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永驻我心 历史永驻我心
关注数: 0 粉丝数: 9 发帖数: 8,455 关注贴吧数: 0
博尔赫斯———阿根廷人的骄傲 在世界文化艺术的百花园中,阿根廷人以拥有两支璀璨的艺术之花而感到自豪。一支是风靡全球的探戈;另一支就是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的文学作品。  今年8月24日是博尔赫斯诞辰100周年,世界各国的文化界都在举办对这位当代文坛巨星百年华诞的纪念活动。由博尔赫斯国际基金会组织的有关这位文学家和诗人的生平及作品巡回展览,自3月份从威尼斯开展,经巴黎、马德里、布宜诺斯艾利斯、墨西哥城、纽约、柏林等十几座城市,将一直延续到2000年。在他的故土阿根廷,政府宣布1999年为“博尔赫斯文化年”,各种新版和再版的博尔赫斯作品包括儿童读物成了阿根廷当前最畅销的书籍。  博尔赫斯一生的作品浩如烟海,无论是小说、诗歌、散文,或者随笔、小品以及各种文学评论,都闪烁着深邃的哲理,过人的才智,渊博的知识和独特的艺术与语言风格,不仅为阿根廷和拉美各国读者所喜爱,而且被翻译成德、法、英、意、葡、日、中文等十几种文字出版,具有世界影响。世界各国众多的文学史家和评论家称博尔赫斯为“二十世纪天才的小说家和诗人”、“当代最伟大的梦游者”。  博尔赫斯于1899年出生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个富裕家庭。他从小接受的是正统的英国“贵族”教育,涉猎大量的欧美文学名著,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后随父母到日内瓦,进修法语和德语,直到高中毕业。他就读于英国剑桥大学时,逐卷通读《大英百科全书》,并接触了休谟、叔本华和尼采等人的哲学思想。在整个青年时代,博尔赫斯随家遍游欧洲,在西班牙居住期间,欧洲正值“迷惘的时代”,各种思潮杂然纷呈,令人困惑无措,在知识分子中流行的不可知论成为青年博尔赫斯早期文学创作的思想基础。  1921年,博尔赫斯回到阿根廷首都,开始在公共图书馆任职,同时进行文学创作,先后出版了《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热情》、《面前的月亮》、《圣马丁手册》等3部诗集。他的初期文学作品带有明显的先锋派思想影响,诗中描写的事物与景色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镜子、迷宫和月亮是反复出现的名词,时间、怀疑和孤独是不断重复的主题。在此期间,他还发表了许多散文和随笔,如《探索》、《我希望的大小》、《阿根廷人的语言》等。  博尔赫斯的重要小说集有《交叉小径的花园》、《手工艺品》、《虚伪》、《阿莱夫》、《死亡的罗盘》、《布罗迪的报告》和《沙之书》等。这些作品文体纯净,带有新颖奇特的构思和幻想情节。他的小说的结构不受时间和空间顺序的约束,故事往往是在“心理时间”内展示;迷宫式的荒诞离奇情节和现实并存,以虚带实,以假见真,成为超现实主义文学流派在拉丁美洲的另一种模式。由博尔赫斯开始,拉美传统的文学观念发生了变化:文学种类的界限被冲破,散文与小说相融合,诗歌与散文相渗透,客观时间观念被取消,幽默与荒诞结合,写真与魔幻相统一等。不少拉美和欧洲的新一代作家从中吸收了许多东西,在某种意义上博尔赫斯成为他们学习的榜样。因此,人们把博尔赫斯尊为“作家的作家”。他在阿根廷和欧美国家赢得很高的声誉。  但是,博尔赫斯并非命运的宠儿。据说,他从小视力不佳,中年又遭青光眼折磨,晚年甚至双目失明。这对于以读书为乐,以写书为寄托的文学天才来说,苦不堪言。但他却能以“乘美者游心”的境界,在文学创作的世界里畅游。它让一个个已知的形象、简单的故事,在多面幻镜般的世界里变幻、延伸、演绎。以心智的力量给读者以巨大的满足。而在他那无拘无束的想象空间里,中国是他最神往的国度之一。虽然他最终没有实现游历中国的愿望,但对中国的许多重要文学作品研究颇深,还为《聊斋》英文版本作过序言。  