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月逍遙
醉月逍遙
关注数: 129
粉丝数: 642
发帖数: 35,726
关注贴吧数: 77
久違的水一貼 那些什麼警戒概念的不多說了,反正沒人看。也沒啥好寫的。 就按真的動手的情況去水一點。 事緣是偶在油管上看到一個"介紹"戰術筆的視頻。 雖然視頻吹的很厲害,但偶一直反對拿戰術筆這種東西當防身武器的。 然而這東西卻是老美特意給女警配備的防身技術。(劃重點:是技術,不是裝備。)。 問題來了。到底是偶發神經還是老美警方錯了。 這其實是一個定位的問題。應付的是什麼人﹑什麼情況,要打到什麼程度,可以打到什麼程度。 先說偶選的防身武器跟戰術筆的分別。便攜﹑易入手之類的共同點就不說了。只說不同的。 偶選的像雨傘﹑手杖﹑大背包﹑書本雜誌之類的。 首先是有一定的塊頭可以擋刀,或者有一定長度可以保持距離。攻擊性很低。掄圓了砸到要害也不見得多痛。 而戰術筆,攻擊距離超短。基本沒有擋架功能,但攻擊性高,很小的動作就可以做成可觀的效果。 換句話說。偶出的是MT裝,扛傷的。而戰術筆是輸出裝,高攻紙防。 再開始分析了。偶出MT裝使用者設定是一般民眾。 預算面對的是像昆山龍哥﹑昆明車站﹑唐山之類的武器戰。 防身武器就是主武。目的:扛傷害﹑少受傷。 再看戰術筆的情況。使用者是女警。問題又來了。為什麼身為警員會指望一支筆當武器呢。槍呢?棍呢? 很明顯戰術筆的使用情況是備選中的備選,在主武副武都GG掉的情況下可以動用的武器。 這就是「筆」的原因:避免被繳械。 然後貼身纏鬥跟小動作攻擊要害及關節的技術。還有可以說沒有的擋架功能。 說明它預設情況是,超短距離﹑被壓制,但敵方沒有或不會採取傷害性的攻擊動作或器械。比如不會一刀砍下來。 加上女警使用者這個前提。這些提示很明顯了。 某個很熱的國家首都的某支部隊經常遇見的情況。(沒車,不開。要上車自己找) 這就是定位問題。 再來蹭個熱度。不定有人在說,職業選手街頭上怎樣怎樣。 但現實情況是,有選手一挑幾無傷KO。也有選手直接打出GG。 這也是定位問題。 定位在於,選手是怎麼打的?用了什麼戰術跟技術?他是想打出什麼效果? 選手絕對能在1對1裡秒掉沒練過的。這點毫無疑問。 問題是怎麼秒。是一發入魂?還是打降伏? 偶看到有人提到有位選手一挑三保安然後被保安摁地上了。 這就是一個例子,這邊在降伏一個,另兩個就撲上來了。三個人六隻手一起拉扯,地戰再厲害都扛不住啊。 再看成功的。大多是一拳/腿呼倒一個,再呼倒另一個,再再呼倒另一個,再再再呼倒另一個。 當然,地戰降伏勝利也是有的:單挑﹑對方還沒武器。 這就是戰術技術問題。也是定位問題:這不是在打比賽。不是說降伏對方就勝利了的。對方也不只一個人。 所以選手敗多是敗在一挑幾,沒打出秒KO,沒能有效的直接放倒對方。 然後就在人數或裝備之類的擂台上不可能出現的劣勢下打出GG。 所以誰誰誰選手能不能打得過唐山那事? 看腦子好不好唄。看是直接一拳一個還是傻傻的上去打纏鬥。就這麼簡單,也這麼複雜。
通知:上林綾鷹平民寫了很多科普解說了。偶也不跟你扯那麼多。偶 通知:上林綾鷹 平民寫了很多科普解說了。偶也不跟你扯那麼多。 偶上貼吧是看干貨跟聊天的,不是來看你罵街的。 就兩個題目。 一,馬步的訓練目標和它的作用。 二,拳賽跟武力沖突的環境分別做成技術適用性問題。 這兩點。你拿出確實干貨來反駁。 馬步練下盤的功效是哪不對勁了。 偶能說出為什麼馬步是下盤的重要性,偶能說出你對馬步的認知錯在哪。 但你也得說出為什麼馬步不科學,為什麼你認為馬步只是練大腿的,偶又錯在哪。 拿不出確實理據的話,那就算你尋撥滋事。 偶不看你任何東拉西扯。就只看理據。 你說偶扯淡,那你得清楚說明白了那淡在哪。 十個貼內拿不出來。按吧規處理。 還拉黑?厲害啊你。
打不開遊戲。大佬們救救窩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webgl 就是畫面一片黑然后就這句話 請大佬們救救窩 好人一生平安........
偶今天不搞拳,偶搞文化,"玄功口訣"是咋弄的 偶一直都在說傳統武術一點都不玄。 包括所有的口訣,所有的拳譜。 但現代人就是看不懂這些老式講法。總說玄虛﹑看的迷糊是糊塗人的。 這事兒,咱們先舉個栗子,金老。 喜歡看小說的,一定會感覺到金老那一輩的文筆跟現在人不一樣。 特別是金老的,同一個場景寫出來,就是只寫一顆樹都有那武俠味兒。 再舉個栗子,人大會上的大佬。聽他們講話總感覺怪怪的。跟咱們平常說話完全不一樣。 再再一個栗子,看中配音的外國影片,那股翻譯腔塑料中文。 這裡頭有一個詞兒。叫英式中文,或者歐式中文﹑西式中文。 起源當年的廢除漢字。對,這次擼樹人真的有份兒的。 除了廢掉漢字外,另一個提倡的是白話西化,要跟西方英文對標。 從文法上開始把思維西化。 英文文法裡,有很多介詞﹑前置詞之類的東西。比說is﹑in﹑on﹑at﹑the之類的東西。 英文的邏輯會很強,字詞之間會有明確的指向。會有很多的詞用很長的句子去精確描述。 而中文是沒有這些的。 西化的中文白話。例子比如「他的名字是沙壁,是一位沙壁」 中文不會說「他的名字是」「his name is」,也不會說「是一位沙壁」「is a 沙壁」 中文都是直接說他叫啥,更不會說是一位,不是一位難道還能是兩位麼? 那就短多了「他叫沙壁,是沙壁」。 這就是西化了的英式中文,最常見的是濫用「的」「地」「得」這些詞。 金老文筆那風格就是因為他用「純正中文」。 會議上用西化中文,也是因為這樣可以更精確表達上頭意思。雖然這字會變的很長就是了。 現代中國其實已經滿街都是這些西化中文。包括學校的語文課。 