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ma
jdma
关注数: 0
粉丝数: 217
发帖数: 5,832
关注贴吧数: 0
四川国重省重补助 来源于省科技厅2023第二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
第十三届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总决赛获奖名单
石大北京换书记
第十三届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西油再获卓越杯 李根生以现场唱票的形式揭晓了“卓越杯”的最终归属,来自西南石油大学的“黑色的金子”团队获此殊荣
国家能源集团2023届校招宣讲高校
一批人事任免 王际睿为四川农业大学副校长; 周仲礼为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 郎方年为西华大学副校长; 吴锡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副校长; 代敏为成都医学院副院长; 王冲为四川旅游学院副院长; 张祖涛为成都工业学院副院长。 以上同志任职试用期均为一年。
新增7个!重庆62个学科进入ESl世界学科排名前1% 此次最新评选中 重庆大学药理学与毒理学 西南大学物理学 陆军军医大学微生物学 重庆师范大学化学 重庆师范大学植物与动物科学 重庆工商大学环境与生态学 重庆文理学院化学 7个学科新增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 截至目前 全市共有12所高校的62个学科 进入ESI世界学科排名前1% 此外, 重庆大学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 4个学科继续保持在 ESI世界学科排名前1‰
2022年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拟授奖成果 2022年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拟授奖成果西油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研究生没发现
2022年度重庆市科技奖拟奖名单公布,一等奖25项 重科2项
2023年四川省推荐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建议人选公示
山东科大ESI工程科学也千分之一了,加上数学,两个了 [图片][图片][图片]
2023西油地科院深造率47.55%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落下帷幕,在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2019级408名本科毕业生中,有194名学生被录取为研究生,升学率达47.55%,其中“双一流”高校和境外高校共190人,占97.94%。此次考研过程中,学院出现了4个全员升学的“研霸寝室”,以及深造率82.05%的“研霸班级”。
西华师大校友,中科院院士魏辅文任江西农业大学校长
省属差距越来越大
长江大学从地大武汉引进杰青万人任校长 刘勇胜,男,汉族,1971年6月出生,山西灵丘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9年7月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2002年晋升副教授,2004年破格晋升教授; 2005年入选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07年获聘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 2011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14年入选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016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013年7月任地球科学学院院长; 2018年1月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常委、副校长; 2018年5月兼任研究生院院长; 2023年4月任长江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奖 石大北京银奖一项,蒋官澄 石大华东优秀奖三项,西油应该没获奖,差距明显
成都大学领导正厅了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是我国油气工业上游领域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布局在北京地区之外唯一且地处西部的油气勘探开发类国家重点实验室。其依托学科“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国家评估A+学科)和“地质学”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学科。支撑的“工程学”、“化学”、 “材料学”和“地球科学”等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实验室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围绕国家能源重大战略需求,以我国特别是西部复杂油气、海洋深水油气以及页岩气、煤层气、天然气水合物等非常规油气资源为对象,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向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两头延伸,致力解决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取得重大突破。 根据实验室定位和发展目标,确定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1)含油气盆地动力学与油气成藏理论;(2)油气储层地质学理论与预测方法技术;(3)复杂油气藏开发开采理论与方法;(4)复杂油气藏钻完井理论与关键技术;(5)深海天然气水合物开发理论与关键技术。 实验室近年来:(1)成盆成藏动力学研究促进了四川震旦系—寒武系特大型气藏发现;(2)引领我国压裂酸化改造理论和技术发展,深层超深层油气藏压裂酸化高效改造理论与技术取得重大突破;(3)在世界上首次建立和发展海上稠油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技术,促进了化学驱油技术的发展;(4)建立了钻头个性化设计与制造技术,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5)超深水钻井隔水管系统力学行为研究及安全控制技术创新取得突破;(6)引领世界可燃冰开采技术发展,原创天然气水合物固态流化开采技术并在全球首次试采成功。 “十二五“以来,实验室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 项、省部级科技奖励特等奖3项、一等奖45项。发表SCI论文2572篇,出版专著127部,授权发明专利1163件(其中国际发明专利占比近5%)。 现有固定研究人员102人,40岁以下研究骨干占比34.3%。其中,院士2人、院士有效候选人2人、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2人、国家千人4人、国家万人5人、国家杰青优青4人、CJXZ6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人选15人。