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基咪装机
林北是王德发
有装机配置上面的问题跟需求可私
关注数: 67
粉丝数: 133
发帖数: 1,056
关注贴吧数: 21
七彩虹 iGame X870 Senna V14“柒小希”主板单品上市,2199 元 来源——AMP实验室 不是X870E 七彩虹在发售 iGame 柒小希首发纪念版硬件套装的同时也单独推出了其中的主板产品,即此前已有介绍的 iGame X870 Senna V14。iGame X870 Senna V14 主板采用标准 ATX 板型和白红配色,拥有包含右上立绘铭板与左下与背面剪影形象的多方位“柒小希”IP 深度定制设计。而在硬件规格方面,iGame X870 Senna V14 与此前已推出的 CVN X870 ARK FROZEN V14 完全一致,同样配备 14+2+1 相 80A DrMOS 供电,拥有显卡快拆结构。 内存: 4× DDR5 UDIMM (2DPC),支持 8200MT/s 内存超频。 PCIe 插槽: 1× PCIe 5.0×16(处理器直出); 1× PCIe 4.0×4(芯片组出,物理全长),与第三 M.2 盘位互斥; 1× PCIe 3.0×1。 存储: 2× M.2 22110 / 2280 / 2260 / 2242,PCIe 5.0×4(处理器直出); 1× M.2 22110 / 2280 / 2260 / 2242,PCIe 4.0×4(芯片组出),与第二 PCIe 插槽互斥; 4× SATA III 6Gbps。 网络: 有线:瑞昱 RTL8126-CG,支持 5GbE; 无线:联发科 Filogic 360(即 MT7925、AMD RZ717),支持 Wi-Fi 7 (160MHz) 与 BT 5.4。 音频: 瑞昱 ALC1220 CODEC。 外部 I/O: 板内接针:1× USB-C 10Gbps、1× 一分二 USB-A 5Gbps、2× 一分二 USB-A 2.0 (480Mbps)、3× 5V ARGB、1× 12V RGB; 后置接口:1× HDMI 2.0、1× DP 1.2、4× USB-A 5Gbps、2× USB-A 2.0 (480Mbps)、1× USB4 40Gbps(支持 DP Alt)、1× USB-A 10Gbps(支持 BIOS 更新)、1× 5GbE RJ45、一对 Wi-Fi 天线插孔、1× S/PDIF-out、5× 音频插孔。
魔改RTX 4080SUPER登场!32GB大显存+涡轮散热器,为密集AI服务 来源——AMP实验室 50系可预见的未来 关于显卡显存扩容,一直都有讨论,大部分讨论都在xx90的档位,而当年RTX 4090一路暴涨也是因为vBIOS泄露而可以改装到48G。而现在,关于RTX 4080SUPER的显存魔改也浮出水面。 RTX 4080SUPER 显卡在国内的二手市场出现了非官方魔改版,其搭载的 GDDR6X 显存容量被扩大至 32GB。这类经过改装的显卡并非由官方或正规厂商生产,而是第三方为了满足特定需求而进行的大规模改动。RTX 4080SUPER 显卡最初于去年 1 月发布,官方规格是配备16颗1GB的GDDR6X颗粒,构成了16GB显存,核心为 10240 个 CUDA 核心。这次出现的 32GB 魔改版本,与此前在 RTX 4090 和 RTX 3090 上看到的现象类似,主要目的是将原本用于游戏的显卡,改装成能用于 AI 训练的廉价替代品。对于需要大显存容量进行 AI 模型训练的公司或小型 AI 工作室来说,这是一种成本相对RTX PRO产品线较低的选择。 这些魔改版的 RTX 4080SUPER显卡目前已在咸鱼上大量上架销售,标价约为 9200 元左右,并且卖家称有大量的现货可立即发货。从已曝光的图片中可以看到,这些显卡采用了全新的鼓风式散热器,并贴有保护膜,背部还印有“CT AI”的标识,这家公司此前就曾被曝光参与过大规模的显卡改装活动。尽管显卡上贴有保修贴纸,但由于是非官方改装产品,实际的售后和保修服务难以保障。这种通过破解和技术手段来提升显卡显存容量的做法在业界并非首次出现。此前就有技术人士通过视频展示,在获得英伟达特定文件访问权限的前提下,标准游戏显卡可以被升级为拥有更大显存容量的混合体。随着 RTX 50 系列显卡逐渐入市,将较便宜的 RTX 40 系列显卡改装用于 AI 计算,正成为一些团体的新关注点。 不过,这类显存扩容魔改卡看起来美好,但是个人玩家如果是奔着打游戏用,那可千万别碰。这种产品就是属于瓷器活的金刚钻,而且魔改基本锁定了固定的驱动,这表示未来的游戏都得不到新驱动支持。
不怕就是不怕,AMD高管表态近期英伟达英特尔合作挑战 来源——头发实验室 自信这块 针对英特尔与英伟达宣布合作推出整合芯片的重磅消息,AMD 高管近日发表评论,表示 AMD 对自身的产品路线图充满信心,并将继续为 PC 市场提供“颠覆性”的技术解决方案。AMD 高级副总裁 Jason Banta 对此表示,AMD 对即将推出的产品组合非常有信心,并已做好准备与“英伟达-英特尔芯片”进行竞争。 Banta 提到:“我们对我们的路线图非常有信心。我们已经完成了一些非常激动人心的工作。大家已经看到了 Strix Halo 这样真正定义了产品类别的产品。我们将继续提供颠覆性的技术。”在移动计算领域,AMD 通过其 Strix Halo 等产品线,在性能和能效的整合上取得了显著进展。该系列 APU 在紧凑型设备(如高性能笔记本和迷你 PC)中表现出色。更重要的是,AMD 通过集成 XDNA AI 引擎,将设备上的 AI 计算能力提升到了新的水平,显示出其在现代移动 APU 的关键要素上已全面布局。 英特尔和英伟达的合作无疑是行业至消费者角度的全方位重磅消息,双方宣布将X86的强大性能和RTX 50 GPU整合到一个封装。这意味着 AMD 在 PC 市场,尤其是在笔记本电脑和集成显卡领域,将面临来自这对竞争对手的新型挑战。英伟达 CEO 黄仁勋此前曾表示,这款整合芯片的目标是进入多达 1.5 亿台笔记本电脑。 目前,AMD 的 Ryzen AI 平台已被 OEM 厂商广泛采用,包括笔记本制造商、迷你 PC 厂商以及掌机公司等,这些合作伙伴围绕 AMD 的 SoC 打造了强大的产品组合。面对英特尔和英伟达合作带来的激烈市场竞争,AMD 表现出毫不担忧的态度。Banta 强调:“我们非常有信心能够继续在那种竞争环境中保持竞争力。我们在笔记本、台式机、掌机以及其他外形尺寸上都有出色的解决方案。” AMD 计划在明年推出代号为 Medusa Point 的 APU 产品线,并于 2027 年推出 Gator Range 系列,两者都将基于下一代的 Zen 6 CPU 架构。虽然英特尔与英伟达的 x86 SoC 何时上市尚不明确,但毫无疑问,这场竞争的加剧对消费者而言是一件好事,因为它将推动整个行业的创新和进步。
25H2正式发布推送:宣称升级简单又方便, 但刚升级就确认4个bug 来源——硬件世界 在国庆假期,微软终于正式推出了Windows 11 25H2版本。 微软表示该版本在构建和运行时漏洞检测方面拥有重大改进,并结合了AI辅助安全编码,从而解决并减轻安全威胁。 此外,25H2 版本还移除了一些功能(如PowerShell 2.0和Windows管理工具命令行WMIC),来实现更精简的系统。 25H2和24H2共享相同的代码库和服务分支,这意味着所有25H2的新功能,24H2用户同样可以享受到。 事实上如果你已经安装了最新Windows 11 24H2的非安全更新,那么已经提前体验到了这些新特性。 对于使用24H2的用户来说,升级到25H2将非常快速且无缝,但如果是22H2或23H2,那么需要进行一次完整的系统升级,这将花费更多时间,并且会引入24H2/25H2的所有已知问题和特性。 对于商业和教育用户,Windows 11 25H2还增加了对Wi-Fi 7的支持,并允许通过Intune和组策略移除更多预装的应用商店应用程序。 至于支持周期,Windows 11 25H2将为家庭版和专业版提供24个月的支持,为企业版和教育版提供36个月的支持。微软指出,从24H2升级到25H2的过程更类似于从22H2升级到23H2的方式,即通过所谓的“启用包”(Enablement Package)来完成。 这是因为24H2和25H2版本共享一个共同的核心操作系统,且系统文件完全相同,微软在一篇新的支持文章中解释了这一机制: “Windows 11 24H2和25H2共享一个核心操作系统,拥有完全相同的系统文件集合。因此,Windows 11版本25H2中的新功能已经包含在Windows 11版本24H2的最新月度质量更新中,但处于非激活和休眠状态。 这些新功能将一直保持休眠状态,直到通过‘启用包’被激活,这个‘主开关’将激活Windows 11版本25H2的功能。” 这使得从24H2升级到25H2变得非常简单,用户只需安装启用包,然后重启电脑即可完成升级,因为系统文件保持不变,只有休眠的新功能被激活。 而且对于用户来说,获取所需的启用包(KB5054156)几乎不需要任何操作,它会通过Windows Update下载到PC上。 不过微软指出,要接收启用包,用户必须先安装2025年8月的更新(KB5064081),这是升级到25H2的先决条件。不过虽然25H2不会有重大功能更新,但是作为新补丁升级传统,这次自然也不会少了bug的问题,微软已经确认了25H2至少有4个bug。 具体来说,第一个是受DRM保护的内容在极少数情况下可能无法播放,第二个bug是Windows Update独立安装包(WUSA)无法安装.msu包,第三个是Windows SMB v1文件共享在Win11 25H2中被破坏,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无法在ARM64 PC上使用媒体创建工具。 这四个bug也不用详细解释了,微软已经确认存在,但表态大家不用担心,因为这些bug不可能影响多数用户,未来会在版本更新时修复。
RTX 5050成功改装成5050 Ti!逼近5060创多项世界纪录 来源——硬件世界 NVIDIA最新一代的入门级显卡RTX 5050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性能有限,但最近TrashBench通过一系列改装操作,让这款显卡的性能大幅提升,甚至接近了RTX 5060的水平,还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改装的第一步是更换散热器,TrashBench将RTX 5050原本较小的GPU散热器替换为RTX 5060所使用的大型散热器。这一过程并不简单,他通过钻孔等操作,使散热器与RTX 5050的PCB板兼容,并且在散热器上安装了GAMDIAS风扇以进一步提升散热性能。接下来他通过NVFLASH对显卡BIOS进行刷写,解锁了显卡的全部潜力,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操作虽然让显卡性能大幅提升,但也直接导致保修失效。 装后的“RTX 5050 Ti”频率从改装前的2.8 GHz提升至3.3 GHz,频率提升了约500 MHz,同时,显卡的功耗限制也从120W增加到140W,但由于散热器更大,GPU运行温度反从改装前的70°C降至约40°C。在性能测试中,改装后的显卡也在多个3DMark测试中获得了顶尖成绩,Time Spy Graphics测试中获得了11715分;在Steel Nomad测试中,获得了2703分,成为全球第一;在Port Royal测试中,获得了7001分,成为首个突破7000分的用户。虽然改装后的RTX 5050性能仍然比RTX 5060低14-15%,但差距已经从原来的33%大幅缩小,但考虑到改装的复杂性和保修失效风险,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直接购买RTX 5060可能仍然是更明智的选择。 另外NVIDIA在9月30日发布了581.42版本驱动程序,为《战地6》和《全境封锁:火线》带来了DLSS 4多帧生成技术。 但该版本驱动程序却引发了部分玩家的游戏崩溃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NVIDIA迅速发布了581.47热修复版本。 根据NVIDIA官方支持页面的说明,581.42版本驱动程序存在一个漏洞:如果游戏目录中包含中文字符且启用了“平滑运动”功能,游戏可能会崩溃。 估计这一问题影响的玩家不少,因此NVIDIA不得不紧急推出581.47热修复版本,除了修复这一问题外,581.47热修复版本没有其他改动。 目前受影响的用户可以从NVIDIA官方支持网站下载581.47热修复版本,该版本还包含了之前驱动程序的所有改进和优化,因此如果你是从较旧版本升级,可以直接安装581.47热修复版本,而无需先下载581.42版本。
硅仙人锐评英特尔:想要可靠交付代工,还有很长路要走 来源——AMP实验室 Jim:菜就多练 传奇芯片架构师、“硅仙人”吉姆・凯勒在接受日经亚洲的采访时,就英特尔前沿工艺发表了看法:英特尔正被考虑用于尖端芯片,但仍有很多工作要做才能交付一款可靠的产品。 他指出,英特尔在代工能力上仍需改进。目前市场对英特尔代工芯片的评价不一,此前业内专家对 18A 或 14A 工艺几乎没有发表意见。这次,吉姆・凯勒则表达了乐观态度。他表示,自己的公司 Tenstorrent 不排斥使用英特尔最先进的工艺,但英特尔还需要进一步努力以确保芯片的外部产量。“我们正在与台积电、Rapidus 和三星商讨 2nm 工艺。我们也会考虑让英特尔来生产芯片,但他们仍有大量工作要做…… 以提供真正可靠的技术路径。” 英特尔正在积极寻找外部合作伙伴使用其 18A 及未来工艺,目的是让代工部门从仅服务内部转向向客户开放芯片。据外媒 Wccftech 报道,吉姆・凯勒的评论表明,断言“英特尔工艺尚不适合客户使用”并不准确;实际上,英特尔正在快速推进芯片开发,只要这一势头保持下去就有潜力融入主流产品。 吉姆・凯勒拥有一家 AI 初创公司 Tenstorrent,该公司基于 RISC-V 架构设计 AI 产品,AI 芯片研发进展稳健。此前报道显示,Tenstorrent 正关注 Rapidus 的 2nm 工艺,凯勒也确认了这一计划。因此,2nm 工艺将在 Tenstorrent 的未来产品中发挥关键作用,而吉姆・凯勒几乎已接触到所有主流芯片厂商。 吉姆・凯勒是半导体行业的标志性人物。他曾在 AMD、苹果、英特尔和特斯拉工作过,因此他的观点和洞察力在业内备受重视。
微星确认 800系主板支持ZEN6系列锐龙 来源——AMP实验室 能不能战十年 主板制造商微星(MSI)近日确认,其最新的 AM5 平台 800 系列主板已经为支持 AMD 下一代基于 Zen 6 架构的锐龙(Ryzen)CPU 做好了准备。这一消息来自于微星 Discord 官方社群中的代表。当被用户问及 Zen 6 锐龙处理器在新款 800 系列主板上的兼容性时,微星代表明确回复这些主板将是 "Future CPU Ready"(已为未来 CPU 做好准备)。这再次印证了AMD 对于 AM5 接口的长期承诺。AM5 平台最初随 Zen 4 架构的锐龙 7000 系列一同发布,目前已经支持了 Zen 5 架构的锐龙 9000 系列,以及锐龙 8000G 系列桌面 APU。加上 Zen 6 架构的处理器,这意味着 AM5 接口至少将支持三代锐龙 CPU 产品。Zen 6 架构的锐龙处理器预计将在 2026 年下半年左右推出。当前,微星等主板厂商正在积极推出多款800系列主板产品,微星也推出新的MAX系列,据称其提升了BIOS容量,可能是为未来的更新处理器做好准备。
