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葛渡 黄葛渡
关注数: 31 粉丝数: 83 发帖数: 13,973 关注贴吧数: 14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稿件 张立宪 @ 2009-7-31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稿件 张立宪 @ 2009-7-31 12:02      一些想给《读库》投稿的朋友会先来封信,问对稿件有什么标准和要求,或者问,《读库》需要什么样的稿件。     恩,请让我来回答这个看起来很简单的复杂问题。     《读库》需要什么样的稿件?比这个问题更重要的是,您想写什么样的稿件?如果您有足够的写作热情的话,这个问题就变得很简单了:先按照自己的意愿,将稿件写出来,不用管别人需要什么样的稿件。     任何一家媒体,都有自己的选稿范围,所谓组稿,就是编者和作者相互寻找的过程。那些已经将自己想写的东西写了出来的朋友,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为自己的文章找一个窝。请你相信,一篇好的文章,总能找到好的窝。     就像两个很好的男生女生,并不一定适合相爱一样。对如下稿件而言,《读库》并不是适合她的窝——尽管您的稿子可能非常优秀:     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不属我们的选稿范围。     学术文章,不属我们的选稿范围。     千字文,不属我们的选稿范围。《读库》所刊文章的篇幅,基本在五千字到五万字之间。     心情随笔,个人感怀,亲情文章,人生顿悟,不属我们的选稿范围。因为适合刊载这类稿件的媒体太多了。     书评,影评,乐评,不属我们的选稿范围。这一点可能最容易让大家误会。《读库》不就是这样一本文艺读物吗?是的,但我们不需要评价作品,而是去找到直接当事人,挖掘背后的故事,或是对作品中的某些细节,进行疯狂的研究。几年前,我们对《读库》的稿件内容有过这样的说法:我们要的是充满热忱的精读,独出机杼的发现,耗尽心血的串联,哪怕只是些边角余料。这个方针一百年不动摇。     以上属于与我们无关的圈子,这些圈子之外的广阔空间,就是《读库》的选稿范围。     但是,即使已经立足于这些圈子之外,可能您的稿件依然不适合《读库》,因为我们还有自己的选稿标准。     与作者商讨稿件时,我经常说的两句话是,可劲儿写,不要有篇幅上的限制,不要有时间上的限制。我们希望能给作者一个尽情展示自己智慧和心血的平台,但最后的稿件总体一看,限制性依然很强。     如果您的文章中,经常出现“我感到……”“我想……”“我觉得……”这样的句式,则基本不符合我们的选稿标准。说得再严苛一些,一篇文章中如果三分之一以上的句子主语都是“我”,就不会出现在《读库》里。     如果您的文章中定语太多,或是结论评价类的形容词太多,则不符合我们的选稿标准。我们只希望你把你看到的记录下来,至于它在你心中泛起的涟漪,希望能通过你的记录和传递,荡漾到读者心中,而描述涟漪本身,是我们不需要的。     如果你的文章试图以小见大,或直接以大见大,以探讨人生终极问题和家国大计为己任,我们也要对您敬而远之。我们要的不是高度的概括性,而是极度的细部展示。具体地说,如果一篇三万字的稿子,其第一段提到的某件事、某个人,有可能被写出三万字,那么这篇稿子就显得大而无当了。     如果你试图充分展示自己的写作才华,我们也要对您敬而远之。《读库》中受人好评的文章,基本没有读者会说“这个作者太有才了”。我们想展示的,是才华的另一面:老老实实把自己想写的东西交代清楚,认认真真把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琢磨个底儿掉,切切实实尊重读者的习惯和判断。     “用写一本书的力气来写一篇文章”,我们最需要这样的稿件。希望您将投稿的目光投向《读库》时,想的不是“我要写一篇好文章”,而是“我要把一件事情搞清楚,并记下来”。当动笔的时候,你心里有着一定的谦卑和热忱。庶几可矣。
