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那牧业所 米那牧业所
关注数: 7 粉丝数: 129 发帖数: 5,408 关注贴吧数: 5
NS版本单机多开指南。 NS版本,可以很方便的实现单机多开,最多可以1拖3,4人同屏。发现大家困惑较多,简单总结一下。 1:每个号需要1手柄,joycon可以拆开当俩使。所以4开只需两套joycon即可。但我为了手感,用的pro加3joycon。 2:每个号需要一个eshop账号,找4个邮件地址建好即可,可以不同区。买数字版的朋友本来就好几个吧。 3:即使没会员,也可以玩赛季。进游戏时保持网络连接即可。请保证你玩的每个号的eshop都能连通。 如有网但联不上eshop,可以试试把dns改为8.8.8.8 4:按lr把手柄都联上。按A(单joycon是最右那键)加入游戏。 可以随时加入/退出的。 5:注意难度。 60以下不能进折磨,70以下不能进折磨7(含)以上。太古互不影响,solo过大米70的才可能出。 6:进大米需要都有钥匙。打完别忘了每个号都要升宝石。 7: 每个号赛季任务都是独立的,都可以领套装。 8:赛季任务,卡奈魔盒。 需要没魔盒的号1P,大号加入打到魔盒前。大号下线,1P开门回城再回来,就能拿到了。 9:大米20必须solo一次。 10:不嫌麻烦,可以建七个号,每号一职业,赛季套装全职业起飞。 11:赛季各号之间不能交换装备,非赛季可以。4人2.5倍光,4钱4经验4宝石 12:拾取只需操作大号,自动到各号包里。 13:单joycon很多操作,比如换装,呼出菜单,需按下摇杆后按键。 14:刷装备刷悬赏,大号用那种飞速移动找精英的职业和BD。小号死了不影响出装捡装。 15: 稳步推进,人过怪倒职业BD可以各号一起涨经验,刷巅峰。 16:赛季装备、钱、宝石各号无法共享,但血岩可以。其它号吃满不用,再出的所有血岩都可以不满的号一个人吃。 17:小号某些技能和装备特效不需操作也能自动触发,意义不大但有趣,聊胜于无吧。 18:小号萃取个永不磨损肩挺好的。 19:操作够强的小号,比如魂法来收个尾王什么的也挺不错。 20: 反正我只在电脑上1拖3。掌机只肯单打。 祝大家全职制霸,太古满身。
我才是荒川之主--海坊主浅谈 丑拒是第一理由,So,颜值党可以退下了。 最近随着小僧的崛起,能打能加的海坊主略有翻身趋势。六星鱼头就来谈谈他的辛酸苦辣: 1: 基础 六星鱼头面板 SCBAB 裸体 :3055攻 10140血 428防 109速 5%暴击 加满后技能: 1: 125%攻击 2:被动:打多少,加多少己方生命比例最低单位。 3: 每次38%,3次全体攻击。 2: 加血机制: 技能2被动打多少加多少。然而实际上并不是这么简单。 我们需要计算2次暴击机制。 首先,伤害要计算一次暴击,暴击后要乘以暴击伤害。 其次,伤害转成治疗时,需要再计算一次暴击,如果暴击了也要乘一次暴击伤害。 所以,假设某一发普攻打1000伤害,暴击几率50%, 暴击伤害150%。 一发打出去能加多少血呢? 1: 攻击不暴治疗不暴: 伤害1000 治疗1000 2: 攻击不暴治疗暴击: 伤害1000 治疗1500 3: 攻击暴击治疗不暴: 伤害1500 治疗1500 4: 攻击暴击治疗暴击: 伤害1500 治疗2250 如果针女套就复杂一点。 每一发单独计算伤害, 暴击后计算是否触发针女。 每一次伤害(包括针女伤害),计算是否造成治疗暴击。 假设满爆,200%暴击伤害,6目标,大招一发打下去黄字1500,针女白字2500. 运气爆棚全部触发针女,一个大招能加多少血呢? 那就是(1500+2500)*200%*3*6=14.4万。 看上去很美对不对。 7.2万输出同时加了14.4万。然而世界并不会如此美好。 3: 鱼头的弱点 3.1 还是加血机制。 技能没有描述,然而实际上,鱼头一次只能加2人的血(有人说是bug,我倒是觉得是故意设计的)。 当你全团低血量时,信心满满的一记针女大招放出去。 然后你会看见,恩,2人满血了,其他3人依旧没血。 