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摩布达雅🌹
walbxx123456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关注数: 119
粉丝数: 1,116
发帖数: 49,839
关注贴吧数: 19
【转自知乎】刘秀统一天下后是如何做到让功臣们主动交权的 作者:金小光 来源:知乎 刘秀与刘邦、朱元璋等皇帝的形势不同。所以没有必要去杀功臣。可以与刘邦做一下对比。
终于明白雅俐瑛和朱旺离婚的真正原因了 很多人都说最后雅俐瑛和朱旺离婚的理由很牵强,原本我也觉得没必要离婚,雅俐瑛就是太顾及自尊心了,没脸面对朱旺和他的家人才会离婚,但又看了一遍,终于明白了,两个人离婚的根本原因是不信任对方也不够自信,雅俐瑛以为朱旺背叛了自己对白慧媛动了心,和自己离婚之后会和白慧媛在一起;朱旺以为雅俐瑛爱李元载胜过爱自己,和自己离婚之后会和李元载在一起。 两个人都以为对方变了心,背叛了自己,这才是他们离婚的根本原因。
【笺注】易顺鼎《咏古诗六十首同樊山作》 汉光武帝 驰驱铜马靖烟尘,命世英雄自有真。 上界星辰都作将,故人天子不能臣。 糟糠合正中宫位,麦豆能开四海春。 石勒漫夸争鹿手,只堪附翼与攀鳞。
【转】宽耶,严耶?康熙帝驭臣之道 作者:杨珍 《紫禁城》2006年第1期
【步步惊心】爱上若曦这样的女子,老四是挺可怜的。 重发 原作者:锦江空晚 她不爱黄金屋,他不能用物质财富给她幸福;她没权欲,不能通过封赐她或她的家人让她满足;她内心智慧而强大,不能仅仅靠关怀与照顾羸得她的心。 她不会轻易爱上什么人,理智中,她不相信无原由的爱;表面上,她屈从现实,心里高贵的爱情会封存在现实够不到的地方,让人不能企及。 在若曦的世界里,爱,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俯视,当然,用她的话说,逢场作戏她也会,要她装得楚楚可怜也行。但她理想的爱情,是平等,尊重,信认,分担,没有屈从,没有俯就,一个男人爱上她的前提,是与她拥有相同的价值观念与心智高度。 这样纯粹的爱情,实在是奢侈品,这样内心高绝的女子,不是谁都能够爱得起。 老四很强大,不只是物质的,更是内心的。他与若曦所经历的,让人唏嘘。若曦需要遮风避雨的时候,他贵为皇子,却只能用衣服双手为她撑片刻的天空;等他以为能够给她全世界了,才明白,若曦要的单纯宁静美好自由,是他唯一给不起东西。。。 若曦能够爱一个一无所有的普通男人,却无法爱一个帝王。她能够在浣衣局清苦生活里甘之如饴,却无法在九重宫帏里安享尊荣。一个君王,能够给予一个女人全部的满足,在她来说,全是负担全是委屈;她要的最平淡最简单的相处之道,对于一个君王却是最大的奢侈。 老四明白,若曦的理想爱人,是稽康那样的男子,所以他说若曦没有钟意十三他很意外,他明白若曦的爱情观,懂得若曦对他的深情,看明白了若曦的牺牲与让步。所以,在若曦面前,他的爱一直是尊重甚至谦卑的,小心翼翼扮演一个身份普通的爱人,竭尽全力把她隔绝在斗争之外。 十三曾经说过,一个人一旦登上了那个位置,受万人朝拜,受极致尊荣,也注定了终极的寂寞。自已一方面把他作为君王尊重,一方面作为四哥亲近,人人都明白,若曦,你为什么要拒绝这种改变喃?但他转念又说,但四哥好像也害怕你变呢。为什么?为什么若曦不能改变?那是因为她只能爱一个男人,不能爱一个君王。老四懂,所以也怕她变。 一个人有多重身份,但你深爱的人,只能爱你一面,不论你如何佯装,如何掩饰,如何隔绝,满心伤痕后也只能无奈地叹息。老四痛苦之极的时候,就说过,若曦,我永远是你的四爷,但我也是大清国的皇帝。。 看到若曦孩子掉了,老四要强封她的时候,我心里真是难受。通透如他,当然明白,他们以君臣相对之时,就是她远去之期,但他没有办法,冷静如他,面对这种失去的时候,也会丧失理智适得其反,仿佛落水之人,无助挣扎更快沉溺。