中文這種把說話字詞前後打亂都不影響閱讀的玩意。哪會去分什麼主謂賓定狀補。 武術玄在哪呢。玄在現代人習慣了西式中文帶來的思維。 用詞本就跟現代人用字有差,又沒明確的指引,連不起先後邏輯,搞不清每句的前後關係。 那怎麼學呢。問師父唄。 口訣,是要拿來背的.........不然幹嗎弄那麼短,編的那麼順口。 好處在於它把冗長的內容砍掉。只抓重點,最中心的部份去描述。 同樣的重點,一句傳統口訣換成現代白話得寫半頁紙。 只要重點對了,剩下的就可以各自發展。才有了那麼多不同的武術拳種。 所以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 有興趣的小盆友可以自己搜搜有關英式中文的資料。 寫一段練拳心得要點,再按資料修改一下,那就成了一篇自己的古拳譜。 然後翻翻家裡哪位祖宗當過兵的,就可以借名字出去耍人玩兒了。 或者喜歡中國古風音樂的。也可以隨便寫一段詞來修修改改成古風也行。
學套路該學些啥 沒啥人 水一把一己之見 偶學套路,得有三層東西要學。當然,不包括高難新美的競賽套路。 首先學的是拳式招式。 一個動作,它是怎麼用的。怎麼攻,怎麼防。也就是常見講手教學裡教的東西。 這層面的東西,別家的老手,哪怕沒學過該門的。觸類旁通下,猜出來個七八成也不奇怪。 其次是學拳架拳勢。 一個動作,它的要求是怎樣的。身體姿勢的狀態如何。怎樣支持使出這招式。 就是怎樣把練出來的功夫,真正用到手上去。很多說招式不好用,做不出效果。差的就是這個。 這個沒有仔細學習了解該門功夫的話,是很難捋清楚的。 因為這東西主體其實在基礎要求﹑基本功裡。不是整門拳去學習,不知道裡頭細節的話,那是猜不出來的。 最後是拳意思想。 這一手,為什麼偶要這樣做。偶不擋,偶用躲的不行嗎?偶不打左,偶打右不行嗎? 它這麼做的目的在哪。傳統武術是很有目的性的一種東西。比如要逃跑為先,比如捕抓,比如保全自身。 它是一門應用技術,它會有目的﹑會有條件需要。有一個大綱作為基礎,也因此它整門技術會有一個傾向性。 會有一個集中的點,把它從基本功訓練﹑招式技術﹑戰術打法﹑到最後想要達成的結果連起來。 這麼一連起來,整門武術就會很明確清晰了。 水了一大篇。 其實簡單說就是三件事:做啥﹑怎樣做﹑為什麼要這樣做。 說是這麼說。偶自己也從來沒搞整全這三項就是了。
整個活 閒着整個活兒
沒卯月的第二篇 反正寫了就順着能寫多少是多少好了 上次說到架子啊。這玩意挺重要的。那麼自然就會對它有想法:打它行不行? 這東西不是一個具體實體。存在於身體卻又不是血肉。用個不明覺厲的說法就是。在另一維度層面。 那麼當當下無法對實體血肉做成直接傷害的話。那在「架子」這層面上攻擊可不可行?可行的。 那些推﹑拉﹑壓﹑托﹑拖﹑逼等等。意義不明,沒卯月的動作就是了。 很多武盲會覺得,推一把有什麼用,不痛不癢的。 當然,他們也遇不上。對上正經學拳的人時一拳就倒的貨色哪用得上什麼架不架的。 而現代搏擊類別的有沒有這方面的東西呢。偶覺得是有的。然而偶不懂那一邊的技術,所以偶就不說他們了。 架子被干擾,直接影響動作姿勢發力。這不是直接傷害。但可以帶來傷害的機會。 也不是直接的擋拆防守。但可以降低對方帶來的傷害。 重點是,架子的保存,保留了反擊﹑反應﹑進行不同動作的可能性。 同樣,破壞對方的架子,那就是破壞對方的可能性。 所以有時會出現寧願吃一拳也要抱好架的情況。因為如果架沒了,那就不只是一拳的事兒了。 再深入下去。除了干擾,那可不可以再多一點,利用對方的架子呢。也可以。 很多看上去很厲害很神奇的功夫,其實就是對對方架子的利用。 比如明明推的只是對方的手臂,但他卻是整個人跌了出去。看上去很神奇。 但換個角度看,小學生都能明白。 用拳頭打人,要求蹬地發力,這動力鏈由腳到手。那相應的,支援發力的架子,也是由腳到手都存在。 架子是啥,那是一個可受力,能穩定動力鏈傳導的動作。 換個說法。出拳時力能由地面發到手上。 那反過來說,這出拳的瞬間要是拳頭受力了,那這力也能一直推到腳上去。 而因為整個架子的存在,這力應該是可以推動了整個架子。同時也就是推動了架的實體:人。
武術相關一篇 因為大家練的都不同,具體技術也不會共通。所以就一直在憋要寫啥好。 最後決定寫一些更基礎,或者說更底層。也更.....沒卯月的玩意。 常說發力發勁﹑扭腰送跨又啥。又什麼節節貫穿。到之前很流行說的發力動力鏈。 偶也不是說這動力鏈有什麼問題啦。只不過好像很少見會提到動力鏈一個很重要的點而已。 用個例子來說。汽車由引撆推動,什麼傳動軸啊,驅動橋啊,變速﹑萬向﹑差速。最後到車輪。 各零件一個推一個形成動力鏈。那問題來了。 咱就把那堆東西全拆下來。就只有那堆動力鏈的零件。別的連一塊三角鐵都沒。然後動力鏈一個給偶看看。 什麼鏈不鏈的,前提是先給個架子來把零部件放上去安裝好吧。 這就是偶想說的動力鏈要依托於架子,車是車架,打拳那就是拳架子了。 架子決定了動力鏈傳動至少一半的性能表現:至少不會一開機就把某塊部件甩了出去。 架子跟傳動是一體的。動力是主動性質的力的輸出。架子則是被動的力的承托。 攻擊上,架子影響了動力鏈的輸出。 移動上,架子影響了靈活性。 防守上,架子決定了可以承受的力度。 甚至,架子的構造影響了攻防技術戰術。打WT時坦克的炮台靠前跟靠後的用法都不同呢。 所以各個方面都是相輔相成的。而不能單盯着發力去看。 但最大的不同在於,架子不是動力鏈這種具體的動作。也不某個是靜態的姿勢。 而是一種狀態。無論處於什麼姿勢,在做什麼動作。都處於同一個條理下的狀態。 這狀態也是拳種跟拳種間最主要的分別。 大概,就是這樣。 嗯。這篇東西應該足夠沒卯月了。