童话与跑酷 ---- @ 2009-6-24 童话与跑酷 张立宪 @ 2009-6-24 0:32 阅读(382) 评论(7) 引用通告 分类: 未归类     第二批汉声《中国童话》以比想象中快六倍的速度抵达北京,已经开始给各位订户发货了,同时会短信通知大家。     这次我们特意多进了一些,省得没赶上这一拨预订的朋友再苦苦等待。我在淘宝店里也上传了,有兴趣的爸爸妈妈不妨去看看(点击进入)。请各位谨慎下单,但下单后请尽快支付,否则这种限量销售的图书又该让我们大挠其头了。     另一个消息是,周云蓬老师发起鼓捣的《红色推土机》(奇怪,为什么总有人说成是“红色拖拉机”呢)已经在我们这里销售了将近一千张——对我们的小店来说,这已经算是一个白金数字了。我们手头基本断货,所以今天从淘宝店下架了。据说老周手里还攥着一些,但他舍不得给我们,计划等自己出台时在现场销售,所以,我们的销售任务算是圆满完成了。     于是可以说说《北京跑酷》的事儿了。由于该书越做越奢侈,而《读库》今年的全年订户又越来越多,所以歌德学院已经承担不起送我们一人一本了。他们提供的二三百本书,被我自做主张,用做购买两张以上《红色推土机》的赠品。老周是个爱吃醋的人,如果我把该赠品秀出来,他也许会觉得有人是冲着赠品才买他的唱片,那样的话,白金销量就显得不那么地道了,所以,俺就一直忍着,直到完成老周的任务,跑酷也从俺手头跑没了。     但是,事实上,《北京跑酷》做得确实非常地道,请看俺下面秀的几张照片。建议有兴趣的朋友,特别是那些喜欢设计的朋友,直接去书店将其拿下吧。 图: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zhanglixian.net%2Fblogs%2Fpigu6%2Farchives%2F133901.aspx&urlrefer=9fca700e3678f14dd49bb71e124c14fb
童话与跑酷 @ 2009-6-24 童话与跑酷 张立宪 @ 2009-6-24 0:32      第二批汉声《中国童话》以比想象中快六倍的速度抵达北京,已经开始给各位订户发货了,同时会短信通知大家。     这次我们特意多进了一些,省得没赶上这一拨预订的朋友再苦苦等待。我在淘宝店里也上传了,有兴趣的爸爸妈妈不妨去看看(点击进入)。请各位谨慎下单,但下单后请尽快支付,否则这种限量销售的图书又该让我们大挠其头了。     另一个消息是,周云蓬老师发起鼓捣的《红色推土机》(奇怪,为什么总有人说成是“红色拖拉机”呢)已经在我们这里销售了将近一千张——对我们的小店来说,这已经算是一个白金数字了。我们手头基本断货,所以今天从淘宝店下架了。据说老周手里还攥着一些,但他舍不得给我们,计划等自己出台时在现场销售,所以,我们的销售任务算是圆满完成了。     于是可以说说《北京跑酷》的事儿了。由于该书越做越奢侈,而《读库》今年的全年订户又越来越多,所以歌德学院已经承担不起送我们一人一本了。他们提供的二三百本书,被我自做主张,用做购买两张以上《红色推土机》的赠品。老周是个爱吃醋的人,如果我把该赠品秀出来,他也许会觉得有人是冲着赠品才买他的唱片,那样的话,白金销量就显得不那么地道了,所以,俺就一直忍着,直到完成老周的任务,跑酷也从俺手头跑没了。     但是,事实上,《北京跑酷》做得确实非常地道,请看俺下面秀的几张照片。建议有兴趣的朋友,特别是那些喜欢设计的朋友,直接去书店将其拿下吧。 图见: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zhanglixian.net%2Fblogs%2Fpigu6%2Farchives%2F133901.aspx&urlrefer=9fca700e3678f14dd49bb71e124c14fb