名人与佛教 女总统朴槿惠:人生如苦海
【转载武器】汉代的武器管理 武器管理 两汉武器以钢铁兵器为主,中央由少府所属的考 工主管全国兵器制作。冶铁业比较发达的郡,设工官、铁官,主管兵 器制造并输送京师。长安、洛阳及各郡设武库,由武库今负责兵器 储存和发放。
[转载]雍正神准相人术:看眼神辩忠奸智愚 文章来源:腾讯儒学·古圣今贤·《公务员文萃》罗忠贤
佛教科学的奥秘 作者:索达吉堪布 来源:《信源宝藏》
【转载】汉和帝铲除窦宪集团考论
【收集整理】康熙朝的文治武功 一文一武两张图镇楼
雍正为何另建清西陵 本文系额尔瑾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与作者:一本正经说历史额尔瑾 原标题《任性的雍正:谁说死后就得去东陵?我非要自己去西陵做老大 》 参考资料: 《迷踪帝陵》作者: 诸葛文 《深宫轶事》 作者: 上官丰 《论清代陵寝制度在乾隆朝的完备及其原因》作者:徐广源 《顺治亲卜陵地与雍正另辟陵区》作者:杨珍
审美观的原因,我真的觉得马俊不好看 审美观的原因,我真的觉得马俊不好看,剧里说他是个帅哥,但我真的看不出来,他在另一部剧《看了又看》中饰演男一号朴基正看着还顺眼一些,但人鱼小姐中的马俊我是越看越别扭。 有人觉得他帅吗?
命运最悲惨的人是雅俐瑛的妈妈韩景慧 20岁父母双亡,然后老公搞外遇离了婚,生了一个儿子自闭症被绑架死掉了,自己眼睛瞎了,最后还死于火灾。没有比她命运悲惨的人了。 这部剧实际上很注重因果报应,殷振燮和沈秀贞最后破了产,女儿瑞英不能生育;赵秀娥的儿子女儿婚事都让她大失所望;连雅俐瑛都逃不过离婚的命运。 但韩景慧没有做错任何事,却是命运最悲惨的人。
众人的审美观真的是千差万别 我就觉得这部剧里的女人金波和银波都不好看,振波和白珍珠最好看。 男人中润泽好看,长秀不好看。
疯师父给方展博那张一千万的支票是真的假的? 疯师父虽然疯,但在金钱方面一点儿也不糊涂,他给了方展博一张一千万的支票,但方展博从来没用过这张支票,也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
【人物杂谈】杨素真豁达 成全了三对有情人终成眷属
【未央沉浮】吕后与戚姬 大汉开国皇后吕雉本纪
雍正整肃吏治 雍正帝以勤政、俭朴自律、猛严治国著称,在位13年,吏治整顿,官场相对而言极为清正。 雍正帝是以勤政闻名的皇帝,他处理公务一丝不苟,讲求效率,雷厉风行。他审阅各衙门奏章、题本、大臣奏折从不假手他人。据估算,他在位13年,平均每天阅读40份奏章、题本,每年达14000余件,13年合计约19万件。经他批示的奏折约在3万件左右。从他阅读公文和批改奏折的数量来看,他真是一位日理万机的君主。他经常召见大臣谈话,据载,雍正五年(1727年)四月十六日一天之内他11次接见大臣,每次三四个人,向他们了解情况。 雍正帝身居九五之尊,有享不尽的富贵,但他却提倡节俭,爱惜社会财物。他主张移风易俗,反对用金银等贵重物殉葬,反对浮华的婚嫁,提倡节约粮食,少开烧锅少酿酒。他也能以身作则,用膳时,不丢弃一粒饭粒,还经常告诫大小臣工爱惜五谷。 他严于律己,对大臣们的要求也极为严厉,小至签票不符、朝班不齐,大至吏治腐败、财政亏空等事无不严厉要求。