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呼拉尔 guinan21
关注数: 42 粉丝数: 289 发帖数: 5,441 关注贴吧数: 22
贵港市2015年,全市实现GDP865.2亿元,同比7.5% 贵港市2015年GDP基本情况分析 [日期: 2016-01-28 ] 来源: 作者: 李琦 俞灵远 [字体:大 中 小] 201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贵港市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及自治区各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政策措施,及时出台我市“42条”稳增长政策措施,实现GDP同比增长7.5%,比前三季度回升0.4个百分点。 一、2015年GDP稳步回升 初步核算,2015年,全市实现GDP865.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5%,增幅比去年同期回升2.3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提高0.4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73.98、348.5、342.7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8%、 8.5%、7.9%,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7、4、2.8个百分点,贡献率分别为8.8%、53.5%、37.7%,第一、二、三产业结构由去年同期20:40.4:39.6调整为20.1:40.3:39.6,三次产业结构趋于稳定。分县市区看,增速最高为平南县,同比增长9.4%,港北、港南、覃塘、桂平同比分别增长3%、8.3%、9.1%和8%。增幅最大为桂平市,增幅比前三季度扩大2个百分点,三区两市县GDP增速和增幅情况如下表一。 表一:2015年贵港市分县市区GDP表   本月止累计(亿元) 同比增长(%) 与前三季度相比 贵港市 865.20 7.5 0.4 港北区 172.51 3.0 -2.2 港南区 82.12 8.3 -1.4 覃塘区 104.08 9.1 -0.3 平南县 211.27 9.4 -0.9 桂平市 295.49 8.0 2.0 二、2015年GDP增速与全国、全区水平比较 当前,经济运行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速由高速转向中高速,贵港市经济运行态势与全国、全区基本一致,增速与全国、全区累计增速各季度相差在1个百分点内,经济运行总体平稳。2015年,贵港市各季GDP累计增速均高于或等于全国,但增速一直低于全区平均水平。全国GDP一季度和上半年均为同比增长7%,前三季度和全年均为同比增长6.9%;全区GDP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和全年同比分别增长7.6%、8.0%、8.1%和8.1%,贵港市GDP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和全年分别同比增长7.0%、7.8%、7.1%和7.5%。由于基数小,基础指标容易波动等影响,贵港市GDP增速的季度间波动比全国、全区明显。贵港市全年GDP回升明显,全国、全区全年增速与前三季度持平,贵港市全年增速比前三季度回升0.4个百分点。具体情况见下表: 表二:2015年全国、广西与贵港市GDP增速表   全国 广西 贵港 贵港-全国 贵港-广西 一季度 7.0 7.6 7.0 0.0 -0.6 上半年 7.0 8.0 7.8 0.8 -0.2 前三季度 6.9 8.1 7.1 0.2 -1.0 2015年 6.9 8.1 7.5 0.6 -0.6 三、2015年GDP基本特点 (一)第一产业增幅较大,拉动作用增强 2015年,第一产业增加值173.98亿元,同比增长3.8%,增速分别高于去年同期和前三季度0.9、1个百分点,与前三季度相比增幅是三次产业中最大的,对GDP的贡献率为8.8%,拉动经济增长0.7个百分点,拉动力分别比去年同期和前三季度提高均0.2个百分点,拉动作用增强。 农业、渔业拉动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超过1个百分点。2015年,农业增加值86.47亿元,同比增长3.3%,增速高于前三季度0.3个百分点,拉动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1.7个百分点;渔业增加值27.3亿元,同比增长7.6%,增速低于前三季度0.6个百分点,拉动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1.1个百分点;林业增加值11.16亿元,同比增长12.5%,增速高于前三季度3.2个百分点,拉动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0.8个百分点;牧业增加值49.05亿元,同比增长1%,增速高于前三季度1.4个百分点,拉动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0.3个百分点。 (二)第二产业对GDP起主要拉动作用,贡献率过半 2015年,第二产业增加值348.5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分别高于去年同期和前三季度3.3、0.2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4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3.5%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小幅回升。2015年,工业增加值285.89亿元,同比增长7%,增速高于去年同期1.8个百分点,低于前三季度0.1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分别比去年同期和1-11月回升1.7、0.3个百分点。 建筑业增加值较快增长。2015年,建筑业增加值62.61亿元,同比增长17.4%,增速高于去年同期12.4个百分点,低于前三季度1.5个百分点。 (三)第三产业拉动作用增强,六大行业增加值增速均超5% 2015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42.72亿元,同比增长7.9%,增速分别比去年同期和前三季度回升1.4、0.5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为2.8个百分点,拉动力比去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分行业看,六大行业增加值增速均超过5%,其中,增速最高为其他服务业,同比增长11.3%。六大行业增加值增速见下表三: 表三:2015年第三产业六大门类行业增加值和增速   增加值总量(亿元) 增速(%) 拉动点 第三产业 342.72 7.9 7.9 批发和零售业 64.21 5.3 1.1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67.50 5.0 0.8 住宿和餐饮业 15.83 6.6 0.4 金融业 36.01 11.0 1.1 房地产业 54.49 7.1 0.8 其他服务业 98.75 11.3 3.5 贵港市统计局 李琦 俞灵远
三江县2015年上半年GDP14.45亿,+7.5% 201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今年上半年,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三江县国民经济总体平稳运行,主要指标增速较一季度和上年同期均有所回升。 一、上半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地区生产总值(GDP):14.4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7.5%,增速比年度10%的预期目标低2.5%个百分点;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04亿元,同比增长5.32%; 全部工业总产值:5.18亿元,同比下降8.3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65亿元,下降20.21%,增速比年度10%的预期目标低30.21个百分点;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62亿元(500万元以上),同比增长13.45%,增速比年度18%的预期目标低4.55个百分点; 财政总收入:1.47亿元,同比增长8.19%,增速比年度8%的预期目标高0.19个百分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7亿元,同比增长9.26%,增速比年度13%的预期目标低3.74个百分点;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18元,同比增长9.5%,增速比年度10%的预期目标低0.5个百分点; 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847元,同比增长10.31%。 二、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1、地区生产总值(GDP)总体保持增长 但三次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 初步核算,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14.