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鴹の痕迹 飞鴹の痕迹
关注数: 27 粉丝数: 510 发帖数: 22,333 关注贴吧数: 165
外媒热议中国十大新武器 中国航母辽宁舰 中新网12月24日电 2012年,中国又有一批新型装备交付部队,其中正式交接的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顺利完成首次起降的歼-15舰载机、在珠海航展上搭档亮相的直-10、直-19武装直升机等新型装备引发外媒强烈关注。 此外,外国媒体还对中国军方多款尚未正式亮相的军事装备颇感兴趣,议论纷纷,其中不乏夸大、诋毁、嫉妒甚至是恐惧的声音,但也有多国主流媒体对中国海陆空军事装备的发展和军事实力总体精进表现出感慨与赞叹。尽管外界声音五味杂陈、多种多样,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不会减慢中国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步伐,更不会动摇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保障国家和平发展的决心。 1、“梦想之舰”辽宁舰 9月25日上午,“承载着民族振兴梦想”的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正式交接入列,舷号16,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一艘可以搭载固定翼飞机的航空母舰。“辽宁舰”前身为苏联海军的库兹涅佐夫元帅级航空母舰2号舰瓦良格号航空母舰。 “辽宁舰”以4台蒸汽轮机为动力,4轴4桨双舵推进,总计20万马力,最高航速可高达32节,在航速30节时续航力为4000海里,在航速20节时续航力可达12000海里。舰上的电力系统可提供14000千瓦的电力,燃油储量为7800吨,航空汽油储量为5800吨。舰首使用滑跃式起飞甲板,舰艇中部设有4道飞机降落阻拦索及1道应急阻拦网。舰桥岛式建筑位于飞行甲板右侧,前后各有一台甲板/机库升降机。 外媒称,虽然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中最后一个拥有航空母舰的常任理事国,但对一支从未有过航母的舰队来说,这也是非常令人自豪的事情;虽然一段时间内这首航母还不会满额配载战机或做好战斗准备,但这再次显示出中国要做领先亚洲的海洋强国的抱负。 但有美媒称,中国航母虽然实现了舰载机起降,仍有分析认为,“辽宁舰”在短期内还不能搭载大量飞机或是投入战斗,中国在掌握如何有效使用“辽宁舰”和舰载机之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海军护航四周年 外国商船赞其专业且效率高 中新社亚丁湾12月22日电 (肖德伦 管磊)中国海军护航12月26日将迎来四周年纪念。记者近日在亚丁湾随第十三批护航编队,通过甚高频采访了被护的外国商船船长。 在中国海军十三批护航编队黄山舰,记者与土耳其籍散装货船Ince Atlantic船长古尔先生聊起此次被中国海军护航的感受,他表示,他们对中国海军给予的护航感到很欣悦。他说,从亚丁湾西部海域至东部海域历时两天多的护航行程中,一切都非常顺利。他对中国海军提供的护航表示感谢。 在同一批次的护航船队中,印度籍油船Desh Samman已经是第二次加入中国海军的护航船队。船长ShyjuK.R对中国海军护航编队表示高度赞许。他称,中国海军参与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的护航,让此区域变得更为安全。他告诉记者,中国海军和印度以及其他多国的海军护航编队,对维护亚丁湾、索马里海域的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他对此表示衷心感谢。 记者了解到,中国海军自2008年12月26日开始派出护航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2009年11月23日,国际海事组织第26届大会授予中国海军护航编队“航运和人类特别服务奖”。