在朝廷的各类大政中,他把用人当作最重要的事, 治天下惟以用人为本,其余皆枝叶事耳.他甚至认为用人比缉盗还重要,他曾说 治天下急务,首在用贤敷教,次者缉盗安良 ①。在用人方面,他最重才能,不拘出身。他主张 凡有才具之员,当惜之教之 ②。 他所重用的田文镜、李卫都不是进士出身。田文镜出身于杂职,但他办事认真,遇事会想办法,老成干练,便不拘一格地将他升为巡抚。李卫是靠捐纳得官的,也因办事干练而升任巡抚。 雍正帝还把他们治理州县的经验合刊成《钦定州县须知》颁发中外。他整顿吏治不是从个别贪官入手,而是把治贪与财政结合在一起。他深知,财政的亏空是与官吏的贪赃联系在一起的。他登基的第四天便发布上谕,指出财政亏空的严重性。接着发布谕旨,令户部传谕各总督、巡抚,限三年之内将本管财政稽查清楚,凡有亏空,必须如数补足,倘若限期内不完,从重治罪。他接连不断地发出谕令督催。谕令之急、催促之严,令封疆大吏们震惊。在雍正 猛严 的政令下,贪官为之震慑,仅一年多的时间,亏空基本补足。 雍正帝还极力保护敢于严厉打击贪官的能臣。田文镜在山西、河南清理钱粮亏空时,整肃吏治,打击贪官。当有人弹劾田文镜的严苛时,雍正帝以 天下巡抚第一 来加以回护,甚至要把弹劾之人判处死刑,逼令他说田文镜好。雍正帝吏治的严明,使官场贪风大为敛迹,在位10余年出现了少有的吏治清廉、财政充盈的局面。 ① 《雍正朱批谕旨·范时绎》 ② 《雍正朱批谕旨·鄂尔泰》
雍正废除奴隶制残余 历史上遗留的奴隶制分为两类,一类是社会奴隶,如乐户、惰户、丐户、疍户;另一类是种姓奴隶,如皖南徽州府的伴当、宁国府的世仆。山西陕西的乐户相传是燕王朱棣发动武装政变推翻建文帝时誓死不归附朱棣的势力,朱棣成功后将他们编入教坊乐户,世代不许改业。浙江绍兴府的惰民相传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主要对手陈友谅的部曲,因反对朱元璋被定惰民,世代承袭贱民户籍。惰户中还有南宋末年坚决反元的南宋将领的后裔,在元初被编入贱民户籍。与惰户身份相同的还有江苏常熟、昭文二县的丐户。广州珠江上以船为家、以捕鱼为业的疍民历来不许与平民为伍,不许上岸安家,受岸上居民歧视,不列入齐民户口。这类贱民只许在社会上从事贱业,供社会各阶层驱使而不许反抗的人。安徽的世仆和伴当其来源不可考,此姓世世代代受彼姓役使,彼姓可任意殴打甚至处死此姓,官府不予保护,承认彼户对此户的特权。按着法律规定,上述这些贱民不许改籍,不许隐瞒身份,世代不许改业,不许入官学读书,不许参加科举考试,不许做官,不许与良民通婚,良民与之通婚者也失去良民身份转为贱民。雍正元年(1723)四月,朝廷宣布山陕乐户削除贱籍转为良民;九月,解除浙江绍兴惰民贱籍;雍正五年,安徽伴当、世仆开豁为良;雍正七年,宣布疍户与齐民平等;雍正八年,江苏常熟、昭文二县的丐户开豁为良。这些措施消灭了发达地区奴隶制的最后残余,是符合社会进步趋势的,是雍正帝推行的开明政策。
【官制礼仪】 汉官六种 一、《创作人员》 1 汉官一卷 佚名撰 清孙星衍辑 2 汉官解诂一卷 汉王隆撰胡广注 清孙星衍辑 3 孙星衍叙录 4 汉官旧仪二卷补遗一卷 汉卫宏撰 清纪昀等辑 5 汉官旧仪提要 6 汉官旧仪卷上 7 汉官旧仪卷下 8 中宫及号位 9 补遗 10 前汉书凡四条 11 后汉书凡九条 12 艺文类聚凡九条 13 北堂书钞凡五条 14 钱文子补汉兵志一条 15 汉旧仪二卷补遗二卷 汉卫宏撰 清〕星衍辑 16 孙星衍叙录 17 汉旧仪卷上 18 汉旧仪卷下 19 中宫及号位 20 汉旧仪补遗卷上 21 汉旧仪补遗卷下 22 汉旧仪一卷 汉卫宏撰 清王仁俊辑 23 汉官仪一卷 汉应劭撰 元陶宗仪辑 24 汉官仪二卷 汉应劭撰 清孙星衍校集 25 孙星衍叙录 26 汉官仪卷上 27 汉官仪卷下 28 汉官仪佚文一卷 汉应劭撰 清王仁俊辑 29 汉官典职仪式选用一卷 汉蔡质撰 清孙星衍校集 30 孙星衍叙录 31 汉仪一卷 吴丁孚撰 清孙星衍校集 32 孙星衍叙录
