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大姐 珠大姐
关注数: 412 粉丝数: 297 发帖数: 7,616 关注贴吧数: 18
芸芸是一个好孩子! 芸芸是我的侄女,今年秋季17岁,花一样的年龄,花一样的美丽! 她1.67的高挑个子,苗条的身段,轮廓清秀的五官,简约合适的服装,透出青春与活力!最让我欣慰的是她是个好孩子:其一,有远大的理想(要上长沙最好的大学),智商不错,一直以来也很努力,所以成绩也很棒,姑姑为你自豪也为你加油,努力努力再努力,你一定能实现理想的;其二,情商也高,很会关心他人:妈妈说客人来了热情招待,倒开水、倒饮料、盛饭、递水果,样样做得恰如其分!听娭毑说她可懂事可亲人了,今年放假后陪远方娭毑住了四天,帮娭毑做事,陪娭毑聊天,陪娭毑上街,陪娭毑一起睡,像个贴心的小棉袄,娭毑是夸在嘴里喜在心里!所以这次我出差开会到长沙,特别想看看侄女芸芸,我真真是见识了芸芸的细心和体贴:清晨我起来洗漱,我穿着高跟鞋在屋里走动,芸芸说:姑姑穿拖鞋吧!我说:姑姑有脚气不要传给别人了,就麻烦你妈妈多拖一下地。芸芸说:我是怕地滑姑姑摔跤。很惭愧我还理解错了孩子,不一会我在漱口时没开洗漱间的灯,芸芸悄悄的为我开灯,吃饭时为我和一家人盛粥,特别是当得知姑姑没带充电机手机处于关机状态不方便时,不声不响的问妈妈要了20元,陪姑姑去买车票时,她居然为姑姑买了个万能充电机,回家就很里手的帮姑姑充电,动作很娴熟、自然,我心里真是诧异,这孩子多乖、多体贴、多能干!!!下午4点午休后,她陪姑姑去看橘子洲头,一路上总问姑姑穿高跟鞋是不是走累了,要不要休息一下,时时处处观察、体贴别人,让我很欣慰,我看到这孩子金子一般的心!听说她常为老人、孕妇等需要帮助的人让座位,真的很有爱心!还听说她很节俭,从不乱花钱,非常珍惜父母辛苦劳动得来的钱,姑姑为她买了一些小礼物她道谢了,还说这个贵的礼物姑姑一家也合适,偷偷的赛到姑姑行李包里,只收下姑姑买的小天使,一天的时间让我不禁感叹:芸芸这孩子太多太多优点了,芸芸真是一个好孩子!!!
芸芸是个好孩子! 芸芸是我的侄女,今年秋季17岁,花一样的年龄,花一样的美丽! 她1.67的高挑个子,苗条的身段,轮廓清秀的五官,简约合适的服装,透出青春与活力!最让我欣慰的是她是个好孩子:其一,有远大的理想(要上长沙最好的大学),智商不错,一直以来也很努力,所以成绩也很棒,姑姑为你自豪也为你加油,努力努力再努力,你一定能实现理想的;其二,情商也高,很会关心他人:妈妈说客人来了热情招待,倒开水、倒饮料、盛饭、递水果,样样做得恰如其分!听娭毑说她可懂事可亲人了,今年放假后陪远方娭毑住了四天,帮娭毑做事,陪娭毑聊天,陪娭毑上街,陪娭毑一起睡,像个贴心的小棉袄,娭毑是夸在嘴里喜在心里!所以这次我出差开会到长沙,特别想看看侄女芸芸,我真真是见识了芸芸的细心和体贴:清晨我起来洗漱,我穿着高跟鞋在屋里走动,芸芸说:姑姑穿拖鞋吧!我说:姑姑有脚气不要传给别人了,就麻烦你妈妈多拖一下地。芸芸说:我是怕地滑姑姑摔跤。很惭愧我还理解错了孩子,不一会我在漱口时没开洗漱间的灯,芸芸悄悄的为我开灯,吃饭时为我和一家人盛粥,特别是当得知姑姑没带充电机手机处于关机状态不方便时,不声不响的问妈妈要了20元,陪姑姑去买车票时,她居然为姑姑买了个万能充电机,回家就很里手的帮姑姑充电,动作很娴熟、自然,我心里真是诧异,这孩子多乖、多体贴、多能干!!!下午4点午休后,她陪姑姑去看橘子洲头,一路上总问姑姑穿高跟鞋是不是走累了,要不要休息一下,时时处处观察、体贴别人,让我很欣慰,我看到这孩子金子一般的心!听说她常为老人、孕妇等需要帮助的人让座位,真的很有爱心!还听说她很节俭,从不乱花钱,非常珍惜父母辛苦劳动得来的钱,姑姑为她买了一些小礼物她道谢了,还说这个贵的礼物姑姑一家也合适,偷偷的赛到姑姑行李包里,只收下姑姑买的小天使,一天的时间让我不禁感叹:芸芸这孩子太多太多优点了,芸芸真是一个好孩子!!!