灾后建屋,捐款暂停。 (老六 @ 2009-4-20) 灾后建屋 老六 @ 2009-4-20 13:45 评论(3) 引用通告 今天上午去宋庆龄基金会,核对了一下账目,顺便把最近大家托我代捐的一些散碎银两又缴了上去。 从去年倡议发出至今,我们汇到宋庆龄基金会,并标明“读库灾后建屋”的款项共计四十余万元。一直到现在,还有零零星星的捐款汇去,一些朋友直接将其称为“月供”。宋庆龄基金会对每一笔善款均做了认真处理,并妥善保管至今。 另有小额款项,直接捐出建了两处生态厕所,未入基金会所计金额内。 谢英俊老师从去年夏天入住灾区,他的重建理念逐渐说服了一些政(啊)府部门和灾民(其中应该也有许多《读库》读者热情的鼓与呼),他在汶川、绵阳、都江堰等地设立了多处工作营,到去年入冬时节,有三个村庄、计二百套房屋开建。 我们的捐款,相比于其建筑规模,已显得微不足道,所以就将其当作一笔预备金,一直没有动用。中途谢老师几次遭遇资金难题,我也数度想与宋庆龄基金会协调,调用部分款项,但这些难题均被谢老师和另外几个朋友一一解决。 迄今经谢老师团队设计并参与建设的房屋有五百套,大多是针对当地地质地貌状况和灾民意愿独自设计的,并处在极度偏远的地区。协调各方关系、兼顾各方意愿,各怀其志,各执己见,使得建房本身相较而言成为“很简单的事情”(谢老师语)。 昨天与谢老师通电话,他先说前方纷争不断,麻烦不断,笑称急需精神鼓励。还没等我鼓励,他又聊起前天冒大雨赶到某村,连夜将几栋屋子的善后工作做好,第二天天亮,村民见房子像变魔术般整饬一新,那种兴奋不已的表情。 今天,宋庆龄基金会说,截至2009年4月20日,其“抗震救灾公益捐款”告一段落,接受相关部门审计。我们的灾后建屋行动作为该捐款的一部分,也同时终止。 经与宋庆龄基金会和谢老师沟通,我们会设立一个具体的建设项目,将大家的捐款全部投入其中,并用好用足。其进展和结果,我会及时向大家汇报。如果款额不足,我们再动员大家募捐。 请各位朋友注意:从即日起,暂停向宋庆龄基金会“读库灾后建屋”捐款,更不要向我个人汇款,托我转交。 但我们的行动并没有结束,以后我们将设立一个个具体的公益项目,一个个实施、一个个完成。具体事宜,且听下回分解。
灾后建屋 -- 老六 @ 2009-4-20 13:45 灾后建屋 老六 @ 2009-4-20 13:45 评论(3) 引用通告     今天上午去宋庆龄基金会,核对了一下账目,顺便把最近大家托我代捐的一些散碎银两又缴了上去。     从去年倡议发出至今,我们汇到宋庆龄基金会,并标明“读库灾后建屋”的款项共计四十余万元。一直到现在,还有零零星星的捐款汇去,一些朋友直接将其称为“月供”。宋庆龄基金会对每一笔善款均做了认真处理,并妥善保管至今。     另有小额款项,直接捐出建了两处生态厕所,未入基金会所计金额内。     谢英俊老师从去年夏天入住灾区,他的重建理念逐渐说服了一些政(啊)府部门和灾民(其中应该也有许多《读库》读者热情的鼓与呼),他在汶川、绵阳、都江堰等地设立了多处工作营,到去年入冬时节,有三个村庄、计二百套房屋开建。     我们的捐款,相比于其建筑规模,已显得微不足道,所以就将其当作一笔预备金,一直没有动用。中途谢老师几次遭遇资金难题,我也数度想与宋庆龄基金会协调,调用部分款项,但这些难题均被谢老师和另外几个朋友一一解决。     