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摩布达雅🌹
walbxx123456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关注数: 119
粉丝数: 1,116
发帖数: 49,835
关注贴吧数: 19
【饮食】东汉饮食
【水贴】颜值 金庸的女神夏梦镇楼
【人物故事】远离小人,远离是非 唐太宗问许敬宗: 我看满朝的文武百官中,你是最贤能的一个,但还是有人不断地在我面前谈论你的过失,这是为什么呢? 许敬宗回答: 春雨贵如油,农夫因为它滋润了庄稼,而喜爱它,行路的人却因为春雨使道路泥泞难行而嫌恶它;秋天的月亮像一轮明镜辉映四方,才子佳人欣喜地对月欣赏,吟诗作赋,盗贼却讨厌它,怕照出了他们丑恶的行径。 无所不能的上天且不能令每个人满意,何况我一个普通人呢? 我没有用肥羊美酒去调和众口是非,况且,是非之言本不可听信,听到之后,也不可传播。 君王盲目听信臣子的,可能要遭受杀戮;父亲盲目听信儿子的,可能要遭受诛杀;夫妻听到谗言,可能会离弃;朋友听信谗言,可能会断交; 亲人听到谗言,可能会疏远;乡邻听信谗言,可能会生分。 人生有七尺高的身躯,要谨慎对待听到的传言,舌头上有龙泉剑,杀人不见血。 哪个人在人前没有说过别人?哪个人背后不被别人评说? 唐太宗说:“你讲得很好,我会记住的!” 的确,一个人若想取悦于每个人是不可能的,但只要凡事依正道而行,无愧于心,别人说长道短,无须理会。 人若悟到这一点,自然就省却了许多的烦恼。这也应该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为人处世的借鉴和参照。 只要自己路走得直,无愧于心,完全不必去理会他人的评说。
一掌只握,一心之房,三寸见方,三寸天堂。 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恋落花。 从爱生忧患,从爱生怖畏;离爱无忧患,何处有怖畏? 是故莫爱着,爱别离为苦。若无爱与憎,彼即无羁缚。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重来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不爱功名利禄,只愿身披木兰。 只愿君心似我心 论雅致似竹露清风,看风姿是明珠玉润 以死酬情坠楼而亡的绿珠是妓女,击鼓抗金的梁红玉是妓女,不肯服侍金人吞金而亡的李师师是妓女,慷慨悲歌死而无憾的袁宝儿是妓女。 我知道所有人的结局,却惟独不知道自己的结局,难道这就是老天为我预备的结局吗? 我躲来躲去,没想到却落到了风暴中心。以前一直是旁观者的角度,看着各人走向他们的结局,如今自己也被拖进了这幕戏中,将来我该何去何从? 由爱生嗔,由爱生恨,由爱生痴,由爱生念。从别后,嗔恨痴念,皆化为寸寸相思。不知你此时,可还怨我恨我,恼我怒我?紫藤架下,月冷风清处,笔墨纸砚间,若曦心中没有皇帝,没有四爷,只有拿去我魂魄的胤禛一人!相思相望不相亲,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曲阑深处重相见,日日盼君至。 月亮和星星很难说哪个更好的,如果你不要只为错过月亮而低头哭泣的话,也许会看见繁星满天呢!那也是不逊于月亮的美景! 平常人家的老人,也许是儿子或孙子陪着散步,可这个称孤道寡者却是一个太监陪着。那个龙椅就如王母娘娘的玉簪,随随便便地已经把他和二十几个儿子划在了河的两端。 中国几千年地大物博、世界中心的思想,想真正接受新鲜事物绝不是一个皇帝感兴趣就能改变的。