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家药仓 灵魂吸食者
关注数: 29 粉丝数: 11 发帖数: 1,457 关注贴吧数: 31
茶的保健与药效作用 ,在祖国医学中早有论述,但只是临床治疗的经验总结。例如,唐代《本草拾遗》指出:“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虽说指出了茶叶的药用价值,但是,为什么茶叶能养身,能治病,却没有多少理论依据。著名诗人苏轼甚至提出:“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同七碗茶。”他主张生了病,不需要服药,只要喝茶就行了。这显然也是片面的看法,而且没有多大说服力。如何正确看待和认识茶叶的保健作用和药效作用呢? 近年来,许多现代医学研究人员,对茶叶的保健、药疗作用,作了深入的理论探讨,尤其是国内茶业专家们的研究,证实了茶叶的保健作用和医疗作用是由于茶叶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决定的。在茶叶的主要成分中,有一类是正常人体所必须的营养成分;另一类虽说不是正常生理所需要的成分,但在某些病里情况下,对恢复人体健康有益,人们称之为药效成分。 这些药效成分中,主要有以下几类: 1.生物碱类。茶叶中含有的生物碱为嘌呤类生物碱,它包括咖啡碱、茶碱、可可碱、腺碱、黄嘌呤、6—氨基嘌 主要起药理作用的是咖啡碱,其次是茶碱。它们的主要药理作用有:①兴奋作用,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增强大脑皮质的兴奋过程,振奋精神,增进思维。因而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兴奋脊髓则可增加肌力,有利于消除疲劳。②利尿作用。此作用是由咖啡碱和茶碱协作完成的。咖啡碱一方面通过肾促进尿液中水的滤出率,另一方面刺激膀胱也有利尿作用。茶碱则是通过扩张肾微血管和抑制肾小管对水的再吸收而起利尿作用的。因此,饮茶对由于呕吐、腹泻等造成水盐代谢平衡失调或在心源性水肿、经前期综合症的处理中,均可收到一定的效果。③松弛平滑肌作用。这一作用,绿茶最强,青茶次之,红茶最弱。④降胆固醇和防止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苏联研究人员证实,饮茶可以改变动脉硬化患者的状况。总之,茶叶中的咖啡碱等成分,能兴奋高级神经中枢,使精神振奋,思想活跃,消除疲劳。 2.茶多酚类。特别是茶多酚中的儿茶素,是一种活性物质,有增强血管壁弹性的作用,同时还能与茶叶中的维生素P结合,具有增强血管渗透的作用,所以能降低血压和防止血管硬化。甚至在血管遭到破坏的情况下,只要每月内眼100—2 毫克茶多酚,便可以使微细血管的抵抗能力自动恢复。有人将茶多酚配合抗坏血酸给小鼠进行皮下注射,结果发现,降低了甲醛和粘朊酶引起的炎症。有学者发现茶多酚可以保护维生素C的氧化。目前,茶提取液已作为食物防氧化剂,其作用是增加肝、脾、肾脏和肠道、脑部、血液等组织中维生素C的积累,降低维生素C的分解代谢和尿中排泄率。我国的研究还证明:不同品种,不同制作方法所取的茶的提取液,对各种痢疾杆菌均有抑制和杀菌作用。而且茶叶煎剂对痢疾杆菌的效果比传统的方剂白头翁汤和三黄汤为好。现已发现,绿茶冲泡液对伤寒、痢疾、副伤寒、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沙门氏菌、霍乱菌等均有抑菌作用,还对绿脓杆菌及变形杆菌也有杀灭作用。茶多酚之所以能抗菌,主要是它有凝结蛋白质的收敛作用,能与菌体蛋白质结合而致细菌死亡。外国学者认为,茶多酚的防辐射效应是与维生素C协同作用的结果,因为维生素C本身就具有抗癌作用。另外,茶多酚还具有促进叶酸的生物合成作用,使甲状腺毒症引起的甲状腺机能亢进恢复正常。 