50年代以后,博尔赫斯担任过阿根廷作家协会主席、国立图书馆馆长、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文学系教授,还被聘为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客座教授,并先后在英、法、西班牙、瑞士等国讲学。1956年获阿根廷国家文学奖,1961年获西班牙福门托奖金,1979年获塞万提斯奖金。1986年6月14日,这位当代文坛巨人在日内瓦默默去世。据他的遗孀玛利亚·戈达玛介绍,博尔赫斯一生以书为伴,他热爱书籍和文学创作胜过自己的生命,直到晚年已经双目失明之后,他还在孜孜不倦地从事创作。许多参观博尔赫斯故居的人都会留下相同的感受:在他的家里除了堆积如山的书籍之外,几乎一无所有。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积极参加南水北调工程中的文物保护工作 4月30 日,考古研究所召开了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工作的动员会议。由王巍副所长主持,相关考古队长参加了这此会议。南水北调工程是五十年代就提出的大型工程,是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状况、促进全国水资源整体优化配置的重要战略举措。目前,东线、中线已经开工,此工程经过我国古代文化遗址、文物密集区,对这些遗址、文物进行抢救保护是考古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目前,中线工程河北段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工作进入攻坚阶段,要求在2008年前将保定一带水源调入北京,保证奥运。河南段文物保护工作也全面展开。工程将涉及河南省黄河以北43处地下文物点、2处地面文物点、黄河以南36处地下文物点。 在中线工程中,今年我所承担了河南省三处地下文物点的发掘工作,分别是郑州市站西屯西遗址,温县徐堡墓群,徐县固围村墓群,共计11000平方米的发掘面积。这些文物点有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也有战国、汉及明代的墓群;在河北省,我所承担了磁县北朝陵墓群M63的发掘,徐水辽金墓地的勘探和发掘,发掘面积共计4500平方米。在东线工程中我所承担了山东段文物保护工程的监理工作。 在动员会上,王巍副所长强调首先保证工作质量,特别是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要严格按照考古发掘操作规程执行;其次要根据季节特点、尽快组织开始工作;第三,各研究室、考古队要大力支持,积极协调好处室里的其它工作;第四,在地方工作,要经常与当地相关部门进行交流沟通,使发掘工作在地方的支持下顺利进行;第五,在人手紧的情况下,充分发挥技工作用,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第六,注意安全,保证技工、民工的安全;第七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厉行节约。 目前各相关考古队已经开赴现场,全面开展考古钻探与发掘工作。
中国首座现代化全地下遗址博物馆正式开放      中国首座现代化全地下遗址博物馆——汉阳陵帝陵外藏坑保护展示厅3月31日正式向游人开放。   据新华网报道,汉阳陵是西汉第四个皇帝刘启(“文景之治”中的汉景帝)与皇后的合葬墓园,陵园面积12平方公里,相当于当时世界上最大城市——汉长安城的三分之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建成汉阳陵帝陵外藏坑保护展示厅投资约1亿元,占地7850多平方米,展示了西汉景帝陵81座外藏坑中的10座。   为保护帝陵环境风貌,新建展示厅采用全地下展示方法。走在帝陵司马道上仍看不见博物馆,走入帝陵封土二级坡地,进入红色基调博物馆后,在多媒体技术与幻影光成像技术辅助下,透过无反射特种玻璃,只见一排排一列列两千年前的陶质动物“沉睡”在地下,又像在静候每位来宾。   