吧建一篇 很久以前有湊過地區的武聚。當時是另一位小吧做準備工作的。 如果有來香港的話,歡迎來找偶聊聊。 因為個人能力問題(當年偶也負責過一次武聚準備。搞的一塌糊塗...) 所以不會主動搞什麼活動。 幸好零碎的時間較多。上貼吧頻率也會較多。做的也跟以前一樣。 主要都是巡貼。 首先是管制廣告。招聘﹑武術有關的商品﹑武館開班等宣傳。方便大家也方便商家。 偶的標準是打開貼吧,一拉下去,一項宣傳只能有一個廣告貼。多於一個視作刷廣告。 然後偶會翻記錄。視乎情況清掉發廣告帳號的貼。 除廣告數量外,廣告內容,要有確實干貨,比如簡介﹑聯絡方式﹑照片等資料。不然也是直接刪掉。 其次是看討論。作為野路子,接觸過不少不同理論﹑拳架等東西。 對於各種不同說法偶的接受度還是挺高的,哪怕偶看不太懂。正常討論,無論正方反方偶都不會作處理。 偶個人可能會有意見。但處理這些爭論的貼子時不帶任何立場。 前提是討論有干貨。是正經認真研究而不是打嘴炮。 偶的標準就是說理。偶不會太看重視頻/個人戰績之類,那些個人能力的因素太重,不能客觀表達出技術內容。 偶會更着重於不帶個人因素的理論邏輯。跟實際動作表徵能對應得上,其後理論以正常思維邏輯下說得通。 無論是以氣功穴位還是肌肉力學去演釋。偶都會接受。 武術這東西並不是單一解。所以偶不會預設任何說法是錯,而是預設都是對的再順思路去跑一下邏輯。 能說得通的話,那麼剩下的偶就不會理會。 但如果單純只有立場卻不帶任何支持論點的爭吵(基礎常識除外),或者跟實際情況對不上的瞎扯。 一律當嘴炮刪貼。武術是有技術門檻的,不是翻翻嘴皮就能學人裝匕的玩意。 同時,不支持關公戰泰琼式的戰力比較。那毫無意義。 而且不接受戰績評比。比如誰打過誰又打不過誰所以能打誰這種。 但若是以某個體為例子,落實到具體技術對比論證上。那就可以接受。 最後是如果有萌新一些問題。如果有閒的話,而偶又能答的那就多少答一下。但不會有多少具體教學。 偶是反對網上看貼吧自學的。答疑可以試試,具體指導就不行。 大概就是這樣子。
自我介绍一篇 偶大概是10年進吧的。當時不是用這帳號。用的是一個叫十八醉的號進的武術吧。 現在醉月這號是更早的中二時期建的。因為十八醉那號被盜了,才換回這個。 學拳年數.....廿五﹑廿六年吧。最初入門時的是中外周。 據老媽回憶說是當年才四五歲的屁孩,看完李連杰的黃飛鴻後撒潑耍賴要去學的。 別問為啥學的不是洪拳而是中外周。問就是當媽的糊弄屁孩了事。 後來師父移民了,就跟着家傳打拳的師兄去跟了一大堆不同的師傅學。 競賽的傳統的都學過。或者應該說,當年不像現在明確的分明說"傳統武術""新武術"。 什麼鬼都捏一起,在偶家這邊都叫國術。然後師傅教啥就學啥。 然後因為升學要考試,停了一年升上中學後再開始自行接觸。 到十八歲時碰到太極,到處找前輩沾點光,這兒一點那兒一點學到現在。 功底大概是南拳系加太極拳系。嗯,因為跟的師傅太多了。不同支脈分派的都有。 所以只能說"系"而說不清確實是哪家門口就是了。 要說武術對偶有什麼影響的話,這個真不知道。只能說那是從小到大就習以為常的東西。 武術上的目標是沒有的。習慣的事兒哪來的目標。 武術有關的目標就是想將來找個公園,在小區裡收一兩個小女孩閒時教一些東西。 師父前輩們教偶的東西,也教出去就成了。
有氧無氧小科普 懶找課文了。憑記憶寫的。 詳細不記得了。但大致上差不多。 能量系統分三種。這個不說了。 肌肉運動,細胞活動要能量。就要燃燒燃料去產生能量。 這燒的分式有兩種,一種要氧,一種不要氧。 要氧的,燒得乾淨,產能比率高。就是燒的慢。 不要氧的,產能比率低很多。而且燒不乾淨,會有爐渣(乳酸)。 但燒得快,所以可以短時間提供大量能量。就是爐渣會堆起來,沒多久就燒不動。 然後到實際運動了。 當動起來時,只要不是瞬間的高出力,一般的供能都是用的有氧。 而突然的高出力時。就會臨時使用無氧先供一波。然後再轉回有氧。 簡單說,承受範圍內的,都是有氧。比如一般跑步﹑游泳等。 時間短﹑高強度的,那就是無氧。比如重訓。 再具體一點的比較。 同樣是舉啞鈴。 次數多但輕的,那就是有氧。次數少而重的,那就是無氧。 而跑步。長跑的,那多是有氧。短途沖刺的,就是無氧。
请问这啥虫子? 咬人不?第一次见屁股会动的。就是红圈那块。
废柴的掩手肱捶
好奇VTUBER的皮本體是啥?? 看到ENTUM想起來的 ENTUM炸了後 金髮渣男轉為個人勢 但英雄卻是停止活動 如果說皮是一個版權的話,那阿卡林的是到了阿卡林的手上吧。所以才能轉成個人。 是不是阿卡林自己買下了? 那麼英雄的皮呢??ENTUM母公司的抽櫃底還是桌子腳??是英雄條件限制買不了,還是ENTUM不想賣? 於是偶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如果可行的話,那麼類比其他情況相近的V,是不是同樣也有可能呢?
笨蛋也能看懂的太極如何把對方「浮」起 一幅圖就明白了 這是從上往下看的桌上兩個球,右方的球往左錯開一點,然後相撞時兩球會往兩邊撞開好了,同一幅圖。這不是上往下看的球 這是第三者的側面視角,兩個人的發力 右邊的人往下沉了一些,然後兩人一懟上了左邊的就往上去了。 而右邊的....總不會往地下鑽吧.......說白了就是往下抄底把人墊起來了 這麼簡單的....應該不會有人看不懂吧....... 這是最基本的,再深入的,其實也是從這個開始的
陳昌立師傅師從吳公儀長子吳大揆 為吳式太極嫡系第五代
求大佬們打救一下萌新.... 話說偶就去申請米哈遊的賬號了 然而....偶是香港的......沒內地的身份證號 腫麼辦求大佬們打救
水一個:余志偉武術考試 剛剛在你管子上夏姬八逛看到余志偉老美館子的考試視頻。 感覺還不錯唉。 要是公開開放可以考的話也想去試一下。 看他的考試感覺比官方段位的考試靠譜多了。 要是能有一個各家聯合的考試就好了.........