3. 脂多糖。脂多糖是脂和多糖结合在一起的大分子复合物,是组成茶叶细胞壁的重要成分。将适量的植物脂多糖注入动物或人体,短时间内可以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茶叶脂多糖,还有防辐射损伤的作用,同时也有改善造血功能、保护血象的效果。 4.蛋白质与氨基酸类。绿茶中含有16~24种氨基酸,包括胱氨酸、系氨酸、茶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等,其中茶氨酸为茶叶所特有,占茶叶氨基酸的一半。人体必须的基本氨基酸,茶中几乎都有。茶叶中的蛋白质含量不少,但能溶于水的不到2%。只有加入牛乳,使牛乳与茶多酚形成酪朊复合物,便可降低茶的收敛性。
中药材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朴素的辨证唯物的哲学思想。因此,古代医学家借用阴阳五行学说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的各种现象,并用以指导总结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这就逐渐形成了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的祖国医学理论体系。 五行学说 一、五行学说的概念 五行学说同“阴阳学说”一样,它也是一种哲学概念,是一种认识和分析事物的思想方法。 “五行”,就是自然界中“木、火、土、金、水”这五类物质的运动。 “五行学说”是指这五类物质的运动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相生、相克作为解释事物之间相互关联及运动变化规律的说理工具。 祖国医学中,首先以归类的方法,说明人体各部位之间,与外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次是在五行归类的基础上,以五脏为中心,以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说明人体各部之间在生理过程中的关系。在病理情况下,也以这种关系分析判断病情。 五行的属性:   木-代表生气旺盛的-“木曰曲直”。   火-代表炎热的、向上的-“火曰炎上”。   土-代表具有营养作用的-“土曰稼穑”。   金-代表具有摧残杀伤作用的-“金曰从革”。   水-代表寒冷的、向下的-“水曰润下”。 二、五行学说的内容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规律 1.相生规律:生,含有资生、助长、促进的意义。五行之间,都具有互相资生、互相助长的关系。这种关系简称为“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五行相生的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我生两方面的关系,也就是母子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以水为例,生我者为金,则金为水之母;我生者是木,则木为水之子。其它四行,以此类推。由于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结合五脏来讲,就是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肺生肾,肾生肝起资生和促进作用。 2.相克规律:克,含有制约、阻抑、克服的意义。五行之间,都具有相互制约、相互克服,相互阻抑的关系,简称“五行相克”。