非要经过刻骨疼痛,几乎做了亡国奴之后,才真正意识到原来我们需要向外面的世界学习。康熙他不仅仅是因为称孤道寡而孤寂,他还因为懂得太多,眼睛看得太远而孤寂。自古智者多寂寞,更何况他还是皇上! 人生一梦,白云苍狗。错错对对,恩恩怨怨,终不过日月无声、水过无痕。所难弃者,一点痴念而已! 秋风落叶,它们都在自怜自伤,不想凋零落下,却最终逃不过落下的命运。 午夜梦回,我也曾梦见你在我身边,但眼一睁 却只有冰冷的夜。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人生一梦,白云苍狗。 错错对对,恩恩怨怨,终不过日月无声、水过无痕。 所难弃者,一点痴念而已! 当一人轻描淡写地说出“想要”二字时,他已握住了开我心门的钥匙;当他扔掉伞陪我在雨里挨着、受着、痛着时,我已彻底向他打开了门;当他护住我,用自己的背朝向箭时,我已此生不可能再忘。 之后是是非非,不过是越陷越深而已。 由爱生嗔,由爱生恨,由爱生痴,由爱生念。从别后,嗔恨痴念,皆化为寸寸相思。 相思相望不相亲,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曲阑深处重相见,日日盼君至。
【其他】东汉习俗史 节选自《漫步秦汉史之六》
【东汉石雕】光武帝陵南一公里处出土的石辟邪 1992年12月,洛阳孟津会盟镇汉光武帝陵南1公里处出土。 辟邪,意为“避凶”,又叫貔貅,人们往往用实物载体寄托趋利避害的思想,石辟邪便是一种辟邪工具。貔貅有嘴无肛门,能吞万物而不泻,因此又被民间视为财神。传说辟邪生性懒散,平日喜欢睡觉,收藏者每天最好把它拿在手里把玩一番,就为要叫醒它,这样财源就会滚滚而来,因此成为人们的收藏品和佩饰。 东汉石辟邪系用完整的一块青石雕成,高1.9米、长2.9米,重达8吨 横空出世。这件石兽代表东汉时期我国石刻艺术的最高水平。因其体形巨大、造型优美、年代久远,被誉为洛阳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一座的巨型石兽傲然挺立,石兽身长双翼,形似狮子,威风凛凛。,嘴大牙锐,身长双翼,昂首怒目,长尾拖地,双角直竖,造型非常奇特,似有正欲起飞之感。其实,从汉代到六朝,这类石兽的造型,无论是叫辟邪,还是叫“天禄”、“麒麟”、“狮子”,都是以狮子为原型进行某些部位的现象和夸张。辟邪,是古印度梵文的音译,意为大狮子。汉武帝太初四年(前101)狮子由今日斯里兰卡进贡入中原后,遂成为汉代时兴的艺术造型。这座石辟邪整个石兽身体比例、神态、肌肉线条恰到好处,形象浑厚凝重,神气十足,极具想象力;从雕刻技法来看,圆雕、平雕、线刻自然融汇,点、线、面、体结合得天衣无缝,展现了汉代炉火纯青的石雕艺术。 目前,在国内出土文物中,体形这么大、艺术手法如此精湛的石辟邪仅此一尊。被洛阳博物馆视为“镇馆之宝”。 石辟邪现藏洛阳博物馆。
【其他】东汉思想史 节选自《漫步秦汉史》之四
【历史回眸】白俄流亡中国的岁月 白俄(White Emigre)指的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后离开俄罗斯的俄裔居民,约有200万白俄流亡国外,其中流亡中国的白俄约有25万。 俄国“十月革命”后有几年内战,资产阶级、贵族、旧官吏,以沙俄海军上将高尔察克为首,在西伯利亚鄂木斯克组成反对苏维埃的“西伯利亚政府”,沙俄将军谢米诺夫也在俄国东部成立了“远东共和国”。 到1922年10月,红军已取得全面胜利。俄国资产阶级滨海地区临时政府最后一任首脑季捷里赫斯将军下令,所属军队向中朝边境附近撤退,并宣布让所有自愿离境者随同出国。当时他们朝两个方向撤退:一部分人走海路,前往中国的上海;另一部分走陆地,最终来到哈尔滨。