芸芸是个好孩子! 芸芸是我的侄女,今年秋季17岁,花一样的年龄,花一样的美丽! 她1.67的高挑个子,苗条的身段,轮廓清秀的五官,简约合适的服装,透出青春与活力!最让我欣慰的是她是个好孩子:其一,有远大的理想(要上长沙最好的大学),智商不错,一直以来也很努力,所以成绩也很棒,姑姑为你自豪也为你加油,努力努力再努力,你一定能实现理想的;其二,情商也高,很会关心他人:妈妈说客人来了热情招待,倒开水、倒饮料、盛饭、递水果,样样做得恰如其分!听娭毑说她可懂事可亲人了,今年放假后陪远方娭毑住了四天,帮娭毑做事,陪娭毑聊天,陪娭毑上街,陪娭毑一起睡,像个贴心的小棉袄,娭毑是夸在嘴里喜在心里!所以这次我出差开会到长沙,特别想看看侄女芸芸,我真真是见识了芸芸的细心和体贴:清晨我起来洗漱,我穿着高跟鞋在屋里走动,芸芸说:姑姑穿拖鞋吧!我说:姑姑有脚气不要传给别人了,就麻烦你妈妈多拖一下地。芸芸说:我是怕地滑姑姑摔跤。很惭愧我还理解错了孩子,不一会我在漱口时没开洗漱间的灯,芸芸悄悄的为我开灯,吃饭时为我和一家人盛粥,特别是当得知姑姑没带充电机手机处于关机状态不方便时,不声不响的问妈妈要了20元,陪姑姑去买车票时,她居然为姑姑买了个万能充电机,回家就很里手的帮姑姑充电,动作很娴熟、自然,我心里真是诧异,这孩子多乖、多体贴、多能干!!!下午4点午休后,她陪姑姑去看橘子洲头,一路上总问姑姑穿高跟鞋是不是走累了,要不要休息一下,时时处处观察、体贴别人,让我很欣慰,我看到这孩子金子一般的心!听说她常为老人、孕妇等需要帮助的人让座位,真的很有爱心!还听说她很节俭,从不乱花钱,非常珍惜父母辛苦劳动得来的钱,姑姑为她买了一些小礼物她道谢了,还说这个贵的礼物姑姑一家也合适,偷偷的赛到姑姑行李包里,只收下姑姑买的小天使,一天的时间让我不禁感叹:芸芸这孩子太多太多优点了,芸芸真是一个好孩子!!!