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在五行相克的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我克两方面的关系,也就是“所胜”、“所不胜”的关系。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以木为例,克我者为金,则金为木之“所不胜”,我克者为土,则土为木之“所胜”。其它四行,以此类推。结合五脏来讲,就是肝克脾,脾克肾,肾克心,心克肺、肺克肝,起着制约和阻抑的作用。 3.五行制化:在五行相生之中,同时寓有相克,在相克之中,同时也寓有相生。这是自然界运动变化的一般规律。如果只有相生而无相克,就不能保持正常的平衡发展;有相克而无相生,则万物不会有生化。所以相生,相克是一切事物维持相对平衡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条件。只有在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基础上,才能促进事物的生化不息。例如,木能克土,但土却能生金制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土虽被克,但并不会发生偏衰。其它火、土、金、水都是如此。古人把五行相生寓有相克和五行相克寓有相生的这种内在联系,名之曰“五行制化”。制化规律的具体情况如下: 木克土,土生金,金克木。 火克金,金生水,水克火。 土克水,水生木,木克土。 金克木,木生火,火克金。 水克火,火生土,土克水。 4.相乘规律:乘,是乘袭的意思。从五行生克规律来看,是一种病理的反常现象。相乘与相克意义相似,只是超出了正常范围,达到了病理的程度。相乘与相克的次序也是一致的。即是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如木克土,当木气太过,金则不能对木加以正常的制约,因此,太过无制的木乘土,即过强的木克土,土被乘更虚,而不能生金,故金虚弱,无力制木。
中药材一炷香 拼音名】Yí Zhù Xiānɡ 【英文名】All grass of Capituligrerae 【别名】新草耳 【来源】 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一柱香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otis ingrata (wall.) Hook. F.[Neanotis yngrata(Wall.ex Hook .f,)W.H.Lewis]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收采全草,除尽泥土、杂物,鲜用或晒干备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木,高达1m。茎不分枝或有少数分枝,直立或下部卧地。叶对生;叶柄短;托叶下部近三角形,连合,着生于两叶柄之间,边缘具细绒毛;叶片薄纸质,卵圆形或长卵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4-9cm,宽约1.8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均被短柔毛。二歧聚伞花序顶生,总花梗和分枝均有狭翅状棱角;花白色,无梗或有短梗;花萼4裂,裂片三角状披针形,花冠长约5mm,冠管稍宽,内生柔毛;雄蕊4,花药露出花冠外;子房下位,2室,柱头2裂。蒴果近球形,稍侧扁,宽约2mm。种子小而多数,平凸,有小疣点。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地、林下荫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各地。 【性味】味辛;性凉 【归经】心;肝经 【功能主治】清肝泻火。主无名肿毒;目赤红肿;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熏洗。 【附方】 1.治眼红肿:一柱香一两,煎水熏患眼。 2.治无名肿毒:一柱香适量,捣绒敷患处。(《贵州草药》)