今天是9.9公益日 公益不是一个人捐一万元钱,而是一万个人每人捐一元钱。 公益不是土豪的事业,而是普通百姓的事业。
【历史回眸】百年前的劳动人民 老照片
【其他】东汉经济史 节选自《漫步秦汉史》之二
见解脱
【历史杂谈】从《金瓶梅》看明代的聘礼嫁妆 韩五姐嫁太师蔡京府翟管家为妾的半副嫁妆: 西门庆又替他买了半副嫁妆,描金箱笼、鉴妆、镜架、盒罐、铜锡盆、净桶、火架等件。 李衙内续娶孟玉楼的聘礼: 县中备办十六盘羹果茶饼,一副金丝冠儿,一副金头面,一条玛瑙带,一副丁当七事,金镯银钏之类,两件大红宫锦袍儿,四套妆花衣服,三十两礼钱,其余布绢绵花,共约二十余抬。 周守备府为陈经济娶缎子铺葛员外之女的聘礼: 十六盘羹果茶饼,两盘头面,二盘珠翠,四抬酒,两牵羊,一顶鬒髻,全副金银头面簪环之类。两件罗段袍儿,四季衣服。其余绵花布绢,二十两礼银,不必细说。
三言二拍·喻世明言·梁武帝累修成佛 经常有人质问:梁武帝信佛,为何佛不保佑他?事实上,梁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福报最大的皇帝之一,在位48年,高寿86岁,是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和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其家族兰陵萧氏子孙后代在隋唐一直是名门望族,在唐代做宰相的就有八位。 《三言二拍·喻世明言》中有一个故事,标题就叫做:梁武帝累修成佛。此故事详细讲述了梁武帝累世修行最终往生净土的过程。因为原文很长,所以每天持续更新。 在正式转载之前,先奉上梁武帝生平简介: 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郡武进县东城里(今江苏省丹阳市访仙镇)人,南北朝时期梁朝政权的建立者。萧衍是兰陵萧氏的世家子弟,为汉朝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1] 父亲萧顺之是齐高帝的族弟,封临湘县侯,官至丹阳尹,母张尚柔。他原来是南齐的官员,南齐中兴二年(502年),齐和帝被迫“禅位”于萧衍,南梁建立。萧衍在位时间达四十八年,在南朝的皇帝中列第一位。前期任用陶弘景,在位颇有政绩,在位晚年爆发“侯景之乱”,都城陷落,被侯景囚禁,死于台城,享年八十六岁,葬于修陵,谥号武皇帝,庙号高祖。
【步步惊心】步步刘诗诗剧照成“故宫展品” 网易娱乐8月2日报道 据台湾媒体《东森新闻》8月1日报道,刘诗诗因《步步惊心》爆红两岸三地,戏里身穿清朝宫廷服装,温婉形象令观众印象深刻。没想到她的古装造型居然出现在沈阳故宫里,令网友看展时一见惊喜:“原来旗袍上的大美女是诗诗姐啊!”
【龙的故事】近代关于龙的见闻录 本文转载自某博客,原文链接地址为: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blog.sina.com.cn%2Fs%2Fblog_530ed2760100em0t.html&urlrefer=061250e4dd210cf1677ea7b57f622db6
【允冠百王】刘秀赐予日本的金印现存于福冈市博物馆 《后汉书东夷传》:“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光武赐以印缓。” 这枚金印后来不知所踪,直到1784年,才在九州的福冈,由名叫秀治和喜平的二位佃农,在耕作挖沟时偶然发现。金印印面正方形,边长2.3厘米,印台高约0.9厘米,台上附蛇形钮,通体高约2.2厘米,上面刻有“汉委奴国王”字样,清晰的说明了倭国是汉朝的附属,是中日外交史上最珍贵的文物。