【猛将贾复】作战勇猛始终受礼遇
【煮酒论史】东汉累世公卿局面的形成与门阀的出现 在宦官、外戚的反复斗争中,官吏士大夫结成的政治集团也逐渐在起作用。随着大地主经济势力的发展,他们在政治上的地位空前加强。东汉后期察举征辟任官,渐渐注重门第阀阅,出现了累世公卿的局面。又由于私人讲经之风盛行,在官府中的大小官吏之间,逐渐发生了一种封建从属倾向,形成了许多官吏集团。
揭秘康熙爱吃素食的真实原因 中国皇帝的膳食讲究山珍海味、色香味俱全、奢华气派,但清朝的康熙和乾隆却偏爱素食。据说乾隆曾到扬州天宁寺,住持请他吃素菜,乾隆吃得很满意,对主僧说:“蔬食殊可口,胜鹿脯、熊掌万万矣!” 另有记载说,扬州某古寺有一名叫文思的和尚,善制各种豆腐素菜,特别是用嫩豆腐、金针菜、木耳等原料做成的豆腐汤,味道鲜美,受到乾隆赞赏,一度把“文思豆腐”列入宫廷菜单之中。 康熙皇帝玄烨, 是对医学颇有造诣的“医生天子”,尤其是他的饮食观,于今给人以启迪。 康熙非常强调饮食对健康的作用,反对随意摄取,主张合理饮食。 一是节饮食。在康熙的生活中,表现为不追求珍馐厚味,在他的食物谱中不见马牛羊、鸡犬豕之类的厚味,有的是果蔬食品。他说:“……养生之道,尤以饮食为要义,朕自御极以来,凡所供馔肴皆寻常品味。”他强调“适可而止”,他说:“所好之物,不可多食”。 二是慎饮食。这是对食物的审慎,亦即对食物质量的要求。首先强调要排除饮食中杂质,尤其是水。他认为“饮食物中,水为最切”,他对各地贡来的水和巡行在外用的水,定有自己的制取方法和定夺标准,并著有《水性记》一文而载入史册。 其次为多吃粗粮和蔬菜水果。康熙主张老年人饮食宜淡薄,多吃蔬菜、水果对身体有益。他说,他之所以到老而犹健壮就是这个原因。还有就是禁烟酒。康熙本来是吃烟的,他说,幼时在养母家就吃过烟,为戒别人吃烟,首戒自己,“欲法令之行,惟身先之”。 烟与酒相比,他更恶旨酒(美酒),“清淡作饮馔,偏心恶旨酒”就是他决心禁酒的写照。这是因为他认为酒有“乱人心志”和“致人以疾”的坏处。 康熙有一个很好的生活习惯,即进膳后,自觉保持良好的心态,只讲开心事,只说开心话,或者欣赏自己喜爱的古玩字画,他认为这样可以帮助消化。并说:“朕用膳后必说好事,或寓目于所爱珍玩器皿,如是则包含易消,于身大有益也。” 来源:学佛社区网
[贴图]清朝鼎盛时期的军容和武器装备
100年前中日韩首都的样子
清代如何疏解京城城市人口 雍正二年开始 外迁八旗兵丁及家眷 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廷定都北京后,基本上沿袭了明代的城市管理制度,但顺治初定都北京即于内城“分八列旗,拱卫皇居”,并迁移内城汉人之官民商贾于外城,推行兵民分城居住。清初北京内外城人口约11.7万户,55.6万人,其中内城八旗人口计约8万户,40万人。 随着政权的稳定,北京人口不断增加。一是关外的满洲八旗和蒙古八旗居民不断迁往北京;二是外省到京城谋生的人不断增加;三是进京投亲靠友的外省人增多。