水一個:為啥要武德 因為慫。不是打不過所以慫,是怕打不過所以慫。 練的深,就明白自己手裡的東西是啥玩意。 要是自己打不過的對手,他手上肯定也有這些,甚至比自已更牛比的玩意。 普通人打架,打輸了的會鼻青臉腫。練過的打架,打輸了可能就是KO昏迷斷手折腳。拿刀動棍的打架..... 普通小市民,打架防的是對方用拳頭砸。小混混,會防對方拿棍拿刀。士兵,會防對方拔槍。 當年老美跟毛子打架兩頭怕,怕的是蘑菇。 能打的說的才是武德。能打的也才更需要武德。 在武術成為體育項目之前。想想練武的都是些什麼人。練武術講武德,不是笑話,是實用。 粵語有句話「光棍佬教仔:便宜莫貪」光棍佬指的是騙子。 曾經手拿着兩把西瓜刀,從南天門一直砍到蓬萊東路的傢伙,跟自家孩子說不要好勇斗狠。 其中什麼意思。想不明白的就算了。 自以為聰明的人,通常也是不夠聰明的人。反正現代也惹不出什麼大禍。德不德沒差。
只懂跟風的外行是活該被當傻子騙的 余昌華被通報了幾年了 媒體依然能掛個大師兩字上字 依然一堆跟着大師大師的瞎肌8叫的 丁丁跟冬結怨那次節目,離現在也就幾個月吧 又變成冬冬去打假了 幾塊錢買個水果都會翻一下看看有沒有破爛呢 有細心點的還會看看標籤 看拳不查一下資料。不看清楚就跟風吹跟風黑 然後就這樣跟風被騙了。 人傻錢多速來的典型。活該被騙。 說的偶都想轉行去騙錢了 不過又想想。其實一堆只是跟風嘴炮的。 有多少個正兒八經的肯找個靠譜的教練學點東西的 其實偶就想說。這幾天污煙瘴氣的 今晚偶換電腦就開始刪貼了啊 到時誰被刪了的不用問誰刪為什麼刪了 因為偶刪時會順手給個一日小黑屋的
又水一發:vr技術 沒錯。就是那個可以趴地上看遊戲裡妹子胖次的那個vr技術 開大腦洞:虛擬搏擊。 當然,沒有觸感,沒有真實的力量。摔,寢技等大量技術都不能用。 但如果把拳擊改成完全用點數制的卻沒問題了 wtf的比賽也沒問題。 到時候應該挺好玩的 好吧。別想那麼遠。 暫時來說技術依然受限 但對缺乏對練經驗的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入門訓練 也可以作為反應訓練來用,比打速度球好多了 甚至對於打比賽的選手來說,受傷,休假時也可以方便在家保持狀態 偶想的其實是一個很簡單的: 錄製各種攻擊跟走位。 然後設定不同的播放選項: 單式進攻,連續進攻,走位進攻,走位連續進攻,隨機走位連續進攻 等等,甚至設定敵人的身高腿長速度。 有了這個現在用的擊影訓練可以gg了 要是出這麼個東西的話偶肯定買一個玩兒 設備只要個vr眼鏡跟幾平米空地就可以 在家甚至宿舍都可以玩 現在的技術弄那個doa都弄的那麼讚了 弄這個訓練用的遊戲只是有沒有人付錢的問題 好吧,錢就是最大的問題了....
水一個:武術的進化 經常見到有黑的罵武術玄,不科學。 又有吹古代的,什麼古代武術沒那麼多東西,一拳就一拳一腳就一腳。 的確,翻查古拳譜。都是直接簡單的,怎樣用怎樣打。 而近代,自那幾本拳經還有武俠小說而來的 什麼架子﹑勁﹑內力外力,看得花了眼 很多騙子很多扯淡 但把騙子們除外 仔細捋一捋這情況。這在根本上的確是一種發展。 就像其他學科一樣,從經驗科學,向理論科學演變。 這一點上的確得謝謝那堆寫小說的吹的牛13 弄出來的幻想坑了多少外行這個不說了,但的確是帶出來動腦袋的武術來 現代人知識教育文化程度都出來了,於是近年理論層面蹭蹭的往上去 (教偶拳的幾位前輩,英文物理術語混着太極陰陽理念....學渣的偶得連猜帶蒙.....) 理論科學化武術,帶頭的莫過於李小龍的截拳理念 大概再下一兩代應該就能見到各門各家更具體的成果了
沒事一起水一個:大家覺得什麼才是MMA? 在另一個版上跟人在聊。起因之類的太長就不說了。 簡單點就是什麼武術,或者怎樣的學習練習方向才算MMA呢?大家都知道mma不是確實的一門武術 MMA的綜合武術的意思就是混合不同種類的武術 從這個說的話,蔡李佛混合了三家的武術。太極的起源也混入了通背等。五祖拳更寫明了是五種武術合一 都算MMA麼?從字面上應該算啊?MIXED 嘛 那版上有三個人在聊,一個是玩MMA的,一個是螳螂的。最後是偶 MMA的那位覺得。要在每項項目都有相應的技術應付才算,簡單說對面會地戰,自己也得會地戰跟他打。就像三項鐵人賽。每項都要能應付。他的觀點是依托在一對一徒手的搏擊競技上的。 螳螂那位覺得,他的也算MMA。因為他每項都能應付,但不是地戰打地戰,而是你地戰厲害我不會地戰,那我就不跟你進地戰。反正只要打得過就行,別管我是怎打的。 偶:偶又不是玩MMA的........ 偶就只是扔了幾個問題。兵器也是武術,把兵器混進去算不算MMA呢? 從全面性上說,無論對方是踢打摔地戰,任何類型泰森都能一拳放倒,泰森又算MMA麼? 元芳們。你們怎麼看。 一起來水水唄。
警告智障們的一段話 首先 任何「过来人」「谁谁谁指出」「我见谁谁谁」又「谁谁谁骗人」之类的 不论是骂该人物骗子的还是吹该人物**的 请拿出详情 要给人做证,指证骗子、证明** 得拿出证据来。也不说视频什麼的了 但起码的,要指证谁骗子,得说清楚谁骗了。人名拿出来。 谁**,也说个名出来。 不然连个确实人物都没有的,学人骂什麼骗子,吹什麼**。 谁说的话、谁干的事、谁***就谁认。 别跟偶说「我认识」「一些砖家指出」 偶还认识马亲王见过女厕里跑出来一只比利王指出是他日了二哈后生下了智障们呢 跑出一只二哈说其实翔是香的你要不要跟着一起吃? 这个偶不是第一次说了 无论啥意见都好,都拿点智商出来 讲的说话,扯的歪理连阿库亚都不信的就别扯了 自己当智障,但请别拿别人当智障。 这边是武术吧 不是智障托管所 当然。偶自己也一样,骂骗子得说清谁骗子 但懒的找名字偶也就不指名了 嗯 偶直接放传送门 以后再见到犯智障的就挂这儿 https://tieba.baidu.com/p/5306734458 <——话说偶有印象这货有一贴是问初学武术买什麼衣服的,又说是过来人? https://tieba.baidu.com/p/5301634187
水一個:今早被個東南亞女人推飛了 話說.....偶去推手學拳的地方是個開放的場 什麼人都可以隨來隨玩。有時也有老外來湊热闹。 今天來了個女人,應該也是那公園的常客。也不知道是移民還是工人的。年紀不算老吧 蘿莉控表示無法分別廿歲以上的年紀。 應該住香港挺久了。廣東話挺熟的。就不知道是菲律賓還是印尼 然後呢,也一起推推了。看上去她好像有練過別的武術(那公園是有菲律賓印尼的人在學她們那的武術) 於是問題來了 人家帶球推人.......於是一幫子大老爺都慫了......重點是她還是虎扑式特兇狠的那種推法 只有她帶球推人沒有人推她........除了幾個功底厚的接下了,順手反殺再撈回來。 而其他的都被推了出去........ 偶在一邊想,怎樣不伸手而主動推又能反殺......的確是有辦法的 然後去問前輩了 前輩:可以的,但你功底不夠,還不行 偶唯有跪了
又來扯淡的醉醉 話說,其實碎磚﹑硬氣功。到底有什麼卵用。 有人說要準備的所以沒有卯月 也有人說練到這地步的,真打也不會差。 其實吧。 先不論實際上硬氣能抗多少,碎磚又能打出多少輸出 不說平常普通人打架時一拳又能打多少力氣打得人多痛。而又有多少人打架會敢真抄刀子用捅的 又不說,碎磚敢不敢真把人打個斷手斷腳。 首先,打架時先抄傢伙 人家打自已,用傢伙擋,不痛不傷。自己打人,一打一暴擊的。 給偶一塊防暴盾,偶能把老徐往死裡拍。拿一支開了刃的刀,窩能追着方便他們砍。 拿上手槍,咱敢一挑二跟泰森播求兩個正面懟 手上有傢伙,跟誰都能打都敢打。打架嘛,誰慫誰孫子。 再牛比的,一慫也沒有卯月。 多少視頻裡練傳統的,不是沒技術也不是體力不足(兩秒就被干翻了,一拳沒出完你說這能花多少體力?)。 被打得少,吃一拳就懞逼了,沒胆氣了,然後就被捺地上摩擦了。 要麼就是遠遠看着,想沖又慫回去。結果功夫成了拉拉扯扯,半上不下的使不出來。就又被捺地上摩擦了。 硬功這些,就是這麼一個角色。自帶武器防具 反正你打不痛窩,而窩能打得你不要不要滴。 飛龍騎臉怎麼輸?所以說,不慫,就是干。有種正面上窩丫~~~NICONICONI~~~~~~~
那個啥吧.....說一下偶砍的啥貼的 很多"我覺得XXX" "XXX有用" "XXX好YYY不好"之類的意見(?)或者看法﹑觀點貼 偶不管正啊反啊 是支持還是噴啊 滋磁還是噴的誰啊之類的 但要學人當評論的話 得有論點,得寫出個道道來。 至少有個能說得通的﹑看着靠譜的原因論據 不然純是嘴皮子一翻出來,「窩看啥行,窩看啥不行」之類的 對於這種只有個響的屁,偶就直接砍了啊。
繁體版神姬找組織 有紳士dalao嗎......萌新找大腿抱抱...........
