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olizhong4924 haolizhong4924
关注数: 2 粉丝数: 370 发帖数: 20,501 关注贴吧数: 108
【转帖】缅北电诈之父,就是果敢同盟军的副总司令丁宁! 缅北电诈之父,就是果敢同盟军的副总司令丁宁! 托尼富 自媒体 96 人赞同了该文章 缅北电诈之父,就是果敢同盟军的副总司令丁宁! 现在,你还要夸果敢同盟军吗? 这个丁宁早就被抓住了,一直在审判,结果它招了! 它的罪恶人生是这样的: 丁宁,男, 1982年7月生,汉族,民革党员,企业家,应用化学专家,高级化学工程师,计算机工程师,曾任钰诚集团董事会执行局主席,2014年创建E租宝,通过名人明星大V做广告,骗取了700多亿的资金。 早在2014年底,当时的彭家声做了一件跟2023年底一样的事情,当时缅甸官方、昴山愫季与缅北小军阀们举行谈判停火,响应中国一带一路,快要成功时,在这个关键时刻,彭家声却突然打出“反毒”的旗号宣战,同样是搅黄了缅北局势,彭家声打仗的钱来自于哪儿呢?一是克钦武装,背后美国中情局,二就是丁宁。 因为,丁宁当时已经拜了彭家声为干爹了,一个中国地方的政协委员,成为小军阀的干儿子,他想干什么? 丁宁是通过佤邦鲍家认识的彭家声,他认彭家声为干爹,是因为E租宝在国内受到严格监管,否则恐怕就不是骗700亿,丁宁对彭家声说,如果彭家声拿下果敢,在果敢开电诈园区,那么起码是7000亿的大盘子。这就是彭家声突然宣战,破坏缅北局势的根源。 彭家声大喜,当即认下了这个干儿子,并且任命其做了果敢同盟军的副总司令,并且用丁宁的钱,攻占了果敢地区,丁宁于是在果敢注册成立了佤邦特区东南亚联合银行,将在中国国内骗取的钱洗白。 没想到,在2015年时,彭家声与手下四大骨干白、魏、二刘(即后来的四大家族)分赃时,提出了1/9分成方式,引起四个部下的不满,结果白所成联合其他三人背叛了彭家声,将彭赶出来了果敢。 在这次动乱中,丁宁惊慌失措,跑回了国内,于是被抓,这个案子审了两年多,2017年一审,到今年二审才结束! 从2016年底开始,果敢于是进入四大家族(也就是四个村霸)的非法统治当中,并且与缅甸官方达成了协议,他们同样搞起来了电诈毒黄,因为,在这个穷山恶水,一个非法的地方小军阀,不可能合法做贸易,只能这样,才能生存。 于是,2023年中下旬中缅老挝四方联合打诈,快要成功时,彭家声的儿子,彭德仁(原叫彭大顺)学他老子,故技重施,又在克钦武装的支持下,破坏中缅反电诈的大好形势,2014年,他老子打着反毒的旗号,他这次打着反诈的旗号,结果呢,缅甸交出来的3.1万电诈分子,没有一个是果敢同盟军交的! 这个狡猾的被美中情局雇佣的缅奸,得到了西方媒体的大力支持,居然被包装成电诈英雄,并且处处学中国,让人误解成为是兔子支持的,用心极为歹毒! 为什么国内这么多人被蒙骗?恐怕背后水是很深的,毕竟彭家声的干儿子当初开的E租宝,多少明星名人与大V为它站台,大家可以去搜一下,就明白了,而这些名人控制了多少媒体,你就会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了。
无限循环小数0.33……的“最后一位数字”是几? 网上持续多年的关于0.99……=1的争论中,暴露出了有些青年朋友存在的无意间偷换概念的毛病。 我们知道,偷换概念,是学数学者的大忌。 . 其中见到最多的一种偷换是:把“序列的极限”和“序列”本身互相偷换;或者:把“变量的极限”和“变量”本身互相偷换。 . 例如有人说:“0.99……的极限等于1”或者说“0.99……逼近于1”,就是这类毛病。 . 说话者或许是想说:“序列{0.9,0.99,0.999,……}的极限等于1”,而把这序列偷换成了无限小数0.99……。 . 说××逼近于1,或“××的极限等于1”,通常蕴含着××是一个变化着的量,但这里0.99……本来就是该序列的极限,是一个常量。 所以,这种偷换,把一个常量偷换成变化着的量了。 . 按无限小数值的定义,0.99……就代表无穷序列{0.9,0.99,0.999,……}的极限,而该极限等于1。所以,本来应该说:0.99……就等于1。 他这样一来,结果变成在说“极限的极限”了! . 