一个关于爱的故事 有个穷苦学生郝武德.凯礼,为了付学费,挨家挨户地推销货品。 到了晚上,发现自己的肚子很包饿,而口袋里只剩下一个小钱。他在大街上犹豫徘徊了半天,终于鼓起勇气,敲响了一户人家的门,准备讨点饭吃。 然而当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孩子打开门时,他却失去了勇气。他没敢讨饭,却只要求一杯水喝。女孩看出来他饥饿的样子,于是给他端出一大杯鲜奶来。 他不慌不忙地将它喝下,然后问道:『我应付您多少钱?』 而女孩的答复却是:「你不欠我一分钱。母亲告诉我们,不要为善事要求回报。」 他怀着感恩的心,向女孩深深地鞠了一躬,真诚地说道:「那么我只有由衷地谢谢您了!」 当郝武德.凯礼离开时,不但觉得自己的气力强壮了不少,而且对善法因果律和对人的信心也增强了起来。他本来已经陷入绝望,准备放弃一切的。 数年后,那个年轻女孩病情危急。当地医生都已束手无策。家人终于将她送进大都市,以便请专家来检查她罕见的病情。 他们请到了郝武德.凯礼医生来诊断。当他听说,病人是自己的家乡某某城的人时,他的眼中充满了奇特的光芒。他立刻穿上医生服装,走向医院的病房。当他来到病人的床前时,他一眼就认出了这个女孩。他立刻回到诊断室,并且下定决心要尽最大的努力来挽救她的生命。从那天起,他特别观察她的病情。经过一次漫长的奋斗之后,终于让她起死回生,战胜了病魔。 最后,批价室将出院的帐单送到郝武德.凯礼医生手中,请他签字。医生看了帐单一眼,然后在帐单边缘上写了几个字,就将帐单转送到她的病房里。 她不敢打开帐单,因为她确定,她可能需要一辈子才能还清这笔医药费。但最后她还是打开看了,而且帐单边缘上的一行字,特别引起她的注目。 她看到了这么一句话:「一杯鲜奶已足以付清全部的医药费!」 签署人:郝武德. 凯礼医生。 她的眼中顿时盈满了泪水,她心中高兴地祈祷着:「菩萨啊!感谢您,感谢您的慈爱,藉由众人的心和手,在不断地传播着。」
最好的办法10年后验证(转自刘红光) 最好的办法10年后验证 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美国哈佛大学的一堂商业课上,有一个教授问同学们这样一个问题:“在你们面前有一个杯子,这个杯子开了一个洞,现在要你们把杯子补起来不再漏水,你们会怎么补?补成后,你们会得到一百美元。” 由于这个班有好多留学生,因此教授分别叫了日本、德国、中国、美国的学生来回答这个问题。 日本学生说:“我会找一些材料把这个洞堵起来。”德国学生说:“我会使用最先进的激光技术把这个杯子焊起来,保证看不出来。”中国学生回答:“换个一模一样的杯子。”美国学生说:“我可以拿出这一百美元的一半来收集一个最好的办法。” 教授记下了这四个学生的名字。10年后,教授经过一番打听,得知那个德国的学生成了著名的工程师,而日本和中国的学生则默默无闻。那个美国人则成了世界软件巨头微软公司的CEO,他就是史蒂夫•鲍尔默。 对比当年四个人的回答,那时教授最看好的是日本和中国学生的答案,因为他认为那些办法成本最低、效果最好,可是当年教授最不看好的美国人现在却是四个人中最优秀的。 教授反思着:从一百美元里拿出一半钱来,这样或许会失去五十美元,可是却可以得到无数的答案,从无数答案中选出的答案肯定会是最好的,因为它集中了众人的智慧;其他学生的答案虽然好,可它只是一个人的智慧。 智慧小语:乐于聆听别人的意见,敢于采纳别人的意见,既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能力。一个人再厉害能力也是有限的,众人的能力智慧才是走向成功的助推器。