中药材山川柳作用_山川柳图片 别名:西河柳,柽柳。 来源:为柽柳科植物柽柳或华北柽柳干燥的带叶嫩枝,野生。 植物形态 :柽柳:多年生灌木状小乔木,茎多分枝,柔弱下垂,表皮红褐色。叶互生,无柄,细小呈鳞片样的披针形,茎部稍抱茎。花呈复总状花序,顶生,苞片线状锥形,花淡红色。萼片及花瓣均为5片,花盘褐色呈瓣状。蒴果狭小,三瓣裂。 产地:全国大部地区均产。 性状鉴别:主要为带叶细嫩茎枝,间有粗枝夹杂。嫩枝直径0.5~1毫米带鳞状叶片。灰绿色或黄绿色。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粗枝直径5毫米,红棕色,中央有髓。气香如茶叶,味淡。 以色绿,无粗枝者为佳。 主要成分:树皮含鞣质。药理作用:发汗、解热、透疹、利尿;还可止咳(水提液腹腔注射对小白鼠有止咳作用)和抗菌(水提液对肺炎球菌、甲型链球菌、白色葡萄球蓖、流感杆菌在体外有一定抑菌作用)。 炮制:切咀,生用。 性味:甘、咸、平。 归经:人心、肺、胃三经。 功能:发汗透诊,解毒,利尿。 主治:麻疹难透,小便不利,解酒毒,洗皮肤风痒。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麻疹初期的发热和疹出不透。配竹叶、牛蒡子、蝉蜕等,效力更好,方如竹叶柳蒡汤。外用熏洗亦可(方法同芜荽)。 使用注意:麻疹已透者不要使用,热病汗多,合并肺炎和全身衰弱也不要使用。此外,近年来西河柳还试用于治疗外感咳嗽和慢性气管炎。 用量:内服3~15g,外用90~150g。 处方举例:竹叶柳蒡汤(《先醒斋医学广笔记》):竹叶9g,西河柳15g,葛根4.5g,牛蒡子4.5g,蝉蜕3g,薄荷3g(后下),荆芥3g,知母3g,玄参6g,麦冬9g,甘草3g,水煎服。
中药材合欢皮市场,合欢皮功效作用 别名:马缨花树皮。 来源:为豆科植物落叶乔木合欢的干燥树皮,野生或栽培。 产地:主产于湖北、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其他各省多有分布。 性状鉴别:合欢皮呈长条细筒状或半筒状,多截断成长30厘米左右的段,厚1~3毫米。表面略粗糙,灰绿色或灰棕色;有纵形裂纹和散在皮孔,均呈红棕色。内表面淡黄色略平滑,有细密的纵丝纹。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亦淡黄色。气微,味微涩,稍有舌感。以皮薄条匀,无栓皮,内面黄白色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合欢甙、鞣质等。 【合欢皮的作用_合欢皮的功效_合欢皮图片_合欢皮的功效与作用】 药理作用:解郁、活血、止痛,有强壮、兴、利尿、镇痛等作用。 炮制:切丝,生用。 性味:甘、平。 归经:入肝、心、脾经。 功能:安神、解郁、活血,止痛,续筋骨。 主治:心神不安,忧郁失眠,肺痈,筋骨损伤,痔漏疼痛。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有失眠,抑郁、胸闷、胃呆的神经衰弱患者。可用合欢皮,配丹参、夜交藤、柏子仁等同服,方如合欢汤,有解郁作用(大致相当于兴奋大脑皮层),但因合欢皮气微力薄,需久服多服才能取效。 此外,也用于骨伤科,治跌打瘀肿作痛,尤适用于关节肌肉的慢性劳损性疼痛,取其有活血消肿止痛作用,配乳香、没药、木瓜、赤芍、红枣等,煎汤服;或以合欢皮研术,配白蔹局部外敷。 用量:9~30g 处方举例:合欢汤:合欢皮30g,丹参15g,夜交藤15g,柏子仁9,水煎服。 附:合欢共(夜合花)为合欢的干燥花。味甘,性平。具芳香气味。解郁宁神的作用较好,治抑郁不眠、兴奋不安,也可治兼有胃脘痛、气滞、胸闷者,常配白芍、柏子仁、龙齿等。用量3~9g。
