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有你不孤单 梦里有你不孤单
关注数: 0 粉丝数: 61 发帖数: 6,198 关注贴吧数: 0
我不吃肉的理由 我不吃肉的理由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1,佛经只说吃肉的种种过失,只说不应吃肉,没有说如何如何可以吃肉,我们会遇到很多逼迫我们吃肉的情况,我相信佛是知道的,他为什么不说呢。我想我不该自作聪明以为自己的情况可以吃肉。 2,我们学佛应该依止佛经、出家师父的开示,而不是世间的理论和人情,虽然我们还没受相关的戒,我们也应该先向出家持戒的师父学习,尽量不去做戒律上禁止的事情。 3,佛说众生都是自己过往的父母兄妹、未来的诸佛。如果我的亲人死了,有人取他的肉给我吃我是不可能吃的,那为什么有些肉我们觉得可以吃?因为我们还是把它们当做畜生,认为它们的肉可食用,我们顶多对它们有些可怜,根本就不认为它们是跟我们一样的、曾经是我们的亲人。佛的教言只在我们耳根转悠下,没进心里。 4,我们的病很多是从吃肉来的,吃哪报哪,肉的害处不亚于毒药,别人给我毒药我们会吃吗,那为什么可以吃肉呢?还是因为我们并不怎么相信吃肉的过患,把它们当做食物看待了。 5,如何是不分别,不分别不是用想象的,不要说成就者如何不分别地食肉,那是我们自己想象的,比如一块肉一块豆腐,我们再怎么想象去不分别的食用他们,我们眼睛看到的和口感、味道等等还是有区别的,我们回忆自己刚刚吃了什么,还是历历分明的。我们的那种不分别,只是在自欺欺人。 6,虽然在信佛后知道吃肉不对,但是在之后面对各种违缘的时候还是吃过不少,但是我心里只怪自己看不破考验,没能坚持原则,不会去找一个‘’可以吃肉‘’的理由。也正是如此,我才能渐渐向完全断绝食肉靠近,亲人也渐渐接受了。有些不该做的事即使我们做了,我们也不该找可以做的理由来换取心安,任何一条理由都可以把我们拴住无法前进。 7,按照佛经、戒律严格要求自己绝不是执着,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尽可能不犯错,这样在将来不如意的果报也就越少。不要把不负责任、不考虑后果当做不执着、不分别,因果丝毫不爽,不是不知道就不报的。 8,我们一直在被自己的想法所骗,很多时候我们以为在修行、以为什么是修行,其实都是妄想。
拉拉拉 少说,多思, 少争辩,多反省 不要总是盯着人的缺点和过失不放,多看看做的好的地方 不要总是批评别人,想想自己是不是也有做的不对的地方 不要总是想方设法激怒别人,想着如何打击到他,多去理解宽容,少结怨 不要听不进与自己观点有悖的言论,你不能保证自己掌握了真理,就尝试打开心门,听听不同的声音, 不要把给你带来过不快的当作敌人,那样你只会使自己遭受更多不快,更可怕的是, 不要因为看到一个人不好的一面就否定他的全部 不要太过自信,曾经我以为我有很好的观察判断能力,有些时候,我能看到许多人看不到的结果,也能看破多数人的伪装,现在明白自己的判断只是自己的想象,它与真实情况无证明关系,即使判断正确的时候也是如此。 如果你带着某种感情去思考,那么你就别太把思考结果当回事 不要因为受过欺骗就变的虚伪,不要因为受到伤害就不再善良。 从前有棵树,它的名字叫心 树跟抓在叫人的土壤中, 心会从土壤中汲取养分,(感受,) 不同的养分会让心开出不同的花朵(感情) 然后结出各种样子的果实(人格) 有个园丁吃了树上的果实,然后他的脑袋就变成这个果实的形状,被这个果实所操纵, 果实们给园丁一个名字叫思维,然后让他去修剪树枝,以便结出更多跟自己一样的果实 思维很苦恼,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修剪这棵树,吃树上的果实,脑袋中总有个声音告诉他做什么,他很累却无法拒绝,思维总在想,我是谁,这里是什么地方,我来自哪里,我该怎样回去…… 思维感觉到内心深处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被遗失了,但是他不知道那是什么 有一天,思维吃了一个叫做善良的果实,善良与别的果实不同,她体会到了思维的苦恼,愿意帮助他找回遗失的东西, 她没有去控制思维,而让思维的脑袋恢复了原来的样子,只躲在卑微的角落提醒他。 恢复过来的思维发现自己原来叫理性,来自河流源头一个叫真理之乡的地方,有一件重要的东西被遗失了在来的路上。他说不清东西的样子,但是相信自己看到的时候能认出来 理性用心的树干作成了一叶名为智慧的小舟,用心的枝叶作成了一双叫做自由的船桨,在善良的陪伴下,开始了归乡之旅……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