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uo155 anguo155
关注数: 206 粉丝数: 223 发帖数: 2,996 关注贴吧数: 439
霍比特人的迁徙——译自Karen Wynn Fonstad 的《中洲地图册》 古往今来,霍比特人一直安分地住在安都因河上游河谷中的祖居地。过了一些年,他们分化为三个略有差别的族群:白肤族、毛脚族及斯图尔族。他们的居住选择亦有些不同,尽管可能没有像图上那样有所分开。白肤族在最北边,是林中之民。毛脚族偏爱高地,在山边穴居。斯图尔族显然住在南边的最远处,且更喜欢低地与河滨地带。如图所示,霍比特人的原始居住地沿着大河(安都因河)西岸展开,介于格拉顿河与卡尔岩之间——有段时间与希洛尔人混杂居住。再者按图所示,其迁徙路线如下:白肤族越过瑞文戴尔以北的迷雾山脉,与此同时斯图尔族则攀爬于红角隘口。霍比特人原本可能会继续完美快乐地生活在那里,但人类在日益激增,还有邻近的大绿林也正变得日益邪恶。就这样开始了他们的漂泊之日。在第三纪元1050年(以下均为此纪元),一些毛脚族向西去了埃利阿多,另一些则远到风云顶。大约一个世纪后,白肤族和斯图尔族也都加入了迁徙旅程中。白肤族几乎没有与毛脚族及在红角山的斯图尔族混居一起,而大多数斯图尔族却分散居住在黑蛮地的沙巴德。 1300年,在北方生活的那些又被迫逃离了安格玛。一些斯图尔族向南投奔了黑蛮地的亲戚,另一些返回了大荒野中,沿格拉顿河的居住地——臭名昭著的斯麦戈/古鲁姆的祖先,但大部分霍比特人则向西移去。最早且最主要的那部分居住在了布理,特别的是在斯塔多村。他们也建立了其他许多欢乐的村落,但在不久之后似乎也被放弃并遗忘了。到了1601年霍比特人中一支大部族,离开了布理向西穿过巴兰都因河(白兰地河),三十年后黑蛮地的斯图尔族也向那里徙去;大部分人(但确定不是全部)最后定居于苏扎亦即夏尔。 18.2.20. 戊戌年正月初五 译自【美】Karen Wynn Fonsted (凯伦.韦恩.方斯坦) 的《中洲地图册》 (THE ATLAS OF MIDDLE-EARTH) 缘海手字
北方之战——译自Karen Wynn Fonstad 的《中洲地图册》 北方之战 第三纪元3019年3月11-30日 当3月6日,索隆得知了阿拉贡的身份之后,他便着手计划并仓促实施了各种攻击。虽然主攻方向是米纳斯提力斯,但他也把多古尔都及从鲁恩召唤来的盟友投入了进去。3月10日,从魔多出发的同时,其北方军队对指定目标也进行了突击。 首先是把多古尔都的军队攻击目标定在邻近的罗瑞恩。穿越森林并进入洛汗北高原边境的一大部众都失败了。3月12日,命运使然,他们遭遇了从范贡森林和伊森加德以东派过来的恩特。3月15日到22日,罗瑞恩又遭受了两次攻击,但从未被攻破过。从多古尔都出发的部队也去了北方,与瑟兰督伊交战于黑森林中层层密林中。重要战事发生在3月15日,经过“绵长的战斗与烈火的毁灭”,瑟兰督伊才取得了胜利。 索隆的东方盟友,据推测从鲁恩穿过了卡尔能河,并向河谷的人类城邦及埃瑞博的矮人之国推进。作为3月15日重要战事中的又一次,河谷战斗不是打了一天,而是持续了三天。3月17日河谷之王布兰德损落于埃瑞博之门前,山下之王铁足代恩竭尽全力找寻布兰德的尸体,但他也遇难了。于是人类与矮人都被迫后撤至孤山要塞,东来者把他们包围了,但没能打进要塞前这扇古老的大门。 在3月25日魔戒被毁之后,索隆的仆从——那些出来攻击和指派未出的剩余部队都失去了动力,包括:从多古尔都攻向凯勒博恩和瑟兰督伊的,还有围攻埃瑞博的东来者。就这样他们的英勇挽救了北方,甘道夫如是说:“想想会发生什么。。。。。。野蛮刀剑降临于埃利阿多,瑞文戴尔隐没于无尽黑夜。” 18.2.17. 戊戌年正月初二 译自【美】Karen Wynn Fonsted (凯伦.韦恩.方斯坦) 的《中洲地图册》 (THE ATLAS OF MIDDLE-EARTH) 缘海手字
