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兮 新兮
使命在山中,德者居之!
关注数: 71 粉丝数: 117 发帖数: 15,190 关注贴吧数: 28
微波炉不会令食物变致癌物 微波炉不会令食物变致癌物 2013-10-14 06:30:00 来源:果壳网 微波炉是如今家庭中每家每户都 必备的生活家电产品,需要热饭、热 菜、热牛奶,甚至需要制作美味点 心,人们只需将食品或食材放入微波 炉中“叮”一下就可轻松实现所需操 作。不过最近互联网上流传出一篇关 于《请立即停止使用微波炉加热或烹 煮的食物》的文章。文中有叙述到, 微博加热的食物会产生致癌物质,并 且食物的营养价值会大量流失,更严 重的就是微波辐射会损伤大脑等等言 语。那么微波炉真的对人体伤害如此 之大吗?人们真的因此要原理微波炉 产品吗?接下来小编为各位一一分析 微波炉加热的原理,并且对微波炉给 人们带来的危害进行辟谣。 如果要说微波炉加热的原理,那 么首先需要从水说起。水分子是由一 个氧原子两个氢原子构成的,氧原子 对电子的吸引力很强,所以水分子中 的电子比较集中在氧原子那一头,相 应的氢原子那头就少一些。整体来 看,水分子就有一头带着正电,另一 头带着负电。在化学上,这样的分子 就被叫做“极性分子”。 在通常的水里,水分子是杂乱无 章地排列的,正电负电冲哪个方向的 都有。当水处在电场中的时候,正电 的那头就会转向电场的负极,而带负 电那头会转向电场的正极——所谓 的“异性相吸,同性相斥”。 如果是一个静止的电场,水分子 们排好队也就安静下来了。如果电场 在不停地转,那么水分子就会跟着 转,试图和电场保持一顺儿的队型。 如果电场转得很快,那么水分子们也 就转得很快一一类似摩擦生热,水的 温度就升高了。 电磁波就相当于这样一种旋转的 电场。用在微波炉上的电磁波每秒钟 要转二十几亿圈,水分子们以这样的 速度跟着转,自然也就“浑身发 热”,温度在短时间内就急剧升高 了。一旦微波停止,旋转电场消失 了,水分子们也就安静下来,它们的 世界也就回复清净了。在这个过程 中,水分子本身并没有被微波改变。 不仅是水,其它极性分子也都可 以被微波加热。通常的食物中都含有 水和其它极性分子,所以在微波作用 下可以被迅速加热。而非极性的分 子,比如空气,以及某些容器,就不 会被加热。我们平常热完食物后觉得 容器也热了,往往是被高温的食物 给“烫”热的。 ! 众所周知辐射会对身体产生伤 害,而微波也是一种辐射,但很多人 会自然觉得会令人致癌。微波是一种 电磁波,跟收音机、电报所用的电 波、红外线、以及可见光本质上是同 样的东西。它 们的差别只在于频率 的不同。微波的频率比电波高,比红 外线和可见光低。电波和可见光不会 致癌,自然也就不难理解频率介于它 们之间的微波也不会致癌。其实, 这里所说的“辐射”,只是指微波的 能量可以发射出去,跟X光以及放射 性同位素产生的辐射是不一样的。X 光虽然也是电磁波,但是其频率比微 波高得太多,因而 能量也高,而放 射性同位素在衰变过程中会放射出粒 子,所以它们能让生物体产生癌变。 微波炉不会令食物变致癌物 微波不会对人致癌,也不会让食 物产生致癌物质。甚至,它还有助于 避免致癌物的产生。对于鱼、肉等食 物来说,传统加热尤其是烧烤炸等方 式容易导致肉变焦,从而产生一些致 癌物。2004年发表的一篇科学综述 介绍了这类致癌物的产生以及致癌 性,最后指出:用微波炉加热可以有 效降低这类致癌物的产生。 微波炉使用中的另一个安全疑虑 是塑料容器释放的有害物质。有些塑 料在受热的时候可能会释放出一些有 害的成分来。FDA测定了各种塑料容 器在正常微波炉加热中可能释放到食 物中的有害物质的量,要求这个量低 于动物实验确定的有害剂量的百分之 一甚至千分之一,才可以标注为“可 微波加热”。所以,对于 那些合格 的“可微波加热”的塑料容器,是相 当安全的。当然,如果还是不放心, 或者不相信厂家的标注名副其实,使 用陶瓷或者玻璃容器也就心安了。 小编观点:通过微波炉日常加热 饭菜或者制作美食是不会令食物变成 致癌物质,微波炉开启后,的确是会 有大量辐射释放,此时用户千万别站 在附近,因为这辐射的确会对人体有 所伤害,使用时只需远离微波炉即 可。所以说,微波炉会令食物“致 癌”“产生有害物质”纯属谣言。另 外,微波炉不但不会对人体带来伤 害,而且还给人们带来相当大的便 利,特别对于老人和孩子来说,用微 波炉热菜热饭,反而比使用煤气来的 安全多。(原作者:云无心) (完)