【历史杂谈】从《金瓶梅》看明代银子的购买力 首先看食品价格: 34回:这书童把银子拿到铺子,铡下一两五钱来,教人买了一坛金华酒,两只烧鸭,两只鸡,一钱银子鲜鱼,一肘蹄子,二钱顶皮酥果馅饼儿,一钱银子的搽穰卷儿。 再看服装价格: 56回:买了一件青杭绢女袄、一条绿绸裙子、一件月白云绸衫儿、一件红绫袄子、 一件白绸裙儿,共五件。自家也对身买了一件鹅黄绫袄子、一件丁香色绸直身,又买几件布草衣服,共用去六两五钱银子。
【其他】东汉政治史 节选自《漫步秦汉史》之一
【步步惊心】盘点步步惊心模仿红楼梦的桥段 永远的原著党,一部成功的清穿小说都离不《红楼梦》的功劳。
【节日祝福】端午节快乐
【州郡】东汉六郡八十一州县 在西汉十四州部基础上,东汉整合为十三州,改交趾为交州,把朔方并入并州。
【历史杂谈】上海酱园业的变迁 南京路上的酱园新闸路上的“永泰官酱”你知道旧时上海滩“三只缸”吗?所谓三只缸就是酱坊、酒坊、染坊。因三个行业都离不开水,少不了缸,利润丰厚而得名。造酱、酿酒、染纱(布)与百姓生活关系密切,生产经营稳当牢靠。它们生产工具原始,工艺简单,产品成本低,赚头好,被众多工商业者所看好,纷纷创业加盟,很快形成了自己的独立行业。本文要向你叙述的是关于酱坊的历史演绎。
【郡国】东汉十三州郡囯简介 刘秀在行政区划上废止王莽州郡县的名称,恢复西汉原有名称,又有所发展。
【人物故事】把伤害留给自己 二战期间,一支部队在森林中与敌军相遇发生激战,最后两名战士与部队失去了联系。他们之所以在激战中还能互相照顾、彼此不分,是因为他们是来自同一个小镇的战友。两人在森林中艰难跋涉,互相鼓励、安慰。 十多天过去了,他们仍未与部队联系上,幸运的是,他们打死了一只鹿,依靠鹿肉又可以艰难度过几日了。可也许因战争的缘故,动物四散奔逃或被杀光,这以后他们再也没看到任何动物。仅剩下的一些鹿肉,背在年轻战士的身上。 这一天他们在森林中遇到了敌人,经过再一次激战,两人巧妙地避开了敌人。就在他们自以为已安全时,只听到一声枪响,走在前面的年轻战士中了一枪,幸亏在肩膀上。后面的战友惶恐地跑了过来,他害怕得语无伦次,抱起战友的身体泪流不止,赶忙把自己的衬衣撕下包扎战友的伤口。 晚上,未受伤的战士一直叨念着母亲,两眼直勾勾的。他们都以为他们的生命即将结束,身边的鹿肉谁也没动。天知道,他们怎么过的那一夜。第二天,部队救出了他们。 事隔30年,那位受伤的战士安德森说:“我知道谁开的那一枪,他就是我的战友。他去年去世了。在他抱住我时,我碰到了他发热的枪管,但当晚我就宽恕了他。我知道他想独吞我身上带的鹿肉活下来,但我也知道他活下来是为了他的母亲。此后30年,我装着根本不知道此事,也从不提及。战争太残酷了,他母亲还是没有等到他回来,我和他一起祭奠了老人家。他跪下来,请求我原谅他,我没让他说下去。我们又做了二十几年的朋友,我没有理由不宽恕他。” 一个人,能容忍别人的固执己见、自以为是、傲慢无礼、狂妄无知,却很难容忍对自己的恶意诽谤和致命的伤害。但惟有以德报怨,把伤害留给自己,让世界少一些不幸,回归温馨、仁慈、友善与祥和,才是宽容的至高境界。
【史料】汉和帝的孝道 《资治通鉴.汉纪三十九》
【人物杂谈】清末第一美女格格痴恋溥仪一生终身未嫁 完颜立童记(王敏童),贝勒毓朗外孙女。 人称大格格或王大姑娘,婉容的表妹。她曾痴恋于溥仪,却被溥仪所厌恶,终生未嫁。
【画像】宋、元、明 三朝皇帝画像
【民国往事】民国著名美女照片
