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殿里的橄榄树
圣殿里的橄榄树
关注数: 2
粉丝数: 24
发帖数: 1,845
关注贴吧数: 28
【红i7魔】★【小4嗨】9216 把
【红k5魔】★【小7嗨】3369 素
【红z9魔】★【小2嗨】0022 衷
【红e3魔】★【小0嗨】7228 偎
【红g6魔】★【小9嗨】0116 势
【爆y1吧狂魔】★【小1嗨】1728 椅
【爆f0吧狂魔】★【小6嗨】9898 佑
【爆h0吧狂魔】★【小6嗨】4686 哪
【爆m4吧狂魔】★【小7嗨】2638 釉
【爆k6吧狂魔】★【小3嗨】9540 磷
华为荣耀7为什么看不到云照片? 我原来用的是华为荣耀3,经常把一些图片上传到云照片里。前几天换成华为荣耀7。但发现找不到云相册了。登录帐号后也没找到。请问如何打开云相册?谢谢!
[原创]神学反思:论偶像崇拜与人的孤独 我们的心如不安息在你怀中,便不会安宁。[奥古斯丁:《忏悔录》] 奥古斯丁在其巨著《论三位一体》的开篇,首先批判了三种认识上帝的错误方法。这些错误方法涵盖了一切假神的真正来源。即无论他们在表面上有多大的差异,本质上他们都出自人对自身的描摹和凭空的揣测。古往今来,人最热衷的事情之一就是造神,所以世界上充斥着各样的神祗。 但人为什么如此热衷于造神呢?为什么人甘愿在泥塑木偶或同类面前摒弃自己的骄傲、卑躬屈节呢?也许,我们从这些偶像崇拜者身上,更能体认到一个坚硬的事实。那就是:尽管人与神天各一方,对神的记忆却永恒地隐藏在人的心底深处。人从自身的遭遇中感受到与神隔绝的不幸。他们渴望恢复这种联系,渴望重新回到神的怀抱。但他们不知道怎样才能与神复合,于是他们把内心的这种渴望外化成对偶像的祭拜和顺服。 因此,偶像崇拜从罪的角度证实了一切不幸的根源。人的最大不幸不是生活的艰辛、不是肉体的毁伤,而是失去了与神的内在联系,从而沦落为大地上一粒漂泊无依的原子。人的这种生存状态就是孤独。人一生的努力都是为了克服内心深处巨大的孤独感。所以,人需要建立社群,互相关照抚慰。古希腊人很能理解这一点。他们说,人本质上是城邦的动物;又说,脱离城邦的人非神即兽。即:人的生命只有在与他者的联系中才得以圆满。 但人是有罪性的,人的骄傲、自私、冷漠怎能不渗透进他建立的关系网之中?所以我们看到,民族会消亡、国家会解体、亲人会离散、朋友会反目……如此等等,一切人造的联系最终都要分崩离析、化为乌有。灯尽酒散之后,每个人都将再度回到孤独之中,品尝那只属于自己的寂寥空虚。 上帝很理解人的这种处境。所以,耶稣为我们而来,为每一个孤独的灵魂而来。耶稣受难前,心中充满了悲苦。然而就在那个时候,他依然向门徒应许:“我留下平安给你们,我把自己的平安赐给你们。”平安得自于有所依傍。当人与人之间互相伤害、饮鸩止渴时,耶稣以他的话语、以他以德抱怨的胸怀安慰了我们。使我们知道,即使我们在世上没有一个亲人,却依然可以依傍他而免于孤独。所以,耶稣孤独地死在十字架上,而我们却不再陷于孤独。 “我们的心如不安息在你怀中,便不会安宁。”这是奥古斯丁在回顾他自己走过的人生之路时发出的感慨。这句话同样可以看作是所有基督徒的共同见证。我们都曾象奥古斯丁那样为了心里的平安而劳碌奔波,我们也象他那样在上帝那里寻到了甜蜜的归宿。我们以自己的经历见证了:唯有上帝才是我们永恒的庇护所,信靠他的人必得安息。 愿荣耀、赞美和感恩永远归于我亲爱的上帝,阿门!