水一個:傳統武術那不拿人當人看的老祖宗 偶就想了 為什麼人家按人體醫學能找到的最好的發力方法﹑技巧等等,傳統就沒這類「最好」的說法呢 理論上吧,人都是一樣樣的。性價比最佳的動作模式也應該差不多。 就像現代的搏擊,可以輕易歸成一套。無論哪出來的打個拳都是差不多的樣 但傳統的沒,反而弄出來那麼多不同的動作是幹嗎。 就算沒現代醫學方式,千把年就是撞大運也得搞出來了吧 然後偶打着遊戲看着裡頭的機械,翻了下黃帝內經終於明白了 老祖們根本就不是按什麼鬼人體運動學去搞的 而是最最基本的物理﹑機械力學去搞的 一個支點,搞出來從剪刀到挖掘機不同的工具 不拿人當人看的話,運動有關的骨骼肌有650條,骨骼有206塊 那麼,也就明白了為什麼會玩出那麼多不同的花了 發動傳動的有650,支撐用的硬條有206。這麼一套工具,什麼不能玩啊 老祖們的腦洞夠大的 金木水火土,喵狗龍蛇雞 什麼拳都有 應天應地,象物象形 就是不象人 說得偶自己都信了 0v0
HIT&RUN對入身 快進快出,HIT&RUN 對沒有接手入身技能的可以說是完克 就是常見的學了兩手去跟別人打然後:卧槽!怎麼武術沒卵用?! 的那情況 但不說那個。偶懶。 就說如果用快進快出對孟哥好了 超.簡易,就連笨蛋也能懂的算法 首先是時間的單位,不是算多少多少秒。而是以「一個動作」為單位,出一拳﹑或者退一步﹑或者上一步 之類的 別說重拳刺拳的分別,因為這只是計算第一下動作 而且,這些單一動作互相的速度也不至於你打一拳別人打兩三拳的速度差。所以不用算太多 然後,距離也是「一個動作」為單位。就是打一拳能打到,上一步就貼身。 兩人相距一 接下來開始畫時間線了。 從0開始 打一拳,1的時間完成1的距離就可以打中孟哥 而孟哥同樣是在0開始反應。好吧,當孟哥其實很慢的。就算拳到半路才反應好了 於是0.5時,孟哥前進一步,入身。1後,也就是1.5時孟哥就會到達對方在0的位置。 好 來計算一個數學題。孟哥什麼時候到達對方身上? 答案:1 對方什麼時候開始後退? 答案:1 1的時候,兩人間的距離? 答案:0 孟哥已經打中了。 這就是說打孟哥時跑不掉的原因。 除非說,對方的速度是孟哥的兩倍以上,在0.5時已經打完開始後退。但同是人類之間,會有這差別? 或者對方只打0.5就不打了,那根本就是一開始就沒打算要打到人。 不明白的話自己找教數學的體育老師問去 所以如果要打到孟哥而不被抓上,這要點不在有多快.....反正再快也成不了快銀閃電俠....... 還有打出的拳頭為什麼沒打中孟哥,讓孟哥可以前進入身 這些具體技術問題... 懶。不寫,問自己師傅去
地球那邊的藍海太荒涼了 所以過來這邊求 藍海第十二話潛水時那首歌....連歌名都找不到........
看到這個。大家怎麼看
水一把:所謂防身 總有人問要練啥防身 怎麼打傷人打倒人去防身 實際上。中二是病 什麼鬼防身捏 防身的目標就是自保保命 不是打倒賊子去除暴安良 抓賊那是妖妖靈做的 年輕人不要總想着要搞大新聞,跑就對了 君子不立危牆下,這是危機意識,有事立即跑。別沾身,沒受傷得去做筆錄也是麻煩。不如回家補新番 這才是最簡單本質的防身術 撇開那些不說。就說跑不掉時用的防身術,那才是中二最多的 目標是防身,而不是武術的愛好﹑修習。 所以呢。不看什麼練什麼功什麼架式。日常操練好體能就行了。 好了,再捋一下防身要求就幾點 第一。跑不掉,最簡單的情況就是被抓住了。抓肩抓手抓衣服抓頭髮。所以,一點反擒拿是必要的 不是什麼抓這關節拆那骨,就是在被抓時脫身的方法。 第二。突圍。跑就對了,被人圍着﹑攔着。怎樣沖出去,沖去大街,找救命。 其實偶覺着去玩玩美式足球不錯。一大幫人抓捕下去跑。 第三。自保,怎樣被打沒那麼傷,沒那麼痛,降低受傷的程度。 要害不用說。最重要是,保住脫命的可能,例如大小腿等跑路時要用的部件。 第四。簡單的動作,最好最簡明的發揮出身體素質力量。不講求什麼勁什麼力。 最重要是簡單,就算是被吓的一臉懞逼,掄王八拳也得能下意識地掄出來。 基本上就這麼些 再扒拉看看 制服別人?你抓住人後怎麼辦,放手不是不放手也不是。 等吧,等妖妖靈來了就可以了。但這期間,小心別被反殺。更小心別傷了他,不然就是防衛過當了。 直接打傷打殘打死就更別說了。打倒了對方自己也得招麻煩 更重要的是,對方人數呢?要知道,徒手單挑可不是那麼快的事。就是UFC之類的一局都幾分鐘呢 剛才偶玩雜兵OL就是醬子。偶前面在跟對面單挑的很歡樂 突然後面蹦出來一只就把俺菊花爆了。簡直卧槽。 好吧。就算對方真的只有一人。 但拿計數機算算看。打倒了抓住了賊可沒獎,打輸了被揍死揍傷了,更沒人賠啊 除了能跟人吹個牛裝個逼外。沒任何得着了。這基本打輸打嬴都是吃虧的局。 就醬子跟賊子打一場。值得麼。所以說中二是病,得電。
國術都是甩鍋大師 一直以來見到其實很多人練國術不能打,或者看到別人練國術不能打後都在努力甩鍋 只練套路,不停練動作,不學發力不學打有什麼用<—這鍋甩給套路了 那麼玄的理論有什麼卵用<—這次甩給拳理了 學拳的是人,練拳的是人,挨揍的揍人的也是人。這甩鍋動作夠熟練的 欺負套路君跟理論君沒手把鍋甩回去啊........... 套路君跟理論君各種花式用臉接鍋然後哭暈在廁所里............