目前,中国已派出13批共34艘次舰艇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顺利为5000余艘商船提供了护航。 对于中国海军护航编队提供的护航服务,外国商船有何反映?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在他们心目中的印象如何? 对此,记者采访了第三次参与到中国护航船队的巴拿马籍油轮Sea Legend船长夏拉斯先生。他称,中国海军护航编队是一支优秀的队伍,其经验丰富,所提供的护航服务也非常专业,而且效率甚高。中国海军护航编队为各国商船提供了保护,他非常感谢中国海军为此所做出的努力。 中国海军第十三批护航编队指挥员、南海舰队副参谋长李晓岩告诉记者,中国海军的护航行动打开了世界各国观察中国、认识中国海军新的窗口,也提供了各国海军不同文化的认知交流平台。4年时间里,中国海军护航编队着眼共同履行维护海上运输通道安全的国际义务,为共同推进和谐海洋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赢得各国商船的积极评价是名副其实的。
英媒称中国研制激光驱动空天飞机 力压美俄抢先机 英国《新科学家》杂志、俄罗斯《NEWSLAND》杂志等媒体揣测,中国可能已经启动激光驱动空天飞机研发项目。这种空天飞机拥有强劲的动力和可观的载荷,可执行多种任务。由此,中国将力压美国和俄罗斯,在空天装备开发竞争中抢占先机。 据中国官方媒体报道,中国首个激光推进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成立,这标志着中国已迈出探索新型高效航天推进技术的坚实步伐。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激光推进技术的原理是利用高能激光加热物质产生气体,气体膨胀产生推力再推动飞行器前进。该技术具有推力大、成本低等优点,可广泛用于小型卫星发射、地球轨道碎片清除、卫星姿态和轨道控制等领域。应用于卫星近地轨道发射时,这种技术可使发射成本降低至每千克数百美元,远低于目前每千克上万美元的火箭发射成本。 俄罗斯《NEWSLAND》杂志猜测,中国为激光推进技术成立国家重点实验室,显然不只是寻求将该技术应用于上述领域。它很可能将开始开发靠激光驱动的新型空天飞行器。 美俄等国的科学研究证明,太阳能不足以推动大型空天飞行器,于是激光动力推进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利用强大的激光束推动飞行器,听上去充满科幻色彩,却有着相当大的可行性。 报道揣测,中国激光推进技术实验室可能已经开始测试一种被称为“激光烧蚀”的技术,即利用强大的激光束烧蚀飞行器尾部装载的特殊金属,金属蒸发形成的气体可提供推力。另一种技术未来也可能投入试验:在空天飞行器上安装一张大帆,帆上涂有特殊的金属涂层。从地面发射激光束“燃烧”金属涂层,就可产生强劲的推力。理论上,利用这两项技术都可以对大型空天飞行器实施驱动。
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圆满完成第一阶段质子对撞 新华社日内瓦12月17日电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17日宣布,大型强子对撞机圆满完成历时3年的第一阶段质子对撞运行后于当天停机。在此次运行的最后几天里,对撞机创下了质子束流强度方面的新纪录。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加速器主任史蒂夫·迈尔斯说,这个结果对将于2015年开始的下个质子对撞计划来说是好兆头,因为束流强度对大型强子对撞机项目的成功来说至关重要,束流强度越大,对撞数量越多,获得新发现的机会越大。 大型强子对撞机中的质子对撞是引导两束质子流对撞,每束质子流不是连续的,而是由成百上千个质子包组成,每个质子包长度为几十厘米,其中含有上千亿个质子。最近一些天来,质子包之间的间隔从50纳秒缩短至25纳秒(1纳秒等于10亿分之一秒),这个间隔缩短一半意味着质子包的数量增加一倍,质子束流的强度也因此大为增强。 上周末,实验人员在每束束流中获得的质子包数量创下新纪录,达到2748个,比2012年产生的原有纪录增加了一倍。 