汉阳陵考古陈列馆馆长吴晓丛说,展示厅内部设施选用高科技含量产品,如利用地热资源达到绿色环保和节能效用的水源热泵空调通风系统,方便轻巧的壁挂式残疾人电梯等。最为重要的是,博物馆大面积采用特种玻璃全封闭保护与展示手段,为参观者营造接近发掘前情景的原始环境。   汉阳陵陈列部主任李库说,运用先进光成像技术,博物馆可以“再现”某些历史场景,“复活”汉景帝等历史人物,使普通人感知“汉家风范”。31日开馆日当天,博物馆幻影成像演示厅内便以虚拟成像手段再现了“文景之治”。   与帝陵外藏坑保护展示厅同时开放的还有汉阳陵宗庙遗址保护工程,这座遗址也称“罗经石遗址”,是迄今发掘清理面积最大、等级最高的皇家陵园祭祀建筑基址。
凤凰涅磐·郭沫若 凤凰涅磐郭沫若 序曲 [郭沫若] 除夕将近的空中, 飞来飞去的一对凤凰, 唱著哀哀的歌声飞去, 衔著枝枝的香木飞来, 飞来在丹穴山上。 山右有枯槁了的梧桐, 山左有消歇了的醴泉, 山前有浩茫茫的大海, 山后有阴莽莽的平原, 山上是寒风凛烈的冰天。 天色昏黄了, 香木集高了, 凤已飞倦了, 凰已飞倦了, 他们的死期将近了。 凤啄香木, 一星星的火点迸飞。 凰扇火星, 一缕缕的香烟上腾。 凤又啄, 凰又扇, 山上的香烟弥散, 山上的火光弥满。 夜色已深了, 香木已燃了, 凤已啄倦了, 凰已扇倦了, 他们的死期已近了! 啊啊! 哀哀的凤凰! 凤起舞,低昂! 凰唱歌,悲壮! 凤又舞, 凰又唱, 一群的凡鸟 自天外飞来观葬。 凤歌 即即!即即!即即 即即!即即!即即 茫茫的宇宙,冷酷如铁! 茫茫的宇宙,黑暗如漆! 茫茫的宇宙,腥秽如血! 宇宙呀,宇宙, 你为什麽存在? 你自从那儿来? 你坐在那儿在? 你是个有限大的空球? 你是个无限大的整块? 你若是有限大的空球, 那拥抱著你的空间 他从那儿来? 你的外边还有些甚麽存在? 你若是无限大的整块? 这被你拥抱著的空间 他从那儿来? 你的当中为甚麽又有生命存在? 你到底还是个有生命的交流? 你到底还是个无生命的机械? 昂头我问天, 天徒矜高,莫有点儿知识。 低头我问地, 地已死了,莫有点儿呼吸。 伸头我问海, 海正扬声而呜 。 啊啊! 生在这样个阴秽的世界当中, 便是把金刚石的宾刀也会生锈。 宇宙呀,宇宙, 我要努力地把你诅咒: 你脓血污秽著的屠场呀! 你悲哀充塞著的囚牢呀! 你群鬼叫号著的坟墓呀! 你群魔跳梁著的地狱呀! 你到底为甚麽存在? 我们飞向西方, 西方同是一座屠场。 我们飞向东方, 东方同是一座囚牢。 我们飞向南方, 南方同意一座坟墓。 我们飞向北方, 北方同是一座地狱。 我们生在这样个世界当中, 只好学著海洋哀哭。 凤歌 足足!足足!足足! 足足!足足!足足! 五百年来的眼泪倾泻如瀑。 五百年来的眼泪沐漓如烛。 流不尽的眼泪, 洗不净的污浊, 浇不熄的情炎, 荡不去的羞辱, 我们这飘渺的浮生, 到底要向那儿安宿? 啊啊! 我们这飘渺的浮生 好像那大海里的孤舟, 左也是漶漫, 右也是漶漫, 前不见灯台, 后不见海岸, 帆已破, 墙已断, 楫已飘流, 柁已腐烂, 倦了的舟子只是在舟中呻唤, 怒了的海涛还是在海中泛滥。 啊啊! 我们这飘渺的浮生, 好像这黑夜里的酣梦。 前也是睡眠, 后也是睡眠, 来得如飘风, 去得如轻烟。 来如风, 去如烟, 眠在后, 睡在前, 我们只是这睡眠当中的 一杀那的风烟。 啊啊! 有甚麽意思? 有甚麽意思? 痴!痴!痴! 只剩些悲哀,烦恼,寂寥,衰败, 环绕著我们活动著的死尸, 贯串著我们活动著的死尸, 啊啊! 我们年青时候的新鲜那儿去了? 我们年青时候的甘美那儿去了? 我们年青时候的光华那儿去了? 我们年青时候的欢爱那儿去了? 去了!去了!去了! 一切都已去了, 一切要要去了。 我们也要去了, 你们也要去了, 悲哀呀!烦恼呀!寂寥呀!衰败呀! 啊啊! 火光熊熊了。 香气蓬蓬了。 时期已到了。 死期已到了。 身外的一切, 身内的一切! 一切的一切! 请了!请了! 群鸟歌 岩 鹰 哈哈,凤凰!凤凰! 你们枉为这禽中的灵长! 你们死了麽?你们死了麽? 从今后该我为空间的霸王! 孔雀 凤凰,凤凰!凤凰! 你们枉为这禽中的灵长! 你们死了麽?你们死了麽? 从今后请看我花翎上的威光! 鸱枭 哈哈,凤凰!凤凰! 你们枉为这禽中的灵长! 你们死了麽?你们死了麽? 哦!是那儿来的鼠肉馨香? 家鸽 哈哈,凤凰!凤凰! 你们枉为这禽中的灵长! 