但本文不打算详述上述的这个偷换了,因为已有另帖发在本吧,如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那里去跟帖赐教。见: (1)《说“无限小数”差了无穷小量,是严重偷换概念》; (2)《为什么“无限小数”的值定义要采用极限概念?》。 . 本文打算讨论另一种偷换概念。 . 先提出一个填空题:无限循环小数0.33……的“最后一位数字”____。 选项:(1)是3    (2)不存在 . 正确的答案应选“(2)不存在”,而“(1)是3”是错的。 . 我知道有人主张最后一位是3,反对这个正确的答案。 而反对者的理由中,就隐含了我要说的又一种偷换概念: 把“序列的极限”,偷换成“序列里的最后一项”。 . 下面讨论一下常见的反对理由。 (待续)
主张0.9……不存在似有道理,但不足以否定0.9……=1的共识 有网友主张“循环9不存在”,并据此一口咬定说现有0.9……=1的共识是错误的。 . 如帖子《0.9……本来就不存在,你们这帮人听不懂人话吗?》【民科吧】_百度贴吧 https://tieba.baidu.com/p/9199611571,作者@将队友护至身后 (曾用另一网名为“豪也”。) . 其实,主张“循环9不存在”者,似有一定道理,但这个道理不足以用来否定现有的0.9……=1的共识。 . 我说它似有道理,是因为小学算术刚引入循环小数时,就没有“循环9”。 . 无限循环小数的最初引入,是在笔算除法除不尽的时候。此时,按照小学笔算除法习惯规则:余数<除数,不会得出“循环9”。 如果仅把这种方式产生的循环小数作为其定义,那就不会有0.999……这样的形式出现, . 然而,你要发明没有“循环9”的体系,必须满足以下必要条件: 一、你的体系里必须能“自圆其说”,不能自相矛盾,或与体系中其他部分矛盾。 二、应满足实用的需要。 违背第一条,就不可能成立;违背第二条,就不可能被人们接受。 . 但是,如果我们规定“循环9”不合法,那么原先习惯的四则笔算规则就缺少了形式上的完备性,如: 0.4545…… + 0.5454……, 0.33……× 3, 按原先规则就不能合法地直接计算(结果“非法”了)。 也就是说:体系不能自圆其说了。 . 若要避免这种矛盾,除非 对四则运算规则作改动,添加许多特殊规定,以保证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得出“循环9”这种“非法的表示形式”。 如 0.4545…… + 0.5454……不允许得0.999……,必须直接得1; 2.43333…… + 0.06666……不允许得2.49999……,必须直接得2.5; 0.3333…… × 3 不允许得0.9999……,必须直接得1; ……; 等等。 . 然而,设计怎样的 “特殊规定”才能有此效果? 要说绝对无法设计出来,倒也未必,但是,无论怎样设计, 都不如: 干脆允许得“循环9”,并确定0.999……=1, 2.4999……=2.5,……,等等, 来得更简单、实用! . 所谓“循环小数”只是一种表达形式的规则。规则本来就是人发明的,发明者自然可以有自已的的主张。 但是,你别出心裁设计的“循环9不存在”的体系,不能满足既不自相矛盾,又简单实用的要求,又如何能当否定别人原有规则的理由呢? (待续)
很容易证明:(1 -0.999……)之差不可能大于0,只可能等于0 用反证法很容易证明:(1 -0.999……)之差不可能大于0,只可能等于0 本来,如果直接引用极限的定义,这个证明一句话就行了。但我知道本吧不少朋友不承认极限理论,或者只承认被他们误解歪曲,或偷换概念后的“极限理论”。 所以,为使这些朋友能理解,本帖换一种形式:不引用极限理论,直接用反证法来证明。也很容易。 但在证明时,需要引用若干朋友们公认的事实,作为已知条件。 需要引用的公认事实如下: 【1】无限小数0.999……大于无穷序列{0.9,0.99,0.999,0.9999,……}中的每一项; 【2】所以(1 -0.999……)小于无穷序列{0.1,0.01,0.001,0.0001,……}中的每一项; 【3】后一序列中的第n项等于1/10^n(或写作10^-n)。 