3.2 伟大的地藏。既然鱼头是打多少加多少。那么当对方有地藏,甚至不止一个地藏的时候。打不伤,当然就加不上。 以鱼头为唯一治疗的同学不妨去试试山兔本。 面对最后一层2草1爷爷3地藏时,你会感到什么叫深深的无力。 3.3 反伤结算。 很多人是准备用鱼头来对抗小僧的,你不是反弹么,我边打边加总不怕了吧。 可惜世界显露了深深的恶意。 没错,鱼头是边打边加。可是反伤是在加血之前结算的。 如果你受到的反伤大于你的血量。 咦? 我的鱼头呢? 配合强大的输出和只加2人的限制。这种情况是很容易发生的。 3.4 脆弱的身板。 C血量 B防御。 6号要用暴击 2号要用速度(通常通常)4号想要攻击。 极好的集火对象啊。 什么强大的攻击,什么NB的回血。 送你下场休息就不用担心了。 4: 御魂 4.1: 针女: 一切多段输出的好朋友。 穿上针女套,给我个翅膀我就是大天狗了呢。 4.2: 控制: 同样一切多段AOE输出的好朋友。 魍魉日女媚妖雪幽魂。 攻防控制我一人包圆了。 4.3: 狰: 有一个好伙伴叫做椒图。 你来打我呀。 你一下来我一下,打你我还把血加。 抵抗攻爆堆上去,速度御魂是个啥? 5: 伙伴 椒图,又见椒图。 有了链子就能站住,配合狰就是攻防一体。 有了椒图解决单体伤害,再来个小僧解决AOE问题吧。 攻防一体带反弹带加血带回击的阵容就问你怕不怕?别忘记了,在斗技里,随着时间的流逝,奶量会被压制,但是鱼头的攻击会不断提高,反过来会减少这种对奶量的压制呦。 雨女。 有打才有加,被控了就没得打。因此碰上除了火女外的控制。 雨女就是输出和治疗的保障啊。 单点强攻式神: aoe我来就好,万一对方有小僧或者多个地藏呢? 谁说我们要打膀胱流? 茨木、妖刀、白狼、傀儡、首无、骨女、管狐。 用得上你们的时候到了。 鱼头很好用,但是或许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好用或者不好用。 练鱼头的同仁们共勉。 下面留一套作业: 高速5星椒图(抵抗80) 5星镜姬小僧(区区1.5w血) 6星返魂香爷爷 6星狰鱼头(2位防御4位抵抗6位暴击) 5星镜姬酒吞。 晴明盾缚 八段斗技场上, 对方开了自动, 只有椒图、爷爷和晴明开了妖术。 我们怎么来拆掉它呢?
黑科技永不翻车 四兔一童子。 满御灵源博雅。常规套路。 几个需注意的细节 1: 我们不是在PvP ,不需要那么快的兔子。一兔160最好,别过170(魂十 二层椒图拉出链子很让人开心),二三四兔完全不要速度(如果一兔快了,二兔要一兔的70%以上)。四兔一定要比源博雅和童子慢。 最佳顺序 一速兔(160) 二三速源童子 四五速兔 2:兔子全招财套。把狗啊鸟啊茨木啊你的主输出的魂先借给童子。源博雅带分身和三连箭 3: 轮到童子时,以招财和童子普攻都不触发为前提,算下是否有足够的火供四兔子用,来决定加火还是输出。这一条做好可以保证绝不翻车(做不好也只是有慨率翻车而已) 4:等级低时,打死草前别放影分身(我因为童子加三连加三发影分身能稳稳打死草,所以是上来就放影分身的 5:三层童子打蛇 天狗交给分身和源博雅 6: 不重要但能加速的。童子是针女套的话,童子优先打中间。源博雅优先打防低的,一层优先草 二口,二层优先酒吞 青灯,三层优先天狗。 残血时留给分身自己打以减少溢出。 做好第三条可以绝对不翻车, 效率取决于阴阳师级别和童子借用的主输出魂的好坏。目前56级阴阳师和一位六星其它四五星针女套可以6-8分钟打掉。 当然如果只是为了黑科技过一次魂九 魂十。完全可以不带童子带输出。 没四兔带只食发鬼。源博雅没强化用其它阴阳师(神乐的金鱼完全没用),翻个几次车没所谓,就像打黑晴明一样,拼脸过一次就好。