你们死了麽?你们死了麽? 从今后请看我们驯良百姓的安康! 鹦鹉 哈哈,凤凰!凤凰! 你们枉为这禽中的灵长! 你们死了麽?你们死了麽? 从今后请看我们高蹈派的徜徉! 鸡鸣 昕潮涨了, 昕潮涨了, 死了的光明更生了。 春潮涨了, 春潮涨了, 死了的宇宙更生了。 生潮涨了, 生潮涨了, 死了的凤凰更生了。 凤凰和鸣 我们更生了。 我们更生了。 一切的一,更生了。 一的一切,更生了。 我们便是「他」,他们便是我。 我中也有你,你中也有我。 我便是你。 你便是我。 火便是凤。 凤便是火。 翱翔!翱翔! 欢唱!欢唱! 我们光明,我们新鲜, 我们华美,我们芬芳, 一切的一,芬芳。 一的一切,芬芳。 芬芳便是你,芬芳便是我。 芬芳便是「他」,芬芳便是火。 火便是你。 火便是我。 火便是「他」。 火便是火。 翱翔!翱翔! 欢唱!欢唱! 我们热诚,我们挚爱, 我们欢乐,我们和谐。 一切的一,和谐。 一的一切,和谐。 和谐便是你,和谐便是我。 和谐便是「他」,和谐便是火。 火便是你。 火便是我。 火便是「他」。 火便是火。 翱翔!翱翔! 欢唱!欢唱! 我们生动,我们自由, 我们雄浑,我们悠久。 一切的一,悠久。 一的一切,悠久。 悠久便是你,悠久便是我。 悠久便是「他」,悠久便是火。 火便是你。 火便是我。 火便是「他」。 火便是火。 翱翔!翱翔! 欢唱!欢唱! 我们欢唱,我们翱翔。 我们翱翔,我们欢唱。 一切的一,常在欢唱。 一的一切,常在欢唱。 是你在欢唱?是我在欢唱? 是「他」在欢唱?是火在欢唱? 欢唱在歌唱! 欢唱在欢唱! 只有欢唱! 只有欢唱! 欢唱 欢唱 欢唱 一九二○年一月二十日初稿 一九二八年一月三日改削
转载:PCR的故事 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1918年的流行性感冒病毒、电影《侏罗纪公园》,以及辛普森杀妻案,这四件事情到底有什么相关?答案是没有。只不过近十几年来生物技术的一项新发明,把它们给连在一块了。这项技术就是“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 PCR的最大特点,是能将微量的DNA大幅增加。因此,无论是化石中的古生物、历史人物的残骸,还是几十年前凶杀案中凶手所遗留的毛发、皮肤或血液,只要能分离出一丁点的DNA,就能用PCR加以放大,进行比对。这也是“微量证据”的威力之所在。 PCR的原理及做法其实不难,它利用DNA双链复制的原理,将一条DNA序列不断加以复制,使其数量以几何级数方式增加,就可用来做定性的分析及各式各样的应用。DNA双螺旋结构于1953年发现,自此确立了它就是细胞里携带遗传信息的分子。第一个细胞内用来复制DNA所需的聚合酶(polymerase,即PCR之P),也早在1956年分离成功。几十年来,在试管内复制DNA已是许多实验室的例行工作,但就是没有人想到以PCR方法大量复制DNA,就算想到也不认为可行,直到1983年。 DNA在复制时,其中两条以氢键结合的互补链必须先行分开,才能各自作为复制的模板;而打开双螺旋的最简单方法就是加热。在高温下,双股DNA链会分离成单股,等温度降低后,互补的两条DNA链又可以恢复成双股。虽然DNA分子能耐高温,但进行DNA复制所需的聚合酶是蛋白质,在高温下会失去活性。这也是之前的研究人员不认为这种方法可行的原因之一。再有,要在千万条DNA当中,以一小段已知序列制成的引物,“钓”出所需的片段,进行复制,也跟大海捞针差不多,这是另一个让人却步的理由。 PCR的发明人,一般公认是穆里斯(K. Mullis),他也因此获得了1993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穆里斯在好些写作中,包括1990年在《科学美国人》上的一篇文章,及1998年的自传《心灵裸舞》(Dancing Naked in the Mind Field),都曾提到PCR这个构想的起源。然而,PCR从构想到实现,真的就是穆里斯一人之功吗?PCR究竟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诞生的呢? 穆里斯的出身是生物化学家,1972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取得博士学位,专长有机合成。