中药材夏枯草功效作用,夏枯草图片 别名:夏枯头。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干燥花序。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30厘米,全株密披白色细毛,茎方形,直立或斜上分枝或不分枝,表面暗红色或褐色。根茎匍匐,下生多数细根。叶对生,菱状狭卵形,全缘或有锯齿,两面均被疏毛。轮伞花序顶生,集成穗状,花序基部有叶状总苞一对,苞片宽肾形,背面与边缘有长硬毛。缘部呈紫色;每苞片内含花三朵;花唇形,紫色或白色。小坚果三棱状长圆形,褐色,有光泽。此草夏末全株枯萎,故有夏枯草之称。 产地:全国大部分地区又野生,主产于江苏、浙江、安徽、湖北等地,以南京地区产品穗长柄短,棕红色,质量最佳。 性状鉴别:花序呈穗状,略扁,由数十朵枯萎的小花组成,多为淡紫色,长2~6厘米,直径8~15毫米。苞片黄褐色对生于花轴上。每苞片内有小花三朵,花冠已脱落,内有小坚果,体轻,气无,味淡。 以花序长,棕红色,不带柄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水溶性无机盐,其中68%为氯化钾,又含夏枯草甙,水解后产生熊果酸。 【夏枯草的作用_夏枯草的功效_夏枯草图片_夏枯草的功效与作用】 药理作用:1、利尿。作用明显。有效成分为无机盐及熊果酸。 2、抗菌。体外实验对痢疾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有抑制作用。 3、降压:动物实验注射夏枯草煎剂的总无机盐,引起家兔血压下降。临床观察夏枯草对高血压患者能降低血压和减轻伴随症状。 4、抗肿瘤:初步试验证实能抑制动物某些移植肿瘤(如小白鼠子宫颈癌)生长。
淡竹叶的功效与作用_淡竹叶_淡竹叶图片 性状鉴别:茎叶全长约50厘米,有时带有部分根茎及须根和残余花序。茎黄绿色中空,圆柱形或已被压扁,直径1~2毫米,有节,节上抱有叶状鞘,叶鞘边缘生有白色长柔毛。叶片多纵向卷曲,展开后广披针形,长5~20厘米,宽2~3.5厘米,绿色或淡绿色,两面有稀毛,叶脉纤细平行,有明显的小横脉。气微,味淡。 以色绿叶长,无须根,无花茎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芦竹萜、白茅萜。 临床作用:解热、利尿。实验证明,淡竹叶确有解热和利尿作用,但效力很轻微。 炮制:切段,生用。 性味:甘淡寒。 归经:入心,小肠经。 功效与作用:清热除烦,利尿。 主治:热病心烦,不寐,小便短赤,涩痛。 临床应用:传统经验认为淡竹叶善清心火(烦热、小便黄赤、面赤口渴、口舌生疮、衄血),从现代医学观点看,所谓“心火”,可能属于身体对炎症感染和代谢因素改变的反应,常见于发热、失水、身体局部充血、神经兴奋性增高等情况。前人经验认为夏季感受暑热而出现心火症状者,用淡竹叶清解之最适宜。常用方为导赤散。 此外,淡竹叶又能辅助石膏清除热病后期的余热,方如竹叶石膏汤。 用量:6~18g。 处方举例: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淡竹叶12,木通12g,生地18g,甘草梢6g,水煎服。 附:竹叶卷心功效与淡竹叶同,但清心火作用较强,常配莲心等同用。用量6~15g,不宜久煎。 另:苦竹叶 来源:为禾本科多年生灌木状植物苦竹的干燥嫩叶。 产地:主产于江南各省,河南也有生产。 性状鉴别:干燥叶片多呈细卷筒状,长约8~12厘米,展开后宽约1~2厘米。披针形,叶面光滑,叶背粗毛茸,中间有一条较粗的主脉,两边有较细的平行脉数条,边缘一侧有细小毛刺,质脆略有弹性。气无,味苦。 以色绿无枝梗者为佳。 炮制:生用。 产地:与淡竹叶同。 功能:与淡竹叶同。
