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9930334 289930334
关注数: 61 粉丝数: 202 发帖数: 3,562 关注贴吧数: 11
北京地铁1号线2号线今年可能加装屏蔽门   本报讯 (记者 汤旸)13号线北苑站和八通线管庄站将作为试点,在年内率先加装屏蔽门。昨晚,北京地铁运营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大概两到三年,这两条线的其他车站也将装上屏蔽门。此外,1、2号线加装屏蔽门正报发改委立项,争取今年开工。   两站先试点加装屏蔽门   目前,地铁1号线、2号线、13号线和八通线4条老线的车站均没有安装屏蔽门,安全压力巨大。  昨日,地铁运营公司有关负责人说,13号线、八通线加装屏蔽门项目已经获批,将根据地下站和地面站,分别安装到顶和半人高的屏蔽门。今年将在两条线上各选取一站进行试点,分别是13号线的北苑站和八通线的管庄站,年内将完工,目前招标已结束。然后再在全线铺开,大概需要两到三年时间。   此外,该负责人称,1号线、2号线加装屏蔽门的可研报告已经完成,正报发改委进行立项审批,估计上半年能批下来。   5号线发车间隔将缩短   该负责人表示,目前高峰时期地铁限流是不得已的措施,主要是为保证安全。今年上半年,限流站点最多的5号线,22组新车应能全部到位。年内,5号线发车间隔力争从现在的2分50秒缩短到2分30秒,明年有望最终实现2分钟的发车间隔。   另据该负责人介绍,继4号线10台奥的斯电梯重新投入使用后,北京地铁公司所辖线路上停用的奥的斯电梯也将在春节前投入使用。 可研报告。。。可实施性报告有么。。。。。。。。。。。。
今天去把1、2号线的岔道都看了一遍,有很多收获 RT,没拍图, 不过有很多收获 2号线上站了差不多俩小时,岔道跟地铁族的一样,没什么太大出入 内环一圈坐的北车长客的,外环坐的是京备的,可以发现:京备产的比长客的凉快,但是微微有点偷懒,表现在车厢灯上,比长客的宽,于是省了车顶的地儿 1号线岔道,只有一个疑问: 衙门口支线所在的位置为何有两条并入1号线的岔道?而且一条隧道有灯,一条没灯 列车么。。有幸坐上了S423,算是最早加空调的车之一了吧,然后发现: 蜂鸣器和开关门居然是分开控制的。。。 而且总共有4个按钮。。列车员看来压力很大啊。。。 因此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该车没有开关门指示灯了 岔道不多说了,相信你们有些人比我还懂 然后坐103回家,半截某车没电停在了新东安。。于是下车等,第一辆没上,第二辆沙滩区间,还没人 用仅存的公交知识跟司机聊了聊,聊出以下东西: 故宫南进北出之后,103压力无比大,所有电金刚都跑沙滩区间 每天,所有车没大问题都要上线,导致去趟电保都成了遥不可及的事 所以,平常空调坏了修一修就行,现在接着跑 平常快没电了去电保加电,现在一下子放5个电瓶都不够使,而且没了电继续跑 空调都要开着,甭管电压够不够,即使快没电了也要开,虽然出风量微乎其微 车体倾斜什么,好像都不算事了。。 跑区间虽然人少,但是景山绕的一圈很DT。。。慢的话,30分钟都下不来 所以说,大家还是理解一下103吧
【新闻】1号线 今夏全线空调没戏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fzwb.ynet.com%2Farticle.jsp%3Foid%3D80328319&urlrefer=8287cac411280f487e79da4cd71354d1 “坐1号线,又赶上了‘闷罐车’,不是说今年暑运前全改造完吗?”……近日,众网友通过微博发泄自己在地铁1号线内的“遭遇”。 地铁方面解释,旧车加装空调难度较大,力争在今年底前完成全部改造。 ●体验 空调与非空调 车内差五六摄氏度 昨天晚高峰时间,记者乘坐地铁一号线从苹果园站出发,到达四惠站。从17时48分到18时30分,记者共换乘了7辆车,其中3辆为空调车,4辆为非空调车。 昨天17时48分,记者登上一列空调车,感觉里面很凉爽。车厢里的乘客有的玩手机游戏,有的看书。 18时10分,记者在木樨地站上了一辆没有空调的列车。进入车厢之后,热风迎面袭来,好几位刚上车的乘客都直喊热。