法定假日放假安排调查结束 法定假日放假安排调查结束 2013-10-13 00:17: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饱受吐槽的“中国式休假”或将 迎来改变,全国假日办自10日发布 的法定节假日放假安排调查昨日正式 结束,所有数据将作为材料上报国务 院。 中新网记者梳理调查结果发现, 大多数网友对现行法定节假日放假安 排表示不满,而对于是否调借周末形 成7天长假、3天小长假的问题,网 友意见则出现分歧,支持和反对的意 见比例基本平分秋色。 此外,网友对于法定节假日安排 的建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呼 吁延长春节假期;二是希望恢复五一 黄金周。专家指出,放假问题的根本 在于长假的短缺。缓解的办法是增加 长假的供给,也就是落实带薪休假和 增加黄金周。 现行“挪假式”放假安排引一边 倒不满 近年来,现行的“中国式休 假”频繁引发民众不满,尤以今年为 甚,“饱受折腾”的网友发出了“让 调休滚出假期界”呐喊。在此情境 下,为反映公众意愿,使放假安排更 加科学合理,全国假日办自10月10 日发布了关于法定节假日放假安排的 调查问卷,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公众意 见。 经过两天的时间,昨天(10月12 日)调查正式结束。中新网记者梳理 调查发现,对于“您对现行的法定节 假日放假安排是否满意”的问题,网 友表达出一边倒的“不满”。其中, 中新网1万多人参与的调查结果显 示,68.2%的人表示不满意,凤凰网 超过134万人参与的调查结果显示, 68.48%的人表示不满意,搜狐网 75.89%的人表示不满意,腾讯网 73.88%的人表示不满意,新浪网不 满意的比例最高,达到了82.5%, 持不满意见的网友们留言表示, 现行的休假制度并不合理,“中国式 拼假”把本就该休息的周末进行拆分 组合,实际假日屈指可数,而长假前 后却往往要付出“连上几天班”的代 价,反而使人感到太累太折腾。 是否保留7天长假、3天小长假 引分歧 虽然大多数网友对调休安排不满 意,但是,对于是否调借周末形成7 天长假、3天小长假的问题,网友的 意见则出现分歧,支持和反对的网友 比例基本相当。 其中,中新网调查结果显示,有 46.9%的网民认为应该保留7天长 假,47.8%的网民持反对意见; 47.5%的网民认为有必要将1天的节 日借调周末形成3天小长假,46.5% 的网民认为没有必要。凤凰网调查结 果显示,44.82%的人认为调借周末 形成的7天长假应该保留,50.61%的 人不应该,49.37%认为有必要将1天 的节日调借周末形成3天小长假, 44.89%的人认为没必要。 支持取消7天黄金周的网友认 为,黄金周是拿周末拼凑出来的,打 乱了人们的正常的工作和休息秩序打 乱。同时,黄金周期间,公众扎堆外 出旅游,导致交通拥挤,事故频发, 景区人满为患,给景区环境带来了诸 多破坏。而认为应该保留7天长假的 网友表示,黄金周确实带来了诸多的 社会问题,但黄金周给众多在外工作 的人提供了除春节假期之外回家探亲 的机会,他们可以借此机会与家人团 聚,实现“常回家看看”的愿望,这 一点远远比经济效益更具现实意义。 网友呼吁延长春节假期 恢复五 一黄金周 参与调查的网友还提出了很多关 于放假安排的建议,其中,延长春节 假期时间、恢复五一黄金周成为呼声 最高的两大建议。 众多网友纷纷表示,春节时中华 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节 日,延长春节假期对于远在外地工作 的人而言,回家探望双亲,走亲访 友,是上上策,也是民心所向。建议 春节假期延长,最好一直放到正月十 五,中国太大,回家坐车都要两天, 来回耽误4天,能休几天? 还有一些网友认为应该恢复“五 一”黄金周。如网友“雪”称,都是 1天—3天的小假期,让大家怎么出远 门?原来的“五一”、“十一”都是 7天就很好,不会形成现在这种国庆 旅游挤死人的情况。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 心秘书长唐钧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 时表示,在没有真正落实带薪休假的 制度之前,黄金周还是有存在的必要 的。目前来看,有必要恢复五一黄金 周,从春节到国庆,大家憋得时间太 长了,增加五一黄金周,有助于释放 需求,缓解现在国庆的拥堵情况。 而对于网友提出的希望春节假期 增加到15天的建议,唐钧表示,政府 还要考虑到GDP增长等因素,近期不 可能再多放假,春节放15天有些不太 现实。 根本在于增加长假供给 落实带 薪休假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 约研究员刘思敏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 访时表示,问题的根本在于长假的短 缺。