买霓虹线还送白金千瓦十年保电源——艾湃电竞GTR PLUS1000M ARGB 带派电竞太带派了 对于不少不太关注DIY业内的用户,艾湃电竞这么个牌子难免让人觉得陌生。艾湃电竞APEXGAMING成立于2017年,在美国加州诞生,由台湾上市公司首利实业与美国 Apextechusa 合资运营,也就是说这个牌子是美国牌子,但是台湾生产。公司产品也是机电散三样,口号“Make Gamers Better”,简单粗暴倒又真诚直白。 艾湃电竞最近上线了一款新的大瓦数电源产品,不过,虽然是新上线,但其实是去年的GTR PLUS 1000M的升级款。新款在名字上就增加了ARGB后缀,这时候要是没看标题的朋友就要问了,“不是,电源怎么ARGB?”。 对的,这时候你抬头看看标题,新款GTR PLUS 1000M ARGB为主板连接的24PIN供电线和显卡连接的12V-2×6供电线加装了霓虹发光模组,让这两处电源与机箱内部展示最多的部分做出了灯光效果。市面上几乎没有采用自带ARGB线材的电源,我能查到的只有一个Montech TITAN GOLD 1200 ARGB,但是这款电源目前只在台湾和日本售卖,大陆市场只能找第三方或者代购。 如今玩家对于机箱内颜值的需求日益提升,都想找到更加独门独特的RGB为机箱增添色彩。而电源这一块有两根暴露面积很多的线材,显卡供电和主板供电,一直没有以电源厂家官方的角度推出ARGB线材。这使得玩家们需要购买第三方定制线,或者联力的霓虹线,但这些终归不是原厂原配线材,万一出问题真扯皮起来那可就要了老命了。 艾湃电竞的这款电源则恰好处理了这个痛点,从厂家出发站台,直接为玩家提供第一方的霓虹线材。这样一来,在机箱内默默无闻的电源也有了展现RGB个性之处,就好像那个班上一直老实本分很有能力的劳动委员,毕业了突然化了妆换了一身炫彩礼服出现在晚会上让你大开眼界,我就问你带派电竞带派不带派。当然了,既然是ARGB,这两根线材的发光也是支持神光同步的,在外露的这一部分有个3PIN转5V ARGB延长线连接到主板进行同步(会不会有更隐形的方案呢?)。此外,在主要发光的这两支线材上,也增加了理线梳让线材保持整洁。来看看劳动委员妹妹的风姿吧:但是需要提到的一点是,这款线材采用的是光纤材质,如果用力压弯会导致内部的光纤折断,再通电的时候就会变成有个亮点在折断处了(还好我先做了功课没压力它),此外这个发光马甲线是单独的一年保修哦请注意 那始于颜值终于实力,再高颜值之前它还总得是一个有实力的白金电源。新的GTR PLUS ARGB实际上和去年推出的GTR PLUS如出一辙,电性指标一致,此外还提供了1200W的可选项。那么是不是保持了之前的水平,还是说有所变动? 电源外观尺寸是标准的ATX 140*150*85mm,作为一款千瓦级电源这个体积还是挺不错。拆解可以看到,风扇和之前不同,更换为了Globe Fan B1202512M,双滚珠风扇,以前是宝迪凯的12025风扇。来到内部用料上,首先是他们的三级EMI电路,一级EMI小板焊接了一个安规X2放电芯片,背面则是两颗蓝色Y电容,1.5μF安规X2电容、保险丝和共模电感。二级EMI部分也和先前方案一致,两个Y电容和一个压敏电阻,一套公模电感和一个X电容。在三级EMI部分则由共模电感、X电容和MOV亚敏电阻组成。主动式PFC则升级成了封闭式设计,可以更加增强EMI能力,同时也能减小体积。而再来看内部中最显眼的两颗大电容,这两颗来自于尼吉康的470μF 450V 105度高压滤波电容,之前是红宝石的大电容,同级换料,同样还是日系电容。 来到整流部分,开关管为东微650V 40A OSG65R099HT3ZF两颗,和去年有所改变,去年这里用的是OSG65R099HF两颗,可能只是批次变动;整流管为Wolfspeed C3D100660A,600V 10A碳化硅肖特基二极管。接下来是LLC电路,LLC开关管使用的是东微550V 23A OSG55R160FZF四颗,主变压器和原本方案一致,PQ3235+PQ3221。同步整流上,输出滤波电容还是4颗并联Unicon 1500μF 16V,旁边还有三颗并联棒状电感保持原方案一致。 DC-DC部分,两组贸达APW7073降压控制器不变,采用电压模式控制,具备欠压和过流保护,采用SOP-14封装。降压开关管不变,FETek FKBA056,6颗对应两路降压输出。整体内部的用料和原本方案基本一致,替换的部分也只是日系同级平换,然后略有一点小升级。 电气性能上,GTR PLUS ARGB 1000M做到了 80PLUS白金认证,115V/230V全功率段大于90%转换率,支持PCIe5.1和ATX3.1规范,至于纹波?保持时间?这些我没条件测,官方也没数据,就此作罢。电源开关附近还有一处ECO按钮,按下之后可以开启风扇智能ECO模式,其风扇策略是在30%负载以下时保持主动停止状态,无风扇噪音。 在线材配置上,GTR PLUS 1000M AGRB使用了全系镀锡铜方案,提供了一支24PIN带霓虹马甲的主板供电线缆、两支CPU 4+4PIN单对单供电线、一支12V-2×6带霓虹马甲的显卡供电线缆、三支PCIe 6+2PIN单对单供电线,两支一拖四SATA线材和一支一拖四大4PIN供电,全套线材为压纹整线,手感柔软,比较方便装机。再次强调的是,两个带霓虹马甲的马甲部分是保修一年的,并且有防拆设计,光纤材质千万别压力大角度弯折。目前电源市场价格疯狂内卷,白金大瓦数电源一堆给你干到五六百,所以如果单看其电源部分,竞争力不算强,但是若是结合它的主要卖点,霓虹马甲线这块,联力的四代无线版这两支线材加上发射器900+元直接赶上了这台电源的价格,那换句话说是不是可以叫买霓虹马甲白送千瓦白金电源?这样一看那简直就是划算到炸裂啊。狗东平台GTR PLUS ARGB 1000M起售价为899元,白色版本为929元,后面1200W两款分别为1099元和1129元,这个价格,够不够带派?
只需简单替换两个文件:AMD RX 6000也能高画质跑FSR4 来源——AMP实验室 AMD FSR4、NVIDIA DLSS4这样的新技术总是不愿意下放给老卡,其中有技术原因,更有非技术原因。 此前AMD FSR4已经被移植到RDNA3 RX 7000系列、RDNA2 RX 6000系列上,虽然不完美但确实能跑,而且画质显著提升。 但之前的方法需要2023年9月的老驱动23.9.1,缺乏最新优化和修复。现在又有玩家研究出了更简单的方法,只需替换两个文件就可以,堪称两全其美。 首先分别下载新旧驱动,可以是25.9.2、23.9.1版本,然后将其解压缩。 然后在老驱动Packages、Drivers、Display、WT6A_INF、B395348目录中,找到amdxc32.dll、amdxc64.dll复制。 再转到新驱动的同样目录下,注意Bxxxxxx后边的数字不一样,将文件粘贴进去,覆盖已有文件。 最后直接安装解压、替换文件后的新驱动。 RX 6800RX 9070实测效果相当不错:在RX 9070、RX 6800上,游戏画质几乎没有任何区别,而且在原生、质量、性能等不同模式下,几乎都没有任何鬼影、残影。 有人还在Steam Deck上做了实验,RDNA2定制版GPU同样可以跑FSR4,关键是画面更锐利性能无明显损失,只是受制于CPU、GPU能力有限,帧率不是很高。
又双叒叕是新名字!英特尔酷睿Ultra X来了 来源——硬件世界 从Meteor Lake处理器开始,Intel放弃了沿用多年、深入人心的酷睿i系列命名,引入全新的“酷睿Ultra”,而根据曝料,在即将到来的Panther Lake家族中,将出现新的“酷睿Ultra X系列”。据悉,Panther Lake处理器仍将延续酷睿Ultra的命名方式,如无意外将会叫做酷睿Ultra 300系列,包括酷睿Ultra 5/7/9 300三个子系列。 同时,Panther Lake还会引入酷睿Ultra X系列,包括酷睿Ultra X5/X7/X9三个子系列。 比如已知一款“酷睿Ultra X7 358H”,大概率会配备4个P核、 8个E核、4个LPE核共计16个CPU核心,以及12个Xe3 GPU核显核心。 至于这个“X”代表什么,目前尚无明确说法,可能是GPU更强,可能是NPU更强,也可能是不同的功耗级别。 PS:Intel将在节后的10月9日晚解禁公开Panther Lake的架构、技术,但暂时不会有型号、配置规格。说到Intel,在美国政府、NVIDIA连续入股Intel之后,这两天又曝出还有一些公司正在排队投资Intel,一个是苹果,一个是台积电。 作为美国大到不能倒的半导体企业,Intel寻求美国公司投资入股不让人意外,但是台积电入股的话就有些微妙了,一方面他们是合作伙伴,但另一方面又是竞争对手,有一种既生瑜何生亮的情节。 之后台积电CEO魏哲家也断然否认了这个可能性,表示双方没有任何入股或者合资的讨论。 对于台积电是否入股Intel一事,知名产业链分析师郭明錤也发表了他的观点,他分析了美国官方对这事的想法,认为站在提升美国半导体出发的角度来看,台积电入股或者合资都远不如直接投资美国扩增产能。 他认为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也是台积电否认双方有过入股或者合资讨论的原因。 按照郭明錤的说法,美国官方不期待台积电投资Intel就是钱太少了,NVIDIA才给了50亿美元的投资,苹果就算有投资,估计也是这个水平,而台积电在美国的投资高达1650亿美元。 台积电在美国投资建厂也不只是生产对台积电来说已经相对落后的5nm、4nm工艺,后续建造计划还包括更先进的封装厂及下一代工艺,A16、A14等工艺也会转移到美国生产,占比在1/3左右。 美国商务部长前几天已经放出风声了,说台积电等台系公司占了全球先进工艺95%的产能,这风险太高了,起码要转移一半到美国,这就是美国人的想法。
“我买下了EA”:沙特石油王子Steam改名笑傲玩家群 来源——AMP实验室 沙特公投资基金、银湖资本以及 Affinity Partners 所组成的投资财团于 9 月 29 日宣布 550 亿美元(现汇率约合 3919 亿元人民币)的金额收购了 EA,实现了史上规模最大的全现金私有化交易。 参考协议,财团将收购 EA 100% 股权,交易预计于 2027 财年第一季度完成。届时 EA 将退市,继续由首席执行官 Andrew Wilson 领导,总部仍设在加州红木城。 而根据外媒 happygamer 报道,随着公告的发布,有玩家发现沙特王子“Salman bin Abdulaziz Al Saud”将自己的 Steam 账号改成了“我买下了 EA(I bought EA)”。根据其 Steam 资料显示,他除了是一位拥有诸多饰品的《DOTA2》玩家外,展示内容也不乏二次元要素。 不少玩家吐槽道“未来终于可以不用看包容内容了”,也有用户调侃称“花 550 亿只为改个用户名”,不过也有玩家对此质疑,认为这可能只是蹭热度行为。对此,外媒称整个事件都充满了荒谬和梦幻,可谓石油货币、游戏文化与社交媒体的终极融合。 公开信息显示,EA 在 2025 财年净营收约 75 亿美元(IT之家注:现汇率约合 534.41 亿元人民币),旗下拥有 《EA SPORTS FC》、《战地》、《Apex 英雄》、《模拟人生》、《极品飞车》 等知名游戏 IP。
黄仁勋:无需大学文凭,做这件事年薪就能超10万美元 来源——AMP实验室 给数据中心打灰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近日发表观点,指出随着全球数据中心的快速扩张,一个特定领域将为年轻人创造数以十万计的工作机会,且这些职位可能无需大学文凭。 黄仁勋在接受英国第四频道(Channel 4)采访时表示:“如果你是一名水管工或木匠,我们将需要数十万这类专业技术人员来建设这些工厂(指数据中心)。”他强调,每个经济体都将迎来熟练技术领域的繁荣,对这类人才的需求每年都将持续增加。黄仁勋的言论得到了实际投资的佐证。上周,英伟达宣布向 OpenAI 投资 1 亿美元,用于建设搭载英伟达 AI 处理器的专用数据中心。 根据麦肯锡(McKinsey)的预测数据,到 2030 年,全球 AI 产业在数据中心建设方面的资本支出预计将累计达到 7 万亿美元。以一座 25 万平方英尺(约合 7000 坪)的数据中心为例,其建造期间可雇佣多达 1500 名建筑工人。其中许多人的年收入可超过 10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70 万元),并且还有加班费,而这些职位并不强制要求大学文凭。 此外,一座数据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后,通常还需要约 50 名全职工人留守进行设备维护。据估计,每一个这类长期职位还能为周边经济创造额外的 3.5 个工作机会。 事实上,黄仁勋并非唯一一位对熟练技术工人短缺表示担忧的 CEO。贝莱德投资集团首席执行官芬克(Larry Fink)曾向白宫表达顾虑,认为当局遣返移民劳工,加上美国年轻人对这类工作缺乏兴趣,正在形成一个不利于数据中心建设的“完美风暴”。福特汽车 CEO 法利(Jim Farley)近期也指出,美国政府推动产业回流的政策目标与所需的劳动力之间存在差距。他曾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提到,美国目前已经短缺 60 万名工厂工人和 50 万名建筑工人。法利强调,如果缺乏必要的人力资源,所有回迁产业的计划将难以实现。
AMD介绍次世代GPU新技术,有效提升硬件加速,预计2026年底前推出 来源——AMP实验室 牢A技术博客一则 GPUOpen是AMD的官方开源论坛,最新帖子讨论了新的被称为Dense Geometry Format 密集几何格式的支持。这项技术可以通过着色器在现代GPU上使用,而真正的硬件加速DGF将用于未来的GPU,可能被称为RDNA5,或者是UDNA。DGF实际上在2024年已亮相,在今年夏天AMD还为其发布了初步Vulkan扩展。DGF将网格的小块(最多64个定点和64个三角形)打包到128字节的块中,每个块都以紧凑的方式存储,并使用轻量拓扑方案。新的示例演示了如何通过混合GPU上的顶点然后将更新的位置写回这些块来渲染动画。 在我们熟知的3D游戏中,所有三维物体都是由三角形几何体构成的,三角形越多对象就越平滑越真实,但在传统方案下,这些三角形是以占用空间大且不方便GPU缓存的方式存储的,导致需要大量内存空间,而GPU也很难快速和连续访问这些连续数据,从而致使渲染变慢。DGF便是将巨大的几何体网格分解成小块,每个小块包含顶点和三角形,随后DGF对每个小块进行有损压缩,记录相对于小块中心的微小偏移量,从而大大减少所需的存储空间。 DGF使得GPU可以只进行一次内存访问就可以获取整个块,并且该设计允许光线追踪加速结构直接使用压缩数据,而不需要先解压成三角形几何体。 根据AMD的说法,这项技术成本很低,在RX 7900XT上,博客中描述道不需要1%的帧时间进行大包,大部分时间资源仍然用于构建BVH和光线追踪,模型移动和变形时的内存使用量大大降低,对缓存友好。从技术上来说,DGF在每个GPU上都可以运行,但AMD正在为后来的新图形架构提供硬件支持。Reddit讨论中,指出英伟达实际上在RTX 40上就提供了相关几何压缩/集群技术,并且在RTX 50上实现了扩展。 RDNA5或者是UDNA 预计于2026年年底推出,同样这项技术也将出现在后续的游戏机SoC中,也就是PS6、XBOX后续机型中。
微星展示异形PCB RTX 5070Ti 隐藏供电设计,但是白色万图师 来源——AMP实验室 拿这玩意做实验? 各家都在尝试新型的隐藏供电方案,或者是把线缆省去构建更整洁的机箱内空间。华硕给出了BTF额外PCB供电方案,而微星也掏出了自己的一款设计。 日本油管主yt@harucan5492 上传了一条短视频,展示了微星在TGS东京电玩展上为RTX 5070Ti 设计的新方案。这套新方案很好的降低了电源连接器熔化的风险,并且有效地将供电线材隐藏到了显卡散热器深处。这个特定版本上,将显卡的供电连接12V-2×6接口放在了位于背板下方散热器内的约8厘米处。这块地方的散热器背板是可以被拆卸的,而在连接线缆之后,盖上背板整块显卡就可以看起来像无线版本一样。此外,这类特殊连接还规避了一直谈论的弯折空间问题,玩家们应该忘记不了这一接口的前身12VHPWR,这一接口本身设计存在缺陷,并且需要严格控制接口到机箱壁的弯折空间,否则会因为过弯折而造成松动和负载不均而熔化。实际上首个采用这种背置供电线的非公显卡并不是微星,在映众的新生代品牌电竞判客下就采用了这一设计,此前电竞判客RTX 4070概念版同样将供电接口放在了散热模组背部,使得电源供电线可以从显卡的下放进入,从而使得在机箱视角下达到无线缆的视觉观感。这款作为展示的微星显卡像是现在已有的RTX 5070Ti 万图师,但是采用了全白外观。但说实话万图师这款非公设计的风评并不好,微星目前所有的师字辈设计在市场上的非公设计中都是垫底水平。如果未来微星打算为万图师这么一款丐中丐推出特殊版本,那我想应该没什么玩家愿意去买它。