[原创]回网友咨询:丁光训罪在何处 有网友问: 我不是任何宗教信徒,无神论也不是,不知道自己算哪类人。 “因信”与“因爱”的区别,能否这样理解: “因信”是指,因为信“神”,所以大脑思维处于为“神”的进入时刻做好准备的状态,“神”与人是否发生联系,由“神”决定。 “因爱”是指,因为爱人,所以大脑思维处于为所“爱”之人的思想进入时刻做好准备的状态,但“神”除外,“神”不再与人发生联系。 =================== 我的回复: 要了解“因信称义”和“因爱称义”的差别,首先应该知道“因信称义”的历史背景。在中世纪天主教一教独大的时候,天主教宣扬的是一套功德救赎观。这种观念将上帝描绘成一个严厉苛察的检查官。只有当人满足了上帝的一切要求之后,才有可能进天堂。在这个观念的影响下,教廷为信徒设计了一整套功德救赎系统,比如你为别人的灵魂祷告会赚取多少多少功德、你去圣地朝圣又可以赚取多少多少功德。更重要的是,你向教堂奉献资财同样可以赚取功德。教廷教导信众:你赚取的功德越多,你死后进天堂的过程就越顺利。这样一来,人能不能进天堂,其实就不取决于上帝,而取决于自己了,实际上是取决于教宗,因为是教宗和教廷规定了一个信徒做的哪些事是有功德的、哪些事是没功德的。结果就是教宗成了大家的上帝,而真正的上帝反而没人待见了。由于人们普遍相信犯罪可以靠向教廷赎买功德得以赦免,也导致世风日下,社会普遍堕落。当人不信上帝时,人就成了禽兽。 正是为了纠正由于教廷曲解教义而导致的信仰危机,新教改革从一开始就重新界定人神关系的基础。上帝与人的关系是通过信心而建立起来的,不是通过外在的行为建立起来的。信心是将人与上帝联系在一起的唯一中介。当一个人发自内心地相信上帝的存在、相信由耶稣基督的救赎所揭示的上帝之爱时,他就是上帝的信徒。所以,因信称义强调人心里对上帝的态度,而不是外面做了多少多少炫人耳目的事迹。新教指出,无论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多么受人尊敬、多么位高权重、抑或是做了多少善事。如果他心里没有对上帝的信仰,那么他与上帝就始终是隔膜的。由于他不愿意上帝介入到他的生活中,那么他人性中的缺陷和弊病就始终得不到救治。这些与生俱来的缺陷会使他越来越堕落,最终只能面临上帝的责罚而不是宽恕。即使是加入教会的基督徒,如果他相信自己多做功德就可以免于受审,那么他的这种信念也表明他其实过分高看自己而轻看了上帝。这些人的结局正与那些不信上帝的人一样悲惨。这不是说基督徒不应行善,而是说基督徒不能指望用自己的行为或金钱来买通上帝、不能认为自己可以决定一切,以至于可以不要上帝了。 所以,因信称义原则其实是基督教信仰的正确表达,偏离这个原则,基督教就很容易由拜上帝变成拜偶像、拜自己。而所谓的“因爱称义”就是如此。丁光训为什么要提出“淡化因信称义”、主张“因爱称义”呢?因为他看到许多所谓的“好人”,因为不信基督的缘故,被教义宣布为死后上不了基督教天堂的人。为了证明这些人同样能被基督教的上帝所接纳,所以他主张“因爱称义”。那意思是,无论你信不信基督教的上帝,只要你生前做了好事,是个好人,对人有爱心,那么你死后照样可以上天堂。当然,从理论上讲,上帝是信实公义、不偏袒人、所有人的上帝,他不会用双重标准来审判人。所以无论一个人生前是否认识上帝,只要他行出上帝所喜悦的行为,他就会在上帝面前蒙恩得怜悯。对于这一点,我们基督徒从来不持异议。但丁光训的意思并不是说,一个人是否是好人,要按基督教的标准来衡量。而是说,一个人是否是好人,并不需要按照基督教的标准来衡量,而是社会上说一个人是好人,那么他就是好人了。这样一来,象中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圣人、以及雷锋、焦裕禄这些被官方宣传机构所塑造的“先进人物”,都可以在基督教的天堂里占有一席之地了。甚至说,那些按照基督教的标准属于大奸恶盗、但被世俗奉为样板偶像的“伟人”、“英模”,也都可以被上帝接纳了。这样一来,基督教的上帝就成了一个没有是非的上帝、一个被人任意摆布的木偶。打个比方,象王立军这种人,将来是上天堂还是下地狱呢?当然是他得宠时上天堂、失宠时就下地狱了。但谁决定他上天堂还是下地狱呢?显然不是圣经中启示给我们的上帝,而是现在掌控我们大家命运的那拨人。而他们也可以堂而皇之地宣布自己是上帝的宠儿和代言人,谁反对他们谁就是反上帝了。因为,一旦基督教的标准被人废弃,还不就是谁有权谁有理吗?所以,如果这一理论在中国基督教中得以贯彻,那么最高兴的就是那些平时迫害基督教、临了却担心被上帝责罚的人。因为他们现在可以不凭基督教的标准、而凭自己的标准宣布自己是好人,有资格进天堂了。丁光训之流之所以能被这些基督教的敌人所宠幸,原因其实就在于他愿意废弃基督教的标准。 你看到了吧?“因信称义”与“因爱称义”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关系到基督教原则的存废。坚守“因信称义”,就是坚持上帝为主;坚持上帝的标准普遍永恒有效;坚持恶人可以得逞一时、但不能横行永久。而主张“因爱称义”,就是宣布“上帝已死”;宣布权力就是真理;宣布出卖良心者上天堂、捍卫尊严者下地狱。所以丁光训的错误其实不是一般的严重。如果他是不懂基督教的非信徒、或者是初入门径的初信者,那么他搞不清楚因信称义的内涵和意义,那还情有可原。但丁光训是神学家级别的教会领袖,他真不懂“因信称义”和“因爱称义”的本质区别吗?非也!他就是要用大众的无知和善良情绪来误导教会,使中国基督教不再是原来那个唯独敬拜上帝的信仰群体,而是为当权者粉饰罪恶、歌功颂德的喉舌。从这个意义上看,他犯下的不是一般的错误,而是为了他自己的世俗利益而出卖基督教,背叛上帝。