【史料】汉明帝女沁水公主 《后汉书 皇后纪》 皇女致,三年封沁水公主。适高密侯邓乾。
【怀柔天下】汉和帝如何处置“辱母案” 这几天被一起发生在山东的“辱母案”刷屏了。 在东汉,这个问题也曾摆在汉和帝面前。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汉和帝是如何处理这个在我们看来很尖锐的问题。 董黯,字叔达,一字孝治,生后汉时。家贫少孤,事母尽孝,采薪供养,甘果美味,奔献于母,母甚肥悦。比舍有王寄者,富而不孝。二母各言其子,寄闻而衔之,伺孝子出,苦辱其母。黯恐贻母忧,默而不言。母既葬,斩寄首以祭母墓,自囚以告有司。和帝释其罪,召为郎中,不就,以寿终。
【历史杂谈】汉代皇帝如何处置“辱母案” 这几天被一起发生在山东的“辱母案”刷屏了。 在汉代,这个问题也曾摆在一个叫董黯的年轻人面前。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董黯是如何处理这个在我们看来很尖锐的问题。 汉孝子董黯 董黯,字叔达,一字孝治,生后汉时。家贫少孤,事母尽孝,采薪供养,甘果美味,奔献于母,母甚肥悦。比舍有王寄者,富而不孝。二母各言其子,寄闻而衔之,伺孝子出,苦辱其母。黯恐贻母忧,默而不言。母既葬,斩寄首以祭母墓,自囚以告有司。和帝释其罪,召为郎中,不就,以寿终。 董黯字叔达,一字孝治。他出生于浙江余姚大隐。据说,他还是西汉儒学大师董仲舒的六世孙,有待史学家进一步考证。董黯年幼时就丧失了父亲,由母亲一把屎一把尿地带大,属于典型的单亲家庭。 穷人的孩子早懂事。董黯这孩子打小就很孝顺。家里很贫寒,他就长年累月到山上砍柴,到集市上换钱,来侍奉母亲。 有一次,母亲生病了,思念起家乡的水来。原来,当地濒临姚江。在古代,姚江这一带经常遭到咸潮入浸,变得非常苦涩,不能饮用。董黯就每次来回20多里路,从大隐溪上游的永昌潭担水回来,给母亲饮用。 在董黯的悉心照料下,母亲的病情终于好转了。 可就在这时候,发生了一件谁也意想不到的事情。 住在董黯东边,有一个邻居,叫王寄。此人家庭很富裕,可却秉性顽劣,对他母亲很不孝顺。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不孝之子吧。有一天,董黯的母亲和王寄的母亲见了面,拉起了家常,谈来谈去就谈到他们自己的儿子。当然,儿子孝顺不孝顺,母亲最有发言权。这两个母亲感触颇深,就说了一些孝与不孝的事儿。 巧的是,王寄刚好路过,听到了这些话。他迁怒于董黯的母亲,当场没有发作。这天,他等董黯离家外出时,悄悄来到董黯家,对董黯母亲进行辱骂殴打…… 董黯母亲无端端地受到这番凌辱,怎么会想得开呢?她忧愤不已,从此卧病不起,不久便离开人世。 董黯非常愤怒。不过,他考虑到王寄的母亲也年老了,不必去刺激她的情绪。就准备了一把刀,日夜放在枕头下,等待报仇的那一天。 终于,几年后,王寄的母亲病逝了。董黯等王寄办完母亲的丧事,就跑去杀掉王寄,取了他的首级,以此祭奠母亲的在天之灵。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接下来,董黯把自己捆绑起来,到官府投案自首。官府也不好处理这件事,就一级级往上报,最终来到汉和帝这儿。 汉和帝详细了解事情的经过之后,做了一个决定:他不但没有追究董黯“防卫过当”的罪责,还封他做郎中。 只不过,董黯志不在做官。他婉拒了做官,还是回到老家种田。 董黯的故事流传至今。他为母亲担水的那条溪水,人们改名为“慈溪”——这就是如今浙江很有名气、富得冒油的慈溪县。
