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草—文学社 浅草—文学社
关注数: 0 粉丝数: 52 发帖数: 1,528 关注贴吧数: 2
细观哀乐灵现百态——专访高一朗诵比赛第一名郑淇元 细观哀乐 灵现百态 —— 专 访 高一 朗诵比赛 第一名 郑淇元 张周雯旭 天黑得早,报告厅讲堂内的灯通明璀璨。焦作一中的校园朗诵比赛虽已接近尾声,但场内高涨又像正在高潮部分。 倒数第二的出场顺序,往往是压轴戏。 他的声音先是如溪 水 般轻轻流泻 地 奏响,余音绕梁回荡在堂内;然后兀如喷涌洪波扑面袭来,撼动了每一个在场的观众;不久后再次渐归平静,如清流“唰唰”赶起细浪 …… 他用手掌挥抹出一道明媚的夕阳,两眼渐合,拦住了盛着的泪。 音乐刚好戛然而止,全场静默。 台下“嗡”的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 久久不退。我两掌通红。 “ 15 号选手, 9.9 分。”可想而知,第一名非他莫属。 观天下喜怒哀乐,现世间众生百态,横批:戏如人生。这是我在郑淇元的随笔本扉页上看到的一幅对联,才知道是他的老师给予他的教诲。他一直记着。从他本上的一页纸开始,窥一斑而见全豹,点点滴滴体会到他十几年如一日对语言表演的爱恋。 在上个月班级举行的朗诵比赛时,他从选诗到练习,给每个组员耐心辅导,分配动作;那天比赛结束后还在班里一人分饰几角,卖力 地 为大家表演了《变色龙》;校园朗诵比赛带回来了第一名的消息后,应同学们热情的要求,他又在班里将《最后一只藏羚羊》像比赛那样重新朗诵了一遍 …… 在郑淇元很小的时候——大概四岁半 —— 就被妈妈送去了语言表演特长班。缘由是,他可以把妈妈每天放给他听的故事集都不自觉 地 背出来——整盘整盘的磁带,甚至包括背景音乐里面的小曲他都会哼唱。小郑淇元所表现出的极强的模仿力显示了属于他自己的天赋。就这样,像一个小孩一不小心、冒冒失失 地 一头闯进了艺术殿堂,他在里面好奇 地 左顾右盼,居然发现 了 标有自己铭牌的位置。 紧接着,郑淇元开始在自己成长的路上洒下光芒。 9 岁时,他开始主持焦作市的艺术节、少代会、团代会、少儿春晚。 10 岁时,参加“全国故事大王”比赛,取得全国第三名的成绩,被赋予“全国优秀故事大王”的称号。 12 岁时,赴香港参加全国“魅力校园”的舞台演出。 14 岁时,代表焦作市参加河南省朗诵比赛获得第一名;参加河南省英语朗诵比赛获得一等奖。 有一句老话说的不错: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些荣誉光鲜亮丽的华服下,是郑淇元十几年的努力。“有时一个参赛作品要每天练习,连着排上好几个月才能拿出手,也是很痛苦的。”他不仅要克服字音 、 语气上的变化,还有表情、动作、眼神、形体、情感的到位。常常上一节表演课下来,头昏眼花,缺氧心闷。包括还有一次次心理上的突破——参加越来越大场面的比赛,表演朗诵的内容越来越丰富 , 难度俱增。“一定要放开自己,多上台实践多表现自己,渐渐克服心理障碍,锻炼自己的勇气。”郑淇元还记起老师一句很经典的话——“就像把右边的脸皮扯下来贴在左边脸上,一边二皮脸,一边不要脸。” 郑淇元在语言表演这条路上摸爬滚打走到今天已经有 11 年。人对一个事物的喜爱与专注到了一定程度和境界,就成为了一种修行——至始至终的虔诚是旁人做不到的。郑淇元已经到了一个高度,但他的人生仍在前进,他还要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向自己发出挑战,躬下身子向前摸索着进发。蹲 得 低是为了下一次逾越的高度。 他理想 中 的大学是中央戏剧学院 ,他理想 中 的职业是一名演员。他酷爱漫威的电影,像蜘蛛侠 、 钢铁侠,“如果有那一天,我带给大家的角色应该是正义、刚强的。” 郑淇元不仅在自己语言表演才能这一面出彩,他在生活中待人处事的一面也受到同学老师的认可。 身为班长的他处事不惊,善于思考。 郑淇元 常常细心观察,留心发觉班里的情况以及出现的问题,并且主动绞尽脑汁想办法解决。 高一 22 班班主任崔志伟老师对他的评价是这样的:“他给我留下的印象比较稳重,处理事情也很周到,常常考虑很多。懂得顾全大局,为班级做事非常细心。”在同学之间,他给大家留下的印象也都是能推己及人 、 乐于助人 、 诚实仗义的好哥们儿。和他同一寝室的同学说,有一天晚上熄灯后,水管却不安分 地 坏掉了,流水不止,搅得大家无法入眠。郑淇元什么也没说就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外套也不披走进漆黑的卫生间,下铺的同学闻声赶忙起来帮他一起修水管。 观天下喜怒哀乐,现世间众生百态。戏如人生。郑淇元用眉骨下那双漆黑的眼眸打量这世界 , 用自己的心去洞察这世界 , 用真实的情感去对待这世界。他未来的路还很长,会很宽;他要借着自己发出的光芒,孤独坚韧 地 朝向远方。