国家“111”引智基地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四川省创新团队14个。 实验室通过创立实验技术方法,自研自制研究设备98台套,占大型仪器设备58%,建成满足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需求的开放式特色研究平台。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介绍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是我国油气工业上游领域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布局在北京地区之外唯一且地处西部的油气勘探开发类国家重点实验室。其依托学科“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国家评估A+学科)和“地质学”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学科。支撑的“工程学”、“化学”、 “材料学”和“地球科学”等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实验室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围绕国家能源重大战略需求,以我国特别是西部复杂油气、海洋深水油气以及页岩气、煤层气、天然气水合物等非常规油气资源为对象,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向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两头延伸,致力解决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取得重大突破。 根据实验室定位和发展目标,确定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1)含油气盆地动力学与油气成藏理论;(2)油气储层地质学理论与预测方法技术;(3)复杂油气藏开发开采理论与方法;(4)复杂油气藏钻完井理论与关键技术;(5)深海天然气水合物开发理论与关键技术。 实验室近年来:(1)成盆成藏动力学研究促进了四川震旦系—寒武系特大型气藏发现;(2)引领我国压裂酸化改造理论和技术发展,深层超深层油气藏压裂酸化高效改造理论与技术取得重大突破;(3)在世界上首次建立和发展海上稠油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技术,促进了化学驱油技术的发展;(4)建立了钻头个性化设计与制造技术,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5)超深水钻井隔水管系统力学行为研究及安全控制技术创新取得突破;(6)引领世界可燃冰开采技术发展,原创天然气水合物固态流化开采技术并在全球首次试采成功。 “十二五“以来,实验室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 项、省部级科技奖励特等奖3项、一等奖45项。发表SCI论文2572篇,出版专著127部,授权发明专利1163件(其中国际发明专利占比近5%)。 现有固定研究人员102人,40岁以下研究骨干占比34.3%。其中,院士2人、院士有效候选人2人、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2人、国家千人4人、国家万人5人、国家杰青优青4人、CJXZ6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人选15人。国家“111”引智基地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四川省创新团队14个。 实验室通过创立实验技术方法,自研自制研究设备98台套,占大型仪器设备58%,建成满足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需求的开放式特色研究平台。
两人拟任省管本科高校正职 何建新,男,汉族,1966年8月生,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现任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拟任省管本科高校正职。 陈 寒,男,汉族,1970年5月生,在职博士研究生,中共党员,现任绵阳师范学院副院长、党委常委,拟任省管本科高校正职。
东北石油大学原党委副书记、校长刘扬被双开
西油近期任命了一批干部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副院长赵玉龙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张勇同志任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赵虎同志任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 机电工程学院 副院长王国荣、副院长蔡灿 汪敏任电气信息学院副院长
西油获科技奖励主要的三个授奖机构 四川省,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一个政府,两个社会力量,都有推荐国奖资格,相当于省部级奖。
10人!2023年度中国石油学会会士拟授予人选公示 根据《中国石油学会会士条例》和《中国石油学会会士评选工作实施办法》有关要求,经过分支机构、地方学会、单位会员遴选提名,会士评选工作小组形式审查,会士评选委员会评选和中国石油学会第十届常务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审定,产生2023年度中国石油学会会士拟授予人选10名。现将10名2023年度中国石油学会会士拟授予人选予以公示(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 1. 窦立荣,男,汉族,1965年8月生,博士学位,中共党员,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油气成藏与含油气系统专业,正高级工程师,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提名。 2. 蒋官澄,男,汉族,1966年2月生,博士学位,中共党员,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和天然气工程专业,教授,中国石油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提名。 3. 焦方正,男,汉族,1962年10月生,博士学位,中共党员,中国石油学会理事长、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总地质师,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及工程管理)专业,正高级工程师,中国石油学会国际交流委员会提名。 4. 李中,男,汉族,1972年9月生,博士学位,中共党员,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钻完井),海洋石油钻完井专业,正高级工程师,中国石油学会海洋石油分会提名。 5. 路保平,男,汉族,1962年1月生,博士学位,中共党员,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特聘首席专家,油气井工程专业,正高级工程师,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工程专业委员会提名。 