[原创]回网友咨询:丁光训罪在何处 有网友问: 我不是任何宗教信徒,无神论也不是,不知道自己算哪类人。 “因信”与“因爱”的区别,能否这样理解: “因信”是指,因为信“神”,所以大脑思维处于为“神”的进入时刻做好准备的状态,“神”与人是否发生联系,由“神”决定。 “因爱”是指,因为爱人,所以大脑思维处于为所“爱”之人的思想进入时刻做好准备的状态,但“神”除外,“神”不再与人发生联系。 =================== 我的回复: 要了解“因信称义”和“因爱称义”的差别,首先应该知道“因信称义”的历史背景。在中世纪天主教一教独大的时候,天主教宣扬的是一套功德救赎观。这种观念将上帝描绘成一个严厉苛察的检查官。只有当人满足了上帝的一切要求之后,才有可能进天堂。在这个观念的影响下,教廷为信徒设计了一整套功德救赎系统,比如你为别人的灵魂祷告会赚取多少多少功德、你去圣地朝圣又可以赚取多少多少功德。更重要的是,你向教堂奉献资财同样可以赚取功德。教廷教导信众:你赚取的功德越多,你死后进天堂的过程就越顺利。这样一来,人能不能进天堂,其实就不取决于上帝,而取决于自己了,实际上是取决于教宗,因为是教宗和教廷规定了一个信徒做的哪些事是有功德的、哪些事是没功德的。结果就是教宗成了大家的上帝,而真正的上帝反而没人待见了。由于人们普遍相信犯罪可以靠向教廷赎买功德得以赦免,也导致世风日下,社会普遍堕落。当人不信上帝时,人就成了禽兽。 正是为了纠正由于教廷曲解教义而导致的信仰危机,新教改革从一开始就重新界定人神关系的基础。上帝与人的关系是通过信心而建立起来的,不是通过外在的行为建立起来的。信心是将人与上帝联系在一起的唯一中介。当一个人发自内心地相信上帝的存在、相信由耶稣基督的救赎所揭示的上帝之爱时,他就是上帝的信徒。所以,因信称义强调人心里对上帝的态度,而不是外面做了多少多少炫人耳目的事迹。新教指出,无论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多么受人尊敬、多么位高权重、抑或是做了多少善事。如果他心里没有对上帝的信仰,那么他与上帝就始终是隔膜的。由于他不愿意上帝介入到他的生活中,那么他人性中的缺陷和弊病就始终得不到救治。这些与生俱来的缺陷会使他越来越堕落,最终只能面临上帝的责罚而不是宽恕。即使是加入教会的基督徒,如果他相信自己多做功德就可以免于受审,那么他的这种信念也表明他其实过分高看自己而轻看了上帝。这些人的结局正与那些不信上帝的人一样悲惨。这不是说基督徒不应行善,而是说基督徒不能指望用自己的行为或金钱来买通上帝、不能认为自己可以决定一切,以至于可以不要上帝了。 所以,因信称义原则其实是基督教信仰的正确表达,偏离这个原则,基督教就很容易由拜上帝变成拜偶像、拜自己。而所谓的“因爱称义”就是如此。丁光训为什么要提出“淡化因信称义”、主张“因爱称义”呢?因为他看到许多所谓的“好人”,因为不信基督的缘故,被教义宣布为死后上不了基督教天堂的人。为了证明这些人同样能被基督教的上帝所接纳,所以他主张“因爱称义”。那意思是,无论你信不信基督教的上帝,只要你生前做了好事,是个好人,对人有爱心,那么你死后照样可以上天堂。当然,从理论上讲,上帝是信实公义、不偏袒人、所有人的上帝,他不会用双重标准来审判人。所以无论一个人生前是否认识上帝,只要他行出上帝所喜悦的行为,他就会在上帝面前蒙恩得怜悯。对于这一点,我们基督徒从来不持异议。但丁光训的意思并不是说,一个人是否是好人,要按基督教的标准来衡量。而是说,一个人是否是好人,并不需要按照基督教的标准来衡量,而是社会上说一个人是好人,那么他就是好人了。这样一来,象中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圣人、以及雷锋、焦裕禄这些被官方宣传机构所塑造的“先进人物”,都可以在基督教的天堂里占有一席之地了。甚至说,那些按照基督教的标准属于大奸恶盗、但被世俗奉为样板偶像的“伟人”、“英模”,也都可以被上帝接纳了。这样一来,基督教的上帝就成了一个没有是非的上帝、一个被人任意摆布的木偶。打个比方,象王立军这种人,将来是上天堂还是下地狱呢?当然是他得宠时上天堂、失宠时就下地狱了。但谁决定他上天堂还是下地狱呢?显然不是圣经中启示给我们的上帝,而是现在掌控我们大家命运的那拨人。而他们也可以堂而皇之地宣布自己是上帝的宠儿和代言人,谁反对他们谁就是反上帝了。因为,一旦基督教的标准被人废弃,还不就是谁有权谁有理吗?所以,如果这一理论在中国基督教中得以贯彻,那么最高兴的就是那些平时迫害基督教、临了却担心被上帝责罚的人。因为他们现在可以不凭基督教的标准、而凭自己的标准宣布自己是好人,有资格进天堂了。