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呼拉尔 guinan21
关注数: 42 粉丝数: 289 发帖数: 5,441 关注贴吧数: 22
上半年桂林GDP达669.90亿元 同比增长8.5% 月29日,桂林市统计局发布了上半年我市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初步核算,1—6月,全市生产总值(GDP)达669.90亿元,同比增长8.5%,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71.45亿元,同比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52.82亿元,同比增长11.1%;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45.63亿元,同比增长5.5%。 上半年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为了促进全市经济增长,我市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全力推进各项工作,全市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全市各级各部门以重大项目建设为主战场,围绕全市发展大局,谋划及推进一批重大项目,促进投资平稳较快增长。统计显示,1—6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达727.82亿元,同比增长16.3%。其中,第一产业投资为19.54亿元,同比增长0.6%;第二产业投资为306.89亿元,同比增长10.9%;第三产业投资为401.39亿元,同比增长21.8%。 依托投资的拉动作用,我市工业、农业、旅游业等各行业均实现较快发展。 在工业方面,我市坚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导方向和核心战略,确保更强的领导力量投入工业问题的解决,引导更多的资源整合进入工业领域,提供更优的服务促进工业政策的落实,有效促进了工业经济发展。数据显示,1—6月,全市工业增加值达303.85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4%。从经济类型看,各种所有制工业实现了全面增长,而非公有制工业企业作为全市工业的主力,则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在全市规模工业中,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所占比重达74.3%。 在农业方面,我市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认真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全力推进“农民收入倍增计划”,不断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据统计,1—6月,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124.05亿元,同比增长4.1%。粮食(春收)产量、水果产量、生猪出栏量同比分别增长9.3%、17.3%、5.5%。 在旅游业方面,全市紧紧围绕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目标任务,抓住关键,强化措施,乘势而上,再掀旅游胜地建设新高潮。据统计,1—6月,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达1668.12万人次,同比增长6.9%;全市旅游总收入为167.00亿元,同比增长15.2%。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消费需求不断增长,带动了消费市场的繁荣。数据显示,1—6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08.53亿元,同比增长12.5%;城乡市场实现了均衡发展,城镇和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256.46亿元和52.0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4%和12.5%。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市还加大了“稳物价、保民生”力度,确保了物价整体稳定。据国家统计局桂林调查队调查数据显示,1—6月,市区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6%。经济的较快增长还促进了财政收入的增加,上半年,全市组织财政收入达97.40亿元,同比增长5.6%。
上半年昌都GDP54.88亿元,同比增长29.6% 上半年昌都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生产总值完成54.88亿元,同比增长29.6%发布机构: 发文日期: 2014-07-09 2日从地区统计局获悉,上半年,地区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4.88亿元,同比增长29.6%,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4.78亿元、22.2亿元、27.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8%、34.8%、30.7%。<?xml:namespace prefix="O"></?xml:namespace> 今年以来,昌都紧紧围绕“强工重镇、带动两翼、东西发展、创建基地”的发展思路和“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中心任务,全面实施“提升一产、壮大二产、做强三产”经济发展战略。上半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政策的全面落实,地区工农业生产形势平稳、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社会消费保持平稳增长,国民经济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农牧业生产形势较好。 上半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预计达到6.63亿元,同比增长5.8%;其中:农业总产值完成2.58亿元;林业总产值完成0.47 亿元;牧业总产值完成3.42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完成0.16亿元。牲畜存栏449万(头、只、匹)。肉类产量1115.94吨,奶产量3347.7吨,蔬菜产量8640.96吨。 工业生产略有回落、交通生产平稳。1-6月份,全地区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预计完成2.93亿元,同比下降10.8%。主要产品产量:预计完成发电量24148万千瓦小时,同比增长9%;预计完成啤酒15730吨,同比增长10%;预计完成水泥产量1.92万吨,同比下降50.7%;预计完成中成药(藏药)30.5吨,同比增长1.7%。上半年,全社会累计完成货运量90万吨,同比增长27.8%;客运量80.5万人,同比增长25%。上半年,民航运输完成航班964架次,同比增长6%;完成旅客吞吐量89726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8%;完成货邮吞吐量392.1吨,比去年同期增长56%。 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加大、社会消费平稳增长、市场物价继续上涨。