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5%,增速较一季度回升3.5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回升4.6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21亿元,同比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3.2亿元,增长1%,其中:工业增加值1.73亿元,下降3%;第三产业增加值6.04亿元,增长14.3%。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2.9%、5.1%和82%;其中第一产业拉动GDP增长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拉动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拉动6.1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虽呈现“三增”格局,但内部结构发展不平衡,第一产业保持稳定增长、第三产业较快增长,第二产业小幅增长,且二产中工业增加值呈下降趋势,因此极大影响了整体经济的较快增长。 三次产业结构发生较大变化(今年上半年使用三经普的产业结构比重,上半年三次产业结构的比重为36:22:42,上年同期的比重为42:27:31),实现了产业结构从农业主导型向三产主导型的重大转变,目前的经济格局更适合我县的经济发展。 2、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04亿元,按上年价计算,同比增长5.32%。其中:农业产值7.68亿元,增长7%;林业产值0.63亿元,增长6.44%;牧业产值2.17亿元,下降0.62%;渔业产值0.16亿元,增长4.2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4亿元,增长5.59%。 3、工业生产形势仍然严峻 规上工业产销同比大幅下滑 全部工业总产值5.18亿元,同比下降8.3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65亿元,同比下降20.21%,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2.37亿元,下降20.23%。工业生产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全县15家规上工业企业,从报表统计显示,有12家企业上半年产值累计同比呈下降趋势,4家企业产值同比下降40%以上,因此工业生产的后续增长值得关注。 4、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一季度大幅回落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25.62亿元,同比增长13.45%,增速比一季度回落43.92个百分点,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投资)23.34亿元,增长63.71%。 城镇三大投资主体呈“两升一降”:基本建设保持快速增长, 房地产投资保持增长,更新改造呈下降趋势。基本建设投资18.14亿元,同比增长81.05%;房地产投资1.17亿元,增长12.05%;更新改造投资0.44亿元,下降14.9%。 5、商品消费平稳增长。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7亿元,同比增长9.26%,增速比一季度回升1.48个百分点。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81亿元,增长8.6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16亿元,增长10.01%。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0.86亿元,同比增长1.1%,商品零售8.11亿元,增长10.2%。 6、财政继续增收 金融平稳运行。 全县财政总收入为1.47亿元,同比增长8.19%。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0.93亿元,增长7.29%;税收收入为1.12亿元,同比增长5.92%。公共财政预算支出9.01亿元,同比增长28.48%。 6月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65.34亿元,同比增长11.46%,其中个人存款余额41.21亿元,增长12.85%。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8.52亿元,同比增长13.16%。 7、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 根据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上半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718元,同比增长9.5%;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847元,增长10.31%。 8、节能降耗形势良好 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0.5433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43.73%,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33.94%。 ( 撰稿人:林春媚)
一季度贺州市GDP为92.4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2% 第三产业成贺州市经济增长发展强力引擎来源: 贺州日报 |  2015-04-29 15:45:50 星期三  | 责任编辑: 蒋颖 4月22日,贺州市统计局向社会公布一季度的经济运行分析报告。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受新常态下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全市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总体上看,投资实现较快增长,消费需求稳中有升,财政金融运行平稳,但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如工业生产下滑,农业生产放缓等还需加以重视和解决。在这样的宏观经济背景下,第三产业已成为拉动贺州市一季度经济增长的强力引擎。 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92.4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2%。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0%;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增长13.2%。其中,第一产业增长1.9%,第二产业增长0.7%,第三产业增长9.5%。三产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5.2个百分点,对全市一季度经济增长贡献率高达87%。 据介绍,贺州市第三产业之所以能够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三方面的原因。一是民生事业的发展与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得到大幅提高。今年一季度,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分别增长8.0%和13.2%,均高于全区、全市经济发展水平。各项社会福利政策和社保政策落实到位,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从而激发了城乡居民的消费潜力和消费热情。二是随着近年来通往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高速公路的全线贯通,特别是去年底贵广高铁的开通,贺州市作为区域性交通枢纽城市的区位优势已经显现,旅游、商贸、物流更加便利,更加活跃。三是贺州市“四大业态”发展战略定位明确,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打好生态经济优势品牌,旅游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一季度贺州接待旅游人数、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19.8%和23.1%,直接拉动了交通运输等服务业消费尤其是住宿餐饮业的快速增长。  (记者胡枫)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gx.xinhuanet.com%2F2015-04%2F29%2Fc_1115097852.htm&urlrefer=bae104756e6627efea8da140e4c3c89a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