EA宣布被投资财团以550亿美元收购!明年Q1季度退市 来源——AMP实验室 见证史 美国游戏巨头 EA 于当地时间周一宣布,将被一个投资者财团收购,此次交易将使 EA 退出股市,预计将在 2027 年第一季度完成,该公司的估值将达到 550 亿美元(约合 3927.42 亿元人民币)。 收购 EA 的财团由美国投资公司 Silver Lake 和由特朗普女婿 Jared Kushner 创立的 Affinity Partner、沙特主权财富基金组成。三家基金提供了 360 亿美元的现金,剩余的约 200 亿美元将通过向摩根大通银行贷款的形式进行融资。现有股东将获得每股 210 美元。沙特主权财富基金在游戏行业表现尤为活跃。除了对行业巨头的多起投资外,还在 2022 年收购了移动游戏开发商 Scopely,并在去年收购了《宝可梦 Go》开发商 Niantic。 交易完成后,EA 的总部仍将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红木城,并继续由 Andrew Wilson 担任 CEO。 收购公告发布后,EA 公司 CEO Andrew Wilson 在官网发布一篇长文,向员工们谈到了关于 EA 公司的未来。根据交易条款,EA 股东将获得每股 210 美元(现汇率约合 1500 元人民币)的现金,使 EA 的估值达到 550 亿美元(现汇率约合 3927.42 亿元人民币)。经过仔细评估,EA 董事会认为这笔交易符合公司和股东的最佳利益。 Andrew Wilson 向 EA 全体员工表示: 这一刻是对你们的创造力、创新精神和热情的认可。你们创造了一些世界上最标志性的 IP,创作了激励全球社区的故事,并通过互动体验帮助塑造了文化。我们所取得的成就 —— 以及我们即将面临的 —— 都是因为你们。 我们正步入一个充满机遇的新时代。这是娱乐行业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最重要的投资之一。我们的新合作伙伴在体育、游戏和娱乐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他们坚定地支持 EA —— 他们相信我们的团队、我们的领导层,以及我们现在共同构建的长期愿景。 EA 的使命 —— 激发全球玩家 —— 继续指引着我们的所有行动。我们的价值观以及对全球玩家和粉丝的承诺保持不变。凭借持续的严谨性和卓越的运营,我们可以增强团队的创造力,加速创新,并追求变革性机遇,使 EA 能够引领娱乐的未来。我们将共同创造大胆、富有表现力且与全球玩家紧密相连的体验,激励一代又一代的玩家。 我很高兴继续担任 CEO,与我们的领导团队一起推进战略。在愿景的统一下,我们将提供超越平台的体验,赋予全球玩家创造大胆、互动且紧密相连的世界、角色和故事的能力。 感谢你的创造力、你的承诺以及你为 EA 每天带来的激情。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在新的合作伙伴的支持下,我们共同建设的未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光明。 艺电公司(Electronic Arts,简称 EA)是成立于 1982 年的互动娱乐软件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红木城,主营电子游戏开发、出版及销售业务,拥有《战地》《植物大战僵尸》《模拟人生》《FIFA(现已更名 EA Sports FC)》等知名游戏系列
冲高冲高!七彩虹X870E 火神现身,双槽1DPC内存超频强化设计 来源——AMP实验室 还有5个M.2 今年可谓是除传统四巨头外其它 DIY 主板制造商的“冲高”之年,七彩虹、铭瑄、蓝宝石等企业正陆续在 AMD 平台上推出自己的首批 X 系列新品,积极参与中高端市场的竞争,这无疑是对玩家的利好。 根据B站 UP 主 bili@讲广普的YEX 在七彩虹 i 玩派玩家集会广州站的实地拍摄,七彩虹此次展出了 iGame X870E VULCAN 主板的样品,这款旗舰定位新品采用了 2DIMM 1SPC (1DPC) 超频优化内存设计。根据这位 UP 主的说法,该主板拥有 5 个 M.2 固态硬盘位、具备显卡快拆结构、配有小显示屏。 造型倒是延续了英特尔Z系列这边的火神,规格从E-ATX缩减到了ATX。
蓝宝石氮动Nitro+ X870EA PhantomLink主板现身,定位兼容BTF显卡 来源——AMP实验室 2000价位? 蓝宝石,作为长久以来的AMD合作伙伴,一直在推出AMD的Radeon显卡,不过对其深入了解的玩家都知道,其实蓝宝石也是柏能旗下品牌,同门兄弟还有索泰、映众、万丽,这些都是N卡品牌。 而近些年AMD锐龙持续发力,AM5平台传奇长盛,蓝宝石也开始对AMD主板开始布局,最近一直在为自家的B850主板宣传。聪明的蓝宝石并不只停留在中端B850,他们已经准备好了更高端的X870/E主板。波兰的一家线上零售商展示了其新款X870E主板,型号为Nitro+ X870EA WiFi PhantomLink,这款产品在波兰报价为1382PLN,刨去波兰23%增值税,则为2001元人民币。这个价格对于一款X870E主板来说显然不能算是低端性价比产品,而其后缀PhantomLink也说明了该产品的独特卖点。这一技术实际上就是华硕此前公开的GC-HPWR连接器,可以用于BTF生态显卡的PCIe侧电源连接。 目前除了华硕有推出相关拥有GC-HPWR连接的显卡,蓝宝石自己也准备了Nitro+超白金RX 9070XT,这款显卡预计与该主板一起推出。该新型供电方案使得显卡无需传统电缆,即可直接从主板上获取高功率电力,从而达到更简洁的机箱内布局。回到主板本身,Nitro+ X870EA WiFi PhantomLink是一款ATX主板,提供最高支持256GB DDR5的四个DIMM插槽,M.2扩展包括双PCIe5 ×4 M.2+单PCIe4 ×4 M.2。网络功能支持5GbE LAN、WiFi7和蓝牙5.4。 蓝宝石明确定位这款超白金(现已改名氮动)主板为锐龙系统的优质选择,而不是继续在入门级领域竞争。而需要注意的是,蓝宝石目前的AM5板子并非由之前猜测的华擎代工,但是和七彩虹的主板靠的比较近,所以蓝宝石近些时间的产品和七彩虹主板产品有些相似之处。
海韵意外泄露RTX 50SUPER功率,电力消耗增加 来源——AMP实验室 准备好了足够电力吗? 传言称,RTX 50SUPER升级系列并不会很快推出,而是等到CES前后才将揭晓,虽然网上舆论似乎对这么一个说法比较失望,但实际上这是我预期的时间点。 而在它们推出前的几个月,英伟达的各类合作厂商会提前获取到这些产品的规格,从而制定相关的物料资料,例如电源制造商通常会将这些显卡列出支持列表中,虽然可能具有不正确的名称或者规格,但大概率是可信而准确的。 海韵有一个功率计算器小工具,用户可以手动选择参与计算的显卡,而在可选列表中,出现了RTX 5070SUPER和RTX 5070Ti SUPER两款尚未发布的显卡。海韵给出的功率中,RTX 5070SUPER需要275W的TDP,而RTX 5070Ti SUPER则为350W,都采用单支16Pin供电。根据此前流传的消息,RTX 5070SUPER提升了核心规模,采用的是完整GB205-400核心,提供6400CUDA内核,而换装3GB颗粒之后,显存来到了18GB。 RTX 5070Ti SUPER则仅提升了显存容量,核心规模不变保持为8960CUDA。两款SUPER产品的功率分别从250W和300W增加到275W和350W。 RTX 5080SUPER在这次并没有被提及,不过此前知名爆料者twi@kopite7kimi 已经对此有描述。RTX 5080SUPER较RTX 5080同样在核心规模上并没有提升,换装3GB颗粒而来到24GB,其功率则上升到415W。海韵功率计算器的泄密并不是第一次,早在去年7月份,这个时间点距离后来的RTX 50系发布还有6个月,功率计算器上就现身了RTX 50的从RTX 5050到RTX 5090五款型号的功率,不过现在看来,当时功率计算器上给的数据没一个正确,所以现在曝出的功率数字,也只能说提供个大致范围。
冲高端?蓝宝石X870/E型号现身电商平台 来源——AMP实验室 华擎代工 香港地区电商平台 2000Fun商城 上架了来自蓝宝石的 X870 和 X870E 主板,这将是蓝宝科技在锐龙时期第一次挑战基于 X 系芯片组的中高端 AMD 主板市场。 2000Fun商城 中的这两款主板具体名称分别为 PURE 极地 X870A WIFI7 和 NITRO+ 氮动 X870EA WIFI7,标价分别为 2199 港币和 2799 港币(约合 2015 / 2565 元人民币),不过并未提供具体外观。蓝宝石在今年 5 月 COMPUTEX 2025 台北国际电脑展上曾展出过一款名为 Nitro+ 氮动 X870EA WIFI PhantomLink 的特殊型号,其采用非背插接口设计但提供了 GC-HPWR 供电金手指接口。
英特尔推出“性价比图表”,号称酷睿200S系列优于锐龙9000系列 来源——AMP实验室 啊对的 英特尔近日公布了一张图表,称在游戏性能 / 价格比上,其新款 Arrow Lake 桌面处理器优于 AMD Ryzen 9000 系列。 英特尔在本次图片中对比涵盖酷睿 Ultra 9、Ultra 7 及 Ultra 5 多个型号,共 12 款 SKU 规格型号,而 AMD 当前在此细分市场有 9 款产品。英特尔通过多张对比图,将自家处理器定位在各段位与 AMD 对应型号直接竞争。在高端领域,英特尔酷睿 Ultra 9 285 和 285K 主要和 AMD Ryzen 9 9950X3D、9950X、9900X3D、9900X 处理器竞争。 在旗舰处理器对决上,英特尔表示酷睿 Ultra 9 285K 在游戏方面,和 AMD Ryzen 9 9950X3D 最多差距 9%,不过在内容创作方面,全面超越 9950X3D,在 Adobe After Effects 中超过 17%。在游戏测试中,英特尔对比了英特尔酷睿 Ultra 9 285K 和 AMD Ryzen 9 9900X 处理器,在《潜行者 2:切尔诺贝利之心》游戏中,285K 比 9900X 高出 14%。在中高端领域,酷睿 Ultra 7 265K 是英特尔宣传的重点之一。官方数据称其在 1080p 游戏性能与 Ryzen 7 9700X 相当,且按厂商建议零售价(MSRP)计算,性能 / 价格比高出 15%。对比 Ryzen 7 9800X3D 时,英特尔称价值提升 25%,但该型号被普遍认为是当前最快的游戏 CPU,在实际性能上仍有两位数百分比的领先。在主流市场,Core Ultra 5 245K 对比 Ryzen 5 9600X 时,游戏性能差距在 ±9% 之间,但凭借 14 核心设计,在内容创作和生产力任务中有明显优势。此外,英特尔还比较了入门级 Core Ultra 5 225 与旧款 i5-14400,声称在游戏性能上提升最高可达 43%。值得一提的是,近期有消息传出,英特尔13/14代酷睿或因供应问题而上调价格,平均提价20美元,幅度非常巨大。
称RX 9060 XT 16GB才是玩家最佳之选:老外给出四大理由 你认同吗 来源——硬件世界 在当今追求极致画质和高帧率的游戏时代,高端显卡似乎成为了玩家的“新宠”,但是对于大多数玩家来说,RTX 5090等高端显卡真的有必要吗? Wccftech给出了一个更务实的选择——AMD Radeon RX 9060 XT 16GB显卡,并列举了四大理由来证明它才是大多数玩家的最佳选择: 1、在1080p和1440p分辨率下达到“甜点”体验 根据众多评测,RX 9060 XT 16GB在1080p和1440p分辨率下的表现非常出色,在1080p分辨率下,搭配一款性能不错的CPU,该显卡能够轻松达到100fps甚至更高的帧率。 即使在1440p分辨率下,它也能在现代游戏的最高画质下保持稳定的60fps表现,这对于大多数玩家来说已经足够。 2、16GB显存容量,无显存瓶颈 16GB显存是RX 9060 XT 16GB显卡的最大亮点之一,与8GB版本相比,16GB显存容量能够在旧一代的PCIe接口上运行得毫无压力,更不用说在PCIe 4.0接口上了。 这意味着即使玩家使用的是AM4平台或英特尔LGA 1700/1200平台,也不会出现性能倒退的情况。在现代游戏的显存需求方面,16GB显存容量是“甜点”配置,玩家在1080p分辨率下甚至1440p分辨率下都不会遇到显存瓶颈。 评测结果显示,RX 9060 XT 16GB版本在许多3A游戏中的表现明显优于8GB版本,部分游戏性能差距甚至可以达到天壤之别。 3、FSR 4.0保驾护航 当玩家的帧率低于60fps时,AMD最新的FSR 4.0就可以提供帮助,许多现代游戏现在支持FSR 4.0,而那些原生支持FSR 3.1的游戏也可以通过AMD最新的 25.9.1驱动(或更新版本)用上FSR 4.0。 FSR 4.0在视觉质量和性能方面相比FSR 3.1有明显提升,即使在平衡模式或性能模式下,也能提供更清晰的视觉效果,大幅减少伪影和闪烁。 而且FSR 4.0是RX 9000系列显卡的专属,对于RX 9060 XT 16GB显卡的用户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4、性价比高,预算区间无敌 在349美元(国内为建议零售价2899元)的价格区间内,RX 9060 XT 16GB显卡没有真正的竞争对手。 其直接竞争对手RTX 5060 Ti 16GB的价格高出80美元,但性能提升却微乎其微,即使在光线追踪方面,两者的差距也不像它们的前辈那样大。 而且RX 9060 XT 16GB是最新一代显卡家族中唯一一款售价低于400美元且配备16GB显存的显卡。 而且考虑到RX 9060 XT 8GB和16GB版本之间的官方价格差距仅为50美元(国内为500元),实在不应该选择8GB版本,除非能以低价买到,或者预算实在无法承受16GB版本。AMD新品方面,华擎与卡普空合作,推出了一款特别定制版的显卡——Radeon RX 9070 XT Monster Hunter Wilds Edition 16GB。 这款显卡以《怪物猎人:荒野》为主题,将游戏元素融入显卡设计,为玩家带来独特的视觉体验。这款显卡本质上是基于华擎RX 9070 XT钢铁传奇,其外观灵感来源于游戏中的“Arkveld”怪物,显卡的上盖、风扇贴纸、背板和RGB名牌都采用了独特的设计,搭配顶级象牙银和青蓝色烤漆,展现出《怪物猎人:荒野》的风格。 此外,这款显卡还配备了独家的POLYCHROME SYNC Monster Hunter Edition RGB界面,进一步增强了游戏氛围。 在规格方面,RX 9070 XT Monster Hunter Wilds Edition与钢铁传奇版本完全相同,拥有2400 MHz的游戏频率和2970 MHz的加速频率。 这款显卡配备了16GB GDDR6显存,采用三风扇散热设计,搭配条纹状轴流扇、导流鳍片和超贴合热导管,确保在长时间高负载运行时仍能保持低温和安静。
RTX 50 Super显存暴涨50% 内存涨价终将影响到显卡 来源——硬件世界 最近三星、SK海力士及美光都已经或者正在发出通知,他们的内存价格涨幅多在20-30%。 这一轮内存芯片涨价原因是AI需求爆发,尤其是HBM内存需要更多的内存芯片产能,PC、手机市场的需求并不是关键。 但内存芯片涨价不止是影响AI,大家常见的电子产品多多少少都会被波及,内存条、手机不用说了,连显卡也会受到冲击,因为GDDR6、GDDR7也会面临供应受限的考验。 预计NVIDIA的RTX系列显卡就会受到影响,尤其是跳票到明年初的RTX 50 Super系列。大家都知道RTX 50 Super主要是显存升级,颗粒从2GB升级到3GB,大部分显卡是显存容量提升50%,CUDA核心数几乎不变。 唯一例外的是RTX 5070 Super,CUDA核心从6144个增至6400个(+4.2%),显存也从12GB来到18GB,而且功耗增加反而是最少的,只是从250W小幅增至275W。 整体下来RTX 50 Super系列显卡性能提升10%左右,功耗小增一下,但是价格差不多也要增加5-10%左右,并不是加量不加价。最近不少N卡用户玩游戏时碰到了问题,据米哈游官方消息,近期有不少使用英伟达GeForce RTX 50系列显卡和GeForce RTX 40系列显卡PC设备的玩家反馈,遇到了无法启动游戏的问题。 具体表现为,在尝试打开启动器或开始游戏时,启动器或游戏会异常崩溃,无法正常启动,受问题影响的游戏包括且不限于《原神》。经过官方的排查发现,相关问题可能是由英伟达显卡的AI插帧功能导致。 遇到相关问题的玩家可以参考以下操作,以尝试解决问题: 方法一:在“NVIDIA App>图形>全局设置”中,关闭AI插帧。 方法二:检查游戏安装路径及PC启动器安装路径,确保安装目录为全英文路径,不含特殊字符。若问题仍无法解决,玩家可通过米游社App右下角“我的”点击“联系客服”来联系客服进行反馈。