迄今经谢老师团队设计并参与建设的房屋有五百套,大多是针对当地地质地貌状况和灾民意愿独自设计的,并处在极度偏远的地区。协调各方关系、兼顾各方意愿,各怀其志,各执己见,使得建房本身相较而言成为“很简单的事情”(谢老师语)。     昨天与谢老师通电话,他先说前方纷争不断,麻烦不断,笑称急需精神鼓励。还没等我鼓励,他又聊起前天冒大雨赶到某村,连夜将几栋屋子的善后工作做好,第二天天亮,村民见房子像变魔术般整饬一新,那种兴奋不已的表情。     今天,宋庆龄基金会说,截至2009年4月20日,其“抗震救灾公益捐款”告一段落,接受相关部门审计。我们的灾后建屋行动作为该捐款的一部分,也同时终止。     经与宋庆龄基金会和谢老师沟通,我们会设立一个具体的建设项目,将大家的捐款全部投入其中,并用好用足。其进展和结果,我会及时向大家汇报。如果款额不足,我们再动员大家募捐。     请各位朋友注意:从即日起,暂停向宋庆龄基金会“读库灾后建屋”捐款,更不要向我个人汇款,托我转交。     但我们的行动并没有结束,以后我们将设立一个个具体的公益项目,一个个实施、一个个完成。具体事宜,且听下回分解。
倒腾 -- 老六 @ 2009-4-7 倒腾 老六 @ 2009-4-7 1:32 评论(23) 引用通告     这个短暂的假期,主要用来倒腾电脑。我原来的老电脑硬盘是30个G,还有一台手提电脑,硬盘有100G大。为了拍摄张火丁,我特意买了两个移动硬盘,当时对该项工作估计不足,先往硬盘里备份了一些文件,结果到摄影师处拷图片时,发现我拥有的任何一台电脑或硬盘,都装不下我们所有的劳动成果。     在这个假期来临之前,我为自己配备了一台新的PC。帮我下单的黄斌兄弟说,咱们搞个顶级配置的吧。我是个唯硬盘主义者,其他指标不太懂,等新电脑装好,只知道硬盘有160G。汇总图片时,我马上便发现新电脑的空间不够用了。恩哼,幸亏俺未雨绸缪,已准备好了一个300G的移动硬盘。     将散落在两台电脑和两个硬盘中的张火丁图片汇总到这个移动硬盘上,又备份到另一个专门为之清空的移动硬盘上。我点击了一下属性,两行数字疯狂地跳动了一会儿——新电脑真是快啊,最后显示,我们拍摄的张火丁老师的照片,共有149G,30608个文件。——此前我吹牛说有四五万张照片,看来是笼统得冒了。     这些照片,在我第一次拿到的时候,已经迫不及待地浏览过了,以后又是得空便点开来看看,憧憬它被印在纸上的样子。这次集中到一起,一个个文件夹打开,仍是不胜唏嘘。最早的一批照片,拍摄于2006年10月21日,最近的一批,拍摄于2009年3月7日,共动用了十一位摄影师,转战于济南、北京、香港、天津四座城市,其中北京共拍了四次,两次跟随演出,梅兰芳大剧院,长安大戏院,一次进摄影棚,还有我们穷兵黩武的五天集中拍摄。     许个小愿:京剧的一缕气息,一个身影,希望能藉此得以留存。     开始编辑。
事关《读库0805》 见招拆招 事关《读库0805》  见招拆招 @ 2009-01-23 12:23  歌者夜行 口述:周云蓬   采访、撰文:绿 妖   摄影:贺延光  周云蓬的诗和文  小九儿,杨丽坤 于 少  再访河流 何伟(Peter Hessler)  “把音唱准了我们再谈感情” 杨 子  沙滩北大二年 周清澍  爱因斯坦不在家  科学松鼠会文章选  方寸之间 李 奔  奥巴马胜选演说(文言版) 译/东东枪  敦煌  敦煌在路上 周 兵  简介   《歌者夜行》是关于民谣歌手周云蓬的中篇人物传记,是几个月的采访,以及贺延光老师几次跟踪拍摄的成果。记得我的一个师兄曾经拍过一个关于盲人的纪录片,片首字幕是,这部片子献给他们,可惜他们看不到。当我编辑这篇稿件时,并没有产生过这么酸楚的念头,因为我几乎感觉不到周云蓬是一个盲人。