6. 米立军,男,汉族,1965年5月生,博士学位,中共党员,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石油天然气勘探专业,正高级工程师,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提名。 7. 聂红,女,汉族,1962年12月生,博士学位,中共党员,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集团首席专家,石油与天然气化工(石油炼制)专业,正高级工程师,中国石油学会石油炼制分会、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提名。 8. 姚军,男,汉族,1964年3月生,博士学位,无党派,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提名。 9. 赵金洲,男,汉族,1962年10月生,硕士学位,中共党员,西南石油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压裂酸化)专业,教授,四川省石油学会提名。 10. 支东明,男,汉族,1971年1月生,硕士学位,中共党员,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公司执行董事,石油天然气勘探专业,正高级工程师,新疆石油学会提名。
西南石油大学俄地质能源学院已申报答辩 2月22日下午14:00-15:30,我校”西南石油大学俄地质能源学院”申报答辩会在办公楼212会议室在线举行。教育部专家组、四川省教育厅对外交流与合作处罗杉杉副处长(主持工作)、我校张烈辉校长、周莹副校长,组织部、人事处、教务处、财务处、招就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负责人,以及四川省对外交流中心李乔及学校相关学院领导参加了此次答辩会。
太行国家实验室应该主要就是做航空发动机研究的 罗均: 能感受到。我们一直很重视川渝的发展、合作和共建。因为我们实验室面向四川的很多大型的企业,我们都有非常紧密的合作,包括他们未来的发展,我们都是紧密在一起研讨,共同地提早地布局来做,包括我们做航空发动机传动技术,我们就要跟四川的研发机构,叫“太行国家实验室”紧密合作,这个是已经达成合作协议在做的。包括成飞,除了歼20飞机之外,它未来还要发展大型的无人机,无人机的传动系统我们就深入地参与进去。现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给我们提供更好的机会,我们也将更加深度地跟四川的企业、研究所和高校进行紧密合作,从展望来讲,我觉得未来川渝的发展非常值得期待。 罗均,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重庆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院长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5轮A类可能这样 东北石油大学宣布石油与天然气学科第五轮实现有B到A,长江大学之前好像传出是A-,看来不断档了,这么看即使今后中石大分开评估,西南石油大学还能保底弄个A 中石大A+ 西南石大A+ 东北石油A 长江大学A-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学部常务副主任于晟来校调研羌塘盆地油气研究 2月2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常务副主任于晟一行来校调研羌塘盆地油气研究工作。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张烈辉,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向君、祝效华与于晟一行进行了座谈交流。刘向君主持座谈交流会。 张烈辉介绍了西南石油大学发展历史以及近几年学校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张烈辉指出,羌塘盆地研究院是全国唯一一家以羌塘油气勘探开发为目标的研究院,学校将全面助力羌塘盆地研究院实现高质量发展,力争在第三极基础地质与油气重大发现方面取得新突破,为“把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做出西南石油大学的新贡献。 于晟对西南石油大学在提升办学质量、加强人才培养及保障国家能源战略安全等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希望学校充分支持羌塘盆地油气勘探开发研究,希望研究院继续在羌塘盆地油气研究中取得突破性成果,为国家能源安全战略提供支撑。 于晟一行实地参观了羌塘盆地研究院,听取了研究院负责人关于学科建设、研究方向、研究基础与研究成果的介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郑袁明、任建国、程惠红,学校党办校办、人事处、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研究生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财务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羌塘盆地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参加调研活动。
是不是第一次官宣A+ 石工院教代会 听取审议院长张智作题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谱写国家“双一流”和A+学科建设崭新篇章》
企业造假被部长抓现行,有责任人被刑拘
21-22何梁何利奖 中石大(北京)2人获奖 蒋官澄 教育与工作经历: 1983-1987 西南石油大学应用化学 本科 1990-1993 中国石油大学应用化学 硕士研究生 2001-2005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 博士研究生 1987-2009.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师 2009.2-现在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师 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何梁何利产业创新奖,孙越崎能源大奖,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华国际杰出工程师奖,国家863项目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先进工作者,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青年科技突出贡献奖。 主要科研教学奖励: 作为项目负责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排名第1),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1项排名第一),中国专利金奖1项(排名第1),省部级科技成果特等奖1项(排名第1),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17项(13项排第1),部级创新团队奖1项(排名第1),省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以及局级科技奖励数十项。