据《古代北京城市管理》记载:乾隆末年(1795年),北京内外城人口约15.74万户,74万人,其中内城约11万户,50万人,外城4.74万户,24万人。 面对北京“户口日繁,待食者众,无余财给之,京师亦无余地处之”的压力,清政府从雍正年间至乾隆年间先后采取多项措施疏解人口。 首先是将部分驻防在内城的八旗兵丁及家眷移至外城或郊外,按镶黄、正黄、正白、正红、镶白、镶红、正蓝和镶蓝等旗分别建房于城郊,移内城兵丁携眷分驻,至乾隆中期,清政府于四郊建造营房累计达4.8万多间,派驻京师八旗子弟人口总计约8万余。其中雍正二年(1724年)在圆明园建造营房1万间,分驻八旗护军5700多人。乾隆十四年(1749年),于香山设立健锐营,常规编制2000多人,另有家眷等。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设蓝靛厂火器营,有各种营房、官房1700多间,“额设鸟枪护军2643人,养育兵708人。”同时还将部分八旗兵丁及家眷派驻北京之外的省份驻防,雍乾两朝先后迁出驻防官兵及家眷共约9万余人。
【史料文献】东汉的农业 汉代至魏晋的壁画和画象砖石刻中有不少“牛耕图”(主要是东汉时代的),从中可以看到汉犁的整体结构和牵引方式。完整的汉犁,除了铁铧外,还有木质的犁底、犁梢、犁辕、犁箭、犁衡等部件。犁底(犁床)较长,前端尖削以安铁铧,后部拖行于犁沟中以稳定犁架。犁梢倾斜安装于犁底后端,供耕者扶犁推进之用。犁辕是从犁梢中部伸出的直长木杆。犁箭连结犁底和犁辕的中部,起固定和支撑作用。犁衡是中点与犁辕 前端连结的横杆。以上各部件构成一个完整的框架,故中国传统犁又称“框形犁”。这种犁用两条牛牵引,犁衡的两端分别压在两头牛的肩上,即所谓“肩轭”。这种牛耕方式俗称“二牛抬杠”,也即文献中所说的“耦犁”。
【汉婚姻法】汉代严格限制富人娶妾 “庶人一夫一妇” 蔡邕所著的《独断》中,记述过汉代的纳妾规定: “卿大夫一妻二妾” 有特殊贡献,才可以最多娶八个妾“功成受封,得备八妾”。 有点文化和身份的人,可以娶一个妾,即“士一妻一妾”。 普通老百姓是不准娶小老婆的,“庶人一夫一妇”,和现代一样,是一夫一妻制。
清朝的顶戴花翎 清末民初的大学问家齐如山晚年写有一本《齐如山回忆录》,该书根据自己的亲身所历记录了许多属于那个独特年代的见闻,今天读来,让人大长见识。 书的开头,林如山先生追忆了自己少年时参加科举县内小考的往事。齐如山先生是直隶省人,他谈到,在直隶流传着一首吟咏科考的民歌,云: 三年一考久曾经,永远缨冠借不成。 到时仍将毡帽替,糊层红纸替红缨。
摘自《清稗琐缀》:年羹尧特殊方式报师恩 年羹尧
【武装流民】赤眉兴亡录 转录 一楼祭天
【转载精品】汉代服饰全谱图之宫廷仕官服装
【图片】对比一下清代后宫和明代后宫的簪环首饰 我觉得每一件都非常精美啊,各有千秋,楼下上图。
【闲聊叙情】听说以后吧主要花钱买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在所有无吧主的贴吧申请吧主都被系统管理员拒绝了,很多发言数万的人申请几十次都无法通过,没有一个申请成功的,吧务长期(连续25天)不发言就会被百度免职,人少的吧是大吧小吧一起被免职,人多的吧只保留小吧(删个广告贴什么的),以至于很多吧现在都没有吧务,所有无吧主的贴吧的吧主申请都会被百度拒绝,我去吧主吧打听了一下,都说百度要赚钱,吧主要花钱买,但想买也买不到啊,不知道到哪里去买,通过什么途径买。 贴吧建议反馈吧说现在吧务不签到一般不会被系统撤销,但一定要发言,长期不发言就会被免职,有的吧三个大吧一起被撤销,有很多吧大吧小吧集体被撤销,而且再想申请吧务永远也通不过,不知道怎样才能花钱买到吧主。