内存市场迎来新品牌:出手即DDR5-6200 CL26王炸!还是三风扇散热 来源——硬件世界 DDR5市场迎来了新面孔Origin Code,其Vortex系列DDR5将高速内存与大容量相结合,并率先采用带三个40毫米风扇的主动冷却系统。 Origin Code并没有选择从入门级或中端市场切入,而是直接瞄准高端市场,推出了容量巨大的内存套装,目前没有价格,但预计不会太便宜,Vortex系列DDR5内存条的首发阵容包括以下几种规格: 6200MT/s CL26 32GB套装(16GB×2) 6000MT/s CL26 48GB套装(24GB×2),双EXPO配置,最高可达8000MT/s CL36; 6000 MT/s CL26 192GB套装(48GB×4); 6000 MT/s CL30 256GB套装(64GB×4)目前市面已有6000 MT/s CL26的DDR5套装,因此6200MT/s CL26是一个新纪录,对于64GB的内存模块来说,6000 MT/s CL30同样是一个新纪录。除了速度和容量,Origin Code的Vortex系列DDR5内存条在散热上配备铝制散热片,还额外配备了带有三个40毫米风扇的散热模块。这些风扇采用双滚珠轴承,噪音较小,且在高负载下能通过22.5 CFM的气流保持较低温度。不过目前尚未找到Origin Code的官方网站,但根据其向ComputerBase提供的宣传资料,发现其与Biwin Technology的美国分公司地址相同,不知道二者有没有什么关联。
三叉热管:酷冷至尊挑战者系列风冷散热上市,3DHP热管独家设计 来源——AMP实验室 很有质感 酷冷至尊25日消息,其 3DHP 三末端热管系列风冷散热器正式上市,首发型号为挑战者 SE (Hyper 212 3DHP) 和挑战者 (V4 Alpha 3DHP Black)。 酷冷至尊的 3DHP 热管在传统 U 型双末端热管的基础上在中部添加了第三个末端,形成“山”字型,这一设计拥有更短的回水路径和热传导距离,热量发散效率更高,同时提升了热管与鳍片间的热交换速率,此外该设计也能降低对吹塔气流的干扰。 酷冷至尊挑战者 SE / 挑战者风冷散热器均采用单塔外形,配备 2 组 3DHP 热管,其中挑战者 SE 搭载 1 颗转速较高的 12025 莫比乌斯风扇、挑战者则包含 2 颗转速不同且较低的 12025 莫比乌斯风扇。定价方面,挑战者 SE (Hyper 212 3DHP) 的无光版本售价 79 元、ARGB 版本售价 99 元;挑战者 (V4 Alpha 3DHP Black) 售价 169 元。官方详情页没有标称解热功率,不过我询问客服,169这款挑战者V4解热功率为240W。 造型挺好看的,就是不知道这个塔体性能怎么样,体质差异大不大,这种工艺,良率应该差异比较大的。
13/14代酷睿将因供应问题涨价?! 来源——AMP实验室 你怎么敢?DIGITIMES独家报道消息,文章称英特尔正在计划提高其13和14代酷睿处理器的价格,这些属于Raptor Lake系列处理器因为臭名昭著的“缩缸”问题而一度价格下跌。其中,13代为Raptor Lake首发更新,14代为Raptor Lake Refresh,在13代基础上,英特尔设置了更高的目标频率。 DIGITIMES表示,英特尔有意将在第四季度上调Raptor Lake处理器的售价,从现行的均价150~160美元,上调20美元,涨幅超过10%。而近期PC市场已在承受上游内存、存储涨价压力,如今处理器也面临涨价,加上市场销售情况不佳,让各路厂商叫苦不迭。值得注意的是,价格上涨的英特尔Raptor Lake处理器已经是2022年10月的产品,毫无疑问的两代前的旧产品,然而由于新的桌面端Arrow Lake处理器表现一滩烂泥,Raptor Lake在零售市场反而成了中流砥柱,供应陷入紧张态势。 虽然目前还没有看到末端零售价格的上涨,但Raptor Lake的供应压力可能会在一个季度内开始显现。DIGITIMES声称每个SKU都将上涨20美元,这对于英特尔部分一直处于百元价位的处理器来说是无法容忍的。 英特尔或许想要用户转向更新的Arrow Lake平台,然而新平台在价格上迟迟不见下调,Arrow Lake Refresh也延迟到明年初开始推出,所谓的AI PC相关功能并没有成为主流用户关心的大事,用户更关心直接的CPU性能。
再次突破!内存超频全新世界纪录13020MT/s 来源——AMP实验室 击败APEX 新的速度纪录简直难以置信,这一超频新纪录来自加拿大超频玩家SaltyCroissant,他采用的是技嘉Z890 AORUS Tacchyon ICE主板,海盗船复仇者DDR5和酷睿Ultra7 265K处理器。这一新纪录是与其他著名超频专家如技嘉HiCookie、海盗船Sofos和Splave之间的合作。主板的上半部分都安装了专门的LN2(液氮)散热器模块下,而这次参赛的主板Z890钛雕实际上也在今年3月拿下了创纪录的12726MT/s频率,现在新的纪录再次在这块主板上诞生。正式验证纪录为12920MT/s,SaltyCroissant轻松打败了此前华硕ROG Maximus Z890 APEX主板上创下的12872MT/s纪录,新的纪录相比JEDEC的标准DDR5速度4800MT/s提升了2.69倍。而非正式记录下,Salty还分享了一张13020MT/s速度的照片。为了实现如此夸张的高速内存频率,时序也放宽了很多。从CPUZ面板可以看到,内存以CL68时序运行,小参为128-128-256-1500-2T,这样的参数显然不会给各类应用带来最佳体验,但是这是实现创纪录OC频率所需要的调整。
你这是搞的二次元?撼讯推出新IP设计“夜岚 来源——AMP实验室 诡异 品牌拟人化形象逐渐成为各路厂商的新设计增长点,但是有的厂商似乎没有搞清楚用户要的是什么。外媒 VideoCardz 昨日分享了撼讯 PowerColor Radeon RX 9070 XT“夜岚”REVA 显卡的本体和包装盒渲染图。该卡即将面向中国市场发布。可以看到该显卡采用形象 IP 主题设计,基于黑色 PCB,棱角分明的外壳则为黑白双色拼配 + 半透明装饰。根据对比,渲染图相较五月的样品未调整模具造型,但在配色方面有所改动。参考今年 COMPUTEX 2025 台北国际电脑展上的拍摄,撼讯还将带来夜岚 IP 的立牌、闪卡、鼠标垫和 Q 版形象摆件等周边产品。 简单评价下,这个IP形象,这个外观设计,复古风味十足。
致态五周年消息:旗下新品牌“致态小翼”正式官宣!首发两款新品 来源——硬件世界 在成立五周年之际,长江存储零售品牌致态正式推出了旗下新品牌——致态小翼,首批共有两款新品。 新品牌将“数字人生,翼启体验”作为口号,将通过新颖的产品设计和稳定的性能表现,为新一代年轻用户提供实用、可靠、稳定的存储解决方案。两款固态硬盘新品分别是采用PCIe 4.0接口的致态小翼e7,以及SATA接口的致态小翼S001,将于近期陆续上市。官方表示,致态小翼旗下产品将兼顾颜值、性能、经济等多重优势,目的就是让用户选择更自由,未来还将持续推出更多满足年轻用户需求的优质存储产品。 另外近日十铨科技宣布,极其具创新性的外接式USB固态硬盘——T-CREATE EXPERT P35S,获得了中国台湾新型专利证书(证书号M662727)。 与传统外接式固态硬盘不同,P35S并不是通过加密或格式化来保护数据,而是采用了一种更为彻底的方式——物理销毁。这款产品内置了芯片击毁电路设计,用户只需按下产品的自爆按钮,NAND Flash芯片将立即被高压击穿并自爆,所有数据瞬间化为乌有,无法恢复。 这款产品正是之前推出的P250Q-M80 Gen4 M.2 SSD的外置版本,其“自爆”操作过程相当独特:用户需将自爆按钮向上滑动,然后进行两段按压。 首先,以100至250克力的力度下压至4.0毫米行程,接着以400至600克力的力度进一步下压2.4毫米,SSD随即启动“自爆”模式。 在“自爆”过程中,SSD通过高压击穿技术物理性摧毁NAND Flash芯片,电击后芯片甚至会烧至冒烟,场面十分震撼。 当然,P35S的目标用户并非普通消费者,但对于一些对数据保密性要求极高的特殊行业应该还是有一定吸引力。在市场前景方面,HDD机械硬盘、SSD固态硬盘现在是两大主流存储选择,本来在数据中心市场HDD还有容量优势,但在接下来的AI时代HDD硬盘已经完全干不过SSD了。 Embedded网站撰文分析了SSD、HDD硬盘在AI时代的前景,指出AI工作负载对基础设施的需求跟传统企业级应用有根本性不同,具体如下: 对海量数据集的高吞吐量访问 存储和GPU之间的低延迟路径 可扩展的容量,随着模型复杂性和数据集大小的增长而同步增长 在耗电的AI集群中控制能效成本 简单来说就是AI负载对存储系统的性能要求高,也需要低延迟,还要扩展性灵活,最后就是能效要高以降低成本。 在这四个关键指标中,HDD硬盘根本没法打,24TB的HDD硬盘已经是很大了,但SSD可以做到128TB,每TB的速度可以做到1GB/s,RAID下甚至能到3GB/s,比HDD硬盘快了5-10倍以上。 HDD硬盘之前引以为傲的可靠性也比不过SSD了,因为企业级SSD硬盘有更长的使用寿命,还有10年质保,而且还有额外支持,可以一直用到物理耗尽。 而且可靠性不止是寿命,还要看运行稳定性,HDD阵列重建需要数天时间,SSD可以显著缩短重建时间,降低不能运营的时间。 能效方面当然也是SSD完胜,每TB数据瓦数显著低于HDD硬盘。 如果放眼未来两三年,SSD硬盘容量将提升到256TB、512TB,那时候双方的差距就更大了,而希捷、西数预计在2030年后才能推出100TB的HDD硬盘。
机构分析:PC游戏硬件营收增长35%,但入门级PC玩家萎缩 来源——AMP实验室 都去搓玻璃 分析机构 Jon Peddie Research 在一份发布于当地时间 18 日的报告中预测,2025 年全球 PC 游戏硬件市场将在 Windows 10 EOL 的推动下实现 35% 的同比增长,来到 445 亿美元(现汇率约合 3166.49 亿元人民币);而未来三年的营收规模也将维持在大致相当的水平。 JPR 的“PC 游戏硬件”口径包含用于游玩游戏的台式机、笔记本电脑、独立显卡和外围设备。JPR 分析师 Ted Pollak 表示,微软推动 PC 操作系统全面转向 Windows 11 意味着超过 1 亿的玩家需要升级 CPU 和主板乃至内存,这部分的需求主要流向了 OEM/SI 统治的整机市场。 Jon Peddie 本人则提到,该机构认为未来五年入门级 PC 游戏玩家数量将减少约 13%,这其中超过 1000 万人将彻底退出 PC 平台、另外数百万则转向中高端游戏 PC。入门级PC玩家减少并非短期现象,手游、掌机等平台体验确实在提升,并且当下游戏开发商不断在推出多端共通的游戏产品,这使得部分玩家停留在了手机端。 此外,入门级PC在性价比上确实在下降,游戏开发商的摆烂优化也迫使三四千元的这类主流预算机器,难以保证一个良好的游戏体验。不过从整体来看,PC游戏市场正在经历一次结构性升级,而非简单的“扩张”或“衰退”。
老树再逢春, 6000系A卡启用FSR4,性能稍微减少,画面质量大进步 来源——AMP实验室 好,把他们开源! 现在看来,不久之前的FSR4源代码泄露事件影响正在不断发酵,在AMD不久以官方口径表示FSR Redstone 技术将官方支持第三方显卡,这次泄露事件很有可能是AMD故意为之。一些拥有开发能力的用户开始在旧显卡上启用这项新技术,例如RX 7000和英伟达的RTX 30系列,这些显卡的性能并不落伍,若经过FSR技术的加持,它们也能获得不落后于现在RTX 40/50主流显卡的性能。 这些泄露的文件经过调整修改以支持FSR4中的INT8而不是FP8,INT8使得那些原本不受支持的显卡也可以运行FSR4,这甚至包括了更古早的RX 6000系列。 基于RDNA2架构的RX 6800XT用上了FSR4技术,来自Chiphell论坛的用户尝试将AMD FSR4在RX 6800XT上运行,测试的游戏为《剑星》PC版。这款游戏支持FSR3技术,用户通过第三方软件OptoScaler,使用自定义修改的DLL在Model 3模式下游戏启用了FSR4.0.2。相比于FSR3,该游戏呈现了更高的视觉质量,但是性能略微有所下降。原本在FSR3质量档位下,游戏的帧数可以超过110FPS;但是调整为FSR4质量档位后,游戏的帧数下降到100~107FPS左右,该用户表示性能其实下降了10~20%,不过,对于这些原本帧率就超过了100FPS的游戏,推荐使用FSR4技术,因为这帧数等级不如追求更好的画面质量。 此前AMD官方的软件总监Chris Hall透露,FSR Redstone 基于 ROCm 项目中的“机器学习转代码”开发,其内置的神经渲染技术通过 ML2CODE 转化为着色器代码,这意味着 FSR Redstone 可以在没有 AI 加速能力的显卡中运行。FSR Redstone 不依赖专用的 AI 核心,只需要 GPU 着色器就能实现,由于这种设计,FSR Redstone 可以兼容一些较旧的 RDNA 3 架构显卡,甚至能与英伟达 RTX 显卡相容。尽管三家显卡都在产品中加入AI相关的单元,新的超分算法也都用到了人工智能技术。但是FSR4这一适配,让原本在此方面落后的老显卡,再次焕发活力,在那个完全转向AI的未来到来之前,老显卡们可以得以发光发热。
英特尔独显B60 24G上市开售,599起,RTX 5070现已全球跌破首发价 来源——AMP实验室 我等两年捡垃圾 一切都在悄然发生,英特尔的Battlemage Pro显卡B60就这么突然上市了,起先,这款产品显然只面向OEM和整机方案渠道商,但是现在单卡已经上市,并且以599美元价格推出。美国线上平台Central Computer现在以599美元的价格出售华擎的“非公”版本Arc Pro B60 显卡,折合人民币4262元,这显然是目前消费端能购买到新卡中的最便宜的24GB显存产品。该设计为华擎Arc Pro B60 Creator,从标题来看就知道这是一片专注于工作站的显卡。24GB显存但它并不是双GPU卡,那是铭瑄Turbo目前独占的一个设计。 Arc Pro B60采用了和Arc B580同样的BMG-G21 GPU,规格完全一致,启用了20组Xe2核心,提供2560个流处理器,得益于192Bit显存位宽,因此可以搭配12的倍数容量显存。B580采用了6颗2GB GDDR6显存来达到12GB,B60只要轻松布局一下12个显存空位,就做到了24GB容量。 就市场价来看,B580目前价格普遍在1500这个段位,其中多出的12GB GDDR6显存自然远远不值这个加价。所以我们可能在一两年后,看到B60显卡以2500以内的价格出现在市场,作为一个AI爱好者这么个价格倒是值得尝试了。 而同期,英伟达的RTX 5070现在已全球确认跌破发行价,即使是在美国,处在关税和供应波动的情况下,RTX 5070也开始低于官方建议售价。某些非公版型号,包括遵从SFF-Ready的紧凑设计,售价约为523美元(约为3721元),官方的公版Founders Edition也重返上架,549美元(约为3906元)。在5个月前,由于汇率变动,RTX 5070在欧洲的售价调整,跌破了549美元,下降了约10%,但那时候主要是因为汇率影响,而非实际的折扣或者促销活动。 而在国内,RTX 5070的非公版价格也早已跌破首发的4599元,现如今直接查询,各家非公版综合均价在4300左右,有个别型号已经做到了4000元,虽然这些低价往往需要叠加补贴,但是最终到手价是这么个事,如果最近经常关注论坛,就会发现已经不少人下山了:这些信息都在表示供应终于赶上,并且可能各家渠道已经开始在准备为即将到来的RTX 50 SUPER更新减少库存,即使现在还在9月份,至少还有一个季度时间。50SUPER升级主要在于显存容量的拓展,但是RTX 5070SUPER在目前曝光的规格中,是唯一个核心规格也得到升级的型号,从5144升级到了满血的6400,此外显存拓展到非常讨喜的18GB。而SUPER升级往往加量不加价,RTX 5070可能将进一步降价,5070SUPER将挤占原本5070的价格段,所以一些零售已经开始让利减少库存,这也并非不可能。