他走过的地方比我们还多,他演唱,写作,还担任过书的主编。绿妖同学写的这篇文章的最后是:傍晚到他在清华的住处,走过一条走廊,两边的小屋子都亮着灯光,只有他那一间黑着灯,他就坐在这黑暗中,处理着现实的喧哗和想像中的壮丽。   文后所附,是周云蓬创作的诗和文,其中有长春出版社在1994年1月出版的《地平线的呼唤——中国当代残疾人诗文选》,书中收入的第一个作者就是署名“凡天”的周云蓬。他在“作者的话”说:自认为人生不会因为拥有一双眼睛而变得绚烂,因此也不会因为失去一双眼睛而漆黑一团。   我搜集到这些素材后,听到的一句话是,《读库》会因为转载这些诗
元宵节 --见招拆招 @ 2009-02-10 15:55 元宵节 见招拆招 @ 2009-02-10 15:55     节后上班,接到责任编辑杜丽老师的短信,《闪开,让我歌唱八十年代》第六次加印,印量突破了五万,按照约定,该吃一顿庆功宴了。     元宵节中午,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一干老师,发行、出版、策划、美编各个工种悉数赶来,共襄盛举,社长潘凯雄老师也拨冗前来。     这其实是一场早有预谋的鸿门宴。他们刚刚落座,我献上《纸上做戏》的NB,然后含情脉脉地问潘老师:贵宝号出了那么多名著,有那么名家画的插图,是不是可以整理一下,让俺来做个本子?     几杯酒下肚,潘老师同意了。恩哼。     鸿门宴圆满落幕,我回到家中,接到贺延光老师发来的短信:我已出院。     春节前,本来约好贺老师去拍张火丁,日期临近,我给贺老师打电话,他没接,然后发来短信,说是病了。又把电话打过去,贺老师的唇齿已经不太清楚,说是中风,有一些偏瘫。     又过了些天,见到中国青年报一个师弟,问起贺老师的病情,说是不轻,脑干梗阻,已经转到了天坛医院。     大年初五,我和邓琮琮老师去医院探望,一进病房,见他坐在床上,状况貌似不错,我急忙问,您的手还按得动快门吗?     贺老师大点其头,问到点儿上了,这也是我最担心的,现在看起来,还行。     如今,贺老师出院了。三月七日天津的《锁麟囊》,是不是请他继续去拍呢?恩哼。
等礼包的注意了!! -- 2009-01-19 13:31 货已发出 见招拆招 @ 2009-01-19 13:31     经过几天奋战,大家订的书已经基本全部发出,目前正在做一些扫尾工作。请各位静候书的到来。如果您已回家探亲,不便接件,送货人也会为您保管好,等过完年再送。这次发货量巨大,兼之春节前后交通情况反常,肯定会有错漏,如果有什么问题,请大家及时与我们联系。     这次发货需要人手太多,俺不得不打开《读库》的订户名单,凭猎人般的嗅觉打了几个求助电话,杨雪、姚元、豆弟等几个小朋友迅速赶到,还有像王新居这样主动送上门来的壮劳力。几人窝在王曦老师家的地下室中,手脚麻利地分拣、装包,张鸿江同学动用他的IT脑袋,调整改进工作程序,使得我们的发货得以按时高效收工。当您收到满怀爱意的邮包时,大概不会知道,有几个家伙正在揉搓自己酸疼的胳膊腿。连续几天全方位的身体活动,使他们现在睡觉做梦还在装书。     自即日起,快递公司已经不再接受发往外地的快件,所以刚刚下单的朋友,以及一些未及发出的邮包,需要大家多等些天了。其间我们会把您的订单整理,打包好,一亟快递公司2月3日恢复工作,即刻发出,请大家安心过年。     平邮邮件一律用挂号寄出,要慢一些抵达,多等等。     到本周二(1月20日),北京地区的快件也不能再发了,我们将全面停止发货,一直到2月3日。     这期间,我会把《读库0900》的索赠信息发上去,还有汉声的第一批进口书目,大家可以随时拍下,我们即时整理大家的订单。     现在就拜年,是不是早了些呢?