此外,作为项目主要参加者,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周福建 油气藏增产改造专家,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储层改造研究中心主任。 20030901- 20060701, 石油大学, 油气田开发, 博士研究生; 19960901- 1999070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油气井工程, 硕士研究生; 19860901- 19900701, 石油大学(华东), 钻井工程, 大学本科。 周福建是油气田开发工程压裂领域的专家,特别在转向压裂方面做出了创新和贡献。我国新发现油气75%以上分布于碳酸盐岩、深层高温高压、非常规等三类油气藏,品质普遍较差。通过转向压裂形成多缝、构建“人工缝网”是开发低品质油气藏的发展方向,也是世界级难题。他在提出转向压裂结合均布酸、高导流和深改性的技术理念,指导发明了碳酸盐岩转向酸压技术、深层靶向暂堵高导流多缝压裂技术、非常规油气藏均匀多缝兼顾深改性压裂技术,持续推动了转向压裂技术的升级换代。在塔里木、长庆、新疆等国内主要油气田规模应用,应用效果显著;产品和技术还出口应用至中东、中亚和北美。形成了转向压裂理论、技术体系。 先后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均排名1),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5项排名1)。授权发明专利59件(其中美国专利2件),发表SCI、EI收录论文85篇,出版专著2部。建立了压裂理论技术研究和实践协同创新团队,创建开放型非常规压裂实验室,获孙越崎能源大奖和何梁何利创新奖,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科技部发布奖励文件,教育部高校科研成果奖不属省部级科技奖?
科技部发布奖励文件,教育部高校科研成果奖不属于省部级科技奖
2022成渝GDP 全国24个万亿城市中,共有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苏州、成都这7个城市GDP超过2万亿元,长三角、粤港澳、成渝各占2席,京津冀占1席。
2022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行业科技奖授奖公示 西南石油大学主持项目粗略统计 技术发明奖 一等奖:4项 二等奖:2项 科技进步奖 特等奖:1项 一等奖:6项 二等奖:17项 优秀科技著作奖 一等奖:1项 青年突出科技贡献奖:1人 专利奖 一等奖:1项 二等奖:1项
科研经费昆明理工超27亿,中北大学破10亿 四川省属差距有点大
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14.1亿-14.2亿将是中国人口历史峰值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国人口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 202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 按照预测,中国老龄化率在2023年肯定会超过20%,大概在2035年超过30%,2054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会达到5.2个亿,超过40%。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五届学术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月14日,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五届学术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线上线下召开,审议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组建方案。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罗平亚院士,学术委员会主任马永生院士,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贾承造院士、袁士义院士,学术委员会委员苏义脑院士、孙龙德院士、金之钧院士、王成善院士、赵文智院士、李阳院士、邹才能院士、孙金声院士、李宁院士、郭旭升院士、杨春和院士、程杰成院士、孙焕泉院士、刘志飞教授出席会议。实验室主任周守为院士,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赵金洲、刘树根,依托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校长刘清友、副校长侯明才,依托单位西南石油大学校长张烈辉、副校长郭建春、刘向君、祝效华,以及实验室管理团队参加会议。会议由实验室主任周守为院士和学术委员会主任马永生院士主持。 赵金洲对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组建方案作了说明。学术委员会对实验室组建方案进行了认真讨论,充分肯定了组建方案并提出了修改建议。 赵金洲、张烈辉、刘清友分别代表实验室、依托单位西南石油大学和成都理工大学对委员们表示感谢,并表示将尽快对组建方案进行修改,加大对实验室建设和发展的投入。 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是党中央的重大部署,重组后,“国家重点实验室”将更名为“全国重点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组织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实现重大原始创新、支撑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凝聚培养优秀创新人才,开展高水平创新合作的国家科技战略力量和创新基地。2022年9月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向科技部提交了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组建方案和答辩PPT,预计2023年2月初正式答辩。
西南石油2022自科基金 2022年,我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项(含合作、转入3项),比2021年增加25%,其中“杰青”“优青”各1项,“集成项目”2项,“重点”(含联合基金重点、集成项目课题)8项,“原创探索”1项,“国际合作”2项,面上项目22项,青年科学基金32项;资助经费合计4882万元,同比增幅58.7%。