鸡内金_鸡内金的功效与作用_鸡内金的副作用 别名:鸡肫皮、鸡胗皮、内金。 来源:为雉科家禽多种鸡的干燥胃内壁皮层。 产地:全国各地均产。 性状鉴别:完整的内金呈曩状。长宽约4厘米左右,壁厚约1~2毫米。黄色、黄绿色或黄褐色。两面均有棱沟交错的皱纹。质脆,易碎,断面胶质样,有光泽。商品多碎成不规则的裂片。气微腥,味淡微苦。 以片大,完整,色黄,洁净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胃激素、蛋白质,其中含多种氨基酸,如胱氨酸、精氨酸、色氨酸等,并含胆绿素类物质。 功效与作用:消食积、止泻痢遗溺。其原理为: 1、健胃。实验证明,口服鸡内金后,胃液的分泌量、酸度和消化力均增高;胃运动加强,胃排空率加快。鸡内金的催泌作用甚至强于肉粉。作用途径似科 是鸡内金消化吸收后进入血液内,通过体液因素而兴奋胃壁的神经肌肉装置。 2、强壮、滋养、收敛(前人有为鸡内金性涩)。 炮制:炒用或炒焦用。 性味:甘、平。 归经:入脾、胃经。 功能:理脾胃,消食,去积。 主治:食积不消,呕吐泻痢,小儿疳积等症。 临床应用:1、治消化不良,尤其适宜于因消酶不足而引起的胃纳不佳、积滞胀闷、反胃、呕吐、大便稀烂等。鸡内金对消除各种消化不良的症状都有帮助,可减轻腹胀、肠内异常发酵、口臭、大便不成形等症状。常配麦芽、山楂、白术、陈皮等。 2、治小儿遗尿,或成人之小便频数、夜尿、配桑螵蛸、龙骨、牡蛎、浮小麦等,方如内金汤。 对肾结石引起的血尿,常在治疗方剂内加入鸡内金15~18g。 3、治体虚遗精,尤其对肺结核患者之遗精有较好效果。用焙鸡内金粉18g,分为6包,每天服2次,每次一包,清晨和临星前开水送服。 4、试用于治疗慢性肝炎,以焙鸡内金粉15g,为一日量,分三次用蜜糖水冲服,以后浙增至每日量为30g共服两月,有一定疗效。 5、外用研未治皮肤病损。 使用注意:1、凡慢性痛和胃气不足者用鸡内金时宜炙用(焙用)。 2、粉蒸肉剂疗养优于煎剂。 用量:4.5~12g,大剂15~18g。 处方举例:内金汤:炙鸡内金9g(研末,冲)炙桑螵蛸4g,煅龙骨12g,煅牡蛎12g,浮小麦15g,炙甘草6g水煎服。 附:鸭内金因不易与胃壁分离,剥离时全部成碎片状,棱沟皱纹较稀,暗绿色或褐色,表面较粗糙或有反油现象,一般认为内金也有消食去积作用,但效用不及鸡内金。
中药材凹朴皮 【拼音名】āo Pǔ Pí 【别名】马桂木皮 【来源】药材基源:为木兰科植物鹅掌楸和北美鹅掌楸的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Liriodendron chinensis(He***.)Sarg.2.Liriodendron tulipifera L. 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收,晒干。 【原形态】1.落叶乔木,高达40m。树皮黑褐色,纵裂。叶互生;叶柄长4-8cm;托叶和叶柄分离;叶片呈马褂形,长4-18cm,宽2.5-20cm,先端平截或微凹,基部圆形或浅心形,近基部具1对侧裂片。花单生于枝顶,杯状,花被9片,近相等,外轮3片绿色,萼片状,外展,内两轮6片,直立,外面绿色具黄色纵条纹;雄蕊多数,密叠于一纺锤状中柱上。聚合果卵状圆锥形,小坚果先端延伸成翅,连翅长2-3cm。种子1-2。花期5月,果期9-10月。 2.乔木,高50-60m。树皮深纵裂。小枝褐色或紫褐色,常具白粉。叶互生;叶柄长5-10cm ;托叶和叶柄分离;叶片马褂状,长7-12cm,宽8-18cm,先端2浅裂,近基部2-3侧裂,幼叶下面被白色细毛,后脱落。花杯状,长4-5cm:花被9片,外轮3片绿色,萼片状,向外开展,内两轮6片,绿黄色,内面中部以下有一橙黄色蜜腺;雄蕊多数,花药较花丝长;雌蕊多数,黄绿色,花时不伸出花被之外。聚合果纺锤形,长约7cm;小坚果有长而窄的翅,果连翅长约8cm。种子1-2粒,具薄而干燥的种皮。