一幅画,一段情 一曲枉凝眉,一把辛酸泪。 雨落尘去。 一幅画,一段青春往事。 几十年,心一去。 一段偶遇,偶然亦错。天意有缘,缘亦错。 一切总如烟,随风散。 第一章 一曲枉凝,怎知枉凝引出一幅画 启程江南,岂知江南更有别缘情 一 工作的劳累,就像驴子一样,每天重复的打转。又是一场小雨纷纷,在雨中穿来走去,思绪不觉飞向何处。偶然脑海中出现一幅画面。 也是一场小雨淅淅,我骑着单车在后,前面也是一辆单车。一个中年男人带着小女孩,小女孩很清秀,只是有些气色不佳,穿着那时不怎么好看的校服。就这样我就默默的看着她。。。。。。 而后画面一瞬而过,我也不记得那是多久以前的事。亦或是梦也说不定,总之如梦亦如雾。 在雨中穿过广场,走在去办公室的路上,突然间手机响来。 “阿尘,上来一趟,找你说点事。” “好的,主任。” 于是我就快速回到办公室,顺着楼梯一步一步的上,头脑中又不知觉飞向何处。 那是一幅美人图:葡萄架下,美人一手捧书,一手托腮,微微启笑。葡萄上一只小鸟飞过,边上有题: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 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字迹隽秀工整,画亦无瑕,想必是女子所画。正在想究是谁之画,忽又灭。 这时猛然间才知道了门外,推门而入。何主任微笑道:“阿尘,和你说个事。上边决定想在江州办新厂,想必你已听闻。” “我知道,说吧。这与我有关?” 何主任说:“你我共事也有几年了吧。” 我回答道:“对,一眨眼五年了,真快呀,来公司也有十二年了,你看我也奔四了。把大好青春献给公司了。” 何主任:“可不是,咱公司像你这样的老员工不多了,你很忠心。所以上边决定将你调往江州新厂,让你做新厂主管。这对你来说,是一种不小的挑战,不过可以慢慢的学嘛。” 我说:“我可否考虑考虑,与家里商量一下?” 何主任微微一笑:“无妨,后天给我答复即可。”
相思伴月心希微 ——听林孟宗《相思伴月》之感想 天边的月光,照孤影未成双 寂寞一个人,犹原心挂念 月娘你甘有听见,情意望替阮传达 一份真心,寄阮心内的思恋 寸寸相思,伴月盼呀盼,心盼你入梦 重温过去,那段的温暖,情难忘你一人 寸寸相思,伴月等呀等,等你心回航 阮会在原来,有你的所在 伴月等待,你倒返来 ——林孟宗《相思伴月》,2017台湾电视剧《春花望露》片头曲 天边明月,寸寸相思。一曲《相思伴月》,萦绕耳尖,带来点点心希微。越头无路,前路茫茫。孤寂廖莫又谁知。只余空对月,悲莫愁。 前些天,追剧下载《春花望露》,而发现了这首《相思伴月》,听来不错,想下载此曲,奈何无此资源。只因对岸新出,估计要几个月以后也许会有。另则现下两岸关系趋冷,也许有被封杀的可能。无奈只得看着视频,记录下这首歌的歌词。虽说有点不容易,谁叫我喜欢呢? 听此曲,心中浮现:海浪涛涛,拍打着岸边礁石。海天之间,一轮明月。莹莹皓月,波撒万里,照孤影未成双。独立石上,远望月娘,心思所爱,苦愁殇。 寸寸相思伴月暝,唯忆青春年少时。伴月盼呀盼,盼你入梦来。重温过去,回味余香。别有一番滋味于心尖。寸寸相思,孤酒对月,难相忘青竹时光。伴月等呀等,等你心回航。等你入港伴月瞑,红花美酒入梦来。何等好时光? 很偶然听到了这首歌,感触颇多。故而记下此心此感。但愿以后可以下载单曲以珍藏,看天意如何吧。 17.5.8. 缘海手字
相思伴月心希微 ——听林孟宗《相思伴月》之感想 天边的月光,照孤影未成双 寂寞一个人,犹原心挂念 月娘你甘有听见,情意望替阮传达 一份真心,寄阮心内的思恋 寸寸相思,伴月盼呀盼,心盼你入梦 重温过去,那段的温暖,情难忘你一人 寸寸相思,伴月等呀等,等你心回航 阮会在原来,有你的所在 伴月等待,你倒返来 ——林孟宗《相思伴月》,2017台湾电视剧《春花望露》片头曲 天边明月,寸寸相思。一曲《相思伴月》,萦绕耳尖,带来点点心希微。越头无路,前路茫茫。孤寂廖莫又谁知。只余空对月,悲莫愁。 前些天,追剧下载《春花望露》,而发现了这首《相思伴月》,听来不错,想下载此曲,奈何无此资源。只因对岸新出,估计要几个月以后也许会有。另则现下两岸关系趋冷,也许有被封杀的可能。无奈只得看着视频,记录下这首歌的歌词。虽说有点不容易,谁叫我喜欢呢? 听此曲,心中浮现:海浪涛涛,拍打着岸边礁石。海天之间,一轮明月。莹莹皓月,波撒万里,照孤影未成双。独立石上,远望月娘,心思所爱,苦愁殇。 寸寸相思伴月暝,唯忆青春年少时。伴月盼呀盼,盼你入梦来。重温过去,回味余香。别有一番滋味于心尖。寸寸相思,孤酒对月,难相忘青竹时光。伴月等呀等,等你心回航。等你入港伴月瞑,红花美酒入梦来。何等好时光? 很偶然听到了这首歌,感触颇多。故而记下此心此感。但愿以后可以下载单曲以珍藏,看天意如何把。 17.5.8. 缘海手字