国家对能源科技创新出台新政策!鼓励支持领军人才评院士 近日,自然资源部 进一步提升自然资源科技创新能力的意见(下称“意见")。 《意见》重点提出强化深地探测、深海极地探测、深空对地观测“三深引领”攻关,加快推动深地领域重大项目启动实施,推动深海极地探测重大项目工程,加强深空对地观测系统建设应用。加强自然资源科技供给,凝练“卡脖子”关键技术问题,部署相关指南任务,统筹优势研发力量,积极争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科技项目支持;强化能源资源安全保障技术支撑,开展深海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海洋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研发油气资源高效勘探、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采、地热能勘探开发、地下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与管控等关键技术,支撑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助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意见》指出,打造战略科技力量和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统筹实施高层次科技人才工程,着力造就一批高水平领军人才。在自然资源领域持续培育和引进具有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的高端人才,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担纲领衔者和自然资源重大工程首席专家中发现和培养战略科学家,鼓励和支持他们申请评选两院院士和国家级科技创新人才;统筹推进国家级和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完善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科技试验和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和科技奖励机制。
四川省无人机学院成立 1月5日上午,四川省无人机学院成立大会在电子科技大学举行,副省长罗强出席大会并为学院授牌。
第九届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 12月9-11日,第九届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总决赛(线上)在武汉理工大学举行。西南石油大学获创新之星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3项,获奖数量和质量位列全国第二,祝效华、李刚和刘伟吉老师获评优秀指导教师,我校获评优秀组织奖。 本届大赛以“竞赛培养人才、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为主题,共吸引全国211所高校和研究生培养单位1447支参赛队伍报名参赛,相较往年,参赛队数量和晋级难度大幅增加。经过全国范围内的第一阶段评审,共有418项作品成功进入全国总决赛。经线上作品展示、答辩评审的激烈角逐,大赛最终评出创新之星3项,一等奖41项,二等奖103项,三等奖268项。 第九届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为“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中国石油教育学会主办。如今,大赛已成为广大研究生踊跃参与,研究生培养单位积极组织,装备行业广泛认可的国家级、高层次重要赛事。
如果省实验室要进国家实验室,永兴实验室的同类对手并不多 碳中和方面永兴实验室是比较全面系统的,又拉来TOP2助阵,发展好了很有希望。
黑龙江省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名单公布 ,不知川省还搞不搞省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1所) 哈尔滨工业大学 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9所)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哈尔滨医科大学 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东北石油大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
西油拟调入人员公示 现对拟调入人员进行公示: 许良,男,1987年6月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后,现为汕头大学教师,符合学校五类人才引进条件。 黄成亮,男,1976年10月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现为西华师范大学教师,副教授。
中国化工学会科学技术奖正式授奖
天府永兴实验室最新官网介绍 实验室瞄准国际前沿、四川特色、低碳产业,由北京大学张远航院士任主任、清华大学贺克斌院士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汇聚全国碳中和领域60余位院士专家学者,依托四川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联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四川省交通运输发展战略和规划科学研究院等重点单位共同建设,打造碳中和人才汇聚高地、科技创新先锋、产业发展引擎。 六大研究领域 清洁低碳能源 资源碳中和 碳捕集与利用 碳汇与地质固碳 减污降碳协同 碳中和集成耦合
20家期刊获评年度川渝一流科技期刊 11月23日,在第三届川渝科技学术大会暨四川科技学术大会上,发布了年度川渝一流科技期刊名单,共20家期刊获奖。 年度川渝一流科技期刊名单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1 材料导报 重庆西南信息有限公司 2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重庆大学 3 表面技术 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 4 纳米材料科学(英文) 重庆大学 5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重庆市兵工学会、重庆理工大学 6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重庆大学 7 应用数学和力学 重庆交通大学 8 功能材料 重庆材料研究院 9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重庆大学 10 中国药房 中国医院协会、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11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12 工程科学与技术 教育部/四川大学 13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西南石油大学 14 核动力工程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15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教育部/四川大学 16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教育部/四川大学 17 西南农业学报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18 Opto-Electronic Advances光电进展(英文)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19 Photonic Sensors光子传感器(英文) 教育部/电子科技大学 20 MedComm(英文) 四川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
2023年四川第一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 2023年四川第一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已出,可到科技厅网站查看