设(1 - 0.999……) = δ;下面用反证法来证明δ不可能大于零。 假设δ大于零,则因正数均可取对数,可设M= -lgδ,即δ=10^-M。 再设N=(M取整+1),则N为大于M的一个整数, 故δ=10^-M > 10^-N。 (为照顾不熟悉对数的朋友,对这一段做点解释。这一段要说明的是:只要δ大于零,总有办法找到一个正整数N,使得δ> 10^-N。这里只是给了一种找法,如果换一种别的找法也可以。) 而上述序列{0.1,0.01,0.001,0.0001,……}中的第N项就等于10^-N。 故δ大于该序列中的第N项及以后各项。 这与上述公认的事实【2】相矛盾。 所以δ不可能大于零。 证毕。
为什么“无限小数”的值定义要采用极限概念? 【按:在《“古往今来为宙乎”兄的推理错在何处(续)》(https://tieba.baidu.com/p/8230154117)的顶楼,鄙人曾说“如有必要,某些问题或者还可以另开专题的楼”。本楼即所开专题之二。与该楼一样,本楼也敬请各位网友,约定:欢迎讨论,但不希望出现该楼顶楼所列的三类无益的回复】 我们知道,“无限小数”的值定义,就是将其按不同长度截取的近似值序列(无穷序列)的极限。 例如: “0.3……循环”的值,就是序列 {0.3,0.33,0.333,……}的极限; “0.9……循环”的值,就是序列 {0.9,0.99,0.999,……}的极限。 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定义呢? 有人说:这就是个规定,至于为什么要这样规定,我不知道。 也有人说,无论把循环小数定义成什么都没什么关系,只要别混用不同定义。 其实,说这“就是个规定”,可以,但也并非是随便怎么规定都行的。 回想一下我们学过的数学原理,不难了解到,只有采用极限概念的定义才是最合适的。否则,很难和整个数学最最基础的东西兼容。 简言之,关于循环小数,我们早在小学算术中已经接触过了。同时,小学算术中我们还有了无限小数截断成有限小数作为近似值的概念。 而极限理论,采用的是现在通用的ε-δ、ε-Μ模式,它是在十九世纪解决所谓的“第二次数学危机”,使微积分理论严格化的过程中完善起来的。现在一般认为属于高等数学的内容。 但是,如果我们回头对照早年的初等数学,会发现:作除法生成循环小数过程中的“近似值”、“误差”、“准确值”等概念之间的关系,与极限理论的序列极限ε-Μ模式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完全一致。 因此,直接把小学算术中就已经建立的概念搬过来,天然就可以满足我们高等数学的序列极限的定义了。 试想,假如我们不如此,而要换用其它与之不兼容的规定,将会带来多少矛盾?还用说吗?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无限小数值采用极限概念的定义,并不是在高等数学中所做的“新规定”, 而只是把初等数学中已经有的概念,用严格的数学语言重新叙述了一遍而已。 (待续)
给人民法院网《院长信箱》的一封群众来信(2018) 【注:这是两年前人民法院网《院长信箱》收到的一封群众来信,其中可以看出祥天团伙使用了很多不光彩的欺骗手段。如今,祥天团伙的某些人已经成为通缉逃犯,某些转移资金的账号已被公安冻结。但是仍然有些受害人没有醒悟,仍然在梦想跟着他们“一夜暴富”继续把自己的血汗钱喂给它们。现征得原作者同意将此信贴出于此。望还有幻想的朋友尽快醒悟。转帖者haolizhong4924, 2020/5/20】 院长同志: 向您反映有关“祥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案(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2017)京0101执3099号、(2017)京0101执3101号、(2017)京0101执3601号、(2017)京0101执3602号、(2017)京0101执3603号、(2017)京0101执3119号、(2017)京0101执3118号)的执行有关的一些问题。 “祥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被列入最高人民法院的“老赖名单”已有一年多,本该被限制高消费的行为,但是他们近期大量搞各种奢华的造势宣传活动,与规定明显背离。 从他们公司的官网(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xtkqdl.com%2Findex.asp&urlrefer=2b03cbd744fafbcc9c4dafc6e30c092c)上就可以看到,至少今年以来就已经在美国、湖北咸宁、河北三河、广东深圳搞过多场造势。并且花钱为董事长周登荣买了“国际名人录2018年度国际企业领袖大奖”。 特别是他们到美国纽约曼哈顿举行的造势宣传活动(集团路演大会),我想,仅仅是一帮人的路费花销,就远远超过了他们在“老赖名单”上的欠账了。更不必说其他花销了。 能够如此花销,为什么就不能还上欠账呢? 北京鼎铭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曾于2017年5月2日、2017年5月5日、2017年5月19日,向法院申请对他们强制执行。 但是执行中发现:“祥天”名下无可供执行的银行存款、无房产登记信息、无车辆登记信息,“鼎铭”未能向法院提供被执行人下落及其可供执行财产线索,法院亦未查找到被执行人可供执行的财产,暂终结本次执行程序。(见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的裁判文书) 这里描述的“穷酸”形象,和它们在美国等地的奢华表演,对比何其讽刺? 我们不知道他们采取了什么手段装穷骗过执行人员,又采取什么手段躲过对他们限制消费的处罚。 但这件事至少表明了我们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尚存在漏洞,有可能被钻空子。 据群众反映,“祥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很有可能就是钻了我们制度不完备的空子。 其一:我们的名单查询只能精确查询,他们在名称上略动手脚,就查不到了。 同一个祥天公司,活动中所用的名称非常乱,见到他们的公文中用到的,至少有这么多种: (1) 祥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2) 祥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3) 祥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4) 中国祥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5) 中国祥天控股集团 (6) 祥天控股集团 (7) 祥天集团 (8) 中国祥天国际控股集团 (9) 祥天国际控股集团 (10)咸宁祥天能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要在“老赖名单”中查询,只有上述的(1)可以查到,其余的都查不到。但是他们用的最多的却是上述的(2)。 (2)和(1)的差别极其细微——仅仅是括号由“西文方式”(半角)换成了“汉字方式”(全角)而已,这就查不到了。 他们有一个公章上刻的就是上述的(2)。而且,我们看到有关的法律文书,正文中叙述到它们的名称也是(2),似乎(2)才是正式名称,但是查询时却只有(1)可以查到。很令人生疑。 究竟是它们在某个登记手续中做了手脚改了括号?还是他们收买了法院的有关工作人员在系统里做了手脚?不知道。 此外,另外的八个名字也都在某些正式的文字中见他们用。是不同的单位吗?不,完全是同一伙人,是同一个公司官网(网址见上文)上的报道,同一篇报道中前后就用过不同的名称。 特别是最后一个,是2018年8月29日由“祥天控股集团”的名义开的大会,会上的发言里宣布:“目前公司已正式更名为咸宁祥天能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是改名字了吗?如果改了,“老赖名单”上面怎么不改呢? 