿,谁知当他到后台时,刘赶三预先得到通知,已然无影无踪了!  刘赶三先生的《探亲》一戏,颇盛极一时,当时来说真是名振京都,他用一条真驴登台,小驴能听简单的锣鼓,会跑圆场。后来为清宫的慈禧知道了,就在清宫内演了一次,一演之下,可乐坏这位慈禧老太后了,即忙命人单赏这条小驴银子四两。这条小驴是专由一人饲养,饲养人是个小孩,姓李人称李锁儿。每逢刘赶三先生到园子去演戏时,李锁儿便牵着驴尾随其后,驴下了场,他就将驴拴在园子门口,自己便坐下来听戏,他最喜听戏,特别是爱看丑戏,因此刘赶三先生的表演技术他学习了不少。以后便下海演小丑,艺名李敬三,嗓音脆亮,念、做、唱皆得刘赶三的真传,不久就大红。当时梨园界情戏呼其为“驴打滚儿”,意即是由驴起家,他跟王蕙芳、梅兰芳二先生都配过戏。
【转】菊坛五羊(1)——郭玉昆 孙景华 郭玉昆(1919一2010)出生天津。自幼随父学艺,6岁登台。先后师从郑子玉、张连洲、李兰亭等,工武生兼学老生。十岁随父搭班演于天津、上海等地。后加入小杨月楼的戏班,得到小杨月楼的提携指导,技艺精进。郭玉昆与小他两岁的小杨月楼的女儿杨菊萍,常在一起练功、演出、聊天,日久生情,但小杨月楼觉得郭玉昆配不上自己的女儿,因此表示不认可。杨菊萍见父亲对郭玉昆不冷不热,有时还给她的心上人脸色看,为此杨菊萍还跟父亲吵了一架。郭玉昆是个自尊心很强的青年,他觉得杨菊萍为了自已跟小杨月楼长期冷战下去,对谁都不利,于是就跟杨菊萍商量,退一步海阔天空,准备去东北发展,不混出点名堂来,决不回来见她。杨菊萍起初表示不同意他一个人去东北,要去他俩一起去。后经郭玉昆多次好言相劝,杨菊萍终于松了口。郭玉昆怀着沉重的心情告别心上人,登上北上的火车,几经周转终于到达沈阳。为了早日兑现对杨菊萍的承诺,他更加刻苦练功,闲遐之余,一头扎进剧院去看京、津、沪名家来沈阳的演出,从他们身上学到不少技巧。两年后,踌躇满志的郭玉昆回到天津,以打炮戏《螺丝峪》、三本《铁公鸡》艺惊津门,引起不小的轰动。远在上的小杨月楼听闻此事后,心中暗喜,女儿杨菊萍趁热打铁,再三夸郭玉昆有出息,日后前途不可限量,并承诺一定和郭玉昆好好孝敬父亲,小杨月楼被女儿的甜言蜜语说动了心,最终同意郭玉昆与杨菊萍的婚事。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