【转载】东汉统一全国的战争 每天更新一段
[转录]从四爷的朱批了解他的更多面
【步步惊心】浅谈对四粉和八粉的几点看法 首先声明,我是博爱党,在我眼里四爷有四爷的好,八爷有八爷的好。从情场上讲他们都付出了真心,从战场上讲他们都是为了皇位,没有谁对谁错。虽然四曦恋的刻骨铭心和至死缠绵最令我感动,但八曦恋在我心中也是浪漫美好的。大部分八粉不理解四爷和若曦,大部分四粉也不理解八爷,因为人总是容易理解自己喜欢的人,对于不喜欢的人就是想理解也很难。四爷和八爷的粉丝中都是既有温和理性的也有偏激愤青,双方的误解和分歧也很多。我想简单说说我对八粉和四粉的几点看法。
【步步惊心】历史上康熙和儿子们的画像 康熙镇楼
【步步惊心】白衣悠蓝:执手相看魂欲销___评步步惊心里的四阿哥 初遇他时,她是十三岁的豆蔻年华妙龄少女,他则是二十九岁的大名鼎鼎的皇四子。 她对他一开始就是熟悉的,身为熟读史书的掉入古代躯壳的现代人,她一眼就知道眼前这个面色清冷喜怒不行于色的男人就是流传后世 的康熙第四子,未来的雍正帝。 若曦聪敏明智,知道整个皇宫唯有两个人不能得罪,一个是康熙,一个是胤禛。所以在被选入宫中,在养心殿奉茶,与众多皇子有所接 触时,她特意留心他的喜好忌讳。 他喜欢水泽木兰,喝茶时爱喝太平猴魁,最喜欢的颜色是雨后青蓝…… 她拜托一向交好的十三阿哥帮她打听,然后一点一滴谨记于心,是另有所图的,不过不是贪欲权利财富,而是力求自保。 她对他是欣赏的,欣赏他的卓越政绩,欣赏他的志向高远,睿智刚毅。但同时的,她也惧怕他,恐惧于他的手段残忍雷厉风行。 纯粹欣赏加惊惧,没有任何的儿女之私。 可谁知无心插柳柳成荫,口风不紧的十三竟然让当事人知晓她在探听他的私事,甚至,还给他造成一种她倾心于他的错觉。 当他站在她面前亲口告诉她想知道的答案时,恐怕她当时不是只有尴尬两个字能形容的吧。 说到这里,不觉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胤禛是个私生活极其严谨之人,最狠有意妄图偷窥他私事生活之人。这点从他登基后命高无庸向侍从重申违背养心殿规矩 的惩罚,后来杖毙私自传话的宫女事例上就可看出端倪,可此时,他居然落落大方地站在她面前,坦白不藏的告诉她有关他的 生平喜好,甚至记忆过往,这代表什么? 而后,若曦跟随康熙出塞行围,同行的有太子、大阿哥、十三阿哥以及他。若曦渴慕马上英姿,想学骑马,才有了他们第一次的肢体接触。 当他亲吻若曦的时候,若曦的抗拒一定让他百思不得其解,他以为若曦在他身上花了那么多年的功夫,引他上了心,此时又抗拒,必是玩 起欲擒故纵的把戏。谁料,事实并非如此,手写瑶笺被雨淋,模糊点画费探寻。他奇怪于若曦的看似有情却无意,后来才明白自己是误会,可他,却带着笑意说,他并后悔亲了她。 听到若曦要把他所赠送的木兰链子退还,他说,既然收了,就没有退还的道理、 他说,有些事情虽是你开的头,却由不得你说结束。 他说,总有一天,你会愿意戴上它的。 我看到这里顿觉有趣:东西她既已收下,就不允许她退还,那反过来说,是不是他已经送出去的情意,就不会再让它回头? 如此誓在必得的语气,是不是暗示:他也不知不觉沉溺下去了?而后是若曦生日,胤禛送了她三个玻璃彩瓶,分别装有依里木、海乃古丽、奥斯曼的美容汁液。这些东西,是维吾尔族的姑娘最喜欢的。 这份看似平常的礼物,不但让若曦喜悦愁苦掺半,也打动了书外的我。 想他一个胸怀远志才情豪迈的皇子,朝堂上的事忙的焦头烂额,平日里待人接物思量考察都费劲心力,居然因为一句若曦生长于西北边陲,就特地派 人千力迢迢地收集了这些东西。 礼物是平常的,其背后的心意确是不容忽视的,