说说寻师这件事 1: 师徒这事儿的确是要靠缘分的。 其实大部分人都没有缘分碰上明师。 碰上明师的,很大一部分人并不能够跟着坚持练下去。 2: 如果你不是正好生在武术圈子里,又或者撞大运,日常生活中碰上了明师。 而是毫无头绪的希望找个好的传统武术老师的话,通过网络不大可取, 通过当地武协可能更为靠谱一些。 3: 选择老师,第一重要的还不是老师的水平到底如何,而是你是否能够有条件去跟着老师学习。 不要过于高估自己对武术的热爱。 如果每次过去学习路上都需要2个小时的话,或许1-2个月你能坚持。但是很难坚持一年或者更长时间。 如果你是一个初学者。 至少前3个月到半年之内,你要能基本保证跟着老师的学习时间(至少每周10小时以上吧)。 当然了,如果你有条件,天天跟着老师3 -5小时,那么1-3个月也是可以的。如果要是每周就能上2节课,那先坚持一年再说吧。 打下基本的基础,你才能自己有效的练习。 在后面的长期练习中,需要能保证经常的回去老师身边得到指点。 那种跑去跟老师学个5天,然后就恨不得每年才能见老师一次的。 老师水平再高,也无法保证你练习得当。 4: 拳种其实不重要,任何拳种,只要有好的老师,都是好东西。 5: 你需要明白自己的需求。 武术有很多的分支和用途。 表演用、养生用、对抗用的都是武术,外形大致相同,但是里面的东西是很不一样的。 你跟的老师要符合你的需求。 6:某些老师说得云山雾罩,但是其实基本完全没对抗过。一个明师,如果是讲对抗的,对于普通人而言,是可以各种情况下(包括放开来打)轻松制服你的。 那种推手时你给他顶出去了,还说是因为你不懂太极,用了蛮力的老师,自己就是糊涂虫。 练习时,可以要求不用蛮力,不丢不顶来培养功夫。但是试手时还做这要求的至少根本不懂对抗是怎么回事。 7: 易经、经络这些玄学、哲学的东西,往往具备普适性。 用来讲解拳也好,讲解风水也好,讲解为人处世也好其实都能讲出道理来。 如果一个老师满口的这些东西,让你感觉你要先去搞懂这些才能练好拳,那么你可以赶快离开了。拳就是拳,可以符合这些哲理。但是一定不能反过来,搞明白了这些哲理才能练拳。 8: 跟上面类似的是一些拳理。拳理往往也都是各代人的总结。但是最好不要试图完全搞明白拳理了再来练拳。很多东西是一层高度一层风景,没到那高度前,你是不可能明白的。 而且拳是身体的东西,知道的只是知识,练到的才是本事。 拳理、先人著作、包括一些视频。 可以看看,但是最好看看就放下。 先去练,练到某个程度时,或许某个你看过的东西就能给你不少的启发。 一头扎进故纸书堆,看明白了自然就能成高手的,只有金庸书里的黄裳,不过你要模仿他的路,得先给自己切了才行。 9: 世界上没有不下功夫,下汗水去练习就能成就的武术。 那种舒舒服服的站站桩,比划几个动作,指望有一天突然神功大成,然后就可以三五个壮汉近不了身的是神术,不是武术。 10: 绝大部分练习者其实走不上对抗这条路。练个1-2年,能1v1应付个普通人就不错了。 什么UFC冠军啊,散打职业选手啊,跟你没任何关系。 凭什么你一个每天练半个到一个小时,练习时还汗都不出几滴的爱好者,能对抗过每天练习5-8小时甚至更多,练习下来衣服能拧出水的职业练习者? 未免把功夫两个字看得太轻贱了。 11: 体能、力量、柔韧、协调、反应这些身体素质,在任何武术中都是需要的。完全不练这些东西的,就不要讲对抗了。 功夫往往是涨在一些非常枯燥的基础功法练习和单式练习中的。 纯套路虽然也涨功夫,但是涨得很慢。 12: 没经历过对抗的人,往往在心理、距离、时机把握上有很大问题。这些东西虽然在非对抗条件下也可以练,但是不如对抗中练习得有效率。 13:不练基础,纯练对抗的。 其实前期很厉害(前期嘛,有点身体素质,再加下得去手就很厉害了)。但是很快会遇到瓶颈。 更重要的是,伤痛这东西很快会好好的给你上一课。 14:走养生这条路的,特别是太极拳养生这条路的,最好也能知道套路的实战意义是什么。 实战意义其实是很好的矫正动作的工具。 离开这个工具。 很多所谓养生的太极,动作的正确与错误靠主观感觉,往往坚持了错误的动作,伤了自己还不自知。生命在于科学运动。不是打得慢,圈子多就能养生的。 15: 能讲实战的明师的身边,往往会聚集一群青年人和中年人。 身边全是老年人的,要么场合不对,要么老师不对。 16: 在旁边观察一下老师的教学过程。 如果练习过程和练习完毕后,学员大量在聊天而不是在练习,练习过程中只有套路。也没见有学员之间下来推手,试手,磕手、靠桩之类练习的。 通常明师可能性很低。 17: 如果是明师的话。