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稼223 章稼223
关注数: 110 粉丝数: 114 发帖数: 3,380 关注贴吧数: 16
和大家闲聊做模型这个兴趣爱好的传承 闲来无事和大家和摩友们聊聊天啊。有感而发是因为这个月去看了模型展。感觉真的也挺凋零的,上一个帖子我也大概提了一下,但是也就是擦个边,今天有闲来跟大家说一说。 我们70后上海这边老一代的做模型的,可能真的就是从福万,火柴盒开始的。以前五角场大概是黄兴路路口那边有一家。最有名的是南京路上有一家军模的模型店大概是翼风,但那个都太高大上了,也贵。还有呢,还有一家就是在以前虹口公园附近。公园的围墙外面有一家,那个时候我感觉在九六九七年。 所以我们这一代基本上就是从没有这个玩的东西,从无到有经历这个一个完整的模型的变迁的时代。我读初中的时候,我记得男同学里面至少有1/3都玩模型,那时觉得特别好玩嘛(相比打打闹闹,武打书,台球),几乎都是素组,如果有上色的,都觉得很厉害。到了高中,那也就过了三年嘛,一下子就感觉玩的人少很多,可能因为也是学业压力变重了嘛,我那时候。记得高中差不多只有四个同学是做的。我有个素组的48比例的88炮(天花板品牌福万),还被班主任拿去作为班级代表拿去学校做兴趣爱好参了展。 到了大学里,班级里面是没有任何一个人(七十几个同学,一半男同学没有任何一个人)只有我一个人是做模型的。看我花30块做了威龙的一套35的美军迫击炮射击组,真的就是奇怪和不可思议的怪人。(95~99年,一个星期的生活费也就50~70多块) 工作以后就更不用说了,再也没有遇到过做模型的人了。而且就稍微年龄小一点的见都没见过。基本上从八五后的同事,他们就没有见过做模型的人。唯一遇到的,竟然是我日本的老板,他可能比我大十几岁,他还送了一套他小时候在日本的喷笔喷灌给我,那个很有意思。气罐是一次性的。 上海的模型展最近三届我都去了,有一届我记得是1月1号的时候,元旦的一个赛。去年的夏天,去年夏天我也带我儿子去了,他也看的挺津津有味的。今年我也去了,不过他没有去。说到这个,今天主要的就跟大家说传承这件事情啊,我总觉得好像光看模型展,就觉得玩模型的人是一年不如一年啊。第一年两层三层我记得好像对吧,下面很大一个展厅,东西多的不得了。上面展示展商也是人头攒动,那时候3D打印我还感觉还是还真刚开始啊。 这两年,我们坐船的三D打印件都非常非常卷啊。这个都是好事,视觉效果拉满。但是,总是觉得,就看模型的展会,我就能很直观的感受到今年和前年的这个规模啊,人数啊,不能比。或者说就是降了一个档次(包括作品)。当然,我不是老师啊,我不能说我们作品变差了。但是我不管是数量也好,或者给我的感官也好,有一点点的乏善可陈吧。当然了,可能2023年1月1号的那个起点是比较高的,所以,心里也是五味杂陈。 重点说兴趣爱好的传承,我儿子很小就跟我一起玩模型,我一直在他小的时候让他玩高达,玩圣斗士星矢拼装,但后来我还是没办法。军模已经是最好玩的了,等他有一定的动手基础以后,差不多小学一两年级吧,我给他买了那个1:72的爱得美的免胶分色F4鬼怪战斗机,水口是我帮他剪好削平。他自己看说明书自己想自己拼,也比较顺利。但明显就是孩子没啥兴趣,更喜欢玩游戏玩pad。这个我也没有强制他喜欢,包括我家里这么多模型,他也就看看,有兴趣没兴趣,没法强求。 我和我儿子年龄上差30岁,我可以说这个这30年来留下的这一根独苗,在我儿子这边,这个兴趣爱好,也就终结了。 所以就跟大家闲聊一下,或者也想听听啊,听到大家跟我说一些好消息,比如说就是孩子凭空会喜欢模型的这种,有没有多不多。我儿子做不做其实是小事。关键希望这个兴趣爱好,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传承下去。对吧?我们以后年纪大了也能看看年轻人做的作品。毕竟模型展上看到的有一些作品还是非常赏心悦目,让人对吧流连忘返的,谢谢大家。
引战贴…关于出过事故的车在卖出时的问题 今早看到吧友在问别人全责,能否向对方索要车辆在今后卖二手时(因为之前修理过的)折价损失。想说说自己的想法,和吧友们一起讨论进步。 1 关于二手车在卖出时的各种被砍价,比如什么不是原版原漆,哪里修理过,等等,我觉得,就是二手车贩子一种砍价的方法,和车辆的实际使用没有任何关系。试想一下我们自己在4S店修车喷漆钣金啥的,后面继续开个十几年,会有啥问题?怎么换个车主开,就要大几千上万的贬值?这不是妥妥二手车贩子创造出来的贬值么。 2 车子的属性,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就是个代步生活的工具,磕磕碰碰擦擦啥的再正常不过了,又不是大老板大领导停别墅去会所,老百姓哪有这么好的停车条件。