相思伴月心希微 ——听林孟宗《相思伴月》之感想 天边的月光,照孤影未成双寂寞一个人,犹原心挂念月娘你甘有听见,情意望替阮传达一份真心,寄阮心内的思恋寸寸相思,伴月盼呀盼,心盼你入梦重温过去,那段的温暖,情难忘你一人寸寸相思,伴月等呀等,等你心回航阮会在原来,有你的所在伴月等待,你倒返来——林孟宗《相思伴月》,2017台湾电视剧《春花望露》片头曲天边明月,寸寸相思。一曲《相思伴月》,萦绕耳尖,带来点点心希微。越头无路,前路茫茫。孤寂廖莫又谁知。只余空对月,悲莫愁。前些天,追剧下载《春花望露》,而发现了这首《相思伴月》,听来不错,想下载此曲,奈何无此资源。只因对岸新出,估计要几个月以后也许会有。另则现下两岸关系趋冷,也许有被封杀的可能。无奈只得看着视频,记录下这首歌的歌词。虽说有点不容易,谁叫我喜欢呢?听此曲,心中浮现:海浪涛涛,拍打着岸边礁石。海天之间,一轮明月。莹莹皓月,波撒万里,照孤影未成双。独立石上,远望月娘,心思所爱,苦愁殇。寸寸相思伴月暝,唯忆青春年少时。伴月盼呀盼,盼你入梦来。重温过去,回味余香。别有一番滋味于心尖。寸寸相思,孤酒对月,难相忘青竹时光。伴月等呀等,等你心回航。等你入港伴月瞑,红花美酒入梦来。何等好时光?很偶然听到了这首歌,感触颇多。故而记下此心此感。但愿以后可以下载单曲以珍藏,看天意如何吧。17.5.8.缘海手字
由户口改革谈三农 今天是2017年1月1日,新年元旦,天津市政府正式出台了关于户籍改革的新政策,取消农业与非农业,统一为居民户口。自毛主席1958年实行了近60年的二元户口制度走向了消亡。 这会给在农村的人们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呢?在我看来,首先是在农村因各种原因转非的那些人,对他们而言,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本是农村人,因上学等因素而转非,却无法获得非农待遇,且无法获得所在村内的各项待遇,弄了一个里外不是。希望新政策能给予他们一个机会,变成所在村的村民户口,并享有该村的一切待遇。另外这项制度的实施给予了人民有迁徙的自由,即进城农民工可获得城市户口,以享有城市待遇。继而解决二元户口制度与当今社会发展所造成的矛盾。否则也就没有户口改革的必要了。 农民本来是一种职业,而非一种身份。近60年的二元户口制度,却限制了农民的迁徙自由,使其世代为农民,从一种职业变成了一种身份。不知是幸亦或是不幸。 当今中国城乡差距是很大的,在资源分配上是严重的不公,尤其是文化教育资源分配方面。城市占有很大的优势,而农村人文环境逐渐恶化。农民文化水平普遍底下,农村中只要上大学的很少有回来的,在当今的环境下,谁愿意种地当农民呢?能挣几个钱?故而高飞而远走。这真价是“我有冲天翼,就能飞九天”。农村对他们这些从泥土中出来的精英而言,反倒成了莫名的忌讳,或是既爱又恨。只因农民是一种身份,不是一种职业。而留下的,却都是文化水平不甚太高的。这也造成城里人瞧不起农民的一种原因了。 在过去农村的人文环境或许还不至于这么差,甚至是有些地方藏龙卧虎。有多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高人隐士呢?卧龙有言“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亦不如是。又有老翰林福泽乡里,诗成万家。更不说遍布江南客家的耕读传家了。及至近代由农村出来的豪杰英雄不知繁几。太祖时,号召知青下乡,给农村带来了些许的人文气息,然随着返城之风,消失殆尽。直到现如今,农村人文精英又有几许?这究竟是为什么? 当今中国农业大多是小农经济。