上半年,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72亿元,同比增长39.3%;全地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为16.1亿元,同比增长15%;预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2%,预计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2.2%。 旅游业稳定增长、金融财税收入快速增长。上半年,预计全地区接待国内外旅游者42.5万人次,同比增长46.6%。实现旅游总收入3.4亿元,同比增长44.1%。5月末,昌都地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62.8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 %;各项贷款115.57亿元,同比增长1.4倍。1—6月份,全地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5895万元,同比增长30.3%。其中:地区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7782万元,同比增长29.8%,县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113万元,同比增长15.2%;全地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72066万元,同比增长17.9%。其中:地区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13183万元,同比增长20.9%,县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58883万元,同比增长16.7%。地区税务部门共组织各项税收收入60969万元,同比增长29.2%。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上半年,我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9096元,同比增长12.9%。农牧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完成3091.5元,同比增长16.4%。人均现金收入1998.88元,同比增长21%。
2012年四川省生产总值(GDP)23849.8亿元,比上年增长12.6%   中新网成都1月21日电 (殷樱)21日,记者从2012年四川经济形势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2年四川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3849.8亿元,比上年增长12.6%。  四川省统计局局长范秋美透露,2012年四川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3849.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6%,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97.2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2587.8亿元,增长15.4%;第三产业增加值7964.8亿元,增长11.2%。   范秋美表示,2012年,在世界经济复苏明显放缓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严峻形势下,四川省经济延续了近几年快速发展的好势头,呈现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良好局面。  据了解,四川2012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2.5%,涨幅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1个百分点。八大类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六涨二跌”,其中食品价格比上年上涨4.2%,烟酒及用品上涨2.7%,衣着上涨9.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下降0.4%,,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7%,交通和通信上涨0.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下降0.5%,居住上涨0.8%。在食品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4.9%,油脂价格上涨5.2%,猪肉价格下降7.6%,鲜蛋价格下降2.9%,水产品价格上涨11.5%,鲜菜价格上涨20.6%。  针对2012年蔬菜价格上涨的问题,四川省统计局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熊建中认为,蔬菜生长周期短,受市场供需影响大。同时,又进入严冬季节,从产地到消费者,流通环节加大了成本,影响价格波动。熊建中表示,今年的蔬菜价格依然是农民关心的问题,蔬菜的价格会有一个波动的过程,但不会大起大落。  数据显示,四川全年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038.9亿元,比上年增长19.3%。从房地产市场看,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266.4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商品房施工面积29865.5万平方米,增长10.1%;商品房销售面积6455.9万平方米,下降1.3%。  此外,四川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591.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9%。其中,出口额384.6亿美元,增长32.5%;进口额206.6亿美元,增长10.5%。(完)
陕西省2012年实现生产总值14451.18亿元 同比增12.9% 1月23日,陕西省统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对2012年陕西省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作了具体介绍。陕西省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张晓光出席新闻发布会,就陕西省2012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进行了具体说明。   1月23日,陕西省统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对2012年陕西省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作了具体介绍。陕西省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张晓光出席新闻发布会,就陕西省2012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进行了具体说明。  张晓光说,2012年,是调整转型发展最为关键的一年。一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出现的情况问题,陕西省委省政府领导全省人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以富民强省为主线,紧扣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主攻目标,努力寻找和把握机遇,保持了全省发展处于上升通道的良好势头,顺利完成了目标任务。初步测算,2012年陕西全省实现生产总值14451.18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70.16亿元,增长6%;第二产业8075.42亿元,增长14.9%;第三产业5005.6亿元,增长11.5%。