花期5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于山地林中,或成小片纯林。 资源分布:1.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南部一些城市常栽培供观赏。 2.我国南部各大城市有引种栽培,供观赏。原产北美东南部。 【性状】性状鉴别 北美鹅掌楸皮:槽状或半卷筒状,厚3-5mm。老树皮外表黄棕色,极粗糙,鳞片状脱落;幼树皮外表灰褐色,具纵裂纹。内表面黄棕色或黄白色,具细纵纹。质脆,易折断,断面外层颗粒状,内层纤维性。气微,味微辛。 【化学成份】叶含美鹅掌楸内酯(tulipinolide)和表美鹅掌楸内酯(epitulipinolide)[1]。皮含鹅掌楸甙(liriodendrin)[2]。木部含鹅掌楸碱(liriodenine),海罂粟碱(glaucine),去氢海罂粟碱(dehydroglaucine),巴婆碱(asimilobine),N-乙酸基原荷叶碱(N-acetylnornuciferine),去甲黄心树宁碱(norushinsunine),右旋丁香树脂酚(syringaresinol),右旋丁香树脂酚二甲醚(syringa-resinol dimethylether),丁香醛(syringaldehyde),O-甲基阿塞洛林(O-methylatheroline),N-乙酰巴婆碱(N-acetylasimilobine)[3]。 【药理作用】抗菌作用 心材乙醇提取物具有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包皮垢分枝杆菌、白色念珠菌及黑曲霉等有效,进一步证明抗菌有效成分为去氢海罂粟碱(dehydroglaucine)[1]。 【性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散寒止咳。主风湿痹痛;风寒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临床应用】治因受水湿风寒所引起的咳嗽、气急、口渴、四肢微浮。以干树皮一两,加芫荽、山油麻(阴行草)各五至六钱,老姜三片,甘草三钱,水煎,冲红糖,早、晚饭前各服一次。
郁金的功效与作用_郁金_郁金图片 别名:玉金、玉京。 来源:为姜科多年生草本姜黄属四种植物川郁金或姜黄或莪术或毛莪术的块根经蒸煮后干燥而成。栽培或野生。包括以下品种: 1、姜黄的块根,产地名黄丝郁金,商品名川玉金、黄玉金。 2、莪术的块根,产地名绿丝郁金,商品亦名川玉金、黄玉金。 3、温郁金的块根,产地名温郁金,商品别名黑玉金。 4、毛莪术的块根,产地名莪苓,商品名桂玉金或云玉金。 5、川郁金的块根,产地四川,商品名自丝郁金。 产地:1、川玉金:(姜黄和莪术的块根)主产于四川崇庆、双流、犍为、新津、宜宾等地。 2、温玉金:主产于浙江温州地区的瑞安县。 3、桂玉金:主产于广西、云南。 性状鉴别:1、川玉金:呈卵形或纺锤形,长1.5~3厘米,直径0.5~1.5厘米,两端稍尖或一端钝圆一端稍尖。表面灰黄色或淡棕色,有极细密的皱纹。质坚实,横断面平坦光亮,角质状,黄色或橙色,中部有一圆心,约占有径的1/3~1/2以上,层圈分明,易瑕部剥离,整个圆心呈圆枣核状。气带姜香,味辛而苦。以粒大均匀,皮细坚实,断面橙黄色者为佳。 2、温玉金:呈纺锤形同答弯曲而稍扁,长3~6厘米,直径1~1.5厘米。表面暗灰色,有较粗的密皱纹。质坚实,断面平滑光亮。角质状,褐色、棕褐色或淡褐色,中部圆心随外形的变化呈圆形或扁圆形,层圈分明,但与皮部结合紧密。气微,味微苦辛。以个大均匀,外皮少皱缩,断面褐色,光亮者为佳。 3、桂玉金:呈纺锤形或卵圆形,有的稍扁,长2~6厘米,直径0.8~1.5厘米。表面灰黄白色,有较细的皱纹。质亦坚实而稍松脆,断面平滑光亮,角质状,黄白色、余略与川郁金相同。气微,味辛苦。以粒大,皮细,断面黄白色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挥发油。油中成分大体与各自的根茎(莪术)相似。【郁金的作用_郁金的功效_郁金图片_郁金的功效与作用】 药理作用:理气、散瘀、止痛。其作用为:(1)健胃;(2)利胆:姜黄素能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能减少尿内的尿胆元;(3)利尿,故有助于清热。此外,还有轻度的镇痛作用。 炮制:切片、生用。 性味:辛、苦、寒。