無法更新 說偶裝置與這版本不相容是什麼鬼? 有跟偶一樣杯具的麼?
閒的蛋痛的醉醉:南獅的玩法 偶素學的佛裝 獅頭 先坐個馬步。獅頭套上去腦袋。 獅頭後沿輕松的架在頸背兩肩,不用用力架起,就放松架着就行。 獅頭里有個枕頭,後腦勺枕着,兩肩放松。挺舒服的,不用手托着獅頭也不會掉,只會向前垂低頭。 所以身體會有俯前 雙手前推,推獅下巴的橫棍子,獅就抬頭了。沒錯是前推而不是上托,用的是肩背向後跟手前推兩者外撐的力 肘輕輕往外膀,架着獅頭兩邊的下沿。 好了。這時候把獅頭拿走,身體會自然直起來。鏘鏘~~一個馬步橋手的架子就粗來了。 然後獅子動起來了。 人不能直直站着。走個路轉個身都要用馬步。弓﹑馬﹑叉步﹑虚步。換着走。就是不能直接用走的。 動起來,步上每一動。獅頭也是一動。動要乾脆利落,猛。起就是起,落就是落,停就是停。 看看佛裝獅跟現代的鴨嘴的三星比較一下(三星就是三拜之後,那個舉起獅頭搖搖搖搖搖) PS:鹤装雖然活潑,但卻只是活潑,而不是耍白。現代的商業獅那只能算賣萌。只能叫鴨嘴而不叫鹤装 鴨嘴那晃的跟放車頭的大頭娃娃一樣抖抖抖抖抖腦袋。 佛裝是伸高頭,左看﹑右看。跟考場監考老師那種,左﹑右。就是這種乾脆﹑威猛。 現場近了會聽到獅頭每一下動作時那獅都會「逢」的一響。就是被那勁兒抖的。 這才叫獅子。不是巨R獅子汪也不是吃貨呆毛獅。而是會咬人不賣萌的獅子。 把獅頭拿下來,這就是拳架子了。獅尾等偶懶癌好轉再說 兩只萌萌噠獅子鎮樓
偶也刷個存在...懶癌末期在場上咋犯懶的 懶癌嘛。能不動就不動 第一是距離感﹑空間感。很多都喜歡前前後後刺刺拳什麼鬼的試 不用擺什麼護頭護啥。拿好距離位置,碰不到的,管他干嗎......隨便他蹦去 碰得到的,才擋一下。 偶自己喜歡側身伸一只手出去。以偶的懶癌,怎會做距離空間感的訓練呢。 伸一只手就是標尺。對方的手夠不夠得着,距離空間一目了然。 也是方便擋。佔了中嘛。上下左右輕輕擺一下就包圓了。 而另一只後手呢。看過撕巴達300基佬麼。他們一手盾一手短矛。盾一開矛就捅出去 就那種。看着標尺手,估摸對方近到自己的後手直拳夠得着了,就捅出去。 對方有手在接偶前手的,標尺手一拉他的手,路空出來了,後手就捅出去。 沒在接的,直接順着標尺手的路就捅上去。 一般都可以把人捅回去,捅不中也得吓回去。不回去的,後手捅完了。前手又推回前去。 用三百基佬來說的話,就是盾防架式—>掀盾捅矛—>收矛盾擊(盾防架式) 其實這就是坐馬單橋—弓步直拳來回循環........ 偶初學打時就用這個跟對面大眼瞪小眼瞪了五分鐘後下場了。 對方沖上來,擋不住就會進貼身了。 各種距離,貼身纏打是最花氣力的 纏打最重要是身得正,然後守好要害,注意關節別被扭了...... 身正形正。承托力自然高。對方怎推怎拉,都沒問題。書架桌子甚至大樓。正的才是最穩的。 也是最好用力的。懶癌末期不發力。只把對面當箱子搬。搬的方式,ZF有教........ 職安健,職業安全防止筋骨勞損<—就是那玩意。基本也是,保持身形正直。用下身力量之類的 也不要跟對方對抗爭力。搬貨時箱子砸下來怎辦?撥開讓它砸地上去。 高處砸下來的重物,傻子才去接。接了,就倒楣了,接了得用力,用力就得站穩。站好了,就走不了。 撥不開怎麼辦。自己走開唄。轉點身,移半步足夠了。不去接,自己就可以輕輕鬆鬆走起來。 反正砸地上的又不是自己,都砸地上了對方身形也就不正了。哪怕對方死抓着自己也沒問題 偶這死胖子一百九十多斤。不用發什麼力。整個人一動起來自然就有一百九十多斤 自身中正,對方不正。一百九十多斤拖着對方就走了
第0個簽到是什麼鬼..... 這算簽了還是沒簽?