人均生产总值38557元,约折合6110美元。  张晓光表示,2012年农业生产再获丰收,粮食生产取得好收成,连续九年稳定在1000万吨以上,2012年达到1245.1万吨,比上年增长4.2%;工业生产也企稳向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6000亿元,达6641.54亿元,比上年增长16.6%,累计增速连续7个月位居全国首位;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2501.43亿元,比上年增长28.9%;消费市场增长稳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30.75亿元,比上年增长16%。;金融机构存贷持续增加,12月末,全省金融机构(含外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3865.61亿元,比年初新增1990.36亿元,同比多增135.13亿元;对外贸易出现好转,2012年,全省进出口总额147.99亿美元,增速由前11个月下降0.5%转为增长1%。  最后,张晓光说,陕西省在2012年中经济取得了较好成绩,而在2013年里,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要求,凝聚全省上下的智慧和力量,借力城镇化加快推进的利好因素,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全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012年湖南GDP22154.2亿元,同比增长11.3%  2012年,面对严峻的全球经济形势和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省委、省政府领导全省人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推进“四化两型”、“四个湖南”建设,扎实做好稳增长、促和谐等各项工作,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的态势。   一、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初步核算,2012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两万亿大关,达到22154.2亿元,同比增长1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04.2亿元,增长3%;第二产业增加值10506.4亿元,增长12.8%;第三产业增加值8643.6亿元,增长12.2%。一是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全省粮食总产量增长2.3%,出栏生猪、牛、羊分别增长5.4%、3.6%和0.8%,出笼家禽增长6.1%。二是工业经济保持增长。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4.6%。39个大类行业中,38个行业实现增长。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烟草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19%、16.7%、16%、15.4%和12%。主要工业产品中,68.4%的产品产量实现增长。其中,原油加工量增长20.3%,混凝土机械增长18.9%,汽车增长14%,原煤增长12.8%,水泥增长12.8%。三是第三产业平稳发展。随着文化产业、旅游业保持较快增势,房地产经营有所好转,全省服务业实现平稳发展。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1.4%,金融业增长13.6%,营利性服务业增长15.3%。   二、发展动力有新增强。一是投资力度依然强劲。全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576.6亿元,同比增长27.5%。其中,民间投资8834.8亿元,增长24.5%,占全省投资的比重达60.6%。分投资方向看,工业投资增长28.5%,民生投资增长26.3%,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5.9%,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3.7%。二是消费品市场较旺。全省共举办各类会展活动399场,其中举办重大节会76场,比上年增加9场。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54.9亿元,增长15.3%,扣除价格影响实际增长13.4%。家具、金银珠宝、化妆品、机电产品及设备、通讯器材等商品销售较好,零售额分别增长34.1%、24.9%、24%、24%和23.3%。三是出口贸易较快增长。全省实现进出口总额219.4亿美元,增长15.5%。其中,出口126亿美元,增长27.3%;进口93.4亿美元,增长2.7%。出口产品中,机电产品出口50.9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3.8亿美元,分别增长42.6%和75.8%;占出口额的比重为40.4%和11%,同比分别提高4.4个和3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2012年全年GDP同比增长7.8%,519322亿元 2013年01月18日 10:02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18日讯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193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8%。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8.1%,二季度增长7.6%,三季度增长7.4%,四季度增长7.9%。从环比看, 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18日讯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193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8%。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8.1%,二季度增长7.6%,三季度增长7.4%,四季度增长7.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2377亿元,比上年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35319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231626亿元,增长8.1%。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0%。 一、农业生产稳定增长 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8957万吨,比上年增加1836万吨,增长3.2%,连续九年增产。其中,夏粮产量12995万吨,比上年增长2.8%;早稻产量3329万吨,增长1.6%;秋粮产量42633万吨,增长3.5%。全年棉花产量684万吨,比上年增长3.8%;油料产量3476万吨,增长5.1%;糖料产量13493万吨,增长7.8%。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8221万吨,比上年增长5.4%,其中猪肉产量5335万吨,增长5.6%。生猪存栏47492万头,比上年增长1.6%;生猪出栏69628万头,比上年增长5.2%。全年禽蛋产量2861万吨,比上年增长1.8%;牛奶3744万吨,增长2.3%。 