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务
level 16
黄宗洛
宗江乃黄门长子,得天独厚,聪明伶俐逗人喜爱,见人总是眯缝着一张笑脸。所以得了个“小眯缝”的外号,一直沿用到上中学之前。家人则通称“老大”或“大乖”。大乖和二乖宗淮学龄前就入了开我国幼儿教育先声的北京第一蒙养园,今天的小孩子上幼儿园当然不算回事,可在那年头再新潮不过如是。
2025年07月26日 19点07分
1
吧务
level 16
有道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那时资颖聪悟的“小眯缝”在老爷子的率领之下经常出入歌台戏楼,归来梦魂萦绕,余音不散,便央告老爷子给置办了个当时最时髦的带大喇叭的手摇留声机,无异于将各位名伶请到自己家里授课,戏考戏典不离左右,锣鼓家伙刀枪棍棒,一应俱全。手头幸存一张江淮英洛戴着面具的“儿戏”合影,另一张与此配套的金鼓齐鸣则已遗失。我们把这张孤版黑白照片当作我黄氏兄妹日后下海从艺的前奏曲!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中国作为参战的胜方,几经周折方收回一直被外国人盘踞的胶州湾宝地。怀一技之长的家父被派去接管电讯事业,举家迁往山清水秀的青岛市。我这个高智商的低能儿也吃力地迈进学校的门槛儿,就读于教学质量颇高的江苏路小学。
期末考试时我黄氏兄妹在不同的班级里各领风骚名列前茅:大哥小妹取第一名,老二全班第二,小三我成绩较差也落了个殿军第三,被著名教育家女校长廉索莲青在全校师生大会上誉为“黄门四杰”,老
太太
一高兴发言就长了点,那天敝人赶巧早上豆浆喝多啦,实在憋不住便顺腿而流,当众出丑,全场为之哗然——就这样一泡尿把个严肃的表彰大会给冲了!这下子可把老太太气坏了,散会之后不费吹灰之力就找到了正贴在壁炉边烤屁股的肇事者,掀起来不容分说一通臭揍,羞得俺恨不能钻到地缝里去。老校长她咋也没料到这出尽洋相的傻小子竟是鼎鼎大名的“黄门四杰”之一呀!
按下敝人劣迹不表,回笔再叙黄老大——他不像小弟我,尽干“露脸”的事。他和二哥宗淮由于成绩优异,不经考试直接保送市立一中。升学后门门功课领先自不待言,小小年纪居然自编自写自己刊印发行了一张不定期的文学小报《黄金时代》。付印时,弟妹们全体参战,俨然一个小小的家庭作坊。大哥办报,大家感到脸上有光,所以干活时,个个争先恐后,好不红火!
“小眯缝”的文艺才能不仅表现在写作上,刚迈进中学的门就鼓捣着演戏,开头央告教美术的秦老师给打本子,后来干脆自己动笔。他的第一个剧本是十岁那年写成的,没过两年,又发表了个剧本《光明的到来》,被目为神童。校方对这棵自己冒出来的艺术小苗极力扶持,创造条件让这帮学生每学期都有在舞台上展示自己艺术天才的机会。每逢演出,父亲必率领全家人驱车前往助兴——参加学校的恳亲会,观赏宗江的演出,已成为我童年生活中节日般的盛事,久久不能忘怀!
父亲死后,全家搬到天津去住,守着一门近亲好有个照应。大乖二乖转学南开中学。南开的校园剧在全国首屈一指,孕育了曹禺等一批文化名人,“小眯缝”如鱼得水格外蹦得欢快,居然成本大套地演起世界文学名着来。南开中学当时还是男女分校,女性角色必须由男生扮演。宗江生得白净纤细,入选反串旦角。记得在易卜生的《国民公敌》中他饰司各脱夫人——怎么看怎么活脱跟俺娘一模一样,高堂老母见状为之笑逐颜开,据说当年曾在南开就读的周总理和曹禺同志也专门扮演女角,所以后人挂上晚辈的宗江,并称“南开三大旦”。
《卖艺黄家》
2025年07月26日 19点07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