1年前已秘密合作!NVIDIA 50亿美元砸向Intel:PC要变天 来源——硬件世界 曾经,Intel意图收购NVIDIA;如今,NVIDIA直接掏出50亿美元砸向了Intel。 NVIDIA将以每股23.28美元的价格认购Intel普通股,成为其大股东,而在技术上,双方通过带宽14倍于PCIe、延迟超低的NVIDIA NVLink总线技术,实现彼此CPU、GPU架构的无缝互连,包括PC、数据中心两大领域。 数据中心领域内,Intel将为专门NVIDIA定制x86处理器,用于NVIDIA AI基础设施平台,与强大的NVIDIA AI GPU形成更具竞争力的组合。 大家更关心的当然还是PC领域,Intel将在其x86处理器中以chiplets芯粒的方式集成NVIDIA RTX GPU,称之为“Intel x86 RTX SOC”,将广泛用于台式机、笔记本电脑等各类PC产品,涵盖消费、创作、教育、商务、游戏等众多领域。 显然,PC市场的一次惊天变革已经拉开了帷幕! 特别是在笔记本电脑领域,NVIDIA GPU与Intel CPU本就亲密无间的关系,将更加深入。 比如对轻薄本、迷你机而言,深度集成的Intel x86 RTX SOC将让强大的性能整合封装在一起,不再需要独立显卡,就可以带来超高的GPU性能和能效,同时保持紧凑的体积,就像AMD APU,当然未来这种芯片还有极大可能用于更多类型的产品,可能性可以说是无限的。在联合发布会期间,黄仁勋表示:“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极具潜力的投资。这是一个重要的合作,对Intel和NVIDIA都将带来巨大收益。我们正在开发革命性的产品,目标是年营收将近500亿美元的市场,像数据中心CPU市场每年营收250亿美元,消费产品中仅笔记本电脑每年就销售1.5亿台。我们将覆盖消费PC市场的大部分。” 可以预见,这笔交易将是每年250亿至500亿美元的商机,双方的合作将进一步扩张AI笔记本电脑和轻薄本市场的市占率。 NVIDIA还强调,将致力于推动多个世代的联合研发产品路线图,彰显了对x86生态系统的长期坚定投资,同时也会坚定推进其他产品路线和架构的路线图,包括原有的Arm架构CPU。 对于此次投资合作,NVIDIA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表示:“AI正在推动一场新的工业革命,并重塑计算堆栈的每一层,从芯片到系统再到软件。这场变革的核心就是NVIDIA的CUDA架构。此次历史性的合作,将NVIDIA的AI和加速计算堆栈,与Intel的CPU和庞大的x86生态紧密结合,实现了两大先进平台的融合。” Intel首席执行官陈立武表示:“几十年来,Intel x86架构始终是现代计算的基石。Intel先进的数据中心和客户端计算平台,结合制程技术、制造、先进封装领域的实力,将与NVIDIA在AI和加速计算领域的优势形成互补,共同推动行业实现新的突破。感谢黄仁勋先生及NVIDIA团队对我们的信任和投资。”双方这次合作的宣布非常突然,几乎超出所有人的预料,此前也没有任何征兆。 但是事实上,黄仁勋透露,Intel、NVIDIA早在大约一年前,就已经秘密达成了初步合作协议,并开始了相关技术探讨,包括架构层面。 目前,已经有三个团队合作开发产品,而无论是PC芯片还是数据中心芯片,都会采用NVIDIA NVLink作为互连技术。 当然,考虑到芯片产品开发的漫长周期,尤其是需要深度整合双方的各项不同技术,兼顾不同指标,包括但不限于互连、封装、性能、能效、软件优化,可能需要三四年才能看到第一款产品,初步预计要到2027年底或者2028年初。 有趣的是,黄仁勋特别强调:“特朗普政府与此次合作没有任何关系,当然他们也会非常支持。我今天已经将此事告知(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他非常激动,非常支持两家美国企业肩并肩合作。” 发布会后,黄仁勋更是非常直接地说了一句:“我们很高兴投资了Intel,这项投资的回报将非常可观:我们将成为Intel CPU非常大的客户。” 华尔街分析师也非常认同这次合作,认为随着AI广泛进入PC,NVIDIA可能会从对Intel未来产品设计日益增长的影响力中获益。 另一方面,AMD、台积电、Arm等企业可能会感到很受伤。 AMD将独自面临两大巨头的合力狙击,从PC到数据中心都会承受更大的竞争压力。 台积电则可能会失去部分NVIDIA产品的订单,从游戏GPU到AI GPU都有可能,尤其是一旦Intel的先进工艺成熟起来。 Arm想要进军PC和数据中心市场,难度也将骤然提高,尤其是在数据中心领域,NVIDIA有了Intel做靠山,可能会大大减轻对Arm的依赖——Arm可能在想,当时收购我怎么就没成呢!Intel接受NVIDIA 50亿美元投资后,将在自家x86处理器内集成NVIDIA RTX GPU,称之为“Intel x86 RTX SOC”。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Intel将放弃或者不再重视自家的GPU?尤其是锐炫核显、独显将何去何从? 对此,Intel发言人给出了一份简短且模糊的声明: “此时此刻,我们不会讨论任何特定的产品路线图,但是此次合作是对Intel路线图的一个补充,Intel会继续提供GPU产品。” 至少,Intel短期内不会完全放弃锐炫显卡,包括核显、独显。 一方面,下代Xe3乃至是下下代Xe4的研发早已开始,不可能轻易说不做就不做。 另一方面,Intel、NVIDIA一年前开始合作,但首款产品至少要三四年才能推出,因此在这段时间内Intel仍然要依赖锐炫GPU。 但是未来,Intel处理器集成NVIDIA GPU之后,必然要威胁到锐炫GPU的地位,从桌面到笔记本都是如此,也必然会有一些变化。 事实上,锐炫独显的市场表现一直不乐观,不断有声音传出要放弃。 真心希望Intel的锐炫独显能继续做下去,让市场多一个选择,不然只会让NVIDIA更加垄断。
业界迎来大变 英特尔保证继续推出显卡产品,双英CEO电话会议解读 来源——AMP实验室 INTEL+NVIDIA=INDIA(?) 19日下午,英特尔CEO陈立武与英伟达CEO黄仁勋,在q4inc平台上召开电话会议解答了记者问题,彭博社、雅虎财经、CNBC、经济时报等媒体记者参与会议并提出了本次案件的问题。 合作X86数据中心CPU 英伟达以每股 23.28 美元的价格购入 50 亿美元的英特尔普通股,相当于英特尔约 5% 的所有权,这也让英伟达成为了英特尔的大股东之一。而作为技术型企业,入股英特尔自然也是为了展开深入合作。 黄仁勋表示,双英合作的产品首先是一款X86架构下的数据中心CPU,这款信产品将集成英伟达的NVLink技术,带动更大规模的数据中心算力集群。而我们知道,英伟达本身是有相关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但其产品Grace Superchip基于的是ARM CPU架构。X86是最深最长的护城河,而黄仁勋也在会议中感叹,目前依然有大量客户在基于X86架构进行开发,所以英伟达采取与英特尔合作的方式推出一系列解决方案,这些方案将推动机架级数据中心方案的进一步扩展。 合作面向移动端的SoC黄仁勋提到,每年有一亿五千万台笔记本电脑被售出,而英伟达的一块重要市场便是游戏和工作站。双方团队清楚的知道这一市场的庞大,因此双方正在打造一个融合两种处理器的SoC。 被称为x86 RTX SoC的新产品,通过NVLink接口将英特尔x86 CPU小芯片,与RTX GPU小芯片封装互联。这种类型的处理器外观上将很像标准CPU,可与AMD的APU相竞争。 这对于AMD来说可就是个难以逾越的大山了,英特尔本就在笔记本CPU领域拥有完全领先的约79%份额市场,而英伟达又占据了全球92%的游戏显卡,双英联合,将AMD在笔记本市场的挣扎可能完全压制。 代工的可能性? 这一问题想必也是大家所关心的,众所周知英特尔因为IFS部门一直没有重量级客户确认订单,而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英伟达的入股是否表示未来英伟达显卡也会交由英特尔代工呢? 金融时报的记者提出了这一问题,英特尔是否会作为代工厂,为当前最先进的AI芯片提供服务,这毫无疑问可以对更深层次的制造业合作铺平道路。有趣的是英伟达并没有对此直接进行回答,黄仁勋先是夸赞了一番台积电的强大魔力和非凡的合作关系,并且提到英特尔和英伟达都是台积电的优秀客户。 随后黄仁勋再次表示,本次的深度合作主要是为了打造具有NVLink的新产品,让英特尔能够进入英伟达的AI超算生态系统,将世界顶级CPU和GPU融合,随后再进入到消费级PC产品——换句话说,英伟达并没有确认未来的显卡产品会由英特尔代工。 局外——英特尔显卡的出路 电话会议问题虽然多样,但是两名大老板的回答却基本就是围绕数据中心新产品和RTX SoC所展开,所以我们再讨论到会议外的信息。 昨天消息公布后,不少玩家想到了英特尔自身的显卡业务ARC 锐炫,今年英特尔还将推出Battlemage架构的新产品B770。英伟达成为英特尔大股东消息传出后,网友们纷纷怀疑英特尔是否会就此停止图形产品业务。好在英特尔官方已就此发表声明,外媒PCWorld与Hothardware从英特尔发言人处收到了确切消息,“我们没有讨论具体的路线图,但此次合作是对英特尔路线图的补充,英特尔将继续提供GPU产品。” 英特尔将在今年推出的Panther Lake移动处理器上首次采用代号为Celestial的第三代Xe架构,而在这一代中显然不会出现任何英伟达的蛛丝马迹,但是后续的架构中,可能会出现英伟达的DNA。 此前有消息讨论,英特尔也在开发类似于AMD的AI MAX“Strix Halo”这样的竞品,而被称为Nova Lake-AX SoC的产品具有更大的iGPU、缓存和一些封装层更新,这里很有可能有英伟达的介入,可能基于Blackwell架构或者未来英伟达GPU的迭代。而在独显方面,ARC锐炫产品实际上与当下的英伟达RTX 已区分出了巨大的价格段位,英伟达的介入可能使得英特尔ARC显卡成为中低端小号,而RTX品牌产品则负责2500¥以上的中高端和旗舰产品。 当然这里只是猜测,双方的合作还在初期,这种基于股份的利益捆绑现在让英特尔能勉强站稳脚跟。但真正要让英特尔心肺复苏,还是要看到IFS部门能够取得巨头客户的订单。
奇妙短管设计,九州风神推出冰果LE240PRO水冷 来源——AMP实验室 有点可爱 九州风神 DeepCool 现已正式推出冰果 LE240 PRO 一体式水冷散热器。其采用了专为紧凑型机箱设计的 230mm / 260mm 超短水冷管,不仅消除线材冗余还提升了导热效率。冰果 LE240 PRO 延续了非 PRO 版本的“果冻光效”磨砂冷头设计,内置新一代三相六槽四极电机 2500~3400 RPM 静音水泵,水冷排支持防漏液动态平衡泄压,吹排风扇魔环 Pro 具有渐变环绕式 ARGB 光效。九州风神冰果 LE240 PRO 水冷散热器冷头高度为 65mm,冷排厚度为 27mm;风扇尺寸为 12025,扇体具体参数为转速区间 400~2400 RPM,最大风量 66.23 CFM,最大风压 3.27 mmH2O,最大噪声 36.07 dB(A)。
RDNA3显卡冷饭,AMD推出RX 7700,配备16GB显存 来源——AMP实验室 你是说RDNA3? 对于显卡这么一种产品,在玩家认知中一旦新一代产品推出,那么老一代的产品就不会再推出新规格的新型号了。然而AMD打破了这么一个刻板印象,距离上次RDNA3显卡的桌面版本系列更新已经过去了相当长的时间,而昨天,AMD宣布推出RX 7700“全新”桌面独立显卡,基于Navi 32 GPU。RX 7700配置了40个RDNA3 CU计算单元,对应又饿2560个SP流处理器和80个AI加速器。AMD同时标注其晶体管规模为281亿,拥有160个TMU和96个ROP,亮点在于,它搭配了16GB显存。 RX 7700与RX 7800XT采用同样的显存配置,这表示它给到了256Bit位宽。而它的大哥RX 7700XT反而是192Bit位宽搭配12GB显存。虽然他们三款显卡的显存速度都是19.5Gbps,带宽一致,为624GB/s。AMD尚未确认RX 7700的总板功率,但标注了其要求700W电源搭配和双8PIN的电力供应。鉴于这款产品的低调发布,RX 7700或许又是面向OEM厂商和整机厂商。AMD官方也给到了RX 7700的性能数据,在同样的画面设置下,RX 7700性能表现对于RX 7700XT有明显的落后,差距在16~19%。不过重点还是在于16GB大显存,GDDR6显存现在实在谈不上有多费钱,因此后续这款显卡开始流向公开市场后,请注意不要一冲动就上车了,它的价位应该在2000这个价格档位。
英伟达放弃“致力先进AI”品牌 确认N1产品即为当前GB10超级芯片 来源——AMP实验室 几个意思? 英伟达,作为一手缔造人工智能热潮以及乘着这股东风飞升巅峰的企业,将“人工智能”概念时刻融入品牌是他们一直在做的事。此前GeForce RTX品牌曾经改变过一次贴纸,从原创的GeForce英文字体,改成了现在的样式,并且在其图标下加入“Powering Advanced AI”字串,强调自己的AI领域地位。在去年,微软宣布推出Copilot+ PC计划,但是这一计划最终仅和高通骁龙X系列ARM版Windows处理器捆绑销售。而这一“Powering Advanced AI”标签大约在同一时间出现,旨在表达独立显卡于笔记本中优于那些集成的NPU。这是毋庸置疑的,独立显卡比集成NPU算力强大得多,英伟达也知道这一点,但可能他们高估了该标签的必要性。新标签在游戏系列和工作站系列中都被去除,只留下本身的“NVIDIA GeForce RTX”和“NVIDIA STUDIO”,不再提及这一标语。 而在同一天,CEO黄仁勋也确认,业内流传的英伟达N1芯片,实际上就是用于DGX Spark的GB10超级芯片。 当然,我们正在打造ARM机器人处理器。我们最新的处理器叫做Thor,用于机器人也用于自动驾驶。我们还有一款新的ARM产品,叫做N1。这款处理器用于DGX Spark以及许多其他类似产品。我们对ARM的路线图感到非常兴奋,并且这不会对ARM的发展造成任何影响。 ——NVIDIA首席执行官黄仁勋 这证实了N1的存在,并且已经广泛存在于DGX Spark系统中。有意思的是N1这一代号并未在Computex上官方放出,并且也没有确认发布日期,但从事实上看,英伟达已经推出了该芯片,只是在不同设备用了不同的名称。同时英伟达与英特尔达成了合作伙伴关系,英特尔将基于GeForce RTX芯片打造新的X86 CPU,鉴于双方都在研发混合产品,这项合作案件让业内开始质疑英伟达的ARM发展路线是否会因此受影响。GB10或者说N1,基于20核联发科设计,集成有6144个CUDA内核,这个数字比RTX 5070还要多久,其TDP为170W,略高于AMD的Strix Halo系列。
V社宣布,Steam客户端明年停止支持32位Windows系统 来源——AMP实验室 谁还在用32位? Valve 昨日发布公告,宣布自 2026 年 1 月 1 日(元旦)起,Steam 客户端将停止支持 32 位 Windows 系统。V社表示,32 位版 Steam 目前唯一支持的 Windows 系统是 Windows 10 32 位,而 Steam 硬件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只有 0.01% 的电脑仍在运行 Windows 10 32 位系统。 2026 年 1 月 1 日以后,安装在 Windows 10 32 位系统上的 Steam 客户端在短期内仍然可以继续运行,但这些 Steam 客户端将不再接收任何功能、安全更新,Steam 客服也将无法为这些旧系统解决任何方面的技术问题,同时V社也不再保证 Steam 客户端能一直在这些系统上继续运行。Steam 的核心功能依赖于系统驱动和其它库文件,而这些东西在 32 位 Windows 系统上也日益不受支持,因此未来 Steam 客户端仅能在 64 位 Windows 系统上运行,他们强烈建议所有 32 位 Windows 系统用户尽早升级。 此外,Steam 商店中的 32 位游戏不受此次影响,玩家游戏库里的 32 位游戏仍可以正常运行。 同时,V社督促使用 Windows 10 32 位系统的用户尽快升级到 64 位 Windows 系统,以确保能停止支持后能继续使用 Steam,并在第一时间获得持续性更新。
滚筒圆柱造型,zalman思民特殊风冷散热器ZET5上市,399元起 来源——AMP实验室 恁贵 18 日消息,zalman 思民宣布,其设计灵感来自飞机涡轮发动机的“圆形”塔式风冷散热器 ZET 5 上市,黑色款售价 399 元、白色款则来到 419 元。ZET 5 采用独特的圆形铝制单塔鳍片组,拥有 5 根热管和 53 片鳍片,塔体和热管间为焊接紧配工艺。其底部铜制底座和热管则采用了所谓的 RDTH“反向直触”组合设计。ZET 5 风冷原装配备一对正叶进风反叶出风的推挽式 120mm 环叶风扇组,扇体与塔体间采用无线磁吸连接。其塔体和风扇上拥有简洁的 ARGB 光环。zalman 思民 ZET 5 风冷散热器高 158mm,标称解热能力为 200W,兼容英特尔 LGA 115X / 1200 / 1700 / 1851 和 AMD AM4 / AM5 平台。有点难评,399元解热能力却只有200W,我说,散热器,一定要能散热,没问题吧?