2008年9月,经过十几年的建造,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正式启动。通过质子束流对撞,大型强子对撞机可望创造出类似宇宙大爆炸后万亿分之一秒时状态的条件,为科学家研究宇宙起源和寻找新粒子提供强有力支持。自启动以来,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机器”多次创下质子束流能量新纪录,为发现“上帝粒子”的存在证据提供了可能。 据介绍,大型强子对撞机将在2013年初进行质子与铅离子对撞,然后长期停机检修至2014年底,到2015年重新启动。(记者 杨京德 王昭)
菲猴子支持阿三高官所称“印海军将赴南海”言论 中新网12月19日电 据外电报道,正在印度访问的菲律宾副总统比奈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赞许印度海军司令尤希对南海议题的强硬表态。比奈日前抵达新德里,出席20至21日举行的“东盟—印度纪念峰会”。他在接受《印度时报》采访时表示,南海问题不再只是“狭隘利益”。“航行自由和合法的商业行为符合普遍利益。印度海军司令的声明表明,这是印度不能置之不理的问题。” 印度海军司令尤希本月3日宣称,印度海军已经做好准备向南海派遣海军舰艇,理由是为维护其在南海的经济权益。他还表示,印度海军已就此展开演练。 在尤希发表上述言论后,印度安全和外交部门高层反应低调,后来把责任推给媒体,表示尤希被媒体误导,才作此发言。 中国提出南海登临检查这一新规定后,有的国家担忧这一新的规定推出后会影响南海航行自由。这些国家中就包括菲律宾。 针对印度军方“必要时将前往南海保护国家利益”的言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12月4日回应称,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方反对在南海争议海域进行单方面的油气勘探开发活动。 洪磊说,希望有关国家尊重中国的主张、立场和权益,尊重和支持域内国家通过双边谈判解决争议的努力。
印高官推介“中国造”电脑 斥媒体使印外交受困   【环球网报道 记者 朱晓磊】印度官员此前借各种外交机会炒作其世上“最廉价”平板电脑“天空-2”(Aakash-2)”。然而印媒则质疑此款电脑系为“中国制造”。近日,印度驻联合国代表团还拉上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一起为电脑做宣传。印度常驻联合国代表普里还斥责印媒借攻击“中国制造”之名,使印度外交使团陷入尴尬境地。   据美国《华盛顿时报》12月16日报道,印度常驻联合国代表普里(Hardeep Singh Puri)近日拉上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高调为其平板电脑“天空-2”做宣传。12月,潘基文与普里一起出席在纽约的新闻发布会。普里递给潘基文一个所谓世上“最便宜”的、功能齐全的平板电脑。   在各大媒体镜头前,潘基文、普里及“天空-2”印度电脑生产公司Datawind的首席执行官图利(Sureep Tuli)一起手持电脑。潘基文还将印度称为一个“信息高速公路的超级强国”。   普里所宣传的这一电脑售价为25美元(约合156元人民币)。报道称,印度旨在利用这一廉价电脑让世界上一些最为贫困的群体接触到互联网技术。   不过,印度媒体对印度官方宣传“印度制造”的行为并不买帐。印媒一直坚称“天空-2”平板电脑是赝品,除了电脑名称及外壳是印度生产之外,其它部件都非印度制造。   《印度斯坦时报》曾称,这款电脑是由中国制造的“A-13”电脑,在香港及深圳的商店均以42美元出售此款电脑。而印度驻联合国代表团所夸张的25美元的低价则是源于印度对学区有17美元的补贴。   普里对于印媒的“拆台”的态度甚为恼怒。他表示,在今年年初回新德里里看到了“天空-2”之后,他便想出开新闻发布会的主意。普里指责记者在他于联合国推介电脑的前几天里发表批评文章是试图使印度外交代表团陷入尴尬境地。   Datawind的首席执行官图利则对记者说,电脑的几个部件产自印度,但他承诺“将会有所改变”。他说:“我们的部件来自世界很多国家,包括中国,但是谁不是呢?将来会有更多的部件由印度制造。”不过,印度媒体记者们称,他们找不到“天空-2”电脑的任何产自印度的部件。