仙茅的功效与作用_仙茅_仙茅图片 来源:为仙茅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仙茅的干燥根茎。野生活栽培。 产地:主产于四川、广西、云南等地。江南各地多有分布。 性状鉴别:本品呈圆柱形,略弯曲,长3~10厘米,直径0.4~1厘米。表面棕褐色,显粗糙,皱缩不平,并散生不甚明显的小圆点状皮孔及须根残痕。质坚硬,条长者易折断,断面略平坦,淡褐色,呈角质状(因经过蒸煮淀粉糊化),放大镜下观察,显颗粒状呈半透明体。气微,味微辛苦。嚼之产生粘液。以根茎粗长均匀,表面棕褐色,内碴淡褐色,角质坚实为佳。 主要成分:含树脂、鞣质等,有效成分未详。【仙茅的作用_仙茅的功效_仙茅图片_仙茅的功效与作用】 药理作用:温补肾阳,强壮筋骨。 性味:辛、温。有小毒。 归经:入肝、肾经。 功能:补肾阳,强筋骨,散寒湿。 主治:阳痿精冷,腰膝冷痛,风湿关节炎,慢性肾炎,遗精、小便失禁,心腹冷气等症。 临床应用:治肾阳虚所致的腰膝酸软以及风寒湿痹,适应证基本上与淫羊藿同,但毒性之猛烈则超过之。近年来较多用于配淫羊藿治疗高血压病,方如二仙汤(本仙茅本身几乎无降压作用)。 使用注意:本品由于辛温有毒,不宜当作补药长服。凡阴虚火盛,或有热证、鼻衄者不宜服。中毒症状为舌肿胀,可用大黄、元明粉水煎服,或用三黄汤解之。 用量:3~9g。 处方举例:二仙汤:仙茅12g,仙灵脾12g,当归9g,巴戟天9g,黄柏9g,知母9g,水煎服。 注:本品来源说法尚不一致,有些书籍列为石蒜科植物仙茅的干燥根茎。
豆豉的功效与作用_豆豉_豆豉图片 豆豉为常用中药,《名医别录》列为中品。 别名:淡豆豉、香豉。 来源:为豆科植物大豆用清瘟解毒汤熬叶煮过后经发酵而成的加工品。 加工:取以上药料3.75kg碾碎,加适量清水煎煮约1.5小时。滤出药汁入缸,残渣再加清水煎煮2.5小时,煮至前后药汁约75~100kg左右,捞出,压榨取汁,去掉残渣。将前后药汁合并,入锅内加热煮沸,取净黑豆50kg置锅内同煮。至黑豆膨胀到6~7成透,药汁基本吸尽时取出。再用青蒿末2.5kg,一层黑豆,一层青蒿,撒布均匀,堆放,闷至发酵到黑豆外皮生有一层白霉时,晒干,出去青蒿即为成品。 主要成分:酶。【豆豉的作用_豆豉的功效_豆豉图片_豆豉的功效与作用】 药理作用:1、发汗,但力量很弱,通常须加入其他辛凉解表药中;2、健胃、助消化。 性味:辛、微温。 归经:入肺、胃经。 功能:解表、发汗、除烦。 主治:感冒发烧、头疼无汗、心烦胸闷。 临床应用:1、用于治疗轻型感冒,发热无汗,胃脘饱满。配葱白(葱豉汤);治疗阴虚感冒也十分合适,取其有轻度发汗而不伤阴(津液),可配生地、玉竹等。 2、用于治疗热病后虚烦不眠(即因发热和病后新陈代谢变化等因素刺激神经系统,致心情烦乱,不能入睡)。配栀子,方如栀豉汤,此方既用淡豆豉解表,又用栀子清里热,都有解烦作用。 3、治疗血尿。在相应的方剂内加入淡豆豉,有助于血尿。以本品30~45g配伍路路通30g,地骨皮15g,水煎服,效果更好。 使用注意:淡豆豉有退乳作用,哺乳妇女不宜用。 用量:6~12g。 处方举例:栀豉汤(《伤寒论》):栀子9g,淡豆豉9g,水煎服。 注:豆豉亦名”淡豆豉“(以示与食用咸豆豉区别)。淡豆豉据古代文献记载,其中药材仅有桑叶一味。现各地制法互有不同。本文介绍者为京津两市的传统制法。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