超重磅!英伟达宣布收购50亿美元英特尔股份!联手开发X86芯片! 来源——AMP实验室 英伟达宣布斥资50亿美元入股老对手英特尔,并将联合开发面向PC与数据中心的芯片。根据协议,英伟达将以每股23.28美元购入英特尔普通股,持股比例不足5%。双方合作内容包括:英特尔将在新一代PC芯片中引入英伟达的图形处理技术,并为英伟达的数据中心产品提供处理器支持。这一合作旨在增强与AMD的竞争力。 消息公布后,英特尔股价盘前一度暴涨30%,AMD股价则下跌超过4%。此次合作被视为英特尔在AI时代转型的重要一步,也为英伟达进一步巩固其在计算产业的主导地位提供了支持。 英伟达也在官网发布了新闻: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nvidianews.nvidia.com%2Fnews%2Fnvidia-and-intel-to-develop-ai-infrastructure-and-personal-computing-products&urlrefer=c26f10329eb27cd6403ff2ed84cb9ac9英特尔CEO陈立武表示: “几十年来,英特尔的 x86 架构一直是现代计算的基础,我们正在整个产品组合中进行创新,以支持未来的工作负载。“英特尔领先的数据中心和客户端计算平台,结合我们的工艺技术、制造和先进封装能力,将补充英伟达在人工智能和加速计算方面的领先地位,为行业带来新的突破。我们感谢 Jensen 和 NVIDIA 团队对我们的投资给予我们的信任,并期待着我们为客户创新和发展业务的未来工作。” 同时英伟达确认,将在北京时间19日下午两点召开新闻发布会,届时我们可以获得进一步细节消息。
新世代3A游戏优化已成普遍问题 《无主之地4》主机版被曝越玩越卡 来源——AMP实验室 纯厂商摆烂 多位玩家报告称,在主机上游玩《无主之地 4》时,帧数会随着游玩时间出现波动、游戏会越来越卡顿,即使在 PS5 Pro 上也是如此。一些玩家认为这可能是《无主之地 4》存在内存泄漏问题,不过官方尚未给出解释。 《无主之地 4》开发商 Gearbox 的开发主管 Randy Pitchford 今日回应称,PS5 Pro 连续玩几个小时《无主之地 4》后性能下降是已知问题。在官方修复之前,临时解决方法是退出游戏并重启。数据公司 Alinea Analytics 估算,《无主之地 4》游戏已在主机和 PC 平台售出约 200 万份,其中逾半数来自 Steam。9 月 14 日,该作峰值在线玩家超过 30.4 万人,首个周末后稳定在约 23 万人。当下,性能优化问题已成为玩家关注焦点。卡顿与崩溃导致该作在 Steam 的评价为“褒贬不一”,部分搭载 RTX 5090 显卡或者 PS5 Pro 游戏主机的高端硬件玩家也反馈,无法在开放世界区域保持流畅帧率。 而此前Gearbox首席执行官 Randy Pitchford 回应《无主之地 4》游戏性能争议,称其为“为高端玩家打造的高级游戏”,并建议不达配置的 PC 用户申请 Steam 退款。
帮主终于开窍布局AM5新主板,铭瑄四款B850本季度齐发 来源——AMP实验室 全部更新BIOS 铭瑄 MAXSUN 昨日公布了由四个型号组成的 AMD B850 主板新品方阵,包含 AMD 阵营首款 BKB 板型主板终结者 B850BKB WIFI、铭瑄首款 B850 ATX“大板”电竞之心 iCraft B850 AIGI 瑷珈等款式。铭瑄表示这些主板均“用完”了 B850 的功能,并搭载新版图形化 BIOS;其中 MS-Terminator B850BKB WIFI 预计本月底发售,另外三款主板则将在“双十一”前推出。 作为ATX爱好者,这几款我最感兴趣的自然是iCraft B850 AIGA,经过我的打听,这款预计首发价在1500内,后续价格稳定了有望12xx。不过这款据说不会推出白色版本,原因是成本太高,或许后续如果销量到位了能推出白色版本吧。 铭瑄在这一代英特尔800系主板上投入太多资源,战略严重失误,对AM5平台布局落后。前期只能靠B850M终结者撑场面,而且很致命的是还不支持新的BIOS。
M4平台再续,AMD推出R5-5600F ROCm生态推出7.0版数倍性能于前代 来源——AMP实验室 你没核显F什么? 谁都想不到,走过了9年的AM4平台居然在最近又推出了新的产品。AMD的AM4平台于2016年9月与Bristol Ridge APU一起推出,然而当时没有人能预料到这是一个如此长寿的处理器平台。 如今,仅AMD的锐龙5000系列就已经超过24款处理器,而这还是AM4平台下的最后一个系列,在此前推出的锐龙R5-5500我们都认为它是最后一款产品。 就在这个时间节点上,AMD悄然推出了锐龙R5-5600F,官方给出的规格了解到,其基础核心频率为3.0GHz,睿频频率4.0GHz,相比原身的锐龙R5-5600下降了300和400MHz,下降的有点多了。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一款F后缀的处理器。我们知道F后缀在英特尔和AMD中都代表着无核显的意思,然而锐龙处理器直到AM5平台开始才是标配核显,AM4平台的锐龙处理器原身都是不带核显的,你这个F是F了什么呢? AMD并未对此直接解释,那么从规格来看,除了频率下降略多,其他参数均保持一致。也就表示,5600F削减的其实就是频率。 并且这款CPU并不是基于移动的Cezanne APU,而是正儿八经的Vermeer台式机系列。这一款“新”5600F预计面向OEM和整机方案商,或者是大规模商业PC方案商。到目前,AMD依然没有官方宣布某某某是AM4平台最后一款处理器,5600F的推出表示,后续可能还会推出某种新改款,改改名字又上来了。 同期,AMD在其ROCm计算软件堆栈上发布重大更新,据称 AMD 为打破英伟达 CUDA 在 AI 领域的垄断,发布 ROCm 7.0 计算软件堆栈,官网页面显示支持最新算法和模型、扩展 AMD 锐龙 AI 处理器和 AMD Radeon 显卡支持等。AMD 官方已经发布 ROCm 7.0 更新日志,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改进,在于优化 AI 推理任务。AMD 宣称,在 DeepSeek R1 基准任务中,Instinct MI355X 的 FP8 吞吐量比 NVIDIA Blackwell B200 高出 30%。AMD还提供了ROCm7的实测结果,相较于ROCm6,在 Llama 3.1 70B 模型上性能提升 3.2 倍,Qwen2-72B 上性能提升 3.4 倍,而 DeepSeek R1 性能提升 3.8 倍。功能升级方面,ROCm 7.0 集成了最新算法与模型、先进的 AI 扩展特性、对 MI350 系列 GPU 的支持,以及集群管理与企业级功能,这些改进旨在提升大规模 AI 部署的可扩展性与稳定性。 新版本引入对 Instinct MI355X、MI350X 的支持,并新增 Ubuntu 24.04.3 与 Rocky Linux 9 系统兼容,同时淘汰了旧版 Ubuntu 与 SLES 15 SP6。 AI 框架支持也同步更新,包括 PyTorch 2.7、TensorFlow 2.19.1、ONNX Runtime 1.22.0、JAX 0.6.0、Triton 3.3.0、vLLM 等。相关数学库、通信库与工具链全面提档,进一步提升大模型和 HPC 场景表现。
NVIDIA GTX 2080 Ti确实存在!时隔7年原型卡终于现身 来源——硬件世界 七年前,NVIDIA在发布Turing架构前夕,临时将新系列从“GTX 20”更名为“RTX 20”,正式开启光线追踪时代。 不过GTX前缀的试产卡仍少量流出,此前已见过GTX 2070、GTX 2080工程样卡,如今定位旗舰的GTX 2080 Ti原型也首次露面。Reddit用户SubstantialMark959日前晒出一张“GeForce GTX”标识的Turing显卡样品: “一个朋友给了我这个,让我试试修,因为它显示不出图像。结果发现它只是个工程样品。看来直到现在,网上才知道它的存在。我当时发现的时候已经太晚了,现在我试了好多不同的RTX 2080 Ti BIOS,都没成功。要是修不好,估计这东西就成了我书架上的谈资了。” 该用户还提供了一张BIOS截图,显示该显卡开发日期约为 2018年7月15日 ,主板编号为 PG150,SKU为30 与之后发布的RTX 2080 Ti相匹配,证明它正是最终改名前的内部版本。 遗憾的是,该用户尝试刷入多款RTX 2080 Ti公版BIOS均告失败,推测SubID或电路定义已生变,虽然技术上可以强制刷入不受支持的BIOS,但过程复杂,并非所有人都熟悉。
贼船大核弹海盗船推出WS3000白金工作站电源提供四路12V-2×6输出 来源——AMP实验室 能顶多高瞬时? 美商海盗船 CORSAIR 近期悄然推出了面向多卡工作站平台用户的 ATX 电源新品 WS3000。这一全模组型号额定功率达到 3000W,取得 80 PLUS 230V EU 白金转换效率认证,提供 4 组原生 12V-2×6 (600W) 供电。WS3000 电源符合 ATX 3.1 和 PCIe 5.1 规范,搭载 140mm 双滚珠轴承风扇,将强劲的供电转换能力容纳在 175mm 长的外壳之中。其采用单路 +12V 设计,拥有 94% 的峰值转换效率,除 12V-2×6 外具备 4 组双 PCIe 6+2 Pin 输出。海盗船 WS3000 电源仅限 220~240V 交流输入环境使用,具备 OVP、OCP、OTP、SCP、OPP 五重防护机制,享受 10 年质保。海盗船这款WS3000并不是首款拥有四路12V-2×6输出的台式机电源,此前酷冷至尊也公开了X-Mighty 2800W台式机电源,在提供四路12V-2×6输出的同时,还将附带有弯角连接器的H++线缆,这意味着不需要使用第三方线缆。
AMD新处理器锐龙R5-7400 L3缓存砍至仅16MB 来源——AMP实验室 AMD 今日正式推出了锐龙 5 7400 处理器,其频率(4.3GHz 加速 / 3.3GHz 基础)等规格与今早报道的韩国电商比价平台信息一致。AMD 也同时确认,锐龙 5 7400 的高速缓存容量为 L1 384KB、L2 6MB、L3 16MB,而此前的其它六核心 "Raphael" 桌面 "Zen 5" CPU 的 L3 均是完整的 32MB。换句话说,AMD 在锐龙 5 7400 上很罕见地对半“阉割”了 L3 缓存。 L3缓存也被AMD宣传为“游戏缓存”,而这一刀算是砍到大动脉上了,一些游戏(尤其是策略类、模拟类或开放世界游戏)对 L3 缓存容量非常敏感,缓存缩减可能导致帧率下降或帧时间不稳定。例如,像《文明6》《微软飞行模拟》《GTA5》这类游戏,在缓存较小的处理器上可能表现出明显的性能劣势。 最后还是要看7400的定价在多少,这款处理器以这样的规格,价格稳定到500左右才能考虑入手,但是很显然AMD不会首发就有这么个价格。
AMD焚诀泄露!关键文件可使RTX 30、RDNA2/3用户启用最新FSR4 来源——AMP实验室 老东西! 我们知道,FSR4是AMD是FSR生态的最新技术集版本,其中包含了FSR3.1和新的FSR 帧生成,然而FSR帧生成需要最新的RDNA4 RX 9000系列显卡才可以运行,其他的显卡即使使用FSR4,实际上也只是调动了其中FSR3.1的算法。诶,但是好巧不巧,AMD上个月意外发布了FSR4的完整源代码,这是其最新超分算法的内核,与FSR3.1相比,视觉质量显著提升。那么这么重要的东西泄露并且有如此多媒体报道,自然这些完整源代码也被积极的开发者所保存了。 原本,对于RDNA3 显卡是用不了FSR4超分算法的,因为RDNA3 GPU缺乏FP8支持,会导致性能下降。从技术上来说,可以强制在Linux系统上,使用RDNA3 显卡开启FSR4,性能影响会很明显,因为RDNA3 GPU需要通过FP8来模拟FP16。正常来说,在Windows系统上强制启用是不可能的,但是由于SDK存储库泄露了AMD源代码包含了INT8模型文件,这些文件能够支持RDNA3甚至RDNA2乃至RTX 30系列这些前代GPU。Reddit用户u/AthleteDependent926 使用该文件编译了FSR4 DLL并上传到了公众平台使用,也就是说,用户们可以使用这个DLL文件替换掉FSR3.1中的文件来启用更高级的超分算法。 FSR4 DLL成功在RDNA3和RDNA2 GPU上运行,根据用户们的分享,在视觉效果上带来了重大的升级,然而由于帧处理时间增加,对性能影响肉眼可见,帧数下降了6~7FPS,视觉质量明显提高。 一位用户采用了该方式来消除了《赛博朋克2077》中的画面闪烁并提高视觉效果,在采用RX 7900XTX显卡2K最高设置下,相比FSR3.1帧数只下降了6~7帧,但画面质量以及BUG都得到极大改善。调整到FSR平衡模式档位弥补了性能损失,同时相比于FSR3.1视觉质量大大提升。不过,这种方法需要软件Optiscaler在这些显卡上启用FSR4,并且只适用于单人游戏。 我有些怀疑AMD是不是故意这样泄露了FSR4源代码,因为本代RDNA4的目标是占领更多消费级市场,显然RDNA4的战绩拿不上台面,这样也进一步阻碍了AMD软件生态推广。此时采用一个“泄露”的方式,不仅制造了话题,还使得开发者自行主动进行适配,而AMD并没有支付任何代价。
时隔22年,英伟达再次考虑首发采用台积电最先进工艺制程 来源——AMP实验室 得涨价多少 台媒《工商时报》援引供应链的消息表示,英伟达考虑率先导入台积电首个采用背面供电 (BSPDN) 技术的先进制程节点 A16。 报道指出,英伟达上次使用台积电最先进制程技术制造芯片还是 110nm 时期,即 2004 年的 NV43 芯片。而英伟达之所以打破了这持续 20 余年的“常规”,是因为其看上了 A16 的潜力。台积电在 A16 中导入了名为超级电轨 (Super Power Rail, SPR) 的解决方案,不仅释放了晶圆正面空间同时大幅度改进了压降问题,还能保持与传统正面供电下相同的栅极密度、布局版框尺寸和组件宽度调节的弹性。 相较台积电第二代 2nm 制程工艺 N2P,A16 在相同工作电压下速度提升 8~10%、相同速度下功耗降低 15~20%、芯片密度提升 10%,显示了全面的 PPA 改进,适用于 HPC 高性能计算芯片。近年以来台积电先进制程的首发芯片多是移动处理器或是矿机芯片,而在 N2 节点上 AMD 以 "Zen 6" EPYC "Venice" 打破了这一局面,显示 AI / HPC 已步入全球半导体市场舞台的中央。英伟达有望台积电 A16 制程打造 "Rubin" 后的下一代 "Feynman" AI GPU。