东海舰队司令:中国海军将维护印度洋和平稳定 原标题:中国代表说中国海军将积极维护印度洋和平与稳定 新华网科伦坡12月13日电(记者车宏亮)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东海舰队司令员苏支前海军中将13日在斯里兰卡南部海滨城市加勒说,印度洋的和平与稳定关系着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印度洋的航行自由与安全对世界经济恢复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海军将积极维护印度洋和平与稳定。 苏支前是在当天开幕的“加勒对话2012”会议上作上述表示的。包括斯里兰卡、印度、中国、日本、澳大利亚、美国、英国、法国在内的28个国家的海军代表团参加了会议,探讨如何确保印度洋航行自由和安全。 苏支前说,中国倡导的海洋安全观是和谐的安全观,中国海军一直致力于维护海洋安全与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坚持用对话交流、协商合作的方式解决海洋利益争端。他说,中国海军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是建设“和谐海洋”理念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中国期待通过“加勒对话”这一平台,与各国海军开展更为广泛深入的海上安全合作,为维护印度洋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发挥积极作用,作出应有贡献。 苏支前建议积极开展双边和多边对话,增进战略互信,在尊重各国主权与海洋利益的前提下,寻求确立各国海军开展海上安全合作的行为准则,以应对海上恐怖主义、自然灾害等非传统安全威胁为突破口,逐步扩大海上安全合作范围。 斯里兰卡国防部常秘戈塔在当天的开幕式上说,印度洋目前面临恐怖主义、海盗、垃圾处理、非法捕捞、毒品和武器走私等威胁,同时印度洋地区频受自然灾害影响。斯里兰卡位处印度洋中心位置,将积极推动与有关各方合作,确保印度洋海域安全。 与会代表认为,历史上,印度洋在文化、宗教传播、融合过程发挥重要作用。现今,随着全球化和世界贸易向前推进,印度洋航道日益繁忙,成为世界的“石油动脉”,关系到印度洋地区各国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各国应该加强沟通协调,共同应对印度洋安全威胁,确保印度洋航行自由和安全。 “加勒对话”由印度洋岛国斯里兰卡举办,目的在于推动印度洋地区的交流与合作,今年已是第三届,参与国从2010年的10个增加到今年的28个。
两棒的差距--韩专家:韩国火箭技术比朝鲜落后5-7年 原标题:朝鲜射星成功背后:向掌握洲际核导弹目标迈进一步 朝鲜火箭发射成功带给地区安全最震撼的冲击就是,使其向掌握在洲际弹道导弹上装载核弹头技术的目标迈进了一步。 日本防卫大臣森本敏昨天公开承认:“如果今天(12日)的火箭确实跟上次发射所用火箭是一个型号,那么我们将不得不说,朝鲜在导弹和发射方面的技术一直在进步。” 对于这次发射成功甚或是卫星入轨成功的战略、技术等评估仍在全方位展开,但各方军事分析人士一个普遍的共识和担忧是,此次发射标志着朝鲜在远程弹道导弹技术上实现了重大突破,意味着朝鲜拥有发射火箭的核心技术——火箭分离技术和远程运载核弹头的能力。一旦这种能力与其核武能力结合,将对东亚地区甚至全球构成威胁。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军控问题专家沈丁立告诉记者,如果能确认第三级箭体与卫星成功脱离、卫星成功入轨,就表明朝鲜具备了远程火箭技术。火箭与导弹还不同,远程火箭的基本目的是运送物体进入环地轨道,不强调精度;而远程导弹的目的不是绕地运动,而是迅速重返大气层,精确打击目标。 火箭对导弹的意义 美国军方断言朝鲜昨天发射的是一枚导弹,并通过导弹监视系统追踪了它的飞行轨迹。 根据北美防空联合司令部(NORAD)昨天发表的声明称,从追踪到的结果初步评估认为,朝鲜“部署了一个物体,似乎进入了轨道”。 