丁光训之流之所以能被这些基督教的敌人所宠幸,原因其实就在于他愿意废弃基督教的标准。 你看到了吧?“因信称义”与“因爱称义”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关系到基督教原则的存废。坚守“因信称义”,就是坚持上帝为主;坚持上帝的标准普遍永恒有效;坚持恶人可以得逞一时、但不能横行永久。而主张“因爱称义”,就是宣布“上帝已死”;宣布权力就是真理;宣布出卖良心者上天堂、捍卫尊严者下地狱。所以丁光训的错误其实不是一般的严重。如果他是不懂基督教的非信徒、或者是初入门径的初信者,那么他搞不清楚因信称义的内涵和意义,那还情有可原。但丁光训是神学家级别的教会领袖,他真不懂“因信称义”和“因爱称义”的本质区别吗?非也!他就是要用大众的无知和善良情绪来误导教会,使中国基督教不再是原来那个唯独敬拜上帝的信仰群体,而是为当权者粉饰罪恶、歌功颂德的喉舌。从这个意义上看,他犯下的不是一般的错误,而是为了他自己的世俗利益而出卖基督教,背叛上帝。
[视频]发一首歌曲欢庆圣诞 I lift up my eyes
[翻译]奥巴马总统的感恩节致辞:明天,我们将献上感恩 翻译:冬云 出处: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barackobama.com%2Fnews%2Fentry%2Fpresident-obama-tomorrow-we-give-thanks&urlrefer=9f1e91bfc81a61027c4002bcc95c45de 明天,我们将与朋友和爱人一道,欢度美国独有的节日。我们将有机会与我们挂念的人共度一段美好时光,并为我们领受的祝福而献上感恩。并且想到,我们能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是何等的幸运。 但这一时刻也让我们想起那些不及我们幸运的人——今年更是如此,由于桑迪飓风的影响,居住在我们东北边的同胞邻舍流离失所、骨肉分离。 在过去的几周里,我有机会走访了新泽西州和纽约州,我看到整片的社区沦为废墟,看到让人心碎的损失与毁坏,但我却看不到有谁因此而怨天尤人、一蹶不振。 灾后涌现出无数关于勇气、怜恤和复元的故事。但此时浮现于我脑海中的是生长于 Staten 岛的一棵树。那是一棵硕大的蓝叶云杉。在狂风洪水的冲击下,它倒在了 Joseph Ingenito 的前院里。今天,如果你走在 Joseph 住的那条街上,你依然会看到散落在整个街区的碎片与残骸。但你也会看到,那棵树已高高耸立于他家的门前,树顶上缀满了度尽劫波的饰物,还有邻居们所能找到的各样物品:空瓶子、医用口罩、还有护目镜等等。它成了一棵圣诞树,矗立在那里,提醒着附近的邻居:我们还有要欢庆的节日,我们还有要共度的幸福时光,我们还有绵延不绝的生活。我们要重建家园。 所以明天,我们将献上感恩——不仅为我们所拥有这些东西和我们所爱的人,还要为在艰难时刻看顾我们、将美国人凝结在一起的精神。对美好明天的盼望将引领我们一路向前。
[翻译]奥巴马总统的感恩节致辞:明天,我们将献上感恩 翻译:冬云 出处: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barackobama.com%2Fnews%2Fentry%2Fpresident-obama-tomorrow-we-give-thanks&urlrefer=9f1e91bfc81a61027c4002bcc95c45de 明天,我们将与朋友和爱人一道,欢度美国独有的节日。我们将有机会与我们挂念的人共度一段美好时光,并为我们领受的祝福而献上感恩。并且想到,我们能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是何等的幸运。 但这一时刻也让我们想起那些不及我们幸运的人——今年更是如此,由于桑迪飓风的影响,居住在我们东北边的同胞邻舍流离失所、骨肉分离。 在过去的几周里,我有机会走访了新泽西州和纽约州,我看到整片的社区沦为废墟,看到让人心碎的损失与毁坏,但我却看不到有谁因此而怨天尤人、一蹶不振。 灾后涌现出无数关于勇气、怜恤和复元的故事。但此时浮现于我脑海中的是生长于 Staten 岛的一棵树。那是一棵硕大的蓝叶云杉。在狂风洪水的冲击下,它倒在了 Joseph Ingenito 的前院里。今天,如果你走在 Joseph 住的那条街上,你依然会看到散落在整个街区的碎片与残骸。但你也会看到,那棵树已高高耸立于他家的门前,树顶上缀满了度尽劫波的饰物,还有邻居们所能找到的各样物品:空瓶子、医用口罩、还有护目镜等等。它成了一棵圣诞树,矗立在那里,提醒着附近的邻居:我们还有要欢庆的节日,我们还有要共度的幸福时光,我们还有绵延不绝的生活。我们要重建家园。 所以明天,我们将献上感恩——不仅为我们所拥有这些东西和我们所爱的人,还要为在艰难时刻看顾我们、将美国人凝结在一起的精神。对美好明天的盼望将引领我们一路向前。