自从邓公改农村集体经济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小农经济在中国又存在了近40年。小农经济带来了小农意识,目光短视,没有市场话语权,处在受压制的底层。长此以往,小农民会吃大亏的。但由于农民的文化水准普遍低下,对问题认识不够,只得听天由命。从而矛盾就慢慢的累积。解决之道不是没有,便是农业农场化。 农业农场化可有两条道。其一是公有化,其二是私有化。 公有化即与毛时代集体化有些略同,又有所不同。先是把土地从农民手中统一收回,统一分配。再由国家组建国有农场。其次户口改革带来迁徙自由,使大多农民离开农村进入城市为市民。留下少数农民,按技能不同,进入各种岗位,并使之成为企业化管理的国有农场。 其二就是私有化农场,首先是土地彻底私有化。农民凭自愿进城或留下,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兼并,从而使土地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用资本主义的农业生产方式,来应对市场经济的发展。 以上二条都可以作为化解小农经济的路线。就目前而言,一切都在慢慢的变化之中。愿有见识的农民能抓住机遇,一飞冲天,也未尝不可。 我相信只等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城乡差别变得没那么大了,高知识的农民出身的大学生是可以回来反补农业的。继而提升农村的人文环境,这也是可以实现的。只要在乡镇或是大的农村居民点设立综合文化站或是文娱活动中心,电影院啥的。亦可提高农民的文化见识,亦不是一个办法。 好了,不多说了,新年之际,愿新政策能带来新气象。祝大家在新的一年中能快乐事事如意。 17.1.1. 缘海手字
高教书店之于我的回忆 人生一世间,悠悠几十载。花落花飞去,盈盈一水情。 多少年 风来云去,秋去冬来。几多往事浮于心间,久不能去。忽而梦来,忽而梦去。飘忽不定,抓之不住。 从小到大,于书中寻一乐土。爱书痴书达一迷者,宛然一笑罢了。 从读书那会儿,感觉最大的乐趣莫过于去书店看书。记得有那么一次,那是上高中时,可能是97年秋吧。我和同宿舍的方智出去办事,我对他说要在书店看书,一小时后我去接他。可我看入迷了,也不知是多大一会儿,总之是过长了,引得他很是生气。现在想来也不过一笑罢了。 对于书店,给我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也留下最深的记忆的,也就是高教书店了。 高教书店位于八里台立交桥东北侧,南开大学对过。现在已改作他用,殊为可惜。我之所以能知道高教书店这个所在,是高二那年,焕告诉我的。记得当时我在她那看到了一本好书,我就问她从哪买的,她便告诉我高教书店。我又问她书店在哪,她就告诉了我。 就这样在那年十月一,我带着我弟去市里配眼镜时,顺便去了那。刚一到那,路边到处是书摊,其人文气氛,比之大港还要浓烈。我留恋其间,久久不能自拔。高教书店是两层咖啡色的小楼,面积不小。里面大部分是大学书籍,还有各种工具书及少量的中学教辅书。 本人因喜好历史及数学,故而多有在其相关的地方翻看。只因所带银子有限,故而最后只购买了同济大学出版的《高等数学》一套(第四版上下两册)。其后几年我经常出入高教书店,并多次在那里购书看书,亦留下了诸多的回忆。记得有一次一次购买了200元左右的书,《微分几何》、《复变函数》、《解析几何》等便是从那买的。 有时在书店看书时,亦遇上几个谈得来的书友。谈得是相当的投机,古今中外,天南海北,无所不谈。亦忘却了时间的存在,直到书店关门,不觉莞尔。萍水相逢,现如今亦不知他是谁了。人生得一知己不多,且知己难求,唯顺其自然即可。 随着学生时代的结束,高教书店亦走向了不归路。已记不清是在哪年,可能是在我离开学校的第四年,也可能第五年,我来到那里时,却发现书店不见了,改为他用了。心里很不是滋味,有点难受。纵使由东北角书店,亦不如它,只因它承载着我的一些记忆,一些较为快乐,较为珍贵的记忆。 15.8.27. 缘海手字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