【美图欣赏】对比一下明代后宫和清代后宫的簪环首饰 我觉得每一件都非常精美啊,各有千秋,楼下上图。 明朝流行红蓝宝石,清朝流行粉绿色玉石。明代的豪华,清代的秀丽。
【史料】汉明帝秦贵人家族 来个冷门人物吧
【贴图】《汉代服饰全谱图》之宫廷女装
【汇总】汉和帝时期对外战绩 窦宪在另外一篇贴子有提及,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反正把北匈奴打到没脾气。
【步步惊心】解惑八爷 关于八爷主要有两点疑惑,一是八爷会如何理解若曦让他放弃争皇位这件事,二是雪地分手之后八爷在大年初一依旧像往年一样给若曦送了一封信,但若曦连拆都没拆就直接退回去了,那么这封没拆开的信内容是什么呢?第一个问题我采用某位资深四粉的分析来解答,而第二个问题我采用某位资深八粉的分析来解答。
【美图】汉代才女词赋欣赏 一楼梨花凉凉
【八卦】又在《三言二拍》中发现一篇让汉明帝刘庄打酱油的文章 原文很长,每天持续更新。
【汇总】汉和帝的历史功绩 《东观汉记》:“孝和皇帝,章帝中子也,上自歧嶷,至于总角,孝顺聪明,宽和仁孝,帝由是深珍之,以为宜承天位,年四岁,立为太子,初治尚书,遂兼览书传,好古乐道,无所不照,上以五经义异,书传意殊,亲幸东观,览书林,阅篇藉,朝无宠族,惠泽沾濡,外忧庶绩,内勤经艺,自左右近臣,皆诵诗书,德教在宽,仁恕并洽,是以黎元宁康,万国协和,符瑞八十馀品,帝让而不宣,故靡得而纪。” 《后汉书》:“自中兴以后,逮于永元,虽颇有弛张,而俱存不扰,是以齐民岁增,辟土世广。偏师出塞,则漠北地空;都护西指,则通译四万。岂其道远三代,术长前世?将服叛去来,自有数也?”
【新春祝福】康熙御笔天下第一福 民间习俗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贴福字
【闲聊】陛下凉凉他们冬天吃什么菜 现在是冬天,我们在冬天想吃什么菜都能吃到,但是在汉代,陛下凉凉他们冬天吃什么菜呢? 腌菜是古人冬天最主要的消费蔬菜之一,先秦周王室设有专门负责腌制食品的人,即“醢人”。据《周礼·天宫》“醢人”条,腌菜设宦官(奄)1名,女工(女醢)20名,另外还有女奴(奚)40人,腌菜消费量很大,除食用外,多用于祭祀。从《周礼》所记来看,什么菜蔬都可“菹”,其中以韭、菁、茆、葵、芹、菭、笋7种菜蔬为主,称为“七菹”。 《汉书·召信臣传》:“太官园种冬生葱韭菜茹,覆以屋庑,昼夜燃蕴火,待温气乃生。信臣以为此皆不时之物,有伤于人,不宜以奉供养,乃它非法食物,悉奏罢,省费岁数千万。” 东汉学者卫宏《诏定古文尚书序》:“(秦始皇)乃密种瓜于骊山陵谷中温处,瓜实成,诏博士诸生说之。人言不同,乃令就视。” 《后汉书·和熹邓皇后传》,永初七年(公元113年)正月,邓太后在太庙祭祀完毕后,针对所献的反季节祭品下了一道诏书:“凡供荐新味,多非其节,或郁养强孰(熟),或穿掘萌牙(芽),味无所至而夭折生长,岂所以顺时育物乎!” 东汉刘熙《释名·释饮食》:“葅,阻也,生酿之,遂使阻于寒温之间,不得烂也。”现在所谓的“老坛酸菜”、“韩国泡菜”,均是用这种方法加工出来的。
【老掉牙的问题】“妻子和母亲同时掉水里,先救谁?” 此贴和历史其实没有多少关系,我原本打算转发在百家讲坛吧,但因为今天在本吧发现了一篇孔融《父母于子女无恩论》的贴子,很有感触,所以索性就转发在本吧了。
【重发】汉明帝刘庄和他的兄弟们 1、刘强(彊):东海恭王 ,母郭圣通。 2、刘辅:沛献王,母郭圣通。 3、刘英:楚厉王,母许美人。 4、刘庄 :汉明帝,初名刘阳,母阴丽华。 5、刘康 :济南安王,母郭圣通。 6、刘苍 :东平宪王,母阴丽华。 7、刘延 :阜陵质王 ,母郭圣通。 8、刘荆 :广陵思王,母阴丽华。 9、刘衡 :临淮怀公,母阴丽华。 10、刘焉 :中山简王,母郭圣通。 11、刘京:琅邪孝王,母阴丽华。