爸爸以棍棒式教育为傲 20年打出三个北大孩子(转) 虎妈之后又现狼爸,家长是“主”,孩子是“民”   20年用棍棒打出三个北大生   今年初,一曲“虎妈战歌”引发了读者对中国教育方式的讨论。不久前,一本《所以,北大兄妹》的问世,也使得同样崇尚彪悍教育方式的“中国狼爸”被大家所关注。之所以被称为“狼爸”,显而易见有些凶狠,比如让孩子们从小背《三字经》、《弟子规》,背不上来就要揍人。但对自己的这种教育方式,“狼爸”萧百佑却认为,这不是无情,而是大爱。在他的概念中,“‘打’是一种威严、一种法度、一种文化”,就这样,他的四个儿女(他太太是海外身份,可以生育多个孩子),有三个孩子萧尧、萧君、萧箫被“打”进了北大,而最小的孩子萧冰也正在向中央音乐学院奋进。   狼爸诞生   创造“一门三北大”的奇迹   狼爸萧百佑曾就读于暨南大学国际金融系,曾在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任职,该公司关闭后,他开始下海创业,三十年来,在金融、地产领域成绩斐然。但最让他骄傲的不是自己在事业上取得的成绩,而是在对孩子的教育上。他的四个孩子非但品学兼优、才艺双佳,琴棋书画各有所长,而且知书达理、谦和恭让。最让狼爸感到欣慰的是,儿子萧尧、女儿萧君曾同时考上北大,创造了北大历史上的第一次。今年,老三萧箫也被北大录取,创造了“一门三北大”的奇迹。   狼爸将中国传统教育方式结合自己的理解,创造出一套别具一格的“萧氏教育理论”。他在倡导“快乐教育”的今天,常备藤条和鸡毛掸子,用最传统的方法来教育孩子。他始终相信,在中国长大,在中国发展的孩子必须用传统的教育方式进行教育。   1964年,萧百佑出生于广州的一个传统家庭。萧母没读过书,只认一条古训:不好好读书,打! 所以,从小学到中学,萧百佑都是在母亲的棍棒之下度过的。母亲的棍棒极为“骇人”:拿不到满分,差1分打10下;罚留堂,留1分钟打1下:迟归家,迟1分钟打1下;打架,不管对错都打20下;说谎,打到嘴巴出血为止……凡是被打的当天,不能吃晚饭;无论被打成什么样子,不许哭。而且,凡是挨打,要自己画好圈,主动递上棍子给母亲,被打时不能移位。   在母亲的棍棒下,萧百佑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好学生、大孝子。高考时,他以广东省文科第8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了暨南大学。1987年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当时盛极一时的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他对母亲更是孝顺,母亲喜欢吃云吞面,他工作后便经常用工资给母亲买云吞面……当自己的孩子出生后,萧百佑便决心像母亲一样,用严苛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严苛家规   说服妻子支持棍棒教育   因为妻子黄天淑是香港人,萧百佑和妻子养育了4个孩子。崇尚国学传统的萧百佑,给四个孩子分别取名为:尧、君、箫、冰。在他们身上,寄托着萧百佑巨大的成才希望和教育梦想。   1992年,3岁的长子萧尧刚刚懂事,萧百佑就把他送进幼儿园,并在家里准备“家教”用的藤条和鸡毛掸子。他认为,“三岁定八十”,孩子幼儿时期的性情习惯,决定了他此后的一生,而此时幼儿园的老师只能教他们游戏玩乐和一些基本知识,因此需要通过家教,对孩子进行严格引导,给他们定品格,定性情,定规范,定礼仪,定敬畏,定善恶,定美丑,定是非。   萧百佑找来古时的启蒙书籍《三字经》,标注拼音,带着萧尧念。萧尧如果闹脾气,不用心背,萧百佑便拿起藤条抽打他的手心。黄天淑抢过丈夫的藤条,说,“他还这么小,怎么能这样打!”萧百佑却说:“就是因为他还小,才要好好管教!如果现在放任自流,最后我们只能打自己!”说完又逼着孩子继续背书。   黄天淑说服不了丈夫,只好提出跟萧百佑“打赌”,让他用他的方式管教孩子一个月,如果有效,以后就无条件支持并且配合他;否则,萧百佑以后不能随便打孩子。萧百佑一听,立即信心满满地答应了。“打赌”开始时,萧尧背书时不努力、不认真、不断哭闹。每次挨打,他都故意大声地哭着去找妈妈。然而,黄天淑因为与丈夫有约在先,虽然心疼,也决不肯流露出来。后来,萧尧知道向妈妈求救起不了作用,只得认真念书。半个月之后,他背诵课文越来越流畅。