等礼包的注意了!!货已发出 -- 2009-01-19 13:31 货已发出 见招拆招 @ 2009-01-19 13:31     经过几天奋战,大家订的书已经基本全部发出,目前正在做一些扫尾工作。请各位静候书的到来。如果您已回家探亲,不便接件,送货人也会为您保管好,等过完年再送。这次发货量巨大,兼之春节前后交通情况反常,肯定会有错漏,如果有什么问题,请大家及时与我们联系。     这次发货需要人手太多,俺不得不打开《读库》的订户名单,凭猎人般的嗅觉打了几个求助电话,杨雪、姚元、豆弟等几个小朋友迅速赶到,还有像王新居这样主动送上门来的壮劳力。几人窝在王曦老师家的地下室中,手脚麻利地分拣、装包,张鸿江同学动用他的IT脑袋,调整改进工作程序,使得我们的发货得以按时高效收工。当您收到满怀爱意的邮包时,大概不会知道,有几个家伙正在揉搓自己酸疼的胳膊腿。连续几天全方位的身体活动,使他们现在睡觉做梦还在装书。     自即日起,快递公司已经不再接受发往外地的快件,所以刚刚下单的朋友,以及一些未及发出的邮包,需要大家多等些天了。其间我们会把您的订单整理,打包好,一亟快递公司2月3日恢复工作,即刻发出,请大家安心过年。     平邮邮件一律用挂号寄出,要慢一些抵达,多等等。     到本周二(1月20日),北京地区的快件也不能再发了,我们将全面停止发货,一直到2月3日。     这期间,我会把《读库0900》的索赠信息发上去,还有汉声的第一批进口书目,大家可以随时拍下,我们即时整理大家的订单。     现在就拜年,是不是早了些呢?
工作汇报 --见招拆招 @ 2009-01-11 23:22 一,包包已经批量做出来了。     我先烧包地背上一个招摇过市。一开始,心里有些犯嘀咕,主要是里面有个“读库”的绣标。本来想搞个无印记的,但架不住大家的撺掇,就上了个绣标在里层。我个人觉得有些画蛇添足,好在这个绣标是缝上去的,不喜欢的朋友,将其拆下来即可。背出去,得到了一些好评,至少没有偷工减料,做工应该也没的说。感谢飘的树同学,介绍了苏州一家做外销布包的工厂;感谢钟麟同学,从专业的角度对质量进行了实地监控。     包包的样式和色彩搭配得到了陈丹青老师的赞许。这是在昨天晚上的一个小饭局上,我看梁文道老师的衣着与包包很搭,就请他做了次活体广告。大家要觉得不好看,那是梁老师本人长得寒碜,或者是摄影师的相机业余,与咱家的包包无关。     一些同学问可否单独购买包包。此事容俺再想想,也请大家收到包包后再行定夺。我感觉背包并非人人必需,也非人人喜欢,还是等见到实物再说吧。     二,三合一。     《读库0805》、《读库0806》、《读库0900》已经可以一次性发给大家了。非常抱歉,饥一顿饱一顿的,让大家春节前暴饮暴食。希望经过这次努力,2009年《读库》的出版,能够精确到月。     三,歌德学院的两本赠书遇到些麻烦。     还是先介绍一下这两本书的来龙去脉吧。2008年恰逢歌德学院北京分部成立二十周年,他们举办了一系列的纪念庆祝活动,也制作了很多小礼品赠送给参加活动的嘉宾。按照起初的设想,他们会为《读库》读者提供这些小礼品,无非是计算器、小口琴、记事本、圆珠笔之类。歌德学院的崔峤师傅将这些礼品的样品提供给我之后,崔师傅又说,俺们觉得这些小礼物送给《读库》的读者,有点儿拿不出手液。