[翻译]奥巴马总统的感恩节致辞:明天,我们将献上感恩 翻译:冬云 出处: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barackobama.com%2Fnews%2Fentry%2Fpresident-obama-tomorrow-we-give-thanks&urlrefer=9f1e91bfc81a61027c4002bcc95c45de 明天,我们将与朋友和爱人一道,欢度美国独有的节日。我们将有机会与我们挂念的人共度一段美好时光,并为我们领受的祝福而献上感恩。并且想到,我们能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是何等的幸运。 但这一时刻也让我们想起那些不及我们幸运的人——今年更是如此,由于桑迪飓风的影响,居住在我们东北边的同胞邻舍流离失所、骨肉分离。 在过去的几周里,我有机会走访了新泽西州和纽约州,我看到整片的社区沦为废墟,看到让人心碎的损失与毁坏,但我却看不到有谁因此而怨天尤人、一蹶不振。 灾后涌现出无数关于勇气、怜恤和复元的故事。但此时浮现于我脑海中的是生长于 Staten 岛的一棵树。那是一棵硕大的蓝叶云杉。在狂风洪水的冲击下,它倒在了 Joseph Ingenito 的前院里。今天,如果你走在 Joseph 住的那条街上,你依然会看到散落在整个街区的碎片与残骸。但你也会看到,那棵树已高高耸立于他家的门前,树顶上缀满了度尽劫波的饰物,还有邻居们所能找到的各样物品:空瓶子、医用口罩、还有护目镜等等。它成了一棵圣诞树,矗立在那里,提醒着附近的邻居:我们还有要欢庆的节日,我们还有要共度的幸福时光,我们还有绵延不绝的生活。我们要重建家园。 所以明天,我们将献上感恩——不仅为我们所拥有这些东西和我们所爱的人,还要为在艰难时刻看顾我们、将美国人凝结在一起的精神。对美好明天的盼望将引领我们一路向前。
[翻译]奥巴马总统的感恩节致辞:明天,我们将献上感恩 翻译:冬云 出处: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barackobama.com%2Fnews%2Fentry%2Fpresident-obama-tomorrow-we-give-thanks&urlrefer=9f1e91bfc81a61027c4002bcc95c45de 明天,我们将与朋友和爱人一道,欢度美国独有的节日。我们将有机会与我们挂念的人共度一段美好时光,并为我们领受的祝福而献上感恩。并且想到,我们能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是何等的幸运。 但这一时刻也让我们想起那些不及我们幸运的人——今年更是如此,由于桑迪飓风的影响,居住在我们东北边的同胞邻舍流离失所、骨肉分离。 在过去的几周里,我有机会走访了新泽西州和纽约州,我看到整片的社区沦为废墟,看到让人心碎的损失与毁坏,但我却看不到有谁因此而怨天尤人、一蹶不振。 灾后涌现出无数关于勇气、怜恤和复元的故事。但此时浮现于我脑海中的是生长于 Staten 岛的一棵树。那是一棵硕大的蓝叶云杉。在狂风洪水的冲击下,它倒在了 Joseph Ingenito 的前院里。今天,如果你走在 Joseph 住的那条街上,你依然会看到散落在整个街区的碎片与残骸。但你也会看到,那棵树已高高耸立于他家的门前,树顶上缀满了度尽劫波的饰物,还有邻居们所能找到的各样物品:空瓶子、医用口罩、还有护目镜等等。它成了一棵圣诞树,矗立在那里,提醒着附近的邻居:我们还有要欢庆的节日,我们还有要共度的幸福时光,我们还有绵延不绝的生活。我们要重建家园。 所以明天,我们将献上感恩——不仅为我们所拥有这些东西和我们所爱的人,还要为在艰难时刻看顾我们、将美国人凝结在一起的精神。对美好明天的盼望将引领我们一路向前。
视频:铁穹拦截哈马斯火箭弹 这是以色列铁穹拦截导弹拦截哈马斯恐怖份子火箭弹的视频:以色列小镇的人们在举行婚礼,哈马斯火箭弹来袭,铁穹将其一颗一颗击落,犹如绽放的烟花。恐怖份子的火箭弹故意袭击平民,以军有责任保护国民安全。国之其民,则民知其国,这是以色列立国精神的体现。
[翻译]作为治疗方式的东正教 这是我早些年为一个台湾东正教会翻译的文章,由于讨论到关于人的神化问题,所以发出来跟弟兄姐妹们分享。
[灌水]吃啥呢? 有人进前来说,良善的夫子,请问『冬菇瓜粒汤河』是什么? 夫子回答说, B 大学饭堂的答案,你是晓得的:就是一大碗包含有一些冬菇粒、一些冬瓜粒、一些(不多)河粉 and all kinds of other things 的食物。 那人说,如果我是严守犹太或者伊斯兰律法的教徒,或者是严守佛家戒律的呢?怎么办呀?会落地狱滴。又如果我对 all kinds of other things 里面其中一样敏感呢?怎么办呀?会死人滴。 夫子说,但是假如你又敏感又是教徒,那就更要哀哭切齿了,因为你食物敏感送了命,却连忏悔的机会也没有。 那人说,那我当作什么事,才可以承受永生? 夫子回答说,下次还是节省三四皮,吃两菜配饭或者健康餐吧。 那人听了,就快快乐乐的走了,因为他没啥产业。
[原创]上帝是生命源 我的一篇布道辞
[转帖]古兰经中对非穆斯林的诅咒 一位发飙的穆斯林,将古兰经中对卡费尔(非穆斯林)的诅咒整理发出来。难得的资料。收藏保存!