常說東方看胸,V家看腿。古人誠不欺窩 46-53秒 視頻是擰身再帶着腿轉 打拳是身步一起。動腳=動身 扣步,翻小腿,擰跨,轉腰=蹬地 身子自然轉向。胸部啊呸,是肩自然送前=拳頭打出去 當然。這視頻跟打拳還是差很遠的。但只說那一擰身也就差不多那意思 選這個服裝的是為了看得清楚身體動作 嗯。你們就當真的聽
走進武術:太極搭手飛人的正確打開方式 首先 先從化﹑僵﹑整﹑發的關係說起.... 故事從「整勁」開始 大家都知道的整勁,全身一體傳導發勁。 整體發出,反過來看,也是整體受力。 腳下發勁到手上打人,換句話說,手上被打的勁也會傳到腳上 先別抬杠說什麼打人被打不同什麼的,現在只說那一個整的狀態 那麼化﹑僵﹑整﹑發就很好理解了。 化,讓對方的發勁,影響不到自己。而對方此時會正處在整而沒勁的狀態 僵,整而沒勁,或者說,處在可傳導力量,但自身因各原因沒反應的。可說是有病的整 發,利用對方這個僵的狀態。推他手,就已經可以借他的僵去推到對方身上 合起來,就是只是被人推着手臂卻整個人被推走﹑推飛的原因 也就是所謂借力打力的真面目 本質上就是借對方的架子架去干涉對方身架。推在手上﹑推在身上,差的只是多幾個少幾個可轉的手臂關節。 然後說一般推對方手而不動的問題 因為對方會不在僵整的狀態,也就是推對方手腕,對方一彎手肘就沒事了。 那有什麼用? 某次有人問:對方不會搭手打,所以一搭手他就縮手了,那怎辦? 答:他都縮手了,揍他啊。手在就搭手,手不在就可以直接揍了 這一樣一樣的。他有勁就必有身架那就干他身架。他沒身架那就直接干他 那麼應肚飛又是什麼鬼? 其實可以簡單理解為:肚靠 挨到何處何處擊。既然手推別人手能推到人身上去。 為什麼自己身體不可以直接用來推人?不是有肩靠﹑背靠麼? 這就是所謂的肚子打人.....不用手用肚而已 可是肚子裡是內臟。所以肚肚不止要單純的不怕打。 更要足夠堅實才可以。就跟平常操練拳頭一個道理。 給一個支點能杠起地球。但給一個支點卻用根面條那就連乒乓球都杠不起來 所以那些表演的大濕,軟呼呼的肚肚花式飛人也就只能用來表演而已
再來武普一把:弓斗术 雖然沒有小說意義上的弓斗术 但近戰弓術是有的 偶知道可近戰的弓就兩種 一種是11區的弭槍。 11區的長弓在沒箭/斷弦之類不能射箭的情況下 會用在安裝在弓兩頭的槍頭繼續干架。這玩意就是弭槍 偶覺着那玩意就是盡人事聽天命而已..........弓身不好用力..... 另一種是丹麥弓手Lars Andersen找回來的古代弓術 嗯.....包括對方距離不足三尺的快射.......還有移動射擊﹑左右手射擊﹑腳上掛弦射撃之類的 簡單說就是電影裡鷹眼的原型 天朝的話偶就不太清楚了....... 但應該也有的.....得找天朝的弓手問..... 雖然趕腳直接抄刀子比較方便..... ============================================= 於是偶又機智的水了一貼
走進武術:套招的套路 在別的吧發過一次的有關打法招式的腦洞 在科學理論的方面沒被吐槽 所以大概也是靠譜的吧 腦洞並非精密科學,以下內容只供參考 ===================================== 混沌理論: 某些物体的行径经过某种规则性变化之后,随后的发展并无一定的轨迹可循,呈现失序的混沌状态。 招式,或者說打架本身就是很複雜的運動。 現代搏擊類的,一拳或被躲或被擋,就收回了。這動作交換太少,中間可變化的位置太少。反正最後結果都是收回去。 所以不明顯。但較真的話,其實每一下相對的角度﹑位置﹑速度等都不同。 放在交手互換動作更多的招式上就更明顯了。 砍掉很多量的很白痴簡單的算一下。 A跟B的拳頭速度,按一秒打一直拳計算。兩人手假設為60公分長。就是每秒60公分。相對速度就是每秒120公分 假如AB用同樣動作交手兩次,第二次時A的手出早了0.1秒。那就是12公分的差。這已經偏離了兩只手腕的闊度。 其後再有撥擋等橫向動作的話,這跟第一次動作的偏差自己算。記着,這是三維的世界 這就是「从开始略微不同的初始条件摆杆将导致一个完全不同的轨迹」 這情況,不套招,怎樣精細的示範"單一的招式動作" 開打前,沒人能確定自己放倒對手時的姿勢甚至動作 所以對打時,想去有意識的搓招式的都是神經病。 那招式是無用了嗎,一招打遍天的解釋呢 答案是:變式 小說裡頭叫變招。一招裡頭XXX個變化。就是這玩意。 加入不同的後續變化,慢慢的補完一招,形成招式。再更多變化,就會變成套路。 這就是打法套路的由來。 混沌系統是「非周期有序运动」 而這個有序的集合就是套路。雖然不知道動作變成什麼樣,但無論什麼樣都在套路裡頭。 然而混沌運動是确定性系统。所以要使用者使用招式的強弱就是能不能確保数据的變化。 令結果不會超出套路這集合。超出了的話,結果就是被揍翻........ 所以很多現代搏擊類的無法理解這些招式 因為他們習慣了短時間而少交換的系統。每一來回都拆開看。怎打怎防,一個動作就是一個動作。 然而混沌理论必须用整体,连续的数据关系才能加以解释及预测......... ======================================
走進武術:套招的套路 假裝高大上開的腦洞而已.....坐等學霸們吐槽 帝國的邪神比較多,只管噴 ========================== 套路﹑招式常被吐槽的兩點 太複雜,對方招式不可預測 換個人就不管用了,就算揍同一人還得套招 混沌理論: 某些物体的行径经过某种规则性变化之后,随后的发展并无一定的轨迹可循,呈现失序的混沌状态。 招式,或者說打架本身就是很複雜的運動。 現代類的,一拳或被躲或被擋,就收回了。這動作交換太少,中間可變化的位置太少。反正最後結果都是收回去。 所以不明顯。但較真的話,其實每一下相對的角度﹑位置﹑速度等都不同。 放在交手互換動作更多的招式上就更明顯了。 砍掉很多量的很白痴簡單的算一下。 A跟B的拳頭速度,按一秒打一直拳計算。兩人手假設為60公分長。就是每秒60公分。相對速度就是每秒120公分 假如AB用同樣動作交手兩次,第二次時A的手出早了0.1秒。那就是12公分的差。這已經偏離了兩只手腕的闊度。 其後再有撥擋等橫向動作的話,這跟第一次動作的偏差自己算。記着,這是三維的世界樣 這就是「从开始略微不同的初始条件摆杆将导致一个完全不同的轨迹」 這情況,不套招,怎樣精細的示範"單一的招式動作" 開打前,沒人能確定自己放倒對手時的姿勢甚至動作 所以對打時,想去有意識的搓招式的都是神經病。 那招式是無用了嗎,一招打遍天的解釋呢 答案是:變式 小說裡頭叫變招。一招裡頭XXX個變化。就是這玩意。 加入不同的後續變化,慢慢的補完一招,形成招式。再更多變化,就會變成套路。 這就是打法套路的由來。 混沌系統是「非周期有序运动」 而這個有序的集合就是套路。雖然不知道動作變成什麼樣,但無論什麼樣都在套路裡頭。 然而混沌運動是确定性系统。所以要使用者使用招式的強弱就是能不能確保数据的變化。 令結果不會超出套路這集合。超出了的話,結果就是被揍翻........ 所以很多現代搏擊類的無法理解這些招式 因為他們習慣了短時間而少交換的系統。每一來回都拆開看。怎打怎防,一個動作就是一個動作。 然而混沌理论必须用整体,连续的数据关系才能加以解释及预测......... ====================================== 嗯....看着還算能唬人吧?
又該怎麼說呢..... 偶今早四項資源分別只剩3千7千5千8千 盆子是一個也沒剩下 隊中只有太太80級。小姨77女仆長70羅納68胡德60 每次只能砍不到15%,然而boss還有19%多的血 幸好偶昨晚睡前做了偶這次活動最正確最聰明的一件事 在1小時前今天第一次進攻e4 連續三場ss。滿血進boss點順帶拿了T優 一口氣砍掉19%多并斬殺....... 偶只能一句卧槽以表驚嘆.....再次上香以祭美容師......