缓解的办法是增加长假的供给, 也就是落实带薪休假和增加黄金周。 按照2007年《全国年节及纪念 日放假办法》,中国全体公民放假的 节日共11天,分别是元旦1天、春节3 天、清明节1天、劳动节1天、端午节 1天、中秋节1天、国庆节3天。 “民众对长假不满意并非长假不 好,而是长假不够多。建议取消小长 假,保留十一长假,恢复五一长假, 中国长假总量应达到15天甚至21 天。”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 主任吴必虎教授指出,考虑到各地情 况不同,除五一、国庆外,应由各个 省政府制定第三个长假,以此错开公 众旅游时间,缓解“十一”长假带来 的旅游压力,同时也能促进现代服务 业的发展。 吴必虎指出,总体上逐步实现国 务院《国民旅游休闲纲要》提出的 2020年前实现国民带薪休假目标。 华东师范大学旅游系教授楼嘉军也表 示,带薪休假在中国从制度层面已经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全面落 实,建议尽快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 分地区、分行业、分步骤地加以推 进。 (原标题:法定假日放假安排调 查结束 "中国式休假"有望改变) (完)
河南项城挖出身着清朝官服干尸 五官可看清(图) 中间着官服的为干尸,两边棺材中为骨架(图片由网友刘先生提供)。 本报周口讯 昨日,多名项城市民致电大河报新闻热线,称该市新一高附近发掘出一处古墓,现场发现一具保存尚为完好、身着清朝官服的干尸,文物部门已介入。 据家住附近的目击者刘先生介绍,9日下午5时许,新一高西侧、学府北苑小区工地内发现一处古墓。“是挖掘机作业时发现的。”刘先生说,他赶到现场后看到三口棺材摆在墓穴内,让人惊讶的是,中间的棺材里有一具保存尚为完好的干尸。 “干尸面部呈黑色,五官能看清,身着清朝官服,梳着长辫的头发上还有饰品,头部下方枕着大团白色的棉花。”刘先生说,而另外两口棺材内则是两具骨架,位于最西边的棺材木板为两层。墓坑占地约20平方米,离地约2米深,所处工地以前是耕地,现场未发现墓碑,但挖出了很多铜钱。刘先生说,当天晚些时候,项城市文物局、博物馆的相关工作人员取走了干尸身上的官帽和靴子。 昨日下午,大河报记者致电项城市文广新局杨副局长,他询问该市博物馆后答复确有此事,发掘工作由周口市文物部门执行。随后,记者与周口市文物所李所长取得联系,据其介绍,干尸朝代初步确定为清朝,“不过,开棺后经检查,发现干尸出现了腐烂,里面是一兜水。”李所长说,初步判定死者官位不高。目前,文物部门正做进一步工作。
失眠了 却是满脑子风水 老实说,我觉得自己很自私,总想找个好地,不知道靠风水改命运靠不靠谱?!说句实话,穷怕了,不想被人看不起,不想一辈子碌碌无为。想想一路走过来,可谓坎坷艰辛,看着家族没落的颓势,想到父母依然未能安享,自己前途未卜事业不定,一切的一切,有时倍感无奈。或许自己真的没有去努力和尽力而为,却总感觉缺少了什么。 最近要做的事情挺多,下个月“高考”,这段时间要加紧学习,希望能顺利通过,即使如果考上了也交不起学费呢,这是后面的事情了。然后花点时间学习下风水,以及复习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考试,为来年做下准备,虽然不知希望有多大,但是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应该去争取,不尝试如何知道成功与否。 对于爱情,没有什么刻意去追求了,说得自卑一点,一穷二白,幸福很遥远,乐观一点,随缘吧。 如果说,我现在什么都好,就是很缺钱。不仅很废话,也很白痴,当然很现实。钱,是靠挣的,事在人为,有欲望,就应该付出行动去争取,而且是全力以赴,当然不是不择手段,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天经地义才好。到这又要讲回报感恩和贡献了,但是,必须有获得之后。获得的过程是最艰难的,但是结果是美好的。啊,貌似扯远了。。。。 对自己满意的一点吧,就是待人方面值得称赞,朋友的评价,不是自吹自夸。然而,其实还是有很多无奈的,自身的条件有限,比如没钱,交朋友不需要钱吗?!非也,有时候就不要说看重金钱利益了,真的很现实,身份不同,条件不同,交际圈是很有限的。除非是一个口才很好很有本事的人,明显我不是。对于知心真心的朋友,你不能付出和贡献些什么的话,唯有内疚。或许又扯蛋了?? 命运是个什么东西?不屈服你就赢了? 命运是个什么东西?它是用来改变的! 如何改变?行动告诉你!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