【允冠百王】光武帝刘秀各个时期称呼大全 一楼敬我大陛下
【转录】《中国清代经济史》之康熙时期相关部分 文很长~持续更新
对现存几种雍正继位疑点的驳斥 既然是历史疑案,该质疑的就质疑,但不能下定论,这才是公正严谨的态度,所以此贴的目的不是为了说明雍正一定是正统继位,而是分析正统继位的可能性,对现存几种雍正继位疑点进行驳斥。
【建议反馈】03-14丨吧务后台吧务考勤显示错误会有影响吗? 我用客户端连续签到544天,但吧务后台的吧务考勤却显示我多日未签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错误?百度规定吧务每个月要保证用客户端签到20天以上,我明明已经用客户端连续签到544天了,为什么吧务考核却显示多日未签到?吧里明明只有3个吧务,后台却显示4个吧务签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错误矛盾?
【史海沉钩】破四旧时期照片 一楼祭天,作孽呦
和吴应熊一起被康熙处死的吴世琳是建宁公主的亲生儿子吗? 我希望吴世琳和吴世璠都是吴应熊的侍妾所生,这样公主的悲剧就会减轻很多。
老上海的房价 在老上海顶房子是要用金条的,小黄鱼一两黄金,大黄鱼十两黄金,小黄鱼大概价值30多元大洋,大黄鱼价值300多大洋,一枚袁大头重七两五钱白银。张爱玲的小说金锁记中提到一个好地段的花园洋房售价是八万五千元,换算成金条大概是二十七八根金条。1935年货币改革银元收回国有,但房屋的顶费还是多用金条交易。 这是抗战胜利之后上海报纸上的房屋出顶广告:
【允冠百王】终于签到满1000天了 撒花
【群号】欢迎加入汉朝历史★长乐宫 @赛典木 原贴发贴格式错误,替您重发。 欢迎加入汉朝历史★长乐宫,群号码:489299247,大家一起讨论汉朝历史,兼及通史!
【转载精品】典籍中的古人修身格言 美图镇楼
【转载】历代人口的官方统计数 历代人口的官方统计数 1992-01; 2002-10-29 修订
方家和丁家的孩子们的年龄是最大的漏洞 小时候方家最小的孩子方敏和丁家最小的孩子丁利蟹年纪差不多大小,但是14年后长大了,丁利蟹已经当了医生,而方敏还上高中,丁孝蟹说丁利蟹念了7年医科才当上医生,至少也应该比方敏大7岁,但这是不可能的,两家最小的孩子不可能年龄相差这么多,一个从医学院毕业了,一个还上高中。
【图片】贴几张名胜美图 法国舍农索城堡
【庆贺升级】经过连续729天的连续签到终于升到12级了 熬到12级真不容易啊,入吧729天才升到12级
【纪年】帝王干支纪年与公元纪年一览表
【感叹】汉明帝的贾贵人 一楼贾贵人
[新春祝福]雍正御笔福字 雍正御笔福字今天是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按照民间风俗二十九日早上要贴福字,请吧友们一起分享雍正爷的福气。
【人物史话】盘点中国历史上那些二婚皇后 王娡: 汉景帝的第二位皇后。王娡先是嫁于金王孙,并生有一女金俗,之后,被母亲送入皇太子宫,为刘启生下三女一子,其子就是汉武帝刘彻。景帝废了薄皇后之后,王娡与长公主刘嫖联手打败了栗姬及其子太子刘荣,坐上了皇后宝座,把自己的儿子刘彻扶上了太子宝座。
【简介】古罗马人的公共厕所不分男女
【图片】克林姆林宫沙皇施与农奴的酷刑 只上图 不说话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