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那牧业所 米那牧业所
关注数: 7 粉丝数: 129 发帖数: 5,408 关注贴吧数: 5
宇宙不可以那么黑,对于黑森的伪反证 之所以是伪反证,是因为这里,我们要引入一个未经证明的定理: “能发展出星际摧毁能力的文明,有很大的可能性会先发展出星际航行能力)” 实际上,这个定理在三体里也有个地方表现了出来。 三体二里。人类已经发展出太空舰队,且能达到15%光速,但是依旧只能对行星表面进行攻击,做不到完全摧毁行星。 在这个定理下: 我们来看,假设有两个文明 A B。A具备星际摧毁能力,同时根据定理具备星际航行能力。 当A发现B后, A是否会直接摧毁B呢? 分支1: 假设这种摧毁能力是实时(这个实时指从发起攻击到攻击完成过程中,对方不足以因技术爆炸造成文明水平的突变)的。 分支1-1: 假设B文明低于A,不能对A构成威胁。 此时A无需直接消灭B。只需观测B,如B出现可能对A构成重大威胁的关键点时,召唤实时打击即可。事实上,这种打击都未必需要全面摧毁,而且只需打击关键节点,保障B无法继续发展即可。 分支1-2: 假设B文明等于或者高于A。 那么此时B必然也具有星际航行能力。此时,如果无法确保连同对方星舰同时摧毁,则如果A对B进行摧毁性打击,有可能面临B星舰的报复。因此该打击绝不能在发现后直接发出。 分支2: 假设这种摧毁能力是非实时的。 那就更简单了。如果观察到即打击。则无法确定,是否在打击生效时,B会发展出等于高于A的文明,也就无法确保一击致命,那么就会有极大可能面临B的报复。因此依然无法简单判断,发现即打击。 那么如果B文明等于或者大于A时,什么时候能够进行这种打击呢。 其前提应该是,A能确定,B未发现A。且B游离在外的星舰无法通过该打击追踪到A。 但是要实现这个前提,A必须对B进行观察。 因此也违背了发现即打击的黑森原则。 以上是2个文明的简单互动。那么如果我们把文明的数量提升到多个会怎样? 一次足以摧毁一个星球甚至一个星系的打击,需要调用的资源恐怕比一次恒星级的广播所需的要大得多。 那么,如何保证这次打击不被其他的文明注意到,从而追踪或者至少怀疑到发射源? 如果A遵循黑森原则,那么在发现B并对B打击之前,必然要考虑到这次打击会不会被某个高于自己文明的文明C发现。如果被发现,按黑森原则,则A必然会被C消灭。考虑到宇宙中文明的数量,恐怕高于A的文明不止一个哦。从概率而言,这个风险A是冒不起的。 那么如果这个打击不从A的母星发出,而是从远方的星舰或者殖民星发出又如何?那问题就回到了既然A有星舰或者殖民星。如采用黑森,A对B并无了解。这个打击就有可能飞向对方的星舰或殖民星,或者虽然打中了对方的母星。但对方的星舰和殖民星仍存在。从而有可能导致对方的反击。以此同时,还可能暴露自己招来其他文明的攻击。因此,这次攻击并无绝对的必要意义。 总结一下:如黑森存在。 对于任何一个文明而言。 一旦发现其他文明后,要做的恐怕不是摧毁对方,而是向对方隐藏自己。以防发出星际打击这个行为,向对方或者宇宙中高于自己的其他文明,暴露自己。但如果每个文明都以以上原则行事,则暴露自己并不会招致打击,则黑森就不存在。因此黑森是一个伪命题。 事实上,回到地球,两种生物之前第一次碰面的时候,绝对不会冲上去就攻击。而一定是先观察,再行动。那种看见什么冲上去就咬的物种,要么是早死绝了。要么是种群庞大,少部分损失无所谓,这种攻击也就算是个观察而已。 黔之驴不就是个绝好的例子 :) 当然,黑森不存在,并不意味着宇宙是光明的。 实际上,如果文明等级有差异。 2个文明之间的接触。如果等级差太大。 则就像蚂蚁面对人类一样。 一杯水摧毁蚁穴,未必是蚂蚁对于人构成了威胁,也可能只是小孩子的一时兴起。如果文明等级差较小,那么就像大国对小国一样,或许大国看上了小国的某些资源,那么采用或温和或暴力的手法弄回去就是了。取决于哪种手法对大国的成本较低。 在某些情形下,一定时间内双方都会心满意足。就如同当年的殖民者的玻璃珠换金子。其实最初双方都是很高兴的。 具体到地球面对外星文明。 以地球现在这太阳系都飞不出去的科技水平。如果真的接触上了外星文明,恐怕文明等级差不小于蚂蚁与人类。或者至少不少于印第安人对上枪炮。 因此,地球的应对方式,实际上起不了太多作用。起作用的是外星问题的态度。 也许是观察稀奇物种、也许是随手消灭,也许是保护起来……反正无论如何,都不会让人家真正重视就是了。三体中的这观点倒是挺正确的“主不在乎” “摧毁你,与你何干”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