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迪亚♬ Sina迪亚
吃香喝香闻香
关注数: 119 粉丝数: 514 发帖数: 11,142 关注贴吧数: 25
转载:黄帝内经关于五味的论述 《素问·脏气法时论 第二十二》 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其日丙丁,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其日庚辛,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 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其日壬癸,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 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泻之。 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 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 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皆甘。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脾色黄,宜食咸,大豆、豕肉、栗、藿皆咸。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灵枢•五味 第五十六》 五谷:粳米甘,麻酸,大豆咸,麦苦,黄黍辛。 五果:枣甘,李酸,栗咸,杏苦,桃辛。 五畜:牛甘,犬酸,猪咸,羊苦,鸡辛。 五菜:葵甘,韭酸,藿咸,薤苦,葱辛。 五色:黄色宜甘,青色宜酸,黑色宜咸,赤色宜苦,白色宜辛。 凡此五者,各有所宜。 五宜:所言五色者,脾病者,宜食粳米饭、牛肉、枣、葵(甘);心病者,宜食麦、羊肉、杏、薤(苦);肾病者,宜食大豆黄卷、猪肉、栗、藿(咸);肝病者,宜食麻、犬肉、李、韭(酸);肺病者,宜良黄黍、鸡肉、桃、葱(辛)。 五禁: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 肝色青,宜食甘,腈米饭、牛肉、枣、棘葵皆甘。心色赤,宜食酸,犬肉、麻、李、韭皆酸。脾色黄,宜食咸,大豆、豕肉、栗、藿皆咸。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 《素问•生气通天论》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素问•五藏生成篇 第十》 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 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 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 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 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此五味之所伤也。 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五藏之气也。 《素问•宣明五气篇 第二十三》 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 五味所禁: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是谓五禁,无令多食。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