莫非他们把公司的名称搞的这么乱,就是故意为了让人家查不到,逃避处罚吗? 因此我们的查询系统有待完善改进。 其二、他们在案件里登记的法定代表人是周剑,而实际上公司的主要掌权者是:董事长周登荣和总裁周登华(其职位在不同的报道中不完全一致)。有没有可能在登记时有意不报实际主要负责人,使主要负责人躲避限制和惩罚? 其三、我们的全国联网,限制得了国内的消费,如何限制跑到国外摆阔?能不能对老赖限制出国呢? 我们自己不是当事人,作为一个群众,反映这些主要是因为它的影响太大。 祥天公司多年前开始,利用一个伪科学的幌子,疑似搞非法集资。后来在2014年因涉嫌组织领导传销,他们的董事局主席周登荣及其他3名主要骨干成员被抓捕归案。 后来,据他们自己人称,公司已经停止集资,老老实实搞实事了。在2016年内确实见到了他们的一些搞实事的报道。他们也暂时停止了以前的那个伪科学宣传。 但是近来,他们又把停止了的那个伪科学宣传重新搬出来了。 而且,开始大张旗鼓奢华造势,制造出一个公司已经发大财,马上就会上市,谁拥有他们的原始股谁就会一夜暴富的形象。 同时又通过各种“半公开,又不承认”的渠道,四处推销他们的“原始股”, 据我所知,从去年到今年已经有不少人通过各种途径买了他们的“原始股”。 我猜想,他们现在的做法,非常可能是一种套现的骗局。 因此,如能制止它们的奢华表演,至少可以减少受骗的人数,以免造成影响社会安定的后果。 以上事实,网上都可以查到,不难核实。 此致 敬礼! ××× 2018/9/1
假如有人造谣“崔永元真牛”有害健康 崔永元老师辟谣: “崔永元真牛”销售N个月来,经有关部门严格检验无数次,从来没有发现对人有害的物质,从来没有发现不合卫生标准的。 剧情到此该结束了吗?别忙,人家又有话了:各位,这段演说是不是很“理直气壮”?而且还很煽情? 本来,崔永元老师可以很简单的驳斥这种“说理”, 无奈这种说理和崔永元本人的言论一模一样, 要驳斥人家,就得打自己的脸。 不妨看看,图中这个名言可是在网上流传好几年了,很红火的哦:假如崔永元老师是学理工科的出身,有点逻辑头脑,很容易看出: 这套说辞不过是一种极其低级的偷换概念: 人家说的“N个月经无数次严格检验没发现有害”,他给偷换成“不作检验,只是坐等了N个月没听说对健康有害的事故发生”、 其实崔老师自己的名言,何尝不也是一样? 人家说“几十年未发现转基因有害的实例”,指的是科学家仔细研究,做了大量的实验来验证转基因是否可能对人有害,全世界研究了几十年,结果也没有发现一个有害的实例。 他把人家的意思偷换歪曲成: 全世界的科学家都不做研究,在家里坐着听故事,没听见过报道的“转基因吃死人”一类的故事,而已; 就好像地沟油不管有害没害反正我没见到谁吃地沟油“被地沟油带进沟里”了一样; 于是就结论说“至今没有发现一例转基因引起的安全问题”。 (待续)
假如有人造谣“崔永元真牛”有害健康 崔永元老师辟谣: “崔永元真牛”销售N个月来,经有关部门严格检验无数次,从来没有发现对人有害的物质,从来没有发现不合卫生标准的。 剧情到此该结束了吗?别忙,人家又有话了:各位,这段演说是不是很“理直气壮”?而且还很煽情? 本来,崔永元老师可以很简单的驳斥这种“说理”, 无奈这种说理和崔永元本人的言论一模一样, 要驳斥人家,就得打自己的脸。 不妨看看,图中这个名言可是在网上流传好几年了,很红火的哦:假如崔永元老师是学理工科的出身,有点逻辑头脑,很容易发现: 这套说辞不过是一种极其低级的偷换概念: 人家说的“N个月经无数次严格检验没发现有害”,他给偷换成“不作检验,只是坐等了N个月没听说对健康有害的事故发生”、 其实崔老师自己的名言,何尝不也是一样? 人家说“几十年未发现转基因有害的实例”,指的是科学家仔细研究,做了大量的实验来验证转基因是否可能对人有害,全世界研究了几十年,结果也没有发现一个有害的实例。 他把人家的意思偷换歪曲成: 全世界的科学家都不做研究,在家里坐着听故事,没听见过报道的“转基因吃死人”一类的故事,而已; 就好像地沟油不管有害没害反正我没见到谁吃地沟油“被地沟油带进沟里”了一样; 于是就结论说“至今没有发现一例转基因引起的安全问题”。 (待续)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