【转载】为何圣者并不主动干预世事? 总有人提问佛为什么不阻止恶人作恶,为什么不拯救苦难众生,要知道,圣者并不主动干预世事,很多事情,因上要努力,果上要随缘。 每次地震或其它灾难,事先都有高人知道,但他们从不对外透露。佛菩萨也从不主动干预世间生老病死,只有当你有强烈的愿望呼唤菩萨救命或治病时才可能出手。为什么?因果不可违。西藏历史上,吐蕃国王曾经三次均分国家财富,但是,之后,原先的富人很快又成为富人,原先的穷人很快又成为穷人,因果神验如此,人力不可改。数年前,陕西某市政府下令全城屠狗,各路善人呼吁取消此令,多方奔走,最终亦未能阻止屠杀,后有一神通人士观到,被屠杀的狗,绝大多数是侵华日军从地狱或鬼道出来投胎的。劫数难逃,人力不可改。所以,很多事情,因上要努力,果上要随缘。
【转载】南怀瑾50句人生精言,大度看世界,从容过生活! 南怀瑾是一位读书宏富、贯通儒释道、修行颇深的国学大师。他对人生有着很多的精彩议论,夹杂在他对儒释道经典的解说中,每一句都体现着他的学问和修为,每一字都体现出一种通透的质地。 这样一位智者的人生感言,极为难得,当今稀有,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和一再领悟。
【转载精品】分不清匈奴、突厥、鲜卑的,请看这些图 匈奴,突厥 ,东胡 ,蒙古 ,契丹 ,女真 ,回鹘 ,鞑靼 ,鲜卑 ,羌 ,党项 ,乌苏 ,柔然,当你看完这些少数民族政权的时候是不是特别乱。 其实他们都是北方的游牧民族,但由于不同时期,有了不同的政权,就像我们是秦朝,汉朝,魏,晋,这是同一个意思,总体来说这些游牧民族里有非常多的部落,某个部落强大时,便会和中华民族作一下较量,这时候就比较突出。 以下图片手工制作,不是精确的,大概区域划分一下。 秦朝时是这么个情况,匈奴是这样滴,匈奴特别猛,但还有个东胡也还不错,有块地落脚 。
【转贴】女人之高贵,源于灵魂之羞涩 女人之高贵,源于灵魂之羞涩。
【转贴】红楼梦里教的10个为人处世之道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步步惊心】你真的看懂步步惊心了吗 转贴,此贴原本为本吧旧帖,因原贴被隐藏,替楼主重发。
【元旦献礼】 康熙皇帝为病母祈福亲手抄《金刚经》
【美哉】雪中的洛阳白马寺 汉明帝刘庄敕造的洛阳白马寺是中国第一所佛寺
【步步惊心】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
【重发】汉明帝派哪个使臣到大月氏求取佛经 新来贵吧,求解 @侑子6iV 欢迎来到本吧,原贴未加【前缀】,故已删贴,现重发。
【怀柔天下】东汉十三州 东汉十三州包括: 雍州,豫州,兖州,徐州,青州,凉州,并州,冀州,幽州,扬州,荆州,益州,交州(另有一司隶校尉部,也称司州)。
【文物】东汉的石雕
【八卦】八大美女古尸复原图 大家想象一下梨花娘娘的复原图会是什么样子,可惜没有
小始俊真可爱 小始俊真可爱,比洋娃娃还可爱,看乞丐王子主要是为了看小始俊这个乖宝宝。 说实话星星真的不漂亮,智慧也不如始俊可爱。
张爱玲的母亲黄素琼
透过张爱玲的作品看老上海的物价 喜欢张爱玲的作品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感情细腻风格独特,二是因为我喜欢老上海,张爱玲的作品是了解老上海普通市民生活百态的一面镜子。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