2022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奖 西南石油大学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两项,和两中石大仍有较大差距
学校任命韩传军同志为机电工程学院院长 11月11日下午,机电工程学院在明志楼A540召开学院干部任免大会,宣布学院院长任职决定。学校副校长祝效华、DWZZB和XCB部长易联树出席会议,学院领导班子成员、教研室主任、党支部书记、教授委员会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李忠伟主持。 易联树部长宣布了学校干部任免决定,任命韩传军同志为机电工程学院院长。 祝效华代表学校党委讲话。祝效华表示,近年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机电工程学院领导班子建设。本次学院院长任命,是学校党委经过慎重研究后决定的,体现了学校党委对机电工程学院的高度重视和关怀。祝效华指出韩传军同志政治素养高、大局意识强、群众基础好,希望韩传军同志认真做好表率,尽快熟悉新的工作领域,不断开拓创新,为学校和学院的发展做贡献。 韩传军在会上作表态发言。他表示,感谢学校长期以来对机电工程学院的关心和支持,坚决支持、拥护学校党委的决定。自己将尽快进入工作状态,融入角色,严于律己、克己奉公、主动担当作为,有信心为学校和学院建设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李忠伟在会上代表学院发言。他表示对学校党委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坚决支持拥护学校党委的决定,将全力支持韩传军同志的工作,并相信机电工程学院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新的院领导班子齐心努力下,全员师生定将团结奋进、众志成城,推动学院建设发展再上新台阶。
2022.11川内高校ESI排名 川大 12 电科 33 西南交82 川农 125 西油 143 西科 160 成理 192 西南医 212 川师 224 西财 233 西华师242 成中医243 成大 281 成信工297 川轻化311 西华大329 川北医353 成都医360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组织调研瀑布沟水风光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 水电是国家能源安全和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以流域梯级水电为纽带推动水风光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是落实国家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为加强新型电力系统、水风光储智慧能源等方向的技术研发与示范落地,有效支撑天府永兴实验室建设工作,2022年11月4日至5日,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组织调研国能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能大渡河公司)瀑布沟水风光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规划与建设情况。 西南石油大学党委书记、研究院智慧水电与流域安全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陈永灿一行先后前往国能大渡河公司开发的瀑布沟水电站、深溪沟水电站、枕头坝水电站、沙坪一级水电站进行参观调研,详细了解了国能大渡河公司在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工程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智慧化成果。
一批省属高校副校长
两位副校长
工业危废处置与资源化利用研究院参加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答辩 2022年9月1日,刘宇程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进行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2022年度项目“有机污染化工废盐高值利用技术与装备”的申报答辩汇报。 该项目由西南石油大学牵头、联合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单位联合申报。通过预申报评审,获得正式申报资格后,项目组历时2个月,精心准备,高度凝练,顺利完成了正式申报书撰写和科技部21世纪中心组织的专家评审答辩汇报。
2022国家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研究生)-四川省推荐名单
25人!四川省2022年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项目建议人选公示
中石大(华东)获我国油气领域首个基础科学中心项目 近日,孙金声院士牵头的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超深特深层油气钻采流动调控”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立项资助,直接经费6000万元,资助期5年。这是学校首个基础科学中心项目,也是我国油气领域首个基础科学中心项目。 “超深特深层油气钻采流动调控”基础科学中心项目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依托单位,联合南方科技大学、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申报。 中心负责人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孙金声院士,骨干成员包括南方科技大学张东晓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孙宝江教授和戴彩丽教授、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汪海阁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成都中医药大学2022年度国家自科基金63项 1+1+1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申请受理期项目评审结果,我校获批资助63项,实现连续五年超10%增长,其中杰青1项,优青1项,重点项目1项,立项数量、立项经费、人才项目、重点项目持续突破创历史创新高! 特别是学校首次实现杰青+优青+重点项目同时获批,其中,针灸推拿学院曾芳教授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实现了我校自主培养国家杰青的历史性突破;中医药创新研究院/交叉学科研究院刘燕教授获得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是我校获批的第四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针灸推拿学院余曙光研究员获得重点项目资助,是我校重点项目首次连续获批。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