二、工业生产缓中趋稳 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0%,增速比上年回落3.9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11.6%,二季度增长9.5%,三季度增长9.1%,四季度增长10.0%。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4%,集体企业增长7.1%,股份制企业增长11.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6.3%。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9%,轻工业增长10.1%。分行业看,41个工业大类行业增加值全部实现比上年增长。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8%,中部地区增长11.3%,西部地区增长12.6%。分产品看,全年471种工业产品中有345种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其中,发电量增长4.7%,粗钢增长3.1%,钢材增长7.7%,水泥增长7.4%,十种有色金属增长9.3%,焦炭增长5.2%,硫酸(折100%)增长4.8%,烧碱(折100%)增长3.8%,化学纤维增长11.8%,微型计算机设备增长11.7%,集成电路增长9.3%,汽车增长6.3%,其中轿车增长8.3%,乙烯下降2.5%,平板玻璃下降3.2%。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8.0%,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货值106759亿元,比上年增长7.1%。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3%,环比增长0.87%。 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6625亿元,同比增长3.0%,1-9月份为同比下降1.8%,去年同期为增长24.4%。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0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10个行业利润同比下降,1个行业亏损。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14元,比前三季度下降0.28元,比去年同期提高0.16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66%。
国家统计局:2012年全年GDP同比增长7.8%,519322亿元 2013年01月18日 10:02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18日讯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193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8%。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8.1%,二季度增长7.6%,三季度增长7.4%,四季度增长7.9%。从环比看, 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18日讯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193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8%。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8.1%,二季度增长7.6%,三季度增长7.4%,四季度增长7.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2377亿元,比上年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35319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231626亿元,增长8.1%。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0%。 一、农业生产稳定增长 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8957万吨,比上年增加1836万吨,增长3.2%,连续九年增产。其中,夏粮产量12995万吨,比上年增长2.8%;早稻产量3329万吨,增长1.6%;秋粮产量42633万吨,增长3.5%。全年棉花产量684万吨,比上年增长3.8%;油料产量3476万吨,增长5.1%;糖料产量13493万吨,增长7.8%。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8221万吨,比上年增长5.4%,其中猪肉产量5335万吨,增长5.6%。生猪存栏47492万头,比上年增长1.6%;生猪出栏69628万头,比上年增长5.2%。全年禽蛋产量2861万吨,比上年增长1.8%;牛奶3744万吨,增长2.3%。 二、工业生产缓中趋稳 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0%,增速比上年回落3.9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11.6%,二季度增长9.5%,三季度增长9.1%,四季度增长10.0%。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4%,集体企业增长7.1%,股份制企业增长11.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6.3%。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9%,轻工业增长10.1%。分行业看,41个工业大类行业增加值全部实现比上年增长。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8%,中部地区增长11.3%,西部地区增长12.6%。分产品看,全年471种工业产品中有345种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其中,发电量增长4.7%,粗钢增长3.1%,钢材增长7.7%,水泥增长7.4%,十种有色金属增长9.3%,焦炭增长5.2%,硫酸(折100%)增长4.8%,烧碱(折100%)增长3.8%,化学纤维增长11.8%,微型计算机设备增长11.7%,集成电路增长9.3%,汽车增长6.3%,其中轿车增长8.3%,乙烯下降2.5%,平板玻璃下降3.2%。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8.0%,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货值106759亿元,比上年增长7.1%。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3%,环比增长0.87%。 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6625亿元,同比增长3.0%,1-9月份为同比下降1.8%,去年同期为增长24.4%。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0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10个行业利润同比下降,1个行业亏损。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14元,比前三季度下降0.28元,比去年同期提高0.16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66%。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