考虑到火箭分离技术与洲际弹道导弹开发的密切关系,朝鲜昨天发射的远程火箭“银河3号”如果成功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意味着朝鲜几十年来研发洲际弹道导弹的尝试,在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运载火箭发射技术和远程及弹道导弹技术密切相关。”军事分析人士马尧昨天向东方早报分析称,“朝鲜的发射技术特点与其他国家一样,可以直接用于导弹技术。而且为了使其卫星精确入轨,朝鲜将火箭从北往南发射,这样可以更精确地入轨,节省燃料。当然,也可以借机检验美日的导弹防御能力。” 根据韩国军方的判断,“银河3号”的一级、二级和三级火箭成功分离。其中,一级火箭在东仓里火箭发射场以南45公里处的98公里上空实现分离,分四块坠落至全罗南道边山半岛西侧海域;二级火箭坠落至距东仓里火箭发射场2600多公里的菲律宾近海;但只有三级火箭成功分离才能将卫星送进轨道,而目前尚无法证实。 显然,这是朝鲜总计五次同类型试验中最成功的一次。1998年8月31日发射“光明星1号”(“大浦洞1号”)时,第三级火箭没有分离,飞行了1600多公里;2006年7月5日发射“大浦洞2号”时一级火箭没有分离,升空40多秒后爆炸,坠落至发射场附近海域;2009年4月发射的“银河2号”的第三级火箭没有分离;今年4月发射的“银河3号”的一级火箭没有分离。 一个更为重要的迹象是,此次发射成功很可能证明朝鲜已经掌握了开发洲际弹道导弹过程中最难的核心技术——“重返大气层”技术,尽管相关评估仍在进行。 韩国军方的一位高层负责人此前曾表示:“朝鲜中程、远端弹道导弹的多级运载火箭和级(助推器)间分离技术已经进入成熟阶段。只要再拥有使弹头重返大气层的技术,就能制造出可到达美国本土的洲际弹道导弹。” 据韩国《朝鲜日报》此前报道称,朝鲜的火箭制导技术已经达到一定水平,但在确保弹头重返大气层并落在目标地点的再入机动飞行器技术方面,尚无可靠进展迹象。 弹头重入大气层时需要承受6000-7000摄氏度高温和巨大的冲击。据韩国军方此前推测,朝鲜开发的再入机动飞行器(“芦洞”导弹)预估只能承受2000-3000摄氏度。 影响有多大? 韩国国防部长官金宽镇昨天指出,朝鲜此次发射的导弹射程可能达1万公里左右,实属“远程导弹”。 对于国会议员“朝鲜今后能否利用运载火箭搭载核弹头”的提问,金宽镇说,朝鲜进行过两次核试验,还有可能进行新的核试验,但这还不能视为朝鲜已具备能够搭载核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
中国被指或借朝鲜发射卫星练兵 侦察美日反导系统 资料图:日本宙斯盾级导弹驱逐舰妙高号(DD175)。 环球网报道:朝鲜12月10日对外宣布,将“光明星3”号卫星的发射时间推迟至本月29日。鉴于此,日本政府10日做出决定,将延长日自卫队针对朝鲜火箭的“破坏措施命令”。日本《产经新闻》11日称,延长拦截令后,日海自宙斯盾舰将继续在相关海域的部署工作,但同时中国海军或会借机对美日反导系统进行侦查,因此需要提防。 《产经新闻》称,目前日本已在东海和日本海海域分别部署了2艘和1艘日海自宙斯盾舰,并在日本冲绳及东京首都圈附近7处部署了“爱国者3”(PAC3)型导弹拦截系统。按照美日导弹防卫系统的要求,宙斯盾舰搭载有SPY1弹道导弹探测雷达,同时日空自的FPS-5地基雷达也可根据需要进入远程监控模式,美日反导系统在“平时”投入运用“实属罕见”。 该媒体认为,美日韩相继在相关海域部署多艘宙斯盾舰及导弹驱逐舰,这对于中俄两国而言,是“侦查美日韩战力部署及合作能力”的绝好机会。在此背景下,包括主力舰在内的中国海军舰艇编队4艘军舰结束了在冲之鸟礁(日称“冲之鸟岛”)附近的远洋训练,10日通过日本冲绳与那国岛与西表岛之间“毗邻水域”北上返航,这被认为是侦查美日韩动向的表现,今后中国或会出动侦察机进行大范围情报收集活动。 报道还称,鉴于10日进入了朝鲜卫星发射预告的窗口期,日首相野田佳彦当天一大早便进入首相官邸待命。内阁官房长官藤村修在当天下午的记者会上,就朝鲜推迟发射一事称“将继续采取必要措施收集情报”,表示将日本将继续保持警戒姿态。
首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