[转帖]如果没有圣经 百度
[转帖]有了这块瑰宝 百度
[原创]神学反思:论偶像崇拜与人的孤独 百度
天主教应该给帕拉纠平反了 刚在修女吧看到有人问佛教徒能不能上天堂,因为指出了天主教在这个问题上违背圣经,误导异教徒,结果又被那个二百五小吧南湖秋水给封禁了。这位最擅长的把戏就是封禁之后再反驳,真是天主教调教出的好教徒啊。 在我看来,天主教的教理教义充满了自相矛盾的。举个例子,天主教坚持婴儿受洗。婴儿受洗的理论依据就是人生而有原罪,非与耶稣联合不能得救。正如纳兰清尘所引的资料表达的,连小孩子都只能籍着洗礼来到耶稣跟前。既然小孩子都得靠洗礼与耶稣联系,难道大人就可以站在洗礼之外吗?所以天主教现在说不信耶稣的人也能得救,纯粹是自打嘴巴。我突然想起来,当年奥古斯丁与帕拉纠争论的焦点就是人是否有原罪、是否不信耶稣也能得救,结果最后奥古斯丁胜出,原罪论成了大公教会的正统教义。现在风水轮流转,帕拉纠的观念竟然成了现代天主教的正统教义。只是可怜他生不逢时、生不逢地。生前被判为异端,死后虽然影响巨大,但照样是没名没份。哎,天主教应该考虑给帕拉纠平反了。不能一边受了人家的恩惠,一边又对它口诛笔伐啊。
[原创]信仰问答集锦 我对某些与信仰相关的问题所作的回复。集中发布于此帖中,供弟兄姐妹们参考。
一个勇敢的穆斯林女孩 [反塔民教育] 14岁的巴基斯坦女学生马拉拉(Malala Yousafzai)为「反对塔利班教育运动」领袖,三年来通过博客高调批评塔利班的教育方法和理念,推动女孩接受教育,因「反塔教」得到国内首届青少年和平奖,成为国内风云人物,日前在下课途中被塔利班枪手伏击,头部中枪,身受重伤。巴基斯坦塔利班表示马拉拉是「接受了西方思想的女孩」,批评其运动「下流」,声言将以同样手段对付任何和组织唱反调的人。
给lxgigi捧场 恭喜新吧开场。希望这个吧人气兴旺,成为基督徒与慕道友互相学习、彼此激励的友好平台。愿主赐福这个吧
[原创]信仰问答集锦 我对某些与信仰相关的问题所作的回复。集中发布于此帖中,供弟兄姐妹们参考。
问游历处士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你相信真是善、假是恶吗?
[转帖]基督徒的十条信仰危机
[转帖]基督徒的十条信仰危机
[原创]基督徒对旧约律法的态度应是一分为二 看到吧上关于如何对待旧约律法的讨论。感觉这一问题可能确实会使某些基督徒感到困惑。这里贡献一点自己的意见,希望对弟兄姐妹们有所帮助。 首先举一个现实中的例子。我们知道,在现实生活中,个人、团体或国家彼此之间,为了促进共同的利益,需要订立契约。契约的作用就是明确双方的共同利益、规定彼此在合作中所应承担的责任。契约总是有一定期限的。当双方的目标达成、或者当契约期满后,双方订立的契约就自动失效。但在许多时候,比如预期的目标未能达成、或者双方希望有更多的合作机会,那么当旧约失效时,双方会订立新约,以便保持彼此的关系。在新约中,双方同样要重新确定共同的利益和彼此的权利与义务。并且有可能将旧约中的部分内容重新列入新约的条款中,使之继续对双方的关系发生效力。所以,旧约虽然失效,但旧约中的某些内容却可能作为新约的一部分而继续有效;但另一方面,旧约中的某些内容之所以继续有效,不是因为它属于旧约,而仅仅是因为它属于新约。 所以,部分旧约条款的继续有效并不等于旧约依然有效。 同样的道理,圣经讲的其实就是上帝与人订立的契约关系。旧约涉及上帝与以色列人的契约关系,而新约则涉及上帝与全人类订立的契约关系。当我们认信归入耶稣基督时,就站在了与上帝订立的新的契约关系中。作为新约的一方当事人,对我们具有约束力的就是通过耶稣基督的宝血而成就的新约。至于上帝与犹太人订立的旧约,那涉及上帝与犹太人的特殊关系,跟我们不相干。所以旧约里对犹太人的种种诫命和要求均不对我们发生效力。我们无需守旧约。 另一方面,我们的新约与旧约有着千丝万缕的历史联系,耶稣基督就是借着对旧约律法的重新诠释来阐明新约的实质和内涵的。因此,虽然我们不需要守旧约,但旧约中的某些诫命却借着耶稣基督与使徒们的重新肯定而成为新约的内容,以至于它们对我们就象对以色列人一样具有约束力。所以基督徒对旧约诫命的态度应该以新约中耶稣基督和使徒们的教训为依据。如果某些诫命是被耶稣基督和使徒重申过的,那么这些诫命就是我们应该遵行的;如果某些诫命是被新约明确否定的,我们就应该摒弃;如果某些诫命是耶稣基督或使徒们不曾讨论的,那么基督徒有完全的自由来决定是否要遵行这些规定。总之,我们是基督徒,是新约的承受者,所以在应不应守旧约律法方面,一切要以新约的教训为准。要用新约去审视旧约,而不能用旧约来反对新约。新约肯定的,我们要遵守;新约否定的,我们要反对;新约缄默的,我们可以自由选择。
宁与异端为伍,不与天主教“合一” 安息日会不过是释经上发生问题,天主教根本就是抛弃了圣经。二者不是同一性质的问题。别以为天主教打着传统、正统的旗号就是基督教了,他们现在不过是在愚弄天下耳目而已。跟他们搞“合一”,回头大家都去拜安拉、佛祖了。谁愿去谁去,反正我不去。就让教宗把我们都打成“异端”烧死吧。
[原创]为基督的十字架而战—简介奥古斯丁对帕拉纠主义的抵制 一楼百度
[原创]为基督的十字架而战—简介奥古斯丁对帕拉纠主义的抵制 一楼百度
[原创]为基督的十字架而战—简介奥古斯丁对帕拉纠主义的抵制 一楼百度
[原创]为耶稣的十字架而战—介绍奥古斯丁对帕拉纠主义的抵制 一楼百度
[视频]唐崇荣牧师精彩言论:信耶稣才能得救,就这么霸道!