进一步调查!市监总局初步调查英伟达违反反垄断法! 来源——AMP实验室 算账! 15日下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获悉,近日,经初步调查,英伟达公司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和《市场监管总局关于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英伟达公司收购迈络思科技有限公司股权案反垄断审查决定的公告》,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决定对其实施进一步调查。7月31日,网信中国公众号消息,英伟达算力芯片被曝出存在严重安全问题。而此前,美议员呼吁要求美出口的先进芯片必须配备“追踪定位”功能。美人工智能领域专家透露,英伟达算力芯片“追踪定位”“远程关闭”技术已成熟。 而在8月6日,英伟达严正重申NVIDIA 芯片不存在后门、终止开关和监控软件。英伟达强调自己的产品没有后门,英伟达认为,将后门和终止开关嵌入芯片可能会为黑客和敌对势力提供可乘之机,破坏全球数字基础设施和对领先技术的信任。 不久前,英伟达向台积电下达了新订单,算上新订单量,英伟达的H20库存将接近100万片。而英伟达目前已进行了大量手段说服美政府向国内市场出售芯片,因此国内若是设置新的监管障碍,都会对英伟达在国内市场业务造成致命影响。 而本次市监总局提到的公告实际上是2020年4月的一则公开披露。2019年4月24日,市监总局收到本案经营者集中反垄断申报,在经过一年多的审查后,市监总局认为,这项收购(经营者集中)对全球和中国GPU加速器、专用网络互联设备和高以太网适配器市场,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因此决定附加限制性条件。 其中,前两条公开的限制条件是:①不得以任何方式强制进行搭售或者附加任何其他不合理的交易条件;不得阻碍或限制客户单独购买或使用上述产品;不得在服务水平、价格、软件功能等方面歧视单独购买上述产品的客户;②依据公平、合理、无歧视原则向中国市场继续供应英伟达GPU加速器、迈络思高速网络互联设备和相关软件、配件。很显然,英伟达目前的行为已经涉嫌在价格、硬件性能等方面区别对待国内客户,例如针对国内市场推出的A800、H800、H20,以及消费市场的RTX 4090D、RTX 5090D、RTX 5090D v2。同样的价格国内市场在公开渠道却只能买到这些残次品,我估计英伟达自己都忘了签过这么个协议了。 这个限制条件解除的需在生效日达到6年后,随后由公司实体向市监总局提出解除条件的申请,市监总局将视市场竞争状况作出是否解除的决定。未经解除,交易双方和集中后实体应继续履行限制性条件。 8月底,英伟达公布了2026财年第二季度财报,Q2季度达到467亿美元营收。游戏部门业务收入创下了历史新高,达到了43亿美元,环比增长14%,同比增长49%
69年前 IBM发明第一块硬盘!容量只有3.75MB 但重达1吨 来源——AMP实验室 IBM如今已经原理普通人,但是计算机产业能有今天,蓝色巨人是功不可没的,比如发明了机械硬盘。 1956年的今天,IBM正式发布了“350 RAMAC”(随机存取会计和控制系统),当时还不叫硬盘,而是叫做“磁盘存储单元”(Disk Storage Unit)。事实上,该产品是IBM为其305 RAMAC计算机开发的存储单元,同年6月运往旧金山的泽勒巴赫纸业公司,用于会计和库存控制等。 当时,人们动用了一辆大货车来搬运它——事实上,直到今天,货车依然是传输数据最高效的方式:)350 RAMAC是一个庞然大物,由50片直径24英寸的盘片构成,体积相当于两台冰箱,重量超过1吨。 但是,它的实际存储容量只有3.75MB,存储密度只有每平方英寸2Kb,转速为1200RPM,数据传输率仅为8.8KB/s。 技术上,它基于磁性存储原理,通过可移动的读写磁头,在盘片上进行数据读写。 磁头悬浮在盘片上方约20微米处,利用强制空气缓冲感应磁头技术,实现了数据的随机存取,相比之前的打孔卡和磁带存储,数据存取速度和效率实现了质的飞跃。 作为世界上首个商用硬盘驱动器,350 RAMAC的出现,标志着硬盘存储技术从磁带存储转向随机存取存储,奠定了现代硬盘发展的基础。
RTX 6090规格抢先看 公布Rubin CPX GPU逆天30000+CUDA海量核心 来源——AMP实验室 大饼一张 上周英伟达在AI技术研讨会议上公布了一款新GPU Rubin CPX,这款特殊的GPU将作为Vera Rubin NVL144 CPX系统的一部分推出,但是其渲染图引发了人们对未来推出GeForce显卡的讨论,尽管这颗芯片是面向人工智能加速器服务,但其设计暗示了与游戏GPU更加紧密的功能。 twi@highyieldyt 同时也是一名以模具分析闻名的油管主,他注意到Rubin CPX的渲染图中实际上还包含了光栅单元、显示引擎,甚至有全套的ROPs,然而作为AI工作负载的芯片实际上并不需要这些组件,这些是用于传统图形渲染的单元。这增加了Rubin CPX与下一代可能存在的GeForce RTX 6090潜在的关联。根据公布的规格,Rubin CPX集成了16个图形处理器集群(GPC),每个集群有6个纹理处理集群(TPC),这表示其中拥有192个SM,和GB202 Blackwell架构相同。 但是话又说回来,Blackwell下的每个GPC拥有8个TPC,这就表示其最高可达到256个SM流式多处理器组,对应多达32768个CUDA内核。即使考虑到在GeForce产品上潜在有10%的屏蔽,也将拥有超过28000个CUDA,相较RTX 5090提升多达28%。 此外,它还将再次配置512Bit显存位宽,128MB L2缓存,可能直接搭配3GB密度GDDR7颗粒来到48GB显存,而在Rubin CPX上,已经确认进步到PCIe6协议,配置了多达128GB显存。不过需要谨记的是,这是英伟达公布的一个概念艺术渲染图,它甚至可能不属于一颗真正的GPU,此外公司计划将于2026年年底才发布Rubin CPX,如此早期的预测意味着巨大的变数。
英特尔工作站显卡B50竟登上海外畅销榜首,那我问你 来源——AMP实验室 你B60零售呢? 对于一些工作站用户来说,英特尔的新款Arc Pro GPU性价比非常高,配置16GB 显存在很多工作中都相比一些N卡更有优势,尽管其性能有限。而在海外平台新蛋NEWEGG上,十款最畅销工作站显卡里有八款低于1000美元,而英特尔B50登顶了该畅销榜。这表示相比于性能,显存容量对于用户更为重要。配置BMG-G21的英特尔锐炫Pro B50显卡启用了全部20个Xe2内核中的16个,并且该显卡不需要额外供电链接,只需要来自PCIe ×16的75W供电。作为工作站显卡,它专精于编码和类似任务,而不是游戏,售价349美元(2486元),国内售价3199元。根据新蛋榜单,锐炫ARC Pro B50是目前平台上最畅销的工作站显卡,在不到两周时间中达到了榜首,这表示需求强劲,第二级别的RTX 4000ada直接飙升到了1279美元,因此可见B50的竞争力。 AMD实际上也在RDNA4架构下发布了工作站GPU,但是相比ARC Pro来说,Radeon AI Pro R9700就没有这么实惠了。其基于Navi 48 XT GPU,配置了32GB的GDDR6显存,规格十分诱人。然而其价格暴涨到1244美元起,当时合人民币8932元。不过我还是更加期待B60 24G能否放开零售,B50的16G终究还是差了点意思,但是,现在RTX 5060Ti 16G价格也在不断下探,3300元这个价格在国内还是要好过锐炫B50的,因此B50在国内没什么声音。
一张红票子能买什么机箱要ATX要侧透还有什么?——硕一鲲鹏CH8+ 来源——AMP实验室 多半好评 90块钱,能买什么机箱?如果有一个支持ATX版型的玻璃侧透的塔式机箱,你会看看吗? 今天给大伙带来的就是一款结构有点奇怪,价格非常便宜的机箱,硕一CH8+。 看到了这款机箱的官方宣传视频,经过搜索,发现首发价格仅需99元他还有一款型号为双面玻璃带数显屏幕的,我个人对小屏幕不感兴趣,于是就选择了网孔前面板的版本~ 首先一起来开箱吧,发过来的是顺丰快递,外包装还算完整。拆开包装:简单的双侧泡沫固定,符合这个价位段。 取出机箱:侧面为钢化玻璃,结构图如下:底面和后侧面如下:可以看到,给了7个PCIe槽,符合最大ATX版型的支持。 底面电源位如果能给一块防尘网就更好了~ 正面面板是快拆结构,稍用力可以拿下:前面板内侧有螺丝固定的防尘网,如果要清灰的话,还挺方便,拆下来水洗后晾干,就完事了。防尘网的透风度一般,风压扇吹算是能吹透。 侧面的理线位,用了一块磁吸的盖板:来到背部,这里就要吐槽下了,理线空间不能说没有,也只能算是很小很小了,后面装机时候会讲到。 顶部还有一块自带的磁吸防尘网,全部可拆卸部件如下:机箱的内部结构如下:它的底面,就是主板安装位,也就是机箱的另一面侧板,所有的线材只能放在底部电源位的边上,或者走侧面的小槽。 机箱线材如下:普普通通,前置I/O给到了1个USB2.0,1个USB3.0,1个TYPE-C接口,1个外星科技3.5mm耳麦接口,以及开机和重启按键。按键结构比较稳定,按压手感比较硬。要是能给个一体的开机跳线就更好了,但是这价格都不到一百块,那也没什么好说。 开箱结束,接下来就是喜闻乐见的装机(打螺丝)环节。 本次使用的配置依旧是熟悉的13600K+Z790 HERO组合,显卡选择了西风4070樱吹雪X,电源为鑫谷数智金牌DM-1000G,内存硬盘可以略过,散热为攀威Z06D EX双塔风冷。 在机箱的前面板,我选择安装了两把追风者T30作为前进风,后侧使用超频三的野兽F9R120来出风,顶部风扇位封死,来组成一个前进后出的风冷友好型风道。在装机时,就不得不提到几个点,这款机箱的走线孔位,有点离谱,也有点极限。首先,CPU供电线的接口无法正常穿过走线孔:正常装机先装上主板然后从电源那边把线引来,就会导致CPU的8PIN根本穿不过来,幸好用的上次到手的鑫谷数智金牌电源DM-1000G是有一端小接口,这是目前市面上唯一一款采用这种小接口专利设计的电源。 因此可以先把线接上主板,然后反向走线,用小头这边可以穿回到电源处接上。而且,电源线材必须足够柔软,非常硬的包网线不可能在这个机箱内好使,例如我之前用的振华那台电源就不行了,而新的鑫谷数智金牌DM-1000G这个线材就柔软多了,难怪都说这个是现在鑫谷的主推产品。 其次,机箱IO线材和风扇线材的走线位置,与电源打架,建议先安装线材,再插入电源。否则只能苦苦抠线,安装体验十分坐牢。 前面板的风扇位,上面两个可以安装30mm厚扇,底下的一个位置只能安装25mm及以下厚度的风扇,如果能完全兼容厚扇就好了。后侧的出风位,可以正常安装厚扇。 整机安装完毕以后:可以看到,机箱内部虽然支持ATX大小的主板,但是总体空间还是比较紧凑的。背部走线区如下:因为我后续可能还要调整,所以没有使用扎带捆绑,这个走线结构,有点新意,但是安装时候的体验并不好,我体验的感觉在装一台ATX大小的ITX机箱。 扣上磁吸背板以后,整体外观还是比较清爽的。 上桌外观:体积不算大,安装完毕以后的效果还是不错的,因为我不太喜欢RGB灯光,所以就搞了全黑无光的配置,如果喜欢RGB一闪一闪,大可以选择各式各样的海景房机箱嘛。 最后,我简单做了个双烤下的散热测试: 室温为26℃左右,相同配置。在硕一CH8+机箱内,对比开放式平台下,双烤10分钟FPU+甜甜圈,记录温度以及功耗等数据。 首先是开放式平台下的结果:然后是机箱内的测试结果,首先看下机箱风扇转速设定:前进风固定1200转,后出风固定1500转,CPU散热器风扇与开放式平台时设定一致。这个转速设定下,机箱风扇相对比较安静,属实我个人能接受日常使用的噪音程度。 来看下双烤的结果:上下对比,可以看到: 安装到机箱内后,整机功耗上涨了13W,大致符合几个风扇的功耗。 CPU温度上涨了1℃,机箱的散热效果不错。 GPU温度上涨了7℃,毕竟我的风扇安装方式,更趋向于CPU散热友好,并且这也和这张显卡的独特性有点关系,这是单风扇的4070显卡,压制200w,如果没有特别充足的冷气流的话,还是有点难度的。 最后的最后,就是总结和碎碎念了。 这款机箱的性价比是可以的,90块钱,能支持ATX版型,能给到玻璃侧透,还给你顺丰包邮,如果是那款带数显的型号,我甚至怀疑厂家真的赚钱吗… 在装机时,硕一CH8+的安装体验并不算特别好,尤其是走线部分,给的一些开孔太小了,不是很方便,甚至可以说有一些痛苦。又或者选择装MATX版型的话,可能会比较方便轻松一些,DM-1000G救我了。 安装完以后的整体效果来说,我是比较满意,整体紧凑肃穆,甚至有点“廉政机箱”的感觉。 不过这机箱不支持超大超长的三风扇新显卡,如果要购入,记得考虑清楚。 硕一CH8+的散热效果在意料之中,挺好。 购买建议嘛,我买了,你随意~
又疯一个:全何推出全球首款带屏内存XFinity+,最高可选9066MT/s 来源——AMP实验室 魔怔了 目前 DIY 玩家中大部分硬件,例如机箱、主板、显卡、散热器、风扇、电源都已经推出搭载显示屏的型号,现在全何(V-Color)又推出了全球首款带 OLED 屏的 DDR5 内存条。 值得一提的是,这款内存条此前已经在 5 月的 ComputeX 台北电脑展上首次亮相,所以可能有部分用户已经听说过它的存在。据介绍,全何 XFinity+ 内存条定位高端市场,它在内存模组上集成了一块 OLED 显示屏,可实时显示规格与关键状态信息。全何官方表示,该产品与技嘉进行了深入合作,其 OLED 显示屏无需额外连接,可直接与主板通信并读取系统数据。该公司未透露具体实现方式,仅确认相关技术已申请专利(专利号 M664715),并且显示屏在 POST 自检阶段同样能够正常显示数据。全何提供了 AMD 与英特尔两种配置型号,以及黑色与白色两种选择。首批产品中,每组内存条只有一根条带显示屏,不过公司未来还将推出 SCC Kit 2+2 套件,其中包含 RGB 填充条以完善视觉效果。据介绍,其显示内容仅限于内存相关信息,例如 Intel XMP 或 AMD EXPO 配置文件,包括容量、频率、时序、电压与温度等。显示屏不支持用户自定义内容,如 GIF 或图片,但套件支持通过 V-Color 软件调整 ARGB 灯效。在性能方面: Intel 平台首批套件支持 DDR5-8200 至 DDR5-9066 速率,CL 延迟在 38 至 42 之间。其中 DDR5-8200 套件(通过 Intel 200S Boost 认证)为 CL40,提供 32GB、48GB 与 64GB 三种容量可选; AMD 平台最高 DDR5-9000(CL42)。此外,全何还将提供低时序版本 DDR5-6000(CL26、CL28 或 CL30),但容量固定为 32GB。不过,全何暂未透露其价格信息,只表示会在今年第三季度上市,首批产品将在 Newegg 独家发售,随后会在 V-Color 官方商店、亚马逊及全球授权经销商上架。
幸运网友不到两百块捡漏线程撕裂者3960X+3080Ti全套完整配置 来源——AMP实验室 气煞我也 “海外贴吧”Reddit用户LlamadeusGame分享了一则最近自己的故事,最近他参与了俄亥俄州哥伦布市的一家小型拍卖行举办的拍卖会,而此前他是这类拍卖会的常客,买到过类似空气炸锅、压缩机等家用电器,这一次他发现了一台描述不清的台式电脑。清单上提到了分形工艺Define7 XL E-ATX机箱,这是清单广告的重点,而不是指整个系统。大部分人对一个二手机箱并不感兴趣,但是该用户还是出价了,以底价23.5美元(167元),值得一提的是,这款机箱可不是便宜货,在国内售价高达1699元,或许这也是该玩家打算拍下它的原因:戏剧性的事情就此发生了,该玩家前往提货后,发现这台机箱比预想要重的多,而在他到手之后直接震惊了,这台电脑实际上配备了24核心的锐龙线程撕裂者3960X、256GB DDR4内存以及安装在内的RTX 3080Ti显卡,这些硬件的价值已经远超23.5美元。 在他发出帖子后,刷帖的一名整机方案商Puget System一名员工证实,这是他们在2021~2022年间推出的一款约8000美元的工作站方案之一。 不幸的是,Reddit帖子后来被版主删除,可能是因为涉嫌营销,但有媒体存档了这个帖子并且分享了部分进一步的详细信息,包括完整的配置表单,只能说放到现在也依然是强力战争机器:处理器:ThreadRipper 3960X 主板:技嘉TRX40 AORUS PRO WiFi 显卡:RTX 3080Ti Founders Edition 内存:32GB*8 DDR4-3200 存储:1TB SSD+1TB SSD+2TB SSD 机箱:分形工艺Define 7 XL从照片来看,还有猫头鹰的塔式风冷散热器U14S(619元)以及数把猫头鹰风扇,电源这种肯定是配的800W往上,整套系统赚了大几十倍应该是没问题的。 我时不时也会看到图吧一些吧友分享捡漏帖子,但是那些捡漏在这个面前堪比萤火比之皓月,这个漏子捡的也太大了。