一早他就表现出桀骜不驯的性格,在那嬉皮的年代,吸食自制的迷幻药不算太稀奇,穆里斯也乐于此道。更让人难以想象的是,他在经历迷幻药之旅的过程中,居然想出了某个解释大爆炸宇宙学的理论,写了出来投稿到《自然》周刊,居然登了出来。他也因此通过了博士资格考,因为有文章发表在《自然》周刊的教授已然不多,学生更是少见。至于他的博士论文,也是用“带点幽默的口语化写成”(穆里斯自己的说法),要不是宽容的指导老师帮他讲话,只怕要重写。 穆里斯另一个毫不掩饰的爱好是女人,这也给他的生涯带来许多转折。博士学位到手后,他随着新婚的第二任妻子来到堪萨斯州,因妻子的关系进了该州的医学院就读,他也在那儿的心脏科找到与其学位并不相称的工作。不久他就感到厌恶,因为实验需要宰杀许多老鼠。1975年,他与妻子仳离,又与后来的第三任妻子回到加州湾区,在第一任妻子所有的一家糕饼店当了近两年的经理。1977年,才又回到旧金山加州大学医学院的药物化学实验室,走的仍然不是学术的正途,也同样在不久以后,对新工作感到厌烦。 1979年,穆里斯进了湾区一家名叫“西特斯”(Cetus)的私人生物技术公司任职。当年,生物技术公司还处于萌芽阶段,很少学术界人士愿意离开象牙塔的庇荫到私人企业工作。就算是到有规模的大药厂,同样也得不到多数同行的认可与祝福,认为是学术生涯的终点。然而西特斯却是一个极为特殊的所在,这家公司集结了一批有能力、有梦想的科学家,在自由开放的风气下,共同朝既定的目标前进。这和一般学院里各大教授及实验室的主持人关起门来各行其是的做法,相当不同。西特斯聘用穆里斯,是想借重他有机化学合成的专长,负责合成寡核苷酸(短链的DNA分子),以供实验所需。
凤凰涅磐 传说中,凤凰是人世间幸福的使者,每五百年,它就要背负着积累于人世间的所有不快和仇恨恩怨,投身于熊熊烈火中自*焚,以生命和美丽的终结换取人世的祥和和幸福。同样在肉体经受了巨大的痛苦和轮回后它们才能得以更美好的躯体得以重生。 这段故事以及它的比喻意义,在佛经中,被称为“涅磐”。 《涅磐无名论》中的记载如下:“ 无名曰:夫至人空洞无象,而万物无非我造。会万物以成己者,其唯圣人乎!何则? 非理不圣,非圣不理,理而为圣者,圣人不异理也。故天帝曰:般若当于何求?善吉曰:般若不可于色中求,亦不离于色中求。又曰:见缘起为见法,见法为见佛,斯则物我不异之效也。所以至人戢玄机于未兆,藏冥运于即化,总六合以镜心,一去来以成体。古今通,始终通,穷本极末,莫之与二。浩然大均,乃曰涅磐。经曰:不离诸法而得涅磐。又曰:诸法无边,故菩提无边,以知涅磐之道,存乎妙契。妙契之致,本乎冥一,然则物不异我,我不异物,物我玄会,归乎无极,进之弗先,退之弗后,岂容终始于其间哉!天女曰:耆年解脱,亦如何久。” 翻译成我们现在的语言:无名者说,达到一定境界的人必有空寂灵昧的体验,体验到空境,就不会在意世界万象的事物,万物由我心流出,执万物与我合一,只有圣人能做到!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不掌握这个真理就不能成为圣人,反之,不是圣人也不能知道这个真理,正因为掌握了这个真理才成为圣人,所以圣人与真理契合无间,凡是圣人都不能离开这个真理!这正如般若观照所说的色心不二,相即相离,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不二之理。从缘起法的角度来看,万法为空,空为万法,见佛即见法,见法即见空,诸法性空,即成见佛,物我两忘,不一不异。所以通达空境的圣人总是勘玄机于先兆,隐未来于变化,将东南西北上下六合统摄一心,过去未来同成一体。古来今往都是一样,穷本极末,没有二致。将浩浩然物我一心,就是涅磐。这就是佛经里说的“不离诸法而得涅磐”。又因为诸法无边,故求得解脱也无尽,由是推知,涅磐之道在于保持契会妙理之“妙契”,有了“妙契”,乃知万法冥然一体的真理。万物与我没有本质的差别,我与万物实质一样,物与我玄妙会通,无极是它们最后归宿。涅磐就是进而不前,退而不后,无始无终,终始不在其间!天女说:耆年(舍利弗——引者注)的解脱也无终始。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