虽然车厢顶部的风扇一直在转着,但车里的温度还是“定格”在35℃。不少乘客都用手里的东西扇着风。 记者用随身携带的温度计测量了一下车内温度,在挤满人的时候,空调车里的平均温度为30℃,非空调车则“蹿升”至35℃。在西单等人超多的路段,温度高达36℃。 ●调查 众乘客发牢骚 不满“装空调”没兑现 “今天为了赶时间,没敢死等空调车。代价是新衣服全湿了,惨。”“不是说暑运前1号线的老车全改成空调的吗,怎么我老是赶上没空调的呀?”“下班又赶上‘闷罐车’,快中暑了”…… 近日,不少网友在微博和各种论坛里,发泄对1号线的不满。 除了网友在抱怨,乘客们也时时发着牢骚。 昨天记者在地铁1号线进行了随机调查,许多乘客都对地铁没兑现“暑运前完成1号线非空调车加装空调”的承诺表示不满。 乘客赵女士说,早就听说1号线的旧车在暑运前全部安装上空调,可现在都中伏了,大家也没享受到全线空调。 小刘家住八宝山,单位在国贸,每天坐1号线上下班。“我每天完全是碰运气,因为上班不能迟到,所以碰到有空调的得上,碰上没空调的也得上。”小刘说。 不过,下班的时候,小刘还是尽量等空调车。“因为坐的时间长,能舒服一点儿是一点儿吧。”小刘无奈地笑着说。 ●追访 改造难度大 力争年底前全部完工 众网友和乘客的不满与质疑,大多与今年早些时候关于地铁1号线非空调车的改造有关。 此前有报道称,在今年暑运前,1号线所有需改装车辆都将安装空调。 对此,北京地铁公司近日答复称,公司通过最大限度地抽调运营车辆、增加工作时间等方式,努力加快改造进度,力争今年底前全部改造完毕并投入运营。 地铁公司解释说,此次改造工程是国内首次给非空调列车加装空调,需对车辆限界、车辆承重等问题重新设计、分析,并需要专门为空调的使用设计和改造辅助电源系统,整体难度很大。 每组车的改造工期大约需要45天。力争全部改造在今年底前完工。 ●新闻背景 ——今年2月21日,北京地铁公司称,地铁1号线近期正对186辆非空调车加装空调,争取在今年暑运前全部完成改造。目前仅1号线有31组,共186辆车。 ——今年3月3日,地铁车辆装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克伟说,目前技术条件基本可以达到1天加装一节列车的空调。截至3月2日,24辆车已经完成改造并投入运营,近期还将有36辆车改造完毕。 ——今年3月27日,市政协委员视察本市地铁车辆装备情况。北京市地铁车辆装备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建向委员们介绍,今年有180辆车要进行大修,主要是1号线的车辆。预计今年暑运前,1号线无空调的“闷罐车”只剩五六辆。明年暑运前,1号线将全部安装完空调。
北京地铁1号线渗水千余乘客被迫下车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news.sina.com.cn%2Fc%2F2011-08-03%2F012322922722.shtml&urlrefer=7548f3c9517d66086d5e3663f461ee0c 本报讯(记者雷军 邓杭)昨晚8点左右,地铁1号线因苹果园站折返线区间出现积水,导致部分列车在古城站和八角游乐园站折返,大量乘客被清出地铁。约半小时后,列车恢复正常运营。北京地铁表示,故障或与区间结构渗水有关。 乘客陈女士介绍,昨晚8点10分左右,她乘坐地铁1号线到达古城站时,地铁工作人员突然通知大家下车。“只说列车在前方苹果园站出现故障,还来了**,弄得人心惶惶。”她说,前后共有6趟地铁在古城站停下并随后开走,她在站内等了半个小时后,地铁恢复正常,乘客们才陆续上车离开。 故障发生后,大量乘客在地铁站内滞留,许多人不得不出站转乘公交。乘客纷纷表示愤慨,陈女士表示,最近地铁频发故障,“很担心”。一名乘客发微博说,上千人因此受到影响,“我们前后折腾了半个小时之久,谁来补偿我们的精神损失和时间?” 北京地铁公司回应称,昨晚8点左右,地铁1号线苹果园站折返线区间出现积水,地铁公司迅速暂停接触轨供电,组织应急排水,同时调整部分列车在古城站和八角游乐园站清人折返。8点28分现场处理完毕,列车恢复苹果园正常折返。其间,相关车站及时向乘客告知,做好客流疏导工作。出现积水原因初步判断与区间结构渗水有关。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