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心一醉 孤心一醉
关注数: 4 粉丝数: 1 发帖数: 193 关注贴吧数: 1
请大家客观地看中医 科学 是由人类感知的自然现象,通过观察、抽象、总结形成家教个性论说,再形成有因果系统的宗教共性论说,再通过设置实验环境、证明宗教论说的真假、形成有因果系统的科学个性结论,再形成有因果系统的科学共性结论,进而形成有因果系统的有实验共性结论的可重复验证的学问,这就是科学。 科学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 以上是科学的定义,我想大家都能明白,科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存在时间的局限性的,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中医和西医都是一种客观存在,存在就有它存在的道理.中医从产生到现在,也应该有数千年的历史了,在这段历史长河里,中医对百姓的贡献是不可抹杀的,这也不是几个人能推翻的.首先,如果中医是伪科学,那为什么医院会允许中医科的存在?那不是草菅人命吗?国家会漠视大众的生命安全吗?从这点看,中医是科学的. 很多人说中医有用,但中医理论是错误的.在这我想说,没有理论的指导,中医师们怎么去判断疾病是什么疾病,那也不能产生鉴别诊断了;没有了中医的理论,也就没办法指导中医师们开方了,理论指导实践,这么浅显的哲学理论大家都应该会知道的. 中医的经络在显微镜下是看不到的,我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但我觉得,中医的经络是无形的纽带,因为中药讲究的是归经,我想,科学并没到达颠峰阶段,现在无法解释并不代表以后也无法解释的. 有人说中医的脏腑和西医的脏器等同,我是不赞成这种观点的.脏腑的概念虽有一定的古代解剖知识为基础,但其发展,主要是基于“有诸内,必形诸外”的观察研究方法,因而其观察分析的结果,必然大大地超越了人体解剖学的脏腑范围,形成了独特的生理和病理的理论体系。因此,藏象学说中的心、肺、脾、肝、肾等脏腑的名称,虽与现代人体解剖学的脏器名称相同,但在生理、病理的含义中,却不完全相同。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脏腑的生理功能,可能包含着现代解剖生理学中几个脏器的生理功能;而现代解剖生理学中的一个脏器的生理功能,亦可能分散在藏象学说的某几个脏腑的生理功能之中。这是因为中医的脏腑概念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则是概括了人体某—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学概念。 请大家客观地去看中医,不是一味得否认和排斥,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也欢迎大家对我的理解提出批评和指正,这样才是大家共同前进的方式.
中医的出路究竟在哪 众所周知,现在的中医们普遍出身于各所中医学校或中医系,他们是经过几年学校生涯学习出来的,我们在医院看到的中医师有几个不是学校的? 以前的中医传承模式是在药店当学徒开始的,或者跟着师傅们学的,朱丹溪,李东桓,叶桂等等,这些名医有哪个是从什么学院里出来的吗?我们现在所学的不都是他们的医案整理出来的吗?他们何曾运用了西医的仪器和诊断方法?这才是真正的中医! 反观现在的中医,把脉只是为了测心率或装装样子,有几个中医真正把切脉当成征候鉴别诊断的方法?他们都依靠着西医的仪器的诊断结果,把西医的脏器当成中医里所说的五脏六腑,这是能等同的吗? 我也是在学校学习过中医的,和我家传的不同。在学校学习时,教我们肝病就要用治疗肝病的处方,这看起来是正确的,但有考虑到中医里的异病同治,同病异治,传经等等这些问题吗?没了西医的仪器,那些中医学院的老师们能确切诊断出几样疾病? 然后,西医化了的中医师们把握了考核中医们的权力,不符合西医的就说是假的,错的,不是正规医学学校毕业的就是最低层的医生,甚至不能成为医生,真正有本领的中医要通过他们的考核才是有本领的,但我想问的是,是不是中医是由他们认同了的才行?是不是一定要从中医学校毕业的才有资格去报考?是不是他们的本领就一定比考生强?是不是中医一定要靠西医去领导和鉴别? 可悲啊!中医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竟然是被认为不如才发展几百年的西医,更甚至有些跳梁小丑爬出来,打着自己是什么教授,院士,科学家的旗号,喊着中医是伪科学,要取缔中医,我不禁想问,为什么西医是鉴别中医的标准,什么不是中医是鉴别西医的标准呢?西医能和中医混为一谈吗?是不是现在的科学已经到达顶峰了,不能被现在科学解释出来的就该被一棍子打死?那我真想说一声,教廷判哥白尼,布鲁若,伽利略他们有罪是个正确不过的判决了,因为教廷是根据当时的科学来判断的!
中医的出路在哪? 中医有数千年历史了,我很支持一句话:"存在就有它存在的道理!"在古代中国并没有出现西医的时候,大家都是用中医中药看病了,我觉得事实是胜于雄辩的.在很多发达的西方国家,他们的民众还是很喜欢中医的,西药是化学药剂,对人体有很多的副作用,中药是自然药品,也不是说中药就没副作用,但相比那些化学药剂来说,那可是小多了,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 看了上面的很多发言,我认为各位喜爱中医的朋友,不需要和什么所谓的学者如方舟子之流的争论,我个人认为方舟子是想炒作自己的名声,他了解中医吗?象这种为了自己的名声连脸皮都不要的人,我们没必要和他一般见识,从心里鄙视他. 中医走到现在,我认为有几点是制约了中医药的发展:1.国家重视西医比重视中医程度大得多.大家都知道,西药的利润要比中药多的多,在财政等方面考虑,西医确实给医院带来的利润不是中医所能比的;2.西药用起来比中药方便.这是绝大多数人选择西药的原因,而且西药的疗效是不中药快,西药重在消除临床症状,即我们所说的"治标",中药重在消除病症的源头,即我们所说的"治本",拿治标的药和治本的药比速度,大家可想而知了.3.中医生们自己的不知进取.我可以这样说,我国的中医师们基本上是在学习和沿用以前的中医方法,自身没好好的研究新的方药和治疗的途径,满足于自己所学到的中医知识,这如何能将中医发展开来?学习别人的东西,是不可能学到100%的,如果自己不知道举一反三,那就只有别人百分之几的技术和学识,慢慢的,中医就开始萎缩了;4. 中医现在学习的方法不对路.现在的中医,基本上快要被西医同化了,这也是在学校学习中医的弊病.中医的五脏六腑并不等同于西医所说的脏器的,中医所说的肾,其实是凡人体水道所属,皆属肾,而西医的肾只是泌尿器官之一,中医的肾比西医的肾要大得多,但现在的中医基本上忘记了这些,他们也只会注重西医的检查结果,但西医的检查只是针对这些西医所说的器官,和中医的五脏六腑完全不同的;再说开药方,也受很多西医的影响,西医的肾病就开补肾或泻肾的药,这完全不对路嘛.中医讲究的五脏是个轮子一样,下面是金匮要略刚开始的一段话: 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故实脾,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余藏准此. 看了这段话,就可以知道现在中医和以前的中医的差距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