RTX 50部分型号公版显卡悄然下架,英伟达把公版显卡停产了? 来源——AMP实验室 不卖了? Founders Edition,也就是我们熟知的英伟达公版,这是英伟达作为价格锚定以及参考设计的“官方版本”,以前还会由AIB伙伴推出,现在则是由英伟达官方渠道售卖,大部分时候是要抢购的,而且因为近几代公版设计相当讨喜,在二手市场往往可以轻易加价卖出。 而按照常理来说,公版的售卖会一直持续到这一代显卡的生命末期,众所周知现在RTX 50的周期走了才一半不到,最后一款RTX 5050才在暑期推出。然而,现在RTX 50系列中部分公版型号已经从海外的官方商城消失,国内也只留下了RTX 5080公版一个在售(并且是无货)。在海外的英伟达官方商城中,RTX 5090公版和RTX 5080公版都已不见踪影,只有一款RTX 5070在售:英伟达并没有官方宣布过将公版型号停产,通常来说公司如果GPU缺货,会在产品页面上标注(无货),然而现在商品直接下架,这是不同寻常的。 海外媒体WCCFTech快速进行了查看,在一些国家地区,有的商店中依然在售RTX 5090公版和RTX 5080公版,例如在德国,英伟达商城就列出了RTX 5080公版和RTX 5070公版。但是在美国,RTX 5090公版和RTX 5080公版都已经缺席,这个情况同样发生在英国。比较让人意外的是,印度分部市场列出了所有的RTX 50公版显卡,因此可能是不同地区的供货情况有所差异。但是也不排除,英伟达将会把所有公版显卡在全球下架。这一说法是指英伟达正在准备中期的RTX 50SUPER升级,某些SUPER升级会带来相应的公版显卡,例如可能存在的RTX 5070SUPER Founders Edition或者RTX 5080SUPER Founders Edition,这会使原版下架。目前按英伟达传统商品命名调性,之前没有推出公版的型号,在SUPER升级之后也不会推出,例如以前的RTX 5070Ti没有推出公版,RTX 5070Ti SUPER也只会有非公版本。 不过,现在多方媒体都确认, 英伟达并不会很快就推出50SUPER升级,这个时间点大概率放在了CES2026大会上。这一代英伟达的竞争对手只有AMD的最高RX 9070XT,因此本次SUPER升级重点在于显存扩容。
复活吧我的硅渣英特尔神操作i5-10400换名以200美元高价重新上市 来源——AMP实验室 又埋下一个奸商最爱 我实在想不到英特尔是怀着怎么样的心态做出了这么个商业决策,把五年前被对手竞品打的七窍流血的产品换新系列名字重新开售,还加价卖! 两年前,英特尔郑重宣布14代酷睿标志着酷睿i系列的绝唱,新品牌从移动端的酷睿100系列开始,添加了酷睿Ultra 品牌名以帮助用户区分这一代中的新SKU,更新型号与新命名同时引入。 然而,英特尔悄然发布了一款名为酷睿i5-110的新处理器,如果没有事先了解,哪怕是我也分不清这个名字到底要表达什么,因为它同时包含了老的酷睿i品牌和新的三位数序列型号。在英特尔的数据表中,该芯片已于本季度推出,作为新的台式机处理器新品,售价200美元,合人民币1424元。从公布的数据表看,酷睿i5-110本质是老i5-10400的换壳版本,具有相同的规格。i5-110是Comet Lake系列的6核12线程CPU,这表示直到现在英特尔还在生产和新增被淘汰的14nm处理器。该SKU具有65W TDP,支持的平台为LGA1200,也就是英特尔的500系芯片组主板。 实在是难以想象英特尔背后的决策,或许是看到AMD还在持续为AM4平台推出新产品?但是AMD的新锐龙5500X3D可算不上垃圾货,在六核处理器里算是性能还行的水平。 此外英特尔14代酷睿的生产并没有停止,入门级的i5-14400系列,进阶的i5-14600K这些处理器,不仅比这颗新的i5-110便宜,性能也要比这颗老14nm强得多。更要注意的是,500系列的英特尔芯片组主板已经停产很久了,所以说根本不知道英特尔为什么要翻新一款五年前的低端处理器。今年英特尔的产品节奏已经雪上加霜,原本预计本季度推出的Arrow Lake Refresh在最新消息中被确认明年才能推出,今年唯一新品系列只有Panther Lake,这是面向移动端的Lunar Lake继任者。 再加上推出这么一款换名字的莫名其妙的产品,英特尔在消费者中的口碑,恐怕是要降至冰点。
RTX 50 SUPER推迟了!老黄:我着什么急啊 来源——硬件世界 RTX 50系列布局完毕,接下来就该RTX 50 SUPER,毕竟下一代Rubin架构还早呢,AI计算卡都得明年底,RTX 60系列看样子得等2027年。 之前有传闻说,RTX 50 SUPER系列将在今年底推出,大概率就是西方传统的年底购物旺季期间,但随后有说法称NVIDIA并不着急。 根据最新可靠情报,RTX 50 SUPER的发布时间确实比原定计划推迟了,但具体从什么时候推迟到什么时候又没说。 猜测即便到了CES 2026,也看不到RTX 50 SUPER系列发布,届时肯定还是会大奖特讲AI,这种升级版产品根本上不了台面,明年第一季度能看到一款就不错了。 特别是考虑到AMD RX 9000系列根本没有威胁到RTX 50系列的地位,NVIDIA的独显市场份额已经高达94%,AMD只剩下了4%,老黄就更不放在心上了。RTX 50 SUPER系列已知有至少三款型号: RTX 5080 SUPER: 显存从16GB增加到24GB,单颗3GB,功耗从360W增至415W(+15.3%)。 RTX 5070 Ti SUPER: 显存同样单颗3GB,总容量从16GB来到24GB,功耗从300W增至350W(+20%)。 RTX 5070 SUPER: 唯一一个增加核心数量的,从6144个增至6400个(+4.2%),显存也从12GB来到18GB(六颗3GB),而功耗增加反而是最少的,只是从250W增至275W(+10%)。老黄敢如此傲娇,根本原因还是技术遥遥领先,比如DLSS。 《无主之地4》即将于9月12日发布,从早期的试玩反馈来看,开发团队Gearbox在游戏画面上做得相当出色。 然而这款游戏对硬件的要求也相当高,即使在强大的RTX 4080显卡上,早期测试显示在没有帧生成的情况下,帧率可能会低至30 FPS,这显然不是高端显卡用户所期望的。 不过NVIDIA带来了好消息,在最新发布的驱动中,NVIDIA表示,使用RTX 50系列显卡的玩家在开启DLSS 4多帧生成后,《无主之地4》4K下帧率将提升至原生渲染的5.5倍。在1440p分辨率下,性能提升约4.3倍,RTX 5090的帧率接近300 FPS,其他RTX 50系列显卡也能达到200 FPS以上。而在1080p分辨率下,DLSS 4确保所有RTX 50系列显卡都能在最高设置下达到160 FPS以上。RTX 40系列显卡用户也不会被落下,可以通过DLSS帧生成和DLSS超分辨率来提升性能,尽管提升幅度不如新的50系列显卡那么明显。 此外,所有RTX用户都可以启用NVIDIA Reflex,这项技术可以将系统延迟降低多达54%,从而进一步提高《无主之地4》快节奏动作的响应速度。AMD方面,前不久JPR公布的Q2季度独显GPU报告显示AMD的份额只有6%了,这是个非常紧迫的信号,AMD需要在GPU领域打一场胜仗。 AMD现在提出了这个目标,就是中期时间内将GPU份额提升到20%。 那又如何做到呢?AMD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执行副总裁Forrest Norrod提到了AMD正在做的事,类似当年在CPU市场的策略,采取了多代分阶段的战略,逐步确立AMD多代产品的竞争力与差异化。他主要谈的是AI显卡,在MI300这一代从AI推理训练开始,后面不断推出了MI325、MI355系列,还加强了软件生态建设。 AMD的这一系列举措将在明年的MI450系列显卡上达到高潮,不论是推理还是训练,它都会全面提高AMD的领导力。 Norrod将MI450做了一个比喻,这代产品相当于AMD的米兰架构EPYC处理器,也就是Zen3架构的第三代EPYC,它成为了任何x86工作负载的最佳CPU解决方案。 网友更熟悉的当然是Zen3架构的锐龙5000系列处理器,确实相当能打,尤其是这代开始有锐龙7 5800X3D这种新型产品,游戏性能也全面逆转了,可以说是AMD的高光时刻了。 AMD用Zen3这一代的高光来预期明年的MI450系列GPU显卡,称它为市面上最好的训练、推理、分布式推理及强化学习解决方案。
捡大漏!不到百元买下RTX 3060 12GB:还能正常用 来源——硬件世界 在二手市场捡漏的事情时候发生,最近,一位Reddit用户分享了他的经历:他在一家二手店以仅4.99美元(约合人民币35元)的价格,买到了一块RTX 3060 12GB显卡,而且这块显卡还能正常使用。 RTX 3060是一款广受欢迎的显卡,自发布以来,它一直是游戏玩家的热门选择之一,并且在Steam平台上长期占据热门显卡榜单的前列。虽然在一些最新的游戏中,它的性能可能会稍显不足,但12GB的显存确保了它在运行最新游戏时不会遇到大的性能问题。 RTX 3060距今已有大约五年,最初发布时的售价为329美元,而如今定制型号的起售价也有256美元,即使是二手的RTX 3060显卡,也能卖到180美元的价格。以4.99美元的价格买到一块RTX 3060显卡,无疑是世纪大捡漏,无论它是否是二手的,这位幸运的买家买到的是一块微星RTX 3060 Ventus 2X 12G OC。 如今一块全新的MSI GeForce RTX 3060 Ventus 2X 12G OC零售价为299.97美元,所以这位Reddit用户只花了显卡价值的2%。 根据显卡的序列号,它是在2021年生产的,这表明它可能属于早期的生产批次,保修期在2024年8月16日已经到期。另外,在最近的一次拍卖中,一位Reddit用户分享了他令人羡慕的经历:他以仅23美元(约163元人民币)的价格拍下了一台价值约8000美元(约56984元人民币)的电脑主机。 这台主机原本的拍卖描述只是一台电脑机箱,但最终成交的却是一台完整的主机,里面包含了极为强大的硬件,包括24核的AMD线程撕裂者3960X处理器、256GB内存以及一块RTX 3080 Ti显卡。虽然这些硬件并非最新款,但仍然非常强大,RTX 3080 Ti的性能大致相当于RTX 5070,CPU有些过时,但仍拥有比任何消费级AMD处理器更多的核心。这次拍卖是由Capital City Online Auctions举办的,这是一家小型拍卖行,要求竞拍者本地取货,因此并非所有人都能参与。 出售的物品种类繁多,从床垫到划船机,再到完整的台式电脑及其内部硬件,看起来卖家并不清楚自己所拥有的物品,他们将这台电脑误标为Fractal Design Define 7 XL电脑机箱。即使只是机箱,他也以23.5美元的价格买到了一个价值约250美元的优质机箱,更何况他最终得到的远不止这些。 一位自称是Puget员工的人在帖子中表示,这台电脑可能在2021年以约8000美元的价格售出。 Llamadeus原本计划将这个机箱用于人工智能开发项目,现在他CPU、主板、内存和存储设备都能用上了,不过他打算更换显卡,毕竟RTX 3080 Ti的AI性能还是有点不够。不久前我们刚刚分享过,一位电脑新手在论坛上分享了自己在当地的Goodwill二手店淘到的主机,以令人难以置信的9美元(约64元人民币)买到了一台二手电脑。 Key-law-3005承认自己对电脑一窍不通,因此发帖询问大家对这台9美元电脑的改造建议,希望能将其升级为一台性能更强的电脑。从分享的照片来看,这台电脑的硬件基础相当不错,主板是技嘉GA-Z68X-UD3H-B,基于Intel Z68平台,采用LGA 1155插槽,这意味着它可以升级到Intel Sandy Bridge或Ivy Bridge处理器。此外,这台电脑还配备了海盗船的ATX机箱和一个520W电源(Seasonic S12 II),其他部件具体型号不太清楚,但可以看到机箱内安装了一张Wi-Fi网卡、一个SATA SSD,机箱贴纸显示当前的CPU是酷睿i3。Reddit上的网友们对这台电脑的升级方向提出了各种建议,一些人建议将CPU升级为Sandy Bridge系列的酷睿i7,比如经典的2600K,甚至有人建议使用当代的至强处理器。 不过,由于LGA 1155插槽的限制,无论选择哪种处理器,这台电脑最多只能支持4核8线程。网友们还建议Key-law-3005在主板的四个DDR3内存插槽中尽可能多地安装内存,并且推荐安装一块独立显卡,对于显卡的选择,大多数网友推荐使用经典的GTX 1060。
铠侠×英伟达:消息称双方将开发新型AI固态硬盘 读取速度提升百倍 来源——AMP实验室 新卫星上天 日本财经新闻报道,铠侠正计划与英伟达合作开发新型 AI 固态硬盘,在 2027 年前后实现商用化,相比传统固态硬盘读取速度提升 100 倍。报道指出,这款新型固态硬盘专为 AI 服务器设计,可部分替代作为 GPU 显存扩展的 HBM,其随机读取性能预计将提升至约 1 亿 IOPS,可加速 GPU 的数据处理速度,相比传统固态硬盘的读取速度提升 100 倍。 目前铠侠正根据英伟达的提案和要求研发这些新型固态硬盘,预计将在 2026 年下半年发出首批样品,同时铠侠预测,到 2029 年将有一半的 NAND 芯片被 AI 相关产业购买。 消息人士透露,英伟达给出的目标读取性能是 2 亿 IOPS,铠侠已计划通过两块固态硬盘协同运作来实现这一速度,同时这些固态硬盘还将支持 PCIe 7.0 标准,属于次次世代标准。
闪电回归?“小飞机”开发者透露已收到微星特别RTX 50显卡样品 来源——AMP实验室 真回归吗? 微星Afterburner,人称小飞机,是一款在深度玩家中广为流传的控制软件,可以提供监控和超频等多种高级功能。Afterburner的开发者Unwinder最近透露,他收到了接下来微星打算推出的RTX 50 显卡的一款工程样品,并且表示,这款显卡具有“解锁扩展电压”等多种高级超频功能,而作为Afterburner的开发者,该软件测试版将携带一套扩展的OC功能。根据他的介绍,新的测试版将增加对MP2988和MP29816A控制器(PWM)的支持,这些PWM控制器在RTX 5090和RTX 5080上普遍存在,但由于英伟达的限制,这些控制器并不能由用户使用。然而微星似乎和英伟达达成了合作,允许他们通过某些更改,来启用这些PWM控制器的功能。 在此类微星显卡上,您将获得扩展的三通道电压控制和监控。三通道控制包括核心电压控制(具有 +-100mV 范围的直接 PWM 访问模式,而不是参考设计卡上默认的英伟达 GPU 升压电压控制,允许您仅获得 0 至 ~20mV(0 至 100%)过压范围)、内存电压控制和辅助 (MSVDD) 电压控制。除此之外,它还将解锁 VRM 温度监控(片上MP29816A温度传感器)。 遗憾的是,正如我上面提到的,它不适用于当前的参考设计 5080/5090 卡,因为 NVIDIA 在那里锁定了对此类 PWM 控制器的访问。 这也就表示,后续测试版的Afterburner相关功能只适用于微星未来推出的“Extreme OC”设计,除此之外,微星Afterburner还将提供对三通道电压控制和监控的支持。而这里反复提到的Extreme OC型号,很可能是回归的新款RTX 5090/5080 Lightning 闪电系列显卡。 微星Lightning闪电系列从2009年首次推出,其定位对标华硕ROG骇客、七彩虹iGAME九段、EVGA KINGPIN等齐名,以极致堆料的超频能力著称,出厂配置特调核心、豪华供电、高定制散热和超频工具支持,在发烧友中有着特殊的口碑。然而在2019年微星推出RTX 2080Ti Lighting闪电 十周年版本后,RTX 30/40系都缺席了闪电。取而代之的是“超龙Suprim”品牌,然而超龙并没有延续闪电的口碑,相比闪电十年塑造的强大IP,超龙只能算是个魔龙PLUS,中规中矩。 而尽管缺席了RTX 30、40两袋,闪电品牌影响力依旧强大。特别是微星近段动作都在复刻老品牌产品,例如主板上的MPOWER,或许RTX 50系列上,我们可以再次看到闪电系列王者归来,为极限玩家带来惊喜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