又來一個小新聞.....這次是嵩山的鍋 hd.stheadline.com/news/daily/chi/428637/ 偶也要當教練......
萬能的使徒喲 怎樣簡單方便又靠譜的把.QSV轉成.mp4啊? 雖然找到有转换器。但一點下載系統就跳出來說這转换器已被報告不靠譜.......
保護大家脖子的小技巧 嗯哼.....因為這吧裡的視頻治頸椎太厲害了.....於是偶就去找人問來了這個....... 桌面。右鍵。屬性 偶用的是WIN8繁體,所以右鍵後是"顯示選項"。 可能名字不同,但大家應該都是在桌面右鍵就對了 然後旋轉畫面180,看完了再弄回去 那麼脖子就安全了......
沒事水的新年禮物---超簡易暗器手法 看到那堆一次性筷子就想起來了 發上來大家玩兒。還可以在新年時裝個比 雖然當年偶玩了一晚就棄了 一般常見飛刀飛啥的,都是捏着刀尖再旋轉着甩出去的 然而偶玩的這個是直着飛出去的,上靶(就是捅到靶子上)不用想轉多少圈所以會比較簡單 找塊那些電器包裝防震的塑料(偶忘了那玩意叫啥了,白色軟軟的)當靶子 會發力的拿一次性筷子直接就能扔,不會的塞鉛筆刨裡削一下就好 理論上筷子﹑筆﹑餐刀﹑螺絲起子﹑O棒之類的長條物都可以扔着玩 用筷子作例子,首先找出筷子的重心點。通常在正中附近 伸直食指,用中指中間一節跟母指夾着筷子頭,筷子尖前指,食指跟筷子應該是平行的直線 再把食指指頭點在筷子重心點。 然後就可以扔了,就是普通的舉手往前扔,筷子尖往前甩出。甩出時用食指在筷子上輕輕施一點力 就可以讓筷子保持筷子尖向前直線飛出去,直直的捅在靶子上。 其實就是普通的甩出去,再依靠食指在重心上加個力矩平衡而已 類比其他物品都是一樣的扔的。 話說偶又華麗麗的走進高雄一家的地獄了................求喝的玄學公式。再拜一下美容師.........
大建....唔...怎麼說呢..... 這是一個..呃...不知道怎麼說的故事 先有請這位....@塑能师 請容小的再給您上一炷香.....,,,,, http://tieba.baidu.com/p/4318520765 這是原貼 事情大概就是醬子的
一個小提議 因為很多很「科學」又很「厲害」的人士有各種看法 然後讓比如偶這種渣渣不明嚼蘿莉 至於真假對錯,人無完人。也不敢說誰誰誰能評價的給別人找麻煩。 那麼基於科學「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前提下,设法探寻事物运作之明确规律」的前提下 大家只要能清楚有理的表示出想法就可以了吧 都是小P民就不搞什麼數據支持了,沒那條件 那麼把某「東西」的目的﹑效果﹑原理,如有需要的話跟其配套的東西也說一下。 再一項項評出結論<——這種方法最好了吧 沒有研究就沒有說話權。連知識都沒有就別空談 如果連自已所支持/批評的東西都了解不清楚的話,那這"支持/批評"也沒意義更沒卵用了吧 那這些沒卵用的玩意,判定為"仙""黑"都可以吧。 那根據第一條吧规「以武术技法和武术知识交流为主,如果恶意评价武术,请自觉离开,一旦发现,一律视为蓄意捣乱,予以长期封号、删贴处理」 刪封之也木問題吧? 畢竟大家是想交流而不是扯淡的。翻嘴皮不如打明旗號水貼呢 大家,腫麼看?
所謂肌肉訓練跟力量訓練 就一個偶也不知道答案的問題,偶是學渣真對不起了 當年在大專時有體育科必修,得學健身。中學時也有教掌上壓一類的訓練 無論是哪種,老師都教標準動作,然後一組做多少個,又做多少組什麼的 老師說的清楚明白:動作一定要標準,不然訓練做了也白做,因為那樣做出來的動作沒訓練效果 即是說,那些訓練的動作使用的力量,要用「標準」動作去管制令其集中由那塊肌肉出力去練那塊肉。 那麼非標準動作,就是會由不是那肌肉的力量去做動作了。那麼那些力量是哪來的.........
MHO向...桃色的鳞怎出來的口牙 看電玩說破頭破背+大師球就行 然而大師球都花光了.....除了第一次抓到時的兩塊外就沒了 可偶剛好缺一塊.......
高大上然並卵的水一貼-領勁什麼鬼 話說今早去公園推手 旁邊是秋千什麼的小遊樂場。一堆小蘿莉好頂讚 其中一只十三四的。一件長至大腿的外套拉上拉鏈,裡面可能是熱褲什麼的。 平胸小腰,下身看上去跟沒穿似的,腿玩年啊...... 這只年齡比較大。其他小的,黑絲白絲配短褲小裙子什麼的也超可愛的(超想PRPRPR的)。 打秋千時,那兩只小腳丫往前一伸就搖起來了。往後一收又落回去<——大概就是這玩意。 有只想玩秋千時,小手往秋千一指人就往前沖了。把拉着她的大人也扯晃了。 這以指領勁又大概就這玩意。 吧裡這些一點都不萌的傢伙要試的話,大概就是大媽罵街時手一指捅到別人鼻孔裡"窩草乃馬!"那種吧 話說當年偶初學時就被前輩用這手一根手指捅出去了 今早的蘿莉真的好口耐........
每年一次的合法水 嗯 每人至少送偶十五字當禮物唄
眾邪神召來:神馬素拓撲混合性? 好吧。偶就走進修仙看多了 於是跑去翻資料。看到混沌系統有一個性質叫「拓撲混合性」 然而....拓撲混合性是什麼鬼? 不對....還應該問拓撲是什麼鬼? 查出來的資料唯一效果就是把偶看暈了......有木有些偶這種笨蛋也能看懂的解說?
上京噜上京噜~~看到北京风驱遂舰后就特别期待了DAZE~~
准备跳坑WT 大家都在啥服啊
九月二十。北京。组团刷何方 早上九点 公益西桥 缺坦缺奶缺输出 谁要来快报名 何方大BOSS会爆出橙色稀有萝莉跟正太喔 @炎之子 @爱尔兰的丝袜
孟哥,有人找你 孟哥~~~@孟自横刀向天笑 @喜欢猫的男孩纸 <——这货找你 之前贴子是偶砍的 偶挺想知道隔着WIFI咋让偶死全家来着
求救个无法安装的问题 在国服时已经开始有这情况 偶用的是 akai 点了安装后,很正常的跳出 安装中...... 然后等啊等 最后出来 未完成安装 这麼一句 在国服时安装更新已经有这情况(於是6月还是7月那次的更新后偶就没再上过国服。因为安装不了) 之前安装台服1.3时也出了两次。现在安装1.4又出来了(删掉1.3后才安装的1.4) 想请问一下 是不是偶爪姬的问题,然后还有没有救........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