唐崇荣牧师精彩言论:信耶稣才能得救,就这么霸道!
唐崇荣牧师精彩言论:信耶稣才能得救,就这么霸道!
令我感动的赞美诗歌 信徒的生命离不开祷告与诗歌,音乐是基督教文化里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基督教音乐一方面是为了近似地展示上帝的荣耀和天国的美好,另一方面也是表达基督徒与上帝之间的神秘联系。这些音乐往往具有意境高远、情感深沉的特点。多年前,我第一次进教堂时,虽然对牧师的讲道不以为然,但那里的崇拜诗歌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在信主之前翻译的两首圣诗也对我的信仰产生过很大的激励作用。这里发一些曾经令我心潮澎湃的基督教诗歌,与主内弟兄姐妹以及对基督教音乐感兴趣的网友共同分享。
我不是本吧会员吗? 我过来投票。但找不到投票的按钮。网页上写:“ 您必须首先成为本吧会员才能参与投票”。奇怪了,我点了“我喜欢”啊,这不算加入本吧吗?要怎么样才能成为会员?
欣赏神村吧海纳百川的气度 逛帖吧强烈地感觉到:凡是宗教性强的贴吧,基本上都容不下异己。修女吧的那拨人,可以跟异教徒称兄道弟,却视异端为仇寇。我被修女吧屡次删封,至于不得释放。天主教徒把神爱之家称为“法西斯”;还有个天主教徒淘宝法律代笔,本来想去与穆斯林搞宗教对话,但最后也是铩羽而归。这些事实都证明了,虽然各宗教教派都在党同伐异,但最起码在不容异己方面有着心照不宣的默契。在这一点上,神村的包容在我逛过的帖吧中独树一帜,堪称亮点。在这里,一个人可以与来自不同宗教背景、教派背景和无神论者进行平等的对话。我觉得这才是合乎基督精神的作风。我相信信仰是需要磨砺的,真理也只有在开放的心胸中才有存在的空间。古代教父亚历山大的克莱门特认为一切真理无论是在哪里被发现,都是源于上帝。因此他不害怕接纳异教中的属灵珍珠。谁能说这种态度不是源于他对基督教真理性的高度自信?事实上,拒绝对话所维护的只是教条,不是真理。当然,愿意对话是一回事,放弃立场无条件地迎合对方又是另一回事。别把闭目塞听看成信仰坚定的证明,也别把混淆是非当成理性包容的体现。神村在包容性上做得不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正某些新教帖吧狭隘偏执的偏差。但我不希望神村吧在这个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失落了自己的根,成为无可无不可的墙头草。当然,要使神村既坚持原则又豁达大度,不是吧主一人的责任。我们喜爱神村吧的每个网友都有责任维持这里的秩序与风格。
如何认识古兰经的默示性 伊斯兰教承认,旧约、新约和古兰经是同一位神降下的天经。旧约是降示给摩西的;新约是降示给耶稣的;古兰经是降示给穆罕默德的。 从逻辑上讲,如果犹太人、基督徒和穆斯林信奉的都是同一个神,那么这三部天经之间的内容也应该相互吻合,因为神不背乎自己。所以基督徒不仅尊崇新约,也尊崇旧约。基督徒一直都把新约和旧约联系在一起来理解,用旧约来印证新约,用新约来理解旧约。 但穆斯林一方面承认上帝启示了三部经典,另一方面却拒绝用旧约和新约来审视他们的古兰经。他们说,旧约和新约都被人篡改了,而古兰经是完整的、未被人篡改的唯一天经。这么说,实际上就等于承认,古兰经的许多内容和教训是与旧约和新约互相冲突的。这样,古兰经的默示性纯粹是自我声明,无法象旧约与新约那样可以互相印证。 于是问题就来了:穆斯林信的神是否就是犹太人和基督徒信的神呢?如果他们信的是同一个神,那么神降下的启示为什么互相矛盾?一个无法验证的解释到底有多大的说服力呢?无论穆斯林如何为他们的经典辩护,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事实依然是:在穆斯林承认的三大天经中,旧约与新约可以互相印证;而古兰经却无法与其他两部天经互相印证。由此不能不令人怀疑:或者穆罕默德领受的启示并非来自犹太人和基督徒的上帝;或者穆罕默德偷换了神的启示,然后把罪名加于犹太人和基督徒。