人生一壶水 (z) 孔子带弟子们瞻仰鲁桓公宗庙,在案桌上发现一把形状古怪的酒壶。孔子便问守庙人:“这是什么酒器?”答:“是君子放在座位上用来警惕自己的酒壶。” “啊,我知道它的用处了!”孔子转头对弟子们说道:“快去取清水来,灌进这把酒壶里。”弟子舀来清水,徐徐注入酒壶,大家都屏息静气地观看。只见注水不多时,壶开始倾斜。当水达到壶腰时,酒壶重新立得端端正正的,再继续注入,水刚满到壶口,酒壶就“砰”的一声翻倒在地。大家都莫名其妙,一齐抬头看着孔子。 子路问:“老师,请问这个酒壶虚则倾,中则正,满则覆,其中可有道理?” 孔子对大家说:“世上哪有满而不覆的事物啊!做人的道理,也同这把酒壶一样,聪明博学,要看到自己愚笨无知的一面,功高盖世,要懂得谦虚礼让;勇敢孔武,要警惕内心的怯弱;富庶强盛,要注意勤俭节约。人们常说的不偏不倚,截长补短,也就是这个道理。” 智慧小语:人生一壶水,与壶有关,而与水何尝无关? 初来世,壶中必是空空如也,人生之水需要慢慢蓄积。随着岁月增长,壶中的水亦不断注入,这是活水,有水来则有水去,常换常新的水,才使这壶水保持永远的新鲜,不会过期变质。一如知识、思想、见识、阅历、经验。 在不断接受新事物的同时,壶中也积聚更多旧观念、旧习气,如水垢沉淀太多不除掉,最后只能使容器越来越小,甚至有堵死壶口的危险。 人生一壶水,努力使自己内涵丰富的同时,也努力使这盈盈一水供人解渴,给人力量,不断外溢,满,是为了不满。 若如此,何惧其满?水,不是单使壶满,而是用来利人,该用则用,时换时新。 聪明博学,要给人以智慧启迪,不怕懂得太多,只怕懂得不够。功高盖世,授人以艺,不怕青胜于蓝,只怕后人不会。勇敢孔武,富庶强盛,若能兼济天下,善莫大焉! 人生一壶水,与壶有关,更与水有关。
活佛(z) 杨黼(fǔ)活佛 明朝思想家、书画家杨黼(公元1370—1455年),一心想要修行,要得到解脱。他辞别了母亲去寻访禅宗一位很有名的高僧祖师——无际大师的事迹。(无际大师,禅宗第八代祖师石头希迁公元700—790 年,其肉身千年不腐,上世纪30年代被盗至日本,现供奉于日本横滨市鹤见区曹洞宗总部。)。 走到了半路上,杨黼遇到一位老和尚,老和尚问他要到哪里去?杨黼说:“我要去寻访无际大师的事迹。” 老和尚说:“你要去寻访无际事迹?那不如去见活佛啊!” 杨黼说:“见活佛?佛在哪里呢?” 和尚说:“你只要向东方回去,到时候,看见一个披着棉被、反穿拖鞋的人,就是活佛了。” 杨黼听了和尚的话,于是就回去了。正在半夜的时候,走到了自家门口,去敲门:“开门哪!我回来啦!”他的母亲在屋内一听儿子回来了,高兴得不得了,来不及穿衣着袜,随手抓起棉被披在身上、套着拖鞋就出来开门了,在匆忙中,连鞋子穿反了都不知道。 杨黼一看这位“披着棉被、反穿拖鞋的人”,竟然是自己的母亲,当下就感悟修行应从何处下手了,晓得家里的爹娘,就是活佛啊!从此以后,他竭力孝顺母亲,并且为《孝经》写了几万字的注释。他活到八十五岁,诵念经偈而逝世。 智慧小语:人在寒夜远归,敲别人的门很少有回应。只有慈母听到孩子回来心生欢喜,甚至来不及系扣子,等不及把鞋穿好,就赶忙开门。这样的慈悲心,与活佛有什么不同呢?其实每一个家里都有活佛,而我们却总是舍近求远,到外去寻找。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