别太把车当回事了,就是一物件,终会从新变旧。爱车,就小心安全驾驶,文明依规。学会放下物件对自己内心的羁绊与执念。看到那些整天修车(特别是补漆面的),就是有点好笑。 3 关于车漆,听到最多的说辞就是不修会伤到底漆,甚至锈穿车壳。个人觉得这又是商家的创造消费。首先大部分前后保险杠都是非金属材质的,没有锈蚀的可能。另外,普通的蹭擦,更本不会锈蚀到车壳,更别提锈穿啥的了。 4 普通百姓,除非有特别的爱好或者功能性需要(商务啥的)。不要被那些修车的,二手车贩子给套路了。整天担心这担心那的,出个事故驾驶员互相卷,各种负面情绪啥的,真不值。最近最可笑的就是,三五年前加价好几万买一线好车(说是二手车保值率高,当时我是说不过你们),但现在看,那些当年吹嘘二手车保值的销售,你问他,他会理你么?你又能拿他怎样呢。没有幸灾乐祸的意思,只是说,这种“今后二手车保值率高”,只是销售的一种说辞,是一种远期的预测,一种加价的概念,到头来只是你一分没少花而已。 车,毕竟就是个消费品,不要多加额外的功能,不然都是负担。劝大家还是把精力时间放在关爱家人,自己父母更好。
没有家用充电桩就不要买电车,不服来辩 一直看到大家对于家用车,犹豫是不是要买电车,今天诚心地和大家来讨论,一次性和大家说清楚。 我的观点是,如果大家没有条件装“家用充电桩”的,家用车就不要买电车,详细原因如下: 1. 首先不能在家里充电,充电费用就不是最经济的,在外面充电的单价是继续上涨的趋势。最夸张的单价,是我2023年在上海崇明岛(或者是长兴岛)高速服务区充的,中午,2元多一度。这里不和油价比,和晚上睡觉时间居民家里的电价比。 2. 外面的快充相比较家用充电桩,对电池的健康影响更大。参考人如果高强度的工作,身体的衰老,是要比养尊处优地生活,相差很多的。时间,在物理界,可以说是一个终极的限制。如果电池健康,电车的安全风险和使用成本就控制住了。 3. 在外面充电的体感差,第一:占用私人时间,时间宝贵,建议多陪陪家人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第二:冬夏两季车里没法待,如果边开空调边充电,和在家里充电比,更是傻的无边。第三:上厕所会有点不方便。第四:除非运气好,不然要么充电的地方距离远,要么产生停车费用,要么排队,总有很多限制(以上,是和家里充电比) 小结一下:我觉得电车的最佳使用场景就是晚上睡觉时间在家充电,慢充。或者上班时间在单位里慢充(如果自费,会比家里晚上会贵一些)。 当然有千千万万的电车车主都没有在家充电的条件,困难总是需要自己去克服的,生活事事如意也不可能。给大家一个自己的建议哈。题外话,我2014年开始开电车至今,因为上班路实在太远,家里没有家用充电桩。
关于电车和油车的谁好谁不好 这2类车子的几个不同的属性先列一下:1 优惠政策(如送限行牌照+免拍),2 购置税减半或全免,3 能耗成本(加油,充电,油电混),4 采购成本 ,5 保养成本,6 折旧率,7 性能,内饰与辅助使用功能,8 品牌(面子)属性,9 自有质量安全。 车子的这么多不同的属性,就看买家对这么多的属性进行排序和取舍了。 在有严格限行的地区,点1几乎是有决定性的,动不动10万的牌照和1年半载的抽奖拍牌,谁都受不了。点2是锦上添花,问题不大,取舍都不会太纠结。点3能耗是焦点,油价电价都是国家管控的,这里面国家的思路是决定性的,大家自己判断,这个价格影响大家的每一天,如果充电价格涨了,或者不够实惠,对电车的打击是非常大的。点4是因人而异的,有的人有预算上限,有的人觉得车太便宜掉身价,不过现在2种车在100万以下都有产品布局,都是可以选的。点5最近是热点,因为电车换电和油车大小保养,个人感觉总价格可能差不多。但换电多少有点不放心的是几年后,是否还有匹配的电池,或者换电方案可选,值得买家要想一下。点6纯粹就是碰运气好了,几年后的价格,没人能预测准,看运气了,没有什么车会是神车。点7看买家怎么排序了,颜值控也很正常,人本来就是视觉动物,车慢一点但自己看得舒服其实也挺好挺安全的。如果强调驾驶性能,希望不要浪费自己花的钱,该冲就冲,不然200匹的车,天天就开80匹,真的挺浪费硬件的。点8是每个人都跨不过的坎,谁都喜欢宝马奔驰迈巴赫,面子本来就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买一辆符合自己想法的品牌,无可厚非。品牌本身一定是有价值的,这反而比那些华而不实,买了却一辈子也用不到的功能,要更实在。点9,虽然油车也自燃,但比较好救。电车基本就是车就判死刑了,人看运气或者车主的经验了。这个问题,电车完败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