[原创]如何认识天主教与新教中的异端问题 天主教和新教的追求完全不同。天主教追求秩序,而新教更崇尚自由。二者的区别类似于专制体制与自由体制的差别。专制体制可以创造一种井然有序、高度稳定的效果给你看,但那是以压制人性、剥夺人基本自由权利为代价实现的。其里面的黑暗和冷酷无情根本不是外人能想象的。你也看了那个诺斯教异端对天主教内部腐败的揭露。这种现象其实非常正常。在任何一个权力不受约束的组织里,物欲膨胀都是自然现象。内部腐败问题永远是教廷的癌瘤。相比之下,新教名下虽然存在着大量的异端思想和组织,但这实际上是新教信仰深厚的见证。没有对信仰的执着,就不会有这么多脱颖而出的神学思考和实践。虽然大量的思想产品可以是废品,但上帝的真理同样也在这个环境中彰显的。所以耶稣有个比喻,就是说虽然麦子和稗子同在一片田地里生长,但为了保护麦子不被伤害,也应该暂时允许稗子有生存的空间。新教正是这样的。为了让真理不被强权扼杀,宁可容忍大量的错误见解。而天主教只在乎权力秩序的稳定,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他们视自由、真理为仇敌。他们不喜欢争辩,只喜欢发号施令。这样,他们当然没有什么“异端”,高压之下,教徒的信仰和灵性都被扼杀殆尽了,无力也不敢公开表示什么独到的意见。所以,一个不给异端以生存权利的组织本身就是最大的异端。这段时间与天主教徒打交道的经验让我意识到,天主教本身就是拿正统教义做面具的诺斯替异端。天主教拿新教的异端说事,其实就跟某D拿美国的犯罪率说事一样。不过是用别人的小毛病粉饰自己的罪孽而已。
太感人了!音乐剧《悲惨世界》的最后一幕
太感人了!音乐剧《悲惨世界》的最后一幕
再发土耳其基督徒的殉道视频
theotherman150是穆斯林吗? 他刚才删除了我的两个帖子。那两个帖子并没有攻击他,而是针对他总是说基督徒在抹黑别人的信仰做出澄清。指出真正的事实不是基督徒在抹黑别人的信仰,而是穆斯林总企图用暴力的形式来维护自己的信仰。我还说,在当今社会,如穆罕默德之类的公众人物总是成为众人调侃和恶搞的对象。对这类现象做过过激反应,实际上表明穆斯林的思维还停留在中世纪。我问他,是不是为了照顾穆斯林的这种情绪,我们也必须回到中世纪?结果就这两个试图向他说明问题的帖子被他删除了。由于他总是站在穆斯林的一边谴责基督徒,所以我想求证:他是否真是基督徒?抑或是伪装成基督徒的穆斯林,试图利用这一事端来诋毁基督教?
大灰狼需要别人抹黑吗? 其实MHMD黑不黑,看看网上对跟他有关的事情皆噤若寒蝉就清楚了。他在全世界混成个大灰狼的形象,这是别人抹黑的结果?全世界连信耶稣的人都不怕耶稣;可能连不信YSL的都怕MHMD,这难道不说明问题?所以,还是耶稣说得对:好树结好果子,坏树结坏果子,从果子就可以认出树来。看一个人是好人还是恶人,看他给人的心理留下的是阳光还是阴影就可以判定了。
[翻译]月神安拉 一楼百度
[原创]新约正典的形成过程及其基本特征 一楼百度
huajil网友,请听我一句劝 我不知道你对三位一体的反对态度是当真还是开玩笑。但无论你心里如何想,我都想劝你一句:虽然现在当异端没有生命危险了,但作为基督徒,我们还是尽量少拿正统教义开玩笑。毕竟教义中的每一个字都凝结着无数圣徒的心血甚至生命,是我们保住信仰的屏障。敬畏上帝的人应该注意保守自己的言行。没仔细研究过就冒然反对,很容易使自己的良心受损以至于失去救恩。
逐条回应某天主教徒就圣经增删问题所做的主张 一楼百度
逐条回应@dancdragon就圣经增删问题所做的主张 @圣殿里的橄榄树 很不好意思,被法西斯删帖封号了。 所以只好邀请你来我们贴吧继续探讨圣经增减的问题。 ========================= @dancdragon:很不好意思,我也被贵吧的土霸王封号了。所以就在这里回吧。
[转]伊斯兰国家对犹太人和基督徒在伊斯兰统治之下的规条 伊斯兰国家对犹太人和基督徒在伊斯兰统治之下的规条,参见自奥玛法规: 要缴付很重的人头税(《古兰经》第九章二十九节)和地税 不准参军 不得建造新的教堂和会堂,只可以更新旧的 禁止在房屋或教堂上高举十字架 不可以在公开进行宗教活动 所建造及居住的房屋不得高于穆斯林所建造的 所穿的衣服不得与穆斯林相同,必须佩带徽章在为识别 禁止骑马,只可以骑骡或驴 对穆斯林表示尊敬,例如让座 若一个穆斯林杀死一个非穆斯林,不需判死刑(布哈里圣训4:52:283;9:83:50);反之,若一个非穆斯林杀死一个非穆斯林,就要接受伊斯兰律法被判为死罪 根据《古兰经》四章一百四十一节及六十三章八节,不准穆斯林雇主一个异教徒管辖一个穆斯林,犹太人和基督徒这些异教徒也是没有尊荣的 穆斯林不要以犹太人和基督徒为盟友(《古兰经》五章五十一节) 穆斯林不应和非穆斯林相亲相爱(《古兰经》五十八章二十二节) 根据伊斯兰律法学家指出,还有以下的条例: 不得传播福音 不准大声祈祷和诵经,免得被穆斯林听见 不得公开发售其宗教书籍,只可以在他们当中发行 不可以使用电台、电视台或是报纸、杂志等传播媒介,播出及刊出他们的宗教仪式 在伊斯兰法庭中的见证不具穆斯林的同等法律效力 不得携带自己的武器 隔离在少数民族的居住区,让他们在政治及经济上成为社会的下层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