专访高一男子跳高冠军王文凯 纵身一跃,完美凯旋 ——专访高一男子跳高冠军王文凯 侯博雅   骄阳似火,一根竹竿,几位裁判,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红色塑胶跑道上整整齐齐地坐了五排的观众,每一位观众都在聚精会神地仰望着那位一米八八的大高个。微笑洋溢在嘴角,阳光闪耀在发梢,他是那么的自信,他就是高一6班的王文凯。   他如同一块磁铁,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使人连同浑身的血脉也随着他的每一次跳跃而张驰。在赛场上,他又一次准备着起跳。他尽情向上舒展两臂,目光紧紧地盯着那根竹竿,放开架势,他开始了助跑,脚尖轻点地面,他迈着修长的腿在赛道上轻轻向前奔跑。那纵身一跃,他仿佛在一瞬间飞了起来,凌驾于竹竿之上,完美的背跃式轻松过竿,竹竿仍在高度仪器上纹丝不动……欢呼声呐喊声经久不息的掌声随着他的完美落地一起涌来,然而他只是微笑着自信地再次举起双手,挺起胸脯。 比赛已经决出了胜负,他是当之无愧的第一。赛场上,裁判员又在升高竹竿的高度,因为他要超越自己的纪录,挑战学校纪录。当问到比赛前的感觉时,他露出了微笑,说:“还是有点紧张的,毕竟学校纪录并不好破,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就好了。”他的右眼皮有一块红色的伤疤,还未愈合,那是他在比赛前一天晚上打篮球,篮球砸碎了镜片,锋利的碎片在眼睛上留下的伤口,当天晚上他就被送入了医院,然而第二天看到的却是带伤复出、在赛场上奋力拼搏的他!我问他为什么不在医院养伤,而要冒着再次受伤的风险回来,他收敛了脸上的笑意,用一种认真的态度,告诉我:“因为运动会一年只有一次,我不想拖整个班级的后腿,同时我也不想让自己高一的运动会留下遗憾。”所以,他回来了,以一个完美的姿态,凯旋! 比赛仍在继续,他再次起跑,在跳起来的一瞬,所有人的心都紧紧地揪着,为他而担忧。最后一跳,身体带动了竹竿滑落,他摔在了垫子上,挑战纪录没能成功,却依然赢得了所有人的掌声。他无奈地说:“终究是没跳过,我明年一定会再来挑战的!”他的深邃的目光望向湛蓝的天幕,但他的高度,仍在第一。 一米八,那不仅是他纵身一跃的高度,也是他强烈的责任感的体现,更是他对自己梦想的追求。他说他的梦想一直都是北京体育大学,并会为了它而不懈地奋斗!   带伤复出,完美凯旋,王文凯留给大家的印象不仅是在赛场上一个潇洒的弧线,更是他无畏艰辛、执着追梦的令人赞叹的精神!
专访高一男子1500米冠军王成龙 享受超越的快感 ——专访高一男子1500米冠军王成龙 汤雨薇 在秋高气爽的季节里,学校举行了秋季运动会。而1500米的比赛,则是令同学们热情高涨的比赛之一。   温热的阳光抚摸着运动健儿的脸颊,汗水调皮地滑下,随着枪声响起,高一男子组1500米运动员们互不相让地向前冲。第一圈后,只见一个高大的男生渐渐地超越第一,经过弯道,距离被无情地拉大。不多时,清脆的铃铛拉响,昭示着最后一圈的到来,每个脸上淌着汗水的男孩们都咬着牙奋力冲刺。迎着无数的欢呼声,高一6班的王成龙率先冲过了终点线,以4′59〃的速度夺得高一男子组1500米冠军。   追上被同学们簇拥着的他,我看到他的脸上疲惫却充满喜悦。简短的休息过后,王成龙微喘着气告诉我,他在比赛前其实与大家一样都很紧张,不过跑起来以后心态渐渐放平,跑步中他先保持着自己的节奏,从第一圈才开始超前。被问及跑步中的感受,他笑着表示,虽然很累很难受,但是同样享受着一种超越的快感!对于这次的成绩,王成龙感觉“还可以”,因为昨天晚上跑出4′45〃的成绩,今天上场比赛腿就有些木。尽管如此,他还是很自信自己能取得冠军,在比赛前也想过自己能赢第一。这次的好成绩取决于他平时的锻炼。据悉,王成龙在晚饭前总会来到操场跑步,有空就会与同学打篮球。 第二天下午,记者在高一6班找到了靠在栏杆上正观看比赛的王成龙,他戴着黑框眼镜,带着开朗的笑容。记者表明来意后,他欣然接受了进一步采访。提到体育,他说自己从小就一直勤于锻炼,由于喜欢打篮球和跑步,在中学就常常参加学校的运动会,还曾参加过运动会2200米长跑。对于这次长跑,他感触最深的还是跑完之后自己被很多同学围住,有些关系好的同学还为自己按摩解除疲劳,感觉非常幸福。在整个比赛中,贯穿全程的同学们的鼓励也为他注入能量,这正是体现了学校举行运动会的意义——培养团结互助的集体精神。针对跑步时常常出现的难以坚持下去的情况,王成龙给出的方法是,想着终点有很多人在等你,想着超越对方的喜悦,想着跑到终点的骄傲,坚持下来就不算问题了。 不过在王成龙的眼中,体育并不是他今后的发展之路,而是为了“强身健体”,同时令自己更好地学习。谈到志向,王成龙更向往上海,希望能考取那里的一个好大学。   采访结束了,倚着栏杆的王成龙微笑着与我告别,开朗的他令我感受到了体育带来的无穷魅力,希望他能像在1500米比赛中一样,在人生的跑道上享受超越的快感!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