于是他们做出一个疯狂的决定,为大家提供他们出品的两本书,一本是歌德学院二十周年纪念专辑,另一本是颇具时尚色彩的画册《北京跑酷》。值得一提的是,《北京跑酷》由三联书店正式出版,歌德学院需要先掏钱从三联书店购买一批图书之后,再由我们派发给广大读者。     但是,三联书店是个江湖上著名的拖拉机出版社。歌德学院开始得到的消息是,《北京跑酷》2008年圣诞节前就能出版,但是,时至今日,书还没有出来。     我们已经等不得了,所以只能给大家提供一册(希望《北京跑酷》能够随《读库0901》赠送,但并不能保证)。     这本二十周年专辑的开本超出我的想像(比大家拿到的世纪文景的书目还要宽,比《读库》还要厚),于是又不得不改变了订制的纸箱尺寸。
工作汇报 见招拆招 @ 2009-01-11 23:22 一,包包已经批量做出来了。     我先烧包地背上一个招摇过市。一开始,心里有些犯嘀咕,主要是里面有个“读库”的绣标。本来想搞个无印记的,但架不住大家的撺掇,就上了个绣标在里层。我个人觉得有些画蛇添足,好在这个绣标是缝上去的,不喜欢的朋友,将其拆下来即可。背出去,得到了一些好评,至少没有偷工减料,做工应该也没的说。感谢飘的树同学,介绍了苏州一家做外销布包的工厂;感谢钟麟同学,从专业的角度对质量进行了实地监控。     包包的样式和色彩搭配得到了陈丹青老师的赞许。这是在昨天晚上的一个小饭局上,我看梁文道老师的衣着与包包很搭,就请他做了次活体广告。大家要觉得不好看,那是梁老师本人长得寒碜,或者是摄影师的相机业余,与咱家的包包无关。     一些同学问可否单独购买包包。此事容俺再想想,也请大家收到包包后再行定夺。我感觉背包并非人人必需,也非人人喜欢,还是等见到实物再说吧。     二,三合一。     《读库0805》、《读库0806》、《读库0900》已经可以一次性发给大家了。非常抱歉,饥一顿饱一顿的,让大家春节前暴饮暴食。希望经过这次努力,2009年《读库》的出版,能够精确到月。     三,歌德学院的两本赠书遇到些麻烦。     还是先介绍一下这两本书的来龙去脉吧。2008年恰逢歌德学院北京分部成立二十周年,他们举办了一系列的纪念庆祝活动,也制作了很多小礼品赠送给参加活动的嘉宾。按照起初的设想,他们会为《读库》读者提供这些小礼品,无非是计算器、小口琴、记事本、圆珠笔之类。歌德学院的崔峤师傅将这些礼品的样品提供给我之后,崔师傅又说,俺们觉得这些小礼物送给《读库》的读者,有点儿拿不出手液。于是他们做出一个疯狂的决定,为大家提供他们出品的两本书,一本是歌德学院二十周年纪念专辑,另一本是颇具时尚色彩的画册《北京跑酷》。值得一提的是,《北京跑酷》由三联书店正式出版,歌德学院需要先掏钱从三联书店购买一批图书之后,再由我们派发给广大读者。     但是,三联书店是个江湖上著名的拖拉机出版社。歌德学院开始得到的消息是,《北京跑酷》2008年圣诞节前就能出版,但是,时至今日,书还没有出来。     我们已经等不得了,所以只能给大家提供一册(希望《北京跑酷》能够随《读库0901》赠送,但并不能保证)。     这本二十周年专辑的开本超出我的想像(比大家拿到的世纪文景的书目还要宽,比《读库》还要厚),于是又不得不改变了订制的纸箱尺寸。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