最好的师徒教学方式,其实是师父讲一点东西,徒弟照着做,别问为什么。 什么时候师父觉得这点东西徒弟练到了,再个添点东西的形式。 但是这个是非常耗费师父精力的,能教1-2个徒弟就不错了。对大部分爱好者,不可能采用这种形式,大部分爱好者也根本不可能在这形式下坚持下来。所以对爱好者,从开始就要把实战意义讲到,把各种训练手段讲到,把拳里面的各种东西讲到。而且要一遍又一遍的反复讲。 至于是否他们能照着练进去,那就看个人的天赋、努力和坚持了。 有天赋能坚持的,多点拨一下。 来了就跟着比划,回去就不练的。 挺好挺好,反正人就求个乐子求个运动而已。
职业体育的练习方式 1: 大量专项体能和身体素质(力量、柔韧、协调等等)练习 2: 基础动作的大量反复练习与雕琢 3: 动作组合训练 4: 模拟比赛环境 5: 战术理解和练习(团队对抗项目相对较多) 6: 心理调节 制定训练计划,遵循训练计划,在教练的督促下完成训练计划,根据情况调整训练计划。 这中间涉及到了大量的诸如生理学、心理学、力学之类的科学。 你要拿着去和易经、佛经、玄学啥的比对,还都能凑上点边。 但是运动员是不需要去学习以上内容的,他们只需要用其结论就好,最多了解个皮毛即可。事实上大多数情况下,运动员只需要遵循教练团队利用了科学的结论设计出来的训练手段和计划即可。 当然了,优秀的运动员退役后,由于自身经历了训练,再去学习相关的理论,有助于其更好的设计训练手段,更好的培养人才。 业余的练习者,往往忽略了1256环节,或者对1256环节的投入不够。 如果不太有追求还好,真有追求时,往往在水平提高不大时就遇到了伤痛的困扰,或者无法逾越的门槛。 就以最常见的羽毛球为例。 从小野路子打着玩当然也能打球。但是没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往往连拍子都拿不对。 你打了几十年球的经验,人家专业训练可能一年水平就超过了你。 更好的例子是,中国这个自行车大国,貌似却没出过一个自行车奥运冠军。 职业体育无不如此(包括围棋等项目其实都差不多呦),那么武术呢?想在武术上有所成就的,难道可以不走这条道路?
或许在高科技的辅助下,某一天传统武术能够像这样的再发展起来吧 今天看到@半瓶醋YZ 说起了《国术凶猛》里面那个设计想起来的。 用高科技来解决两个需求: 1: 在保护运动员安全的前提下,仍然保留传统武术(事实上不止包括中国武术)里优先杀伤对方,攻击要害的特色。 2: 够精彩,能够便于电视转播和商业推广。 第一个问题用《国术凶猛》里那套护具和规则来解决(详细内容不说了,大家自己去看小说吧)。 基本就是运动员着护具,护具里面带传感器,一方重要部位被足够大力量击中了则直接判负。 传感器的灵敏度,重要部位和判负力度的具体数值是挺难处理的环节。 以及那种以不断削弱对方来积累优势的打法该如何处理比较麻烦。 第二个问题用类似Discover拍的那几套记录片的方法来解决。 多角度高速摄影机(要是还能有运动员身上的机位就更好了,动作捕捉, 实时数据采集和回放, 实时三维效果图配合医学与物理推理。 然后比赛大概是这个味道: 双方运动员着护具上场,然后互相试探,突然,两人往里一合,然后显示灯亮起,分出胜负。 然后现场大屏幕开始回放,从不同角度慢动作,刚才是什么个情况。 输的一方在什么部位被打中了,打上了多大的力量。 开始模拟,如果没有护具,普通人中这一击会在医学上导致什么后果。 这里面对高科技依赖甚多,技术难度极大(特别是判断标准的取值问题)。 而且其实也不太能解决传统武术打得太快(哥买票进来,可乐还没喝两口呢,你们打完了,然后再看个十分钟电脑的分析,可以走人了)不利于商业传播的问题, 还有对于某些武术中的手段,比如刚才提到的逐步削弱的打法,一些小关节技打法(总不能小关节也有技法)的模拟估计很差之类。 不过好歹是能不犯法的打了。 大家来开下脑洞,还有什么更好的方式或者补充? 要符合前面说的两个需求哦。 真打死人的黑拳什么的就不用说了。 :)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